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门法则-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拖。起初山下还比较抗拒,但抗拒片刻,终于还是认命,被流沙大手从坑里整个拽出来,化作三寸小人,在乩盘里四顾张望,神色茫然。
  蓝道行看着盘中流沙里跌跌撞撞的山下大神官,显得非常满意。这是个相当于炼师级数的修行者,从此将困于他的盘中,在盘子里继续修行,修为越高,对九幽扶乩盘的法力贡献就越大,于蓝道行的修为提升也就越有益处。蓝道行盘子里鲜少有如此货色的修行者,相当于一记大补!
  乩笔在盘中一圈,蓝道行审问陷落在盘中的山下,又得了几个名字,于是提笔将流沙抹平,山下顿时被淹入沙海之中不见踪影。
  蓝道行继续分格,正副鸾位分出,正鸾写上自己的名字,副鸾写上“熊本一熊”,乩盘上的流沙开始分裂,露出中央缝隙,缝隙扩大为深幽的洞坑,流沙围着洞坑不停旋转。
  过不多时,一个胖乎乎的紫衣大神官从黑洞探出头来,同样被流沙所化的大手拽了出来。
  蓝道行刚要将这个家伙抹入沙海,另寻目标再来,却听这家伙对着上空高呼起来:“是哪位大修施法?小修是华族!小修是明人!”
  众人大感好奇,赵然终于被大家放行,得以靠近,走过来问蓝道行:“能放出来么?”
  蓝道行回答:“未入沙海,自是有救。”乩笔在盘中疾画,画出个“生”字,熊本一熊立刻被吸入“生”门,瞬间出现在众人眼前。
  但他一身修为都被蓝道行封了,出来后萎顿于地,大口喘气。
  赵然向蓝道行吩咐:“我需要一个带路党,此人是否合适,你看着办。”
  蓝道行躬身:“明白。”拖着熊本一熊下了高垒。
  在赵然的要求下,高垒继续加高,大量土方被汇聚过来,以土符固定,一尺一尺向上攀升。
  达到三丈之后,赵然重新登台,趺坐其上,八架南归系列飞行法器更换了聚灵符后,重新升空,进入预定位置,开始第二轮感应。
  八架飞行法器各自位于八门方向,空高三百丈,覆盖方圆近二十里。这是一个以赵然所在高垒为中心,以八架南归系列飞行法器为载体,八座北斗金晶鼎为感应关节的立体感知区域,在这个区域中,天地气机的变化、灵力的异动,尽数投影于赵然气海中。赵然气海里九座小鼎中的八座映射出一片虚空感知区域,配合照相法台事先拍好的山川地形图,形成一副立体感应图卷,只要哪一处地方有状况发生,赵然都能够准确的感知出方位和地点。
  两军打到现在,战场上的局面已经非常清晰了,兵力只有对方十分之一的明军占据了极大的主动,可以说是压着瀛州军阵在狂攻,在道法、装备、指挥、情报等等方面都具备代差优势的明军面前,瀛州军能够维持到现在,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就战斗意志而言,值得令人敬佩。
  当然,其中也有明军故意放水的原因,总攻令一直没有下达,道门那些大威力的法宝和阵图也没有拿出来使用,始终在延缓战事的进程,拖延着时间。
  就算如此,瀛州军也顶不住了,赵然连忙飞符几张,压了压大军攻击前进的脚步。
  赵然不再关注战场,他关注的是大妖吕智。事实上,这场硬碰硬的合战之所以能打起来,小田原城之所以至今尚未被占领,也都是为了等待吕智的出现。
  眼前的七万瀛州军和小田原城就是诱饵,吸引吕智现身的诱饵,你不救场,整个关东地区就再无可战之军,瀛州人的抵抗意志,就将随着所谓“天下坚城”小田原的陷落而瓦解。
  吕智,你不是瀛州的守护之神么?出来?还是不出来?
  忽然,赵然心中一动,有所感应。位于正西方休门上空部署的北斗金晶鼎感应到了一丝天地气机的异动,这丝移动逐渐加强,持续加强,令赵然感到异常。
  赵然连忙将脑海中的山川图与天地气机移动的地点重叠对照,当即报出方位:“兑五离六艮二,异动,强度三级!”
  这是之前商定好的一套坐标体系,指向的是芦湖,感应强度则由低往高,从无开始,每感应到天地气机“游丝异动变化十根”,就加一。
  几张飞符立刻发了出去,赵然将注意力大半投送在了芦湖。
  “强度四级!”赵然稍隔片刻,发出第二轮飞符。
  “强度五级半!”赵然发出第三轮飞符。这个强度,已经超过了战场上赵然感应到的所有变化点,值得高度重视了。
  “强度八级三分!”
  “强度九级七分!”
  “突破十级!”
  突破十级,这是炼虚修为才有的水平,在整个战场上无出其右。陈善道回复:“我去看看。”
  赵然的感知中,南方区域中一点气机增强,这是在南直隶号战列舰上的陈善道行动了,陈善道一直刻意压制自己的气息,此刻出动,在赵然气海中的投影感应中顿时亮了起来。
  陈善道乘坐无穷莲叶高速飞往芦湖,按照具体方位,落于芦湖东北岸。飞行当中,又收到了赵然的两次报送,这里天地气机变化的强度已经超过了十五级!
  赵然这个月一直在做各种测试,十五级强度,这是相当于道门合道的大修为者才能引发的天地气机变化等级,然而这并不是结束,一直增强到十八级,气机的变化强度才停了下来,继而急剧收缩,恢复成三级。
  陈善道落下的时候,在湖边看见了一个披着长长白袍的男子,头戴红冠,向他凝望。


第八十七章 瀛州亡了
  陈善道高度紧张,知道下面这个妖异的男子就是吕智,是属于合道境的大妖,全副身心戒备着,操控无穷莲座缓缓落下。
  身穿大白袍,头顶红冠之人,正是护卫瀛州数百年的吕智,正因为他的存在,灵狐老祖始终没有拿下瀛州,由此可见他的道行有多高。
  吕智忽然问:“远征万里,你就是明国的道士陈善道?我这芦湖美不美?”声音又细又尖,刺入耳中,令陈善道头疼难忍。
  陈善道屏息凝神,不敢分心回答。
  吕智又道:“我瀛州美不美?”
  陈善道依旧不敢回答,吕智摇了摇头:“你不敢回答我,是因为你也知道理亏?既然知道理亏,我允许你切腹,这是你的荣耀。”
  稍待片刻,吕智发怒,尖叫声激荡出满湖涟漪:“明国人,你敢不遵我的诏令?”最后一个“令”字声中,尖啸猛然爆起,湖面的涟漪瞬间汇聚成一道刀光,斩在陈善道腹部。
  陈善道腹部落下三片绿叶,正是三层加护的接天碧叶,被吕智一刀斩断,刀势未尽,撞在陈善道身前迸发出的几缕龙息上,化作星散。
  三茅馆防护法宝月府太阴皇极鼎已随黎大隐失踪,这是陈善道将老师邵元节留下的龙图规祭出防身。
  龙图规挡住了吕智怒喝声爆起的水刀,但撞击出来回荡声也令陈善道身形晃了晃,体内五脏六腑都在翻腾。
  刚定住脚步,却听芦湖畔的箱根山顶发出惊天动地的轰鸣声,整个山头都被一片白雾笼罩。雾气缭绕中,闪过如网的电光,吕智背对着陈善道,正在与山头上的大修士斗法。原来刚才对陈善道的一击,不过是掩人耳目、声东击西,他真正偷袭的对象,在箱根山顶上。
  与山顶之人斗法时,吕智还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陈善道,猩红的眼珠子里透出一丝疑惑,道了句:“小看了你。”
  须臾之间,山顶上的斗法告一段落,雾气消散,重新聚回吕智身边,在他脖颈上往来缠绕,如同丛云玉带。
  一道金色的身影自山顶一跃而下,投入芦湖之中,片刻后浮起,由锦鲤化为人形,正是洪泽之主。刚才的一番激斗虽然未分胜负,但洪泽叟被迫显了原形,算是落了下风。
  吕智眼中闪过一抹黑色,望着湖上的洪泽叟问:“何方道友?”
  洪泽叟叹了口气:“老夫洪泽之主,吕道友,让出瀛州吧。”
  吕智摇了摇头,歪着头问:“也是明国的?”
  正说话间,天上飘来银铃击撞之声,叮叮咚咚,隐含韵律节奏,极为动听。抬头看时,是位珠环玉佩的老妇,凌空而下,缓缓落在湖畔。
  吕智望着老妇人,问:“又是明国的?”
  “老妇人姓潘,自明国而来。”正是潘元君。
  吕智怔怔立于原地,轻轻道:“瀛州……终于要亡了……”一股哀伤之意,在湖间谷底弥漫开来。
  不知何时,胡老头、胡春娘和胡八郎出现在吕智身后,胡老头笑嘻嘻道:“此言差矣,瀛州不会亡,瀛州的樱花会开得更加灿烂。”
  胡春娘手挥轻弦,弹出支短曲,曲名《多田》。曲调一起,吕智红彤彤的双眼中落下一滴如血般的泪珠。
  曲声中,一个脸似圆饼、身似圆团的道士,坐在蒲团上,从远方飞落,见到他的出现,吕智止住悲声,道:“灵狐,你的心愿要成了,瀛州就要是你们的了。”
  话音刚落,灵狐坐下蒲团就飞了出来,化做如山般的盖子,向着吕智罩过来,遮天蔽日。
  ……
  赵然气海内的感应网中,灵狐、潘元君、洪泽叟,三大合道如三个明亮夺目的太阳,以三足鼎立之势,围住正中央的吕智。吕智感应点极为诡异,时而大亮刺眼,时而暗弱消没,几乎不可察知。还有四个稍弱一等的感应光点围在外圈,赵然知道是陈善道和胡老头祖孙三人。
  三大合道、四位炼虚,围杀吕智之势已成。
  赵然向张居正和曾汝明下令:结束战斗。
  战场上,三十门符箓法炮打出一轮震天动地的齐射,身着符文重甲和法力兵刃的明军开始大步向前推进,漫天的法弩从空中扑入瀛洲军阵。
  上千张金甲金兵符于瀛州军阵后方出现,一片金光闪耀中,立成整齐的队列严阵以待,将德川家的骑兵阻拦在战场上。
  又有百名黄巾力士现身,将瀛州神官们召唤出来的山魈挨个抱住,尽数坐死。
  两军交战期间,飞行法器多次往返,运载了上百名稽查舰队船长修士空投至敌后,组成拦截线,这些符箓,便是他们所发。
  如此符法阵容,换作十年前的明军,是决计摆不出来的,单是银钱上的消耗,便至少十五万两。一次战术行动花费十五万两,大明就算再富庶,也万万承受不起。
  但如今法符进入规模化大批量生产,使得一次作战中同时使用上千张三阶符箓成为现实,而且就算计量耗费,其实也并不算贵,千张三阶金甲金兵符和百张四阶黄巾力士符相加,成本不到一万两而已。
  这还不是全部,稍事休息,这些修士打出了第二波法符,又是千名金甲金兵和上百名黄巾力士出现,彻底将瀛州军的退路堵死了。
  战场北部,金光闪耀,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在明军威势之下,大批大批的瀛州军开始放下兵刃,先是北条军团,继而是德川家的骑兵,最后是京都来的援军,一片一片跪倒,向明军祈降。
  合战至此已经结束,虽然有部分瀛州军抵抗到了最后,足够令人钦佩,但世事无情,选择要战死,那就战死吧。
  剩下的扫尾,自有张居正和曾汝明操持,用不着赵然再劳心费力了,他将注意力又重新转回气海内。
  赵然看不到己方合道和炼虚是如何与吕智斗法的,但气海内这些感应光点的游走却是纤毫必现。内视里看得格外清晰,甚至连分合纠缠的轨迹都具有残影,非常神奇。


第八十八章 驻屯军
  围杀吕智这种等级的战斗,赵然以前经历过,知道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短则数月、久则上年,因此也不着急,只是分心留意着气海内的感应,确保在吕智逃跑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动向。
  吕智善跑、善藏,从赵然的感应中可知,其对天地气机变化的干扰度时大时小,很不稳定,难怪灵狐追杀他数年未曾得手,当然,追上了也不一定能杀掉,想杀一个二次化形的大妖,委实太难了。
  如今有了道门加入,吕智想必是再难逃脱了。
  明军发力,战场形势迅速改变,北条军团率先崩溃,接着是德川家的骑兵,最后是京都派来的援军。到了晚间,战报便相继传来。
  北条军团的足轻大将猪俣邦宪首先被阵斩,亲手斩下他头颅的是赵然的弟子宋雄。宋雄是被张略从松藩卫调至三千营的,调任后晋升一级,由百户升为试千户,统率一营。这次调任,张略甚至都没有向赵然提及,赵然直到战前看到宋雄才反应过来,这是张略在尽“同门”之谊。
  宋雄发扬了大明边军的奋勇精神,最先突破北条家的五色备军阵,斩首猪俣邦宪后,继续挥军击破北条家侍大将氏隆本阵,将氏隆斩首。迭立两次大功,赵然估计他由试千户改任千户,甚至卫指挥佥事都没什么太大问题了。
  战前一再表示不立殊功就自刎于赵顾问帐前的李三虎这次没有食言,他指挥的两个前锋营直捣京都援军本阵,以一千余人突入三万人的阵列,一直打到对方的中军,斩侍大将九鬼嘉隆和足轻大将、旗本等二十余员,战果辉煌。
  率领舰队敢战队登陆的周克礼,则在敌军身后组建了一道金兵金甲和黄巾力士为依托的拦截线,将德川家的主力骑兵拦了下来,斩首过千,降者上万,总大将德川家康仅以身免。
  除了不计其数的家佬、家臣、各级武士外,这一战还有数百名神官失踪,据说大炼师蓝道行已经向赵然请了休沐,返回三宅岛闭关去了。
  按照战前方略,曾汝明带李三虎、宋雄等营兵进击江户,周克礼率兵开进小田原城,将赵然迎入城中。
  松田宪秀抱着头蹲在箱根石垣的墙根下,被俘的瀛州兵顺着墙根排了六排,密密麻麻绕城一周。又饥又渴中度过了提心吊胆的一夜,第二天午时,就见远处走来一群人,簇拥着正中间一位道士,正对着俘虏们指指点点。
  松田宪秀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揉了揉眼睛,终于确认没有看错。这群人里有北条家的家佬氏泽,有白色旗本队的旗本西园,其余几个虽然不认识,但面相也似乎熟悉,他们簇拥着的道士不是旁人,却是权宫司熊本一熊。
  熊本一熊走到近前,认出了蹲在人群中的松田宪秀,向他笑了笑,松田宪秀一颗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满脸期盼的扬着脖子,正要呼喊权宫司大人搭救,却被旁边看守的一个明军用长竹竿拍在脑袋上,那明军喊了一句话,松田宪秀也没听懂,但他知道什么意思,赶紧低头。
  熊本一熊向看守的明军军官出示了一份手令,那军官招了招手,明军的长竹竿在松田宪秀这群人头上转了个圈,最后拍在他的头上。熊本向他道:“宪秀,出来吧。”
  松田宪秀从俘虏中爬了出来,向熊本一熊鞠躬:“权宫司大人……”
  熊本一熊摆手制止:“宪秀,我不是权宫司了,神宫已经完了,就算暂时没有完,也快完了,我现在是明军舰队的随军道士,参与组建关东驻屯军,宪秀,你愿意加入关东驻屯军么?”
  松田宪秀看了看面前的家佬氏泽——氏泽冲他鼓励的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其余几名旗本——这几个武士都向他躬身致意,于是问熊本一熊:“熊本大人,你说的昌明天下就要到来了吗?”
  熊本一熊笑道:“宪秀,昌明天下还没有到来,但是在道门的领导下,必将到来,宪秀,让我们一起建设昌明瀛州吧!”
  松田宪秀躬身道:“明白了,宪秀一定会努力的!”
  跟在熊本的身后,一群人继续在俘虏边前行,其间,熊本一熊不时点出个神官或者武士来,快到傍晚的时候,熊本的身后已经跟了五十多人,包括十八名神官和三十余名武士。
  熊本带着他们进入城二丸下的一户宅院,这里原本是一家小酒馆,现在聚集了五十多人,显得很是拥挤。但无论如何,这可比在城墙下干坐着要舒服太多了。不仅有榻板可以睡,明军还让酒家安排了饭食。
  临睡前,熊本一熊回来了,向大家道:“后房准备了浴汤,你们都去清洗一下,务必洗干净,明日一早,我要带你们去拜见明军总顾问赵大人!”
  松田宪秀等人都心中一凛,齐声遵命:“是!”
  沐浴之后,大家围坐一起闲谈,都在相互打听明军总顾问赵大人是什么人,家佬氏泽知道得多一些,向大家解释:“这是大明远征军排序第二的大人物,怎么说嘛,大家都知道,瀛州很快就要归化于大明了,远征军主帅陈天师相当于关白、太政殿秀吉大人,赵大人相当于老中大人。”
  当即有位高阶神官反驳:“不对,陈天师类似于大宫司兼总大将,赵总顾问相当于关白、太政殿。”
  无论是氏泽口中的老中,还是高阶神官所说的太政殿,都是大家平时想都不敢想的大人物,明日居然要被这样的大人物接见,每个人的内心都久久不能平息。本着就高不就低的习惯,所有人都开始称呼赵大人为“赵太殿阁下”。
  松田宪秀这一夜没有睡好,很多人都没有睡好,天蒙蒙亮的时候,大家起身梳洗,换上熊本一熊带来的新衣,跟在他的身后向临时抢修出来的早川居所赶去。
  在门外等候了半个多时辰,眼望着无数道士、军官川流不息的从早川居所中进进出出,大家的腰弯得更低了,拜见的心意越发虔诚了。
  终于等到入内的许可时,熊本一熊回头叮嘱了众人一句:“勿要失礼。”整了整衣袖,当先而入。


第八十九章 家臣
  刚进去的时候,松田宪秀在早川居所的拜见厅上没有看清楚赵然的面容,事实上,除了熊本一熊,所有赶来拜见的家佬、武士和神官们,都没能看清楚,他们从去了木屐之后起,就匍匐在地,爬行而入,额头基本上就没能离开过地面,只能用眼角余光大略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赵太殿端坐于前方的案几之后。
  代表赵太殿说话的,是一位姓周的道长,长篇大论一通之后,由最前方被赐予平身待遇的熊本一熊进行了翻译,大致是要求他们在关东驻屯军努力改造,一则赎罪,二则证明自己。
  周道长同时宣布,由熊本一熊担任关东驻屯军指挥,原北条家佬氏泽出任指挥佥事,余下各营千户,由在场的武士和神官们担任。有些神官出任千户,相应配备一名武士作为试千户,有些武士出任千户的,则配备一名神官担任试千户。
  松田宪秀被任命为关东驻屯军第三营千户,和他搭档的,是一个叫木村的小神官,木村在原来的神宫体系中是权祢宜,比熊本一熊低两级。
  整个过程,松田宪秀也没有太过于多想,无非就是为了活命而投敌罢了,这个过程也让松田宪秀很是羞愧和沮丧,他不敢抬头的原因,也有部分是源自于此。
  周道长宣布完任命后,将厚厚一沓委任状交给熊本一熊,熊本一熊让大家都坐起来,挨个给众人发放,一人两份,又有书吏进来送上笔墨,让他们在委任状上签名。
  在座的都多少认识字,虽然与大明的语言不通,但文字上却几乎一模一样,用的是汉字。松田宪秀大略扫了一眼委任状,心情便好了很多,有这份委任状在手,就表明他们不是临时的,而是常备的,有了出身,是官方认可的了。于是他郑重在签名栏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
  委任状签完名字后,交给了熊本一熊,大家都以为就此结束了,没想到熊本一熊郑重的抱着收集起来的委任状,恭恭敬敬放在了赵太殿的案几上。
  熊本一熊躬身跪在案几侧面,打开委任状,递到赵太殿身前,赵太殿提笔开始在委任状上签字。
  看见这一幕,所有人都瞬间热血上涌,脸色涨得通红,目瞪口呆的盯着案几之上的赵太殿,全都不敢置信——这是赵太殿要认家臣!
  赵太殿签完一份,熊本一熊就念一个人的名字,被念到名字的就到案前接过委任状。念到松田宪秀的名字时,他依旧处于头脑一片空白之中,茫然间下意识跪伏过去,将头深深埋在地上。
  熊本一熊提醒道:“宪秀,抬头,接状。”
  松田宪秀连忙抬起头,见赵太殿取过其中一份签完名的委任状递了过来,他手足无措的接了,捧在胸前。忽见赵太殿又伸手过来,松田宪秀连忙学着前面人的样子,将手握了上去,随着赵太殿晃了晃。
  熊本一熊将赵太殿的话翻了过来:“大人说,请你为大明效力,为关东驻屯军效力。”
  松田宪秀点头:“是,我会的。”说完,又深深将头埋下,额头在地板上触碰良久,补充道:“为太政殿阁下效力!”这才让出位置。
  回到厅下,松田宪秀将委任状紧紧贴在心口上,忽然忍不住哭了起来,不仅是他哭,所有拿到委任状的都哭了,喜极而泣。此时此刻,松田宪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从今往后,我松田宪秀就是赵氏家臣了!
  第二天,新任关东驻屯军第三营千户的松田宪秀来到墙根边,和他一起来的还有试千户木村,他们是奉命来挑选手下的。松田宪秀主要挑选军士,木村主要挑选神官。在新的驻屯军体系下,将由武士和神官一起组成军队骨干军官,不再单独划出来区分使用。
  关东驻屯军的一个营有五队,每队一百人,全营五百余人,松田宪秀主要是在自己熟悉的老部下中挑选,当然也注意吸纳武士。每挑选一人,他都要对方起誓,效忠大明和赵太殿,不愿意起誓者继续当俘虏,准备送去挖矿,起过誓的才能加入驻屯军。
  武士和神官中,愿意起誓的不多,大概三分之一,普通足轻就比较多了,十个里面七、八个都愿意起誓。兵员很容易就凑足,但出任军官骨干的武士和神官却不好找,忙活了两天,才将第三营的建制搭起来。
  关东驻屯军没有时间休整和演练,刚刚把二十个营拉起来,就奉命向江户进军了。出发之前,熊本一熊将各营千户、试千户召集起来,他大声告诉这些驻屯军的军官:“能不能把驻屯军完整的带到江户,这是我们驻屯军的第一仗,只有这第一仗合格了,才有资格打第二仗。身为大人的家臣,我们绝不能给大人丢脸,三天之后,必须把驻屯军带到江户城下,谁的营伍跑散了,跑没了,你们就切腹吧。为此,我给你们每个营十个名额,减员名额。但这十个名额决不能是跑走的,只有一个减员办法,杀头!”
  按照顺序,松田宪秀的第三营排在第二营的后面出发了,和第二营相隔两刻时,这是为了保证每一个营头的人跑了以后,能够轻易辨别所属,熊本一熊在出发前还补充了一道军令,凡是发现别家营头的逃兵,可以立斩,斩完以后报赏一千文!
  松田宪秀在出发前就把这些军纪公布了,然后语重心长道:“诸君,本千户不想杀人,诸君也不要逼我杀人,拜托了!”
  松田宪秀不想杀人,可第三营还是被斩首五级,不是松田动的手,是试千户木村动的手,他召唤出来的山鬼将五名企图逃跑的足轻拍死,摘下了脑袋,然后诚恳的向松田宪秀道:“千户大人,身为太殿阁下的家臣,你不能心软啊,对少数人心软,就是对全营将士的心狠。”
  松田宪秀惭愧的接受了木村委婉的批评:“我记住了,这次多亏了木村君,以后还请木村君多加提醒。”
  关东驻屯军于第三天准时赶到了江户城下,城门早已被明军打破,但明军却迟迟没有入城。熊本一熊召集驻屯军军官道:“诸君,我们的第一仗很顺利,接下来是第二仗,大明上军为何没有入城?他们是在考验我们驻屯军,能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驻屯军人,就看这第二仗了。”


第九十章 瀛州布道体系
  江户是关东的中心,汇聚着整个瀛州最多的手工作坊和匠师,尤其以银匠坊最多、水平也最高,比近邻出云和石见银山的京都还要高出一筹。大量的银矿从银山挖出来后,运送到江户,在这里打造成各种各样精美的银器,然后输往全瀛州,继续通过萨摩等藩国输往东海各岛。
  但这是在战前,这几年随着海路被堵,银器无法大量出口,全部堆积在各类作坊中,不仅价格大跌,匠人们也被纷纷辞退,整个制银业遭受重创,一片萧条。
  明军早已打开了江户城门,却一直没有进城,也不允许一个人出城。德川家康和大多数家佬、死忠武士和神官也自刎于城中天守阁,剩下十多万城中居民惶惶不可终日,屠城的传言一时喧嚣尘上。
  直到驻屯军入城,江户人才终于踏实了——伸头一刀缩头一刀,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横岛家是江户八十三家银铺之首,也是城中数得出来的富户,德川家康的自刎一度令他们极度悲观,但两天后便迅速调整了过来,商人就该有商人的样,生意还要继续,不是么?
  横岛宗义盘点家产,得了稻米两千石,铜钱一千万,绢两百匹,精美银器百件,准备敬献明军。听说今日大军入城,连忙将东西拉到院子里,携一家十六口跪于门户前。
  负责占领肃清城下二目町的正是驻屯军第三营,对横岛家这样的大户,自然是千户松田宪秀亲自出马。将横岛家围住后,松田宪秀见这家人早已备好,由衷赞道:“昌明天下,正需要你家这样的开明人士啊,你的功劳,本千户会上报指挥使,相信赵太殿阁下一定会满意的。”
  接过敬献礼单,皱眉道:“东西不少,但恐不合大明心意。”
  宗义忙问:“千户大人但请明言,能够筹措的,我横岛家义不容辞!”
  松田宪秀道:“你家是做银铺的,为何礼单上只有这些?”
  宗义叫屈:“我家敬献的都是最精美的银器,不敢藏私。千户大人尽可一观……容后还有一份薄礼呈献千户大人。”
  松田宪秀道:“所有银器、包括银锭,都在收缴之列!”手一挥,大批军兵涌入,宗义连忙跟在松田宪秀身边带路,直奔库房而去。
  打开库房后,数百件银器陈列在架子上,一箱一箱银锭堆积如山,松田宪秀道:“征用了!”甩给宗义两沓厚厚的票子:“这是军票,一张值钱一贯,不足之数记账,回头来营中索取,我们是关东驻屯军第三营,记住了。”
  关东驻屯军对江户城肃清任务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收缴银器、银锭。不是所有人家都如横岛家一样能够认清大势,尤其是原德川家亲信的家臣武士,选择抵抗的着实不少。肃清行动持续了七天,斩首二百余级,抓捕五类人犯近千。
  到了后几天,因为抵抗造成的伤亡,驻屯军差点杀红了眼,好在有明军执法队在旁监督,才没有造成大规模报复性屠杀。
  第九天开始,城中德川家的天守阁开始了改建工作,用了十天时间改造完成,安放信力神像,摇身一变,成了大明瀛州总督区江户道院。
  江户道院第一任方丈,是随军远道而来的原落叶岛道庙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