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地主和小娘子-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长齐终于插|进来一句:“那别的啥活的,挣不下家底了?”
柳长石就转头看着他道:“大哥,你应该清楚啊,咱们乡下能有啥能来钱的活计?也就是进城给人打个木工,砌个墙搬运点东西的,几十文上百文的,能挣下啥家底?这么多年,你和二哥不是每年都出去上工?咱家有啥家底?还不是到手里就吃了用了?”
柳长庚和柳高氏基本不说话了,因为他们两人都能听得出来,柳长石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柳高氏显然是心疼小儿子,有道理她也不愿意。柳长庚当然也不能表示赞同。
听柳老汉和柳长齐两个人辩柳长石一个人,都辩不过,柳长庚突然想到个问题,忙道:“你先等等!我问你,你打算拿多少钱去收大枣和枸杞?那些东西,收的少了不值得跑一趟吧?但要是收的多了,一来你有那么多钱吗?二来,你收回来就有人要?要是没人要咋办?那不是傻眼了?”
柳长庚这也是因为柳絮儿几个小娃做生意了,他也跟着听呀学呀的有了点生意头脑。
柳长石便道:“我既然要去,当然都想到了这些,那收的地方我找好了……”
“你别告诉我是牙行!牙行可黑着呢!不够你来回一趟的盘缠!”
“不是牙行,是凤县城里的干果店,和他们老板都说好了,只要是宁夏的大枣和枸杞,有多少他们都要……凤县几家大户,都说了,有那边的这两样干果,就给送家去。”柳长石也不是傻的,早打听清楚了。
柳长庚一窒,没啥说的了,柳老汉也一时想不出来咋反对了,只能气哼哼的抽烟。
柳长石就道:“爹娘,大哥二哥,我知道你们是担心我,你们放心,我一个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又不是个呆木头!真要是看到蒙古鞑靼人,难道不会跑啊?!跑不了总会躲吧?我一个人藏那里不行?”
柳长齐呆了半晌才问道:“那你有多少钱?五吊八吊的,挣的钱不够爹娘受惊的!”
柳长石就道:“我带三十吊,跟袁豪借的,在加上我自己的钱还有……两吊。”
柳长齐大惊,柳长庚瞪眼!看柳老汉和柳高氏,两人似乎是都知道了,脸上都是无奈。柳长庚忙道:“你借袁豪这么多钱,亏了咋办?还不上咋办?”
柳长石道:“我既然借了,就一定会还上,无论如何,这笔生意我也要做成了,一定还上!”
这还真是油盐不进,谁说都没用,主要是柳长石的主意已经定了,说的也有道理,年纪轻轻的大小伙子,守着那一亩半田,就穷苦下去?明明有想法也有本事,为什么不叫出去跑跑?
最后说了半天也没用,柳长庚唉声叹气的出来了,出来看到媳妇和孩子们都已经回去了,只能也回来了。
这事晚上睡下之后和何氏说了,何氏也觉着柳长石的想法其实是对的,只是选的地方和生意实在有点危险,不过,要是不危险,都能做到的生意,大家都去做了,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利在里面。
何氏只能安慰了一下柳长庚,说柳长石到底是个大小伙子了,能照看好他自己的,他能有这样的志气,娶媳妇不愿意花爹娘的钱,不花妹妹的聘礼,这已经是很不错了。
两人谁能想得到,柳长石惦记的是哪家的姑娘呢。
柳絮儿啥也不知道,反正点醒的话是和小姨说了的,看小姨当时的样子,好像也没有反感,反而还挺害羞的,也许有戏呢,不过接下来她真的就没有办法了,这真的要看四叔的努力啦!
十来天,绣着荷包,打着络子过了,十月初八,柳红出嫁。
之前柳长庚去给送嫁妆,这才进了袁豪家看了看,虽然是同村的,这还真的是兄弟几个头一次去袁豪家,袁豪家是去年订了亲之后,在原来的房子基础上起的青砖大瓦房,正房三间,两边是厢房耳房,院中间左右各三间的厢房,大门左右,一间倒座间,一间杂物间。后院很大,种了些青菜萝卜,还有葡萄架子,丝瓜秧子。
柳长庚回来了笑着对何氏道:“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挺好。”
何氏自然很替柳红高兴。十月初八这天,何氏早早的就起来了,洗漱了天还没亮就来到了老屋这边。
柳高氏、柳红都已经起来了,厨房正在烧水,马氏居然也早早的过来了,殷勤的帮忙收拾。
洗头洗澡,绞干了头发先简单的盘上,媒婆还有全福娘娘就来了。
其实全福娘娘何氏自己就够格了,父母公婆都在,儿女双全的,不过村里有个全副娘娘,四十来岁了,周围村子有送嫁迎亲的,都愿意找她,她也做的熟了,何氏还要忙别的,就依然是请的全副娘娘来给柳红绞脸梳头。
家里这边,柳树和柳林前天就回来了,天亮了全家才起来,洗洗吃了早饭,就锁了门携家带口的过来,过来的时候,柳红已经全都准备好了,穿上了她自己绣的大红的嫁衣,头上盖着红盖头,坐在炕边,脚下踩着小几子,脚上一双红绣鞋。腰里系着一根五彩线的攒花结长穗丝绦,上面吊着一只海棠花绒线香囊,这都是小絮儿送给她的。
柳絮儿在屋里呆了一会儿,听着娘还有马氏和柳红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就听见外面鞭炮声时不时的响起,等到突然炮仗声音密集了起来,柳絮儿就知道来了,于是赶紧的跑到了外面。
柳树把森子交给她,嘱咐她离门远点,他自己急忙的就跑过去堵院门,今天他和柳林还是主要的人物咧,好多事情柳老汉都吩咐他们带着孩子们做,首先自然就是堵门要红包。
柳云儿和柳涛也在,还有隔壁邻居的孩子,一群娃娃在门后面叫着要红包,院门被急着等红包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条缝,袁豪就把红包从外面扔了进来一大把。
几个孩子忙上就去抢,柳树和柳林抵着门不叫进来,转头看四叔,四叔啥时候示意能松开了,就松开。
一身簇新大红色的袁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进了院门,又来敲房门,何氏和马氏还有几个柳红的小姐妹在屋里堵着门,叫喊着要红包,袁豪汗都下来了,红包送进去了无数个,门就是不开,跟着他来迎亲的小伙子们不干了,叫嚣着要把门撞开,何氏在里面问以后过日子听谁的?袁豪刚说了一句:“听柳红的……”
跟着他来的小伙子就不干了:“还没到闹洞房的时候咧!再不开门就撞了!真撞了!”
闹的袁豪又送进去几个大红包,然后果然也撞了两下门,门才顺势开了。
柳红盖着红盖头跟着袁豪出来,踩着染了红色的麻袋到了柳老汉和柳高氏这边,磕头行礼,柳高氏眼圈都红了。
柳长庚带着柳树和柳林在门口已经挂了八挂鞭,这是最热闹的时候,等袁豪和柳红出来,鞭炮一起放了起来,整个院门口都被鞭炮的烟雾笼罩住了。
上了花轿,敲锣打鼓吹唢呐,热热闹闹的绕着村子转了一圈,这才抬回了袁豪那边。
来女方这边的客人,便就宴开吃开喝。
作者有话要说:窝的作者专栏还有人没收不?戳过去收一下俺。。(*^__^*)
第八十二章 :拉拔
上工分得那七百文钱;柳长庚和何氏商量了之后;并没有要;另外凑柳红的分子又给了一吊钱;那七百文就算是孝敬柳老汉和柳高氏的。
分家之后;兄弟们怎么赡养父母也没说,给不给钱都没商量;柳长庚觉着该给;但是想想;自己要是提出来,别的兄弟不知道咋想,到时候又是些说不清楚的麻烦事;索性就不管其他人,自己手头宽裕点;就孝敬点。
何氏也觉着这样挺好的,免得生事。
柳红回门那天,柳絮儿跟着爹娘去老屋那边,一天没见柳长石,问四叔哪去了,这才知道柳长石居然去贩大枣和枸杞去了!柳絮儿着实的吃了一惊,不过一想也就明白了。
小姨那边自己都挣钱,奶肯定觉着知根知底的,要是去求亲担心姥娘那边觉着是想占便宜,四叔自己也要争口气,于是先出去挣家底。
其实这样也好,四叔自己挣了家底,叫姥娘那边也放心,而且能看到四叔的实心实意,应该也对他们的婚事顺利谈拢有好处。
不过柳絮儿并不知道宁夏镇很危险,这都是之后的一段时间,陆陆续续才听爹娘说的,不过那时候,柳长石走了都好久了。
十一月,人们就有了要过年的意识了,柳絮儿这边的手工,也全都变成了手捂子、抹额,等等这些棉的东西,中间自然都是加上兔毛的。
八月中秋过了之后,到十月柳红出嫁,柳树兄弟俩回来,只带回来了几百文钱,一来是生意确实清淡了一些,二来是六七八三个月,把他们的存货基本上都卖完了。
对于手捂子,柳絮儿还有些疑虑,因为从去年做好了之后,就只有在石城家那个珠宝掌柜的帮助下卖出去了三个,还有大夫的两个,然后这整整一年一个都没卖,柳絮儿担心这东西确实是卖不动的。
石城只叫她做出来,这又不是吃的,放也放不坏,总比真有了生意,在赶着做强吧?
柳絮儿想想也是,做着这些东西,想着明年的基本方案。这一次就不像今年那样,好像没头苍蝇一样,都是到了日子赶货,一家子忙得不亦乐乎的,可到了九、十月还是断了两个月的货。柳絮儿从现在开始就琢磨好,布置任务。
柳长庚自然是做那些小挂件,因为他现在有了齐整的工具,做的自然更快更多了,何氏就只管绣手绢、荷包、抹额、围领,柳絮儿就做手捂子,香囊,编络子、绦子、璎珞。
至于那丝线勾的小动物,还有五彩丝线,柳絮儿和何氏商量了,不如叫舅妈那边做,两个舅妈在家里都没啥事,何家那边的日子也紧巴,既然他们家有了这个能挣钱的地方,拉拔一下亲戚也是应当的。
何氏当然是愿意了,不过还是问过了柳长庚的意见,柳长庚本就是个忠厚的人,当然更没意见。
柳絮儿和何氏也商量好,既然把活给舅妈她们,都是亲戚她们这边自然不抽什么钱,第一次买丝线的钱给垫上,接下来,就是铺子卖多少,钱都给舅妈那边多少。
这样商量好了,全家趁着进城置办年货的时候,一起把丝线全都买齐了。第一次舅妈她们不知道买什么样的,第二次就不用教她们了,采买的也她们自己来行了。
何氏带着柳絮儿回了一趟娘家和柳絮儿姥娘还有两个弟妹说,她们当然很高兴,她们也看到何如玉这个小姑子靠着绣手绢都能补贴家用,挣得还不少,她们当然也愿意有这样的好机会。
当然对何氏是再三的感谢,何氏说这都是柳絮儿办的,两个舅妈还有点不适宜,笑着给她也道谢。
柳絮儿自然是不敢领,摇着手叫娘赶紧教教两个舅妈那丝线和小挂件怎么勾。
其实这两样是最好学的,尤其是那丝线,简单的不能在简单的,一教就会。柳絮儿根据今年的经验,叫两位舅妈年前年后闲暇的时候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柳絮儿还惦记着四叔走了的事,小姨知道不知道,正想着怎么试探的问问,吃饭的时候就听见姥姥问娘,你们家老四去了宁夏镇贩大枣和枸杞去了?
何氏还挺惊奇的,笑着问娘咋知道的?姥娘就道,听人说的。
柳絮儿就看到姥姥好像是无意的看了小姨一眼,小姨一直都低着头,一声都没吭。柳絮儿也发现了,小姨今天的情绪非常的不高,很忧愁的样子。看这样子,或许是四叔已经和小姨说了?姥娘似乎也是知道了的。
而且吃了饭之后,柳絮儿的姥姥把何氏拉进屋里嘀嘀咕咕的半晌,等何氏从屋里出来的时候,眼神都不对了,只总拿一种奇怪的眼神看柳长庚,弄得柳长庚也跟着奇奇怪怪的看她。
柳絮儿就知道,姥姥这是和娘也说了,她大大的松了口气!这是该知道的全都知道了。不管怎么说,四叔能平安的回来,带回来枸杞和大枣,生意做成了,这桩婚事应该就有点把握了。
十二月初一日,柳树和柳林并石城一起,从城里回来了,这几个月交了租子,就只余下一吊多钱,这也是最后的进项,柳树回来了之后划死了帐,算出来今年做生意的所有进项、出项、盈余等等。
进项一共二十七八吊,除去租子、进货的钱,还有些零碎的耗损,一共是盈余了也有十几吊钱,今年到了年底这会儿,不但是把欠账全都换上了,还存了四两,家里零用了也有三吊多。
何氏一看零用了三吊多,还吃惊的很,问柳树没算错吧?以前一整年能花了三吊钱不?!
柳树就笑:“没有算错。”
何氏就不停的咋舌,说花的多了,这一年花的实在太多了……然后第二天去城里买年货,又花了一吊多,买了二十斤的棉花,这是给几个孩子做棉袄的。一条猪后腿,这是过年的时候,自家还有老屋那边吃的。还有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一家子忙忙碌碌的,过了腊八节,就开始准备过年,何氏已经放下了手工活计,开始忙年。
腊月初十这一天进城,是为了给先生送礼,也是最后赶个集,看看都有啥落下没买的,就全都买上,之前就说好了,全家都去,连森子也带上。
石城娘月份已经很大了,这个年自然也就不出来了,家里采购都是下人出来买,石城听说他们全家这天要来赶集,和爹娘说了,也跟着来凑热闹玩儿。
准备了包括两石黍,一担苹果白菜,一串腊肠,并明年的束脩一起送去给了柳树和柳林的先生。先生对孩子们采取的虽然是放养的教育方法,但是在他那里上学的,柳树和柳林到底还是能学到点东西。
这给先生送礼,也有重的也有轻的,端看家里的情况了,柳长庚去的时候,正好就遇上了另一家送礼的,这家明显是城里人,拿来的是一只金华火腿,十吊钱,把柳长庚惊得。这样的人家也把孩子送到这个先生这里来读书?
进去送礼,柳树和柳林就没去,只在门口候着。
腊月过去了一半,柳高氏已经急得火烧火燎的,每天都坐立不安的,宁夏那边远,周围村去的人也少,连个带信的都没有!
“你说到底咋样啊,不会出啥事吧?”何氏和柳絮儿给老屋送猪肉过来,柳高氏就拉着何氏一个劲的说着:“这可把人急……”大腊月的不能说‘死’字,不吉利,柳高氏把后半句咽进去,唉声叹气的。
“应该没啥事吧?”何氏想说什么,但是看了看柳高氏又没有说出来,便放弃了现在说别的话题的想法,依旧安慰着:“四弟也是个大小伙子了,能照顾好他自己的,您放心吧,他既然说了过年前回来,那就一定能回来。”
如此安慰了一番,柳高氏好歹是安了一点心。
往年西北经常旱的很,冬天就算是下雪,也都是些雪豆豆,不会太大,这都连着好几年了,谁想到今年的时候,从腊月十八开始,天突然的变了,漫天遍野的下起了大雪,把整个山,前面的沟渠,全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远远的看过去,根本就看不清楚那些是道路,那些地方是沟渠。而且这大雪连着下了两天了,一点停的意思都没有。
瑞雪兆丰年,能下这么大的雪,老百姓都高兴的不得了,只有那些有家人出门在外的,正在回程的路上的人,才担心不已。
柳高氏这一下真的呆不住了,和柳老汉商量,叫老大去找找吧?
柳老汉到底要稳重点,道:“这大雪下着,老大出门就没事啦?也是有危险啊,你叫老大去,不是叫老大媳妇背地里骂你?再说了,雪下得这么大,老四在外面没路走,自然知道找地方停下来歇着等雪停,他又不傻!你就安安心心的呆着吧!”
柳高氏虽然着急,但是柳老汉说的也有道理,她也没办法。这样等着,又实在心焦,每天干啥都没精神,更别说准备年货了。
柳长庚这几天天天来老屋这边,也跟着担心,看到娘啥也没准备,柳红又出嫁了,老两口不能过年啥也不做,只能叫何氏每天早上过来这边帮忙。
作者有话要说:上了个很好的推荐,周末这几天会三更,下周每天都是二更~~这是第一更【拼了!⊙﹏⊙b汗】
第八十三章 :马氏不消停
腊月二十二日;何氏依然和前几天一样;大早上就起来;收拾了就带着柳絮儿来老屋帮忙。明天是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爷上天;过小年。
来到这边的时候,却看到柳红正在厨房忙活;发髻已经绾了上去;脸上带着红晕;眉梢眼角的带着那种一看就是新娘子的娇羞神情。看到她们忙笑着招呼:“二嫂来了,絮儿也来了。”
何氏就赶紧的上去夺她的围裙,埋怨道:“你都出嫁的人啦;咋还没数呢?今天过小年,你赶紧回你家忙活去!家里没公婆;但是有相公咧,叫你那边的大伯二伯,大嫂二嫂的知道你今天回来了,还不说你?!”
柳红就忙道:“袁豪也来了,在屋里陪着爹娘呢……我也是担心爹娘担心四哥……”说到这里就叹了口气:“我也担心,你说这都小年了,咋还不会来?真愁人。”
灶上放上了糖水,粘糜子,搅团几样吃的,粘糜子,就是用黍磨成粉,倒入开水锅里,一个劲的搅,搅成黏糊糊的形状,等凉一点就捏成长条形状,吃的时候便切成圆片片,下油锅炸,炸出来之后蘸糖吃。这种和糯米糕有点像,不过因为这边吃不起昂贵的糯米,才用蜀黍粉做。
搅团,也是同样的,用玉米或者高粱面或者麦面同样的下到开水锅里搅成糊糊状,将糊状的从锅里倒出来在案板上,凉了之后切成方块形状。在锅里搅的时候,还有说法,搅多少次,
这两样东西都有一个特性,就是比较的粘,搅团还要好点,粘糜子就特别的黏糊,吃到嘴里嚼不烂,甜味一直在嘴里。供在灶王台上,也是因为要哄灶王爷吃了,这样到了天上,给玉帝汇报的时候,就把嘴巴甜的粘住了,不会说人间的坏话。而那糖水,自然是希望灶王爷渴了喝的,甜水喝多了,说出来的都是好话。
“你快回去吧!虽然袁豪也来了,可还是不好,过小年呢,还是在你家过的好!你们俩上面没有父母孝敬,是省了不少的事,不过有些大规矩还是别错了,别叫袁家的人看不惯说闲话。”
何氏又催柳红。
柳红把围裙摘下来,叹了口气这才低声说了实话:“本来没想着今天出来的,实在也是……躲出来的。二嫂你不知道,大嫂这一阵子总去我家,每次去还带着东西,不是说叫袁豪给大哥找点活干,就说叫我给线儿、云儿也找个像絮儿那样能来钱的事……你说我哪有那本事?那钱……都是人家袁豪的钱……”
何氏先听了前面的话,脸都沉了,正要说了一句厚脸皮!后听见后面那一句,反被逗得‘噗嗤’笑了道:“什么人家袁豪的,袁豪这个人都是你的咧!他的东西还不都是你的?!”
一句话把柳红羞得满脸通红的,差点撑不住跑出去:“二嫂……你看你说的啥……”
何氏也觉着自己说的这话太肉麻了,呵呵呵的笑着:“嘴快……一时嘴快。”然后就又把脸上的笑容收起来道:“大嫂咋还那样?!”
柳红也发愁:“是啊……隔一两天就来,愁得我……”
何氏把刚刚的玩笑话全都丢了,越想越生气道:“这事大哥知道不知道?!”
“不知道,袁豪有一天遇上了大哥,试探着问了问,大哥一点都不知道的样子。”
“那就赶紧和大哥说!”何氏道:“想来大哥也是不知道,大嫂这样算啥?大哥是袁豪的大舅哥,哪有大舅哥反过来就妹夫找事做的?大哥又不是没事干,这要是大哥知道了,面子往哪儿搁?!还有那线儿云儿……气得我都不知道说啥好了!絮儿能挣钱,这事她知道了?”
“那能瞒得住?肯定早知道了。”
何氏就冷笑个不停,真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过了好一会儿才道:“还是要告诉你大哥,如今除了你大哥,真没别人能治得了她这病!”
柳红就愁着脸道:“我就担心告诉了大哥,大哥也不会讲道理,到时候还是打……大过年的……”
“那咋办?那人……说实话,不打真的是管不住……眼红的毛病啥时候能改了?”
何氏和柳红说的是都摇头,最后也没啥好办法。
大年二十三,在柳高氏的愁容中度过了,之后几天,何氏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了,天天两边飞跑着。
现在不但是柳高氏担心,柳老汉的担心在脸上也显露出来了。柳长庚更是一天两趟的往村口跑,看看能遇到从外面回来的人不。原本商量的,等忙完了柳红的婚事就去城里找找柳长贵谈谈的,结果也没去。
柳絮儿并柳树柳林全都担心的很,柳絮儿现在也不觉着四叔出去的主意很对了,一直想,要是不赶着过年前出去,等明年二月的时候再出去多好?
一个人拿着五十两,就算去的时候不显山露水的,但是回来的时候呢?五十两是多少大枣和枸杞?四叔一个人带着这些货,难道不会被人眼红盯上?
柳絮儿越想越害怕,心里担心的事也不敢说出来,只自己心里着急。
大年三十,何氏领着柳絮儿先过来老屋这边,到这边的时候天才亮,却看到院门看着,何氏吃了一惊,还以为是柳长石回来了,急忙的进院子叫:“爹娘,院门咋开着?是不是四弟回来了?”
柳絮儿也赶紧往四叔的屋那边看,一看屋子门好像还是和走的时候一样,没啥不同的。
柳高氏从屋里出来了,愁眉苦脸的:“不是,你爹一晚上没睡着,这会儿出去村口看去了……”
何氏和柳絮儿的心都是一沉!何氏勉强安慰了一句:“娘,您别急……”
柳高氏叹息着,摆摆手,就进了屋了,何氏也叹口气,先去厨房把灶火点起来,今天肯定是要做一天的饭呢。
柳长庚带着柳树、柳林、柳森进门的时候同样的吓了一跳叫:“是不是老四回来了?”
柳高氏都不想说话了,何氏从厨房撵出来小声示意他别说了,柳长庚一缩脖子,点点头,把在家杀好的两只鸡,一篮子鸡蛋,还有一大篮子的鲜肉,熏肉,白菜什么的提到厨房来。
现在收拾还早,何氏跟着柳长庚进屋来安慰柳高氏,过了一会儿柳长庚不见柳老汉回来,又有点担心,于是找出去,到了村口陪着等了一会儿,依然是不见人影,只能回来了。、
回来之后,柳长齐带着马氏和孩子们都来了,大冷天了,也只能全都窝在炕上。柳絮儿本来和柳森在柳高氏这个屋,柳树和柳林在炕下坐着,结果柳线儿就领着柳云儿、柳涛也来这个屋,柳云儿看到柳森和柳絮儿,哼了一声依旧上炕。
柳絮儿厌恶的看了她一眼,柳森就往炕边爬,要下去。小森子人虽然小,但是还记事,尤其是柳云儿那么的打过他,他记得清楚的很,不至于见她就哭吧,反正见了就害怕,要躲的远一点。
柳树给柳森穿上了鞋,又叫柳絮儿也下来,柳絮儿原本不想示弱的,但是一想坐在这里横眉怒目的又有啥意思?自己原来也这么幼稚。还是下来了,准备过来到柳老汉的屋里,忍受柳老汉的烟熏火燎。
柳高氏正好从正屋出来,看到了就招呼:“你小姑那屋子里也烧上炕了,你们去坐那边去。”
他们几个又来到了柳红的屋里,柳红这边还更干净,炕上也没炕桌啥的,整整齐齐的铺了床被褥,几个孩子爬上去坐了,暖暖和和的。
柳高氏端来了几样瓜子核桃啥的,对柳树道:“树啊,你看着弟弟妹妹们,和你大伯家的那几个别吵架啊,大过年的不兴的。”
柳树忙点头:“知道了奶!你放心。”
柳高氏就点点头,愁眉的出去了。
柳絮儿叹了口气道:“也不知道四叔有事没事……真希望他能平平安安的,今天要是能赶回来就好了。”
“四叔肯定没事,放心吧,四叔又不是傻的,有啥不好的事不知道避让?肯定是路上事太多,走得慢。”柳树真真是长大了一样,说话有条有理的:“出门带着那么多银子,他当然会加倍的小心。”
柳絮儿有些惊奇的看了柳树一眼。
柳林也点头附和,又道:“对啊,奶担心是因为奶把事情总往坏处想,越想越把自己吓得不轻,你别那样想就行。”
柳絮儿又接着惊奇的去看柳林。
森子就在炕上滚着,问:“姐,石城哥说过年的时候要给我一样我从没吃过的好东西,啥时候给我呀?今天都过年了。”
柳絮儿听了随口问:“他啥时候说的?”
“就那天!”森子道。
柳絮儿嗤的笑了:“哪天?”
柳树笑了:“前天吧,石城来找你,你来老屋这边,我就抱着森子出去和他去了一趟他家的奶牛圈。”
柳絮儿一拍腿,对呀!自己以前还想着养奶牛呢,主要是因为石城家养着,应该知道养殖办法,后来养了兔子,就把这茬忘了。
“他家的奶牛咋样?”
“还那样呗,奶牛都长大了,说是可以产奶了,到时候要开个卖牛奶的铺子。”柳树呵呵的笑了起来,显然是觉着石城的这话是说着玩的。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多多留言么么哒!这是第二更,还有一更哦,表看漏了哦~~^_^
第八十四章 :四叔回来了
森子还在执著的问着石城啥时候把好吃的给他;柳絮儿只能对他道:“今天才开始过年;年要过一个月呢!就是很多很多天;这么多天里;石城哥啥时候给你都行。”
几句话把森子绕晕了;眨巴着眼睛琢磨着到底是啥时候。
几个小娃在这边炕上坐着暖和;边说着铺子的事,快中午的时候又开始下雪,何氏出来叫絮儿去厨房帮忙;柳絮儿便从炕上下来;穿上鞋去了厨房。
柳长齐家也养了几十只鸡;过年拿了两只鸡过来;并给柳老汉和柳高氏的扯得尺头;还给了五百文的钱。
何氏在那屋的时候都看到了;见马氏在旁边一个劲的笑着,还说他们家是老大,这都是应该的,何氏心里很是纳闷,马氏难道是变好了?
来到厨房刚把洗好的鸡炖进锅里,叫柳絮儿把泡好的干蘑菇洗干净,柳线儿和马氏就进来了,马氏笑着道:“咋叫絮儿干这个?线儿,你快端去洗了!”
柳线儿就答应一声把蘑菇端走了,何氏心里一沉,已经知道马氏这又是为啥了,心里不由得就冷笑,马氏真真是改不了这脾气,翻脸无情,转脸又忘。
马氏就笑着看着柳絮儿道:“哎呦,絮儿这身衣裳真好看!是新做的?今年絮儿可做了好几件新衣裳了,这在咱们村可都少见啊!”
何氏和柳絮儿管自忙自己的,谁也不说话,何氏只吩咐柳絮儿去把围裙系上,又叫她去择菜,她自己去揉面。
马氏赶紧的进来灶间和她抢着要揉面,何氏就干脆的放开了手,叫她自己去抢去!柳絮儿却发觉马氏进来就没洗手,这饺子是今晚上全家都吃的,包括自己!于是叫了一声:“大婶娘,我给你舀点水你洗洗手吧?”
马氏听不出来柳絮儿的话,反倒是因为她对自己说话了很是高兴,笑的成了眯眯眼的道:“真懂事!絮儿真懂事啊!难怪这么大点儿的人,也能挣钱了……对了絮儿,你那些绣活儿啥的,也教教你仙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