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门法则-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是吴化纹!
  明军这边很多人都见过吴化纹,同时喊了出来:“不是姓吴的!”
  那人穿着吴化纹的甲胄,带着吴化纹的头盔,嘿嘿笑着看向赵然,看向曹指挥使,看向东方敬,仰天道:“指挥使,给末将等报仇啊!”
  数十人转身向后,一齐跳下高耸的鬼方崖,卷进了浪花飞腾的激流之中。
  曹指挥使让人翻检鬼方崖上的尸首,辨认面目,同时将所有骑马的军士,连同保忠的二百人,全部洒了出去,四下搜寻吴化纹的踪迹。
  赵然将灵雁招来,也顾不得掩饰了,乘着大雁冲天而去,四下查看,一边查看一边仔细回忆。
  如今细细想来,吴化纹只有一个机会逃走,就是使用佛门法宝,于漫天红雾之中换掉衣甲,自己当时在高空中也被红雾所阻,看不清楚下方的情形,等转到看得见战场的地方时,或许吴化纹已经溜走了。
  再一想,赵然不禁暗骂自己粗心。智深和尚和广诚和尚他都是认识的,怎么一路跟过来的时候,竟然没有留意到,这两位都不见了呢!
  大军在红原地界上找了三天,没有发现吴化纹的踪迹,只得收兵回营。
  在红原守御所办的庆功宴席上,东方敬拍了拍赵然的肩膀:“致然这两天情绪不高,还在为没有捉到吴化纹生气?”
  赵然摇了摇头,道:“敬师兄,我是自责啊,当时我就坐在灵雁背上,一直盯着战场,可却把人给盯丢了……”
  东方敬安慰道:“这也不能怪你,谁能想到他竟然为了活命,直接将八百精锐全部丢下呢?谁又能想到,他这八百精锐部下为了给他创造一个逃命的机会,竟然甘愿自赴黄泉呢?自赴黄泉啊,居然没有一个人退缩,啧啧啧,真是了不起!”
  赵然叹了口气:“这招金蝉脱壳,的确了不起。他也真够狠心的,换了我,绝对做不出来。”
  东方敬默然片刻,举杯道:“不想那么多了,来,饮酒!”
  一场大战,全歼了白马左厢精锐的八百步跋子,这是白马山大战以来,松藩卫获得的又一次大胜,捷报直抵庐山、直传京城。
  后续应当如何记功、如何奖赏,一切都由川西总督府和天鹤宫上报。虽然原本议定的军略中,白马院只是组建民团充当守城的诱饵,作战重任都放在红原守御所、小山千户所、赤水千户所这几支明军主力肩上,但在实际作战中,红原民团却承担了七成的作战重任,所以赵然自是要为这帮手下积极争取的。
  首先是与夏吉协商,将红原民团保留了下来,升格为一支松藩的常备军力,由总督府按照半饷供给,白马院则自筹半饷。正六品团练使的位置,赵然推荐袁灏兼任了,对于袁灏来说,相当于升了一级。
  其次是守城战中表现出色的君山匪寨一帮悍匪,赵然全部报请夏吉,任命为民团中的总旗、小旗,尤其是张五、蒋竹子、铁腿龙三等人,不仅授予总旗军职,而且还直接授予道牒,也算是开了正经道士出任军职的先河。
  至于千户、百户等官职,则和曹指挥使、宁守御协商,由那批作训军官出任,为首的张百户晋升千户,其余总旗晋升百户、小旗则升总旗。
  在如今的川西总督府各军排序中,红原民团只能居于三等之列,忝居末席。赵然将这批军官留下,红原民团才能走向正规化,赵然对这批军官的要求,就是让红原民团向松藩卫看齐。当然,前路漫漫,这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了。


第七十七章 分离
  松藩卫乐得将手插进红原民团之中,更乐得空出一批军官职级来奖掖有功,比如宋雄就捡了个便宜,晋升总旗,从宁德寿的亲卫中调出,开始带兵了。
  不过宋雄自家却有些郁闷,他身负修为,军中罕有,与军甲兵刃的结合度相当高,精心准备了一个多月,满以为能够厮杀一场,斩下几个首级,结果什么也没捞着,就连最后在鬼方崖上绞杀步跋子残军的一战,他也只能在山下乖乖待命,羡慕的听着崖上的厮杀声。
  赵然对此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军中以军功为重,没有立下功勋就能出来当总旗,这已经是宁德寿能做到的极限了,只能叹息宋雄运气不好,否则以他的本事,只要打了这一仗,升个百户绰绰有余。
  参加了大战的修士们同样需要报功嘉奖,当然,这种嘉奖与迁转无关,修士们也不需要,对他们的奖励主要以修炼材料为主,包括符箓、灵药、法器、金石等等。
  受到奖掖的主要是裴氏兄妹、问情宗师徒、楼观门人及参战的散修、灵修等。因为战斗规模小,奖励并不算丰厚,但对低阶修士和散修来说,却很是不错。
  比如曲凤和就得到了一件低阶防身法器,很适合他使用;郭植炜得了一本丹经,捧着爱不释手;杨致温得了一卷与修行无关的唐代图册,但却如获珍宝;郑雨彤得了一瓶定神丹,这是助她破境结丹的;屠夫和沈财主也各自获得了不少法符,对于散修而言,法符还是比较难得的……
  至于一众灵妖,雷霄阁则赐下了一批辅助修行的丹药,这也是没办法,灵妖们绝大部分用不了符箓,法器用着也不如自家的神通使起来顺手,至于道门功法之类更是白扯,唯有丹药还能起点作用。
  他们更在意的其实是修行洞府和灵草灵药,这些在大君山洞天中都得到了,按照蟾宫仙子的说法,其实奖励早就给过了的,这次参战不过是保卫家园、履行义务而已。赵然对此自是送上了一大堆赞颂和表扬。
  由此也可看出,雷霄阁对于奖掖有功这方面的事务还是比较用心的,当然也不排除有楼观的因素在其中,谁让许真人是雷霄阁坐堂真人呢。
  白马院的道士们在此战之中也是出了大力的,不论是前方杀敌还是后方的钱粮筹划、动员组织,到处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赵然同样将他们的功劳上报了天鹤宫。
  但功劳是上报了,能够拿到多少奖励就不好说了,顶多就是给一些银钱赏赐,或者记载军功以备将来迁转,想要现在就获得提升,那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么多职司可以拿出来挑选。
  为什么总说屁股决定脑袋呢,赵然如今就是这么个情况。他当年在叶雪关大议事的时候提出了道衙合一的策略,除了可以很好的解决当时的难题之外,也与他跟红原没什么牵扯有关。
  白马院道衙合一已经五年半了,赵然坐在了白马院方丈这把椅子上也已经整整三年,思考问题的角度肯定就变了——他觉得道衙合一不是那么方便了。
  不方便的地方在于两条,一个是大伙儿常年累月的超强度忙碌,每个人都兼挑双份事务,能坚持三年已经可以说是奇迹,再继续下去,赵然很怕会出问题。
  赵然听说,嘉靖十八年的时候,昆明知府仇某人不体恤下属,让府衙中的上下官吏连轴转了数月,没有白天没有黑夜,当年生生累死了两位书办。
  某日,他还临时将一位县令急招至府衙议事,该县令为防洪一事已经三天没有合眼,一路急赶到昆明之后,在议事中忍不住打了个盹,被仇知府辱骂呵斥,当场剥去官服待参。
  这些事情传扬出去,老百姓都夸仇知府是个青天大老爷,他自己也搏了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名声,高升为云南右布政,简直是拿下属的生命和前程染红了头上的乌纱。
  赵然一直很是不解,连自己下属都不好好爱惜的官员,能够真的爱民么?他们懂什么叫爱民么?他们爱的是什么呢?果然,没隔两年,仇布政巨额贪墨之案爆发,震惊天下。
  赵然当年是鄙视仇某人的,更对那些动不动就当众开口辱骂下属,说话没有三两句就扬言要“拿下你的乌纱帽”、“等着我参劾你”、“干不了我就换人”的这种官僚很是看不上眼。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这些话,除了为名之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用处。俗话说会咬人的狗不叫,真正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压根儿用不着来这么一套。
  但这两年白马院上下紧跟他的脚步,拼了命的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过不知多少回,自袁灏以下,所有道士都曾经有过累到病倒的经历,这让他一想起来就暗暗自责。
  白马院道衙合一,道士们一个顶俩,这种状况肯定不能持续下去,所以借着这个机会,他打算将道院和县衙分开,将人手填补完整,让红原与松藩其他三县一致。如此一来,人手多了,大家分担的事务也就少了,可以喘口气了。
  不方便的另外一条,则是职司少,如果能够分出一个县衙来,就可以多出一倍的空缺,奖掖有功之时自是游刃有余。
  赵然向杜腾会和夏吉提议的时候,两位松藩的大人物都很是赞同,不论赞同的话说得多么冠冕堂皇,真正打动他们的,则是多出来的职司,以及分离之后重新理顺了的上下体系。
  两家原本共管一个道院,如果分离成功,那么职司和空缺必然增加一倍,而且职权也有所增加,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以红原的发展形势,如今在籍超过十万人,这是不折不扣的上县,无论道院职司还是县衙品阶,都必然会有扩展。
  经过一番紧急磋商之后,川西总督府和天鹤宫分别呈文,报送四川布政使司、玄元观,同时两位大人物也开始加紧活动,以求上峰早日批准。


第七十八章 五年计划的推行
  打破道衙一体是比较大的体制性突破,不是川西总督府和天鹤宫自己就能决定的,必须上报布政使司、玄元观,布政使司和玄元观还要上报内阁和总观,当然,最后的意见肯定是以总观的意见为准。
  整个过程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赵然的预计,大概会经历一个月到三个月,或许明年过了正月,甚至二、三月以后才会有结果。
  在天鹤宫,谈完这件大事后,赵然问杜腾会:“杜方丈有暇否?”
  杜腾会毫不犹豫微笑道:“有!”
  赵然唿哨一声,南归道人落在天鹤宫监院舍,赵然向南归道人介绍:“这就是贫道的上司,天鹤宫杜监院。”
  南归道人点了点头:“杜监院。”
  杜腾会不敢怠慢,连忙行礼:“见过南归灵君。”
  赵然早就和灵雁商量好了,得了灵雁的同意,因向杜腾会道:“请杜监院上坐,这段日子着实忙得狠了,咱们去大君山洞天松快几天。”
  杜腾会大笑:“好,就住天上人间!”
  如同当日玄元观知客薛腾谦的感受一样,杜腾会在天上翱翔一圈,落到大君山洞府前时,满脸通红,激动得喃喃自语:“能上青天走一遭,死了也值了,死了也值了!”
  赵然笑着将他引入山门,迎客松和马上功两个灵妖连忙迎了上来,带着他进套房换衣,换罢入池,享受温泉的氤氲之气。
  杜腾会微微闭眼,享受了片刻,向身旁的赵然道:“致然,我杜家有个侄女,今年一十五岁,本来是准备许配人家的,但这不是查出来了么……有资质……致然你看?”
  这是当初两个人约好的,若是三年内松藩的信力值每年增长五成,今年达到一百二十万圭,赵然就答应给杜氏一个名额,他家有哪个子弟具备条件,就收哪个子弟入宗圣馆修行,这意味着一次宝贵的正骨机缘。
  眼看已经是嘉靖二十五年的年末了,虽然九州阁尚未发布当年的天下信力簿,但对于高度关注松藩信力增长的这两位来说,今年比去年增长五成应该问题不大。就算最终的结果不到五成,但因为嘉靖二十四年超额完成了任务,今年要达到三年总目标的一百二十万圭并不难。
  所以赵然也很干脆:“人在哪里?”
  杜腾会眼睛都笑眯缝了:“就在松藩县。”
  赵然点头:“回头就去领过来。”
  他现在也想开了,只要能入修行门槛的,品性不差的话就统统引入门中,至于适合不适合楼观道法,那就各凭机缘吧。宗圣馆如今缺的是人,远远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只要正骨成功,哪怕将来结丹困难,但能到黄冠境就行,哪怕只是羽士境,也大有用处嘛!
  今年的正骨丹给了曲凤山,转过年来又可拿到一枚,就用在这个十五岁的杜家女弟子身上好了,等再过一年,嘉靖二十七年,赵昊那孩子年满十五,能够忍受正骨了,就可以安排他入门,到时候楼观五位三代弟子,也算有点门派气象了。
  当然,该寻找还是要寻找,二代弟子有四位,三代弟子怎么说也要有八位,如此才是兴盛气象。
  念及于此,赵然忽然想起来,是不是该进行一次松藩未成年人口资质根骨大普查呢?明明是自己的地盘,可别让别的道馆捡了便宜去,那可就悔之莫及了。
  尤其是一想到那么多助战修士都聚集在松藩,他忽然间对此事有了急迫感。
  赵然泡在池子里,正琢磨着如何调派人手、如何开始查验的问题,忽听杜腾会道:“如今观阁修士入十方丛林已是第三年了,天下一千四百县,有二百个县入驻了馆阁修士,虽说与总观五年之期的约定还差很多,但进展还是较为明显的。”
  五年之期本来就与赵然有关,是他和张阳鸣、沈云敬一起参详出来的,如今看来,当初还是乐观了一些,其中的确存在许多困难。
  头一个最大的困难,便是馆阁修士对这项治策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能够驱动多少修士进入十方丛林任职,如今看来,还是这方面的动员还是有所欠缺,这肯定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第二个困难,在于各县道院老方丈的安置进度,也比当初预计要难一些,原有的方丈,年龄到头了,身体不行了,自行辞退出来的位置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人家好端端的在任上做事,就不能强行拿下,必须另寻去处,这同样是困扰各省乃至总观的头疼问题。
  最乐观的估计,五年期满之后,大明能有一半州县由修士出任方丈就不错了。据闻总观已经推迟了第二阶段的布局,即府宫方丈的履任,目的就是等待更多的时间,等待更多的位置能够清理出来。
  但进度虽然不及预期,效果却着实不错。头一年执行这项政策的时候,只有三十余个县院试点,对信力值的影响不是很大,甚至中原某些省份的信力值还因为别的缘故有所下降;第二年履职的县院加了一倍,信力值的增长上就能看出一些门道了;嘉靖二十五年全部放开,全年又有一百多个县院加入,赵然从青衣道人那里获悉,今年的信力增长会比较明显。
  杜腾会脸上盖了条面巾,在缓缓升腾的热雾中续道:“我询问过总观,总观的意思,下一步府宫一级的方丈履任,或许会推迟两年,但无论如何,两年后必定会开始推行,到时致然想必就要到天鹤宫来任职了。既然如此,我倒是有个想头,不如致然提前来,给我当都讲如何?”
  赵然怔了怔,问:“莫都讲……?”
  莫都讲便是天鹤宫的现任都讲,三月时,叶云轩来松藩搅风搅雨,在天鹤宫办了个交流座谈会,莫都讲也在场。但因为杜腾会的强势,天鹤宫都管、都讲、都厨这三都的存在感都不强,当时座谈会上都没有只言片语。
  赵然平时和三都打交道的机会很少,说实话是不自觉间有些轻视的,轻视归轻视,人家毕竟是三都,就这么强势上位,置莫都讲于何地?
  杜腾会笑道:“他准备去马湖府任监院了,调令年后就下。”


第七十九章 红原根骨普查
  赵然略微有些惊异,虽说天鹤宫的三都与马湖府监院平级,但由三都去做监院,如此平调重用可非同一般,也不知是莫都讲自家发力,还是杜腾会的手笔?
  有这么一个上位的机会,赵然肯定是愿意的,任红原方丈整整三年,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下一步当然是为出任天鹤宫方丈做准备。
  如杜腾会所言,再过两年,赵然就可以名正言顺登上天鹤宫方丈之位,但在此之前,能够早一步了解天鹤宫,早一些和天鹤宫同道接触,等杜腾会离任之后,肯定有助于自己掌握天鹤宫。到时候甭管新监院是谁,自己的发言权都会相当稳固。
  于是问杜腾会:“方便么?”
  杜腾会笑了:“有何不便?致然不用管了,等我消息吧。”
  ……
  嘉靖二十五年的十二月比过去几年都要寒冷,进入中旬以来,天空中的铅云越聚越多,压得也越来越低,将在大君山享受了多日的杜腾会送回天鹤宫后,赵然骑在灵雁的背上,感觉似乎伸手便能触及。
  拍了拍灵雁的脖颈,赵然问:“南归主任,忽然想起来,已经一年多没见白山君了,那只白鹤到底去哪了?你有消息吗?”
  灵雁摇了摇头:“上回听说她要闭关,或许闭关去了,我们妖修闭关就常年累月,一年不见很正常。”
  赵然忙问:“那怎么没告诉我呢?莫非她要化形了?蟾宫仙子都还没化形,难到她比仙子还厉害?我印象里她打不过仙子啊。”
  灵雁道:“白山君不是擅长斗法的妖修,她的修为不一定比仙子差,只是打不过仙子而已,嗯,她连通臂、黄山君都打不过。但我们都很尊敬她,道长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她有灵果。”
  “那她的灵果是哪里来的呢?”
  “哦?你知道么?”
  “我也很想知道……”
  “南归主任,能好好聊天吗?”
  “道长,你有没有感觉到,白山君身上有股气质很吸引人?”
  “哈哈,关于这一点,我很理解你的想法。好了,说正题,如果她是在闭关,那她究竟在哪里闭关?”
  “应该是在云显台吧。”
  赵然怔了怔:“云显台?她什么时候巴结上了龙阳祖师?”
  “这我哪里知道?”
  “回头我去问问祖师……南归主任,你看这天,很快要下雪了吧?”
  “这场雪会很大。”
  “有多大?”
  “总之非常非常大。”
  “你怎么判断出来的?”
  “因为我是灵雁啊。”
  这个理由很生硬,但也足够强大,赵然决定采信。他想了想,催促道:“咱们快一些回大君山,接下来有得忙了。”
  回到洞天之中,赵然先飞符魏致真:“大师兄在何处?什么时候能回来?”
  魏致真回复:“在黔灵山,老师应该来过这里,我和青衣道人正在找寻老师的下一步踪迹。”
  赵然感觉很是奇怪,怎么就到了搜寻踪迹的地步了?就算老师飞符用光了,不是还有青衣道人在大师兄身边么?青衣道人和赵师伯是有交情的,完全可以联系啊,莫非赵师伯飞符也耗尽了?
  试着分别发了个飞符给赵师伯和老师,等了良久,果然没有回复,赵然摇了摇头,不过在大明境内,老师又是和赵师伯“在一起”,两个大炼师扎堆,没理由会出什么危险,于是将此事暂时撇到一旁。
  赵然先上了趟云显台,见了龙阳祖师,问:“您老人家在呢哈。”
  龙阳祖师趺坐石台上,没搭理赵然,赵然也知道自己这句问话是句废话,于是忙道:“祖师见到白鹤了么?”
  龙阳祖师这才开口:“你找白鹤有事?她在闭关清修,你不要打扰。”
  赵然挠了挠头:“原来真在祖师这里啊,呵呵,那就好,弟子还以为她失踪了,或者有什么不测……不知她闭关还需多久?是这样,前不久咱们跟西夏打了一仗,洞天中的这些灵妖们都出了大力的,有功岂可不赏,因此弟子着实拿了不少灵果灵草出来,如今储备快要耗尽了,便想寻白鹤支援一些。”
  龙阳祖师没好气的翻了翻眼皮:“不是什么急事,就不要打扰白鹤了。再者,你还真当白鹤这些灵果灵草无穷无尽?行了,等她出关,自会去见你。”
  赵然只得从云显台下来,沉吟片刻,开始召集人手。
  既然老师和大师兄都不在,龙阳祖师又不管事,大君山洞天就由赵然说了算。他将余致川、骆致清、宋雨乔找来,道:“眼看要下雪了,听灵雁说,这场雪会下得很大,你们知道的,灵妖对天象通常都有很强的直觉和预见性。如此一来,红原可能会出现雪灾,身为道门中人,是不能坐视不理的。故此,我打算在红原地区开展一次救灾慰问,帮助百姓抵挡雪灾……”
  说到这里,宋雨乔道:“你就说想让我们做什么吧。”
  赵然嘿嘿一笑:“师姐当真痛快。因为时间比较紧,我打算将红原两万六千户百姓分为五个片区,咱们四个,加上郑师姐,每人负责一片,挨家挨户送温暖……”
  “什么是送温暖?”
  “就是送上宗圣馆的关心和问候,让百姓们感受到温暖……”
  “到底送什么?”
  “就是送点粮食,送点银钱。每户五斤粮、二十文钱,钱粮都由我个人出,但是需要大伙儿一起帮忙。”
  “为何不让凤和他们这帮弟子去?”宋雨乔看了旁边的余致川和骆致清一眼,道:“凤和做事很稳妥,更利索。”
  赵然道:“凤和固然是把做事的好手,但他没到黄冠啊,给人看不了资质和根骨。”
  宋雨乔点了点头:“你就是想在整个红原的搜寻弟子呗?偏偏那么多花花绕绕。行,明白了,这件事我老师也能帮忙,可以算她一个。”
  余致川难得有机会下山,对此很是高兴:“好啊,师弟吩咐吧,应该查多大岁数的?怎么分派?”
  赵然道:“咱们就查十岁到二十岁年龄段的,这样的家庭约莫五千来户,其余的家庭自有白马院道士慰问,咱们就管这五千户,每人跑一千户。”于是将具体的办法详细讲述一遍。


第八十章 嘉靖二十五年的信力盘点
  这套活计赵然以前在谷阳县小君山就干过,可谓驾轻就熟,事情交代清楚,连同大法师林致娇一道,宗圣馆全体出动,按照之前的分派,在白马院道士的协助下,开始分片慰问。
  老天爷也是应景,宗圣馆开始大慰问没两天,雪便开始飘落。连续下了七天的大雪,将草原盖得严严实实。这个冬天,红原的百姓们算是真真切切把宗圣馆的仙师们认了个大概,也记在了心间。
  连续劳累了半个多月,宗圣馆的修士们才又聚在了一处。
  盘算一番,各个喜出望外,这里还真是一片“未开垦”的土地,收获丰富!
  赵然道:“我这头发现了一个有资质根骨的,是仁多家的孩子,此外还有两个虽无根骨却有资质的,不过年龄稍微小了点,想正根骨的话,怎么也得三年后了。”
  林致娇很是欣慰:“致然,我也找到了三个,两个女童一个男童,都记下来了。先说好,那个姓卢的女孩子入我问情谷,你们楼观可别跟我抢。”
  赵然哈哈一笑:“哪能呢?问情、楼观都是一家,不分彼此,不分彼此,哈哈!”
  如这种过筛子一般搜罗弟子的方法,也是赵然首创,基本没有遗漏,宋雨乔、余致川、郑雨彤也各有发现,轮到骆致清时,他更干脆,不多时直接出去牵了个少年回来:“我的弟子。”
  赵然很是惊讶,骆致清居然愿意收徒了?连忙看向那少年,见他大约十四五岁,穿得整整齐齐,很是富贵,只是眼神有些呆板,直勾勾的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不会是个傻子吧?赵然一惊,连忙查验,却发现这孩子资质根骨都不错,虽说不及曲凤和、曲凤山那般绝佳的资质,也不像封唐资质根骨两者之间的完美平衡,却也是少有了。只是这呆傻模样是怎么个意思?
  赵然问:“你这孩子,姓甚名谁?出自哪家?”
  连问三遍,这少年才好似刚刚听到一般,从莫名其妙的某种状态中解脱出来,“呼”的长出了一口气,向骆致清道:“老师,我明白了!”说完之后,又怔怔望着眼前的赵致然等人,一片茫然。
  骆致清点点头,微笑道:“明白就好。这些是你师叔师伯,唔,还有林师祖。以后再认不迟,走,回山。”拉着那少年便飘然而去。
  众人面面相觑,各自摇了摇头。
  这次共搜罗到资质根骨齐备的少年六个,有资质无根骨的少年十八个,算得上相当不错。
  六个资质根骨齐备的,可以直接进入宗圣馆修行,其中的两个女孩子,被问情谷全部收走,赵然对此倒是没什么异议,毕竟问情谷至今只有一个三代弟子,加上预备正骨的杜家女弟子也才两个,的确太少,补充两个也是应有之意。等将来弟子多了,楼观这边有坤道可以带女弟子了——比如大师兄双修拐个师嫂回来,再考虑收几个女徒也不迟。
  剩下的十八名少年,则全部收入白马院,从火工居士做起,优秀的来年进入经堂为道童,功课卓异的,每年选拔一位正骨,自此以后形成制度。
  当然,明年的正骨丹给杜家女弟子,后年的给赵昊,这是早就预定的,他们只能等两年以后了。
  赵然的打算,是每三年或五年搞一次,一批一批,将宗圣馆壮大起来。当然,下一次选弟子就不由那么辛苦,可造弟子也不会有那么多了。不过等到二十年后,先不提修为深浅,只论规模的话,应该会有些正规馆阁的气象了。
  这次大规模搜罗弟子的行动还是相当耗费精力的,宗圣馆几乎全馆尽出,每个人都累得够呛,折腾了半个月才得了这些弟子,委实不易,就算是修为最深厚的林大法师,每天连续运转查验根骨的功法数十次,也几乎筋疲力尽,勉力支撑到完结,便拉着门下女修们匆匆回谷静修去了。
  等赵然全部安排妥当,已经到了嘉靖二十五年的年根底下,林大法师、余致川、骆致清、宋雨乔都回去修行的修行,带弟子的带弟子了,赵然和郑雨彤却还要继续忙活,两个人相互鼓励了一番,各自回归本院,接着举办斋醮科仪。
  嘉靖二十六年的正月,赵然继续在一片忙碌中度过,他除了举办四次斋醮外,更多的时间放在大雪灾之后的灾民安顿上,包括修缮民屋、修补畜栏、清理官道等等各种事物。功德的确赚了大把,但也真是累得狠了。
  尤其今年的正旦前后,赵然收到的各种拜年飞符骤增,让他花了小一千两银子才回复清爽,想起来就感到肉疼无比。
  除了他本人外,另一个用符大户就是余致川,余师兄的飞符用量更大,令赵然很是咬牙切齿了一番。好在总观下发的嘉靖二十五年天下信力簿及时送到了手上,给了赵然巨大的心灵安慰。
  嘉靖二十五年,松藩地区的信力继续大幅度增长,一举突破三年前订立的一百二十万圭目标,达到了一百五十八万圭,增长六成多,由此终于甩掉了全省最后一名的帽子,直接挤到了第十七位!
  白马院信力值达到六十三万圭,几乎翻倍,继续保持松藩地区四县头名;松藩县今年增长良好,达到三十九万圭,排在第二;龟寿院为三十一万圭,名列第三;灵蛇院因为庄雨琪的走马上任,加上监院曾致礼的不得志,信力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