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许阳的十八世纪-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蝗烁仪撇黄鹚墒撬廊还⒐⒂诨车牡爰堑比找蛭簧瞎Ф唤系奶潜车乩锪硌巯嗫吹氖虑椤6嗄晡拮樱萌菀渍趺谎赂雠怕戮透秩绾A秩绾D钸叮骸昂撸蔽也恢溃亲焐喜凰担睦镒芫醯梦也幌袼悄罟茫猩趺戳瞬黄鸬模〈遗ご螅曳侨盟未味伎即恨钡牡谝幻此俑宜凳裁淳├锢吹娜绾稳绾巍绷秩绾5笔焙苁切傲怂煌ǎ骸坝穸俏业呐揪褪墙吓⒆樱且谎模闶前追蚜α恕比缓蟊患置粢欢俅贰�
也难怪贾敏对没进学堂的事情耿耿于怀,无它:她向来自视甚高,可偏因为没进过女学,明明才高八斗,居然还会在才学上被人看不起!虽然后来交往中逐渐熟悉,大家也都知道她是有才的,可是这么个疙瘩摆在这里,贾敏对女儿上女学的事情极为在意。而林如海自己就是江南人,更是觉得女孩子哪里能够不上学?只是过去黛玉小,还没到操心这个的时候,林如海也就忽视了。
往事历历在目,如回京的事情有了眉目,林如海忽然就想起妻子的愿望了。老天我居然没送女儿去女学读书!!回了京就更没机会了,京城的女孩子全都是自己在自己家里学啊……老天这可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正经的江南姑娘,扬州呆了这么久居然没上女学?这不是丢死人!这会儿林如海全然忘了女儿一直守孝的问题了……
许阳打听了林妹妹就读的学校的情况,惊的直抽凉气,尼玛,这玩意比崇雅书院还变态啊!他颤着嘴唇问许太太:“妈,你是说妹妹要学这么多东西,这比考状元也简单不到哪里去了吧!”
许太太笑道:“可不是!春薇毕业的女学生,最后毕业成绩最高的,外面可是真正直接称呼女状元的!哪一年的女状元,不是各家争着抢着要聘来做媳妇。这样的女孩子,就是站在皇后娘娘面前也不会露怯的!”
“哦,这么厉害?那是不是还有顶着碗练站姿的礼仪课?”许阳的恶趣味发作了。谁知许太太很是惊诧:“怎么会,站坐行止这些东西哪里专门用春薇的老师教?那儿倒是有礼仪课,老师却是只讲大规矩的,便是你们六艺中所说的‘五礼’,你这阵子不也在学么?就是‘吉’‘凶’‘军’‘宾’‘嘉’(注1)这些东西。当然女孩子不比你们,‘军’礼自然不用学。一般的家庭,便是‘宾’礼也是用不着的,不过春薇女学这些年很是出了不少有诰命的太太,故此‘宾’礼也是教的极为仔细的。其实这些东西但凡去春薇的姑娘,都大略懂一些的,只是春薇会教的更仔细,毕竟不是哪家的太太都是诰命,什么礼节都懂。”说罢笑道:“十一二的姑娘若还要人教阳儿你说的那些东西,哪里还进的去春薇?便是家里的小丫头,没个样子都不能在主人面前伺候呢!”
许阳当即默了,实在是被后世那些礼仪学校误导了。他班上一个姑娘就是报了礼仪学习班,据说跟训练模特似的,什么动作都要做的好看……唉,那些基础的学习班根本就是给连起码礼仪素质都不过关的姑娘们准备的啊!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这个依然处于最讲究礼仪的时代的国家里顶尖的家庭里出来的姑娘们,哪里还用别人教她怎么走路怎么吃饭比较好看?开玩笑吧!
你问问林妹妹,她用得着对着镜子学习怎么笑最温婉么?不需要!因为她的母亲她的外婆她的姑姑舅妈,她身边的所有女性亲属都是笑不漏齿,温文尔雅的。你再问问宝姐姐怎么会做到的那么长的裙子走路的时候脚不漏出来还不会绊倒?她当然会,因为她从小就是这么走的!
真正的名门淑女一笑一颦皆可入画,这些从来不是礼仪老师加班教出来的!这是她们自幼的教养。这些人家里,就算是小丫鬟,除去有人一开始告诉她们规矩礼节,不可能再有人整天盯着她们要这样走路那样说话的!她们的环境会对她们进行再教育的,做对了,没人会奖励,这是起码的要求。做错了,自然会受到惩罚。对于名门淑女们如吃饭喝水一般简单的事情,她们用得着天花几个时辰去学么?即是有些家庭就有教养嬷嬷的存在,对于礼仪也是从小潜移默化,随时纠正,讲解到处都用得着的礼仪知识,哪有没事儿花几个钟头站着坐着练姿势的!除非有青云志,要进宫。
许阳本来一想到自己再过两三个月居然就要跟一个老状元去听他给举人们讲四书五经,脑袋就嗡嗡的想,苍天啊大地啊,一个还不算太老的探花就把他快吓疯了,现在要跟着探花的老师去学习,神啊这个世界这太可怕了。可是听说林妹妹要面对的情况,顿时心理平衡了。
许阳怀着对林妹妹万分同情外加同甘共苦的心情来探望她,却见这小萝莉认认真真的在练字,写的却是李白的《将进酒》,气势恢宏的一首诗,被她用簪花小楷写的整整齐齐,看的许阳手都痒痒,太不搭调了啊!不过真的不能强求,这么小的姑娘腕力不足,你让她豪迈的泼墨狂草去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太难为人了!
看了半晌,许阳还是忍不住恐吓小萝莉。“你还不背书么?虽然是贴经,可是毕竟要考十几本书呢!当心考不过啊!”
林妹妹怎么可能被他吓唬住,抬头嗤笑道:“你当我是你?四书当日进京前我就背的差不多了,这两年虽没人教,可这些圣贤书哪一日也没离了手。这阵子姑姑把女四书给我粗粗讲了一遍,这些书如今我虽不是全通了,可是背下来倒是没什么为难的。这考试并不难的,又不是要自个儿写什么东西,只是贴经(就是把原文贴去几个字让考上填上,就是现在的填空题,科举考试的一些环节经常用这个考法)而已,我早背的差不多了,把字练得好一点是正经。”
背——下——来——没——什——么——为——难——的——!!!
这句话砸的许阳头晕目眩,神啊林妹妹你才几岁啊!四书五经加上女四书,全背下来了?这还是人类么?在她这里找平衡简直就是找虐啊!被打击的想要撞墙的许阳乖乖的拎起《大学》坐在一边开背了……现在只能不求甚解了,先背下来再说,背下来再仔细问林妹妹那些不知道的典故出处吧!尼玛,我大学都快读完了,研究生都确定要保送了,回到这里还不如个8;9岁小姑娘有文化,太打击人了!(亲,你真的选错对照组了)
于是年前剩下的日子,兄妹俩一个焦头烂额的读书,一个优哉游哉的备考,林如海加紧时间处理公务,府里其他人鸡飞狗跳的准备过年,不知不觉就到了年三十。
※※※
注1:五礼:“吉”礼,用于祭祀;“凶”礼,用于丧葬;“军”礼,用于田猎和军事;“宾”礼,用于朝见或诸侯之间的往来;“嘉”礼,用于宴会和庆贺。这五种礼仪每一种都有繁琐的体系。
第二十一章
过年本就是各种忙乱。可是林妹妹小,也没人把许阳当个大人使唤,因此林府里早就鸡飞狗跳了,可是这两人在年三十之前也只是腊八喝了腊八粥,小年儿吃了饺子,平日里竟然只是安静读书,偶尔出去玩玩雪。
林黛玉的身体不是特别健康结实,但是还真的也不是风吹就倒的样子……许阳严重怀疑她是后来在贾府处处陪小心,才折腾成那样子的,这小姑娘就是不胖而已,蛮活泼的嘛!
口胡活泼过头了!看这一领子的雪!许阳伸手从后脖领掏出一把雪,幽怨的扭过头,正好看到林黛玉惊慌地跑了。林妹妹居然会打雪仗?!(只是用雪团扔一下,算不上打雪仗吧)喂喂,我到底穿到哪里去了!
回房间赶紧叫桔子拿了干爽的里衣换上,估计林黛玉只是想吓唬他一下,谁知道居然正好塞了一脖子,顺着脖子滑到背心,嘶……好冷!一屁股坐到熏笼上,许阳现在再也不没事琢磨坐熏笼是多么女气的行为了。在这个没有暖气的世界里,江浙又不流行火炕,伸出个手烤火盆简直是太太太折磨人了,那真的啥也干不了只能干烤火啊,再好的炭直接那么对着脸也会觉得呼吸不畅啊!还是坐熏笼上舒服啊,热气从下往上的熏着,在搬个案子放跟前,取暖读书两不误,就是盘腿坐血液循环不太好。
过年实在是热闹,中国人在烟花的造诣上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还没过年,年三十,灯火烟花映的扬州几乎成了不夜城。许阳看着满天的绚丽,恍惚中有一种在二十一世纪看烟火的感觉……
正感慨,居然惊到了,尼玛那是什么?一条龙?那边的鸟是凤凰吧?是凤凰吧?忽听得孟姨娘在一边说:“旭宝斋的这龙凤呈祥的烟火真是做的绝了!年年看,年年都相似又不一样,总也看不够!”
许阳抬眼看去,那游龙摇头摆尾,凤凰也好似要活过来一般满天的挥翅,绚烂的烟花几乎把整个天都要引燃了……许阳知道中国古代的许多东西现在都失传了,比如他这些日子吃的用的:好几种米现在根本找不到品种,至少许阳在现代没有吃过绿色的米,这种碧粳米早就因为产量问题被淘汰了……而穿的图案繁复却极为柔软的花罗,更是现代只有在博物馆才能见到斑驳褪色的展品。而现在,亲眼看到天空中绚丽的壮美烟火,许阳一时间竟感动的不知道如何表达,他穿越时空而来,失去了几乎一切的东西,可看着这满天的烟花,他忽然有种自己属于这里的感觉。其实这种感觉累积了好久,而这照的整个天都亮了的烟花,好像也把许阳的心给照亮了。
林家是人口少,也就没那么多规矩,林如海自己领了闺女去拜祠堂,许太太也领了许阳在他小院子里给他名义上的爹遥遥的磕了头……这便是整个年里最严肃的事情了。
大年初一拜年,这是许阳头次这么认真的按着规矩挨个磕头,许太太林如海各磕了三个头,换来两个大荷包,回去打开一看,娘啊全是小金锞子!许太太的是八个,林如海的也是八个,两两成对款式不同,每个都有一两,加到一起正好十六两整整一斤的金子啊!
这时代两比现代的小,估计也就有30多克,可一斤有十六两,所以算下来一斤还是比现代重的,估计有现代的600克,也就是一斤二两。这些单位换算许阳用自己从现代带来的当出去又赎回来的首饰的克重,教桔子用家里称银子的小称称了自己计算出来的。这就是男女思维的差异,要是女孩子回到古代,恐怕没兴趣会换算这些,管他跟现在的重量制度一样不。可许阳是男孩子,即使是文科生,依然对这些东西龟毛无比,不弄清楚这些心里难受。
古代……话说压岁钱这东西,金锞子看着真的比人民币带感多了!难怪后世又开始流行送金条做压岁钱,看着就过瘾啊!而且关键是这东西极大的避免了孩子乱花……这成套的跟工艺品似的,谁舍得兑成银子花了啊。一时开心便又脑抽了,见到了孟姨娘过来,也高高兴兴的想要跪下磕头,把孟姨娘惊的急忙把他从地上揪起来。
“阳哥儿万不可这样,不合礼数的!”孟姨娘少见的拉下了脸。许阳忽然意识到孟姨娘的身份,是的,孟姨娘是妾,尽管是良家妾,而且当日进门,据说林夫人贾敏是直接把她当做二房姨太太的,可妾毕竟还是妾,尽管许阳心里把她当长辈,却不能用对待长辈的礼节对待她,尤其在这样的节日。许阳心里暗骂该死的封建制度,却还是得老老实实爬起来,给孟姨娘端端正正的做了揖。孟姨娘这才笑眯眯的拿了荷包出来:“不值什么的东西,阳哥儿拿去玩吧!”
许阳跟她随便惯了,便随手打开荷包,一看,却是块成色相当不错的玉佩,满眼疑惑地看孟姨娘,却听孟姨娘肃容说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我知你不喜欢这些东西,可就像你可以私底下叫我孟姨却断不能在人前这样叫我一样,有些习俗,你还是要学了的……明年你就要去书院了,还打扮的这样的素净,却是要被人看成异类了!”
许阳鼻子一酸,差点又落泪。他怎么不知道孟姨娘特特拿自己身份做比的意思?还不就是逼着他接受这些习俗,就如他明明尊重孟姨娘却依然不能用对长辈的礼节对她一样,他必须要用这个社会的规则来要求自己。林如海毕竟是男人,不注意这些细节,而许太太有子万事足,对许阳竟比对林黛玉管教的还少,只要他开心怎样都好。唯有孟姨娘,身份所限不能直接教导他,却是总在适合的时候提点他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这样好的人,却命运多舛,如今只能在林府做个妾,虽锦衣玉食,却怎么可能真的自在。
许阳把眼泪憋回去,他很久没哭过了。抽手从袖筒里拿出个纸筒,嘿嘿的笑:“孟姨,你看,新年礼物,我给你画的画像哦!”
孟姨娘乐呵呵的打开一开,还真是被他惊到了,并不是画的不好,而是好的过分了。
与时下的画不同,许阳这幅画并非用毛笔画的,而是炭笔勾勒出的形象,原来是一幅素描。这世界西方的好多东西也传到了中国,扬州商业发达,大的文具店里还真就有西洋画的画笔画具卖,不过去买的大多都是做生意的外国人,一年也卖不出去几套。而西洋画也有人卖,但是寥寥几幅都是油画,上面画的女人的打扮被文人们看了骂骂了看,倒是很吸引了些人气……林如海家里还有传教士送的一幅他的画像呢!不如本国的画那么有意境,却是挺像的,但也只是挺像而已。当时那传教士用炭条打的稿,林姨娘觉得很是有趣,再没听说过画画还用炭条打稿子。谁知今日见了许阳用炭笔画的画像,神态自然栩栩如生,竟似不比那传教士画的差。
许阳嘿嘿的傻乐:“本是送母亲一幅画像讨她开心,可是不看着她老人家的话我画不好,特地让她摆姿势,又没了惊喜。索性先画了孟姨练练手,孟姨可别嫌我拿你实验啊……”后面的话却是没说完,孟姨娘的脸那活脱脱就是张芝姐的脸,不用看脑海里古装芝姐的印象也深的不得了,许太太的画像,一提笔就是穿着套装的许妈妈。孟姨娘却是不知这一节,感动的要命,直把那画细细的卷起来收了。又回头嗔道:“还不赶紧给你母亲画一幅!不然我哪里敢拿出来,只能自己偷偷地看,岂不是锦衣夜行了!”
说也奇怪,许阳跟孟姨娘就是投缘。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孟姨娘这张像二十一世纪明星的脸,既有亲切感又不会有伤心的联想,自然让许阳喜欢接近。当然孟姨娘为人也确实太好了,就从来没见过她计较过自己的什么,全是为别人忙了,而且办事情极有条理,从来都不慌不忙,极有气度,处世公允,让人挑不出错来,更别说年过四十依然如此的端庄秀美,落落大方。这样的人,拿到谁家不是当家太太的料?偏她命苦,亲人死绝了,只能把林家的人当亲人,在这里做个名义上是妾的女管家。
许阳终于还是给许太太画了一幅画像,孟姨娘的那副是持扇纳凉图(看这季节吧!可见不是写实,构图纯想象!),许太太的则是很端正的冬装坐像,画一送去许太太喜的又是笑又是捶他的:“你把我画的年轻太多了!褶子少了好几条……”许阳也跟着笑,心里却涩涩的,一不小心,还是画成了许妈妈的模样……
谁知道这画又被林黛玉看到,缠着让许阳也给她画,于是许阳就让林妹妹坐在一边摆出读书的样子,素描了一幅——幸好是素描,不是很浪费时间。谁知道林妹妹看了便上瘾了,又让他给自己画个弹琴的画像!结果画了一幅又是一幅,给林妹妹画第三幅的时候被林如海给抓住了。于是被舅舅大人一通臭骂,灰溜溜的乖乖滚回去继续念书了……
第二十二章
正月一过,林黛玉就去春薇参加了入学考试,很快学校里公布了这一年的入学名单,林黛玉的名字果然在第一位。林如海这几日去上班都翘着胡子,怎么着吧!你们闺女十一二才上春薇,我闺女才九岁就考个第一进去!
林如海爱女如命,自然又催着去准备大姑娘上学的东西,被孟姨娘一句“等你想起来,黄花菜都凉了”给打击的够呛,看着整整齐齐的上学的用具,再有他的老姐姐许太太也笑他果然是无事忙,林如海老脸一红,再不掺和,一扭头又督促着许阳赶紧读书去了。
许阳这个人倔,四书五经十几万字,他两个多月硬是全背下来了,当然这也跟他过去的底子有关,其中的名篇他本来高中的时候就倒背如流的,上了大学后又更加注意古文化的学习,所以十几万字看着多,他其实真正要现背的不到三分之一。
可别觉得只是古人一天到晚只是学这几本书简单,不提对意思的理解,就光说背吧,有几个普通人家能把四书五经买齐全?一个月笔纸一类的又要花多少钱?凡是沾上学问二字的东西就没有便宜的!所以进士真的是大浪淘沙,举人也是人中龙凤,可秀才这最基础的第一关,再某些层面上真的是在拼爹!
本朝的秀才考试光是看内容似乎真的不难,就是贴经,诗词,八股只在最后院试考一篇,也没人要求个小生员能写出多么振聋发聩的文章,基本上能有理有据就成,当然过不过就看你的文章好坏跟运气了。四书读通,贴经跟八股一般都能对付过去。而诗词,不要以为对古人有多难,“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佳句难得,可是哪个书生一句诗都写不出那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考秀才按比例可能比考上一本都要费劲,但是所需的知识量,真的没咱们现在高考大,翻来覆去就那些东西,难度也并不大。可你真的以为它就是个考本科的难度你就错了!对寒门学子来说难度能赶上考公务员啊!
为什么会那么难考?很简单,资源不足。听起来似乎考的不深,而且就那么几本书,可是对于穷人来说你买的全那些书本么?你有钱买纸墨练字么?你请的起先生与你讲解么?更夸张点闭门造句的书生没讲解不说,遇到不认识的字,字典都未必能弄得到!这些都不是只考寒窗苦读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富家子弟们只要肯一直努力下去,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又有老师指导,除非年纪特别小,考上秀才真的不是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可是穷人家的孩子,书都凑不齐,怎么去全背?考一次两次行,一直考下去不干活谁养家?所以对寒门学子来说,考秀才根本比考公务员还困难。要么怎么说在某种程度上是拼爹呢!
林黛玉嘴上说许阳三五年考个秀才,可她心里真的认为那是运气不好才要那么久。这东西确实一半靠实力一半靠运气,许阳的实力嘛,别看他过去没有照规矩学习科举的内容,但是基础还真不是一点没有!这两个月下来看他学习的进度,林黛玉认为若是她哥哥运气好的话,再有一年考秀才绰绰有余!
其实许阳从小就被人叫做神童的,也就是现在整天跟林黛玉混,才被比的那么不能见人。秀才就是个基础,又不像举人要求那么高,许阳就是诗词上差点,但是小天才的脑袋摆在那里,才几天就会做歪诗了,明年考秀才的时候估计做出的诗不说佳作,像模像样还是没问题的(好吧,这纯粹是林妹妹的一厢情愿)。四书五经现在就背完了,用一年的时间练习破题做文章,足够了,再学一年大可以试试下场了,就算运气不好,最多再考个一年也肯定成了!更别说还有林如海这个前探花作指导,猜题神马的,其他的就要看运气了。不只林黛玉,就是林如海都暗暗憋着一口气:“我女儿9岁就考上春薇,我外甥也绝不会差了!明年一定要他当秀才!”得,这个比他女儿还过分,好歹林黛玉还想着实在运气不好的话再考一年呢!
可怜许阳一心觉得自己努力三五年考上秀才是很伟大的志向,谁知道他的探花舅舅跟才女表妹跟他的思维完全不是一个波段的……小神童遇到老神童跟超级小神童,过的日子非一般的苦逼。
说真的林家父女太想当然了,对林如海来说秀才自然手到拈来,林妹妹如果是男孩子,也真的不会把考秀才当成难事。再退一步说,许阳要是从小就穿到林如海的真外甥身上,也真不会把这事情当成太难的事情……打个比方,考清华对一般人来说是做梦,可是对次次全市统考第一的神人来说算是梦么?根本就是合理要求嘛!显然林家父女都是这型的……
悲剧的是,许阳曾经也是这型的,可惜如今显然专业不对口!歪诗能做,可是你让许阳写首诗还得表达出意境神马的?做梦去吧……所以许阳的秀才之路根本不可能像林家父女想象的那么容易的啊!!!
这一年二月初四立春,立春自然要吃春饼,这一点跟后世很像,当然林家的春饼非一般的讲究,可惜林如海却不能在家一起吃,因为朝廷的规矩,官员们统统要穿戴整齐了去城外迎春打牛,可惜许阳这几天刚刚开始学骑马,还没骑马走到城外这么高的水平,所以这个热闹居然看不成,又因许夫人要到年末才能出孝,也不能带他们去乘车郊外看迎春会,于是许阳跟林妹妹只能在家里啃春饼了。
许阳这几日练骑马练的大腿内侧都破皮了,十分的可怜。许太太这人吧,端庄是端庄,也真疼他,可是她确实没当过几天娘,就是自己的孩儿在的时候也是奶娘们伺候,哪里用她操这些心?再说这几天她忙着林黛玉的事情,故而没有注意到许阳别扭的走路姿势。还是孟姨娘见了,便细细问了许阳,许阳虽不好意思但也真的不是有苦憋着不说的主儿,赶紧诉苦,求孟姨娘给他缝个护大腿的东西。
孟姨娘哭笑不得,直用指头戳他:“你的丫鬟竟都是摆设不成?她们注意不到,你就不会说么?直接吩咐她们做活计不就成了?哪里有你这样的主子!若不是我问你,你是不是要等腿都血淋淋了才交待!”许阳被戳的嗷嗷直叫,扭头孟姨娘把伺候许阳的丫鬟统统教训了一顿。这真的是许阳的错了,对丫鬟嘻嘻哈哈惯了,除去端茶倒水打扫房子的活儿,竟从来没使唤过什么。
孟姨娘越问越火,怒道:“难不成这院子里的竟不是丫鬟?却是一群的小姐不成?咱们家哪个丫头只端茶倒水就行了?大衣裳不说了,主子要用的小物件什么时候不是贴身丫头做的?你们少爷脾气好,不使唤你们,你们就都躲懒了!”又怪自己竟没有好好管这些丫头。
其实这事儿真怪不得孟姨娘,也不能全怪丫鬟们。既然丫鬟们给了许阳,自然是许阳的丫头,孟姨娘自然不好整日过来指手画脚。
原本林家规矩是这样,大衣裳自然有绣娘做,这个专业性太强,大批的手绢荷包也是绣娘顺便做的,而主人身边的偶尔需要的小物件还有内衣什么的确实是给身边的丫头做。可是许阳突然来到林府,当时谁有功夫慢慢做他的衣裳,正好当时府里请了绣娘给林黛玉做衣裳,孟姨娘就吩咐又多请了绣娘,一口气给许阳做了从里到外N多套,七零八碎的小东西也没少做,足足能用几年……结果许阳来了几个月,基本上没有什么针线做,他也不知道他的丫鬟们还具备这个功能,就以为他的丫鬟们就是端茶倒水递个消息啥的,背地里还吐槽过:“这年月丫鬟真的是个好工作啊!高薪还清闲,制服又漂亮……”许阳又脸皮薄,身体好了一点就不许丫鬟贴身伺候,他腿疼得要命可是走在外面却是尽量装作没事的样子,丫鬟们哪里会知道他受伤了?也就是他在孟姨娘面前放松了一些才不小心被发现了。
不过没人会说是许阳的不是。作为丫鬟,没发现主子受了这样的罪,那就是错!孟姨娘背地里说了许阳,但当着丫鬟的面,自然是把丫鬟们骂得狗血淋头,她一向脾气好,教训下人也是温和的,这次一来是真生气了,二来也是故意扮白脸,替许阳管教下人,实在是许阳脾气太好了。
嘴上说着这些活计该是丫头的,孟姨娘却还是自己用细布做了包了大腿的护腿,连夜做了两套第二天就给许阳送去了。这些事情孟姨娘也不会特地的告诉了许太太让她心疼,而没几日许阳骑马骑的熟练了,腿夹的紧了也就不怎么磨了,再加上贴身护着几层布,蹭的也不厉害了,当然把皮磨厚了估计也是另一方面的原因。
许阳确实不是个安生的,没几天就吩咐丫鬟们做了副小护腿,然后送给林黛玉,拐了她也去练骑马。结果自然是被许太太骂得狗血喷头。谁知林如海回来了,倒很是赞成:“骑马有什么?这边姑娘们骑马踏青的多了,姐姐小时候也是在京城长大的,姐夫那边又守旧些,不知道扬州这边的风俗,姑娘们骑马也是风尚呢!有几家姑娘还打马球呢!”许阳听的囧了又囧,他一直以为这个世界完全是红楼梦里那样,讲了好几年的故事姑娘们都没出过家门……许阳是生怕林妹妹身体继续糟糕下去,所以才想让她锻炼下,另一方面也是觉得小姑娘的娱乐太少了全是室内活动。
许阳其实也被林如海给蒙了。他忽视了一点,要说对林黛玉的关心,谁能超过林如海?他为了女儿的身体,不知道背地里跟秦太医啰嗦过多少遍,把秦太医都问烦了,最后粗话都冒出来:“早说了你家姑娘只是娇弱点没什么大问题,你啰嗦个什么!多让她晒晒太阳多活动些就行了!吃个屁的药!”
林如海这些日子正琢磨怎么让整天就喜欢读书的闺女多活动些呢,结果一下班就听说姐姐大发脾气,因为外甥把他的宝贝闺女拐去后面小院子骑马了。林如海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骑马不就挺好么!弄匹温顺的小马让女儿骑,又晒太阳又活动了,多好!至于扬州流行女孩子骑马这说法绝对是他晃点许太太,这又不是唐朝,女孩子骑马还是相当少的。不过反正许太太不出门,晃点就晃点了!
许太太虽然还是不太赞成,可是既然当爹都赞成,她也不好多说,只是嘱咐林如海一定要找匹温顺的小马,当然还要请位女骑师。又叮嘱:“就算骑马再流行,过几日春薇开学,玉儿也必须老老实实的坐车去!”林如海不禁跟许阳一起抹汗了,这还用说么,我脑子没被驴踢过啊!
※※※
※※※
作者有话要说:
为什么我要那么认真地去写女学呢?而且为了让女学的存在不与红楼梦的原世界产生冲突还专门做了那么长的说明与设定。
我始终不认为林妹妹会是爱慕富贵的人,她所要的幸福,绝不是一群丫鬟伺候着,一群女人奉承着,锦衣玉食,做诰命或者进皇室……
真的,或许宝姐姐会喜欢这种生活,我不是贬低宝姐姐,只是事实如此,每个人所追求的理想不同。我自己也想要更大的房子,赚更多的钱呢!
可是与咱们小民不同,钱什么的对林妹妹从来不是问题。而依她的性格,更多的荣耀对她也没有意义。她其实是个有点儿浪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