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许阳的十八世纪-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体这东西练的最多好吧!仅次于这种最擅长的字,你这不就是摆明了非常会写这个嘛!

许阳准备礼物的时候,真的没想到自己的字会被当场打开看,更没想到这时候几乎没人把小篆写出名堂——虽然他知道这些书法界的常识,但是写的时候真的没多想。

对这时候的大江文人来说,小篆?这玩意除了刻章用,谁没事儿一天到晚练这东西啊!大江朝的文化早就走上了跟清朝不同的道路,所以小篆至今还很少被大家当做必要的字体来练的。而在此之前的朝代也很少有小篆出名的书法家,就算有小猫三两只,在信息极为不发达的这个时代,谁见过几篇小篆的好帖子?而许阳的小篆一开始临的是吴昌硕的字,后来年纪见长逐渐有了自己的特点,这年代压根没人见过吴昌硕的字,所以许阳的字拿出来那就是个独树一帜啊!

别说季老先生惊讶了,事先没检查这幅字的林如海也看傻了,他知道许阳字写得好,但真没想到好到这个份儿上!这字,完全是一种新的风格,再锤炼个一二十年足可以开宗立派了!季老先生看了半晌,忽然潸然泪下,道:“有这样的孙儿,许师有知,可以含笑九泉了。”

季老先生说的许师,是许阳的爷爷,当年的太子少师许端。季连江考状元那一年的会试的主考官便是许端,所以那一届的考生皆拜许端为座师。当日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许子常才能轻易地把林如海介绍给季连江做学生;而反过来,林如海又把许阳介绍给季连江做旁听生,其实已经是两辈子的情分了。

季先生这句话一出来可把大家伙吓了一跳,便有一些看不清楚字的往前挤,不过几个呼吸间正堂中间的空地便满了,边上的椅子倒都空了。季先生的话不是随便说的,这年头当官跟后世卖官成风的清朝不一样,捐官还是比较少的,绝大部分捐官最终也只是个虚衔,大部分有差使的官员至少是进士出身的,次一点的也是举人,所以在场的真的全是肚子里有货的。季老先生不会随便夸人,而这些来做客官员跟文人本身的鉴赏力也相当的高。当即便有几位骨灰级书法爱好者完全忘了这事季先生的寿诞,自顾自的讨论开字体了。

说真的许阳的字是真好,但是也真的没好到能镇住这么多人的地步。关键是这个字体,咱们中国人就是能把一个字写出N种字体,每种字体还弄出无数的风格来……许阳就是沾了后世来的练过这些人没见过的字体风格的光了,他这个风格压根没出现过啊。

那是啊,吴昌硕1844年才出生呢!鬼知道这个世界今后还会不会有这个人,估计悬。再加上谁不知道林如海的外甥才十四五?还是在蛮夷长大的,据说中国话都说不好,只是他的养父母怀念天朝文化,从小让他练字,这才不至于成了文盲。这字儿居然是个一年前连中国话都说不好的十四五的少年写出来的,这太不科学了!错了错了,这太难得了!

这场寿宴,几乎将扬州文人圈和官场的上层人士一网打尽,许阳一下子从在崇雅蹭课的小透明儿直接就升级成了精通书画的少年才子,甚至有人把他吹捧成扬州少年书画第一人。

※※※

※※※

作者有话要说:

苏了,我们小阳终于苏了一把,额呵呵呵呵好得意啊好得意……

不过你们别太激动,这真的只是许阳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就像林如海吐槽的那样:“自己外甥儿学问上耽搁了十几年,想要靠科举出头还有的熬呢,先混个书画风流的才子名声让人不敢小瞧也不错!!”

对的,这个作用只是不让许阳被人小瞧罢了……实在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公子,不管有什么经历坎坷的理由在,许阳如今的学问也确实挺让人小瞧的。总不能让人一说起来总是:“挺好的孩子,可惜耽误了。”

大江,真的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开放的一个王朝,尤其是在南方,由于海贸的发达,大家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相当高。没办法,我必须这么设定,不然的话,真的,要是全都曹雪芹贾府那个风气一样,这国家就真的烂到骨子里没办法救了,我怎么写也无力回天的。

第三十三章

谁爱当这个第一人谁当吧!许阳泪流满面,我这是招谁惹谁了啊!不就是给我们山长送个礼么,干嘛给我玩这种一夜成名的戏码啊!这可好,一夜成名没错,可名利双收没有,反倒麻烦找上门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他当个蹭课的小透明大家没意见,可你好死不死的没事儿弄个扬州书画第一人的名头(喂,少年两个字跑到哪里去了,这样子打击面也太大了!),你是从蛮夷之地回来的,你连个秀才都还没考过,你还根本不是我们扬州人!喂你这不是打脸么!

熟识的人还好,可不熟识的同学,这会儿也不管他是不是什么三品大员的宝贝儿外甥了,没事儿就给他个眼刀神马的……尼玛!我招谁惹谁了!许阳这两天被人瞪的快成筛子了。

感谢许爸许妈给他生了一张娃娃脸,这脸实在太可爱,极大的降低了敌方的攻击值。好几位原本气势汹汹赶来的崇雅的学生一看许阳那张无辜的小脸儿,一口老血没喷出来,直接憋回去差点内伤:真跟这么个小孩子较劲,更丢人吧!而且据说人家才读了不到一年书,跟他拼学问也太欺负人……好吧,这是正直点的。当然也有心高气傲的,一见他乳臭未干的样子更火大了,好在许阳这家伙并不是真正的古人,又在后世的书籍里见多了尖酸刻薄的书生形象,所以这类人不但没吓到许阳,反倒让他觉得很亲切:矮油!我终于遇到个正常的读书人了(喂——)!这阵子好人见得太多我都觉得是不是穿越到大江主旋律连续剧里了。

好吧,这孩子已经彻底被折腾的脑抽了。

其实许阳还真没有太被人欺负,他实在太小了,再加上流落在外十几年,接受正规科举教育还没一年呢,有点名气的文人跟他较劲真的是自降身份。许阳出门又少,去崇雅都是跟着季山长,谁脑抽了才当着季山长的面挑衅呢!许阳在崇雅最多就是被人多看几眼,偶尔被人考几次罢了,反正他姿态摆的低,四书五经什么的被考住了就大方承认自己书读的少,反过来还要请对方指教。书法方面他是绝对不憱的,谁不服气大家写写看嘛!至于画画……不好意思我专攻油画,请问哪位知道油画的颜料怎么调?一来二去的原本觉得不舒服的人看他这个样子也没办法生气了,人家书画方面确实有料;四书五经这些,才学了几个月的孩子你去鄙视人家,别人还得寒碜你呢。

崇雅内部安全了,而许阳平日里也都在家里K书,平日里出门谁认识他啊?倒是跟崇雅的几个朋友出门喝茶的时候遇到外校的书生,相互介绍的时候遇到脾气不好的,被刺儿过两次,不过还没等他说什么,就被崇雅这边的几位给打压回去了。开神马玩笑!我们的校友什么时候轮到外人欺负了?啊?许阳不是崇雅的学生?喂,好歹这小子也是我们崇雅的吉祥物啊!别当人面打脸呦!

所以这才是许阳没有被弄出心理阴影的缘故,说闲话背地议论的有,可是由于他出镜率太低,所以正面挑衅到头上的就两次,结果一次被洪秀全PK掉了,一次被艾达令给暴力镇压了。许阳感动死了,他非常感慨的想,果然人名的亲和度跟人品值是成正比的啊!你看这洪秀全跟艾达令二位仁兄,名字起的如此出色,果然人品也出色啊!(喂!)

所以许阳忙的原因当然不是跟人PK,而是他的画。

他的那幅肖像画被季老先生给挂在了书房里,季老先生什么人啊?交际来往的哪有普通人,本来他寿辰那天看到这幅画的就不少,这么一挂,更多的人看到了。这东西不比其他,太像了,能画的人也太少了,结果首先林如海就中枪了,陆陆续续有几个同僚试探地问他能不能请他外甥给画幅画……

林如海可不敢答应,他太清楚这西洋油画画起来多费力了!再说肖像画不比别的,是要对方摆姿势配合的,想画的好就要上门去给人家画!还得去很多次……这跟哪个书画大师画个山水什么的别人来求完全两码事啊!搞不好就降低身价了。

许阳这边也有同学求到他头上,许阳更不敢答应了!光是现在的功课就累得他趴下了,哪里有功夫给别人画画!有润笔也不去,什么,三百两???泪啊好像要,还是不去!开了这个头以后就不好办了,哎呀好肉疼啊……

最后还是季老先生发了话,说他现在以学业为主,画画这事儿太费时间,大家不要打扰他了,这才安生下来。

这日许阳从崇雅送了季山长回家,正往林府走呢,忽然有人从身后赶上来拦住了他的马,抬头一看却是许郊。许郊笑眯眯的跟许阳身边的小厮说:“回去跟你们太太说我把你们少爷请走了,晚饭在我那里用!”说罢不由分说便去拽许阳的缰绳。许阳大汗,忙把缰绳拽紧,道:“有话好好说,别这么鬼头蛤蟆眼儿的……”

许郊伸手就敲了许阳的脑袋一下:“怎么说话呢?我可是你哥!好了快跟我走,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许阳嘴角直抽,心说他不会带我去看秦淮八艳神马的吧?咦,不对,这是扬州,没有秦淮河只有京杭大运河……一边想一边跟着许郊,左拐右拐的钻到个巷子里。片刻在一个大门前站下,门口正有几个下人在往上挂匾额。匾额似是新制的,还裹着绸布,绸布松掉了半边,影绰绰露出大半个“许”字。

许郊下了马,笑嘻嘻的扯了许阳往大门里走,边走边说:“弟弟跟我过来看看,这房子可还住得人?”

宅子的景观林木是典型的扬州风格,可是院子的布局却是京都样式的,是座带了花园儿的五进院儿。坐北朝南的大宅子,大门的那面儿并不是只是墙,而是一溜儿的倒座房,看样子像是给下人住的。进了大门,却是个小小的院儿,院里停着辆马车还有几抬肩舆,却是出入换座驾的地方。东北各有一门,许郊指着北面的门道:“这道门拐到东边的园子里,若是待客,无需进住处,直接拐园子里就成。”

说罢却没有带许阳去逛园子,而是拐到了东边的门里,里面又是个小院,小小得很是精致,小院儿北边有个垂花门儿,过了垂花门,这才到了个大院子。许阳放眼看去,这院子比林如海住的那个小院儿小些,倒是跟许太太住的那个院儿差不多大,南边正堂挂着“德庆堂”的匾额,看样子是一家之主的住处,东西各有两溜厢房,却有人正在打扫清理,看样子像是刚搬过家的样子。

许郊边走便道:“这房子的主人是个徽商,家里人口不多,因而这宅子盖得院子虽多,每个却都不大。前阵子这房主人生了一场病,病好了觉着岁数大了,不想再背井离乡过日子了,便想带了家人回了安徽老家,房子也托中人寻了买家,谁知道那买家的船上个月出海竟然翻了两艘,一下子折出去几十万的银子,还搭了十几条性命,哪里还有心思买宅子。这徽商只好重新又找买家,可这么个宅子,虽不算大可是实在都是好材料,不便宜,他又着急走,哪里就正好有人买?刚好被我逮着,足足砍下去三成的价!”

正说着已经走到了北边另一个院子,正房的格局与庆德堂差不多,只是矮了些,东西厢房也少了几间,正中央的匾额上写着“半闲居”许郊便笑道:“这名字起的好,让老人家住最合适!又清静还离得近。”许阳听的一头雾水,不知道许郊弄这房子给谁住,怎么还出来老人了?七叔现在又不可能退休,退休了也该回老家镇江不是?

许郊说罢这句话,又指了指东边一个小角门道:“每个院子都有这样的小门直通到花园儿,去散心十分方便,并不用绕到前面去。”说罢领了许阳从角门出去,果然外面是一汪碧绿的水,周围错落的几座小房子并亭台楼阁,中间点缀着假山喷泉,虽不算大,却十分的精致。

许郊笑道:“若是风雅些的客人,便让他们直接住到园子里,也省的扰到家里女眷。”又伸手指了南边的墙,墙那边的树很是高,遮的严严实实的:“墙那边其实也是个院子,不过更小些,里面有书房,也有玩的地方,自家读书赏玩很是不错,”又笑道:“那个园子西边,也就是半闲居北边,其实还有个小院儿,名字叫做叫做萱草堂,那院子的花草极好,女孩子住最是合适了,因为还没修整完呢,乌烟瘴气的太乱了,我就没带你过去,等以后住进来你再慢慢看。”

许阳这才忽然醒过神来:“住进来?谁住进来?”许郊大笑:“难怪伯娘说你呆!真不是一般的呆,这房子是给你买的,自然是你跟伯娘住进来。”

许阳愣了一下,却答的牛头不对马嘴:“我有地方住啊!”

许郊叹了口气:“你难道能住在舅舅家一辈子不成?”看许阳还是一脸的迷惑,便道:“若你住的是林家舅舅的私宅,我爹也就不操这个心了,可是年前林大人就递了辞表,圣上虽然定是不会让林大人告老,可是也不会让他在这里操劳的太久了。且我离开京里的时候,左都御史莫大人就病的厉害,怕是不成了……前几天又得了消息,右都御史曹大人的父亲去了,也上了表,如今怕是已经丁忧了。这转眼的功夫,御史台左右两位都御史的位置都空了出来,就算圣上再怎么为难,也定要找人接替巡盐御史的位置,十有八九是要把林家舅舅召回去了。”许阳呆呆的说:“三哥的意思是,舅舅要升官了?这是好事啊!”

许郊直想把他脑袋撬开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怎么还没反应过来?“谁说不是好事了!问题是你跟伯娘怎么办!要是光伯娘自己,那没什么说的,直接跟了林大人回京就好了,正好离我爹也近些,我们想伯娘了也好方便接过去。可是现在不是还有你呢么?你总要进学吧?你的户籍在镇江,总不至于以后为考个秀才再跑回来一趟,运气好了一趟就行,不好了还得再跑……考举人在南京,那个倒好说,三年才一次,不至于年年折腾……唉,我不知咒你秀才要考好几次,只是你现在才开始正经学东西,又好不容易有季先生跟孟先生这样的大儒教你,半途而废太可惜了。还有你表妹,听说她上的可是春薇啊!伯娘跟你不走的话,她是不是也得跟着伯娘住一阵好歹把春薇毕业了再说呢?可不回京的话,你们住哪儿?现在的林府可不是正经的林府,那是巡盐御史府。要是林大人卸任了,你们可没地方住了。”

许阳心里早就成了一团乱麻。他此时清晰的感觉到了自己这只蝴蝶的翅膀引发的风暴越来越大了!林如海要进京,要升官了!天,他才四十三岁,居然马上就要升到正二品的都御使了!连跳两级啊!正二品,那可是真正的进入了权力核心。虽然现在正式的旨意还没下,但是以许郊的为人,还有许子清的灵通程度,这事儿看来八九不离十了!

许阳呆了又呆,嘴角一抽:“这宅子很贵吧,我买不起……”许郊真的想抽他了:“呸!你买不起,你当我就买的起啊!这是用我爹给我捎来的金子买的,连上修整,五千两金子竟都没花完。扬州这地儿真不错,湖光山色的,东西还便宜!这宅子小是小了点,不过你们娘儿仨住是足够了。这么精致的房子,要在京里,再多掏两倍的钱也买不到。小就小吧,反正也住不了几年,总不至于你十年还考不上个秀才吧?好歹也是书画双绝的许小郎啊……”

“别提这名字!难听死了!”许阳抱头惨叫:“你跟我妈说去,这么大个宅子,哪里是能随便收的东西啊?我看我妈也够呛要……”

许郊一摆手,道:“这不用你操心,你就做你的甩手大少爷就成了,有伯娘呢。伯娘不方便出门(注1),你就看看这院子修的合意不,要什么改动我顺便就给你修了,别的事情我自然会跟伯娘说。”

※※※

※※※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前文说过,在前一年许阳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林如海提到过,他姐姐的婆婆年前死了。我没有细说,其实是在前一年一月的事情。这个时候儿子儿媳的孝期是三年,也就是二十七个月,因此这个时候算,那就是从前年的一月,到这一年的十月为许太太的孝期。这也是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提过许太太交际问题的原因,因为她还在守孝。

第三十四章

许郊的推测一点都没错。就在许阳跟他在新宅子转悠的功夫,钦差就已经到了巡盐御史府。这钦差是才上任的两江都督明盛。明盛是来南京上任的路上顺便做钦差来宣旨的,果然林如海升了正二品的左都御史,而他兼任的巡盐御史的位置则由另一位三品按察使兰济和兼任。兰济和接旨的时候正好病了,但也不是什么大病,春夏之交,感冒了,所以晚出发几天,估计再有半个月就要到了。

林如海恭恭敬敬接了旨,又安顿明盛在府里住下来,明盛也是舟车劳顿,婉拒了知府等人饮宴的邀请,跟林如海说自己只想吃点清茶淡饭。实在是一路被各地官员招待的快吐了,好容易遇到个熟人,千万别再来这套了。

林如海大笑着应下来,原来明盛跟林如海是竟是儿时伙伴,林如海比明盛小几岁,考秀才是同年考上的,明盛的举人倒比林如海早了三年,然后又同一年中了进士。明盛是榜眼,林如海是探花,两人的交情真不是一般的深。因明盛年纪大了,也没那么多忌讳,便让林如海把女儿叫来与夫人闵氏一起见见。

见了林黛玉,明盛懊恼的直拍大腿:“你看你看,这么好的闺女,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今后与别人家做媳妇!你说你怎么就不给我生个小点的儿子!”

闵氏更怒:“是哪个混蛋说早给儿子娶媳妇早安心的,省的到外地为官不好做亲,三儿不说,老四才多大?一个没注意你也不跟我商量就给他定亲了。我才生气呢,江南多少好姑娘!就春薇女学里的姑娘,哪个拎出来放家里都不寒碜,还好意思怨我!”说罢又有些惋惜:“玉儿这样姑娘,若是你爹在这里多当几年官,凭这样的人品,考进春薇一定不在话下……”

林如海得意的胡子都翘起来了:“她虽然不算聪明,可今年实在运气好,竟被她考进春薇了。”话未说完忍不住想揪胡子了:坏了,闺女还得上学呢,自己回京任职,这可怎么办……

明盛跟闵夫人都没有多呆,毕竟是上任途中,住了一夜,第二天便坐船走了,倒是送了林黛玉一堆的礼物。林如海去送了,回来的路上又接受了一群人的道贺,同样婉拒了饮宴,回转府里与姐姐商量回京的事情。

这事儿其实就两个选择,要么林如海自己进京,林姑太太领着儿子侄女留在扬州继续学业;要么林如海带着女儿进京,林姑太太领着儿子留在扬州,但是这样一来,林如海就必须把女儿送到贾府了,这是他极其不愿意的。至于第三条路,让林姑太太带着许阳也跟着林如海进京,林如海提都没提,男孩子的学业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总不能日后许阳考个秀才还跑上几千里路回镇江吧?况且他现在在扬州的学习情况真的挺好,真的不适合来回折腾了。

正头疼着许阳跟着许郊跑来了,许郊笑嘻嘻的递了房契给许太太,又把事情说了,许太太眼圈一红,却拎起掸子像当初揍许阳一样追着揍了许郊一顿:“多大的事情!你连提都不提就给我办了!你当这是买只猫买只狗么?你爹你娘也是胡闹!你家钱多的没地方放了么?你们兄弟四个,哪里不花钱?怎么就这么大的手!”

许太太虽然感动,但是这次她死活都没有白要这个房子。这真不是小数目,情分不是这么用的。便让紫鸳取了钥匙,不多时几个粗壮的婆子气喘吁吁的来回跑了两趟,抬了五个小箱子过来,却是许太太让人把她出嫁时压箱的金子跟许家剩下的所有积蓄全都拿出来了!

许郊好说歹说,怎么也说不动许太太,最后只得收了,垂头丧气的带人把箱子抬回了自己的院子。连夜写了信跟自己的爹请罪,说明了自己实在是没本事说通伯娘收下这份礼物,竟让她自己掏钱买了。心里更是后悔:早知道伯娘非要出钱,自己真该买个小点的园子,这一下子伯娘的积蓄怕是不剩下什么了!本是好心,结果却闹得伯娘把傍身的钱都用了,这事儿办的真不是一般的糟糕。

许太太其实真的是给许郊将了一军。她那十几个人,散到这么大个院子里都不见个影儿的……招仆役就够她忙的!更别说一年要多出多少的开销了,一时间许太太忙的人仰马翻。

许阳唉声叹气的替许太太心疼,又叨咕早知道哥哥买房子就该替妈妈把关,不许他胡闹的,看把妈妈给累的。许太太倒想得开,便跟许阳笑道:“我本想买个三进的小院儿就成,咱娘仨住足够了!这样现有的人就够了,省的再雇人……不过现在看来你哥哥买的这宅子倒更合适!你也上学了,虽不是正式的学生,可来往交际的都是读书人,若是请人做客连个园子都没有,你岂不是很难做人?你妹妹的同学也都是非富即贵,真弄那么个小院子,怕是以后也不好意思请同学来家……咱家虽不算富,养这么个宅子还是出得起的!更何况你哥哥买的实在便宜,便是过几年咱们搬走了,卖了也能把雇人的钱都赚回来!你这幅脸让你三哥见了,心里得多难受?”

许阳一听,也是这个理儿,也就不哭丧着脸了。原本他堂叔堂哥都是好心,自己家弄得跟不领情似的可就不好了!

林如海又要与女儿分别,非常的不舍,但是他心里明白轻重。女儿跟着自己的姐姐,虽然离自己远些,却真的比放在岳母家靠谱多了,自己的姐姐有多疼自己的宝贝女儿,他能不清楚?姐姐对女儿比对许阳都上心,女儿肯定不会受半点委屈。再说这次并不是一直等许阳考上秀才才一起回京,而是说好了只要春薇的学业一结束,林如海就派人把女儿接回身边。

那时候林黛玉就已经十二了,回到京里说起来也是姑姑教养大的,春薇的名气就是在京城也是有些的,并不会让人在这方面挑剔了她。到时候要是许阳已经考上了秀才那就一起回京,没考上的话,就继续老老实实蹲在扬州念书。虽不指望他金榜题名,可是有个太子少师的爷爷,就是残疾了的爹当年也是解元,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实在太拿不出手了。

林黛玉哭的厉害,她才回到爹爹身边不到一年,谁知道居然又要分别!实在是太舍不得了。可是真的跟了进京,恐怕自己又要被送到外祖家,十天半个月能见一次爹爹就不错了,依然是不能陪在爹爹身边。而且说实话,她自己也觉得跟姑姑在一起比在外祖家舒服,虽然外祖家有姐妹,可整日闷在家里,怎么会有现在在春薇上学这么开心?还有表哥,许阳这个哥哥太合格了,自己要星星不给月亮。宝玉自己都是个太阳,要别人围着转呢,哪有半点哥哥的感觉啊?怎么比较都是留在扬州更好,再加上父亲也是这么安排的,再舍不得,也只能这样了。

许太太对林如海千叮咛万嘱咐,又严令他一定老实听孟姨娘的话,按照她的要求作息,绝对不能累坏了身体。又跟孟姨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嘱咐她好好照顾自己苦命的没人疼的弟弟。许阳的眼角都在抽:妈呀,舅舅他四十多了不是四岁啊……

最后许太太闹的全家人反倒都过来劝她,林黛玉都哭不出来了,只顾得一个劲儿的哄姑姑:“爹爹走了,还有我呢,我陪着姑姑,姑姑可别伤心了,哥哥不出两年肯定考上秀才,到时候咱们一起进京……”

于是许太太又想起来京里的事情:“许家的老宅子我一直都让小七帮我照管着,你回去帮我看看,休整休整,这里有银子你拿去……”林如海赶紧拒绝了,开玩笑,人家快出五服的堂弟给姐姐家看了多少年的宅子也没说什么,前几天还给姐姐买了宅子,虽后来姐姐把钱出了,可人家真的是能做的都做了。可是自己帮忙修修宅子要几个钱?哪里好意思问姐姐要啊!许太太倒是没再退让,自己亲弟弟,当然跟许子清又不一样。

全家鸡飞狗跳的收拾行李,孟姨娘让家人把林如海的东西都打包了准备搬走。家里的家具倒不用管,这是官邸,这些东西都是原有的,当然原有的物品都要登记造册到时候跟新的主人交接。许郊则帮着许太太提前开始搬家,总不能人家新主人要搬进来了她再现搬家吧!林黛玉的东西也陆续给搬到新宅子了。所以说许子清办事真算周到了:若不是他提前让儿子帮许太太买了宅子,那现在林如海一定会手忙脚乱的。不过这也怪不得林如海,毕竟他不在京里,消息肯定没有许子清灵通,而许子清虽基本确认这件事情,可他是多老奸巨猾的人,不是万无一失的事情怎么会提前跟林如海说呢,而且必要性真的不大。

搬家是个麻烦事,但是却麻烦不到许阳跟林黛玉,这俩人上学的上学,当跟班的继续当跟班,好吧这个其实也算上学。许阳倒是偷偷带林黛玉提前到新宅子里看了看,问她有什么改动要求没。林黛玉一看,觉得挺好没什么改的,给她的院子虽然房屋没徐太太跟许阳的那么高大,但是院子却敞亮的很,比许太太的院子还要大很多,满满的全是花草。

林黛玉有些不好意思了:“要不是这院子实在缺个大厅,真该把它让给姑姑住。”许阳便笑道:“这宅子过去是个商人住的,那商人只有一个老母,他自己却有三个姬妾生了七八个孩子,所以当时建的时候给老人的院子小些,倒是孩子们住的院子大些。我家现在我算主人了,住正院儿,母亲自然住原先那家老太太住的院子,只好让妹妹去住当日给他家一群孩子住的孩子院儿了……”说到此处想到从此自己成了一家之主,林妹妹却仍算是家里的小孩子,不禁十分得意。

林黛玉看他的得意样,略一思忖便知道他在得意什么。小姑娘哪里是吃亏的,当即一句话把许阳堵的上不去下不来:“你倒是一家之主了?不知道哥哥是在外顶门立户赚钱养活姑姑了,还是在家帮忙打理家里的产业了?再不然好歹给我娶个嫂子,替姑姑把家务事接过去,不然你这样子——”她从头到脚看了一遍许阳:“个子虽高,我倒看不出哪里比我更像大人了。”

许阳老脸一红,伸手便做出要咯吱林黛玉的样子:“小丫头,什么时候学的这么坏了!看我给你娶个刁蛮嫂子,天天指派你缝衣服扫地!!”林黛玉哪里会让他咯吱到,抬腿就跑了。许阳也只是虚张声势,虽然他跟林黛玉很是亲近,但是从来也只拍过她的脑袋,并不曾真的动手动脚过。

林黛玉窜出去老远,一看他果然没有真的追来,便津津鼻子冲许阳吐了吐舌头,许阳大怒:“小丫头你还来劲了!”直冲着林黛玉扑了过去,黛玉蹭的从角门跑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