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西还在就好。只不过……月树神罚的事你可知晓?”严大学士肃容。
  “我早已知道。”方运道。
  “那你可有准备?”
  方运轻叹一声,道:“顺其自然。在这些天里,一半的时间用来为进士试做准备,另一半的时间把我这些年所得汇聚成册,未必于人族有用,想来给方家的孩子读读会有所收获。”
  “方镇国过谦了,你所遗留之……罢了,不谈此事。你万万不可灰心丧气,东圣大人一直在为你想办法,他认定你的天赋超过孔家之龙,极可能成为人族未来的亚圣,必将全力助你。”
  方运叹息道:“请转告东圣大人,学生倍感欢欣,只是月树神罚不比其他,望东圣大人万万不可勉强。”
  月树神罚曾经重创亚圣周文王,半圣在月树神罚面前不堪一击,哪怕东圣全力以赴,也可能是东圣先死而方运后亡。
  “东圣大人的脾气,你应该有所耳闻,怕是……此事我不便多言,但东圣大人一定会助你。文相让你傍晚验证虚圣,是为你好,不过,极可能引发波折。”严大学士道。
  方运正要问,却发现严大学士突然闭口,意识到此事不宜多言,便道:“对我来说,再大的波折能大过月树神罚吗?”
  “也是。”严大学士轻叹。
  两人又聊了几句,严大学士才离开。
  送走严大学士,敖煌屁颠屁颠跟方运进书房,道:“我知道你在圣墟里得了许多宝物,告诉我都有什么?我用我的宝物跟你换。”
  方运转过身,按着敖煌的头把他推出门外,然后关上书房的门。


第564章 帝君书
  “我要写重要的文章,你陪奴奴玩吧。”方运隔着门道。
  “抛弃本龙?不仁不义!就是写留给你子孙后代的?反正本龙早晚能看到!对了,把《西游记》也写出来,本龙要看看那个叫悟空的猿人最后能不能当上半圣!”敖煌哼哼唧唧说了几句,没有打扰方运。
  方运回到屋里,从饮江贝中拿出厚厚的三大叠纸张,每一叠都有一千页。
  方运走到书橱边里,翻看之前写下的一些文章,主要就是《狐狸对韵》,其他的并不重要。
  “在圣元大陆,文章不是说写就能写,才气不足,文位不足,难以支撑起一篇雄文。若我现在写那种蕴含特别力量的名篇,怕是会导致文宫星辰坠落,文胆动摇,文宫碎裂,得不偿失。但像《狐狸对韵》这类工具类、启蒙类的书则不在话下。”
  “我对圣元大陆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文的根本是字。人族的字义字形基本无需补充,但字音方面却有巨大的缺陷。圣元大陆的字典依旧沿用古代的方式,一直在利用直音,连反切法都没有。”
  “直音是用同音字为另一个字注音,如‘烎’字注音是‘银’,但若两者都是生僻字,那么直音之法就出了问题。”
  “华夏古国有反切之法,以‘裂’字为例,可用‘龙谢切’,取龙之声母和谢之韵母。但反切也有缺点,甚至有些简单字反而需要用复杂的反切。”
  “一直到后世的北洋政府颁布了注音符号,取自汉字的一部分或者简化而形成的注音方案,比直音和反切更加易学,是音韵学的一大进步。可以说,注音符号和汉语拼音等更先进的注音方式,对提高识字率有巨大的贡献。一旦在圣元大陆使用注音符号,会减轻蒙童的识字负担,更好地认字学习。”
  方运在纸上写上“反切”与“注音符号”,准备在字义字典、字形字典之后,仿《声类》等书在圣元大陆首创一部字音字典。
  之后,方运又写下“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和“二十四孝图说”等字,这三部是后世赫赫有名的蒙学读物,在古代的地位丝毫不下于《三字经》。
  之后,方运写上“医书”两字,但又划掉,自己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写医书不妥。
  方运又写上“儒家经典”四字,也全部划掉,后世的大儒之作处处有圣道之音,可能写几十页自己的才气就会耗尽成为人干。
  “兵法可写。把后世的著名战例融入小说之中,然后借书中人之口阐述兵法,开创‘历史小说’,不如就以唐代历史为脉络,只写主要的历史事件和主要人物,凭借奋笔疾书足以在短时间内写完。也可以把一些优秀且不至于过好的诗词写入其中。如此说来……”
  “不如……干脆尽可能把后世的工艺技巧、医学、琴棋书画之道、兵法、诗词、名言等等全部融入一部书里,甚至还可以旁敲侧击提出一些后世儒家理念。不过,一部《大唐》难以写完,后面还需要《大宋》和《大明》。把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赵匡胤、朱元璋等等多位帝王写入三个朝代,还有那些历史名臣名人,若是能成书,不知道会有如何异象。”
  方运越想越兴奋,可想到最后发现,整个过程太过繁复,以一己之力不可能在月树神罚前完成,若是要写得更好,连大唐一朝都难以写完。
  “罢了,朝代跨度太大,不如就以一位帝王为一部书,书写一个时代发生的事和人。那么,这部书就叫……”
  方运想了想,提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上三个字。
  帝君书。
  三个字突然发出淡淡的金光,随后文字燃烧,整张纸也燃为灰烬,可火焰没有波及下面的纸张,而燃烧成的灰烬也无影无踪,没有留下半点纸灰。
  方运伸手擦了擦额头的汗,心中隐约明白了原因。
  “我虽然名义上是写一部叫《帝君书》的小说,可实际上却是把唐朝到明清的一切写入书中,几乎就是微型的《永乐大典》加《四库全书》。对圣元大陆来说,等于从零开始构造一个崭新的世界,单从价值来说,丝毫不下于部分众圣经典,甚至犹有过之。我文位不够,而区区白纸无法承载。”
  纸张无法承载书名,那整本书就无法写下去。
  就在方运思索的时候,一旁的砚龟探出头,嘴巴大张,两只绿豆大的眼睛瞪得溜圆,惊骇地看着方运。
  它可是砚龟,比人类更善于从字墨中感受力量。
  方才,砚龟从文字中感受到了圣位的力量!
  那力量很轻,也一闪即逝,可终究是圣位的力量!
  砚龟眼珠子快速乱转,随后陷入沉思。
  方运想了想,郑重拿出一张淡金色的圣页,然后在砚龟后背上认真研墨,并拿出最好的翰林笔来书写。
  砚龟的眼珠子又开始乱转,就见它后背的龟壳突然渗出一丝丝暗金色的液体,无声无息融入墨汁中,而方运正在低头思索,并没有发现。
  砚龟偷偷奸笑起来。
  研墨完毕,方运用笔蘸墨,然后在圣页上再次写上三个字。
  帝君书。
  这一次,三个字再度燃烧,形成金色火焰,但圣页无比强大,纹丝不动,只是表面宝光流动。
  不多时,金色火焰消失,“帝君书”周围出现火焰痕迹。
  黑字金页。
  方运松了口气。
  砚龟脸上再次浮现奸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到写着“帝君书”的圣页上,就要把整页纸张吞下。
  但是,就在砚龟张口的一瞬间,三个字中的“书”字突然扭曲,然后变得模糊,最后化为一个新的字。
  典。
  帝君典。
  砚龟狂笑着继续咬向《帝君典》,但在它的嘴离帝君典还有半寸远的时候,圣页毫无变化,砚龟却如同被一头万丈巨龙撞中,整个身子倒飞出去。
  砚龟轰地一声撞破一层墙壁,落在隔壁的房间中。
  方运扭头看去,就见南墙露出一个大洞,洞口有数不清的裂缝向四面八方蔓延。
  随后,方运看着“帝君典”三个大字,脸上浮现出惊喜和无奈两种矛盾的神色。
  惊喜是因为《帝君书》化为《帝君典》,意味着整部书若完成,至少可以成为半圣典籍。
  无奈的是,方运面临月树神罚,几乎不可能完成整部书。


第565章 明灯冲霄
  看着一部明明可以改变圣元大陆的书不能亲自完成,方运心中伤感。
  方运正要叹气,就见圣页《帝君典》轻轻一动,屋里刮起旋风,大量的尘土落在圣页上面,让整张圣页变得脏兮兮。
  宝物自晦。
  方运轻轻点头,心中无比喜悦,但眼中无法掩饰淡淡的落寞之色。
  在“帝君典”三个字形成的一瞬间,屋外的敖煌与奴奴一起望向书房。
  一龙一狐随后相视一眼,奴奴嘻嘻一笑,继续和小流星玩耍。
  敖煌则低声喃喃自语:“古怪啊。方才那气息,我似乎在龙圣爷爷那里感觉过,莫非方运寻到了圣道?”
  敖煌随后摇摇头,道:“不可能,应该是方运领悟了什么,他不过是进士,跟圣位差距太大,不应该是圣位力量。”
  圣院。
  众圣殿的屋梁赤红,地面白玉,众圣像金光灿灿,书架漆黑,各种古旧发黄的书籍位于书架之上。
  人族最珍贵的典籍都在这众圣殿中,或是原本,或是原作者手抄之本。
  三位半圣坐在众圣像前,监察天下,同时也在思考进士试的考题。
  普通圣庙的半圣只有排位没有塑像,而众圣殿无比宽广,众圣塑像都在其中。
  塑像不多不少,整整九十八座。
  众圣殿内挂着万盏琉璃长明灯,这些长明灯的灯油由鲸妖的鲸油制成,灯油不过一碗,火苗不过一寸,可燃百年不灭。
  三圣坐在蒲团之上,不言不语,时而睁眼,时而闭目,正以普通人难以理解的方式快速交流,一眨眼的时间等于普通人交流数个时辰。
  一波波奇异的气息在众圣殿中翻腾。
  突然,万盏长明灯发出哔哔剥剥的声音,火焰冲天,灯火冒出三尺高,整座大殿被长明灯照得辉煌如昼。
  随后,一万长明灯火光突破众圣殿,在圣院的上空形成一道火焰虚影,虚影高百万丈,几乎要冲破天空、焚尽八荒。
  整座圣元大陆的所有云朵全被这火焰虚影冲散,晴空百万里,一日无云天。
  三圣突然瞪大眼睛,目光不移,却扫视大殿。
  “明灯冲霄!”米奉典喃喃自语。
  只有在圣道典籍形成雏形之时,才有如此异象!
  长明灯可不仅仅是普通的灯,而是代表人族的方向,是人族的指路之灯。
  就算封圣的时候,都不会出现明灯冲霄,只有圣道典籍才拥有为人族指路的资格,才可能成为人族的明灯。
  “咦……我本以为是衣知世天纵奇才,在封圣前立下圣道典籍,竟不是他!”米奉典左侧的半圣道。
  “其余半圣也无新作问世。”
  明灯火焰缓缓缩小,最后万盏长明灯恢复如常。
  米奉典突然长长一叹,道:“或许是天佑人族,方运将死,却有新圣道典籍显现,愿人族昌隆。”
  “可惜了……”
  三圣只是稍加惋惜,便恢复如常,仿佛天塌下来也无法让他们心志动摇,至于寻圣道典籍之事让圣院其他人去做即可。
  东海龙宫。
  “哦?”东海龙圣突然睁开眼睛,望向圣元大陆方向。
  “这气息……怎会突然断了?明灯冲霄,好厉害的人族!哼,蠢货,十个明灯,也不如一个方运。不过方运毕竟与我龙族有缘,我若不救,雨薇那丫头又会来揪着我龙须不让我睡觉。若全力救援,却又坏了规矩。让我想想……”
  雪蛮,狼蛮部。
  狼族大蛮王仰望圣院方向,冷笑道:“苟延残喘!狼穹陛下准备多日,月树神罚一旦结束,便引动天狼星力,逼陈观海进行最后一战,吞并景国!”
  武国,衣家。
  半圣之下第一大儒衣知世茫然地望着明灯冲霄,待火焰虚影消散,才收回目光。
  “他日星光不照我,今时我不为明灯!惜哉!惜哉!”
  衣知世想起那日文曲星照没有落在自己身上,今日明灯冲霄又不是自己所为,神色黯然。
  景国京城,方家书房。
  “《帝君典》恐怕只能完成一卷,不过,这一卷足以让人族在许多方面获得启发,节省上百年的时间!”
  方运心中有了决定,就开始先写比较容易的《增广贤文》和《幼学琼林》。
  《增广贤文》由许多短小精悍的句子组成,收集了历代名言警句,有积极向上的,诸如“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还有警世的诸如“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诗句,方运考虑了一下也写上。
  里面还有许多至理名言,都不曾在圣元大陆出现,不过方运已经不在乎,反正别人发现此书的时候,自己已经死了,那些人要是怀疑什么,就由他们去。
  增广贤文不过数千字,方运利用奋笔疾书很快写完。
  《幼学琼林》不同,属于百科全书类型,讲述了天文地理、朝堂君臣、人伦亲属、饮食风俗和讼狱鬼神等等许多事情。
  有言道: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可见《幼学琼林》对蒙童的帮助有多大。
  《增广贤文》里面都是各种短小的道理名言,处处适用,但《幼学琼林》中的许多百科知识只适用于华夏古国,过半的内容不适合圣元大陆。
  “圣元大陆的形势更加复杂,《三字经》因为形式有限,能收录的内容很少,但《幼学琼林》可以书写更多的事!我干脆就大大扩充,把各种基础知识都收录到《幼学琼林》之中,让蒙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了解万界大势,有更宽广的视野。”
  方运心中下了决定,开头就完全抛弃《幼学琼林》的原作,而是利用古妖传承和星妖蛮的记载,来书写圣元大陆的古代历史。
  方运用简单顺口的骈文开始书写,从龙族称霸万界、古妖获得统治地位、妖蛮崛起一一书写,然后再开始介绍人族,接着介绍重要的历史人物、众圣事迹、圣院须知等等各种普及知识。
  人族有关科举的书籍汗牛充栋,但这种书几乎没有,就算有也因为各种缺陷无法普及。
  这个过程不能一挥而就,必须要合理安排篇幅,考虑哪些内容适合入选,还要用朗朗上口的骈文来写,是一个考验方方面面的大工程。
  方运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幸好他已经是圣前进士,又因为创作了战诗词才气增长,而文宫文胆都是一流,写作起来没有太大的障碍。
  《幼学琼林》不像诗词考验的是妙手偶得和浑然天成,考验的是基本功底和对圣元大陆的了解,方运在这方面无人能敌,无论是阅读的广度还是深度,都远超同辈,单单是古妖传承和奇书天地就足以让他获得大量的学问。
  在圣元大陆,知识学问就是力量!
  太阳偏西,在夕阳还有一刻钟就要落山的时候,方运收到文相姜河川的传书。
  “你带家人前去圣庙前接受诗祖仪式,不要担心。”
  方运疑惑不解,姜河川是说“前去”而不是“前来”。
  “文相大人,您难道不参与诗祖仪式?”
  “我还有其他事要做,京城几大世家的大儒不能全到场,你莫要多心。我们,在为景国、为人族出力。去吧。”
  方运还想问,但没有传书。
  “文相和那些大儒要做什么?难道是跟我或诗祖仪式有关?”方运想起文相在见到夜鸿羽的反应,实在想不明白便摇摇头,离开书房。
  小狐狸正在院子里玩耍,方运一招手,奴奴就窜到他怀里。
  方运走到正堂,就见敖煌兴高采烈对杨玉环道:“嫂子,本龙说的您可别不信!方运的唤剑诗一出,诗祖宝光冲天起,天地鬼神齐恸哭,吓得本龙的龙鳞掉了一层,您看,这真龙鳞亮吧?都是新长出来的!方运厉害,凶君也了不得,说时迟那时快……”
  方运见杨玉环津津有味听敖煌在那里说书,笑着摇摇头。
  杨玉环见方运来了,急忙起身。
  “小运。”
  经过多日的休养,杨玉环越发珠圆玉润,贵气袭人。
  敖煌扭过头,抱怨道:“本龙正讲的高兴呢,讲完你就轮到本龙的英姿!”
  方运笑着道:“玉环,诗祖仪式即将开始,你和家里人放下手中的事,和我一同前往圣庙前。”
  “好。”杨玉环立刻招呼人。
  敖煌屁颠屁颠飞过来,笑嘻嘻道:“本龙也去,本龙长这么大,还没看过诗祖仪式什么样。走!”
  方家众人稍稍收拾一番,方运便与杨玉环坐上马车前往圣庙,其他人跟在后面步行前往。
  敖煌无比兴奋,在车窗外唠唠叨叨,尽显碎嘴龙本色。
  杨玉环心善,不时回应敖煌几句,方运早就习惯,对敖煌的话左耳朵听右耳朵出。
  奴奴有些烦恼地用毛茸茸的小爪子捂着耳朵。
  由于姜河川声传全国,京城里凡是有文位的人大都早早前往学宫中的圣庙边,而没有文位之人也可进入开放式的学宫,只是不能进入圣庙区域。
  方运的马车刚出上舍区,就陷入汪洋般的人海中,寸步难行。
  敖煌立刻窜到车前,大吼一声:“本龙要看热闹,给本龙让开!”
  敖煌的声音携带龙威,那些人本能地让开,然后才看向敖煌,个个心惊。
  “黄龙!真是天降祥瑞啊!”
  “这就是那头方文侯的私兵黄龙?没曾想是真的!”
  “黄龙都如此厉害,真不知道方文侯强到何等程度。”
  敖煌鼻子差点气歪,可这里人太多,他也不敢耽误方运,只能气哼哼地为方运开路。


第566章 交锋
  西沉的太阳只剩下小半个,天空仿佛有一支硕大的画笔,把湛蓝涂抹成深蓝,最后将涂成漆黑。
  圣庙之前,黄龙开路,马车在后,众人纷纷退避。
  方运从窗外看了看一众景国读书人,面带微笑,这些人自豪感空前高涨,黄龙为兵,可比方运成为十国第一进士都更让景国人骄傲。
  敖煌一路无比憋屈,越发觉得人多的地方简直是龙族坟墓。
  车行到圣庙广场外,宽众人自觉地向两侧走,给其余人留出宽阔的大道。
  方运与杨玉环手拉着手,分别向两侧车窗看去,入眼全是读书人。
  浅蓝柳叶童生袍、深蓝竹叶秀才袍,黑衣举人袍、白衣进士袍等等一直到大儒紫袍,不缺一色。
  一个年轻的小秀才突然大喊:“黄龙拉车!黄龙拉车!”
  其余人也不清楚怎么回事,立刻被这句话误导。
  “那是谁啊?连国君都没资格让黄龙拉车啊!”
  “会不会是孔家家主?”
  “不会是陈圣吧?”
  “那车是上舍进士专用的马车,上面写着第一舍,一定是方运的车。”
  “不愧方镇国啊……”
  敖煌一口龙血差点喷出来,然后扭头看了看,自己不就是在马车前面么,怎么成了拉车的龙了?
  敖煌身体一扭化为三丈长龙,可又不甘心,猛吸一口气,龙力喷涌,身体再度变粗变长,足足有五丈长,直立起来有五层楼那么高。
  “本龙……”
  敖煌仅仅说了两个字,站在圣庙前的夜鸿羽突然张口道:“静!”
  一股天地之力自虚空降临,笼罩整座圣庙广场,所有人都被大儒的微言大义的力量封住嘴巴,全都无法说话,广场上静悄悄的。
  敖煌不断地眨眼,半天也没明白过来,自己怎么赶得这么巧,正想辩解却被封住嘴。
  敖煌四处张望,发现数不清的人露出“这黄龙变大了,拉起车来真卖力”的表情。敖煌气得张牙舞爪,可是发不出一点声音,眼看马车停下,方运下车,他才不情愿缩回一丈大,闷闷不乐跟在方运身后。
  奴奴冲敖煌做了个鬼脸,小流星围着方运快速旋转。
  敖煌白了小狐狸一眼。
  方运与杨玉环一同向前走,来到夜鸿羽面前。
  圣庙前已经摆上的案桌,除此之外就是平时祭祀用的香炉,别无他物,方运有些奇怪,还以为文相姜河川会让人把这里布置得郑重一些,看样子文相拖延到夜晚进行虚圣仪式不是为了让仪式更隆重。
  夜鸿羽点点头,道:“吉时未到。”说完,他扭头看向南方。
  方运好奇地望去,什么都没有。
  城南一千里处,三位紫袍大儒与十余大学士脚踏平步青云急速飞行。
  其中一位大儒和三位大学士的大儒袍上多了一个隶书“刑”字,而其余人则并非圣院刑殿之人。
  一行人突然停下。
  自京城方向,飞来整整五位紫袍大儒。
  姜河川居中,微微弯腰拱手,道:“景国姜河川,恭迎刑殿特使,无关人等请速速退出景国,今日景国,不见客!”
  一道无形的力量自姜河川身上出现,如同一波波的涟漪向四面八方传播。
  那刑殿大儒眉头微皱,一个大学士甚至手按太阳穴,头疼的要命。
  一位络腮胡黑面大儒道:“雷九在登龙台中受无妄之灾,方运见死不救,我身为雷家人,理应参与刑殿调查。”
  姜河川和善地望着雷廷榆,丝毫不带烟火气地轻声道:“滚。”
  姜河川的声音很柔和,别人听着话音不变,但对面非刑殿之人耳边的“滚”字却如平地生雷,轰然炸响。
  两位大儒纹丝不动,看那几个大学士身子一颤,脸色暗淡。
  雷廷榆面色不变,道:“雷家人既然来了,就没有走的道理。你呢,宗兄?”
  大儒宗文雄微微抬了抬眼皮,扫视景国五位大儒,最后目光落在陈圣世家家主、大儒陈铭鼎身上。
  “铭鼎兄,七十四年前、六十二年前和四十三年前,你三败于我手,今日可要再战。”
  宗文雄白面无须,声音与姜河川一样,无比柔和,但里面动用了杂家的力量,五尊大儒倍感刺耳。
  陈铭鼎淡然一笑,道:“我可输,景国不能败!文雄,小辈的事,就交由小辈自己处理吧,我们这些老不死的,慢慢向前走,静静地等着他们超越,然后望着他们的背影离去便好。”
  “方运走错了路。”宗文雄淡然道。
  众人位于高空,下方不远处本来有一处村落,村落中房屋杂乱,路面纵横交错,一条弯弯曲曲道路直通外界。
  在宗文雄说完后,整座村落突然震动起来,尘土飞扬,房屋移动,道路变化,婴儿大声啼哭,狗乱叫,鸡乱飞,许多村民拖家带口向外跑。
  不过片刻,震动消失,村中的房屋整整齐齐排列好,道路或东西或南北,直来直去,连通往外界的道路都变得笔直。
  “是你们宗家走错了路!”陈铭鼎毫不客气道。
  “哦。”宗文雄似是满不在乎答应一声,突然向庆国方向一拱手道,“请父圣指路。”
  大儒们八风不动,可那些大学士却都吓了一跳,这些大儒真狠,竟然越过文战直接请半圣力量,真是果断老辣,一句废话都没有。
  天地间突然有了细微的变化,好似虫鸣鸟叫的夏夜突然寂静无声,又好似原本疾风急雨的秋日在一瞬间风停雨歇,只是天空乌云尚在。
  所有大学士只觉这里如蒸笼,汗如雨下。
  一阵阵滚雷声自庆国方向传来,一道五色长虹跨越云空,铺就一条天路不断延伸,要直入京城。
  “请圣物!”
  陈铭鼎伸手从袖口的饮江贝中取出一卷字画,往天空一抛。
  圣画裂开,笔墨化春雨,天地生新色。
  群山如润,生机盎然。
  方圆百里无声无息由冬季变为春天,仿佛四季流转,不着痕迹。
  五色长虹前端出现在百里春雨区,速度骤减,但仍然前行。
  春雨似棉,长虹如锥。
  没有山崩地裂,没有狂风骤雨,两种力量默默地较量着。
  所有大儒与大学士低着头,不敢看五色长虹与春雨交锋处。
  一个刑殿年轻的大学士按捺不住,偷偷瞥了一眼,随后露出极度欢愉的笑容。
  “悟道矣!悟道矣……”说完身体无声无息化为粉尘,散落在天地间。


第567章 诗祖授业
  黑夜降临。
  城南外的大战悄无声息,城中学宫圣庙前终于开始诗祖验证仪式。
  京城万人空巷。
  圣庙附近,数以十万的京城读书人翘首期盼,而在稍远的地方,超过百万的京城民众或在景国学宫中,或在学宫外。
  学宫内外已经化为人的海洋。
  自陈观海封圣,京城没有任何一天可以和今天比,无论是国君登基、大儒初成还是北边大胜,都没有任何一人可以引发如此浩大的声势。
  方运之名,如日中天。
  景国的许多学子羡慕地望着方运,仅仅以名气而论,方运已经超过了大儒,成为半圣陈观海之下第一人!
  左相虽权倾天下,但渐失民心。
  太后虽万民敬仰,终究没有文位。
  文相一身正气,但宁折不弯。
  陈大元帅虽兵道无双,但除却军中文名不显。
  国君年幼,不足敬仰。
  夜鸿羽看了看天色,目光缓缓掠过圣庙前所有人。
  在场数十万人,人人都觉得夜鸿羽曾与自己对视。
  夜鸿羽缓缓道:“方运有诗曰《龙剑》,得窥天机,唤得新唇枪舌剑,疑似位列诗祖。但诗祖乃是不世奇功,不可妄言,需得三宝验证。请《法经》,定分止争,不法古,不循今。”
  夜鸿羽说着,向前方作揖。
  在场所有人一同作揖,杨玉环则低头裣衽,而敖煌与奴奴一起学着读书人的模样,两手交叠,低头弯腰。
  一道宝光从夜鸿羽袖中飞出,携带长长的银白色星光冲天而起,声震万里。
  圣宝化星,直升苍穹。
  白天群星无光,夜晚升星,阴云被明灯冲霄驱散,十国可见。
  十国各地数不清的人族抬头望向景国京城的方向,望着那不断向高空飞行的星辰。
  所有读书人在看到那星辰的一瞬间,就自然而然看到,那颗星辰与天空中的普通星辰不一样,在那颗星辰里,竟然浮现一本古书,古书封面上写着“法经”二字。
  世人皆知,《法经》乃半圣李悝所著,是人族第一部完备的法家经典。
  十国各地的读书人疑惑不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竟然请动《法经》原本,难道是出了惊天冤案?
  《法经》星辰升到一定程度后,散发出淡淡的银色星光,笼罩整座圣庙广场。
  直到这个时候,方运才明白姜河川为何要把这个仪式拖延到夜里。
  让十国可见!
  “请《诗经》,风,雅,颂,思无邪!”
  方运和众人一样,再次作揖。
  一颗新星在景国的京城冉冉升起,《诗经》乃是六经之一、孔圣亲编,乃是亚圣典籍,比《法经》更加耀眼,更加明亮,亮度甚至超过了天空的文曲星。
  看到《诗经》之星升起,十国所有读书人明白,有人可能成诗祖!
  十国沸腾。
  “请‘惊龙笔’,初啼惊龙,再鸣惊天!”
  在场的所有人屏息敛声,瞪大眼睛看着属于东圣王惊龙的圣道文宝!
  第三颗星辰冲天而起,与《法经》并列,低于《诗经》。
  每个人都看到,这第三颗星辰里有一支普普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