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寞一愣,道:“你与宗家虽无争夺教化圣道之名,却有争夺之实。”
  方运突然肃穆,厉声道:“欧寞,身为堂堂翰林,在宗圣未开口之前,污蔑宗圣与区区进士争圣道,又挑拨我与宗圣关系,你该当何罪!”


第743章 釜底抽薪
  身为杂家翰林,若是方运提出问题,欧寞或以权术信口开河胡乱回答,或以掩耳盗铃避免文胆受损,方运拿他毫无办法。
  杂家的“掩耳盗铃”、纵横家的“朝秦暮楚”和兵家的“兵不厌诈”,都有极为特别的力量,只要有足够强大的意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很难被识破。
  方运一声厉喝,却逼得欧寞无言以对。
  方运和普通读书人无法识破或反击杂家的权术,但众圣的力量却不容欺瞒,一旦方运步步紧逼,抓住纰漏,足以把欧寞置于死地。
  教化圣道虽重要,但宗圣终究是半圣,绝无可能与方运这个进士争圣道,一旦宗圣不顾体面亲自相争,那就意味着其他半圣也可以亲自出手,而庆国大量读书人也会逐渐背弃宗圣。
  杂家的实力终究低于儒家、兵家、墨家和法家等各家。
  宗圣不出面,宗家就不能公然与方运争教化圣道,所以借助庆国国君之力查封方氏藏书馆,但现在却给了方运借口。
  方运直接问罪欧寞,除非宗圣亲自开口承认与方运争圣道,否则欧寞必然会被定罪。
  突然,左相柳山道:“吏部侍郎欧寞,出言无状,信口雌黄,本应重罚,但景国正值用人之际,罚俸一年,准许戴罪立功。若三年内再有劣迹,官降一级!”
  欧寞立刻欠身道:“下官一时冒犯,还望镇国公原谅。那第五害乃是我捕风捉影之言。镇国公忠君体国,大公无私,不存丝毫的私欲,今日文战庆国,与藏书馆被封没有丝毫关系。”
  方运早就知道杂家的路数,哪怕事败也会习惯反咬一口恶心人。
  方运冷哼一声,道:“我本就想文战象州,只是找不到时机,今日得知庆国竟然封我藏书馆,家仇国恨齐生,才让我下定决心。倒是欧侍郎一片公心,明知道会惹得民怨沸腾,也要彻底否定收复国土。”
  欧寞高声道:“下官并非反对收复国土,而是反对在草蛮即将南下之时收复国土!诸位,为了并不重要的一州,我们将失去庆国的援助、迎来庆国的反击、分散人力物力和增加人族内耗,如此四害,难道还阻止不了您一意孤行吗?”
  方运道:“收复象州有四害,看似合理,实则大谬!”
  “请镇国公训示!”欧寞躬身道。
  “其一,所谓庆国援助,实乃画饼充饥。圣院与墨家可提供军械,武国可提供军马,蜀国可提供棉布,而庆国勉强能提供粮草。庆国所援助之粮草能有多少?若能获取象州,待九月丰收,象州提供给我景国的粮草必将数倍于庆国援助!”
  欧寞立刻反击:“那庆国派遣的十万援军呢?”
  “援军?根据圣院规矩,庆国岂敢不出援军?更何况庆国狼子野心,当年草蛮配合两界山攻打武国与景国之时,庆国大军除了稍加抵抗,何曾浴血奋战?庆国援军,怕是作壁上观,一旦等景国战败,就出手接收!”
  兵部尚书道:“方虚圣此言有理。武国与庆国都与我景国有仇,等草蛮南下,武国必然舍得全力以赴,而庆国绝不可能真正全力援助。所谓庆国援助,本就是画中之饼!”
  兵家翰林开口,欧寞无法反驳。
  方运继续道:“其二,庆国反击不过是虚张声势。不要忘了,庆国不是宗家一人之庆国!庆国各世家断然不会允许此刻庆国文战我景国。更何况,一旦庆国文战,我们可以上奏圣院,推迟文战,等与草蛮决战之后再决一雌雄。”
  “方虚圣,庆国大小家族对您恨之入骨,一旦文战我国,各家族必然同意。”
  蔡禾呵呵一笑,道:“欧侍郎说笑了,前些天荀大先生……不,现在已经可以叫荀家代家主了,他曾下令,不得招惹方虚圣,怎可能鼓动庆国文战我景国。更何况,庆国亦有世家子弟在圣墟、登龙台或进士猎场被方运所救,他们绝不会忘恩负义。”
  陈靖突然道:“在进入奉天殿前,我已经得到消息,荀家所在的夕州,官府已经查验,方氏藏书馆并无任何不妥之处,可以开放。”
  “当真?”
  “这可是好事啊!”
  “不愧是荀大先生,气度就是不一样!”
  “这才是亚圣世家的胸怀!”
  众多官员表面上称赞荀家,实则心中清楚,无非是去年荀家做的太过分了,荀大先生用这种方式弥补。关键是方运把荀子意志都惊了出来,荀子意志亲自帮方运威胁西海龙圣。荀家可以不给任何人面子,但荀子意志的面子不能不给。
  万一惹得荀子意志清理门户,那荀家必然英名扫地。
  其他亚圣做不出这事,荀子绝对能做得出来。
  欧寞这次乖乖闭上嘴,现在宗家和庆国国君要执意反击,极可能引发庆国世家对立,那可比损失象州更加严重。
  “所谓第三害,分散人力,更是荒唐。你们不要忘了,今年若夺象州,那么景国县试、府试、州试和会试录取的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的数量将会大幅度增加!更何况,象州八十县的县令必将大都空出,这意味着我景国参与殿试的进士,至少会凭空增加五十之数!而今年凡入殿试者,必可入学海!整整多出五十位学海进士,这是分散人力,还是增我景国国力?”
  “方虚圣说的是!”众人纷纷附和,欧寞所谓的第三害简直成了笑话。
  欧寞嘴硬道:“有利必有弊,把重要官员调往象州,本来对景国不利。”
  方运突然道:“欧侍郎所言极是!若我无法文战胜象州,则一切照旧。若能收复象州,那么前往象州的官员就不劳吏部费心,避免分散吏部官员,直接从文院或军中调遣!”
  “你……”欧寞大惊失色,左相和康王两党的官员面面相觑,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左相柳山看了方运一眼,又慢慢收回目光,鬓角的白发越发醒目。
  计知白眉头紧皱,方运这话太狠了。
  众多官员看着方运又惊又喜,不曾想这个年纪轻轻的方虚圣不仅天赋过人,在朝政方面也有极为敏锐的见解,这招将计就计外加釜底抽薪可谓炉火纯青。
  一旦收复象州,必然要展开大清洗,到时候象州将空出数不清的实权官位!
  左相党与康王党无法染指,另一方势力增长,就意味两派系的实力再度大降!


第744章 内阁票决
  左相一党的官员很想分食象州官位,但想到有进士十老之一坐镇,方运文战一州的成功率极低,众官便按捺心中的烦躁和焦虑,静等左相反应。
  过了好一会儿左相也没有开口。
  方运继续道:“至于第四害,所谓人族不睦,更是自欺欺人。人族何曾完全和睦相处过?哪怕是两界山大战之时,都有少数人偷奸耍滑、贪生怕死。诸君以为那些逆种是哪里来的?我人族,不仅需要与外部的妖蛮竞争,内部也应良性竞争!这文战,便是减少内耗的良性竞争之法。若文战真如欧侍郎所说,那众圣岂会允许?”
  欧寞道:“下官再次重申,现在的时机不宜文战,因为很快就会发生两界山第二次大战!”
  “几十年前,庆国明知道千年不战条约即将失效,依旧文战我景国!此事,难道欧侍郎全然忘记?”乔居泽道。
  “彼一时,此一时也!”欧寞无奈地引用《孟子》中的名言。
  “哼!”一些官员不断冷哼,对欧寞很不屑。
  若非今日朝会事关重大,早就有人冷嘲热讽甚至出言抨击。
  方运不再理会欧寞,扫视文武百官,道:“我以镇国公之身独战一州,牵扯重大,需经内阁批准,国君下旨。我看宜早不宜迟,请内阁四相今日定夺,以免夜长梦多。”
  方运摊牌了。
  奉天殿内的空气突然凝固,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呼吸,小心翼翼观察,小心翼翼思索。
  足足过了几十息,奉天殿依旧悄无声息,没有人开口说话。
  内阁有左相、右相、辅相和文相共四相,实际地位是文相最高,但权柄却是左相最大。除非右相、辅相和文相三相联手,否则绝对无法威胁左相的地位。
  但,辅相司悦庆是铁杆左相党。
  司悦庆上前一步,道:“启禀国君、太后,臣以为,藏书馆乃方虚圣之藏书馆,非景国之藏书馆。景国的首要事项是北抗草蛮,而非文战庆国,今年不宜与庆国结仇!”
  一向很少发表政见的右相曹德安却道:“臣,赞同方虚圣文战庆国!”
  四相之中有两人开口,只剩左相柳山与文相姜河川。
  姜河川道:“老夫认为方虚圣之举有益于景国,当鼎力支持。柳山,你说如何?”
  所有官员望向柳山一人。
  柳山淡然一笑,道:“既然内阁四相无法决断,那按照惯例,由四相与内阁参议共同票决。”
  场中许多官员叹息。
  内阁票决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必须七成以上的内阁参议赞同才算通过,若同意的内阁参议低于七成,那票决失败。
  左相权柄极大。
  左相柳山掌握吏部,整个吏部上上下下,九成都是柳山的人。
  景国所有文官的考评和升迁,都由吏部决定或影响,偏偏文官在景国之中数量最多,影响也最大。
  文院系官员的考评却依旧由吏部负责,若吏部有十足的证据证明某个文院系的官员不能升迁,哪怕是文相亲自出面都无用。
  唯独军方不受吏部影响,军方两分,考评等由兵部决定,兵部也有一定的举荐权,但调动兵马和任命军官的机构不是六部,而是大元帅府。
  大元帅府实际直接授命于国君,让皇室牢牢掌握一国的军权。
  若无意外,各国的大元帅都由众圣世家之人担当,因为大部分众圣世家远比皇室更希望国家稳定,这样也能更好防止文官或皇室旁系血脉夺权。
  只不过,不同的大元帅性情不同,有些国家的大元帅权力欲重,经常亲力亲为,甚至架空国君,但景国的陈大元帅相反,在立下大功、地位稳固后,便淡出朝政,从去年开始甚至称病不出,一切命令都由国君或太后下达。
  陈大元帅乃是大学士,是十年内景国最可能成为大儒的读书人之一,对于他来说,一国大元帅的意义远远比不上大儒重要。
  大元帅府百多年来被皇室和陈家打造得水泄不通,左相的人没有任何可能打入其中。
  兵部共有一尚书两侍郎三位大员,原本只有地位最低的右侍郎是左相一党,但童峦因为方运逼死其孙投靠左相后,兵部的两位侍郎都成为左相党。
  一旦兵部尚书卸任,新任兵部尚书有九成的可能在两位侍郎中选其一,也就意味着左相党将在军中的影响更大。
  文院系由于比较松散,左相不需要特意渗透,经过多年布局,在文院系有一定影响。
  左相最强大的力量在吏部,其次就是密州,密州九成的官员都是左相亲自提拔。
  而在与武国接壤的燕州,康王堪称土皇帝。
  一旦左相与康王联手,连太后也只能避其锋芒。
  内阁参议是加衔,没有实职,只有地位仅次于四相的朝廷重臣才有资格获得,人人都有稍稍影响整个景国的力量。
  方运默默数着,李文鹰和陈大元帅不在,内阁四相加内阁参议共有二十九人,但左相有两票,也就是说,至少要二十一票赞成,他才有资格去文战庆国。
  如果不足二十一票,那么方运将不能代表景国文战庆国,就算胜了,也只是压一压庆国,无法夺回象州。
  方运文战庆国,原本想一箭三雕,一是报去年庆国之仇,二是警告其他世家和国家别封禁藏书馆,三则是收回象州。
  现在看来,收复象州的可能性极低。
  但是,在最后的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方运没有丝毫的气馁,道:“那么票决开始,投左为支持,投右为反对。”
  方运说完,把自己的官印抛向左侧。
  四相和内阁参议陆续动手,一件件官印飞离百官,或飞到方运的左侧,或飞到方运的右侧。
  大小不一、材质不同的官印悬浮在半空。
  方运左侧的官印明显多,飞去的也快,很快达到十五个官印,而右侧的官印少,只有十件,还有人没投出。
  但是,左相和右相都没有动。
  票决还没到最后,就有十票反对,这意味着,赞同的总票数绝对无法达到七成。
  方运的心深深地沉了下去。
  突然,文相道:“剑眉公无法到奉天殿,他托我支持方运,现在,左侧有十六方官印。”
  时间慢慢过去,还在犹豫的官员终于做出最后的决定,除了左相柳山和文相姜河川没动,其余人都投印完毕。
  反对的官印达到十一,而支持的官印只有十七。
  柳山道:“文相大人,事已至此,你我便不用票决了。内阁决议,镇国公不得代表景国文战庆国!”


第745章 左相立威
  “唉……”
  众多叹息声响起。
  这就是左相的力量,哪怕在最近一年中接连被方运打击,依然可以否决任何事项。
  数十年的经营虽然动摇,但根基仍在。
  文相姜河川看着左相柳山,道:“柳相,身为景国百官之首,你对此事有何见解?”
  柳相沉吟道:“此事非同小可,本官以为,无论是欧侍郎的说法还是镇国公的说法,都有可取之处,但亦有疏漏之处。本官的想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阁中有十一位重臣反对,等于敲响警钟。当然,赞同的是大多数,说明收复失地乃是人心所向。”
  方运不动声色,心中却暗骂柳山是老狐狸,这种外交辞令看似什么都没说,实际是什么都说了,这种措辞只是不想被别人抓住把柄。
  大将军周君虎冷笑道:“那左相大人是支持收复失地,还是反对收复失地?”
  “收复失地无可非议,但收复失地的时机遭到群臣反对,牵扯众多,依本官之见,此事需要从长计议。”柳山此刻没有丝毫大学士的果决,反而像一位碌碌无为的老官僚。
  众多官员面有怒色,左相明显就是用官僚们常用的“拖”字来处理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方运文战象州计划必然无法实施。
  “左相大人,您可知,布衣一怒,血溅五步,更遑论翰林!”刚刚晋升翰林的何鲁东凝视柳山。
  “放肆!”欧寞大喝。
  “这里是朝堂之上,你难道想威胁景国左相?”
  “你把这里当什么地方了?何将军,你随方运去了一趟进士猎场,难道就忘了尊卑、失了礼数!”
  “威胁当朝左相,你还有何面目在景国任职?也不怕碎了你的文胆!”
  “何将军慎言,晋升为翰林,不是你猖狂的理由!”
  一众左相党出言指责。
  何鲁东讥笑道:“晋升翰林的确不是本将军猖狂的理由,但成为翰林,却让本官有了铲除奸臣的可能!”
  “大胆狂徒!”左相一党众官员无比愤怒,何鲁东这话何止是猖狂,简直变相承认要刺杀左相。
  普通进士再强,也难以刺杀一位大学士,大学士的文胆和各种力量,足以在瞬间抵挡。
  但是,一位翰林却不一样,尤其是何鲁东这种论唇枪舌剑远在普通翰林之上的将军,历经无数战斗,一旦刺杀大学士,那大学士的死亡可能超过七成!
  “刺杀大学士,至少诛三族!”
  何鲁东昂首挺胸,淡然道:“与其千族流血,不如三族代之。”
  “你……”
  众多文官气得说不出话来,这就是文官最忌惮也是最厌恶军中读书人的原因,军中读书人刺杀文官之事各国皆有,左相去年亦面临刺杀,后因为防护太过周全才让暗中的刺客放弃。
  众官可以预见,一旦方运文战象州被阻拦,只要有人稍加传扬,必然会有翰林铤而走险,刺杀左相。
  尤其是曾经从军的老翰林,就算刺杀左相会被诛三族,景国皇室也会偷偷保全一支血脉,这种事刑殿必然会视而不见。
  在史书上,刺客和义士的地位远高于普通文官,乃是扬名的途径之一。
  若非刺杀高文位之人代价太大而且难度高,刺杀左相的景国读书人们能把左相府前的街道堵死!
  “鲁东不可胡言乱语!”姜河川皱眉斥责。哪怕姜河川心中无比愤怒,也不想用这种方式达到目的。
  “在下……无参议之权,无复土之能,但有锄奸之心!凡阻方虚圣收复失地,便与我何鲁东不共戴天!”何鲁东年近五十,但军中习惯难改,满腔热血更胜青年。
  柳山淡然道:“既然何将军如此忠义,那西北军正值用人之际,你又已是翰林,可统领西北军,与妖蛮作战。”
  “畜生……”一个年轻的进士武将咬着牙咒骂,声音虽轻,但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左相党众官面色一沉,而柳山却面不改色。
  方运望向柳山,眼睛微微眯起,不曾想柳山如此狠毒。
  前年冬季,正是左相从中作梗,导致西北军大败,整军几乎被灭,十万军士最后只剩不足三万之数。现如今哪怕西北军得到补充,也是蛮族首选目标之一。何鲁东赴任后战死倒也罢了,一旦战败生还,必然会被左相治罪,生不如死。
  右相曹德安轻咳一声,道:“咱们回到正题。以我之见,既然是千城升殿,百官共朝,此事理应由殿中百官共同决议。不需七成赞同,只需要超过一半赞同便可施行。”
  “右相说的是!”
  “对,理当如此!”
  “哼!”左相一声冷哼把所有声音压下。
  柳山的双眼细长,他看了看幕帘后的太后与国君,又看了看方运,最后看着右相曹德安,缓缓道:“《景国律》中,并无百官决议。这朝廷,也不是你曹德安的!”
  一些官员几乎气炸了肺,柳山当众指责曹德安是虚,实际是在说他对景国依然有强大的掌控力。
  这朝廷,还是他柳山的!
  柳山,是要拿方运立威!
  一旦今日压下方运,压下这位虚圣,那么左相党的地位水涨船高,那些墙头草自然闻风而动,势必让左相党恢复昔日的力量。
  “唉……”
  一声叹息在奉天殿中回荡,正是太后的声音。
  原本愤怒的官员不由得悲从心来,怒意完全转化为悲念。
  宗圣与柳山联手在景国布局多年,直到现在依旧掌握景国大势,任何人都无法抵挡。
  “罢了……”许多官员心灰意冷。
  方运微微低着头,双拳紧握。
  虚圣杀得死半圣的分身,却打不碎固若金汤的官僚体系。
  就在此时,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响彻皇宫上空。
  “好久没进皇宫,差点迷路了。唉,我景国乞丐青黄不接,老夫定当在奉天殿找几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
  百官转头回望。
  就见一行人缓缓向皇宫走来,有著名的乞丐皇叔赵景空,有陈家家主陈铭鼎,有张衡世家的大儒张户,有公羊世家的大儒公羊尊,甚至还有已经多日足不出户的大元帅陈知虚……
  这支队伍别说在景国,哪怕放到文风最鼎盛的孔城中,都能掀起风浪。


第746章 陈家大礼!
  “这……”
  百官惊诧。
  虽说各地官员进入奉天殿投影后有几乎真实的影像,看似好像身在京城奉天殿,但外地的官员的门外是各地文院,看不到京城奉天殿外的人。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外地官员纷纷询问。
  “许多大儒和大学士前来。有知虚元帅,有陈家家主,有乞丐皇叔……”
  左相看了一眼奉天殿外便回头,神色没有丝毫的变化。
  但是,其余左相党官员则面露忧色。
  尤其是计知白,面色惨白,想到一个可怕的可能。
  清君侧。
  一旦这些人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杀光左相党人,圣院最多也只是稍加惩罚,绝对不可能重罚,因为这是各国政务。
  这些人不仅有足够的理由清君侧,甚至还有足够的实力做到。
  而乞丐皇叔赵景空的出现,让康王党官员垂头丧气。
  赵景空的确没有自己的势力,甚至为了避嫌也不参与朝政,一心在圣院发展,在景国的实权远远不如康王。
  但是,赵景空是景国皇室的旗帜!
  尤其是四十岁以下的皇室成员,几乎是听着赵景空的名字长大的,赵景空乃是他们的楷模。
  十国皇室人才凋零,因为这涉及到国运和人族气运,分十国、压皇族,乃是众圣当年定下的策略,至今仍在延续。
  十国皇室中,哪怕有人脱离皇族,一心求圣道,也少有人成大学士,而赵景空却早早成就大学士。
  甚至可以说,康王之所以无法彻底拉拢所有皇族,至少有五成的原因是忌惮赵景空。
  哪怕赵景空已经从皇室除名,不再是皇族之人。
  康王若是敢连同其他皇族成员逼迫太后和国君,只要赵景空出面反对,过半皇族成员会倒戈。
  景国大元帅陈知虚的出现,让一干将军暗暗松了口气,信心失而复得。
  陈知虚极为高大,足足比寻常成年人高两个头,走起路来龙行虎步,面容如刀削斧劈一样,棱角分明。他的皮肤泛着古铜色,有着奇特的金属质感,瞳仁又黑又亮,整个人看起来格外有神。
  此人明明是一身普通的青色大学士袍,可看到他的人都会出现奇特的错觉,总会觉得那衣衫在发出铠甲晃动的金属之声。
  陈知虚乃景国军方第一人,在军中威望极高,更是景国唯一掌握军魂之力的读书人!
  陈知虚的出现,让左相党人胆寒,导致更多人猜测这些人是来清君侧的。
  计知白神色愈发焦虑,不断偷看恩师柳山。
  柳山却有着计知白完全不具备的气度,至今没有丝毫的慌色,与平日上朝毫无二致。
  不多时,这支强大的读书人队伍进入奉天殿,一直向里走。
  以陈铭鼎为首,众人先向方运一拱手,道:“见过方虚圣。”
  “不必客气。”方运点点头,面带微笑。
  “见过国君、太后。”众人面向龙椅。
  “众爱卿不必多礼。”太后的声音从幕帘后传出。
  欧寞向新来的众人一拱手,道:“下官见过诸位前辈。只是,君王国音乃是景国内政,若无景国实职,不得参政,不知诸位前来有何贵干?”
  “哦?欧侍郎莫非想把我等逐出奉天殿?”陈铭鼎老爷子面带和善的微笑,丝毫没有世家家主的盛气凌人,反而像是在与小辈聊天。
  但欧寞却吓得一惊,本能地向柳山看去,像是溺水的时候去抓救命稻草。
  柳山却一动不动,仿佛没看到欧寞的求援。
  欧寞欲哭无泪,莫说自己只是吏部侍郎,就算是吏部尚书得罪半圣世家的家主都只能卷铺盖逃离景国。
  左相柳山之所以在景国稳如泰山,但那是因为他从来不去招惹半圣世家,哪怕双方有矛盾,他也能不要脸面化解。
  虚圣无法对抗牢固的官僚体系,但,众圣世家若不顾体面,足以在官僚阶层中撕开一道口子。
  若是遵循棋局规则,哪怕世家也胜不过一国的官僚合力,但是,世家有能力偶尔掀翻一两次棋局。
  欧寞感到无比沮丧,幸亏柳山的后台是宗圣,若柳山没有众圣世家为依仗,陈家早就随手把他拿下,踢出景国的棋局。
  但是,事到临头,欧寞已经别无选择。
  “下官并非如此想,只是,《景国律》不可违,礼法不可违。下官请求无关人等速速离开奉天殿,免得耽误大事。”
  陈铭鼎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其余人脸上也浮现奇特的笑容。
  欧寞再次望向柳山。
  柳山终于转身,向陈铭鼎作揖,道:“下官见过铭鼎大儒以及诸位,只是,诸位在此时上朝,意欲何为?”
  陈铭鼎笑了笑,道:“柳山,不如重开内阁决议吧。之前有些人糊涂,误投反对,若能重开内阁决议,票数定然过七成。”
  方运诧异地望着陈铭鼎,这话看似是商量,实则是明告诉左相,必须重新开始内阁决议,而且左相必须要赞同,否则的话,陈铭鼎将不客气!
  陈铭鼎胸有成竹。
  计知白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事情太明显了,一旦柳山拒绝陈铭鼎,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极可能引发清君侧,血染奉天殿,魂断二月天。
  柳山也是淡淡一笑,道:“内阁决议已定,断然不可更改!若铭鼎大儒无事,便退出奉天殿吧,免得落一个世家干政的口实。”
  众多官员眉毛一挑,方运亦认真看着柳山,虽然两人势如水火,但方运不得不承认,柳山很有胆魄,等闲大学士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一些官员轻声一叹,既然柳山态度如此强硬,那么新来的这些人也无力回天,除非展开清君侧,但清君侧的后果就是景国内乱,必然撑不过今年冬天。
  陈铭鼎笑了笑,道:“我们此来奉天殿,并非干政,只是当日陈家答应送方虚圣一件礼物,今日便履行诺言。”
  当日方运文斗一州,力压荀家之后,在庆功宴上,陈家人曾说过,陈家家主为方运准备了一份大礼。
  之后陈家人便再无提起,方运也没当回事,没想到今日陈家家主陈铭鼎不仅提起,还亲自来到奉天殿送礼。
  柳山目光一凝,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没有开口。
  方运缓缓起身。
  陈铭鼎一摸饮江贝,拿出一件卷起的立轴书卷,两根木轴漆黑,就见他稍稍上举,握着上面的木轴,而下面的木轴自然滚落,展开书卷。
  就见书卷中仿佛藏着一轮太阳,无穷无量的金光喷发出来,照得整座奉天殿辉煌灿烂。


第747章 人族之胆!
  所有人都被突如其来的金光照的睁不开眼,只能眯着眼。
  就见一条金光蛟龙与一条银色长蛇飞出,在奉天殿中飞舞,蛟龙张牙舞爪,大吼一声,声传十里。
  银蛇则不断地吐着蛇信子,发出嘶嘶的声音。
  书法四境,笔走龙蛇。
  一股浓重的墨香遍布奉天殿,并不断向四面八方传播。
  随后,一种奇特的力量从那书卷中出现,那力量明明澎湃汹涌,无比刚猛,仿佛有毁天灭地之能,但同时却蕴含截然相反的气息,犹如春风拂面,夜中明灯,每个人都好像被那力量滋养,只觉天地一亮,仿佛被神灵启迪、众圣教导。
  方运深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全身舒爽,感觉自己对书法的领悟似乎又提高了一丝。
  “这是……是圣力!是半圣赐字……”计知白喃喃自语。
  一直稳坐钓鱼台的左相柳山,面色终于出现细微的变化,额头上青筋暴露,但又迅速退去,只是,不由自主握紧右拳。
  柳山缓缓扭头,就见一龙一蛇回到画卷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