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许阳的十八世纪-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真的知道自己错了,大错特错。他现在比起在现代社会的自己,就是个蛀虫!明明只是个冒牌货,却心安理得的享受着那个死去的孩子所应该享受的一切,而且只顾着享受并没有想到如何去报答。他明明知道许太太希望他好好读书,林如海更是如此。可他自顾自的把自己设定成那个流落在外没读过什么书的许阳,觉得再怎么读毕竟自己都十六了,实在是有些晚了,自己也不是很喜欢这些古代的功课,又觉得自己反正很难在科举一途上有建树了,家里又不差钱,还不如做个富家子,快活一辈子也不错。所以看着是每日书不离手但是并没有真的用心,月亮之上那首歌也是他故意唱了让林如海对他的功课死心的……自己打心眼里瞧不起那个书里只会调胭脂的宝玉,可自己现在的行为,跟贾宝玉有什么区别?整日就是琢磨吃喝玩乐,就是练字,也没有当日在张爷爷家的时候认真。

知道今天,他才忽然意识到,林如海在原书中是个短命的人,而许太太孟姨娘更是连提都没提,恐怕也不是长寿的,更别提命运多舛的林妹妹。自己带了红楼梦这本书来到这个世界上,与这个家有了这样奇妙的瓜葛,又得到他们这么多爱护,却居然只觉得自己把书给了林如海就够了,他自然会解决那些问题……自己得到了那么多,却从来只顾着自己,并没真正考虑过自己能为这些人做些什么!

许阳内疚的无以复加,抬手狠狠抽了自己一巴掌,痛的险些飚出泪来,却觉得还是不够解气,自己的混账,哪里是这么一巴掌就能打没了的!是能救许太太还是林如海,还是能避免林妹妹早夭的命运?就算林如海得到红楼梦,可要是他还是死了呢?自己跟许太太其实都是在林如海的庇护下生活,更别说林妹妹……自己到了这里一遭,竟然一直都在指望别人来改变命运,更把自己的命运也交付给别人,这个别人,又是个身体本就不好对自己却极好的林如海。

许阳看看镜子里的自己,硬是把已经在眼眶里打转的眼泪憋了回去。他从小是个哭巴精,上了大学才改了,可自从他来到古代,大小又哭过许多场,可是现在他不能再哭了。哭是没有用的,他是男子汉,从此以后应该成为家人的依靠而不是依靠家人。从此以后,这世界上只有一个许阳,只有一个十四岁的,许太太失而复得的独子许阳。

※※※

※※※

作者有话要说:

从这是时候起,许阳才真正开始认真做许阳。

从此之后,他就是林如海的外甥许太太的儿子,他要像这个时代所有他这样的男孩子一样生活,要读书,参加科考,努力为自己跟家人奋斗。会遇到许许多多跟他一样的这时代的少年所遇到的问题,比如交际问题,比如科考的问题,再比如,婚姻问题……

这个故事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故事,而且总体是欢乐的,可是大家也知道,不经历风雨的小树永远只能在温室里成长,再说许阳是男孩子,偶尔的磕磕碰碰摔不坏的!所以不用担心会虐,不可能的,只是成长过程中必要的风雨而已……

第十六章

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许阳虽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可也绝对不是没志气的。他从小到大只立过一个真正的不算大志的志向。

许阳三四岁的时候在家旁边的小公园看人家老爷爷拿了大毛笔沾了水在地上写大字,他认识的不多,却能静静的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许妈妈看他这样,在他五岁的时候带他去了少年宫的书法班,报名之前问他是不是真的想学写毛笔字,问他是不是能一直写下去。那时候铅笔字也刚刚勉强能写得横平竖直的许阳认认真真的对徐妈妈说:“我要写大字,一直写下去。”从那一天起,除了出去旅游不能带毛笔,他就是七岁的时候发烧发到快四十度,还要叫着今天的字还没写硬是要爬起来把这一天的字写完了!也就是因为这样,他9岁的时候许爸爸领他去拜师,那位拒绝了无数有头有脸的人递条子请客求他赏面子收徒的已经八十岁书画大师才会收下它,让他做了自己书法方面的关门弟子。

天赋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你若是没有百分百的勤勉,再好的天赋,也不会被真正的发掘出来让人知道。许阳有天赋,他或许记不清小时候说过的话了,可他真的把毛笔字一直写下去了,而且是认认真真写下去了,整整十一年。穿越到这个莫名时空最难的几个月里,他当了自己的东西之后,第一个去买的就是最便宜的笔墨纸砚!用着最粗糙的麻纸,边写边掉毛的笔,硬是每天两大张没有停过,更别说还在桌面上用清水写了擦擦了写,为了省纸墨练习的那些字。

所以许阳虽然爱玩爱撒娇,可他真的下定了决心,那真的是再没人能拉的回来的。他安静了整整一天,第二天一早,便把论语找了出来,开始背。

作为中文系的优秀学生,其实论语的大部分的篇章许阳都能背下来,一共不过一万多字,中学里就背了不少,大学里研究的更多。许阳这个人,但凡做事情,不做则已,只要做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从头做好。他既是要背书,就要背到脱口而出,其实真正要背的还没有四分之一,不过一天他就几乎背下来了,可他硬是又耗了两天把整本书背的滚瓜烂熟。这后面两天就不只是背书了,还要去理解,过去是大概知道意思能用语言组织出来就行,现在许阳要求自己把还在学校的时候学到的对相关的一些只是与自己的理解组织起来,在心里,一遍遍的掂对默记。

说真的这真是个辛苦活,许阳房间里的书架上除了四书五经就只有一些诗词杂记,想要象过去那样学什么东西想知道什么典故问度娘那是做梦,就连字典都没一本,许阳纠结的看着自己可怜的书架,很是郁闷,回头得问林妹妹借本字典什么的用用,她应该会直接送自己一本吧!?

足足三天,许阳除了吃饭睡觉锻炼身体还有固定的跑去陪会儿许太太外加跟林如海问安,其他时间都在捧着论语看。林如海估计是知道许阳在干什么的,也不问他。到第四天许阳觉着自己对论语倒背如流了,而且意思基本通了,这才敢捧了书准备到林如海这里请教。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是说中国的哲学跟西方哲学的在某些方面的差异,大致的意思是西方的哲学家把一句话的道理细细将来,能写成一本书。东方的哲学家一本书的道理总结成一句话。很不幸,孔子正好是东方的哲学家里的哲学家,他这本论语,一万多字……随便一句话提出来,就够人研究出不说一本书吧,写出个几千字那是常事!所以许阳这三天所谓的背下来,理解了,其实只是用现代高考里翻译古文的标准衡量的。想要对对论语要说有什么真正在这个时代拿的出手的理解,根本是做梦。他现在的对于《论语》方面的水平,也就是比蒙学里蒙童们死记硬背的水准刚刚强一点。

说真的许阳真的挺害怕请教林如海的,主要是他这水准实在拿不出手,问都不知道从何问起。走到林如海院门前踱了几个来回,最后一拐弯,冲着林妹妹的院子就去了。

许阳当然不承认自己是害怕林如海,他给自己找的理由也很理直气壮:你一小学生的水平,找家教非要找大学教授,这不是浪费资源么?于是他找了这家里最不会浪费资源的家教——林黛玉。

林黛玉从小是被林如海当男孩子养的,且不说当年居然给她请个进士来做家教,这次回来,林如海更是夸张到每天抽出一个时辰给林黛玉讲课,这阵子讲的正好也是四书。许阳非常怀疑他这位便宜表妹的智商得在180往上,所以别看林黛玉年纪小,但是这么个天才儿童加上个逆天的教育,教现在的许阳绰绰有余。其实许阳也不只是不好意思或者害怕林如海才这样做,他的自尊心强,也确实不想拿一些浅显的东西去问林如海,总要学个差不多才好去问。

所以乍看起来,许阳也许显得大大咧咧,可是他为人处世真的不是表现出来的那么不通世事,毕竟许爸爸许妈妈对他的教育还是很成功的。他怎么能看不出林如海其实每天教女儿和指导自己真的是忙里偷闲抽出的时间呢?林如海本来身体就不好,教女儿那是人家天伦之乐,可若是自己因为一些明明一个小姑娘就能解决的问题去占用人家一个三品大员本来就十分宝贵的时间,真的就过分了。

不得不说,许阳这样的做法反而给林如海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踏踏实实不好高骛远更不死要面子,为了学习能拉下脸来去请教个小姑娘,这可不是一般的这个年纪的少年能做到的。别说少年了,这年头但凡文人,哪个不是傲骨未必有,傲气是个顶个的多。不耻下问这是圣人语,可是真正能做到的能有几个?

林黛玉也很开心,小姑娘原本就好为人师。原版的黛玉对个做丫头的香菱教起来尚且十分耐心,何况对自己的表哥呢?许阳又对他一直那么好,虽大了她好几岁却一点儿都没哥哥架子,整天变着法子逗她开心。好容易有机会帮许阳的忙,哪里有不尽心的。当然以林黛玉的性格,期间确实没少笑话许阳不学无术。好在许阳本就脾气好,心里又本就对林黛玉的脾气期待值极低,老实说他觉得自己见到的这个小黛玉比他在书里读到的林妹妹的脾气要温和一些的,所以学习的很是愉快。

这日许阳听林黛玉讲完论语的最后的一页,便起来端端正正的与黛玉行了个礼,很是认真的谢她这阵子的帮助。倒把林黛玉弄得很是不好意思,急忙也站了起来回了个礼,道:“哥哥万万不要这样,本就是自家兄妹,这几日讲书,我倒把论语温习了一遍,这一遍记得扎实,倒比自己学个三五遍还顶用呢!我只是怕自己懂得东西浅薄,耽误了哥哥的功课呢!”

许阳叹道:“人贵自知。我虽不学无术,可是却知道自己的斤两。妹妹虽总说自己读的浅,可那是要看跟谁比,跟舅舅比当然是浅的。可教我,确是绰绰有余的。”

黛玉便笑:“哥哥这些日子很是认真,哥哥又聪明,虽没正经上学,可读过的书却真是不少,这样就不必再面面俱到。只要认真的把要紧的几本研究透了,要不了两三年,怕就能考个秀才呢!有爹爹教导你,举人也差不多的,若是哥哥肯再寒窗苦读个一二十年年,兴许就能蟾宫折桂了呢!”

许阳苦笑道:“哪里就那么容易?便是舅舅这样的人才,中了探花也是二十年的苦读,我本就荒废了那么久,现在从头读起,能考上秀才那便是我没有白白努力。若是哪一日能中了举,自己顶门立户的时候家里不用交税,不必见人就跪,我就真的是心满意足了。三年才出两百个进士,能中进士的,哪个不是万里挑一?我只盼不做了蛀虫,不让妈妈失望。别的,却真不敢异想天开了……”

黛玉也点头:“你说的是。父亲常对我说,即使是他中了探花,也并不以为二甲的同年就真不如他。当日一同进京的举人,颇有几个才华不在他之下,可是却连个同进士都没争上。读书固然看天分,考勤勉,考学的时间够长,可运气也占了几分。所以不能没有志向,却也不能把结果看得太重,非要考的如何如何,却是考上了便得志猖狂,考不上便一蹶不振。这样的人,把自己一生皆挂在个考试上,实在也算不上有出息。”

林黛玉毕竟还小,未来那个出口成章能言善辩的林姑娘此时毕竟还是个8;9岁的小姑娘,一番话说下来颇有点乱七八糟,大致的意思却是清清楚楚的,让许阳不得不赞叹古代神童才是真的神童,智商情商全都早熟,这样的道理虽然是从父亲那里听来,可是她分明是真的懂得了才能这样说出来。

所以有时候啊,什么早熟不早熟的,自身性格是一码事,周边的环境确是更重要的。许阳不也这样?他自小聪明,可是他虽早早上了大学,说话办事却跟普通的十五六少年没什么区别,没别的原因,不需要委屈自己而已。可到了古代,短短三四个月,他就已经把过去的娇气任性丢了大半了。

这日许阳正在许太太屋里跟黛玉一起读书,忽听见有丫头来报:“太太,京城七老爷,还有镇江族里都来了人,给太太送年礼来了。”

※※※

※※※

作者有话要说:

好吧,终于有新人物出场了……

当然,其实这个人物并没有自己出场,但是这家伙很重要。

嗯,是个原创人物,如果不是有红楼梦原著的影响,只看这本书的话,他的重要性跟林如海不相上下。

另外:我从不认为一个懒惰的人换一个环境就能变得勤快了,也不认为一个碌碌无为的家伙到了古代就能变得浑身都是王八之气了。穿越不是万灵药:他不会把蠢材变成天才。

就像洛克菲勒说的“如果把我剥得一文不名丢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

能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成就一番事业的,只能是原本就把奋斗与努力贯彻在生命中的每一分钟的那种人。

第十七章

这日许阳正在许太太那里跟黛玉一起读书,忽听见有丫头来报:“太太,京城七老爷,还有镇江族里都来了人,给太太送年礼来了。”

许太太奇道:“他们怎么凑一起了?”

便有她的贴身大丫头紫鸳笑道:“恐怕七老爷家送年礼的人跟咱们家送信的人走岔了,故而下人并不知道太太到了舅老爷这边,把年礼送到镇江去了,正赶上镇江那边族里人也得给太太送年礼,就一起过来了。”

许太太便笑了:“十有八九是这样。”扭过头招呼许阳:“京里来的应该是管事,族里来的定是你的堂兄弟,你先回去换身见客的衣服,一会儿我让白鹤喊你。”

这阵子许阳倒是把许太太家里的情况给弄清楚了。许太太的丈夫叫做许纲,字子常。许子常的父亲许端40年前做到了从二品的太子少师,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跟林家一样也是子嗣艰难,结果等老头子好容易有了儿子,不等长大呢,老头子就咽气了。许纲便只能跟母亲扶灵还乡了,还别说,许家遗传基因实在是好!许纲书读的真好!这厮跟林如海一样是天才少年,不,比林如海还逆天,14中秀才19中举人,就是在才子论船载的江南那也是鼎鼎大名的!为毛?年纪小也就罢了,你不至于小三元完了又整个解元出来吧?你让我们这些老家伙怎么混啊?许纲虽然年纪小小做了举人,按说一般人早就觉得春风得意赶紧回京赶考了,争取考出个这届最小的进士才好,可许纲确实特别的稳重,并没有立刻上京,而是又继续读书。因他素有雄才大志,所以并不急着娶亲,许老夫人也不急,她对儿子有信心,认为儿子一定不比他老子差,到时候金榜题名了,才能娶到更好的姑娘呢!

不止许老夫人,其实身边的人都觉得许纲的前途不会比他爹差了,谁知道又有一句话应验了,就是天妒英才。进京前许纲跟朋友喝酒,谁知道船就正好跟别的船撞了,许纲落了水,虽然被人及时救了上来,可是他落水前才喝了酒,又纵情放歌了一阵子,出了一身的汗,偏初春的天气还是很冷,结果许纲被送回家就开始高烧了,等三天后他醒了以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他的病因,就是大名鼎鼎的脊髓灰质炎,这种病一般7岁以下的小孩子易得,但是成年人偶尔也会得这种病,最著名的患者就是美国第三十一,三十二任总统罗斯福,他四十岁的时候因为这个病两腿瘫痪)

再后来原本媒人踏破门的情况一下子变成了高不成低不就,谁家爹妈舍得把闺女嫁给个科举路子完全断了的残废?而许纲有哪里是随便凑合的人,没可心的姑娘宁可不娶。直到几年后他二十六岁的时候陪着母亲到回京城收拾老宅子,又巧遇了林如海的姐姐林溪,他们本就是幼年玩伴,自然原先就认识,林老夫人当日也是很喜欢林溪的。于是一来二去,一年后,双腿残疾的许纲娶到了为了弟弟二十四岁还没嫁人的林海的姐姐。

许阳当时是听许太太身边的蔡嬷嬷讲的这个事情,他真的蛮感动的。许太太当年虽然是二十几岁的老姑娘,也没了侯爷爹,可毕竟出身教养摆在那里,又有个摆明会有大出息的弟弟,虽不能嫁的太好,可到高门大户里找个妥当人做续弦倒是的也是很容易的。可是她却选择了双腿残疾仕途无望的许纲,随了他远离京都去了千里之外的镇江过日子,这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勇气。

毕竟许阳早晚得回许家入宗谱,所以蔡嬷嬷得了许太太的吩咐,早给他讲了许家的好多事情。

镇江许家如今也确实没落了,四十多年前许纲的父亲去世,族里就再没有几个像样人物了,除去京城那位七老爷,就只有许阳的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堂哥在千里之外的山东做县令,离得太远了,只带了几个近亲在身边帮忙做事,也帮衬不了族人什么。族里大多数人只靠着点祖产度日,也就是许太太家还有族长跟几个做买卖的小辈儿家里还不错。许太太的丈夫田地不少,虽然许老大人十分清廉,不过毕竟是那么个高官。烂船还有三斤钉呢,所以许太太走前真的给族里非常不少的东西。但是最大头的田产大部分都给族里做了祭田供族里孩子念书跟扶助孤寡,许家大宅在镇江城里,离本家远着呢,肯定谁也不给,起码许太太活着的时候没人敢惦记,店铺也没直接分,只是租了出去,让族里每年代她收租,年底分给族人。祭田去了大头,剩下的田产不到二百亩,给交情好辈分高的老人分分,给条件不好过的糟糕的小辈分分,分给了二三十家。所以算下来分的最多的一家也不过十亩地,那家实在是穷,老娘病,娘子病,还有好几个孩子,家里十亩地加上许太太给的十亩,也就是刚好不挨饿了而已。这些人能记得专门给许太太送礼物,已经真的是很不错了。

现在整个许家混的最好的就是在京里任鸿胪寺卿的许子清了,也就是刚才丫鬟们说的京城的七老爷。七老爷许纯,字子清,与许子常同一个高祖父。他不过十一二便父母双亡,一个亲生的兄弟姊妹都没有,许家那时候又已经开始没落,所以族里有几个人真的是鸡零狗碎的便宜都要粘粘的,再说大部分人虽然未必去欺辱弱小,但是看到别人欺负弱小的时候挺身而出的也是很少的,所以许子清小时候没少被某些人欺负,可说公道话帮他的人却很少。所以如今虽当了官,族里却没办法很仗他的势,只是毕竟族里出了这么个大官,就算许子清不关照,在镇江也没人会特地招惹他们许家。说实话许子清不回来找那几个混账亲戚算账族老们就阿弥陀佛了!这小子从小就忒坏,最记仇不过了!

说起来也是许子常好心,看到许子清爹妈都没有,偏又不肯放弃读书,想到自己满腹才学却断了科举的路,便对许子清动了爱才之心,再说本就是同族兄弟,照看一下本就是应该的。便不管许子清性格怎么的糟糕,也不在意他那得了照顾也别扭的不会说句好听话的死驴样。一直送粮食送衣裳的帮衬着,后来干脆把他从乡下接到接到镇江城里自己家中给他讲功课。待到林姑太太嫁到许家后,听说了许子清的事情也是没少帮忙,许子清到书院里念书也是许太太帮忙给联系的,一路科举考上去两口子掏银子送仆人就没含糊过,更别说替帮他找了个很不错的媳妇,许子清上京赶考的时候已经有三个儿子了,许太太夫妻二人索性把他的妻儿全都接到家里照料。

许纲这么做是他为人厚道又顾及亲情,许太太自己呢,一方面是本来就善良,当然也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许子清正好跟林如海同岁,许太太从他身上联想到自己弟弟了,爱屋及乌,对许子清真是耐心极了。

许子清这个家伙从小就是个混球,蔫坏蔫坏的,还记仇。谁家的孩子踩烂他家一棵葱,他晚上都非得去人家地里拔回一大把葱回来才行。虽是同族的,可是真的全族没几个稀罕他的,这小子太烦人了,谁知道这么个烦人的东西咋就那么会念书呢?会念书不说,怎么还那么会做官?这么个坏小子居然坐火箭似的一路窜到四品的鸿胪寺卿。许家人苦逼极了,早知道对他好点了!他不就是嘴欠点不吃亏点么?人家又没做过什么真正的坏事,最坏的一次不过是别人当面骂他命硬,把全家克死了,他当时不吭声,扭脸拐了一群羊啃了人家半亩菜地么?这算啥啊?大家干嘛跟个没娘没爹的苦孩子计较啊!多知恩图报个好孩子啊,对许子常许太太不用说,连隔壁让他蹭过几顿饭的三姑婆,死都死了多少年了,他还专门年年大老远的让人回来打扫坟头子。而许子常跟许太太夫妻对许子清的好是那更是没办法用语言表达了!许子清每年中秋过年两次节礼,许家老太太许子常许太太过生日也绝对次次送礼,这么多年就没落下过一次!许老太太死后许子清还曾派了两个儿子回来想接许太太进京就近照顾。许太太当日连自己亲弟弟都不投靠,何况这么个夫家的马上出五服的堂弟?自然是没有去的,但是也确实很感动。许子清一看许太太实在不乐意来,于是也不勉强,要不说这家伙一肚子坏水呢?他趁老圣人千秋之前上表给自己的堂嫂请封诰命。

官员向来只有给老娘跟老婆请封诰命的,你没事儿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堂嫂请封,脑子没问题吧?可是一看主要内容,撸胳膊挽袖子准备参人的御史们立马萎了。这个许子清实在是太蔫坏了!他当官也有十几年了,居然从来没炫耀过自己是先皇的太子少师的堂侄儿!他上表请求表彰的正是四十年前故去的许老太师的儿媳妇,这年头当官的大多数都是进士出身,文章各个写的好。可许子清这篇奏表并没有那么多废话,只是简单的把当日老太师死后许家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又说自己幼年失怙,是堂哥堂嫂把自己拉扯大的。如今自己官居四品,可是堂哥已经死了,堂嫂孤苦一人不肯离开故乡,自己实在没什么可以报答的,只能为她请个封诰。

许端,那是当年堂堂的太子少师啊!他的那位学生如今都成了太上皇了老圣人,这可真的是名副其实的老少师了。老圣人前几年退位,现在越发怀念过去,每每提起过去,老师许端也是他最常提的一位。谁曾想这样一个老圣人挂在嘴边的人,现在居然全家只剩下个儿媳妇儿,连唯一的孙儿都找不到了?太惨了。这奏表上的太是时候,马上就是老圣人的千秋,请求表彰的是老圣人的老师的儿媳妇儿,虽然不合制度,可是谁这时候敢PK许子清那绝对是脑袋被驴踢了。今上是个孝子,看了奏表也挺伤心的:“父皇前日还提起许师呢,说许师为人最是和善,好几次皇祖父要罚父皇,都是他老人家给拦下的。记得小时候还听人说过许师的儿子也是万里挑一的俊杰,十几岁就中了解元……谁知竟然如此!”圣人伤心了一会儿,为了表孝心又亲自跑到老圣人的宫里把这个事情汇报了,成功的赚了老圣人两行泪,于是第二天,便下了旨。本来没有品级的许太太,变成了圣人亲自表彰了的五品宜人。说真的这封赏完全不合规矩,可是那有怎么样呢?只是个女人的称号而已,不比男人的官爵,没必要因为这个事情去折腾,人家只是寡妇一个,拿这种事情做文章名声实在不好。

许太太虽不是趋炎附势的人,可也真没想到这辈子居然还能披上凤冠霞帔,真的是被许子清弄得哭笑不得,但是也真的非常感动。族里人也都给刺激坏了,太厉害了,人家表彰个节妇神马的也就是书面表彰一年,哪有直接封品级的?当然这跟表彰节妇完全不是一码事儿,人家封的是前太子少师的儿媳妇,因为她是堪称妇女的榜样,可谁不知道这是许子清的给活动的啊!这家伙报恩报了十几年了,还没报够,又扔这么大个炸弹过来!

于是族里的有些老人现在想起来,越发觉得当初挺对不住许子清的,但凡对他的好都能记得的孩子,怎么当时就不能顺手拉一把呢。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时光倒流三四十年,别说帮忙了,让他们忍住不踹那臭小子两脚就不错了,这孩子太他妈的招人烦了。也就是他现在当了官,大家选择性的遗忘了这厮当初是怎么狗见狗都烦的模样了。

当然关于许子清的恶劣性格蔡嬷嬷是没有跟许阳说了,再说他性格再恶劣也确实只是十几岁父母刚死不久的时候才那样。现代人都知道,十几岁,那不本来就是叛逆期么?赶那么个时候,死了爹妈,心情正坏,又没人教养,更倒霉的是还总被欺负,没变成整天琢磨报复社会的二货真是可喜可贺。但是毕竟是个叛逆期的少年,能不拧劲儿么?所以那时候许纲都有些受不了他了,好在正好林溪嫁了进来。

林溪家里正好也有个这么大的弟弟,别看林如海现在这个温良模样,人家当年也玩过几天叛逆期的,倒没有像许子清这么招人烦,而且要比许子清的犯病儿时间早,也短。大概是十一二的时候吧,那时候他明明想让姐姐不要继续顾及自己耽误青春,赶紧嫁人,却非要别扭的冲林溪发脾气,使性子……潜意识里觉得让姐姐受不了自己了是不是就能早点嫁了?林溪很是了解林海,没几句话就把弟弟的心思套出来了,本是怒气冲天,最后抱着弟弟泣不成声……所以相比丈夫,许太太确实更了解这种傲娇少年表达感情的奇异方式。

对于林如海来说,是长姐如母;而对于许子清来说,就是长嫂如母了。许太太添补了他内心对于母爱的缺失,性格也一点点被扳回到正轨上来,只是毕竟这会儿年纪也大些了,除了许子常夫妇,他对其他族人却也亲不起来了。

第十八章

许太太早把自己找到儿子的事情写信告诉了族长,又说已经是年末了,天气又冷,年根里实在忙乱就不带许阳回去闹大家了,明年春暖花开便带许阳回去认祖归宗。当然,为免族里有人心里乱想反倒影响许阳入族谱的事情,又特地的强调了虽儿子回来了,但是送出去的家产倒并不准备要回来,家里还剩下有宅子,铺子也没卖,加上自己的嫁妆,足够养儿子了。只是以后铺子的出息不能一直都不要了,今年的租金不要了给族里,明年的就得让儿子攒下来娶媳妇了。

消息传回许家,族长便叫了族里的人过来开会,先是通知了许太太找回儿子的消息,虽大部分的人都为许太太高兴,但也有些人脸色不好看了。许家真的是穷了,许太太送出的田地很是让几户在乡下只靠种地养家的族人当做了救命田,划归祭田的几百亩地更是让族里几十个孩子开春就能去读书了,现在人家儿子回来了,万一提出要回财产怎么办?虽然许太太为人宽厚不太可能出尔反尔,再说都过户了,想要也没那么容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