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道至圣-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议论纷纷,道理越说越明白。
文相姜河川始终没说话。
计知白愣在那里许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成为众人嘲笑的对象。
少数人原本想要再度投靠左相党,但看了看计知白,又看了看方运,默默远离计知白。
最后,方运缓缓道:“计知白,尔等目光短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计知白猛地抬头,怒视方运。
方运目光如风平浪静的海面,计知白的眼神却像是乌云翻滚的天空。
本年会元当面抨击本年状元!
计知白长长呼出一口气,神色渐渐平复,道:“方镇国果然不凡,三寸不烂之舌非我能比。只是,我不信此次文会如你说的那般重要。”
方运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中的道理想必你懂,更何况,或许就有人受此次雪梅文会影响,创出传世战诗词,流芳百世!”
“那我等着。计知白告辞!”计知白愤怒离开。
姜河川拿起茶杯,缓缓饮茶,方才发生的一切都好似与他无关。
赵红妆望着方运,喃喃自语:“这才是真正的唇枪舌剑!”
一龙一狐狸用力点头。
第630章 只有香如故
计知白一走,左相党人陆续离开。
换做几个月前,至少会有过半的人离开,可现在离开的人不到两成。
凉亭中的陈翰林松了口气,开始按照惯例主持雪梅文会,本来要请梅园中地位最高之人致辞,不过看姜河川没什么兴趣,于是直接进行下一步,让十个新晋童生朗诵去年雪梅文榜上前十的诗词。
这些童生无比高兴,他们来不仅仅是虚礼,在场如此多的读书人在,才气激荡,对他们大有裨益。
等十个童生朗诵完去年雪梅文会的诗词,陈翰林开始讲述以前雪梅文会的趣事,其中有几个故事许多人都听过,可百听不厌。
方运是第一次参加雪梅文会,许多趣事都是第一次听,颇感有趣。
奴奴和敖煌也认真听着,一狐一龙经常笑,奴奴笑起来嘤嘤轻语,十分淑女,敖煌却哈哈大笑,声震半里地,奴奴时不时用毛茸茸的小爪子拍他一下让他小声点。
碰到实在太好笑的故事,奴奴捂着肚子跳到方运怀里滚来滚去笑着。
梅园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讲完趣事,陈翰林道:“今年雪梅文榜之上好诗词更胜往年,就从排名第十的那首《林雪》开始赏析。我记得去年的孙老翰林写过一篇《松雪》,不如就请孙老先生点评此诗!请孙老先生入凉亭赏诗。”
那孙老先生微笑着站起,年过八十却步履沉稳,神态从容,慢慢向凉亭走去。
但少数宾客却在低声轻笑,有几人是孙老先生的学生,因为孙老先生有个习惯,无论说什么,最后经常带着“甚好”为口头禅。
当年他还是进士的时候在学宫教书,讲经义课的时候,一干学子串通起来,找到机会,在他之前齐声抢先说“甚好”,声音几乎掀翻屋顶。
孙老先生瞠目结舌,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嘴里憋出一句“甚不好”,让学子们笑疼了肚子。
不过学生们没有恶意,因为孙先生的确有才学,不然也不会成一国最重要的学宫先生,事后领头的学生主动道歉。孙老先生并不在乎此事,格外豁达。
就见孙老先生站到凉亭上,从陈翰林手里接过那首诗,微笑点点头,道:“此诗……”
“甚好!”梅园内的声音此起彼伏,除了年轻学生,还有一些喜欢热闹的老读书人。
孙老先生依旧不在意,笑呵呵道:“……甚好!好在何处?且听我一一道来……”
梅园的坐席安排很有讲究,有人愿意赏析诗词,有人不愿意,提前安排便落了下乘,于是在凉亭两侧各有几桌专门给愿意登台赏析诗词的人,然后由文会主持者选择哪一位适合赏析什么诗。
赏析诗词之人大都是饱读诗书的老人,年轻学子很少前去,毕竟诗词用典太多,连老先生都有可能用错,更何况年轻人。对于赏析诗词过程出现的纰漏,从无人攻击,文海浩瀚,连大儒都可能有记忆中的错误甚至盲点。
方运看着孙先生暗暗点头,这位老先生经历了时间和学问的双重积累,那种豁达和从容是年轻人学不到的,这种老先生可能为学问争得面红耳赤,可若是在大街上有人恶意辱骂,连眼皮都不抬。
有赏析诗词的座位,自然也有自献诗词的席位,雪梅文会的惯例是赏析一首,便让座下一人上台作诗词,大都是年轻学子,还有一些想上文榜的高文位之人。
陈翰林点了一个年轻人上凉亭作诗。
京城雪梅文会第一首献诗的应该是本年的状元,可惜计知白提前离开,第二名的榜眼又没在,陈翰林只得找了探花献诗。
等探花作诗完毕,陈翰林挑出几点佳处称赞,不提错误和瑕疵,也不会请地位过高之人赏析过细,这也是一种礼。若是诗文上了文榜,陈翰林会找他人赏析。
方运的《雪中别李文鹰》就在文榜之上,但陈翰林只字不提,显然是准备最后赏析,当作文会的重头戏。
不只是京城有雪梅文会,十国各城都有雪梅文会,不过以孔城和十国国都的最为盛大。
探花之诗并未上文榜,许多人轻声叹息,不过文榜出现了变化,排名第十的那首被挤下去,一首新诗直达第五的位置。
方运用官印进入文榜看了一眼,新诗是一位翰林所写,而且是本代“翰林八俊”之一的段瑶海所作,惹得文会现场许多人低声议论。
“不愧是翰林八骏,此人并非以诗词出名,但却能诗上文榜,当真是天赋过人。”
“启国人才辈出,本代八俊两人在启国,可惜我景国无一人成八俊。”
“倒是谷国出了一位翰林八俊,把我景国比了下去。”
“八俊只是有独特之才,而且五年一评,有年龄需要,许多优秀之才因此错过,还有一些人根本不愿意位列八俊。就像四大才子一样,不是人人都喜欢上。”
“但翰林八俊终究是一项莫大的荣耀,若不出意外,方镇国必然位列其中。”
“废话,他成翰林若是不成八俊,那八俊以后将有名无实。”
议论虽多,但整体都是赞扬褒奖段瑶海之才。
文榜一变动,陈翰林立刻又请人赏析诗词。
雪梅文会耗时很久,要等到明日天亮才结束。
时间慢慢过去,文会上不断有人赏析诗词,不断有人献上诗词,文榜也不断变化,但方运那首《雪中别李文鹰》始终高居榜首,无人可以超过。
读书人熬夜不伤身,但那些家眷却撑不住,陆续离开。
方运本想让杨玉环三人离开,但三人坚决不走,而奴奴和敖煌也赖着不走,都对文会很感兴趣,方运只好作罢。
梅园的人少了,但气氛更活跃,许多人都在等子丑相交之时,因为按照惯例,那一刻会有大量的优秀诗词出现,文榜上的排名会翻动如飞,又称“飞文榜”,乃是每年读书人最喜谈论之事。
离丑时越来越近,献诗的人明显增多,而文榜之上排名变化也越来越频繁,许多人知道自己难以在丑时后上文榜,不如就趁现在上榜,也算是上过文榜,可做谈资。
方运看了看姜河川,低声道:“文相大人,今日我非作诗词不可?”
“辞赋文章也可。”姜河川望着前方,目光似乎有些空洞,显然在默默修炼。
方运只好道:“几时作?”
“丑时一到马上作,别浪费时间,文压十国才子后回去睡觉。”姜河川道。
“您……倒是干脆。”
方运在心里算着时间,丑时用军中时间算就是凌晨一点,很快就到了。
凌晨一点即将到来之时,梅园之中再无人献诗,所有人都望向方运。
与此同时,景国各地城市的雪梅文会出奇地平静,都在等待什么,其他各国也出现变化。
十国各地皆有人望向景国京城的方向。
“不知方镇国是否还能再镇国!”
“方镇国千万不要写,千万不要,你写了我今年就上不了雪梅文榜了……”
“镇国失败!镇国失败……”少数人在暗地里诅咒。
许多成名之人此刻格外冷静,似乎都不准备在最关键的时候作诗词。
丑时的钟声响起,往年的这一刻,雪梅文榜之上必然纷乱如雪,但现在,文榜上却静悄悄的,排名一动不动。
万人望景都,梅园镇天下。
“上去吧。”姜河川道。
方运点点头,一边向凉亭走去,一边说话。
“雪梅文会乃是人族重大文会之一,刚出登龙台那日,我便心中思索,一直没有头绪。在入了虎囚狱后,回想往事,思索当日,作了半阙的词篇《卜算子》,无论如何也无法作出下半阙。我先写出。”
方运说着进入凉亭,提笔书写词篇《卜算子》的上半阙。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叹息声四起。
奴奴眨了眨眼,看向敖煌。
敖煌想了想,看向苏小小。
苏小小低声道:“这首词的前半阙大概是回忆当年初春之时所看之景,驿站的断桥旁边,一株梅树孤孤单单的盛开,无人关注。本就是黄昏时刻,现在又只有一株,自然格外愁苦,但更凄凉的是,风雨交加,梅花花瓣四散。”
“小运受苦了。”杨玉环低着头,手擦拭泪水,苏小小急忙递过手帕。
奴奴跳到杨玉环腿上,望着杨玉环,嘤嘤轻叫,安慰她。
方运继续道:“狱中经受磨难,我已然有所悟,可没来得及想出下半阙就被送出虎囚狱。直到度过月树神罚,我才有闲暇思索下半阙。”说着,方运继续书写。
在方运书写的过程中,姜河川随手抛出文相印,无形的力量落在纸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方运写完,才气冲天,四尺多的才气跃然纸上。
词成镇国。
墨香飘动,声传百里,文字生光,异象频生。
但在最后,一股温暖的气息遍布梅园。
此刻明明是晚冬,梅树哪怕受圣庙力量影响也并未完全开放,可在词成后,数不清的梅花竞相开放,枝头累累,梅香浓浓。
梅树的树枝遍布粉的、红的、白的梅花,梅花太多,以至于压得树枝低垂。
“这……”姜河川露出诧异之色。
第631章 差距不大
众人都没想到,方运的这首《卜算子·咏梅》竟然引发了极为少见的异象。
“难道是冬日生春?”
冬日生春这异象极为独特,很少能有诗词触发,一旦触发,每年的此时必然出现,年复一年,永不止歇,一般只有众圣的圣道力量才能引发这种异象。
以后每年的深冬,梅园的梅花都会提前大量盛开,足以让全京城人的慕名游览,成为京城的名胜之一。
对于希望青史留名的读书人来说,这种异象最有价值,宁可用十年的寿命去换。
“你们看,枯木生花。”一个少年指着一棵死去干枯的梅树。
“什么!”
“在哪里?”
“那这就不是冬日生春,而是更进一步的异象枯木逢春!”
众多人起身,快步走过去仔细查看,果然没错,那梅树的确已经枯死,树根都已经被掘出,可依然和活的梅树一样,一起长出花朵。
“我……感到身体燥热!”一个老进士道。
“这就是枯木逢春的力量,诸位老先生,你们有福了!谁身上若有顽疾,或消失,或减轻。”陈翰林笑着大声道。
“听闻枯木逢春就是有此种力量!”
“怪不得连文相大人都如此诧异。”
“哈哈,方镇国好样的!顽疾减轻,足以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多活一两年,谁要是有所突破,那等于增寿几十年。”
突然,在梅园的角落里多出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老者相貌普普通通,没有人关注他。但站在凉亭上的陈翰林发觉那老人,面色一变,正要说话,那老人一摆手,陈翰林急忙闭嘴,转头看向他处。
有几人发觉陈翰林的异常,望向陈翰林之前看的方向,空空如也。
“枯木逢春虽好,却好不过此词啊!老夫虽是雪党,但真要感谢文相大人,多亏他把方镇国逼成梅党,写出如此好词。方镇国一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诠释一切,他本想安静当雪党,无意当梅党苦争春!”
“歪曲文意!雪党怎通梅词?此言明明是说方文侯根本无意与某些世家争斗,结果却惹来他们的忌妒和嫉恨!”
“别争了,我看最后两句才是更佳。前两句寂寞,其后两句愁苦,再后两句被忌妒,‘零落成泥碾作尘’惨到极致,而后文意升华,芬芳依旧,梅香如故!无论敌人如何攻击,就算有月树神罚来,也只能杀方运之身,而不能伤方运之名!”
“冬梅傲寒,如方镇国只身对抗人族败类,就算失败,也是香如故。”
“怪不得人送外号狂君。‘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除却方镇国,天底下谁能如此说?谁敢如此说!此词已然位列文榜第一,胜过十国读书人!”
“论榜里面已经有人在赏析此词,原本认定方运作不出好诗的全都闭上嘴,满满的赞美之词。”
“八俊之一的段瑶海在论榜发文了,说此词乃天下第一咏梅诗词,前人不能及,后人恐难追!”
“恭喜恭喜!”乔居泽等上舍进士就在一旁,一起恭喜方运。
方运笑着回礼,自己被囚禁的时候,这些上舍进士的妻妾一直在帮玉环。
乔居泽感叹道:“几个月前,我自认为与方运差距不大,今日才发现,我与方运之间,相差十个计知白!”
许多进士纷纷点头。
方运点点头,一本正经道:“哦,看来你我之间差距不大。”
众人一愣。
“噗……”赵红妆正在喝茶,结果把口中的茶水全部喷了出去,喷了敖煌一脸,然后一边咳嗽一边笑,杨玉环抿嘴笑着帮赵红妆轻轻捶背。
敖煌委屈地看着赵红妆,他本来也想笑,结果被一脸茶水给喷了回去。
奴奴指着敖煌的脸大笑起来。
随后喷茶水的声音不绝于耳,许多人抚掌大笑,这话当真把计知白污得不成样子。
乔居泽指着方运对众人笑道:“你们瞧瞧这个方铁嘴,不张口则已,一张口就是让人名声丧尽。谁要是得罪他,那真是倒大霉!”
“方运编排人的水平不亚于其诗词,这让我想起他那句‘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衫不认人’,当真不好惹!”
“以后再说和谁相差几个计知白,那就是骂人了。”
“计知白要是听到方运这话,非气吐血不可。”
梅园中笑声不绝于耳。
方运继续看论榜,竟然有人把他之前反驳计知白的话和方才的玩笑发了上去,大量读书人称赞他之前的话很道理,并有许多人表示看完方运方才那话当场大笑。
凉亭里的陈翰林笑道:“我可要记下来,明年的雪梅文会,又有趣事可谈。”
众人会心一笑。
雪梅文榜许久不动,这是读书人们对方运的尊敬,都不献诗。过了足足一刻钟,十国各地才有人继续吟诗作赋,颂雪赞梅。
梅园中,陈翰林望着文相姜河川道:“文相大人,既然是您让方运作梅诗词,不如简评一下这首《卜算子》,如何?”
姜河川点了点头,道:“历风霜而不馁,先百花而不傲,落泥尘而不悲,唯留其香,有骨有心,好词!今年,梅党胜了!”
姜河川说完,起身缓缓向外走。
所有人立刻起身相送。
方运不想杨玉环熬夜,便跟随文相一起走,敖煌好不容易参与一次文会,很不情愿离开,但还是老老实实跟着方运在后面飞。
“唉,方运真是奸诈,不给本龙压过他的机会!本龙要是吟诵一首梅诗,必然榜上有名!”敖煌一边摇头晃脑一边叹息。
方运笑道:“现在还没出梅园,那你就当场吟诵一首梅诗!”
“啊?真要本龙吟诗啊?那本龙不客气了啊!”
“你不客气吧。”方运停下脚步道。
姜河川也停下脚步,微笑看着敖煌,看看这头小真龙能作出什么好诗。
周围的读书人都好奇地看着敖煌,龙族的确有文采出众者,但只是少数。
敖煌沉吟片刻,装模作样地环视梅园,突然眼睛一亮,仰头大叫:“我想好了!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进泥里都不见!怎么样,好不好?有没有龙族的霸气?能不能诗成传天下?给个镇国也行!”
众人呆若木鸡。
奴奴目瞪口呆,小眼瞪得溜圆,完全被敖煌的打油诗给吓到了,那小模样仿佛在说:这也叫诗?
终于,赵红妆忍不住,捂着嘴咯咯笑起来。
杨玉环也低头抿着嘴笑,苏小小的肩膀轻颤,捂着嘴笑个不停。
众多读书人忍俊不禁,这诗当游戏之作倒也无妨,毕竟占了一个有趣,但像敖煌这种厚颜无耻又是传天下又是镇国,却是前所未有。
方运笑骂:“这诗给六岁孩童当儿歌识数不错,拿什么镇国?快跟我回家去,少在这里丢人现眼。”
“嫉妒本龙大才!你等着,本龙花钱买通人,把这首诗吹捧一番,然后说是你写的,后人保准当这是好诗!”敖煌气哼哼道。
“你倒是学聪明了!”方运笑了笑,与文相一起离开。
上了文相的十八蛟马车,方运与文相坐一起,其他人坐在对面,文相一挥手,中间的帘子拉上,隔开双方。
方运侧身看着姜河川。
姜河川白发散披在身后,白眉修长,面色红润,目光深邃,仿佛内藏星空。
“你倒是好口才,驳的计知白哑口无言。”
“口舌之利,不足挂齿。”方运谦虚道。
“不过有一点你看的很透彻。我来雪梅文会,的确是为安抚人心。”
“学生看得出来。”
姜河川微微一笑,道:“不过,没想到你竟然拿我与数圣刘徽比,当时你说的慷慨激昂,连我都没想到自己如此伟岸。”
方运轻咳一声,道:“道理没错就行,至于搬出刘圣,只是辩论之法,雕虫小技耳。”
“你的头脑与常人不同,哪怕是我,也难以把此事强行与刘圣联系到一起。我怕你任代县令时太过书生气,现在见你的辩术丝毫不下于名家,知你深谙变通之法,临场应变能力极高,我便放心了。”
“学生会尽力治理一县之地。”
姜河川点点头,突然轻声一叹,道:“众人方才点评你的《卜算子·咏梅》,却都没说到要害之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此句,他们都当已经过去,可我却看到,你已经有了与杂家争圣道的决心,更有保景国的决心!哪怕落地被碾压成灰尘,也要推行自己的主张。你的梅香,便是你的圣道!”
方运心中一惊,自己选这首词的时候并没有清晰的意识到,可经过姜河川这么一点,才明白自己在潜意识里和当年的陆游一样,就算被群臣排挤被朝廷放弃,也依旧坚定地选择当主战派!
虽死无悔,只求留香。
方运轻轻点头,默认了姜河川的说法,心中越发佩服这些老读书人,虽然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在很多方面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姜河川缓缓道:“文鹰前往荒城古地历练,不知多久才会回返,景国人才济济,但真正能与左相抗争之人,唯有老夫一人。若老夫稍有差池,左相必将再度权倾朝野。你乃当世潜龙,但终究太过年轻,你现在需要的是积累,而不是与左相争斗。”
第632章 怒火计知白
“时不我待。”方运不由得轻叹,不是他不想做,而是时间不等人,杂家与左相掌握主动权,要与他们正面抗衡,不知道需要多少年。
圣道之争没有侥幸,只能通过堂堂正正的正面之争来解决,奇兵诡术再多,也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姜河川道:“明日朝堂之上或有争执,你无需参与,只关心将去哪一县任职即可。”
“学生从未经历过朝堂之争,自然不会夜郎自大,必当明哲保身,多听少说,只带耳朵不带嘴。”方运道。
姜河川点头微笑道:“好。只不过,左相掌管吏部,分配进士去哪一县由吏部主导,你要做好去下县的准备。”
方运早知各国把县府等地根据繁荣程度分为上、中和下三个级别,于是道:“我所在的济县就是下县,就算要治理下县也不算什么。”
“吏部绝对不可能送你去江州,也不会容忍你在京城附近。其他的县不至于太过贫困,都有你大展宏图的机会,我相信你会在殿试中摘得魁首,成就状元。”
“谢文相吉言。”方运道。
姜河川没有立即开口,沉吟片刻,道:“明年初雪时,你有何打算?”
方运想了想,道:“妖蛮南下,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那时候我恐怕还只是进士,就算奇迹发生我成为翰林,也无法决定大局,最多比寻常翰林多杀一些妖蛮而已。”
“你这样想倒出乎我的意料,我还以为你会发下豪言壮志云云。”姜河川微笑道。
“您看我像是那么蠢的人吗?”
两人相视一笑。
姜河川道:“你对春猎所知几何?”
方运道:“凡是书中记载我大都知道。春猎猎场位于荒城古地的一座大型海岛之上,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进士的猎场,一部分是翰林的猎场。进士春猎的规矩很简单,进入进士猎场,猎杀妖蛮,猎杀的越多越好。”
“嗯,你看过相关书籍就好。过几日,学宫会派多次参与春猎的老进士指导你们,而在春猎的前五天,你们将同吃同住,进入猎场之后联手狩猎。方运,景国明年将有多少进士进翰林殿,全靠你了。”姜河川的目光中充满期待。
“十国大比我带领景国排名第七,那这次春猎,我争取闯入前五!”方运道。
“好!”
方运道:“我再说说天叶的事……”
两人详谈之后,方运把一部分天叶交给姜河川,由他负责天叶膏火之事。
到家之后,众人陆续歇息,方运则手握官印翻阅文榜和论榜,在看了一阵后,意识到自己很久没有学习兵法,要尽快把第三十六计的“借刀杀人”书写完成。
方运深入学习了借刀杀人后,正想睡觉,想起自己还没有把《正气歌》写完,决定等明日去圣庙获得才气灌顶后,再写《正气歌》,看看能写到第几句话。
第二天蒙蒙亮,方运起床,悄声离家前往文战场去练习唇枪舌剑和战诗词,在消耗了一半的才气后回到家中,炊烟袅袅,饭香飘荡。
吃过早饭后,方运前往圣庙的偏殿,与其余新晋进士一起换上进士白衣服。
进士服的领口和衣袖上绣着小剑,故名白衣剑服,与衣服成套搭配的还有托板与进士剑。若是想要备用的进士服,可以去指定的店铺订做。
这些进士们都竭力保持平静,但许多人心中兴奋,一部分人偷偷观察站在角落里的方运。
方运此刻正手持官印,观看文榜。
丁榜在昨日改成雪梅文会榜,而在今日恢复正常,只显示近期最好的诗词文章,无论是否与雪梅有关。
方运看到,丁榜之上,排名第一的是《阿房宫赋》,排名第二的是《龙剑诗》,排名第三的是《江城子·狱中梦》,排名第四的是《卜算子·咏梅》,第五是《雪中别李文鹰》,第六是《石灰吟》,第七是《竹石》,第八是在天树中所创的传世藏锋诗《宝剑吟》,第九是登龙台中的传世进士战诗《白马豪侠篇》。
第十名则是一篇云国会元在会试上的一篇策论。
方运看着文榜,许久无言,天下所有举人和进士共用一个丁榜,丁榜只有十个排名,现在九个后面署名是方运。
自从文榜出现起,就不曾有过这种场面。
方运又创造了圣元大陆一项新的记录。
文榜的排名不仅仅跟文章品质有关,还跟停留时间和论榜的讨论频率有关,狱中三篇早就被反复讨论,所以名次开始下降,可就算再下降,也足以保持一个月之久。
方运看着文榜,心想不知道自己的敌人看到文榜心里是什么滋味。
方运又进论榜看了看,发现论榜中多了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语句,“几个计知白”,甚至有无聊之人根据“方运和乔居泽差十个计知白”和“两人差距并不大”为前提展开分析,假设方运与乔居泽才华接近。
最后得出结论,一个普通童生抵得上两个计知白,一个秀才抵得上五个计知白,一个举人相当于二十个计知白等等。
随后有人跟风,说经过缜密计算,得出一篇出县诗文价值四个计知白,达府诗文价值十六个计知白等等。可惜许多人不服气,纷纷反驳,战成一锅粥。
还有人说,多年后,计知白获封虚圣,功劳是统一了人族的文位与文章的计量方式,那么问题来了,获封虚圣的计知白相当于多少个现在的计知白?
方运哭笑不得看着论榜,论榜和文榜不一样,文榜是由圣院和圣庙的力量自动收录,而论榜是读书人主动参与,发表文字都要消耗才气,平时没人舍得浪费才气,都只说重点。
今天倒好,大量的读书人玩起了“几个计知白”游戏。
方运强忍笑意关掉论榜。
“计知白要被玩坏了。”方运心中为计知白默哀,“不过,计知白应该不会跟我生气,他应该感谢我成就了他,至少让他文名传遍天下,或许还能载入史册。”
左相府,柳山书房。
“恩师,请您为学生做主!方运他……他太欺负人了!我今早一看论榜,气得文胆动摇,若长此以往,必将文胆不保!”计知白双目通红,跪在柳山面前。
柳山面无表情,不喜不悲,道:“我曾叮嘱你,草蛮灭景乃是我杂家崛起的大好时机,你我要沉住气,只要拖到景国覆灭,众圣就没有理由阻碍宗圣圣道。你倒好,自以为胜券在握,偷鸡不成蚀把米!”
“恩师,我错了!我承认我昏了头脑,也承认他口才胜于我。可他竟然说十个计知白都只是微不足道,让我污名传天下,我怎能甘心!恩师,我树敌颇多,在宁安县担任代县令的时候,甚至与一尊蛮侯结下生死大仇,可从来没人如此污我!此仇不报,我计知白誓不为人!我就算逆种也……”
“嗯?”柳山轻声一哼,声音犹如一缕细微的春风,但这春风中却携带着深冬寒意。
计知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急忙低下头,道:“学生知错,学生知错!学生绝不再说此等气话,还望恩师宽恕。若是换成别的读书人被亿万人嘲笑,文名崩毁,甚至可能遗臭万年,必然会找方运拼命!学生已经很克制!”
柳山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