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道至圣-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运心道这位广洲知府跟去年的解元关系匪浅,故意最先读他的诗。
广洲知府拿起那页诗文,缓缓朗诵,舌绽春雷。
“一花一柳一鱼矶,
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中一院,
一林绿叶一人归。”
待广洲知府诵完,文会处处有称赞之声,而那位解元周围更是热闹,众人纷纷向他道喜,他则谦虚致谢。
方运本不在意,哪知广洲知府突然看向方运,微笑道:“珠江侯大人,我看您对这首诗毫无兴趣,难道是认为这首诗不堪入耳?”
方运一愣,立刻明白自己之前意识错了,之前以为广洲知府与这位解元关系好,可他竟然挑拨离间,显然是想让自己得罪那位解元,引动解元背后的势力。
方运哈哈一笑,道:“知府大人,我觉得这首诗甚好,正在心中鉴赏,谁知道你竟然说我会认为不堪入耳,你与这位举人小兄弟到底有多大仇?”
“哦?您是说,解元公的这首诗能得魁首?”广洲知府笑着问。
第1473章 方运赠诗
文会现场的许多人默默看着这一幕,几乎所有人已经明白,这次文会主要为针对张龙象。
无论是鹿门侯还是苟葆,地位都很高,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与方运斗嘴,但广洲知府不同,文位比张龙象低,官位也比张龙象低,无论说什么都不会让人觉得在打压张龙象。
方运看着广洲知府,心中已经明白了这些人的策略,从一开始,广洲知府在激怒自己,不断让自己开口,毕竟当年张龙象曾经做过一些荒唐的事,而自己前几天又砸了祺山侯府,差点杀了苟葆的儿子。这些人不需要全面击溃自己,只需要找到自己一点错误,然后将这个错误夸大,再配合逆种嫌疑之名,就有理由让苟葆或鹿门侯出手,然后夺回祺山军的大旗,让自己污名满身。
“可惜,我不是那个张龙象……”
方运心里想着,微微一笑,道:“知府大人,我看就不要为难这个年轻人了,念下一份诗词吧。”
广洲知府笑道:“侯爷,您还没有回答我之前的问题,此次文会,本官可是主持者,您不能用珠江侯的爵位压下官。我再问您一遍,您觉得这首一字诗能否成为本次文会的魁首?”
方运手指轻轻在桌面敲动一下,道:“既然知府大人咄咄相逼,那本侯就直言相告。身为读书人,需要具备许多能力,阅读之能、记忆之能、理解之能、引申之能、创作之能等等等等,同时,还理当具备一项‘判断之能’。怎么才能算判断?写完一篇诗词文章后,在得到他人评价之前,能知道这篇文章的水平,能知道什么人会喜欢,什么人不会喜欢,这仅仅是低一级的判断,更高的判断是,在写一篇诗词文章之前,你就判断出,自己有没有能力写,自己能写成何等水平。解元公,你可明白?”
方运扭头看向那位广洲解元。
那青年急忙起身,向方运施礼道:“多谢龙象先生教诲,学生隐约明白了许多。”
方运点点头,道:“判断,不仅能判断己身的诗词文章,也应该能判断出他人的水平与其他能力。知府大人心中千回百转、七窍玲珑,本侯不一样,敢直言论诗。本侯有自己的判断之能,这篇奇诗不错,但绝不会成为本次宴会的魁首。不过,小解元你不要气馁,本侯便赠诗一首,以此共勉。”
青年解元满面欢喜,作揖道:“学生洗耳恭听。”
张龙象望向北方,眼中怅然,缓缓道:“狱中十年,本侯经常回首往事,那些原本模糊的记忆,往往会突然泛起,让本侯好像重新回到过去一样。看到年轻才俊在眼前,本侯不禁想起当年驻马长江畔时,登楼远望所看之景。本侯便取当年之景,送今日小友。”
方运停顿半晌,缓缓诵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听到前两句,大多数人觉得语句平平,但少数精通诗词之人,或是聚精会神,或是轻轻点头,这两句的确直白流畅,乍一看无精妙语句,只是有不错的气势,语意也很浅显,无非是太阳靠着山慢慢下落,汹涌的黄河连绵不断流向海洋。
但是,这区区十个字,几乎完整囊括了黄河地区夕阳降落的景象。
这一景,得于一人,却远迈万里;取自一时,但绵延百世。
在场的诗词名家无不暗叹,仅凭这两点,就已近达府,直迫鸣州境界。
他们更加认真,仔细聆听后面的语句。
但是,荀天凌目光一动,心道这十字一出,势尽景穷,若是再强写景,怕是后继无力。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言一出,在场的诗词名家面色神色为之一变,鹿门侯、苟葆与荀天凌尽皆为之动容。
荀天凌喜道:“数言之内有大势,咫尺之中论万里,妙!景入理势,理增万里景,更妙!”
听到荀天凌的称赞,众多人恍然大悟,这才看透这首诗前两句的精妙之处,在于其意,不在其字。
一位老进士随后道:“诸位,观两句与观全诗四句,大为不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诗人在原本楼层所望,但接下来,诗人又要上一层楼,一目增千里,那又是何等辽阔的景象?”
在场的读书人顿时被老进士的话吸引,忍不住联想,若是能更上一层楼,那会看到什么?
许多人心中痒痒,如百爪挠心,恨不得方运用诗词描绘出来,可是,他们又很清楚,这首诗完结了。
“如佳画留白,便是此诗的又一妙处。”
“此诗,有分割时空之异象,前两句为景,后两句却让人仿佛穿越时光,远见更高处的伟岸美景。”
“此诗还有一妙,那便是四句两对仗!‘白日依山尽’对‘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对‘更上一层楼’,十分工整。”
“这首诗堪称五绝范本,韵律极佳,读之朗朗上口。”
“可惜是奇诗文会,若是其他任何文会,作出这首诗,魁首已定!”
“不出意外,这首诗必然会登临翰林文榜的榜首!”
“这岂不是说,下个月的《圣道》之上,将会刊登珠江侯的多首诗词?”
“妙!妙!妙!”
文会现场热火朝天,广洲知府想要阻止,但想了想,最终只能闭嘴。
方运微笑着看向青年解元,问:“你可读懂此诗?”
那年轻解元再次作揖,恭恭敬敬道:“学生大概只能读懂一二。”
“但说无妨。”
“您这是在告诫学生,我们不应被眼前的一切所蒙蔽,无论何等美丽,何等壮观,但都只是一时风光,只有踏踏实实修习,更上一层楼,才能看到更辽阔的美景。同理,若眼前景致不佳,也不必气馁,继续修习,更上一层楼,必然能看到更壮阔的世界。”
方运露出些许诧异之色,目光中流露出赞赏之意,道:“好,你能以正见反,没有辜负本侯赠诗。”
在场的许多举人秀才纷纷点头,许多人原本对这位新解元并非特别服气,可现在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举一反三,的确有解元之才。
第1474章 方运反击
广洲知府站在高台之上,面色沉静,但内心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本来在想方设法找方运的纰漏,然后持续攻击找到更大的漏洞,可谁知道方运不仅没有乱了分寸,在处理这件事上非常得体,直言新解元水平不行,然后又送了一首诗,让这位解元心服口服,这哪里是挑拨离间,简直是在一步一步让新解元拜师。
最让他愤怒的是,这首诗实在太好了,同类的诗词里,目前为止没有能够相提并论。
前辈古人的诗词各有各的优点,有的优美绝伦,有的壮观豪迈,有的情深意重,可这首诗把美景与道理融合得完美无缺,而且无论是文字、韵律还是意境各方面都出类拔萃,更兼全诗积极向上,没有半点私情悲苦,已经可以与任何诗词比肩。
广洲知府在高台上足足站了两刻钟,场中议论这首诗的声音才变小,但是,随后有人诵读了诗痴老人在论榜的评价,文会再度热闹起来。
“……最后,诗痴老人用八个字话概括这首诗‘至景,至理,至美,至勇’!”
“诗痴老人果然非同寻常啊!我以为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但看了他的评论才恍然大悟,更上一层楼,那不就是有无畏的勇气吗?”
广洲知府沉默许久,才舌绽春雷道:“文会继续!珠江侯,你说这解元公的一字诗有瑕疵,瑕疵何在?请一一指出。”
那青年解元以及许多人皱起眉头,没想到他竟然如此穷追猛打,真是一点都不要脸面,但仔细一想,若能害到张龙象,他定然能高升,这点面子无足轻重。
方运微微一笑,道:“这首一字诗的确有瑕疵,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中一院,一林绿叶一人归。其中,最后一句的‘一林绿叶一人归’中,‘人’字过于虚,与前面的斜阳、飞鸟等意象比,过于苍白,改变方法很简单,只需把‘人’改成更具体的人,如‘翁’‘叟’‘儒’等等即可。”
“学生受教!”青年解元十分高兴,因为这次方运点出自己的问题后,以后就会记住这点,基本不会再犯。
众人觉得这位张龙象临场应变能力很强,正要称赞,方运突然望向广洲知府。
方运道:“我写完这首《登鹳雀楼》之后,知府大人面无表情,看来是认为此诗不佳,瞧不起我张龙象,想必看出这诗中有瑕疵,还请知府大人指教。”
广洲知府呆若木鸡。
满场寂静,随后窃笑声连连,那位青年解元都低着头暗暗发笑。
有几人甚至笑岔气,方运这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手段太凌厉,别说广洲知府找不出这首诗的瑕疵,就连诗痴老人也不可能找出来,也就意味着,无论广洲知府说什么,之前对方运的挑拨离间都会成为笑话。
广洲知府偷偷看向鹿门侯与苟葆。
两位大学士同时拿起茶杯,低头饮茶,动作整齐划一。
过了好一阵,广洲知府呵呵一笑,道:“珠江侯过誉了,下官哪里能找到您诗中的瑕疵,我看就算了。现在已经过了原本的写诗时间,不过事出有因,再加半刻钟,请诸位在半刻钟内写完奇诗,递交上来。珠江侯,希望您下一首诗能夺魁,拿到彩头。”
方运微笑道:“当然,我张家之物,定当亲手拿回!”
“好!”
文会现场又恢复了平静,许多人快速写奇诗词。
不多时,所有人交上诗词。
广洲知府开始从上到下依次读诗,普通的读完就放在一边,若遇到好的诗词,则必然会请人评鉴。
一开始的诗词都一般,但到了中期,开始出现二奇诗词。
有的叠字加回文诗,有的是嵌字回文诗,甚至还出现了方运曾经写过的十字回文诗,在广洲知府拿起方运的诗页之前,已经有了九首二奇诗词,每一首都各有特点。
在场的许多人原本大都中立,但亲见方运赠诗后,被方运折服,希望他能赢得魁首,颇为担忧。
广洲知府拿着方运的诗页,并没有打开,而是微笑道:“众所周知,奇诗词相互叠加的话非常难,因为奇诗词格式特别,很难相融,而回文诗可以融合其他奇诗,现在,我就看看珠江侯的这首诗……”
未等广洲知府说完,方运突然起身,然后向文会外走去。
全场哗然,广洲知府忙道:“珠江侯,您这是做什么?”
“记得把魁首的彩头送到军营之中本侯住处。”方运说完径直向外走去,不理会任何人。
广洲知府勃然变色,道:“珠江侯,你未免太过于猖狂,未免太不把我等放在眼里!”
方运冷哼一声,道:“本侯是不把你放在眼里!”
“你……”广洲知府面色铁青。
文会未结束便离开,这就是对文会主持者最大的轻蔑。
场中的许多读书人惋惜地看向广洲知府,哪怕他以后能高升,文名也彻底毁了,稍微爱惜羽毛的读书人都不会与他亲近。一旦张龙象上了史书,史家人极可能会提及这位广洲知府,让他遗臭万年。
等方运离开,广洲知府才压下怒气,道:“我来诵读珠江侯的大作!”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绿芜。
空院小栏疏对影,俏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风髻围环玉,索络虫钗补露珠。
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广洲知府诵完立刻道:“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的确有春天的意象,各方面没有出奇之处,诗意也没有可圈可点之处,无非是一位孤独的女子所见所感。不出意外,这应该是一首回文诗……嗯,这首诗果然可以倒读为回文,在下就朗诵一遍。”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
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俏,影对疏栏小院空。
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场中许多人一边点头,一边提笔记下,反复看了几遍,确认是一首回文七律。
广洲知府眼中闪过一抹喜色,随后道:“以珠江侯之能,想必不会只写出一奇诗词,还请诸位鉴赏,看看是否还有其他奇特之处。”
众人仔细揣摩,过了好一会儿,荀天凌面色一喜,但随后轻轻摇头,继续细看。
一位老进士道:“我已经把这首诗传书给诗痴老人,他很快就会给出结果。”
时间慢慢过去,突然,苟葆朗声道:“珠江侯果然与众不同,这的确不是一奇诗词,而是二奇诗词。”
广洲知府脸上闪过失望之色,随后道:“请祺山侯大人鉴赏此诗。”
苟葆道:“你把诗页转过来,让我一观。”
广洲知府立刻转过诗页,让正文面向现场所有人。
苟葆微微一笑,道:“我所料不错,张龙象耍了一个小花招,他并没有点出句读,而是以十四字为一列,写了四列,按照习惯,我们会自然而然认为是七言诗。不过,老夫重新点了句读,你再读一遍,大家必然会知晓。”
旁边的下人立刻把苟葆刚刚写完的诗页递到台上。
广洲知府一看,恍然恍然大悟,微笑道:“果然如此。”
“红帘映月昏黄近,
冉冉浓香引。
绿芜空院小栏疏,
对影俏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风髻围环玉,
索络虫钗补。
露珠风冷逼窗梧,
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等广洲知府念完,许多人惊叫。
“这是《虞美人》!这首七律,竟然能一字不动改成一首词!不愧是张鸣州啊,诗改词,乃是奇中之奇。两奇诗词中,这首必然排第一!”
“的确,这是回文诗改词,同样是两奇诗词,远胜于之前的两奇诗词!”
“怪不得珠江侯提前走人,原来是胜券在握。”
“这下我放心了。”
广洲知府脸上浮现一抹微笑,道:“珠江侯果然有大才,写出两奇诗词,不过,既然文会中有多首两奇诗词,不分上下,那就应该请在场的三位大学士评判,决定最终的魁首归属。”
等广洲知府说完,在场的众人才恍然大悟,之前没人深想,可现在广洲知府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无论那位荀天凌如何选择,鹿门侯与苟葆定然会联手,把张龙象从魁首的人选中排除。
“好,那么有请三位大学士评判所有的两奇诗词。”
苟葆与鹿门侯相视一眼,正要开口,荀天凌突然道:“请两位再仔细看这首奇诗词。”
两人相视一眼,意识到不对,立刻仔细查看,很快明白过来。
两位大学士的面色阴沉的可怕。
“怎么回事?”广洲知府小心翼翼问。
突然,之前请教诗痴老人的进士朗声道:“诗痴老人回复传书,这是三奇诗词!”
“什么?”众人连连惊叫。
荀天凌舌绽春雷道:“诗痴老人所言甚是,这的确是三奇诗词,七言律诗回文是一奇,律诗转词成《虞美人》是二奇,至于第三奇,则是《虞美人》若倒读,是一首新的《虞美人》,即是回文词!诗一奇,词一奇,诗转成词又一奇。”
众多读书人急忙重新点句读重新读。
“孤楼倚梦寒灯隔,
细雨梧窗逼。
冷风珠露补钗虫,
络索玉环围髻风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俏,
影对疏栏小。
院空芜绿引香浓,
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竟然是真的!”广洲知府面无血色。
“论诗词之奇,珠江侯竟已胜过方虚圣半筹!”
第1475章 抵达珠城
“好!珠江侯不愧是孔圣文界第一人,此刻他的文名已经力压方虚圣!这首三奇诗词能在我广洲城内出现,实乃我等福气!”广洲知府笑着称赞。
“不错,此诗之奇,已经远超方虚圣之所有奇诗!那首《登鹳雀楼》同样超过方虚圣许多诗词,有镇国之象!”
“方虚圣再如何,也是圣元大陆之人,在孔圣文界,论文名,张龙象当属第一!就算方虚圣抵达孔圣文界,也必然在珠江侯面前口称末学后进!”
“说的好……”
在解出这是三奇诗词后,文会的气氛本来非常高涨,可随着许多人疯狂称赞张龙象,文会气氛很快冷了下来。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首诗的确是三奇诗词,但价值并非特别高,毕竟为了奇为了韵律要牺牲诗意、意境、气势、情感等等各个方面,众人本以为称赞完这首三奇诗词后,会有人指出其中的不足。
谁也没想到,以广洲知府为首的许多官员将领,竟然开始疯狂吹捧张龙象,好像现在张龙象已经是文界第一,能够力压虚圣,只差一步就是千古第一人。
一开始大多数人还有些糊涂,但很快意识到这是广洲知府、鹿门侯和苟葆联手设下的毒计!
今日的早春文会,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若方运没有夺得魁首,拿不回祖传之物,自然会承受众多污名,可若是赢了,那这些人将计就计,全力捧杀!
文会中的一些人气不过,尤其是那位青年解元,手握官印,传书给方运,说明了会场的情况。
方运正在回军营的路上,收到传书后,回复并表示感谢,但脸上浮现淡淡的笑容。
“这等毒计,我早就料到,对别人来说的确能造成恐怖的伤害,不说会被全文界的人嫉妒甚至敌视,也不说让圣元大陆众读书人不满,单单树立一个虚圣为敌,就足够原本的张龙象喝一壶。可惜,这个所谓的捧杀毒计,不仅没有害我,反而在帮我,等于配合宗雷两家为我造势!”
在方运回到军营后,诗痴老人发传书称赞,而秦国丞相祝奉穹则表示很满意,已经开始为他造势,希望下次也通力合作,完成文压方运的大计。
方运借着合作为名,从祝奉穹手里要了大量楚国的情报,甚至有珠江军一些秀才的画像和来历。
深夜,韦长弦出现在马车外。
“珠江侯大人,末将给您送彩头来了。”
“放下吧。”方运的声音传到车厢外。
“珠江侯,您现在已经名动万界!无论是我们家元帅还是祺山侯大人,都在竭力称赞您,您可以看看论榜,很多人都夸您。哦,对了,听说您现在已经超越方虚圣,想必您心里一定很高兴吧?哈哈哈……”
韦长弦大笑着离开。
方运面带微笑,继续读书。
方运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文宫雕像在轻微地颤抖。
这是快要晋升大学士的标志!
一旦晋升大学士,才气就不再是普通的烟柱模样,而是会化为一团一寸厚的云朵,随着实力不断提升,云朵会逐渐增厚。
大学士的平步青云的力量,实则源自才气云朵。
“只要晋升大学士,我便会马上获得完整的珠江侯权力,统摄二十万珠江军。到那时,我便掌握大权,不用看鹿门侯与苟葆的脸色,然后整合军队,攻打蛮族,最后进入两界山,完成第九山的考验!不过,在未成大学士之前,我只能继续韬光养晦!”
过了两日,大军出发,离开广洲城,一路上非常顺利,在正月二十四的这一天,抵达珠城。
张龙象的祖辈在珠城周边建功立业,被封为珠江侯。
在到达珠城十里外的时候,全军上下松了一口气,圣庙力量可以抵达这里,这意味着大军绝对安全。
方运走出车厢,站在马车边缘,向前方望去。
前方旌旗林立,刀枪闪亮,道路两侧的士兵一直排到城门口,而城头之上排列着密密麻麻的士兵,两个赤着上身的大汉正在用力擂鼓。
城楼之下、城门之上,有“珠城”两个石刻大字,文字飞扬,笔画如刀。
咚……咚……咚……
珠江场的十里外,大军的近处,已经聚集着大量的读书人,有珠江军的将领,有珠城的文官,还有本地的名门望族,可谓群贤毕至。
大军离那些迎接的人越来越近,方运见鹿门侯竟然不让自己前往,对车夫道:“加快赶车,冲到队伍最前面。”
“他们阻拦怎么办?”
“我来解决。”
“诺!”
就见车夫甩起长鞭,在天空抽响,发出啪地一声刺耳的尖啸。
“驾!”马车加速向前冲。
前方的士兵纷纷避开,一些鹿门军的士兵明明想拦截,但犹豫刹那后选择后退。
车夫看到这一幕很高兴,这些天方运的文名如日中天,普通鹿门军士兵已经不敢为难方运与车夫。
眼看就要抵达大军的最前方,韦长弦带着百人骑兵队伍从前方迎面而来。
“行军途中,不得突兀加速,请珠江侯减缓。”韦长弦身披浅黑色的甲胄,军马跑动起来带着他身上的甲胄哗啦啦作响。
方运示意车夫稍稍降低速度,道:“我珠江侯一脉在此地耕耘多年,大军进城,为何不提醒本侯?”
韦长弦微笑道:“您误会了,我正要带侯爷与珠城众官见面,没想到您竟然急了。请!”
韦长弦调转马头,让出道路。
“哼!”方运不悦冷哼,回到车厢内。
车夫小声嘀咕:“别把人当傻子,老爷要是不过来,你们肯定当老爷不在。”
马车一路前行,很快抵达大军前端,和大军的主要将领一起缓缓前行。
前行数百息,大军陆续停下,马车也随之停止。
“老爷,到了。”
方运轻嗯一声,走下马车,望向前方,就见前方的队伍缓缓迎过来,披挂战甲的翰林将军与进士将军在前,文官与低级将校在中,珠城的其余读书人在后。
双方走近,珠江城众人面向鹿门侯齐齐作揖。
“拜见鹿门侯!”声音整齐,气势冲天。
随后,就见一位下巴上有两道伤疤的老者上前一步,向荀天凌道:“翰林张青枫,拜见荀大学士。”
接着其余人也向荀天凌见礼。
最后,张青枫看向方运,一丝不苟道:“下官张青枫,拜见珠江侯大人!”
怪异的一幕出现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向方运弯腰作揖,其余人都站直身体,有一些人甚至高傲地抬起头,看向方运的目光里充满冷意。
第1476章 老将护犊
现场的气氛十分压抑,天空仿佛有一处巨大的元气漩涡在缓缓下压。
方运跳下马车,背负双手,望着前方的人。
方运仔细扫视所有人,印证每个人的容貌与情报中的画像,很快掌握这些人的详细信息。
来这里之前,方运就已经做好准备,但抵达这里才发现,情况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复杂!
珠江军共有二十万战兵,分为中军、前军、后军、左军和右军共五军,每一军都由一位翰林将军统率。
今日,五位翰林将军到齐,站在迎接队伍的最前方,但是,最终只有前军将军与中军将军向自己施礼!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五军每军四万,在五军将军之下,每一万人会由一位正四品有封号的进士将军带领,共计二十位。
但是,这二十位进士将军中,只有六名施礼!
左军将军、右军将军和后军将军等三位翰林将军一开始没有向方运施礼,所以他们的手下的进士将军不施礼实属正常。
但前军将军与中军将军两位翰林将军,明明施礼了,可两人管辖的进士将军中,各有一位没有施礼!
这是非常不好的苗头,哪怕前将军与中军将军支持自己,但两个人根本无法完全掌控那八万人。
二十万珠江军,真正称得上支持珠江侯的,只有六万人!
方运深吸一口气,缓解自己的情绪,这个事实有些骇人。十年前,珠江军水泼不进,而在这十年中,所有与珠江侯府有姻亲、在九族五服内的将领全部被调走,还有一些人明哲保身主动离开,也有少数将领虽然留在军中,但已经投靠其他大家族。
现在的珠江军中,过半都是十年内新调来的将领。
方运终于意识到珠江侯的权力名存实亡,哪怕自己成为大学士,真正听话的也不过六万人,其余人必然会只听令于鹿门侯一人。
“第九山的考验,果然难上加难!”方运直皱眉头。
方运脑海中闪过许多念头,最终,故意轻轻一叹,充满惆怅地望着前方的将领,道:“诸位,好久不见。”
一部分将领面露激动之色,一部分将领面无表情,还有少数将领面色复杂,似是怀念,似是羞愧。
“青枫伯伯,黎伯伯,小侄……又回来了!”方运说完,挺直胸膛,双目迸射出灿烂的光华。
中军将军张青枫,与张万空乃是过命的交情,曾经教过张龙象书法。
前军将军王黎,被张万空救过命,是典型的猛将,他从来不玩什么阴谋诡计。前些年,楚王想把他调走,结果这位王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道,谁敢把他调离珠江军,他就直接离开楚国,前往周地当官。
孔圣文界还是周朝,周天子还是文界名义上的共主,七国国君名义上还是周天子册封的臣子,每位国君继位,都要有周天子的册封。
王黎若前往周地,不算叛国,但本质上和叛国无异,对楚国影响极大,但楚王偏偏拿他没办法,所以只能留王黎在珠江军。
两位老将军都已头发花白,张青枫极为冷静,只是轻轻点头。
王黎则眼眶湿润,眼圈发红,道:“好,回来就好!”
方运心中暗叹,这两位将军与张万空都是生死之交,可现在见到自己也不敢太热情,可见当年的影响之深,可见珠江侯府的敌对势力之大。
鹿门侯冷声道:“战事紧急,繁文缛节免了,一起随我前往珠江军大营,众位将领联手制定夺回莲山关的计划!”
张青枫却一拱手,道:“请鹿门侯大人指教,我珠江军以珠江侯为尊,还是听从大人之命?”
“自己看吧!”鹿门侯从含湖贝中拿出一卷王命,递给身边的韦长弦。
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