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门法则-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说夏知府此行对君山赞不绝口,但董致坤依旧没有找赵然缓和的意思,他的心思赵然早通过刘致广的信了解得比较透彻,无非就是认准自己得罪了龙虎山正一阁,必定没有好果子吃。至于夏知府表现出来对君山的看重——那又如何?哪怕知府也管不了道门内部,不是吗?
  十月底的时候,赵然在修炼中忽然有了一丝明悟,他开始感到气海内精炁的转化速度渐渐降了下来,有过一次破境经验的他明白,这是羽士境即将圆满的征兆。
  赵然开始挠头了,因为功德力修炼的大举提速,比他原先预计的提前了两年,以致于他的修行出现了一个重大问题——没有破境的功法!
  《先天功徳经》是在他升任无极院方堂方主的时候获得的,当时只有第一章,讲述了练精化气中的“炼精”这一阶段的功法,也就是说包含了道士境和羽士境这两个境界的修行方法。可是现在羽士境即将圆满,下一步如何将精炁凝化为丹胎呢?
  第一章里没有!
  赵然这些天仔细翻看华云馆传授的《上清诀》,这门大路货性质的道家功法中的确记载了各阶段破境的方法,但那是吸纳天地灵气为基础的功法,和以功德力为法力根源的功德修炼体系完全不一样,如果赵然强行按照那套办法来破境,恐怕有很大机率身死道消。
  赵然不死心,花了三天时间向大师兄魏致真请教,飞符都不知发出去多少,最终结果让他深感沮丧——大师兄肚子里的所有破境功法,差不多都和《上清诀》大同小异,压根儿无法使用在他身上。
  大师兄在详细传授了他破境功法后表示,对于赵然可谓一日千里的修行进度,他和余致川都在替赵然高兴,望他早日破境后再回华云馆,到时候师兄弟聚在一起好好切磋切磋云云。大师兄还建议赵然,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回华云山问心崖闭关,那处所在是华云馆中低阶弟子冲境的好所在。
  殊不知此刻的赵然头发都要被自己扯光了。
  现在的处境已经相当眀确了,想要破境入黄冠就必须拿到《先天功德经》的第二章,而要想拿到第二章,还是要向上爬。
  在无极院之中,君山庙祝和八大执事是同一级别,再往上,就剩三都以及监院或方丈了,其中三都相比而言要低半级。
  要不要把董致坤拉下马呢?赵然沉思片刻,还是放弃了,现在把董致坤拉下马,他能保证自己坐上监院的位置么?从履历上看,实在是难上加难,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
  他既没有出任过巡照、知客、高功这三大要职的履历,更与无极院同僚们不相往来数年,想要在公推大议事中获得认可,近乎天方夜谭。更何况西真武宫的方丈和监院都跟他有过节,他连参加公推的提名都拿不到!
  方丈和监院需要公推,三都却不需要公推,那么能否坐上三都的位置呢?
  无极院的罗都管于上个月去世了,尽管当时君山地区正忙着秋收,赵然还是回去了一趟,参加了罗都管的祭奠礼。
  因此,无极院的三都之中,都管的位置空了下来,赵然当然想坐上去,但他深知难度同样很大,在整个龙安府的道门中,他的升迁也许是最难的。开玩笑,县里道院的一把手、府里道宫的一二把手都视他如宼仇,没把他从庙祝任上弄下来就算不错了,还想着要升迁?做梦去吧!
  深思的结果是,赵然打算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看看有没有机会到别的府去抓个三都的位子。
  当然,赵然现在已经算是资质根骨俱佳之辈,实在迫不得已,他还有最终的后备选择——自废修为,重新修炼其他功法,从此不受道职升迁的影响。但这么做代价太大,相当于损失了过去五年的修炼时光,不到万不得已,他不准备这么干。
  赵然要出远门,来到后园特意宣布此事。说实话,这几位灵妖到君山后的几个月里,表现还算可圈可点,不仅干了很多重活,平时也没有滋扰百姓,驱使起来可谓得心应手。但那是因为有自己一直在旁监督,时不时叮嘱提醒,如果这几位在自己出远门的时候莫名其妙任性几回,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这是他不太放心的原因。
  按他的想法,自己一提要走,这几位应该也就散了,各自回山该干嘛干嘛,可情况有些出乎意料,白山君竟然没有要走的意思。
  “小道士你该玩儿就去玩儿你的,这个洞府我们会帮你看好的,不用担心,有再来寻仇捣乱的我们都帮你打发了,你就安心去吧。自己路上多留神,遇到危险赶紧跑,別逞强跟人斗法,你不是你师兄。”如今,张老道的茅屋已经彻底被白山君占据了,它整个身子蜷在里面,露出长长的鸟喙,懒洋洋的冲赵然反叮嘱。
  这是什么情况?赵然有些看不懂:“山君,我离开后可没人给你做鱼吃了……”
  白山君漫不经心道:“啾啾,你回来再做吧,我现在也没心情吃鱼了,这灵泉潭子挺好的,每天在这洞府里睡个觉,醒了就跟池子里泡一会儿,比什么都强。”
  “这个……怎么这里只有山君自己,蟾宫仙子、五色大师和青田居士那几位呢?”
  “仙子在小君山上,五色回去睡觉了,那头笨牛跟着仙子上山了。”
  好吧,看来自己之前跟那只兔子说的事,对方还真上心了。


第四十一章 开田耕地真忙
  小君山是座小山头,真心不大,赵然上山后绕过五色大师的洞府,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山坳里忙活的兔子和大牛。兔子蹦来蹦去的四处乱蹿,看看这里看看那里,大牛则背上套着一副犁,吭哧吭哧的平整翻地。
  赵然走过去的时候,见周围已经翻出来了三块小田,每块都只有三、四分的样子。
  “仙子早啊,吃了没?真是辛苦啊……哈哈……”
  “小道士快来,”蟾宫仙子冲赵然招招小爪子:“你看本仙子选的地方如何?五色那家伙说后园的灵泉是你改的风水?很不错!你看在这里开一块地怎么样?”
  “唔……还可以……”赵然哪有心思跟它扯这些,嘴里随意应付着,心里认真思索着,怎么委婉的把这几位赶走。
  听赵然说还可以,蟾宫仙子立刻冲青田居士喊:“笨牛,快上来,把这块地开出来。”
  青田居士应道:“好咧!看俺老牛的本事!”兴奋地一跃而上,拖着背后的犁就干了起来,一边翻地一边唱着不成调的歌谣:“开田耕地忙嗨,老牛心欢畅啊,一张犁来一杆锄,一把汗水一斤粮……”
  蟾宫捂着两只长长的耳朵:“难听死了!笨牛你给我闭嘴!哎……小道士,你在那里扭来扭去做什么呢?”
  赵然:“仙子啊,你不觉得居士这号子哼得……很带感吗?”
  青田居士唱发了性子,继续卖力的高歌。歌声中,四只蹄子飞快轮动着努力向前,犁刀在身后一铲而过,眨眼间就平整梳松出一条标准的犁道。地里的碎石硬土如浪花般飞溅而出,刚好散落在蟾宫仙子选取的范围之外。
  几个来回之间,又是三分耕好的田地!
  青田居士围着地转了一圈,满心的喜悦,又拖着犁跑过来:“仙子,还要俺老牛耕哪里?”
  蟾宫仙子爪子一指,青田居士又哼着歌谣赶了过去。
  “小道士,本仙子已经想好了,回头把那只白鹤翅膀下的灵药灵果都弄过来,把这后山都种满。你想办法把灵泉引过来一股用来灌溉,唔,还要炼一套阵盘,起座护山大阵防护起来,免得宵小之辈偷药!过两天本仙子回去一趟,移植一棵桂树过来,这洞府就完美了!”
  见蟾宫仙子滔滔不绝的描述着未来,看青田居士在地里欢快的挥洒汗水,赵然实在不好意思再开囗赶人了,只是有些好奇的问:“仙子,我师兄回来怎么办?”
  “骆道长回来也不怕了……哎,笨牛,那块大石头別扔,本仙子有用!”
  “不怕了?这是为啥?”
  “哎,别砍树……你问为什么?呵呵,跟他约好的,我们告诉他谁最厉害,他以后就不找我们麻烦。”
  蟾宫仙子和青田居士忙活着要将小君山改造成药园,五色大师和白山君则悠闲的准备睡觉,赵然只能自己骑着老驴离开了君山,再次踏上了南下青城山的道路。
  老驴昂着脖子,撒开蹄子,欢快的飞奔着,不到两天就带着赵然抵达青城山脚下。
  青城山是道家第五洞天,但此洞天不在前山而在后山,不在丈人峰下而在青云峰上。上回赵然来的时候去的是青云峰上的玉皇阁,在那里破境羽士成功后便直接离开了青城山,赶赴夏国,这次过来就得往丈人峰处的玄元观拜山门了。
  玄元观是整个川省十方丛林的最高“衙门”,每天来这里敬香祈福、申办斋醮、求拜办事的人不知凡几,早就不知多少年前便在丈人峰下聚集了两条街道,热闹程度远甚谷阳县城,据说比成都府的酒市都毫不逊色。
  拍拍老驴的屁股,让它自行去耍,赵然从熙熙攘攘的街市中穿过,连登三层石阶,转过丹岩翠林,眼前出现一片亩许见方的广场,俱以青石板铺就,显得相当干净平整。
  玄元观的大门敞开着,无数善男信女排着长长的队列,各自手捧信香高烛,在几名火工居士的维持下等待入内。大门内烟云缭绕,人头攒动,赵然远远站在外面都能感受到烟香呛人。
  打眼看了看情形,就见左侧开着道门,门口竖着块牌子,写着“知客”二字,不时有道士和官员从这里进进出出。顺着这门进去,便被两个火工居士拦住:“信众上香拜神从正门进出。若是办事,呈上帖子,到堂中等候。”指了指旁边的厢房。
  赵然看那厢房中不下数十人,心说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好在他早有准备,将外罩的青衣闪去,收入储物扳指中,露出里面那身装束。为了进门方便,赵然特意换上了自家华云馆修士的道袍。
  身着修士道袍露面,待遇自是不同的,两个火居瞄了瞄他道袍上的火焰标识,连忙躬身施礼:“见过仙师,不知仙师可是来自华云山?此行欲见何人?”
  赵然稽首为礼:“二位慈悲,贫道正是自华云山而来,道号赵致然,欲见寮房宋水头。劳烦通报。”
  两个火居愣了愣:“不知仙师说的宋水头是哪一位?”
  “便是宋致元,宋师兄。”
  “原来是宋巡照,仙师请随我等入内稍歇。”说着,两人将赵然引着往里走,越过已坐满数十人的厢房,进入一间更雅致的客室。
  这便是玄元观了,哪怕赵然是位“仙师”,也不是说闯就能闯的。来玄元观办事的仙师几乎每旬每月都有,人家见得多了,并不稀奇。当然,如果赵然是位法师级数的仙师,那自然又是不同的。
  见他插队,那厢房中等候的数十人颇有几个不忿的,还待嚷嚷,却被明晓事例的一把拽住:“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也不看看人家那身穿扮!”
  很快,便有今日当值的客堂门头赶了过来,一见面就笑道:“听闻有位华云山的赵仙师光临,我便赶来看看,果然是你!赵仙师,赵庙祝,不知可有褔份继续称你一声赵师兄?”
  赵然笑道:“快别说这些寒碜人的话,师弟近来如何?一别四年,你可是升了门头了,再要到无极院去,就能直接挂监院了!”
  原来这位不是旁人,正是曾经到无极院历练了近一年的赵然本家,赵致星。


第四十二章 再见故人
  当年赵致星下挂无极院历练时,担任的是知客一职,那时候正逢赵然掀起轰轰烈烈的青苗钱改革,整天忙得要死,和赵致星的接触并不多。
  这位赵致星也是个明白人,一般事务基本上也不指手画脚,就做一些迎来送往的事情,不得罪人,也不会被人得罪。
  如果不是在迎接西真武宫监院张云兆莅临时曾作过长谈,两人也许真有可能“素昧平生”了。
  张监院身死后,赵致星使了点手段,抢在无极院接受问责之前调回了玄元观,算是躲过一刧。当时焦头烂额的宋致元对他这一举动很是不喜,但赵然却很是理解,趋吉避凶乃人之本能,有机会有本事躲过去,为什么还要傻等着一起挨罚?
  有赵致星这位客堂的门头出面,自是不用赵然在此傻等,赵致星便陪着往里走,一边还介绍着玄元观的大致景观。
  “此处是第一大殿,”赵致星手指月门外人群拥挤处的高大殿宇:“前头供奉赵财神,里头供奉慈航真人。此处也是我玄元观香火最盛之处。”
  赵然点头:“有财神爷在此,自然群神辟让。倒让慈航真人沾了光。”
  赵致星笑道:“师兄所言有理。”
  第二重大殿,供奉了五岳丈人宁封真君和大天师杜光庭。宁封真君受黄帝所封,住在青城山上,统管五岳百川诸神,神位就是五岳丈人,丈人峰也由此得名,此丈人为伟男子之意,非是后世的亲家公。而广成先生杜光庭这个名字,对赵然来说不要太熟,当年他还和宋致元一起,将杜光庭亲手所书的一卷《神仙感遇传》送给了西真武宫的白都管,而现在无极院山门处的题名匾额,还是杜光庭写的。
  第三重大殿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三清殿,九成的道宫都会有。
  望着三重大殿巍峩的气势,如织的香客,赵然不禁有些羡慕,暗道君山庙若是也有这般气象,我这功德挣起来不知会有多少。
  回过神来,赵忽然想起件事,问道:“适才听门口处两个火工居士称宋师兄巡照?”
  赵致星羡慕道:“不错,在玄元观这几年,宋师兄勤奋有为、勇于任事,深孚众望,去年已迁典造,今年初又转了巡照,观中上下都说,宋师兄不愧是底下县里做事做出来的人物,精通庶务……”
  这还真是给了赵然一个惊喜,他记得宋致元应该是有五十的人了吧,原以为到玄元观以后是来养老的,没想到居然又进一大步,真是“枯木又逢春”啊!这算不算焕发了第二次政治生命?当下暗自思量着,如果宋致元帮忙使力,去别的府任个县院的三都,会不会有难度?
  又在想,去哪个府呢,是保宁府还是潼川府?不过还要想办法,最好只去挂个名,否则把君山庙交出去如何甘心?若是实在不行的话,也要想个辙,让金久当君山庙庙祝,这才能保住自己的基本盘!
  正胡思乱想间,寮房到了。赵致星笑着示意赵然稍等,自己先敲门进去。
  过不片刻,宋致元从屋子小步跑着冲了出来,在门口看见赵然的时候,顿了顿,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赵然道:“师兄,我来看你了,你这头上白发多了……”
  宋致元一把拽住赵然就往屋子里拉,赵然见偌大的房中站着七八个人,有抱着簿册的,有拿着纸笔的,有坐在旁边等候的……
  宋致元道:“对不住了各位,请回吧,有事明日再说,我师弟来了,这里有些重要的事情。”
  这些人忙打着哈哈从屋里退出来,还有人嘀咕:“这小道士是谁啊?那么大架子,宋巡照都要避客相迎?”
  “没听见吗?宋巡照的师弟……或许是当年无极院的师弟……”
  “你们没看见吗?那位是仙师!两朵火焰标识,华云馆的羽士!”
  “原来如此!”
  “难怪宋巡照能做巡照,我还听说他有个侄女也是馆阁中的仙师……”
  且不提外头如何议论,单说宋致元将赵然摁在椅子上,要亲自动手泡茶,赵致星连忙把泡茶的活接了过来。三人便对坐闲聊起来。
  宋致元道:“我去年还去信无极院,找罗都管问你的情形,说是你去了白马山军前效力……如何了?来我看看,这身法袍,啧啧,了不得,四年没见,师弟已经是修行的神仙中人了……”
  赵然呵呵笑着,把这几年的事情大概说了说,重点是华云馆的经历,讲他如何受箓、如何修行等等,所谓白马山军前效力的事几句带过。他口才不错,说得引人入胜,宋致元倒还罢了,却把个本就对馆阁之地神往不已的赵致星听得如醉如痴。
  谈论多时,宋致元拍了拍额头:“岁数长了,人也糊途了,致星师弟,快去集上订桌席面,咱们今日喝一点。”
  赵致星笑道:“巡照师兄,早就让他们去订了。”
  于是三人换下道袍,穿上常服后出了玄元观,就在观外市集中找了家酒楼。赵致星显然是这里的常客,与那掌柜十分熟悉,说笑间进了最里的包间。
  刚一落座,酒楼的伙计便流水介将菜肴传了进来,满满当当布了一大桌菜。
  宋致元从身后柜子里取出一坛酒来,拍开泥封,亲手斟满,三人一饮而尽,都道是果然好酒。菜的味道也不错,玄元观的高道请客吃饭,厨上的师傅们敢不卖力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宋致元问起赵然的来意,赵然也不隐瞒,将自家的想法说了,问:“不知师兄你这里可方便相助?”
  赵致星奇道:“师兄,你都是华云馆的修士了,有那工夫去当什么庙祝、都管,为何不一心一意求长生呢?这个,师弟我委实不解。”
  赵然道:“大道千条,我选其一。我的道就是想多做点事,为黎民苍生做点好事、事实,如此方能念头通达、修为精进,别家行的是出世之法,我行的是入世之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第四十三章 弄巧成拙
  赵然关于自家修行的这套说辞早已经越拉越溜,简直张口就来,已经快入了本能了。
  宋致元听罢点点头,沉吟片刻,道:“的确如师弟所言,龙安府如今不太好说话。县里的监院董致坤与你仇隙甚深,府里的杜腾会和徐腾龙两个,就不必多说了,他们也很少来玄元观,偶尔过来,见到我也当作没见到一般……”
  赵致星跟旁边插话道:“那两位是庐山强塞来咱们川省的,仗着背景扎实,别说巡照师兄,连三都、甚至李监院,都不恭敬!”
  宋致元呵呵道:“那倒不至于,只是总有些疏离感。话说回来,罗都管过世了一个月了,我至今未见西真武宫最新任命的报备文书,也不知那两位是怎么盘算的,但也不可能考虑你。”
  赵然点头:“结仇结的太深了。”
  当年赵然在无极院公推监院的大议事上,当着全院道士的面弱弱的顶了杜腾会一句“我有异议”,最终让杜方丈颜面尽失,威信扫地,不得不灰溜溜离开了谷阳县,这就是当年做了出头鸟的后遗症。
  宋致元沉吟片刻,道:“既如此,先不说保宁府……如今潼川府紫阳宫监院是景致摩,你说想去潼川府……可是已经和他通过气了?”
  听说是景致摩,赵然立刻想起时拜见张云兆的时候,在张监院身旁坐着的那个不到四十岁的都管——相貌普普通通,双眼炯炯有神。此君曾是张云兆的心腹,整个川省公认最有前途的年轻道士。只是后来听说因为张云兆的死,把怨气牵连到了自己和宋致元身上。
  当下苦笑道:“怎么是他?果然是极有前途,他何时去的潼川?我竟不知……”
  宋致元道:“去了快三年了。”
  赵然点头:“也难怪,董致坤向来与我不对付,外府监院的调动就更不可能知会我了。既是如此,潼川府便算了,景监院对我可是有成见的,当年还想从重惩治我。”
  宋致元点头道:“的确,张监院之死,在他心里一直是块疙瘩,这两年他性子变了不少,听说在潼川府的时候,有个姓蒙的经主当他面提到了张监院,后来被寻借口打了顿板子。”
  提到张云兆之死,三人都有些沉默,过了一会儿,宋致元振作精神,笑道:“潼川府不好去,那你便来我保宁府吧。”
  “嗯,也只能如此了……嗯?师兄你这是……”赵然顿时愣住了。
  赵致星也很诧异:“巡照,你要去保宁府了?”
  宋致元道:“都是无极院出来的,我也就是在你们两个面前提一提,千万不要外传。李监院前几日找我了,保宁府刘监院身子骨不行了,他已经上书辞道,云河监院打算让我去把那边的事情打理起来。当然,没有落到白纸黑字上都作不得准,兴许几天后又有了变化也不一定。”
  话是这么说,但领导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会和你谈话吗?宋致元去保宁府担任一宫监院的事情,如无特殊情况,几乎可以算是板上钉钉了。
  没想到一来玄元观就遇到这么个惊喜,赵然不禁感叹自己是不是太好命了,忙和赵致星一起举杯:“贺喜师兄了!”虽说都是平级调动,但一个在观里管着吃喝拉撒,一个去地方独当一面,哪个更好,自是不言而喻,这叫平调重用,当然是可喜可贺之事。
  吃罢晚饭,宋致元亲自陪着赵然前往观中的云水堂挂单,有他这位玄元观八大执事出面,有当管上司客堂门头赵致星亲手办理,自然是挑了一套最好的独门独户的小院入住。当然,赵然修士身份摆在那里,就算不用这两位作陪,玄元观也亏待不了他。就连同为八大执事之一的知客,赵致星的顶头上司闻讯后也赶过来寒喧了不少好话。
  赵然之所以没有连夜离开,是因为听宋致元说,李云河监院是知道他的,李监院还曾评价过,说他“是个任事的人”。赵然对此有些“受宠若惊”,想看看有没有机会见上一面。
  别看李监院不是修行中人,只是个不折不扣的俗道。但俗道做到他这个层次,掌管全省十方丛林的所有道门事务,手握数百万人的命运,再俗的俗道也不俗了。哪怕是馆阁中的修士,不到炼师以上境界,想要见他一面还真不容易。
  一夜无话,第二天大早,他去玄元观后山祭拜了老方丈史云乘的墓后,便回到云水堂中等候。一直等到中午时分,才等到宋致元过来。宋致元将那瓶有三粒养心丹的小瓷瓶放在桌上,揺了摇头道:“李监院没要。他说你的心意他收下了,他也不缺这些……”
  没收东西,兆头不太妙啊,但宋致元接下来的话,又令他很是迷茫。
  宋致元其后转达了赵然想要拜见李监院的意思,但李监院没有同意,他的原话是“现在不是时候”。
  宋致元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又提出,想让赵然跟他去保宁,在下面找个县,先从三都之一做起。如果宋致元真的去了保宁府做道宫的监院,这应该是他职权范围内的事,可没想到李监院并不赞同。李监院的原话是“你们啊,格局要放大一点。”
  两人相对而坐,都在默默体会着这句话。良久,宋致元道:“算了,也不用想太多,总之我感觉,李监院对你还是很看重的,你也别急,就算这次不成,也会有下次机会。”
  赵然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昨晚还十拿九稳的保宁府某县三都职位,却因为李监院的不赞成而泡了汤。怎么能不着急呢?自己马上就要面临破境关口,不升级就拿不到先天功德经的第二章,没有功法如何破境。
  一瞬间,赵然甚至有些后悔,不应该求见李监院啊,自己真是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虽然心里不爽,但面上还得正常应对,于是笑道:“无坊,等以后有机会吧。对了师兄,我本来也给你准备了一瓶养心丹的,既然监院说他不缺,这瓶你就拿着吧。我上次也是鲁莽了些,直接把丹药给了你,没说清用法。非修行中人,整粒吞服的话药效太过刚猛,还是要泡在酒中慢慢饮用才好。”
  宋致元笑道:“这何用你说,我家那不省心的侄女,对了,和你同在华云馆中的那个,她以前也给过我几粒,我早就知道了。你放心就是。”
  一听宋致元提到他那侄女,赵然眼皮子一跳,几句话岔开去,托宋致元转交备给赵致星的礼物,便告辞下山了。


第四十四章 走走东方敬的门路
  到了山下,回头仰望青翠葱郁的幽幽山峦,一咬牙,赵然转身就向后山而去。玄元观这条路走不通,老子就去走玉皇阁的门路试试!
  赵然两年前来过玉皇阁,所以老驴也是熟门熟路,驮着赵然转到山麓西南角,钻入密林中,沿着清溪上溯,于渺无人烟处抵达青云峰下。
  向眼前笼罩于云雾中的峭壁处打了一张飞符给东方敬,过不多时,云雾化为一道阴阳门,东方敬走了出来,笑道:“赵师弟,一别经年,可还好么?”
  依旧熟悉的云水堂、依旧苍翠的竹林、依旧壮丽的崖上亭,赵然眼望远方的云蒸霞蔚,不禁感慨道:“前年来时,便常常站在这里,怎么看都看不够。无极山上也有一处观云台,同样可观万山丛峦。”
  东方敬道:“与此处相比如何?”
  “不如这里恢宏壮丽,没有这般仙家气象,却多了几分俗世尘埃。”
  这不是赵然说话的风格,东方敬想起东方礼曾经对这位赵师弟的评价,默默等他下文。
  “虽是俗世的烟尘之气,但于我更……”赵然忽然说不下去了,文青是种病,装起来真要命!装不下去的赵然果断改变画风。
  “算了,说实话吧,师弟我是来找东方礼师兄的,我给他发过几次符,都没有回信。听说他闭关冲境,可这都闭关快一年了吧?礼师兄会不会有事?”
  东方敬笑了,这才是赵然嘛,你虽然知道他来找你肯定是有目的的,但开口提要求之前的一番铺垫,却让你讨厌不起来,便道:“师兄入关已经一年又十二天了,确实久了些,但金丹法师以上,每一层都不是那么好登的,我玉皇阁中,也曾有长辈在神识寄托这一关用时七年零六个月……”
  赵然听后简直无语了,闭关七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啊,什么事都不管,一门心思就是肚子里那点东西?忍不住吐槽:“七年零六个月……还真是可歌……可泣啊……”
  东方敬不禁莞尔:“我记得赵师弟上次闭关破境用时三日是吧?”
  “是,出来后赶紧去洗了个澡,刮了刮胡子……”
  “非常快了,很少有人能那么快,你境界提升后,闭关的日子会更久,越来越久,所以……见怪不怪吧!”
  赵然转念一想,自家老师江腾鹤破境炼师时,似乎也是闭关了大半年之久,便也只得接受事实。
  “明白了东方师兄……可我的事情怎么办?你是知道我去夏国的,但你知道礼师兄答应过我什么吗?他说我回大明后帮我升任无极院监院……”
  东方敬一囗茶水顿时喷了出来,呛着咳嗽了几声,忙着用衣袖擦嘴……
  “……东方师兄,你这样还能好好聊天吗?……”赵然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是是是,我的错,我只是很诧异,原来师弟有这方面的志向。没想到我那位师兄答应你的是这件事。”
  赵然在很多人面前解释过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的纠缠上有些过度疲劳,再加上此刻心情不好,干脆懒得再费那口舌,直接抓住关键问:“礼师兄答应的事情,东方师兄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