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道门法则-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家反口咬住你“三木之下何患无辞”,两个贼道再来个当堂翻供,事情就查不下去了。罪案定不了,就没办法继续拿办王守愚,拿不下王守愚,就无法顺藤摸瓜扯出上三宫的猫腻,之前的努力就都没有意义。而且就算拿住王守愚,也不一定能揭开上三宫的恶迹,谁能保证王守愚就一定知道内情?
所以关键还是要找到那个东极阁追索了两年的嫌犯!
矛盾的焦点再次回到春风和观云两个贼道这里,众人都很疑惑,明明是两个软骨头,一打就招的主,为什么偏偏对那个关键嫌犯守口如瓶?
东方礼认为,可以前往贵州黎平一带,寻找懂蛊的苗侗散修,将人请来看一看,两个贼道是否被人下了什么蛊术,或者中了什么邪术。因为从他们的表现来看,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
赵然提了一个建议:“既然再用严刑容易把人弄死,我建议暂停用刑,可以采用辽东熬鹰之法,从精神上将两个贼道的抵抗意志摧毁。”
经过商议,大家决定按照这两个建议施行。第一步是从贵州将麻家的修士请来验看,这两天暂时不动两个贼道,让他们将养恢复几天。第二步,等到验看之后,两个贼道没有异样,就采用熬鹰的办法审讯他们。
至于为此耽搁的时日,这就没办法顾及了,只期望上三宫尽量晚一些发现两个贼道的失踪——这种可能性并不小,毕竟上三宫不是什么规矩特别严格的地方,两个修士出门半个月不回,应该不至于引起太高的警觉吧。
东方礼准备即刻启程前往贵州,临行前叮嘱赵然暂时不要离开京城,做好在这里坚持一个月的准备,积极配合卫朝宗,将这桩案子办好。
一个月?赵然心想一个月怕是不可能的,两个月能不能办完还两说呢。不过想了想,这的确是当前三清阁和东极阁的首要大案,东极阁李天师、赵真人恐怕是投入了极大关注的,本阁的武天师只怕何时时刻紧盯着,自己花上两个月的时间协助办案也算正理。
议事之末,赵然提了一个问题,三清阁那位喻真人对此案持什么态度?
这个问题是卓长老直接回答的,他的答案是:喻真人持什么态度,目前不知,也没人会去询问,询问出来的答案也没什么价值,因此,秀庵一案由东极阁主导,三清阁西堂从旁协助,西堂属于武天师的管辖之下,可以不用向喻真人报备。
赵然点了点头,这算是比较合适的解决办法了,只是这么一来,三清阁等于束缚了很大的手脚,未免太过可惜,也由此看出,当年没有争得这个位置,是多么遗憾的事情。
回到抱月山庄,灵鹿雨阳一直在等着他,见了之后立刻期盼的跟在了他的身后,赵然不由一阵好笑,拍了拍他的鹿角道:“行了,你如愿以偿了,贫道要在这里待上一两个月,这段时间你就跟着贫道吧。”
雨阳欢喜的在原地踩着小碎步转了几个圈,然后凑了上来:“道长,小修还没去过扬州呢,听鸭小七和狐小九都提起过扬州,要不咱们去玩一下?”
赵然道:“那地方跟你没关系,和你想象中的好地方是两码事,明白吗?”
雨阳道:“没关系,到了扬州分头行动,道长去逛你的青楼,小修去找我的瘦马……”
赵然没好气的打断道:“你以为瘦马就跟你有关系了?此马非彼马,懂么?”
雨阳琢磨了片刻,依旧执着的腆着脸叨咕:“为什么没有关系?无非就是瘦一点而已,完全撑得住小修的,道长放心就是,这次小修绝不谈情!说起来江南这边风俗真是古怪得紧,一谈感情就甩不脱手,这还是妖修吗?哪里还有一点妖修奔放率性的品德……”
赵然冷笑:“哟呵,你还挺振振有词的嘛!盘丝说你没文化,我看不见得吧?”
雨阳不好意思道:“都是道长您教导的好,是宗圣馆同门熏陶得好……”
赵然一脚踹在他屁股上:“滚!”
回到房中,喝了两碗山庄管家亲自泡的热汤,感觉心情舒畅多了,于是翻过头来重新思索了一遍案情,觉得东极阁定下的方向是对的,剩下的就看执行力和细节关注度了。但他觉得这起案子最棘手的地方不在于能不能找到那个关键嫌犯,而在于找到之后该怎么进行下去。
按照两阁的意思,是准备把秀庵这个毒瘤从世上割除,同时借此机会争一争真师堂中的话语权,但如果背后直接牵扯到合道境大修士,又当如何呢?
好吧,这个想法其实挺不应该的,身为道门修士,哪怕在飞升的方式上有不同的认知,但至少,道德底线应该是具备的……谁知道呢?
这个问题是想不明白的,他这样的小人物,呃,似乎不能算小了,如他这样没到上层大人物境界的修士,就算想明白了也无能为力,干脆不去想就是了,反正只是协助,听吩咐不就完了?
于是,赵然开始思考这两个月天鹤宫的斋醮事宜,想来想去,忽然想起一个人来,于是飞符蓉娘,只说是想请她去天鹤宫代为主持这两个月的斋醮。
蓉娘很快回复,她说这事我实在没空,也不大会弄,你不是找人去代替你搞斋醮吗,干脆请茅山德佑观陆元元不就好了?人家就是精通此道的高手,去了松藩指定给你办得漂漂亮亮的,不仅斋醮能办好,还能在松藩待两个月,一举两得!
陆元元听说赵然有事耽搁了,需要在京城停留一段时间,于是很痛快的答应了蓉娘的请求,同意前往天鹤宫主持几场斋醮,让赵然把要办的科仪告诉她。
然后赵然一通忙活,将拟定的科仪发了过去,同时给曲凤和飞符,让他去天鹤宫给白腾鸣送信。
第九十三章 问储
就好像忽然之间转换了时间模式一般,赵然感觉自己这两天告别了之前的“闲者时光”,各种事情都找上门来了。
刚把让陆元元去天鹤宫顶替自己主持头两个月斋醮的事情安排妥当,抱月山庄的老管家就来禀告,说是有人登门送信。
赵然很是奇怪,讲法堂都结业了,若非东极阁今日忽然征召自己协助破案,早就返回松藩了,这个时候会有谁来送信?
来人却是王府的一个小宦官,赵然记得,是冯保的干儿子。小宦官满头大汗,见了赵然后喜形于色:“可算寻到方丈您老人家了,不知方丈是否有空,我干爹请您过府一叙,有急事。”
冯保请他过府一叙,其实就是裕王请他,只是不知裕王有什么事情?问这个小宦官,小宦官哪里知道,就算知道他也没胆子瞎说。
赵然也没工夫等他,让他自行回城,然后往城内急赶。
冯保和张居正都守候在裕王身边,除了这两位,还有一个赵然在京城后结识的熟人——翰林院侍讲学士杨慎。
见面之后,杨慎当即向赵然讲明情由,原来,讲法堂结业后,作为课业的一位讲师,杨慎下午和几位其余的讲师一道,被礼部请去过堂,挨个询问他们的课业讲授情况。
道录司名义上是礼部有司,问一问也属正常,所以杨慎等人便进行了回答。但杨慎回答完之后,却被提了个与此无关的问题——他对裕王和景王有什么评价。
杨慎很奇怪,也很惊惧,他对此的回答是:“此非人臣所能言。”但主问的杨一清却让他无须多虑,有什么观感尽管讲出来,而且杨一清在提问的过程中似乎在刻意引导,有偏向景王之意。
杨慎骨头很硬,面对官阶权势都远远超过自己的杨一清,毫不畏惧,询问对方是否奉诏问话,杨一清模棱两可间没有承认,于是杨慎当场告诉对方,如果不是奉诏问话,“侍郎此举形同谋逆,吾将具本参劾!”
于是杨慎当场和杨一清闹翻。
闹翻归闹翻,但包括杨慎自己都明白,没有天子的暗示,杨一清肯定不敢把人招来问这些话,说明天子即将考虑立储了。
杨慎专程来报裕王,这是已经表明,他是站在裕王一边的了么?
赵然刚考虑这个问题,张居正就从旁解释:“杨学士恩师为夏阁老,夏阁老当年颇受杨阁老提携。”
这下明白了,同时也正式向赵然点明,首辅夏言是支持裕王的。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太子年初薨逝后,裕王便为诸子之长,立裕王为储顺理成章。
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景王一派,内阁中严嵩是力挺景王的,这是整个京城都知道的事情,因为严嵩的力挺,拥立景王的呼声反而比身为兄长的裕王要高出很多——因为大家都知道,严阁老更合天子的心意。
赵然叹了口气,拿这种事情来跟他说,这是裕王一派要求自己挑明态度了。他本来不想就此表态,立谁不立谁,和他关系都不大,不论是谁当储君,他都没有特别的好处,因为他是道门中人。
但现在看来,其实背后支持裕王也不是什么坏事,一则和自己有密切关系的甘书同、夏吉、周峼、张略、张居正等人都是拥立裕王这一条线上的蚂蚱,如果裕王失位,这些人基本上都好过不了;二则反过来一想,就算裕王最后失败,对他来说同样没什么坏处,景王登上大位之后,同样拿自己没办法。
没什么坏处,却对身边的人有好处,这样的事情,可以试试。
不过他依旧不会把这件事情完全抗在自己肩上,负担太重,他没那闲工夫。
因此,他只是道:“继登大宝,要看气运,究竟如何,顺其自然,殿下也不要太过忧虑,哪怕最后不成,也不至于性命之忧,不过是出任藩国罢了,若是殿下不愿困于藩国,贫道也可收殿下为弟子,殿下到时候随贫道去大君山便是,一样自由自在毫无拘束。”
这番话稍显泄气,但符合赵然道士的身份,算得上是中肯的,同时也是在告诉这几位:你们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我这里,我是道士,讲究的是顺其自然,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大不了最后保你们一条退路就是。
裕王有些不甘心,当然他不好太过于逼迫,他也没那份逼迫的实力,于是进一步道:“方丈,孤今日午后入宫向太后请安,太后又跟我提起修行的事了,太后说,老四似乎正骨了。孤从西宫出来后,路遇老四,他是去兴庆宫向本生太后请安的,当时孤向他致意,他却理都不理,扬长而去……”
裕王从小和孝康太后比较亲,而景王则自打兴王妃入宫为本生太后之后,就投向了兴庆宫,所以两边的请安顺序和重点是不同的。
裕王最后那句话如果用在臣子身上,也许会让人生出“主辱臣死”之感,比如杨慎和张居正,听了这话就有点激动,有点坐不住。但对赵然来说,这话就显得有些没水平了,这种挑拨太幼稚了,他听了完全无感。
冯保在一旁帮腔:“方丈,景王殿下若是当真正骨成功,那杨一清今日的询问就很有意思了……”
这句话才见水平,赵然对这个太监点了点头,以示赞许,然后接过他的话题道:“既然如此,咱们就更不应该放松修行了,来来来,都练起来,贫道教你们养生功法已经数月,这些天贫道忙得很,没有过来督促,今日就看看你们都练得如何……”
“快快快,站好队,跟原先一样,殿下居中,冯大伴在右……是殿下的左手边……叔大在左,唔,杨学士没有学过,今日一起学起来,你站冯大伴旁边……”
“殿下不可懈怠,打起精神头来,若是练得不好,以后贫道就不登门了……”
“大伴,你也笑一笑,好的精神状态对修行有益……”
“杨学士,注意看我的动作,慢慢来,不着急……”
“很好,预备,开始……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再来一次……”
第九十四章 文明家庭
赵然回到抱月山庄,他选择的常住之处,是莫愁湖畔的一座独栋二层小楼,站在栏杆边对着月光下静谧的湖水,认真缕清自己的思路。
这两天的事情有点多,一个是和洪泽湖联姻,一个是查办春风观云两个贼道的案子,还有一个就是天子立储。
尤其是天子立储,如果冯保所言是真的,那么天子在景王正骨之后就立刻授意杨一清出面,询问大臣们对两个皇子的观感,其中的意味就很值得深思了。
明摆着道门不允许具备资质根骨的皇子登上宝座,你还去征询臣子们的意见,你究竟想干什么?是在刻意挑衅道门的权威么?还是说你以为道门让出了三省的庶务权,所以可以获得更多?
一张飞符发出,不久后便收到了东方礼的回复:“和裕王府的来往做得很好,保持下去,或许可以不用那么小心翼翼。”
收到这张飞符后,赵然沉思良久,摇了摇头。
他又忽然想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就渐渐开始考虑这些事关天下的大事了?随即自失一笑,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由他去!
于是暂时放下心思,回房继续修炼。自打前两天入了大法师境后,他便开始了温养神识的步骤,气海中储存的浓郁功德力在间隔了近半年之后,重新开始炼化。
功德力修行与灵力修行之间的一个很大区别,便是吐纳炼化上不需要耗费大把的时间,精元对功德力的转化速度很快,每天早起之后,或者晚睡之前,花个一炷香、两炷香的工夫,就能将全天的修行功课完成,甚至吃饭的时候都能同时进行。
最大的限制来自于精元的有限,否则赵然确信,如果功德力足够,比如去年抗旱的时候,他完全可以三天完成金丹境的修行。
今天忙活了一整天,还没来得及做功课,于是赵然先打了盆热水泡脚——话说大冬天以热水泡脚,真是说不出的享受。他一边泡脚一边修行,等脚泡舒服了,今天的功课也完成了。
完成之后内视一番,自觉余下的功德力怕是还够自己修炼半年,等这些功德力消耗殆尽后,神识的温养便可以稳固下来了,或许能够完成整个温养过程的四分之一。
两指法诀一掐,凌空摄住水盆,推开房门向着楼下一泼……
楼下顿时一阵怒吼:“谁那么缺德……哎呀,原来是道长,哈哈,那什么,如此夜深人静,原来道长也睡不着啊,哈哈……”
赵然倚着栏杆,疑惑的问:“大半夜的,你跟这儿闹什么呢?”
雨阳赔笑道:“修炼呢,打扰道长休息了,是小修的不是,给道长赔罪哈……”
“修炼怎么修到我楼下了?”
“不好意思,小修正围着湖边溜圈呢,这是第三圈了,没想到道长回来了。”
“溜圈?这是什么功法?”
“需食月之精华,以补阳气之缺,这是小修祖传的功法!”
“你爸是谁?”
“额……?”
“省省吧,还祖传……呵呵!这功法叫啥名?”
“功法名阳……”
“行了行了,别闹了,赶紧回去休息吧,好了,明天见。”
“砰”的一声房门关闭,楼下的雨阳舌头一卷,舔了舔鼻子上的水珠:“有点咸?”
在抱月山庄待了两天,赵然见到了从洪泽湖赶来的娥皇和女英。
娥皇是鸭小七,女英是狐小九。
事涉宗圣馆和洪泽湖之间的联姻大事,赵然对这两位愿意共侍一夫的灵妖比较看重,决定亲自做一顿好吃的招待这两个洪泽之主的干女儿,这是他最擅长的技能,一顿饭下来,甭管什么灵妖,基本上就服服帖帖的了。
但这两位进了抱月山庄,拜见了赵然之后,便一溜烟跟着雨阳向湖边树林而去。
追着他们仨在后面叫道:“你们游湖早点回来,我给你们做烧烤大餐!”
差不多到了中午饭点的时候,赵然掏出各种食材和用具,就在湖边寻了处优美的风景,架起了烧烤摊子。
一边烤着吃食,一边欣赏湖景,感觉还是相当愉悦的。等到差不多了,赵然向密林走去,招呼这几个不省心的家伙吃饭。结果进去以后,又捏着鼻子退了出来……
再等一个时辰,重新返回密林,再次捏着鼻子退出,如是者三。
第三次进去的时候,赵然看见了瘫软在地鸭小七和狐小九,以及呼呼大睡的雨阳。
最终,他只得叹着气,自己一个人品尝着烧烤摊上的吃食,一边吃一边欣赏冬日红彤彤的落日。
鸭小七和狐小九在抱月山庄住了下来,据说是打算一直住到元宵之后,陪着雨阳把这个大年热热闹闹过了,不让他在异乡感到孤独。
对此,雨阳表示,他真的想家了。
赵然的想法是,东南毕竟是人文之地,就连这帮妖修都知道要过年,哪儿像几年前在松藩的时候,还需他亲自抓妖,才能将那帮兔子、老虎、猴子什么的抓到一块儿陪自己过年。
再一想,不知不觉间,这就又是六年了……
转眼又是一年的年关,东方礼将麻家散修带回了京城,赵然得到的消息,经过麻家散修的查验,春风和观云两个贼道并没有身中蛊术,因此也就并不存在被他人控制着,去做一些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事情的可能。
据说在查验的过程中,两个贼道着实吃了不少苦头,这也让赵然对苗侗散修中世传的蛊术充满了好奇。
既然没有中蛊,那就接着开始第二步的审讯,也就是赵然提出的建议:熬鹰。
熬鹰需要时间,于是赵然继续在抱月山庄等待消息。
年三十的晚上,抱月山庄的管家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赵然和三个灵妖聚在湖边自己的楼下开始守岁。
三个灵妖长相都很可爱,不是凶恶型的,所以这帮管事家仆们都很愿意凑上来,于是赵然干脆招呼他们一起吃饭。山庄中采购了不少爆竹烟花,大家就一边放着,一边聊着,过年气氛还算不错。
席间,赵然向鸭小七和狐小九介绍着四川、松藩、大君山的种种,并代表宗圣馆向这两位即将入住的娥皇女英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嘱咐他们一家三口和和睦睦过日子,共创文明家庭云云。
狐小九道:“多谢道长了,想来松藩那边也一定很有趣,毕竟有那么多同道在一起。说起来,当年我也曾经去过四川,在那边待了小半年,对四川还是比较喜欢的,所以道长不用担心,我去了之后能适应。”
鸭小七问:“小九,你什么时候去的四川?”
狐小九道:“八年前。”
第九十五章 守岁
八年前,赵然仰头回忆了一下,那是嘉靖二十年,当时自己刚刚成为谷阳县无极院方丈,此刻回想起来,仿如昨日。
于是道:“八年前啊,当年贫道还在龙安府……你八年前来四川,有没有认识相熟的道友?说一说,没准此刻就在我宗圣馆中。”
狐小九便开始回忆:“有只猴子,自称通臂神猿,这家伙有点本事,打架很厉害……”
雨阳叫道:“猴子就在宗圣馆里!还有呢?”
狐小九眨了眨眼睛:“是吗……还有只食铁兽,胖嘟嘟的,黑眼圈,可好玩了……”
雨阳:“也在,也在的!”
狐小九怔了怔,又道:“还有个申姜子,老想着拿假钱跟我换东西……”
雨阳:“也在大君山!”
“还有一头野猪,自称高元帅……”
雨阳:“有的有的!”
赵然有点坐不住了:“小九,你是几月去的四川?去的都是什么地方?”
狐小九道:“年初去的吧,九月离开的。”
赵然身子前倾:“去的哪儿?”
“川东一带待得久一些,后来还去了川北,太华山。”
“你是不是有个法号叫青丘?”
“这是我随便瞎起的,我本山洞府不是青龙山吗,山下村民都叫清丘山……到了四川后,那边的道友们都喜欢给自己加个法号,我也就随便瞎起了一个。咦,道长怎么知道?”
“贫道当年是华云馆道门行走。”
“道门行走?啊……赵行走?”
所以说什么叫做冤家路窄呢,当年太华山大战的后期,这位川东群妖幕后的军师眼见形势不妙,便立刻掉头转进——人家不玩了。
要不说她属狐狸呢,当真算见机得早,否则只怕早就加入君山施工队了。
太华山大战已经过去了八年,灵妖之间本就没那么多仇恨的概念,大战的双方如今都在宗圣馆中一起修行、一起干活,共同忙碌着修行事业,奔向美好的明天,所以狐小九虽说是大战的重要逃犯,但此刻早就不算什么了。
当下,赵然和狐小九便聊起了太华山的事情。
“哈哈,当真有趣,竟然能够遇到当年的青丘法师。想必通臂神猿那帮家伙都记得你,去了之后我跟他们说,不要找你的麻烦。”
“多谢道长了,不过我也不怕,有七姐和雨阳在,我们三个抱团,他未必就是我们的对手。实在不行,我就去找牛大他们,我家兄弟姐妹也不少!”
“哦,对了,当年还以玉皇阁的名义发过一封通缉令,通缉的对象就是你。”
“这可是一点消息都没收到,原来本法师还被通缉过吗?真有意思!”
聊到大战的起因时,赵然问:“你怎么就想着跑去四川?怎么就想着去鼓动这帮家伙打仗?”
狐小九道:“我当年修行时一路闲逛到了川东,在山中偶见一株生长极好的灵草,自觉于己身修行或有极大帮助,便在山中守候了半年。那年的三月,也不知哪里来了一个老头,也想抢我这株灵草,于是我和他斗了一场,但没斗过他……”
雨阳在旁怒道:“好贼子,什么老头,且待本仙会上一会,替小九你报仇!”
狐小九白了他一眼,续道:“既然斗他不过,我也认命离开,谁知这老头却和我说,只须应了他一件事,龙胆莲叶草便还给我。我问他是什么事,他说他有几个玄门正宗的好友正在四川,帮一些妖修收复被抢去的洞府,和对头约好了夏末会猎于太华山,让我前往四川助阵。这灵草对我很重要,于是决定答允老头,前往太华山赴战。”
赵然想了想,问:“这老头是老儒生的打扮么?是不是姓蓝,叫蓝田玉?”
狐小九摇头:“不是蓝田玉,蓝田玉是这老头让我去四川找的人,据说是上三宫的高修。那老头自称灵台山道人,我也没什么印象。后来到了四川,听姓蓝的他们几个说起,这老头厉害得紧,好像是姓古……”
赵然问:“之后你还见过这个姓古的么?有没有他更多的消息?”
狐小九道:“之后再也没见过这老头了。对了赵道长,我身上背着你们道门的通缉令,怎么去四川啊?能不能撤了?”
赵然哈哈一笑,表示毫无问题。
一张飞符发给东方礼,将狐小九的情况说了,并向东方礼拜年。很快,东方礼就回复:“我马上过来!”
赵然问:“你们也不过年的吗?”
东方礼回复道:“当然过年啊,我们几个都在一起包饺子呢。”
好吧,面对这条战线上的同道们,赵然忽然感到很是惭愧,由衷的向这几位表示敬意。同时也有点懊悔,早知道明天再告诉他们就好了,现在可好,年三十都过不了……
东方礼和卫朝宗联袂而来,赵然连忙请他们入座,狐小九已经从赵然这里得知了这两位的身份,此刻很是忐忑。
这两人来了以后便立即投入询问之中,花了半个多时辰,详详细细将当年的情形问了个清清楚楚,然后由卫朝宗执笔,现场按照狐小九的叙述描绘这位灵台山古道人的画像。
赵然没想到卫朝宗竟然是此中高手,几次更正之后,狐小九就说差不多有个六七分像了。
赵然在旁边看着,接过来后稍微涂了几笔光暗,狐小九便道:“就是这个,至少八分了,九分也差不多!”
卫朝宗也在旁边赞叹不已,对着画像向赵然请教了半个时辰,在东方礼的催促下,接过赵然在湖边给他捡来的一块鹅卵石,回去准备找时间练习了。
守岁重新恢复,到了凌晨时分,赵然头上各种白光开始闪耀,宗门师兄弟的、问情宗师姐妹的,玉皇阁、鹤林阁、紫霄阁等为首的各家馆阁熟人的,认识的几乎所有散修世家的,当然也包括蓉娘……顿时令赵然手忙脚乱。
到了子时,更有一波白光汹涌而至,那是本次讲法堂结识的同窗们,一百一十三名同窗,给他发符的达到了九十七名!
赵然一边挨个回复,一边暗自庆幸,好在自己手上的飞符只要五钱银子一张,否则今晚怕不是要回复出去上千两银子?不过就算如此,二百多两银子的耗费也让他心疼不已。
第九十六章 嘉靖二十九年正旦
嘉靖二十九年京城的正旦,是个晴朗的日子,自从赵然七年前出任白马院方丈以来,头一次不用主持斋醮,终于过了一次舒舒服服的年节。
这么一个好日子里,他原本打算去看一看张略,但还没出门,就被裕王府的随从堵住了。
“赵方丈,小人冒昧打扰了,还望方丈恕罪。”
赵然看了看门外停着的那驾马车,看了看这王府随从一脸憔悴的神情,问道:“你是在这里守候了一夜?”
那随从点头:“是,不敢于年夜搅扰方丈,故此等候于门外。”
“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冯邦宁。”
“冯?冯大伴是你……”
“那是小人的叔父,叔父想问方丈是否有暇,能否至府中办个斋醮?”
赵然想了想,反正也没什么急事,张略那边什么时候去都可以,人家这么诚心的在门口等了一晚上,那就给这个面子吧。于是点了点头:“那就走一趟。”
既然东方礼之前发了话,又是去主持王府斋醮,那就不用偷偷摸摸溜进去了,正大光明上了马车,直入王府。进去一看,这里已经等候了不少人,包括裕王本人、王府中的太监和管事,以及一些中低阶官员如杨慎、张居正等等,大约有近百。
赵然下了马车,也不多言,先至府中的道堂处,这里早已布置好了科仪所用的诸般物事。另有十六名道士陪斋,由应天府上元县道院的都讲带领,早已分列法坛两侧。
赵然大致看了一眼,一切都还算严整,想必是这些上元县的道士们彻夜打理出来的。于是便按照上元县道院的准备,依此办了个祈福科,为天子祈福,为孝康太后祈福。当然,这种斋醮属于白瞎忙,也就是替裕王表达个心意而已。
斋醮完毕,赵然被请至王府后园奉茶,一边吃茶一边琢磨着,暗道裕王这边是不是又有了什么重大消息?
却见裕王向自己道:“方丈的养生功法是极好的,孤习练数月,渐感精力比原先强出很多,大伴、张主簿他们也有同感,前几日杨学士习练之后,回去也说好,这不,今天又有几家的子弟也想跟着一起习练,还望方丈首肯。”
赵然看了看花园边上恭敬肃立的一干人,的确有不少新面孔出现,自己大部分都不认识,于是听冯保介绍。
这些人里有夏阁老的侄儿夏克承、礼部尚书毛澄之弟毛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