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道至圣-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循着冯院君的目光望去,看着那六个或惊慌或沮丧的庆国人,而其中施德鸿的面孔扭曲得不成人样。
在场的大都是读书人,都明白施德鸿的心思,对一个千辛万苦成为举人的豪门子弟来说,自碎文宫比死了还残酷。死了一了百了,可自碎文宫后,在家族的地位不仅会变差,往日的仇人必然会报复。
文无第一,像施德鸿这种人有文采又比较张扬,还是诗君弟子,连两国的龙舟文会都敢参加,必然会经常在庆国比诗词比文章,得罪数不清的人。那些人中哪怕只有极少数人会报复,对他来说也是巨大的灾难。
文院门前变得异常寂静,偶尔有咳嗽声。
施德鸿死死地咬着牙,府试放榜的时候,他就被史君羞辱一番,今天本想一雪前耻,可碰到方运过了三山二阁就罢了,甚至成为书山第一也就罢了,可偏偏连半圣封他为“十国第一秀”,这简直等于半圣在帮方运羞辱他!
许久,施德鸿看向方运,低声问:“我向你认错,你可否原谅我?”
“方运你不要听他的!”
“方运你可不要意气用事啊!”
众人纷纷规劝,生怕方运一时心软饶了施德鸿。
但那施德鸿身边的一个举人大声道:“方运,你既然是十国第一秀,就应该有一颗仁心义胆。既然德鸿向你认错,你就应该原谅他。”
“我景庆两国一衣带水,曾多次合作杀蛮,你怎能杀他!”
“放屁,怎么成了方运杀他了!”
景国人怒了,这几个庆国人太不要脸了,明显是在暗示方运要是不同意,那就是不讲仁义,坏方运文名。
这么一来,方运会特别被动,一不小心就会被污文名。
方运却仿佛什么都不知道,淡然一笑,道:“各位庆国人错了,这件事取决于他,不在于我。施德鸿,若这次败的是我,你能接受我道歉并原谅我吗?你若能,那就以文宫文胆立誓,立誓完成,你我之事一笔勾销。”
几个庆国人无言以对,暗骂方运狡猾,这么一来,事情就全推到施德鸿身上了,施德鸿肯定不可能原谅方运,必然不敢发誓,那以后别人以后只会怪施德鸿,怎么也不可能怪到方运身上。
景国人更觉方运名副其实,短短时间内就反击得如此犀利,不愧是十国第一秀。
数千人一起盯着施德鸿。
先是龙舟文会失败,后遭史君驱逐,刚才又被半圣间接判罚,现在又被方运最后一句话如刀架在脖子上,施德鸿终于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崩溃了,疯了似的向外跑。
他一边跑一边大喊:“我不能自碎文宫!我是豪门子弟!我有贵人相助!我是诗君的学生,谁要是敢动我,我师父一定会来报仇的!方运,你不要逼死我,我师父不会饶了你的!”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个讥笑声。
“庆国人就会死不认输吗?”
只见一个络腮胡大汉迈着大步走过来,周围所有的人都被奇异的力量排开,好像主动为他让路。
“张将军!”
“张都督!”
“破岳兄。”
听到这些称呼,所有人都认出他,江州最高军事官员、州军都督、翰林张破岳,一个在江州声望仅次于李文鹰的人。
只是他身后那个抱着水果盆的随从有些不协调。
官员一看张破岳来了,出现两种不同的表情,一种是十分高兴,一种像是要说糟糕。
张破岳大声道:“庆国人,回去后记得告诉诗君,杀他弟子的叫张破岳,有本事去找李文鹰报仇!”
说完,张破岳口吐才气之枪。
白光一闪,洞穿施德鸿的胸膛,一片红光随着才气之枪飞出,落在地上,铺成一滩血。
第131章 书山有路勤为径
众多官员听到张破岳那番话,露出一副就知道会这样的表情,张破岳号称景国第一滚刀肉,哪怕李文鹰、左相或文相都拿他没办法。
一些人连连摇头,这话说得也太没有节操了。
张破岳摸了摸下巴上的大胡子,笑着对方运道:“我本想去西副城,听到半圣的声音就来看看,没想到庆国的小畜生想逃,就顺手了结。你不用怕,剑眉公一定会解决。这些天我要住在巡龙船上,没什么事别打扰我。”说完转身就走。
众官员哑然失笑,果然还是那个张破岳,该出手的时候一定出手,该缩着的时候绝不露头,去了巡龙船,诗君绝对拿他没办法。
“对了,今日我让人给你送个蛋!”张破岳的声音远远传来。
一干人一起看向方运,很好奇张破岳会送个什么蛋。
董知府低声对方运道:“张都督杀了施德鸿,诗君就不会找你麻烦,只会去找他,你不用担心。”
方运点点头,自然明白张破岳这是在帮他。
那几个庆国人灰溜溜地向外走,景国人扬眉吐气地看着他们离开。
冯院君大声道:“我景国百年未有书山之首,今日方运勇得第一秀,乃是我玉海府乃至景国的大喜事。方运,你何不留下墨宝,纪念本次盛世,勉励后学勇攀书山?”
众人期盼地望着方运,因为名句名联对读书人都有很好的激励作用,现在江中的读书人家家户户都备着《陋室铭》。
“那我就写一幅劝学,与诸位读书人共勉。”
文院从来不缺文房四宝,立刻有人抬着桌子带着文房四宝来。
许多学子翘首期盼,希望方运能亲眼见到方运的亲笔墨宝,这可比书铺里卖的更好。
方运提笔略一酝酿,落笔写字,在写字的过程中,他的笔下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和泛舟海上的声音。
听着这声音,已经没有人去关心方运写的内容,或盯着方运的脸,或盯着方运的笔,无人能掩饰心中的震撼。
在圣元大陆,书法是君子六艺之首,更是文人四友琴棋书画之首,从来没有捷径,必须要长时间勤学苦练,所以书法好的人有时候比文位高的人更受尊敬,一旦到了书法三境,随便一副字就价值千两,若是佳品书法,往往价值数万。
至于书法四境的作品,那是连龙族都趋之若鹜的宝物,连半圣都很少达到。
众人纷纷猜测,方运这么年轻就能达到书法一境笔落有声,那以后很可能达到三境甚至四境。
方运心无旁骛,慢慢写劝学对联。
书山有路勤为径。
方运身后的官员看到一半就吓了一跳,差一点要阻止。
书山学海在孔子立圣院之前只是普通的词语,可自从有了书山和学海两圣地后,几乎没有文人敢把圣地的名号写进诗词文章对联里,写不好被人指责评判就算了,最可怕的是万一有不敬之意或者偏离圣地设立本意,可能被圣地的力量反击。
圣地有灵,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
不过,那些官员忍了下来,方运既然被半圣亲封为十国第一秀,那写一写书山学海也不算犯忌讳,只是希望他写的不要太差,不然书山降下力量反击,那就丢人了。
很快,方运写完两句对联。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许多文人一眼看出来这对联格律工整,几乎可以算得上七字联的范本,连连点头,而且其中的意义也颇为值得咀嚼。
“轰……”
圣庙突然才气冲天,发出强劲的爆鸣声,随后向四面八方形成强劲的震荡,如同环状大风吹出。
众人不得不抬起手臂护着脸面,眯着眼看向大门内的圣庙。
“完了,方运写的对联难道犯了书山的忌讳?”许多官员心生寒意。
但是,奇怪的一幕发生了,方运的那副对联竟然随风飘起,飞向文院正门的两侧。
这副对联连纸带字融入岩石门框上,然后门框的岩石徐徐凸起,化为方运所写的十四个字。
与此同时,十国各地所有县文院、府文院、州文院和十国学宫的正门门框上,全都浮现这十四个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玉海府文院门前,满场皆惊。
所有读书人都难以置信的看着方运,因为文院前不挂联是多年前的旧事,还曾引发众圣讨论。
天下文院、文院内的圣庙、圣院、圣院内的众圣殿,这四个地方都只有名字牌匾而没有对联,按理说,这种地方都应该挂一些对联的。
可众圣最终也没有定下来,干脆就交由天下圣庙和圣院自选,可这一等就是数百年。
可现在,圣庙和圣院选了方运的这副对联。
以后天下所有人只要路过各地的文院,都会看到这副劝学联,就文名来说,这可比十首镇国诗都可怕。
方运顿觉无奈,这副对联可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的手笔,词圣苏东坡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是说宋、齐、梁、陈、魏、齐、周、隋这八个朝代和唐前期的文章衰落,而韩愈却能崛起,一改文章衰败的大势,重振古文雄风。
论古诗,韩愈远不如诸如李杜、小李杜等人,但论文章、论在儒家的地位,韩愈还要胜过,而且他是入孔庙的大人物,整个唐朝可谓群星璀璨,但也只有两人入了孔庙,不像后世宋明时期那么容易入。
方运原本只想挑个最熟悉的,而且和书山相呼应,所以就选了这幅对联,真没想到竟然给拓印到文院门上了。
一个官员低声道:“这下好了,以后方运在景国和一些文人的心中地位更高,可庆国人武国人或少数人心里,恐怕无比嫉妒甚至嫉恨。”
“当时就有一个共识,各地门前的对联不仅要有深刻的意义,而且要通俗易懂,让凡是识字的人一看就明白,可说的简单,做起来难。方运倒好,不仅敢写书山学海两大圣地,不仅通俗易懂,连其中寓意也非常深刻,圣庙不选他的选谁的!”
“幸好只是一副对联,要是方运作出一篇经义或策论传天下,妖圣蛮圣们一定会发疯。”
“可十国文人们不能不‘关注’啊!”冯院君道。
杨玉环和赵红妆就在人群里,杨玉环捂着嘴,惊讶到了极点,眼里满是喜悦之色,她不懂这些,可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她也就听懂了。
杨玉环望着被众多官员众星捧月的方运,眼中的柔情更浓。
赵红妆望着方运,神色恍惚。
方运一看事情越闹越大,果断抱拳道:“诸位,我先回家了!”
“慢走,我们送你!”
“走!你上车,我们在车下送你!”
“对啊!你是十国第一秀才,又刚为文院题了对联,可不能有失。”
“老子在玉海城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碰到这等震动十国的大人物,怎能就这么看着你走?必须要送你到家门口!”
一干武将兴奋地涌了过来,把方运包围,那些文官想了想,一半人没动地方,另一半人走了过来。
方运呆若木鸡,愣了好一会儿才说:“各位,我自己走吧。”
一旁的方守业笑道:“我们送……咦?”说完向圣庙上空看去。
方运也好奇看过去,就见圣庙上空突然飞来一大片黑压压的文字鸿雁,足足上千只,简直铺天盖地,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有的飞向冯院君,有的飞向董知府,只有极少数密文无人可见,进入某些官员的官印。
没人见过这么夸张的场面。
看着上千只文字鸿雁在天空盘旋,一些人呆呆地看着,一些人忍不住笑出来,这个场面实在太有趣了,然后好奇地看着董知府和冯院君,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两个人打开一只又一只文字鸿雁。
两个人越看越高兴,尤其是董知府,笑得一直合不拢嘴。
冯院君发觉别人正眼巴巴地等着,笑道:“少数人是祝贺我玉海府的秀才拔得头筹。剩下的,都是询问对联的事情,原来不止我玉海府的文院有变,天下十国所有的文院的门口都多了这副对联。因为圣院已经记录下这副对联是方运所作,他们都想核实一下,所以各地官员或院君都发来鸿雁传书询问。”
许多人羡慕地看着方运,全天下恐怕也只用方运能引出这种事。
方运急忙道:“我走吧。”
方守业笑道:“走,我们一起送你,你现在可是十国所有人都关注的大人物,我们可不放心让你一个人回家,走。”
方运无奈地向前走,二三十个起码七品的官员围着他,一起向前行走。
前面的人纷纷让路,许多人笑着目送方运离开,同时眼中流露出艳羡之色,能得这么多官员护送,方运以后可以在玉海城横着走了。
杨玉环、赵红妆和保护方运的庞举人就在人群里,杨玉环和赵红妆急忙过来,方运上前握着杨玉环的手,丝毫不避讳别人,杨玉环挣扎了几下,最后低着头,美滋滋地跟着方运一起走。
第132章 文斗
方大牛和家里的下人在文院街外的马车边等等,看到方运一喜,可看清楚方运身边那三十多个身穿官服的官员们,全糊涂了。
“老爷不是犯了惊天的大案吧?”一个年轻随从问。
“犯你个头!你仔细看看,他们笑得那么开心,再说半圣的话你没听到?书山之首,十国第一秀啊,傻子都明白是好事!不过,这些官员也太奇怪了吧。”方大牛道。
到了马车下,方运上也不是不上也不是,上车,对这些官员太不礼貌,可不上车,被一群官员簇拥着走那么久,一路上不知道会被多少人看到。
方运看了一下天色,还不到六点,路上的人不会太多,于是向方大牛点了一下头示意他跟着,然后和众官员说说笑笑继续往家里走。
“方五甲,没上书山前,你最多是个有文名的文人,可上了书山三山三阁,你就是有巨大潜力的人才了。若是不出意外,你将来必成大儒,哪怕封圣我都不会奇怪。”
“此言有理,三山三阁一上,方运必成大儒,半圣虽难,但不是没有机会。”
方运则谦虚地道:“各位过奖了,我心向圣道,至于走到哪一步,并不重要,只要做好自己即可。”
方守业却眉开眼笑道:“方运你就别谦虚了!以后咱方家人也有大儒了。封圣是难,第一次上到三山三阁的天才很多,但封圣的不多,不过,你的机会很大。”
方运无奈看了一眼这位伯父,从刚才开始他就一直在那里美,比真正的十国第一秀都张扬,就差满天下抓着人说方运是他侄子。
那些官员都能理解方守业的心态,方运这次可是文名大增,以前只是看《文报》《圣道》的人知道,可现在对联挂在十国文院门口,最多一年就妇孺皆知,数不清的人会拿方运当榜样。
一个将军笑道:“大源府的那些人恐怕连肠子都悔青了!他们现在肯定想,当初就应该把方运锁在文院里,防止一切针对方运的刺杀。可惜啊,方运在咱玉海城出了风头。以后遇到什么事,一定谢谢大源府的高风亮节!”
“还有龙舟文会的事,一并谢谢大源府。”
“以后谁敢说方运来玉海府是抢书山名额的,老子一个大嘴巴抽过去!别说一个书山名额,就算全抢了我们全玉海府的人也心服口服!”
“那当然!”
方运一再谦虚,可这些举人进士们可不管他,有什么就说什么。
方运一开始还是谦让,但很快理解这些人,景国除了一个李文鹰,已经几十年没有出现能跟四大才子相提并论的天才,而景国的半圣世家早就把重心放在圣院和两界山,再加上被庆国武国的众圣世家警告,纵然帮助景国皇室,力度也有限。
在世家子弟眼里,国家并不重要,只要人族不灭,众圣世家就永远不灭。
景国这些年一直被压得很惨,现在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力压十国的方运,他们嘴上说成圣的希望小,但巴不得方运明天就封圣,再保景国百年安宁。
杨玉环看到这么多人认可方运,比谁都高兴。
一直走到方运家门口,众人才一起告辞,然后三三两两离开。
上书山收获巨大,但方运的精神极度疲惫,回到屋里倒头就睡。
上午,张破岳的人送来一只海碗大的妖龟蛋。
下午,玉海府名门童家乱了套,童黎清醒过来后上吊而死,死前留下血书,望家人为他报仇雪恨。
一直到晚上,方运也没醒,小狐狸跳进他怀里,跟他一起睡。
杨玉环知道奴奴通灵,见奴奴不担心,也就放心。
玉海城的夜晚灯火通明,商业重镇北副城哪怕在半夜也人流如织,熙熙攘攘。
在玉海城通往京城的道路上,一辆火蹄牛车急速飞驰,那火蹄牛的梯子不断飞溅出奇异的火星,远比常见的甲牛跑得更快。
火蹄牛车很颠簸,但里面的童侍郎却毫无所觉,正手握《孙膑兵法》一书慢慢朗读,他的语速极慢,好似要把每一个字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脑海里。
突然,一道白中泛着血色的光剑自玉海城南面飞来,落在百丈之外,插在道路里。
车夫立刻让火蹄牛减速,而童侍郎掀开门帘,望着前面那把熟悉的沥血古剑。
牛车停下,童侍郎静静地看着剑,曾几何时,他和这把剑的主人并肩作战,杀妖灭蛮,一起喝酒吃肉畅谈。
“唉……”
童侍郎长叹一声,盯着沥血古剑足足看了一刻钟,才坚定地道:“我的孙子不能白死,战而不胜,攻而不取,不是我的圣道。回京城,去左相府。”
“是,老爷。”
童侍郎又看了一眼那沥血古剑,放下门帘,继续读着《孙膑兵法》。
沥血古剑轻轻一震,嗖地一声向南边飞去,跨过玉海城,飞到离玉海城极近的长江岸边,进入一身青衣绣云服的李文鹰体内。
距离李文鹰数十丈远的河面上,站着一个同样身穿青衣绣云服的大学士,但要比李文鹰年轻近二十岁。
“末学古竞道见过李大人。”青年大学士弯腰作揖。
“诗君客气了,你乃本代四大才子之一,无需行礼。”李文鹰盘坐在一方大石上,看都没有看古竞道,望着长江入海口的方向,面色平静。
“我向来仰慕大人之名,也知大人是果断干脆之人,那便直说。我弟子既然与方运立下赌约,愿赌服输,我这个当老师的也说不出什么来。但方运和张破岳却连一条生路都不给,未免过了。我此次来景国,不是为难方运,而是见他一面,若他诚心道歉,此事了结。至于那张破岳,受我一记唇枪舌剑即可。”
李文鹰依旧望着出海口,道:“你敢上岸,我必斩你。”
古竞道立在水上,眼中闪过一抹怒色,道:“都说剑眉公公正无私,为何现在公私不分?我又不是杀他两人,只是告慰弟子在天之灵而已。”
“那种祸害,上不了天,应该已经转世投胎在妖界里当虫子。”李文鹰淡淡地道。
“他是我诗君古竞道的弟子,是我看着长大的!”古竞道说着,上前迈出一步,盯着李文鹰,全身肌肉紧绷。
“方运和张破岳在我的保护之下。”
“你护得了一时,护不了一世。”
“没关系,张破岳死了,我杀你。方运死了,我屠你十族。”
古竞道压下心中怒火,道:“若你的弟子被杀,你又如何?”
“我的弟子要是像你的弟子一样,我先斩了,省得为我招灾。”李文鹰依旧是一副不咸不淡的语气。
古竞道轻叹一声,道:“德鸿虽有错,但也错不致死。我原本不想教训方运,但你既然阻我,日后遇到方运,我必小惩一番!”
“你再说一遍。”李文鹰突然转头,看向古竞道。
古竞道突然胸口一闷,呼吸不畅,心跳骤然加速,他从李文鹰的双眼中看到血海滔天。
古竞道用尽全身的力气,也没能张开嘴重复那句话。
李文鹰再次扭头,看向长江入海口。
许久,古竞道说:“此次方运得了书山之首,而庆国武国两国大量秀才提前离开书山,甚至还有人昏迷不醒,文宫受损,许多人都认定是方运所为,必然会有人来景国文斗!我本来想化解两国恩怨,你既然阻拦,那庆国学子来景国文斗,我将不会阻拦!”
“为何不直接文战?”李文鹰反问。
古竞道无言以对。
文比是切磋。
文斗是分高下。
文战则是夺城。
“李文鹰,你欺人太甚。”
李文鹰缓缓道:“既然你们在龙舟文会失利,必然会来景国文斗,我岂会不知?你弟子如此不堪,我真应该在他来玉海城之前杀了。我会向圣院举荐你去两界山,你已经不适合留在十国。”
“哼!既然你如此蛮不讲理,就不要怪我庆国把事做绝。”
“你们庆国人不一直在把景国往绝路上逼吗?”李文鹰道。
古竞道沉默不语。
“你会为今日之事后悔。”古竞道转身离去。
“我在考虑要不要斩你。”
古竞道身体一颤,脚下生出白云,急速向对岸飞去。
李文鹰站起来,望了一眼古竞道的背影,转身回玉海城。
一夜过去,方运终于醒来。
“饿!”这是方运说的第一个字。
于是,杨玉环和家里的仆人开始忙碌起来,为方运准备早饭。
不多时,方运开始大口大口吃着早饭。
方大牛捧着一大堆请柬拜帖进来,苦着脸道:“这是昨天的,今天的可能更多。”
“就说我在书山受了伤,要修养半个月。”方运道。
“好。”方大牛无奈地离开。
奴奴嘤嘤叫了两声,跳到方运饭桌上,伸出小爪子按住方运的手腕,抬头看着他,露出询问的目光,想知道他有没有受伤。
杨玉环关切地问:“你真受伤了?”
方运微笑道:“没有,骗他们的。我在书山学到太多的东西,短时间内难以消化,要花一些时间才行,所以要闭关苦读。真的没有受伤。”
方运说着伸手抚摸奴奴的小脑袋,但奴奴却半信半疑,把鼻子伸到方运手上轻轻嗅了嗅,才放下心。
杨玉环笑道:“那我就放心了。”
第133章 微言大义
方运继续吃饭,杨玉环道:“张都督派人送了一只妖龟蛋,送来的时候已经腌好,七天后可以煮熟给你吃。那人送来的时候嘱咐过,说要分五天吃完,每天不可吃太多。”
“嗯。这些天家里都有什么事,你说给我听听。”方运道。
杨玉环满心欢喜说着家里的琐事。
不一会儿,奴奴听得昏昏欲睡,一脸茫然地看着方运,不懂他怎么一直能听下去,它想不明白,跳到方运腿上小睡起来。
一旁的江婆子暗道杨玉环有福气,方运现在的地位这么高,却愿意花时间听杨玉环说话,真会体贴人,以后夫妻两人必然会琴瑟和鸣,无比恩爱。
吃完饭,方运道:“来,我教你识字。”
“嗯。”杨玉环更加欢喜。
教完杨玉环识字,方运则回到书房练字。
方运再度临摹柳公权的《神策军碑》,发现自己已经入门,而且第一境笔落有声既然有成,就可以博采众家之长,然后触类旁通,让书法境界更上一层楼。
“楷书四大体的颜体端庄、阳刚、浑厚,若是圣元大陆已有颜真卿,学习其楷书自然上佳,但圣元大陆无此人,我要是被人认为自创颜体就不妥了,诗词可以有天才,但这书法中的精神却不可能天生就有。赵体优美却太近行书。既然我从柳体入门,而柳体又取欧体之长,那下一步可以学习欧阳询的欧体,之后可再学颜体或赵体,等楷书行书都入门,可以再写草书,哪怕有奋笔疾书,草书的书写速度也仍然比楷书快。”
方运没有立刻临摹欧阳询的字,而是先阅读记忆欧阳询的书法理论,包括《传授诀》《八诀》《用笔论》等等,论书法教育,欧阳询在楷书四大家中当为第一。
学习完欧阳询的书法理论,方运发现似乎可以用来教学生,又默背一遍,开始临摹欧阳询《九成宫》即《九成宫醴泉铭》。
不一会儿,门房走进来,在门外道:“老爷,门外有几个举人来拜访,都是名门之家。”
方运停笔,心中思索。
“踏足圣道本就应该争分夺秒,若把时间花在与这些人交际上,那我前进的脚步会变慢。但是,哪怕再醉心圣道,也不能完全不顾人情世故。好比那些高等妖族,虽然智商不差,但性格、情商却惨不忍睹,往往热血冲脑不顾一切。”
方运思索片刻,问:“六月哪个文会最为著名?”
那门房是土生土长的玉海府人,又是军方特别安排的童生老兵,立刻道:“六月没有大节,所以没有大的诗会,倒是七月初一的立秋文会和七月初七的七夕文会比较重要,而每年的七夕文会最为盛大,堪比端午。”
方运心想推得越久越好,于是道:“你就说我身体不适,近期不便见客或外出。不过我会参与七夕文会,与玉海府的文人共话牛郎织女。”
“是,老爷。”门房转身离开。
方运分神片刻,继续低头练字。写完一部分《九成宫》,他又开始读众圣经典,时时苦读。
到了夜里,方运感到疲惫,稍事休息,脑中慢慢回忆登书山的过程。
“琴棋书画乃文人四友,我原本不想深学,但幻境中的考验却让我知道,这些虽然不是圣道,但和诗词一样各有千秋。以前人族不重视诗词,现在不得不重视,琴棋画也是这个道理。再说我在幻境得到‘文相’指点,对经义和策论已经了如指掌,现在需要的就是不断作文积累经验而已,能抽出时间学习作画。”
“棋需对弈,最耗时间,琴和画都可学。近期先从画入手试试,若我天赋还可以,就画一些,若是不行就算了。丹青分写意和工笔,而在圣元大陆,工笔更能引动天地元气,自然要学工笔。不过若是到了大儒,返璞归真,会了‘微言大义’,那么也可融入写意画中。”
想到“微言大义”,方运不由得想起那“飞页空舟”。
“大儒只要写个‘舟’字,就可让一页纸变成能飞在空中的舟,实在神乎其神。不过,微言大义虽强,但有缺陷,一是需要从大儒真文中提取,单独书写则需要强大力量的承载,因为那不仅仅是一个字,而是蕴含大儒的意念。不知道我何时才能使用微言大义,一字杀人,一文灭城。”
方运想起别人说过李文鹰手持大儒真文杀入长江场面,字字飞天,无比恐怖。他心中一动,想起奇书天地中就有一篇大儒真文《桃花源记》,虽然是残篇,但也必然有微言大义。
于是他闭上眼,心神进入奇书天地,立刻看到一页金灿灿的《桃花源记》残篇浮现在面前,共有九十一个文字。
方运看着陶渊明的亲笔之作,反复诵读,最后目光落在“便舍船,从口入”中的“船”字之上。
船比舟大,大儒写个舟字就能载人而飞,要写个“船”字更了不得。
方运盯着那个“船”字,试着用意念沟通,要把这个字提取出来,时间慢慢过去,两刻钟一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