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道至圣-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秋风调》过悲,方运又刻意去体悟秋风之悲,没心思再读书,先稍稍平复情绪然后睡下。
梦里,蝉鸣声声。
一早醒来,方运发现小狐狸竟然钻到自己怀里睡觉,姿势还是和以前一样优雅,笑了笑,轻轻摸了摸它的头。
小狐狸眼睛睁开一条缝,看了看方运,闷哼两声,又闭上眼继续睡。
方运进入文宫,发现自己的文胆和昨日比有了长足的进步,离一境大成越来越近。
“琴、棋、书、画、礼、乐、射和御等都能间接有助文胆文宫,但正常效果不可能这么大,只有在某一道突飞猛进的时候才有这种效果。难道是昨夜琴道大进?当真是一件喜事。”
吃过早饭,方运试着重弹《秋风调》,发现自己竟然能完全理解曲中的情感,几乎在手碰到琴弦的一刹那,自己的情感就已经酝酿完毕。虽然还没能把自己的感情和乐曲合二为一,但也和杨玉环一样,达到了琴道一境的边缘,只要继续努力,就有机会突破。
一曲结束,方运发现杨玉环竟然扶在门口,用异常明亮的眼睛看着自己。
“怎么了?”方运问。
杨玉环似乎还沉浸在乐曲声中,轻声说:“你弹得比我好,看来我不学琴去学瑟是对的。”
“我就当你开玩笑,你的《秋风调》我听过,比我的好多了。”
杨玉环摇头道:“赖夫人说,那位教她的琴艺大家说过,《秋风调》不仅要有‘愁’,还要秋风吹尽一切的‘冷’,我的‘秋愁’够了,但秋风的冷怎么也弹不出来。你是男子汉大丈夫,‘愁’自然不如我们女人家,可你弹得‘秋冷’真好,有秋天真正的大气,我喜欢你的曲子。”
说到最后,杨玉环红了脸,微微低下头,生怕方运误会。
方运微微一笑,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承受这份赞扬。不过没想到你才学琴不久,对琴曲的理解就这么透彻。对了,七夕之后,你的琴艺是不是有所提高?”
杨玉环点头道:“对,是有提高。尤其是在技巧上,赖夫人说我跟换了一个人似的,简直是天才。不过,赖夫人说我在‘声与情合’方面没有进步,倒是小运你真厉害,昨晚的曲子还没有真正入门,今天却能做到收发自如,你才练了多久。”
方运道:“时间是有点短。不过,你经常弹《秋风调》,情绪会不会受到影响?”
杨玉环的眉毛轻轻一颤,洁白的牙齿轻轻咬了咬下唇,柔声道:“有时候会,不过有奴奴在,会好很多。”
“悲伤肺,思伤脾,总弹这种曲谱不好,我昨日也有所明悟。我写一曲《良宵引》,这首曲同样是弹秋景秋情,但重在欣赏夜色,赞美秋景,让人平静。以后你弹完这种伤春悲秋的曲目,记得弹一首《良宵引》。”
“嗯。”杨玉环点头,莲步轻移。
方运把昨夜写的《良宵引》曲谱递给杨玉环。
杨玉环看了一会儿,道:“小运,这是什么指法?”说着凑到方运身边,指着曲谱上一个琴曲指法。
嗅着杨玉环身上淡淡的香气,方运想起这《良宵引》乃是明朝的名曲,也《四库全书》中唯一收录的明代古琴曲谱,虽然是相对简单,但极有代表性,在古琴界有着极高的地位。
这首琴曲和圣元大陆的风格不同,不仅有一些后世创造的指法,还左右手指法并重,甚至可以说更重左手指法,而圣元大陆现在更重右手指法。
方运含糊道:“我在一些残书上见过这些指法,应该是不知名的琴师所创造。”
“你昨夜弹得一首曲子,似乎也有特别的指法。”
“来,我教你。”方运立刻岔开话题。
方运开始教杨玉环几个新的指法,然后教她弹奏《良宵引》,并讲述这首曲的主题,最后写曲词,因为古代许多琴曲都配词,名为琴歌,一边唱一边弹,《凤求凰》《阳关三叠》等都如此。
杨玉环十分好学,很快学会了新的指法,仅用了一天就能弹奏《良宵引》。
夜里,方运依旧一个人背着古琴前去平湖边弹《秋风调》,然后再弹《良宵引》,最后回家继续读书。
庞举人一直跟随,最常做的事就是默默数掉下来的秋蝉。
几日后的上午,方运在书房中读书,门房急急忙忙跑进来,道:“少爷,不好了,一群老头堵在门外,身后都背着东西,嚷嚷着一定要见你。”
第183章 蒙圣世家
方运心头一跳,看着紧张的门房,一边走一边问:“怎么回事?背着什么东西?”
走出书房,方运听到外面说话的声音有些耳熟,其中就有那日在引龙阁中教课的一些老琴师。
“不知道,我没细看,反正很多。”门房道。
方运道:“背的不会是琴吧?”
门房愣了一下,低声道:“好像真是琴,我一看人太多,他们好像很激动,我看了一眼怕是仇家赶紧跑回来。夫人在赖夫人家弹琴,只能找您。”
“嗯,我来处理。”
方运整了整衣衫,亲手打开大门,外面正是那日的琴师们。
“各位老先生……”
方运拱手问候,话还没等说完,就见这些明明很老的琴师却如同一群猴子似的一拥而上,把方运围在门口。
“这指法是怎么回事?”
“《良宵引》是何人所做?竟然能把左手指法利用到如此境界,简直神乎其神!”
一位老人甚至抓着方运衣服,拿着一张《良宵引》的琴谱激动地道:“这‘掐撮三声’‘背锁’‘落指吟’都是怎么回事!这是哪位大家所创?”
方运知道自己既然弹了《良宵引》等曲子,邻居都能听到,这种事掩盖不住,也就没让杨玉环隐瞒,但没想到没过几天就有成群结队的琴师来,其中有一位还是在家休养的翰林,琴道刚入三境。
方运只好说道:“我曾经得过一本残琴谱,后来经过自己推演整理,才慢慢补全出这些指法和曲子。具体是哪位琴道大家所创,我也不太清楚。一首很普通的曲子而已,各位何必如此激动。”
对圣庙来说,不存在圣元大陆的一切,方运只要拿出来,必然会被认定是他的原作,他要是假托别人所作,反而会让人怀疑。
不过“残琴谱”不同,他说是补全,圣庙依旧会把他当作者,但有了残篇来源就合理多了,毕竟方运之前琴道平平。
“糊涂!此曲本身的确有悖我十国琴风,过于柔弱,完全不适合战曲,但是,这种曲风极为适合抚慰士兵情绪。遇到大战,那些随军的秀才举人要不断咏诵抚慰诗来安抚士兵,消耗才气太多,对战争不利。之前的安抚琴曲虽然有,但却不够柔和,你的这《良宵引》风格最适合安抚士兵,若是稍加改进,必然能作出极佳的安抚曲,只需要极少的才气配合文宝琴,就能让士兵稳定下来!”
又有一人道:“老周戎马一生,看重的是实用,我看重的是此曲中的情调和意趣,十国曲风过于刚正,重右手而忽视左手指法,年常日久恐怕难有突破,你这左手指法则为十国琴道点了一盏明灯!”
“你是不是因为被牛郎星织女星一照开窍了?”
“快,让我们看看残谱!”
方运被这些老人说得哭笑不得,道:“各位先进屋里说吧,你们要是不进去,我一个字也不说!”
“走走走!那就进屋说!”
一众老人簇拥着方运进入客厅,不等方运开口,一众老人把方运按到上首座位,然后把椅子搬过来,椅子不够就站着,把方运围了个结结实实。
“你现在就是我们的老师,不用拘束,说!”
“快说!”
除了少数老琴师一直在笑看,大多数人都火急火燎。
方运无奈地环视这些老琴师,道:“各位老先生!我知道你们研究了一辈子琴,可你们随便一个人都能名震玉海府,少数人甚至在整个圣元大陆都有名,地位这么高,何必这么着急!我们慢慢谈。”
“慢慢谈能学会新指法新琴曲吗?说正经事!残谱呢?”
所有老琴师眼巴巴地看着方运。
方运一摊手,道:“残谱太残了,我刚翻看完,就彻底碎了。”
“可惜!可惜!”
“如此大作难见天日,痛哉!”
几个老琴师捶胸顿足,就差哭出来。
“那你把琴谱写出来。”一个老人说。
“那个曲谱很复杂,很多方面我都记不清了,我正在慢慢回忆,回忆一点写一点,然后慢慢补全。你们现在让我写,必然会有各种疏漏。”方运道。
“你……”老琴师们哑口无言,方运说的没错,他不是进士,按理说不能过目不忘。
方运微微一笑,道:“所以,请各位老先生容我多想想,我想出多少、完善多少,就写多少让各位看。要是我有不会不懂的地方,就向各位请教,如何?”
“这……万一你骗我们怎么办?”
一位老琴师立刻不悦道:“李文鹰既然看好方运,一定没问题!”
“方运品性绝对没问题,明知道蛟王要杀他,他还敢在止涝诗会直面蛟王,有这份心胸的人不至于骗我们。”
“我估计,在这小子眼里圣道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琴道恐怕只排在第四,根本就不在乎,还不至于藏着掖着。”
“对对。”
方运道:“既然大家信得过我,那我就慢慢来,每隔半个月,或拿出回忆出来的残谱,或拿出推演出完善的曲谱和指法,怎么样?”
老琴师们相互看着,都怀疑另有内情,但这种时候都不能直说,万一惹恼方运鸡飞蛋打,还不如每过半个月得到新的琴谱或指法。
很快,所有老琴师看向那位潘翰林,三绝先生不在,这位潘翰林的态度最重要。
潘翰林道:“不论怎样,方运愿意公布指法和琴谱,就是大功,我们不可太贪心。更何况,单单这首《良宵引》就足够我们研究许久。那就按方镇国所言,我们等得起。”
“潘大人此言有理,残谱毕竟属于方运,怎么处理是他的事。”
“对对对,方半相,老夫方才太心急了,向你道歉。”
众多老琴师这才意识到,方运有内情是一回事,他们这么急于要看残谱也很失礼,于是纷纷道歉。
方运知道这些老琴师没有恶意,于是笑道:“老先生们客气了,那我现在就详解这首《良宵引》和其中的指法?”
“可以可以!”
“方茂才你放心,我们不会抢你的功劳,到时候你整理一下这首《良宵引》和指法,我们替你担保见证,交给剑眉公,必然能入《圣道》,琴道虽然不如经义诗词,但这些指法和曲谱加到一起,其价值不低于镇国!”
“等补全完整的琴谱,其价值恐怕在镇国之上。”一人道。
方运一直沉默,心里清楚奇书天地里的可不是“残谱”,而是琴道上千年的智慧结晶。
等众位老琴师情绪平复下来,方运道:“在讲指法前,我想问问,各位怎么突然跟约好了似的一起前来?”
老琴师们笑起来,一人道:“今日有个琴会,本来是讨论琴道的未来,我的一个弟子就说了《良宵引》的事,他的妻子和赖夫人是帕交,离你家也不远。我们就让他妻子送来琴谱研究并弹奏,发现不仅指法新奇且暗合琴道,这《良宵引》本身也是大师之作,极为不凡。问清楚源自你这里,我们马上一起前来。这不,我们好多人都背着琴来,准备在你家学指法。”
“原来如此。那我便讲一讲这些指法,我去拿我的琴。”方运说完回书房,捧着琴来到客厅,方大牛和门房则在后面抬着琴架。
一人道:“咦?这不是那架震胆吗?历经四百年,可做收藏,用来弹奏未免有些不妥吧。方运难道想以此琴教学?”
“老姚,你难道不知方运和崔家的事?”
“不知道。”
“方运走了大运,发现这震胆实际有六百年的历史,而且经过三次才气注入,于是请崔老爷子注入才气,得到一件四重文宝琴。”
几乎所有琴师羡慕地看着方运,他们手里大多只是很普通的举人文宝琴或进士文宝琴,方运的震胆琴价值甚至还要超过普通的翰林文宝琴,不能不让人羡慕。
放好琴,方运开始仔细地讲解《良宵引》中出现的指法。
刚讲了一刻钟,突然有人敲门。
方运没有停下,继续讲,那些老琴师也没有在意。
这里的琴师最差也是秀才,又精研琴道,耳朵极为灵敏,都能听到门口的谈话,只听了几句,就诧异地纷纷转头,方运也不得不停下讲课,说了一声“各位请稍等”,疑惑地向外走去。
因为所有人都听到“蒙家”,而半圣世家中就有一个蒙家。
方运边走边向门外看,门外站着一位彬彬有礼中年人,身穿白衣进士服,正微笑道:“对,正是武国的蒙圣世家,希望见方运方镇国一面。”
门房转过身,看到方运迎面而来。
方运边走边微笑道:“在下方运,不知这位进士前辈有何贵干?”
那进士拱手笑道:“武国进士蒙霖羽见过方半相!”
“进士大人客气了,家里有客人在,不便迎你进去,若是有要事,可随我去书房。”方运道。
蒙霖羽收敛笑容,认真道:“我不远万里来,是有大事与你相商。”
“请!”方运带着蒙霖羽进入书房。
两人落座,方运问:“请问蒙兄所为何事?”
“听说你在七夕那日买了一块皮毛?”
第184章 凶圣,凶君
蒙霖羽在说话前,手握一件文宝,才气的力量把谈话的声音与外界隔绝。
方运听到他说皮毛,心中一惊,没想到蒙家这么快就盯上自己。
蒙圣世家和大多数半圣世家不一样。
蒙圣世家的源头,是秦朝的大将军蒙恬,因改良毛笔地位尊崇,但并非半圣,地位和虚圣相当,也有人称之为笔圣。
一百多年前,蒙家的一个普通的旁系后代突然崛起,获蒙家主家的支持,得到蒙恬、白起、吕不韦、商鞅等秦国许多大将甚至半圣的遗物,从中参悟种种圣道至理,后成大儒,冲击半圣。
后来他屡次冲击半圣失败,性情更极端,甚至独占蒙家之物,跟主家起了冲突,废了主家,自立蒙家嫡系,把原来的主家赶到荒漠边陲。
他最后见成圣无望,带兵杀敌,转战景国、庆国、启国和蛮族各处战场,以敌国和蛮族为磨刀石,以白起的兵家杀伐为体,辅以吕不韦和商鞅之术,一路厮杀,最终走出自己的勇之圣道,成功封圣。
因其性格强势,手段强硬,计谋毒辣,无论敌我都惧怕他,人称“凶圣”,而他竟然不在意,欣然接受这个称号。
蒙圣以绝望之念和兵家杀伐筑成圣道根基,隐患极大,成圣后不久明悟一切,变得内敛,一直默默潜修,最后无影无踪,圣院没有公告他的任何消息,被列为失踪的半圣。
后人分析,蒙圣错在对人族杀伐过重,而且他的性格过于极端,主修同样极端的勇之圣道是大忌,当年孔子的弟子子路同样鲁莽好勇,最后得孔子指点修义辅勇,方才成半圣。
蒙圣成圣后几乎没有再露面,连自己的圣道书典都没有著成,以至于科举的请圣言都没有他的著作,偶尔会问到他的成圣时间。
蒙圣世家也随之沉寂下来,因为他们的仇家太多,有的半圣世家甚至不承认蒙圣的半圣身份。
因为蒙圣的许多言行和正统兵家冲突,孙子世家和孙膑世家等兵家世家从不与蒙圣世家来往。
直到十五年前蒙家新的天才蒙霖堂崛起,蒙圣世家再度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内。
蒙霖堂,自号西北狂生,五年前成翰林时候发誓,一旦成大学士,必夺本代四大才子之位,人称凶君。
凶君,活脱脱第二个凶圣,但却比凶圣更理智,方运听过蒙霖堂的骄狂之名,得罪过许多名门豪门甚至毁人一族,但至今没听说得罪过半圣世家。
方运知蒙霖羽应该是蒙霖堂的同辈兄长,道:“不知蒙兄从何处得知这个消息。”
蒙霖羽微笑道:“纪家。”
方运怒目一瞪,不由得想起那日的三人,怒道:“卑鄙!”
方运的表情很直接,但是他的脑中却闪过无数的念头,瞒天过海之计的力量不由自主动起来,同时感受到对方竟然在暗中调动兵家力量。
蒙霖羽轻叹一声,道:“那纪家衰败不堪,一直小心谨慎,不愿与你冲突,又恨你先他们得到皮毛,所以暗中散播这个消息,妄图借别的世家或我们蒙家之手除掉你。霖堂虽然凶名在外,但大都是仇敌抹黑,他不过是直性子而已,生怕你误会,所以派我来与你分说。”
方运眼中仍然有怒色,道:“纪家不敢直接夺那皮毛,是忌惮东圣大人?”
蒙霖羽做思考状,摇头道:“这我就不知了。”说完闭嘴。
方运怒气渐渐消散,道:“谢蒙兄提醒,若不是蒙兄前来,我恐怕会被纪家的人蒙骗。”
蒙霖羽叹息道:“你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根基不深,你若有根基,谁人还敢招惹你?”
“我明白,这是我的短板。”方运诚恳地道。
“其实,你的恩师并非是半圣吧。”蒙霖羽突然道。
方运无奈道:“说真的,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他根本就没说过,我不成进士,根本没资格知道他的身份。”
蒙霖羽道:“最近众圣世家有了定论,你的恩师不可能是一位半圣,所以庆国武国的人已经蠢蠢欲动。这话本不应该对你说,但为了体现我蒙家的诚意,我理应把这事说与你听。”
方运坦然道:“我从来不曾用恩师的名号招摇撞骗,无所谓别人怎么想。我想东圣大人助我杀庆国大儒也不是为了我的恩师。”
蒙霖羽没有说话,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果然是名震十国的方茂才,胆气十足!听说你州试中举之后,就要文斗一州;京试考中进士后,要去文战庆国,收复一州之地,可是真的?”
“我已经厌倦了庆国无休止对景国的打压,为了以后可以在景国安安静静读书,总要把周围的蚊子解决,你说对吧?”方运含笑看着蒙霖羽。
蒙霖羽点点头,道:“此言有理,霖堂若是听到,一定喜欢你这种做法。嗯……我来此除了说纪家的事,还想用一物换那毛皮。当然,我绝不会勉强你,等我说出我们准备用什么交换,你若拒绝,我就当从来没问过,免得伤了和气。”
“若蒙家诚心交换,我必然投桃报李。”方运道。
蒙霖羽道:“你可知点兵台?”
方运神色一凛,郑重道:“可是后人称之为战神的淮阴侯韩信之物?”
“正是韩信的点兵台。根据《史记》记载,韩信功高震主,本来就遭猜忌,后与叛国贼陈豨勾结,汉太祖伐陈时他装病不出,最后被吕后设计处死。韩信终究是兵家之人,临死前要求把自己才气注入官印,化为点兵台,成为一件极为强大的文宝,远超寻常大儒文宝。”
“此事我也知道,可惜一代战神,胯下之辱,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国士无双,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他若生在现在,没有强汉国运压制,恐怕会顺利成为兵家新圣。”方运为韩信感到惋惜,若是以战绩军功和兵法论,韩信定然成圣。
“的确可惜,一代人杰啊。”蒙霖羽道。
方运问:“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据说这韩信点兵台有很神奇的作用,蒙家真舍得换?”
蒙霖羽道:“我们蒙家上下都舍不得,但为了表示诚意,就用点兵台来换那皮毛,比纪家出价如何?”
“远高于纪家。”方运道。
“那你答应交换?”蒙霖羽问。
方运问:“我再考虑三天,蒙兄是否愿意等三天?”
“三天而已,等得起!不过,三天以后你若是不同意,我只能离开。韩信点兵台是兵家重宝,威力不凡,任何人都不可能用这种文宝换那块皮毛。”
方运道:“纪家人说过,那皮毛最多值一件普通的大儒文宝,可蒙家为什么舍得拿顶尖的大儒文宝来换?”
“唉,其实也没什么,但请你不要对外人说起。”蒙霖羽道。
“放心,若蒙家有诚意,不管最后交换与否,我都不会对外人提起这件事。”
蒙霖羽道:“先祖蒙圣封圣后不久,发现自己圣道根基不稳,于是寻求弥补方法,最后失踪不见。我们蒙家根据种种迹象推断,先祖恐怕从妖界进入了圣墟,而那毛皮,恐怕跟我先祖有关。”
“原来你们是为了追寻先祖的踪迹啊。唉,你这么一说,我真想马上交换。对了,既然纪家把这件事告诉你们蒙家,别的半圣世家也知道了吧。”
蒙霖羽道:“两界所有人都盯着圣墟,这种事当然瞒不住,不过许多人不知那皮毛的用途,并不关心,毕竟圣墟秘密众多,各世家恐怕都掌握一些东西,不差一块皮毛。”
“这样啊,看来我要是不与蒙家交换,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好,容我多想想。”方运说着站起来。
蒙霖羽看方运要送客,也随之站起来道:“那三日后我再来。”
“蒙兄慢走。”方运送蒙霖羽出去。
等蒙霖羽走了,一个直脾气的老人沉着脸道:“方运,蒙圣当年屠我两城,和我景国有血海深仇,你可不要忘了。”
又有一位老人道:“你在玉海城可能不知道,我这些年周游各国,听到见到很多事。那蒙霖堂的天资还要超过蒙圣,而且修得也是兵家杀道,在成为进士后,凭借半圣世家的身份巧取豪夺,不断壮大蒙家。半圣世家本来只有一镇之地,但他们蒙家却霸占了整个蒙县,蒙家各地的弟子都在那里学习,气象昌盛。”
“武国皇室不管?”方运问。
“为了一县之地不值得与半圣世家翻脸。你千万小心,那蒙霖堂修的是蒙圣的圣道,虽然比蒙圣要收敛,但仍然极为狠辣。据说他本来主修《孙子兵法》,想要成为正统兵家,但后来不知受到什么刺激,发誓要重证蒙圣的圣道,为其祖辈洗刷耻辱,定要让《蒙圣兵法》出现在请圣言中。”
“这我真不知道,毕竟这里和武国的蒙县相隔数万里。”方运道。
那老人神色严肃,道:“我们都不喜蒙霖堂,但他实在毒辣,正在大肆掠夺,不择手段壮大蒙家,真可能让蒙家恢复当年的气象。前几日我的一位武国老友曾给我鸿雁传书,说蒙霖堂竟然逼得豪门韩家和张家不得不交出兵法《韩信三篇》等其他文宝,后来孙家有人因此开口,蒙霖堂才不得不暂时收敛。”
第185章 疯子的时代
“这蒙霖堂似乎很聪明啊,知道谁好惹谁不能惹。”方运道。
“当然。他吸取了蒙圣当年的教训,丝毫不动那些半圣世家,哪怕是那些积弱的半圣世家。只对名门和豪门下手,而且只碰那些跟半圣世家关系不是很亲密的。”
“原来如此,那我明白了,谢谢各位老先生指点,咱们继续。”
方运把《良宵引》的所有指法教完后,潘翰林又请方运弹奏《良宵引》,方运认真弹了一遍,众人纷纷称赞方运琴艺高超,才陆续离开,只有潘翰林等众人走了才起身。
“我送您老出去。”方运微笑道。
潘翰林点点头,走了几步,道:“你说你是七夕后才补全《良宵引》这首曲谱?”
“对。”方运实话实说。
潘翰林颇有深意地道:“才几日就能把《良宵引》弹到这个程度,连琴道一境的人都做不到啊。”
“运气好。”方运道。
“别人看不出来,我们却知道,《良宵引》很多方面和现今的指法和曲风冲突,越是琴道精深的琴师越不可能写出来,倒像是一个琴道尚浅的天才的误打误撞创出的指法和曲目。”
方运愣在原地,不知道说什么好。
潘翰林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方运的肩膀,继续道:“你的天赋太惊人,需要时刻藏拙,假借残谱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就当是真的。看来,过几日我也要去悟道河走一趟。”
说完,潘翰林认真看了方运一眼,走出方家,骄傲地昂着头,背着手,像一位高人看透一切然后飘然而去。
方运站在门口,茫然四顾。
“这难道成了计中计?我很想说,你们想多了!”方运这才仔细回忆有些老人的态度,根本不是冲着残谱去的,恐怕是在怀疑是他所创。
方运无奈摇摇头,回到书房里思考蒙家之事,心中进行详细分析。
“以情动之,以利诱之,以势迫之,正是纵横家和兵家的共同点。只不过纵横术擅长以虚为实,而兵家却是虚实皆有,变幻无穷。那蒙霖羽之所以敢自信找上门,是因为动用了兵书的力量,他是进士,恐怕动用了翰林所写的兵书,对付寻常秀才自然手到擒来。”
“可惜,我的才气和文位虽然不如他,但已经开始写《三十六计》。《三十六计》目前威力或许不如翰林所写兵书,但因为成功才气演武,论精妙远远超过!他兵法失败,本可以发现,但却引动了我的‘瞒天过海之计’,以为真的瞒过了我,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谈话中,我故意两次提到‘东圣大人’,半圣威能无穷,可以听到谁在叫他甚至前后几息的话。那蒙霖羽第一次含糊回答,第二次甚至故意沉默片刻才回答,明显做贼心虚,太过于明显。”
方运的目光渐冷,周身散发着在弹奏《秋风调》的时候才有的冷意。
“纪家曾经鼎盛一时,其祖乃是周朝天子后代、易道大家。可惜人才凋落,这些年论地位连蒙家都不如。但是,这种衰落的半圣世家必然有重宝,比如那神秘的小木片。凶君恐怕早就瞄上纪家,但纪家一直低调,他找不到任何机会,而我和纪家人相遇让他看到机会。所以他故意栽赃纪家,让我与纪家斗起来,他好趁机出手,甚至打着帮我的旗号对付纪家。”
“蒙家的确想要我这兽皮,但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不应该用韩信点兵台来换,让我看出问题!我不换倒好,我要是换到韩信点兵台,必然会成为豪门韩家的眼中钉!他凶君的压力会大减!等等,我是不是小瞧了凶君?凶君虽凶,但不是独夫,从他占据一个县发展蒙家就可以看出来。”
“他若仅仅为了自己的圣道,反而会避免这么做,但他这么做了,应该是吸取蒙圣过独的教训,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从而稳步封圣。对了,蒙霖羽说我根基太浅,恐怕是在暗示我。他恐怕想要借韩信点兵台和韩家之手把我逼到死路,然后以明主、恩公的姿态挽救我,让我投效他!”
“我无论是和纪家斗还是韩家斗,他都能这么做!要是我真中了他的兵法,那么他就是三全其美!好一个凶君!他的天赋,恐怕还在蒙圣之上!蒙圣的凶,仅仅在属于侵占主家、在战场杀敌,但凶君的凶,不仅有白起的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