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活该!死的好!”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圣人的圣罚。
  所有的庆国人面如土色,半圣的圣罚很少用这么极端的方式,可一旦用了这种方式,就说明半圣真怒了,而众人皆知东圣的脾气。
  席陌录耳边传来一声丝线绷断声,然后他如五雷轰顶,身体一晃,哇地吐出一大口血。
  “席兄,你怎么了?”一个秀才急忙扶着席陌录,他可是半圣世家的人,千万不能有任何闪失,一定要巴结好。
  席陌录突然哭了起来,但他双眼流的不是泪,而是血。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竟然被纵横家的纵横术蒙蔽!
  那秀才愣了一下,然后如同受到惊吓的兔子一样急忙后跳。
  “血……血脉断绝!”那秀才指着席陌录,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所有的庆国人如同躲避瘟神一样向四处散开,有一个人甚至因为退得太快,撞倒椅子,摔倒在地。
  连那些官员也吓得四散,现在没人去看死去的封少渔,全都看着席陌录。
  谁都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竟然逼得半圣席云霄断绝血脉,对读书人来说,这是比圣罚都可怕的惩罚,这意味着席陌录将和席家再无一点关系,甚至连他的直系亲属都只敢在暗中和他来往。
  席陌录双眼流着血,跪倒在地,仰头悲叫:“圣祖爷爷!我错了!我错了!我不该为一己之恩而忘人族大义!我不该明知道您不想参与圣道争鸣而误入其中!我不该与纵横家这种无所不用其极之人为伍!我不该!我不该啊!我若不是身中纵横术,绝不会做出这等事啊!哪怕我中了纵横术,也没有想过害方运啊!圣祖爷爷,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
  席陌录说到最后,猛地对着地面磕头。
  砰!
  砰!
  砰!
  他竟然用尽全力磕头,简直是在砸,把地面砸得不断颤抖。
  但是,他得不到任何回应。
  不知道磕了多少次头,席陌录终于停下来,仰天大喊:“圣祖爷爷在上,陌录不仁、不义、不忠、不智,为庆国增污,让我席家列祖列宗颜面无光!虽已不是席家之人,已无席家之血,但我既然犯下逆种大罪,绝不苟活于世。我今日,以死谢天下!我以我才气、怨气倾注于随身之笔,凡是杀向妖蛮和纵横家的战诗词,以我生生世世寿命为代价,杀意弥天!此笔赠与方运,望恕我大罪!纵横家的鼠辈,你们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席陌录说完,手握随身的毛笔,把所有的才气、文胆等力量注入毛笔之中,抛向方运,然后伸掌拍向自己的额头。
  文宫爆裂,七窍流血,仰天倒地。
  半圣世家举人席陌录身亡。
  无人说话,微风吹过的声音格外大。
  方运握着染血的毛笔,被席陌录的壮烈所震撼,然后慢慢走过去,蹲下,伸手放在席陌录睁开的双眼上。
  “我原谅你了。”
  方运的手掠过。
  席陌录的眼睛闭上,流血停止,染血的面庞非常安详。
  一个原本可以死在战场上的人,却死在纵横家和杂家的诡计下,方运心中隐隐作痛。
  方运站起来,用力握着席陌录的手,咬着牙,然后松开,看着庆国剩余的几人。
  “为了让我读书人更少死在文院前,若庆国不向我景国道歉,若去年害我景国军民之黑手不以死谢天下,等我成举人、二下书山,必文斗庆国!等我成进士,必文战一州!文斗,继续!”
  方运高高昂起头,看向那几个庆国人的眼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以及悲凉。
  许多年轻人红了眼圈。
  陆宇擦了一把眼泪,骂道:“杂家纵横家这群狗东西!太害人了!尤其是纵横家,以后谁修纵横术,就是与我决裂!”
  一个庆国举人半跪在地,叹了一口气,道:“我不该因一时之怒而忘却人族大义,此次文斗,我错了,大错特错。我碎文宫以谢天下!”
  这个庆国举人头颅中立刻发出清脆的碎裂声,然后晃晃悠悠站起来,慢慢向外走,众人让出一条路,不管之前怎么样,既然自碎文宫,以后的道路彻底断绝,一辈子也只能是一个无文胆的举人。
  其他庆国举人秀才一看这个场面,立刻明白,要是继续与方运文斗,别说文胆文宫,连身体都保不住,生身果那种神果不可能用在他们身上。
  于是,剩下的举人自碎文胆,而秀才自碎文宫。
  因为是自己所碎,他们的意识都非常清醒,只是从此以后再难在文位寸进,因外力碎裂文宫文胆还有机会修复,但自己碎裂则是对自己的彻底否定,永远不可能恢复。
  文院的差役们处理封少渔和席陌录的尸体,收殓好会送回庆国。
  许多人低声议论血脉断绝的事情,没想到这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事情竟然在眼前发生了。
  半圣世家的半圣只要健在,许多后代都不敢做太出格的事情,生怕被断绝血脉,反倒是那些众圣先祖圣陨的世家,不怕断绝血脉,胆子很大。
  方运走出擂台,立刻被同窗围住,他们七嘴八舌说起来。
  “唉,没想到会是这样。纵横家太气人了!”
  “没办法,圣道争鸣,心慈手软的都死光了。”
  “方运,你的才气和文宫怎么比举人还厉害?看来你那位半圣恩师对你很好。这下好了,以后应该没有人敢用卑劣的手段害你了。你这么厉害,文斗文战都不怕。”
  “不过,你真的要文斗庆国?”李云聪担心地问。
  众人也闭上嘴,等待方运的回答。
  方运沉重地点点头,道:“这件事我必须做到!庆国太过分了,若是以后所有国家都这样,人族迟早会被妖蛮奴役!我这么做,或许不能彻底禁止此类事情发生,但绝对能够最大限度遏制他们!让他们知道这种事的代价有多大!”
  “东圣恐怕该动手了吧……”一个举人低声道。


第140章 迟来的公道
  倒峰山,圣院,东圣阁。
  东圣王惊龙双眼中奇光闪烁,最后消失,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好一个方运,连我都小看了你。人族有你,便不须担心了。”
  他脸上的笑容很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寒意,然后站起来向外走去。
  一步百里,其后风云滚滚,雷声轰鸣。
  圣院所有人惊讶地仰头望天,就见天空漫天乌云,乌云中电闪雷鸣,一道奇异的力量把千里乌云一分为二,露出一线晴朗的天空,分外神奇。
  “东圣大人愤怒了!”
  “大胜大人今天的火气比平日里大啊,万里生云,怎么也得死个妖王蛮王什么的吧。”
  “或者大学士?”
  “不会吧。”
  “很有可能。”
  玉海府文院外。
  门前的人许久不散,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有的说方运,有的说庆国,有的说争鸣。
  方运身边都是他的同窗和曾经打交道的人,而许许多多文人远远地看着方运,明明想过来打招呼认识方运,但都不太好意思,怕太鲁莽了。
  和以前不同的是,现在众人看方运神色既没有好奇,也没有那种热烈的目光,而是像看李文鹰一样,把方运当成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当成江州乃至景国文坛的真正领袖,比以前多了一种心灵上的亲近。
  那些年纪大的人看出这件事的深远影响,为景国出了这样真正的领袖级的天才而高兴。
  文坛天才和文坛领袖的差距太大了,像那半圣弟子颜域空等人都是公认比方运天赋还高的天才,但却远远达不到领袖的层次,而方运现在至少是江州的文坛领袖,再过十几天,《文报》刊登这件事后,必然也会成为景国文坛领袖。
  不多时,方运身边突然有人惊道:“钱兄,你怎么来了?”
  方运循声望去,竟然是刚碎文胆不久的钱泊尚,他正坐在抬椅上。
  “钱兄!”方运分开众人走过去。
  钱泊尚露出闲适从容的微笑,道:“我听说你要来这里,就让他们送我来,方才的事情我基本知道了。方运,你是好样的!”
  普普通通的称赞,却比肉麻的奉承更让人舒心。
  “我和你们一样,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方运谦虚地说。
  “但你是最出色的!”钱泊尚道。
  众人一起点头。
  “唉,之前左相无事,我们都猜测跟那两家的庇护有关,今天此事一出,几乎可以断定了。若是真能与蛮族合作灭妖,牺牲景国我毫无怨言,但问题在于,我们被牺牲后杂家和纵横家失败了怎么办?”钱泊尚道。
  “没有办法,只能默默祈求圣院还有公道。”
  “封少渔只是举人,本来没资格拿大儒真文,那位半圣应该不会授意他做这种事,但他的弟子就不一定了。幸好有圣人出手杀了封少渔,不然方运危矣。”
  “这件事必须在《文报》刊登!若是圣院不追究某些人的责任,我去圣院门前撞门死谏!景国被庆国武国打压那么多年,他们不管,我们可以忍!但方运横空出世,他们还敢把方运当眼中钉,我绝不忍!”
  “曹兄高义!若是你前去圣院,带我一起去!”
  “我也去!”
  众人纷纷响应,夜枫笑道:“看这架势,圣院要不给我们一个交待,方运振臂一呼,至少会有十万读书人去圣院门口撞墙,那倒峰山恐怕会被我等撞倒。”
  众人齐笑,心中感到特别温暖,景国已经许久没有让人万众一心做的事情,哪怕是抗击蛮族的热情也被左相等人逐渐消磨。
  方运微微一笑,也不多话,听他们继续议论。
  在众人聊天的过程中,方运为了做到知己知彼,梳理纵横家的脉络,发现一个问题,心中感到怪异。
  “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这人实在太奇怪了。他的弟子诸如张仪、苏秦、孙膑、庞涓的事迹都在《史记》等许多可信的史料中有记载,可他没有。说他是兵家,可没有他带兵的史料,没有战绩。说他是纵横家,也没人能举出他到底游说过哪国,做过什么具体的事。不过,不管他到底有没有什么功绩,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必然是大教育家,而《鬼谷子》一书也有巨大的价值。”
  圣元大陆的鬼谷子也是一位隐士,也没有史料记载他的事迹,方运便没有追究,而是把重点放在现如今的纵横家身上。
  秦一统天下后,纵横家的作用极小,封圣根基几乎消失,融入杂家和兵家,一度销声匿迹。直到十国并立,几近重归战国,纵横家才又重新壮大,但因为根基不牢,目前无人能封圣。
  夜色渐深,众人陆续离开,方运身边的人始终不减少,不多时,冯院君突然从文院中匆匆赶过来,神色无比凝重。
  “方运,我刚收到一些消息。”冯院君边走边说。
  “与我有关?”方运问。
  冯院君沉声道:“东圣大人前去庆国,在庆国皇宫内,当着庆国国君的面诛杀纵横家的大儒滕鹫。”
  “啊!”全场哗然。
  “那可是大儒啊,怎么就这么死了?”
  “东圣绝对不会为今天这件事诛杀大儒,怪哉。”
  “哼,一般大儒有罪,都会流放到前线或两界山等地,东圣大人却出手诛杀,一定有更深层的原因。”
  “除了罪近背叛人族,没有别的可能让东圣出手。”
  “冯大人,其他人有没有消息?”
  冯院君回答:“有。两位大学士、四位翰林、八位进士和九十六个举人及其他们一族被流放各地前线,与妖蛮战斗,五代以内不得回庆国,那位大儒的三族也全被流放到前线。”
  方运突然道:“我景国去年那一战,损失一位大学士、两位翰林、四位进士和四十八位举人,而这次流放的人数恰恰是这些数字的两倍。”
  众人恍然大悟,精神大振。
  “看来东圣心里明白,但毕竟没有十足的证据,以前没有处理那些人。现在他们做的太过,对方运形成极大的威胁,东圣也不需要证据,直接出手,他们也只能打落牙往肚子里吞。”钱泊尚道。
  “去年阵亡的有我一位好友,此事我修书一封寄于他家人。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记得方运的好,也让他们知道,这个天下,还是有公道的!”
  “哼,若不是有方运在,我们上哪去要这个公道,还不是白白牺牲了?”
  “你这么想太过极端,人族想强大,必须要有人牺牲。”
  钱泊尚低声道:“我从来不怕牺牲,我只怕我们的牺牲带来的功劳被某些人独占,当论功行赏的时候,他们只记得自己和后代,却忘了我们和我们的后代。”
  众人沉默,这是永远无法解决的难题。
  突然,一只文字鸿雁飞来,冯院君看完后道:“诗君为弟子施德鸿的言行道歉,并决定赋诗一首,在玉海城七夕文会之上相赠景国人。”
  “哼,什么赠诗,无非自知理亏,但不能就这么败了,来一首诗力压我景国,这样他不至于丢了所有面子。我景国人要是有人作诗胜过他,反而不大度,毕竟他都道歉了。”
  “毕竟是四大才子,而且并没参与此次文斗,愿意道歉已经是极限,这个面子我们要给。不过,这次七夕改成词会。”冯院君微笑道。
  众人会心一笑,玉海城的七夕词会上,诗君送来一首诗,怎么也压不到玉海城的文人,万一出了什么好词,那诗君脸上肯定挂不住。
  不过这种事是很普通的文名之争、意气之争,大家都没放在心上。
  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在不远处响起。
  “方运可在这里?”
  方运听得出这是张破岳的声音,扭头一看,张破岳和赵红妆一起向这里走来。
  赵红妆似是有忧色,见方运一切都好,松了口气。
  那张破岳却好似什么都不在乎。
  “张都督不坐巡龙船了?”方运半开玩笑道。
  “诗君被剑眉公吓跑了,我自然就不用坐了。不过我过几日就不是张都督了,要去定远军中效力。”张破岳道。
  方运知晓在景国北边有左右前后共四军,其中定远军就是前军,而左军去年被狼蛮打残,右军一直无比稳健,后军被左相掌握。
  方运对景国的军情了解不深,但也知道前军最深入草原,在左军被打残的情况下,前军极可能是狼蛮的下一个目标,那里比玉海城危险无数倍。
  “已经定了下来?”方运问。
  “定了。我现在已经不是三品的都督,而是从二品的前将军,升官了,好事。”张破岳似乎很高兴。
  “祝贺张将军高升。”众人一起祝贺。
  张破岳很得意地摸着络腮胡,道:“明日我在得月楼宴请宾客,你一定要来,对了,准备好一首诗送我,不然我不走!”
  “这就是张将军亲自来找我的原因?”方运笑着问。
  “对!”张破岳没有半点的不好意思,然后补充道,“别糊弄我,起码也要出县。”
  方运道:“既然将军送我一个蛋,那我明天就送将军一首诗。”
  “好好准备,到时我让你即兴作诗,你一步一句,四步成诗或八步成诗,诗名就叫《方运送张破岳》,大家一起出名。”张破岳道。
  方运哭笑不得地看向赵红妆,赵红妆一脸无奈。
  一旁的人都在偷笑,心想果然是将军狂,连要诗出名都这么霸气。


第141章 玉环学琴
  “明日午间,得月楼天字号房,就说你是方运,没人敢不让你进。我先走了。”张破岳拍了拍方运的肩膀,转身离去。
  文斗尘埃落地,众人陆续回家。
  车停稳,方运走下马车,听到家里传来琴声,琴声缓慢,音色凝滞,明显是新手在练琴。
  方运进门,发现琴音是从杨玉环的房间里传来,悄悄走过去,悄悄打开门。
  在昏暗的油灯下,杨玉环正认真地弹琴,她身穿一身白色碎花长裙,淡雅清秀,乌黑的长发披在身后,认真看着琴,慢慢拨动着,明明很笨拙,却有别样的美感。
  过了好一会儿,杨玉环才意识到房间里多了一个人,抬头一看,面红耳赤,慌张地站起来,两手扭在一起,道:“我……我没听到你回来。”
  方运想不到杨玉环这么害羞,笑着问:“你学了几天?”
  “赖夫人昨日才教我,这琴也是她借我的。”杨玉环依然有些害羞。
  方运惊讶地问:“你学了一天就能弹这么好?”
  杨玉环又喜又羞,轻声道:“弹得一点都不好,不过赖夫人说我很有天赋。我今天心乱,就弹了起来,却忘了时间。”
  “既然你喜欢琴,那过几日一起去买一张好一点的,我喜欢你弹琴的样子,以后等练好了,弹给我听。”方运道。
  杨玉环本来不想让方运知道,总觉得自己是个身份低微的童养媳,甚至刚刚识字,学这种风雅的东西怕被人笑话,可没想到方运这个江州大才子不仅喜欢,还非常支持她,这让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充满了感激之情。
  “嗯,那我好好学习瑶琴,只给你一个人听!”杨玉环轻声道,看向方运的目光带着别样的情愫。
  “你很喜欢弹琴?”方运好似在问一句废话。
  杨玉环愣了一下,认真地点了一下头,道:“我很喜欢,我……我想……要是我能练好琴,能……能稍微配上你一点点,一点点就够了。”
  杨玉环的声音在颤抖,可眼神异常坚定。
  方运的目光变得无比柔和,道:“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是你弹的瑶琴,读书人都应该会。我可能没有时间钻研,但你既然喜欢,就好好练下去,若是能练到很高的境界,或许有大好处。”
  和书法一样,琴棋画一样各有境界。
  “嗯,我会努力的!”杨玉环的眼睛在夜里更加明亮。
  “我会在今年参加州试,考举人,然后为考进士做准备。不管能不能考中进士,最多两年,我就迎娶你过门。你有时间可以遣人打听打听你家人,等你我大婚的时候总需要你的亲人。”
  “嗯,都听你的。”杨玉环羞涩地低下头,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这些天她发现方运的变化越来越大,生怕方运会疏远她,没想到方运甚至待她比以前都好,而且特别体贴。
  方运明白这个时代的女子心里有多苦,杨玉环既然喜欢琴,就让她专心学,有兴趣爱好就有了精神的寄托,不会被家里的琐事消磨心志。
  “以后你想弹琴就弹,不用管我,我不会被琴声打扰。”
  杨玉环却道:“以后你在家我不弹,我去赖夫人那里弹,赖将军白天几乎都不在家,和赖夫人在一起很方便,又不影响你。”
  “也好。瑶琴越贵越好,你不用省,就买好的,知道吗?”
  “嗯。”杨玉环心里无比欢喜,也不管方运说什么,点头答应就好。
  “我回屋学习去了,你别睡得太晚。”
  “嗯。”杨玉环再次点头答应。
  方运笑了笑,道:“玉环姐你弹琴的样子很美,我很喜欢。”说着转身离开。
  杨玉环则满面绯红,偷偷地看着方运,小小的心跳得更快了。
  “小运真是越来越油嘴滑舌了。”杨玉环轻声说着,可心里却高兴得很。
  看到方运的身影消失,杨玉环忍不住几步到门旁,再次看到方运的背影,心里特别安宁,等看着方运进屋,她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
  杨玉环静静地望着方运的房间,脸上的笑容许久不散,只要方运在家里,她就感觉自己的心满了,什么都不缺。
  “我会好好练琴。”她轻声说着,回到屋里,在油灯下,静静地看着琴谱,很吃力,但也津津有味。
  方运回到屋里后,先练了几页字,又诵读了已经滚瓜烂熟的《孟子》,然后站在桌子前,铺好纸,心中思索。
  “那日我妄图写《正气歌》,可惜只写了三个半字,连‘天地有正气’前五个字都写不完。《孟子》讲述了浩然正气的根本性质,而《正气歌》却详细描述了正气的力量,因此我哪怕只写了三个半字,也能形成文胆漩涡,从而让我在秀才时就有了文胆。”
  “我现在必须要学习文天祥的《正气歌》,若是能把《孟子》和《正气歌》融为一体,那么极有可能获得最纯正、最高层次的浩然正气,从而把‘义’之圣道修炼到极致。有了孟子和文天祥两位老师在,义之圣道就可以比别人更顺利地走下去。”
  “所以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将其完全写出来。不过《正气歌》里有几个圣元大陆没出现的人,后面要改一改。现在,我应该不断用《正气歌》锤炼壮大自己,只是不知道现在能写几个字。”
  方运心里想完,深吸一口气,提起笔,慢慢在纸上书写。
  天。
  方运的才气正在迅速流入这个字中,但“天”字吸收了足够的才气便停下来,方运继续写下去。
  “天地有正气……”
  写完“气”字,两条才气全部消耗殆尽,方运感到精神疲惫,于是停下笔,看着纸面上普普通通的五个黑色正楷字。
  “上次不是金色字么?”方运正想着,五个黑色的字表面浮现淡金的色泽,然后文字和纸页同时消失。
  方运第一时间进入奇书天地,看到虚空中漂浮着三件东西。
  一滴蛟龙状的妖圣血,一篇《桃花源记》残篇,第三件就是那张《正气歌》的纸页,不过只有五个字。
  那滴妖圣血所化的小蛟龙以前无比嚣张,一直在不停地挣扎,但现在却双目无神,仿佛失去了灵性。
  方运仔细看了一眼这滴血,里面的妖圣意念已经消失,但仍然散发着恐怖的气息,等方运力量足够,就可以使用这滴妖圣血。
  “传说中,诗词文都可以‘圣化’,而不管是人族众圣还是妖圣的血都可以把诗词文圣化。等我以后有了足够的力量驾驭这滴血,在恰当的时机,就可以圣化诗词,彻底发挥战诗词最恐怖的力量。跟圣化后的战诗词相比,我们现在使用的战诗词只能说是小打小闹。”
  “唉,安承材,谢谢你把大儒污文相赠,你放心,虽然我无法上缴给圣院,但也绝不会埋没了这妖圣血和真文残篇,我要让它们在我的手里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既然有了上品奋笔疾书,一息最快写八句,就要把《白蛇传》尽快写出来,把卖书的钱捐给卢家镇,作为安承材赠送妖圣血和《桃花源记》残篇的感谢。”
  方运想起这《桃花源记》残篇有锤炼文宫文胆的作用,心中一动,默背《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背诵完整篇《桃花源记》,那奇书天地里的《桃花源记》残篇原本消失,出现在方运的文宫里。
  方运立刻神念入文宫,就见那不过区区一页的《桃花源记》竟然无比巨大,悬浮在文宫的上方,只比文宫小一圈,而方运的文宫之大,已经相当于一座小村镇,可见这《桃花源记》有多么神异。
  方运的神念站在文宫内,仰望着巨大的大儒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大儒真文自动发出声音,这是余音绕梁的力量,声音醇厚温和,让人如沐春风,方运有种迷醉的感觉。
  在大儒真文的声音诵到“忽逢桃花林”的时候,桃花天降,落英缤纷,香气扑鼻,如梦似幻。
  在这漫天的桃花中,方运仿佛神游天外,逍遥自在,好像和那个武陵人一样来到了桃花源。
  桃花朵朵飞,纷纷飞入文胆、文心和才气里,剩下的则飞入文宫石壁中。
  方运沉醉在这奇异的意境中,放下世间的一切烦恼和负担,享受世外桃源的美妙。
  此时此刻,方运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文字之美、大儒之能,那种无法言说的愉悦感充满全身,仿佛身体持续承受才气洗礼。
  这《桃花源记》的意境太美妙,等大儒真文离开文宫后好一会儿,方运才重新清醒。
  “《桃花源记》的残篇都如此美妙,那完整的《桃花源记》会怎么样?完整的《桃花源诗并序》又会怎么样?陶圣的圣道文宝‘世外桃源’又是一番什么样的光景?”
  方运又仔细体味《桃花源记》中的文字之美、意境之美,然后再认真观察自己的文宫。
  “咦?”方运抬头看到那如水滴晶莹剔透的文胆内,突然闪过一个‘勇’字,但迅速消失不见。
  “仁、义、礼、智、信、忠、勇是七种圣道,各自有不同的力量,比如‘义’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浩然正气,而‘勇’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杀敌的力量,所以历代兵家在‘智’之后首选‘勇’。那些强大的兵家子弟哪怕在举人的时候,都拥有强大的破坏力,但前提是他们有‘兵书’,而且触摸到勇之圣道。”


第142章 《三十六计》
  兵书类似文宝,但不是文宝。
  兵书和文宝相似的地方是,都是实物,通过消耗才气激发其力量。
  不同的是,普通文宝需要有人永久消耗自己的才气炼制,消耗的才气永远不会恢复,半圣文宝则需要靠圣道根基的力量:而兵书在书写的过程中不需要永久性消耗才气,只要能写出来,就可以使用。
  但是,每个举人都可以消耗才气制作文宝,但不是人人都能写出兵书,哪怕照着《孙子兵法》写,写出来的也只是文章,算不得兵书。
  方运心中决定,把下一步的目标放在兵书上。
  “兵家主战,兵书自然拥有强大的力量。只不过,和诗词之力比,兵家的兵书在对个体的杀伤力远不如,更适合大规模的战斗,辅助力量也较多。比如上次杀那头伪龙血脉的龟妖帅,就没人用兵书。因为在个体实力无比强大的敌人面前,普通兵书毫无用处,除非是自己所著的兵书,或者是特别强大的兵书。”
  “因为才高一斗的关系,我现在才气的量比初成举人的才气还要多一些,似乎可以运用兵书。后世的兵书多如牛毛,如《唐李问对》《守城录》《射经》《百战奇略》《纪效新书》等等,但这些兵书都有太多的考究,现在的我还不适合写,也可能写不出来。但是,有一本兵书绝对非常适合我!”
  “《三十六计》此书是明清时期的人根据各种真实的军事实例总结的经验,并非像那些兵法家一样是总结自己的经验,而是一种整理归纳。这《三十六计》论深度高度自然是比不上那些著名的兵书,但论广度和实用性,却一点都不差,因为这毕竟是后人纵观数千年历史而总结出来的,是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整理的,拥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三十六计》整书绝对不是我现在能够写出来的,但一个计一个计慢慢写,则完全可以。先试试第一计‘瞒天过海’。等我完成《三十六计》全书后,随着我实力的增强,这本书的力量也会增强。虽然这本书单论威力比不上半圣兵书《孙子兵法》,但现在《孙子兵法》已经被拆分,我不可能得到全本,《三十六计》却可以。”
  方运心里想着,提笔书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