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门法则-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贪看多时,这才听赵然道:“这便是君山洞天的小世界,到了夜晚时才是最美之时,咱们在这里等候一会儿,天黑之后便可体会。”
  半个多时辰之后,天光暗了下去,天上星辰显现,繁星闪烁间,不时有流星划过。最为奇特之处,是这片夜空上的星河极为清晰,总有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令人忍不住想要伸手摘下来。
  江腾鹤叹道:“这里当真美妙,观星台便建于此处了!”
  在此处洞天议论了多时,骆致清忽问:“龙阳祖师的殿台设于何处?有祖师居于此处,弟子要多多请教才是。”
  赵然指着远处的各处山峦,道:“明日将这方小世界转一转,为祖师挑选一个合适的地方。若是龙阳祖师不喜欢这里,咱们也可以再向深处探查一下,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所在。对了,张大真人临去前曾叮嘱咱们楼观照顾好青衣道人,咱们也应当为她修一座别邺。其实依照我的本意,是想在修行球场建几座别院的,让龙阳祖师和青衣道人平日里走动走动,多会会客,就是不知道他们的心意如何……总之小世界和外间各自都建上几处别院吧,他们喜欢住哪里就住哪里,随他们心意便是。”
  用三天时间将这方洞天探索一遍之后,众人来到刷经寺,以正殿为临时驻脚的营地,开始兴建君山洞天。
  兴建的第一步,是分割区域,各处院落、长廊亭台、湖泊都以石粉在原地圈出来,画好尺寸。
  然后,便是分成两组开始干活。
  孙碧云师徒取出事前准备的材料,在刷经寺中炼制殿宇。
  君山洞天中共有四处灵脉,后山之中藏着三处,刷经寺下则压着一条,这也是刷经寺兴建于此的原因——大阵的阵法需要这处灵脉提供灵力来源。
  伴随着灵脉,还有一座火窟,孙碧云说这是难得的巽雷先天真火,完全足够炼制法宝,以之炼制楼台殿宇,根本不在话下。
  炼制殿宇需要各种金银铜铁木石等物,孙碧云自备了一些少量却关键的物料,江腾鹤前几天则在华云馆向各宗各派购买了不少主料——银子大部分都由赵然掏了,他这做师父的丝毫没有心理障碍。另外还在这洞天后山中又找到一些,此刻都堆积在刷经寺中。
  孙碧云师徒先按照营造法式捏制泥范,然后雕刻楼台殿宇模型,这些物件完成后,再和楼观门人商议修改和完善的细节,再着手炼制正品。
  江腾鹤师徒的任务也极重,他们要沿着石粉的标识,开挖土方、打牢地基。这个工程量相当大,虽说师徒六人都是修行中人,但依旧不是短时间内能干完的。
  赵然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暗道真是傻了,于是向老师告了个罪:“老师,我下山一趟。”
  江腾鹤一边指挥几个徒弟奋力挖坑,一边点头:“你身负要事,便先去忙你的,放心,这里有我们!”
  赵然也不说破,向孙碧云真人借用了飞行法器行云梯,赶回谷阳县君山庙。
  君山庙后园之中,蟾宫仙子正在招待最近常常过来做客的虎妖黄山君,正闲谈之际,就见赵然自空中而下,落在亭旁。
  “仙子在呢,哎哟,黄山君也在,实在太好了,那什么,有件重要的事情宣布一下,请二位把大伙儿都召集过来吧,嗯,将太华山的那些道友们也请过来。”
  到了晚间时分,十多位在家的灵妖齐聚君山庙后园小亭旁,开始听赵然绘声绘色、口沫横飞的讲述发生在过去一年的故事……


第七章 拉队伍
  君山庙后园,一众灵妖们听着赵然讲述过去一年发生的传奇故事,等赵然讲完之后,都各自大眼瞪小眼。
  沉寂片刻,蟾宫仙子开口了:“小道士,这么说,你要搬家了?”
  赵然点头道:“不错,我将随师门一道,迁往新的君山洞天,我道门已将那里命名为‘大君山洞——通道玄都天’。说起来,和各位相识相交,我心中实在是舍不得啊!但我楼观师门沉寂了六百年,如今是到了重振声威的时候了,我乃楼观弟子,不得不离别诸位,还望诸位有了空暇,到松藩去看看,贫道必热诚招待。”
  蟾宫仙子眼珠转了转,道:“那这座小君山怎么办?小道士,能送给我么?”
  赵然微笑:“这有什么?你们谁爱要谁拿去,区区一座小山头,不过一汪灵泉而已,不值一提。”
  蟾宫仙子顿时不吭气了,两只长长的耳朵抖动来抖动去,也不知在琢磨什么。
  五色大师“咯咯”道:“小道士,松藩那座大君山洞天,真有你说的那么好?比这处小君山还好?”
  赵然道:“大师,贫道刚才好像说得很明白了吧?那座洞天是贫道随通微显化大真人、龙阳祖师和青山之主一起打下来的!三位合道境大高人啊,其中张大真人和青山之主才刚刚于上个月飞升,他们一起打下来的洞天福地,这是什么层次,大师心里没数吗?……对了,忘了告知诸位,龙阳祖师也将迁往大君山洞天清修!大师可以想想,那里是个什么仙家景象,哪里是这方小山头可以比拟的,呵呵,大师你是说笑啊。”
  五色大师一听,立刻扑楞着翅膀嚷嚷起来:“小道士,枉我等相交多年,你居然是个吃独食的!我看错你了!”
  赵然愕然道:“大师此言何意?”
  五色大师道:“有如此上佳的修行洞天,你竟然不带我们一起去,把我们留在这里,小道士你于心何忍?咯咯,想当年,你随口一说,本师便抛家舍业,随你来到这鸟不拉屎的不毛之地,辛辛苦苦打下一份家业,其中的苦楚,又有谁能知道?如今你有了更好的去处,又是随口一说,便要离我而去……”
  赵然浑身打了个寒颤,连忙摆手:“这是哪里话?打住,打住啊大师!这洞天非是贫道能够做主的,乃道门真师堂赐予我楼观的,不是谁都能去的啊……”
  种驴君撒着蹄子凑了过来,舌头一卷,对着赵然的手心、手背、脖子、脸颊一通狂舔。
  赵然笑道:“驴兄莫要如此,哈哈,你肯定可以去的,还记得当年那个邋里邋遢的张老道么?他就是通微显化大真人啊,哈哈,所以你乃有缘之驴,放心放心。”
  种驴君又伸脖子冲后面一群妻妾子女“昂昂”了起来,赵然面露为难之色,但旋即又咬了咬牙:“也罢,总不好拆开你一大家子,你这些老婆孩子都带上吧,反正那处洞天也大,灵气比这里浓郁不下三五倍,足够你们在里面修行了,说不定过上两年,你就能开口说话了!”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对于开了灵智的灵妖们同样如此,本来大伙儿都还在犹豫,忽然听说老驴一家子能去,更听说那里灵气比此处浓郁三五倍,立刻就不淡定了,一个个急切着开始喧哗起来。
  黄山君一阵虎啸,大声道:“赵行走,带本座一起去吧,楼观一门都要过去,那骆行走肯定也要去的吧?本座愿意拜在楼观门下,替赵行走和骆行走看护山门!”
  灵狼月影在外圈一蹦一蹦的,跳着脚道:“赵行走,大君山的月亮美不美?可否带小的前往一观?赵行走放心,小的绝不骚扰百姓!”
  黑白道人爬过来,抱着赵然的腿问:“赵行走,赵行走,大君山里有没有竹林?”
  赵然遗憾的摇头:“对不住了黑白道友,大君山洞天中没有竹林……”
  话音未落,黑白道人便喊道:“赵行走,没有竹林的洞天算不得真的洞天!我愿率猫熊一族前往大君山,为楼观栽种出一片竹林来!”
  申姜子高喊:“赵行走,不要忘了小道,小道愿意付钱……”
  青田居士看了看蟾宫仙子,蟾宫仙子小嘴一努,于是青田居士也上前道:“赵道长,我老牛没啥子好东西,只有一把子力气,你看楼观兴建山门,用不用得着我老牛?”
  赵然沉吟道:“这个……”
  蟾宫仙子点了点头,跳上牛背,道:“赵小道,你就明说了吧,我等若是想要住进大君山洞天,需要做什么?”
  赵然苦着脸道:“仙子当真是难为贫道啊。也罢,刚才青田居士提了一件事,小道认为由此处着手或许有些门道。如今我楼观于大君山洞天中开山立宗,兴建各处殿堂楼台,修缮湖泊道路,的确需要大量人手。贫道本来还打算在松藩本地招募妖修道友……”
  顿了顿,赵然续道:“嗯,既是大伙儿如此踊跃,不如便一起参与大君山洞天的兴建,有了这份功劳,我也好向家师求肯,看看是不是建座大花园,让诸位道友在洞天中安居乐业,共同修行。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众灵妖当即兴奋着答应下来,嚷嚷着立刻要走,在赵然的好说歹说下,这才安抚下来,回去收拾东西,挑选本族中得力的帮手。
  赵然拉住蟾宫仙子,问:“仙子若是和贫道去了松藩,这处药园怎么办?”
  蟾宫仙子道:“这个好办,反正也设置了封禁阵法的,一般人也进不去,我再寻两个机灵点的兔子过来看护便是。赵小道士你刚才不是说了么,这座小君山送给本宫了,本宫自然会两边照看着。小道士放心,我那帮兔儿门生里,还是有几个不错的种药好手,看顾起来没问题。对了,到了大君山洞天,还要给本宫划出片地方来,本宫要在洞天开辟药园!”
  赵然当即慷慨允诺:“给你一座山!”
  不提蟾宫仙子去药园中收拾种籽和茎叶,准备带去大君山种植,单说一直沉默不语的白山君,缓步踱入茅屋之中,蜷着脖子呆呆看着来来往往说笑的各路灵妖。
  赵然走了过去,咳了一声:“山君,今天兴致不是很高?”


第八章 大兴土木
  白山君瞟了赵然一眼,然后合上眼睑。
  赵然挠了挠头道:“大君山洞天我转了一圈,后山之中有座山峰,顶上有汪清泉,不需任何改动,便聚成了一处十余丈方圆的碧绿小潭,潭中还有许多游鱼活虾,最是乐趣的所在。我打算将这茅屋迁到那里,构筑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园,并且邀请山君前往入住,不知山君有意否?”
  白山君的眼睑倏然睁开,嘀咕道:“小道士,我还以为你把我忘了……”
  赵然看了看左右,低声道:“忘了旁人,也不可能忘了山君啊!山君待贫道极好,多次伸出援手,助贫道解困,此番恩德,岂是旁人可比?不瞒山君,我本是打算私底下再邀请山君的,奈何他们这帮家伙吵吵嚷嚷,吵得贫道无可奈何,只得答应先让他们去立些功劳以观后效。贫道还生怕他们去了之后,会不会吵扰到山君的清修,不如这样,山君若是看谁不顺眼的,咱们就不让他去大君山洞天!”
  白山君立时高兴了:“赵小道士,有你这番心意,本山君也算不枉过去帮你。嗯,这些家伙虽说吵闹,却也不妨事的,便让他们住进去吧,热闹一些也不是坏事。”
  赵然问:“山君果真同意他们一起搬过去?”
  白山君歪着头挨个想了想,迟疑片刻,叹道:“算了,本来是看月影那厮不顺眼的,这个家伙极坏,但既然大伙儿都搬过去,偏偏不让他去,那就太伤他的心了……也罢,就都过去吧,本山君同意了。对了,通臂那厮今日没来,你让不让他去大君山?”
  赵然道:“听山君的!”
  白山君犹豫半天,道:“那就看看他兴建山门时,偷不偷懒吧?”
  赵然打了响指:“就这么说定了!”
  正要离开,又被白山君伸翅膀拽住:“小道士,龙阳祖师真的搬过去吗?”
  赵然道:“对啊。山君是不是仰慕龙阳祖师?到时候贫道给山君引荐引荐,这事包在贫道身上!”
  白山君道:“那倒不用你管了,好了,你去忙吧,本山君想静静。”
  在这里等了一天,到第二天午后,众灵妖们纷纷回到君山庙后园。按照之前的约定,他们已经各自挑选了得力手下,说好让这些手下自行前往松藩,在红原之南的大君山下汇合。
  等众灵妖们聚齐,赵然挨个看去,计有蟾宫仙子、黄山君、白山君、种驴君、雅湿道人、通臂神猿、月影真君、黑白道人、申姜子、五色大师、青田居士、高元帅、飞龙子、南归道人等等等等,但凡听到消息说是有机会迁入洞天福地的,就没有不愿意的,此刻都赶了过来。
  赵然熟识的灵妖里面,就缺一个黄角大仙,这头岩羊灵妖本就住在松藩大雪山,到时候让白山君飞过去告知一声,让他自行到大君山洞天报到便可。
  于是赵然将飞行法器行云梯取处,让众灵妖登梯,按照孙碧云真人指点的法诀,将行云梯升上高空,向着西北方向飞去。
  谷阳县到红原的路很难走,多是山川河流、深谷险沟,但空中距离其实不远,对直飞过去,大半个时辰便至。
  行云梯上,赵然叮嘱众灵妖,说是见了自家老师和几个师兄要执礼恭敬云云,这帮灵妖都盼着入住洞天福地,自是没有不答允的,再说江腾鹤堂堂炼师,尤其是又有“骆木头”在,哪里敢不恭敬?不用赵然多说,黄山君已经跳了出来,说哪个有胆子对骆行走不敬,且吃他一鞭试试!
  赵然带着众灵妖进入山门后,来到江腾鹤面前,众灵妖都向江腾鹤抱爪子、抱蹄子,各自行礼如仪,最难为的是灵蛇飞龙子,没有爪子和蹄子可抱,只好在地上滚了两滚,以示敬意。
  赵然提出的山门建设规划中有一个“灵妖山庄”,所以江腾鹤是大致清楚这帮灵妖底细的,但却没想到一下冒出那么多来,不免有些吃惊,问道:“致然,这是……咱们山门还没建好呢,你就把他们领过来了?”
  赵然连忙解释:“老师,他们听说要兴建山门,都自告奋勇前来帮忙,这不,我就把他们带过来了。”
  江腾鹤迟疑道:“这个……他们能行么?”
  赵然心说论到搞建设,他们恐怕是要比老师你更“能行”的。于是笑道:“老师放心,您先歇会儿,看他们的!”
  一众灵妖们都纷纷附和:“江炼师,您歇着吧,这些活儿交给我们就妥了!”
  “江掌门,您就放心吧!工期定的几天?绝不给您耽误了!”
  黄山君还专门跑到骆致清面前,赔笑道:“骆行走,好久不见了,您老人家还识得小道么?”
  骆致清点了点头,道:“你是剑山的那只小猫……”
  黄山君哈着腰道:“原来骆行走还没把小道忘了,哈哈,真是荣幸之至!您老人家歇着吧,这种挖泥的脏活哪里是您干的,您这双手可是用来使剑的,干这种活计岂不让人伤心!”
  曲凤和最是兴奋,冲过来向蟾宫仙子、白山君等人问好,嘿嘿笑着谈天说地。
  其间,孙真人师徒闻讯赶过来看了看,自是有一番热闹。
  江腾鹤带着弟子们正在疏挖规划中的三千亩湖泊,到现在干了将近两天,不过挖出十多亩方圆、三丈多深的一个大坑,其实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显然没法和这帮子灵妖相比。
  有了这帮灵妖加入,疏挖的速度立刻就提了上来,三天时间便将大坑扩展至二百多亩,平均深度也达到了六丈。
  三天之后,众灵妖们的得力手下赶到了大君山,于是劳动力队伍顿时壮大起来,数百入了修行的妖兽一起干活,那是什么概念?十天工夫,三千亩湖泊的土方便告竣工!
  赵然以天眼察知这方洞天的天地气机,以最佳的布局构筑好了后山山泉瀑布的流向,将灵泉引入其中,相信用不了几天,便能将这方湖泊填满。
  湖泊中挖出来的泥土,则自然堆积在周围,形成了平缓而略带起伏的坡丘。
  湖泊完工后,便是各处亭台的地基夯实,这帮灵妖都是干建设干老了的行家里手,工程进度极快,等到孙碧云师徒正式开始炼制“殿宇”的时候,整个洞天第二层中规划的地基便完成了,于是大部队又转进后山,开始为问情宗的山门修建忙碌起来。
  七月底的时候,赵然没有时间继续在大君山洞天中干下去了,不得不向孙碧云真人和老师江腾鹤告辞,离开山门,向着白河而去。


第九章 使节
  自从嘉靖十九年冬,明军收复白马山后,将战线推进至白河一线,整个白河以东数百里土地尽入大明。由此,在松藩地区,形成了南为白河、北为若尔盖大雪山的两国实际控制分割线。
  在白河一线,明军以松藩卫为主力,辅以小河千户所、赤水千户所,计一万三千余人驻守白河天堑;将小山卫、娄山卫万余人北调若尔盖、岷山一线,加强对北方的威慑。
  白马卫、叠溪千户所、龙岗千户所、平蕃千户所等近两万人撤回各自原守驻地休整。
  自嘉靖二十年起,整个松藩地区进入了休兵养息的和平时期,至今已有两年半了。
  整个松藩卫有兵员八千余人,下设中军和三个守御所,各有军士两千余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勇猛士卒,在整个大明之中也是属于头一等的强军。
  中军和白河守御所驻守于白河与黑水相交汇的切瓦河谷,这里也是明夏在白河天险上对峙的关键要点。安曲守御所驻守于南段的安曲村,而中段便是红原守御所。
  赵然从大君山洞天出来,向北五十余里,地势由高处而下,渐渐平缓,放眼望去,丘陵起伏之间,已是大片大片无边无际的高原草甸。
  白马院位于白河边的邛溪镇上,这里同时也是整个红原县的治所。按照道门和川西总督府议定的章程,白马院身兼道院和官衙双重职能,方丈主管布道,监院主管民治,故此,邛溪镇也就成了整个红原的中心。
  但赵然没有进入邛溪镇,这座刚刚确立不到三年的县城目前只有一道齐胸高的土墙,远远没有一座县城应该具备的样子。他去的是邛溪镇西南六里外的月亮渡,松藩卫红原守御所便驻守于此。
  在大营门口验了度牒,军士入内飞报,很快,辕门大开,一群将官簇拥着一位头戴乌纱、身着绿色团领常服的文官出来。
  赵然打量着这位官员,看上去似乎有些眼熟,却一时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那官员当先躬身施礼:“下官礼部行人司行人张居正,见过赵方丈。”
  赵然顿时想起来了,哈哈笑着,将张居正搀起:“原来是叔大,去年别时叔大尚为江陵生员,不想如今已是官身了,穿戴上这身官服,贫道险些没有认出来,哈哈,当真可喜可贺!”
  张居正笑道:“去岁时,得遇赵方丈,为方丈气度所折服,方丈还指教于我,让我好生读书,将来成为于道于国的有用之才,于是发奋努力,秋闱侥幸得中,今年开春入京应试,又被圣上赐了进士出身,入六科观政,于前个月刚放了行人司行人。前些日子行人司遴选副使前往兴庆,听说正使是谷阳县赵方丈,下官当即请命,特来赵方丈身前听令。”
  赵然对张居正很有好感,也不知此张居正和彼张居正有没有关系,但无论如何,都打算好好“栽培”一下他的,于是把臂前行,入了中军大帐。
  坐定之后,张居正又道:“下官自京城出来后,一路不敢怠慢,专程上了庐山,有幸得赵大都管亲自接见,赵大都管叮嘱下官一定要谨遵赵方丈的命令,办好这趟差事,并将赵方丈的文书也一并带来了,嗯,还有旌节,请方丈过目。”
  赵然接过文书看了看,这是以简寂观的名义下达的公文,言明以谷阳县方丈赵致然为道门特使,前往夏国佛门办理公务,奉还佛门高僧的虹体,沿路军民听令便宜行事云云。
  再看旌节,是根八尺长的铜杆,握在手中不显分量,想必是中空的。杆子上缀着牦牛尾,又饰以雀翎等物,显得很是古朴。
  文书发自简寂观,表示这是道门的事务;旌节来自朝廷,表明赵然是代表大明朝廷的国使。两项合一,赵然的身份就补全了。
  眼望旌节和文书,赵然再次莫名陷入遐想之中,暗道老子如今居然也混了个“持节出使”的名头,如此一来,怕是可以列入史册了吧?
  交接完毕,正使和副使便都有了,赵然表示自己想要歇息一会儿,张居正便请辞告退。
  赵然见一直陪同着的军将始终老老实实站着,并未因自己要“歇息”而离去,于是心中有数,和颜悦色道:“这位将军请坐。”
  那军将忙道:“在天使面前,哪儿有末将的位子,小将站着就好,赵方丈有什么吩咐,尽管告知末将,末将如今署理红原守御所守御差遣。”
  赵然点了点头,问:“守御可是姓宁、讳德寿?”
  那军将咧嘴笑了:“承蒙赵方丈记挂,末将不胜惶恐。”
  赵然道:“我与张忠道乃是故交,当日赵大都管为他取字‘忠道’之时,我便在左近的,呵呵。我与他把酒相谈时,他向我提及过宁守御,说宁守御是他的生死弟兄。”
  赵然自去年和张略分开后,一直没有得到他的消息,直到今年诸事底定之后,回无极院处理公务的时候,才见到了张略发给他的两封信。
  第一封信是张略于去年七月写的,说他已经得到任命,调往龙潭卫担任指挥同知。龙潭卫位于应天以东五十里,是拱卫京城的重要卫所,与大胜关一东一西,扼守应天上下门户。龙潭卫实有兵员五千六百人,设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六人。
  张略从松藩卫指挥佥事调任龙潭卫指挥同知,品级提了一级,离家又近,算是得偿所愿了。
  第二封信是今年三月写的,张略说自己由指挥同知升任指挥使,加授副将衔。这一步就跨得很大了,已到了大明武将中层的顶尖水平,再往上,就是副总兵、总兵之类高阶军职,那可是真正的军中大山。
  张略的这两封来信,都满是感激之语,表明自己吃水不忘挖井人,请赵然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但凡能做到的,他都绝不推脱。同时张略还在信中提及这位宁德寿,说这位是他从京城应天带出来的生死弟兄,左膀右臂,去年有些事情,还是这位宁德寿帮忙收的手尾。一方面请赵然继续关照此人,另一方面若是有事,只管让宁德寿去办。
  赵然很为张略的迭次升迁而感到高兴,但也确实没有什么需要张略效力之处,故此只是回了封信,表明自己的恭贺之意便算完事。
  只听宁德寿道:“张大哥离任前曾专门跟末将交待,赵方丈是我等弟兄的大恩人,但有差遣,尽管吩咐就是。”
  赵然于是起身,拉着宁德寿往座椅上摁,口中道:“那就请一起坐下,千万不要拘束。在外我是使节,在内咱们就是好朋友,宁守御若是不坐,那我也就陪宁守御站着说话!”
  宁德寿这才赶忙谢过,坐在赵然身边。


第十章 过河
  张略调任的整个过程,赵然都一清二楚,正是因为他的推荐,张略才入了大都管赵云翼的眼中,并由此步步高升。原本赵然还担心赵大都管因己之故而迁怒张略,但如今看来,这个担心并不存在。
  简单谈了两句,知道宁德寿如今的守御之职,前面还挂了一个“署理”,署理的意思,就是暂代,表明宁德寿依旧不是正经的守御,故此也没有加“指挥佥事”衔。
  赵然便问:“署理一年有奇了吧?还未挂实么?这是什么缘故?”
  宁德寿叹道:“张大哥离任之前,我松藩卫指挥使曹大人向川西总督府举荐末将接任守御,川西总督府征询道门意见时,道门这边出了点意外。”
  类似红原守御这样重要的军职任免,照例是要征求道门意见之后再报兵部的,但一般来说,道门干涉的并不会太多,所以宁德寿才说,是道门这边出了“意外”。
  “是哪个关节卡住了?”
  “天鹤宫杜监院那边。”
  赵然怔了怔:“这不应该啊……”
  宁德寿苦笑:“适逢杜监院自总观返回,可能为避嫌之故,他将总督府的公文报到了玄元观,玄元观便让征求驻地道门的意见。白马院袁监院回复同意,但曾方丈却说‘不可’……也是曹大人有魄力,虽然末将没有升任守御之职,但曹大人还是让末将暂且署理,说起来,末将这个‘署理守御’也无凭无据的,若非营中弟兄们拥戴,这署理守御是万万干不下去的。”
  话说到这里,赵然只能陪着叹息两句。虽说下一步由他出任白马院方丈一职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文书没有下来,那颗钉子还没钉上,就永远只能说“几乎”,所以他现在也没法表态,只能旁敲侧击的安慰鼓励几句。
  宁德寿将赵然已至的消息报给了驻守切瓦河谷的曹指挥使,曹指挥连夜赶至红原守御所拜见了赵然,并于营中大摆筵席,协守军营的道门二十多位修士一起赴宴,为赵然送行。
  八月一日大早,赵然自月亮渡口登船,率副使张居正和宁德寿调拨的十二名护卫亲兵渡江,在对岸下船,踏上了夏军控制的土地。
  西夏人早就按照约定齐聚岸边,一眼扫过去,连同护卫兵丁不下数百人。
  当先打头的毫无疑问是一群和尚,被众人簇拥在中央的,是天龙院玄叶堂首座、菩萨境的弘道大师。天龙院长老堂下有五堂,金针堂主管谍探,红莲堂主管刑罚,菩提堂主管佛宝佛经,达摩堂主管斗法,玄叶堂主管宣法。
  玄慈大师虹体送还兴庆,这是如今佛门的头一桩大事,天龙院要召开涅槃大法会,此事正为玄叶堂当管,首座弘道亲来迎奉玄慈虹体,足见佛门对此事的重视。
  和佛门打交道,赵然可谓熟稔已极,这位弘道老和尚的事迹,他在兴庆府时也曾有耳闻,多少知道一些。这位老和尚佛学极其深厚,可谓佛门大经师,在整个西夏、乃至整个西域佛门,都是公认的大德高僧。若论修为,他并不拔尖,但论到地位,则几乎不输于印光、妙真、文音和虚永明等几位佛陀。
  赵然当即上前施礼:“想必您便是弘道大师,小道赵致然,见过大师!”
  弘道老和尚合十:“多谢赵道长归还虹体。”
  弘道大师身后,是玄叶堂西堂长老及几位执事僧,金针堂专司接应此事的特使明觉和尚也在其中。
  明觉出列,将众僧一一向赵然介绍,前来迎接的不仅有天龙院的和尚,还有这附近几座寺庙的方丈。这几位方丈都是自发前来的,要一路“护送”虹体入国都兴庆。
  一群和尚身后,是几员夏军将领和西夏官员,朝堂这一块,自有张居正出面相见接洽,又是乱哄哄热闹了一阵。
  小半个时辰之后,张居正交换完关防,办妥了手续,赵然和张居正带着一队亲兵明军,骑上西夏调配来的良驹,在夏军的护卫下沿河向北而去。
  张居正低声向赵然道:“方丈,那位就是吴化纹。”
  赵然向张居正努嘴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条壮汉顶盔掼甲,身披白袍,正在夏军军营外目送自己等人离去,见了赵然望过来的目光,微微躬身回礼。
  原来这位便是让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