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七零小炮灰-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温暖上高三的时候,老魏家花了大价钱,进了市一中,最差的那种班级。
  但就算是最差的班级,狠狠复读一年,跟温暖同期高考,分数线不低。
  魏招娣一心想去首都,她的分数明明能上更好的大学,但为了去首都上学,反而选择了首都一所分数线并不高的师范。
  而魏虎头,读书晚了两年,现在还在上高一。
  最让人惊讶的是林大丫,因为家里的原因,她咬牙上了高中后,竟然跳了两级,跟温暖一起参加高考,分数线堪堪刚过魏招娣那所首都师范。
  也就是仗着现在没有后世管得严,才能在高中跳级。
  温暖有些可惜,按照林大丫的成绩,如果稳扎稳打,等两年高考,华大清大也是能冲一冲的。
  但林家的情况温暖也知道,林大丫人不错,可惜摊上了林勇诚那么一个爹,初中刚毕业,就想把她卖给四十多岁的鳏夫换儿子的彩礼钱。
  要不是林大丫以死相逼,温暖又让白临夕偷偷找跟他已经混熟了的警员来这里晃了两圈,让林勇诚吓破了胆,不敢真逼过头,这才能上高中,并参加高考。
  等到高考结束,收到首都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把林勇诚得意坏了。
  眼看着村里的富户——温家和老魏头家的孩子去上首都的大学,谁家不眼红呢。如今,自个儿家的女儿也上了首都的大学,管它学校好不好,总之说出去也倍儿有面子。
  且上大学不要钱,还能拿补贴,这可比把闺女卖那几块钱要划算。
  林大丫保证,把自己每个月的学校补贴都寄回家,这才被放着跟温暖他们一起去火车站。
  至于家里一分钱不给女儿,女儿还要把所有补贴的钱寄回来,没钱在那里怎么生活,会不会饿死,就不再林勇诚的关心范围内了。
  八月二十日,去首都上学的孩子们纷纷拿着行李,上了村口公交停靠站的公交车,公交车启动,后面跟着不少村民在巴巴的观望。
  观望的人群中,林勇诚一边一脸不舍的往远去的公交车上看,一边跟旁边的人吹牛。
  他不舍,不是舍不得自家闺女,而是舍不得这辈子第一次踏上首都的机会,还是闺女考上首都的大学那么露脸的事儿。
  可惜,再舍不得这次机会,但算了一下来回的车费以及各种花销,林勇诚只能不甘心的吐了口唾沫,骂骂咧咧的停下脚步。
  林大丫转头看了一眼,见她爸没再跟上,黑瘦的小脸上露出一个解脱的笑容。
  人群的最后,一个拄着拐杖的男人微微佝偻着身子,沉默的看着车子远去,还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头发已经半白。
  良久,他叹了口气,转身,看到了同样沉默看着远方的哑巴叔。
  开放后,哑巴叔也一直没有离开,应该是没有了亲人,一直留在村里,每天沉默的在自家那一亩三分地里劳作,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当年刚来村里时,英俊挺拔,让十里八村的大姑娘看了都脸红,年纪也没比他大多少,如今却满头白发覆面,也不知道多久没有修剪了,头发都长到肩膀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哑巴叔已经有七老八十了。
  只有那背脊,已经挺拔,仿佛时间也无法将他的脊梁压弯。
  老魏头家,魏招娣上学,来送人的是魏红兵,这种露脸的事情,怎么能少了他。况且老魏家也不缺他几天没干活的钱和来回车费。
  魏红星也在首都,只是军中事务繁忙,留在宿舍的时间都不确定。要不是马上快开学了,魏虎头也是要跟去看看他爹的。
  温家就劳师动众了,也难怪,毕竟温家去读书的有三个孩子,不管在家里已经经手了多少钱的生意,出去都只是未成年的孩子罢了。
  因此,除了得留下来看家看生意的林蓉和温秋雨,温老爷子、温老太和顾风都跟来了。
  是的,顾风也来了,并且满面春。光,仿佛考上大学的这三个,都是他亲儿子亲闺女似的。
  不过也难怪,温秋雨这块难啃的骨头,啃了这么多年,终于被顾狗给啃下来了。二人已经在温家二老面前正式过了明路,且顾风亲生父母那边,也已经打了招呼,并且和温秋雨见过面。
  和原著中准公婆挑三拣四冷漠以对的待遇不同,这一世,顾风父母对温秋雨非常满意。
  倒不是温秋雨多能赚钱,赚钱这方面,温秋雨暂时还远远比不上顾风,甚至是顾风后面的顾家。
  但这一世的温秋雨,不再是只能依靠顾风的菟丝花,而是一朵在外能独自抗风抗雨的霸王花,在家也能当一朵知书达礼善解人意的高文凭解语花。
  温秋雨背后的温家,也不会吸人血,温家三个孩子自己的生意都做的非常好,不仅生意做的好,且成绩优秀,高考还是全国前十五名,人品也好。
  整个温家,更是声名在外,还上过报纸,省领导都夸过的那种(随口一夸)。
  真是哪哪儿都让人挑不出刺来。
  这样好的小儿媳,打着灯笼都难找,顾家父母除非是脑袋被驴给踢了,否则怎么可能会给温秋雨脸色看。
  温暖只能表示:万万没想到。
  小时候,各种想撮合这两个人,结果越撮合,这两个人离得越远。
  稍微大点以后,决定放手不管了。
  没想到,这么多年下来,竟然真能水到渠成,而且还让温秋雨过的比原文中更加自由,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都没有束缚,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的事情。
  自己赚的钱,就是有底气。
  虽然三个人上学,来送的也有三个大人,但温家带的东西,还没有老魏头家只有一个上学的多。
  老魏头家大包小包,装了四个行李箱还一个麻布袋。
  温家一人一个行李箱,一个放东西的背包。
  剩余的东西,牙刷牙杯洗脸盆什么的,都可以在首都买。
  其余东西,可以包裹邮寄。
  因此,上火车的时候,温家人都非常轻松,温凉和白临夕一人背着一个包,拿着一个行李箱,温老爷子手里拎着一袋吃的,温老太和温秋雨就更轻松了,背上手上什么都没有,都有急于在温暖这个未来闺女面前表现的准后爸拿着呢。
  “好多人。”
  魏招娣被挤得脸都快变形了,不由抱怨道。
  这些行李本来应该托运,但魏招娣把弄坏了,只能一人拿两个。
  坐火车去首都要好几天,预想中的卧铺票没有买到,连坐票都没有,只能买站票。
  只能看情况,到时候有空位就坐一下,去问问看有没有人买了票但临时有事没有上车的,可以补票。
  上了火车以后,一开始的确挤得没处下脚,但往里面走了一段,稍稍空了一些。
  在充满污浊空气的车厢内,穿着光鲜亮丽的温暖一行人,着实引人瞩目。
  顾风今年三十多岁,正当壮年,正是一个男人最成熟有魅力的时候。这些年在外面经历了不少事情,还是大老板,后来又想起了过去的记忆,回到豪门生活中熏陶,举手投足之间,那气质,就跟没关好闸门的煤气罐似的(?),走到哪儿,荷尔蒙就散发到哪儿,捂着鼻子都避不开,看的大娘小姑娘都脸红。
  温暖和白临夕今年十七岁,将将成熟的年纪,穿着自家的高定服装,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加上那两张脸,都跟妖孽似的。
  身旁还跟着个跟女孩儿模样五六分相似的小妖孽温凉,毕竟像极了他那个祸水渣爹,若是长大了,模样上或许比之白临夕更胜一筹也不无可能。
  于是,明明站在温家人的前面,长相清秀的小佳人魏招娣,就显得跟路人似的。
  魏招娣咬唇,低头,往前面挤了下。
  魏红兵本来就跟别人挤在一起,就为了给自家闺女都让出一点空间站的舒服,站的不稳,被魏招娣一挤,差点撞上一个被抱在怀中的小孩受伤的糖签。
  “干啥呢,站都站不稳,把你老子都快挤到天花板上去了!”
  魏红兵在村里练就的大嗓门,顿时引起周围人一阵哄笑。
  魏招娣只觉得周围笑声刺耳,低头,拨弄了两下披散的头发,将脸遮住。
  魏招娣的身后就是温暖,温暖身后是一个大行李箱,将温暖和白临夕隔开。
  准爸爸这时候已经开始注意起来,不想让自家香香软软的水灵小白菜被外来的猪这么早给拱了去:“来,暖暖坐在行李箱上,这个行李箱爸爸是从香城弄来的,非常坚固,你这么点重量,做不坏。”
  站在最后面的温老爷子两眼一瞪,看向顾风:臭小子,八字才只有一撇,乱认什么闺女,狗腿都给你打断!
  顾风一个大老爷们,不知道怎么的,在温老爷子面前,就是硬气不起来,缩了缩脖子,想要让白临夕帮自己遮挡一下。
  可惜,白临夕没搭理自个儿,且个头还没长全呢,压根遮不住自己这大高个。
  温暖递了一根棒棒糖给后面的温凉:“吃根棒棒糖补充一下tǐ力。”
  温凉只有15岁,这几个月的饭量一天比一天大,隐隐有超过白临夕的趋势。估计是疯狂在长个儿,营养都补充到骨头上去了,皮肉上一点没沾,瘦的跟竹竿似的,风一吹就倒。
  温凉笑眼一眯,接过糖。
  结果转头,他那亲姐就又掏出一根棒棒糖递给了白临夕,那话复制黏贴都不带多一个字的:“吃根棒棒糖补充一下tǐ力。”
  温凉:“……”
  白临夕晃了会儿神,眼神慢慢聚焦,看到用透明糖纸包裹起来的棒棒糖,跟木头似的缓缓接过来,低声说了句:“谢谢。”
  “怎么了这两天?”
  温暖问道。
  难不成是又有什么人在自己没注意的时候去白临夕面前晃了?
  白临夕欲言又止,看着温暖半晌,这才摇头:“没什么。”
  不是他不想告诉温暖,只是火车上人多口杂,有些话不好说出来。
  他五岁去的满仓生产队,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再见过爷爷。二人的联系,只在每年两三封信中,且因为某种原因,每次信中字数简短,语言平平。
  十二年了,火车驶向久违的首都,再过几天,他或许就能见到爷爷。
  可是,白临夕恍然发现,爷爷的脸,已经模糊,他似乎都已经记不起爷爷的模样。
  即使只有一点点记忆,这么多年过去,或许他也不再能认得出来。
  当年刚来到满仓生产队的时候,温家爷奶才六十出头,十几年过去,都变了个模样。
  而他爷爷,比温家爷奶年纪更大,想必只会更加苍老,或许会苍老的他这个亲孙子都认不出来。
  有一个词,叫做‘近乡情怯’,或许是吧。
  四天后的凌晨一两点,火车驶达首都火车站。
  天黑漆漆一片,许多到了车站的外乡人没处去,也舍不得花钱去宾馆,只能在火车站里坐着,没有位置的话,就把行李放在地上,坐在行李上。
  更不讲究一些的,直接抱着行李和衣躺地上,火车上太过疲累,没一会儿就鼾声四起。
  所幸如今正是盛夏,盛夏夜里,除了要担心蚊虫咬人,不用担心冷空气蜇人。
  顾风早已经联系了人,开着两辆小车在火车站外等着了。
  行李箱都放在后备箱中,等温家所有人上了小车,顾风才就着打开的车门问魏红兵:“红兵,确定不跟我们走?”
  魏红兵摆手,不甚在意:“没事儿,出发前已经跟我弟说过火车车次,等会儿他会让人来接我们。”一边说,他还一边四处好奇的观望火车站,总觉得首都这火车站,看起来就是比他们那个小地方的火车站要亮堂许多。
  魏红兵看看四周,来接魏红兵他们的人似乎还没有到,蹙了下眉头,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之前魏红兵说已经托魏红星帮忙买卧铺票,魏红星在军中也算是有一点身份的人了,这件事情交给他很方便。这么多年过去,顾风早已经不在意魏红星这个前情敌,一点没有心理负担的把事情托付给了魏家。
  谁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过了好几天,那边才来电话说人去出任务了,且事情没办成,没买到卧铺票,买到的竟然是站票。
  顾风立刻去订票,可已经来不及,票早早就卖完了,连站票都没剩几张。
  顾风只能暗自嘀咕,看来魏红星的身份地位,也就这样了。
  这次,说好要来接人,不会放自己亲哥哥和亲侄女鸽子吧?
  不过按照魏红星的人品,应该是做不出来这种事情。他心想,或许是魏红星那小子叫来的人有些事情来迟了罢。
  便跟魏红兵道别,两辆小车相继驶入漆黑的夜色之中。
  魏招娣一直偷摸着在看那两辆小车,是桑塔纳。
  等人走了,她才扯扯魏红兵的衣摆,小声问道:“爸,我们家什么时候也能买一辆那样的小轿车?”
  在魏招娣记忆中,自家是满仓村跟温家齐名的富户,温家能随口就招两辆小轿车来(魏招娣不知道顾风的身份,以为他是看上温家钱的上门女婿),自家想买一辆也不难吧?
  “嚯,胡说八道个什么,那玩意儿死贵死贵,把咱家卖了都买不起。”
  魏招娣不信,捏着衣摆的指骨发白:“那得多少钱?”
  魏红兵挠了挠头:“我也不清楚,听说地区不同,价格也不一样,总之二三十万左右。”
  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老魏头家二三十万没有,那是假话。但把老本掏空,买下一辆小轿车,剩下来的钱,估计还不能糊口的。
  况且车子买了以后,还要油费,还要保养,哪哪儿都是钱,买车难,养车也难。
  魏招娣给吓了一跳,二三十万,简直就是天价了。
  不过她还是不相信:“那温暖她家怎么能叫那种小轿车来接人,还是两辆。”
  魏红兵反应过来,嗤笑一声,轻轻拽了下她的辫子:“行了,别一天到晚跟温暖比,你是老子闺女,也不比别人差多少。以后自己读出来了,有本事也能自己买。”
  说着这话,他心里也有些不舒服。
  闺女胜负欲重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她老子——魏红兵自己也喜欢跟人攀比。可闺女这话说的,让魏红兵有一种自己很没用,给不了闺女想要的生活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糟糕。
  虽然是事实。
  况且,顾风那情况,他是知道一些的,人家哪里是什么上门女婿,家里怕是比温家还要有钱。
  今天那两辆车,就是顾风叫来的。
  就算没有顾风,以温家现在的身家,能不能直接买两辆他不知道,但买一辆,钱包那是一点也不会吃紧。
  这些话,因为知道闺女愛攀比,老魏家谁也没有跟埋头将所有心力花在复读上的魏招娣说过。魏招娣为了能考上大学,这两年就跟疯魔了似的,走在路上都在背古诗词和单词,眼里只有书上文字,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
  等考出后,在满仓村,有了考上最好大学的温暖压着,魏招娣便去了外家,外家那边村里,只有她一个考上首都的,于是乐不思蜀,直到快要离开时才回村。
  因此,村里很多人都知道一点的事情,魏招娣却一点也不知道。
  温暖他们也不管这父子俩的心思,到了宾馆后,都没洗漱,放下东西便睡得昏沉。
  这几天火车上的生活,人都臭习惯了。
  临近开学,一直也没有空位,他们这一路上都是站着,或坐在行李箱上过来的。
  就在他们一觉睡到天光大亮,日头都升的老高了,这才睡饱了懒洋洋的起来。而此时原本应该早已经被接走的魏红兵和魏招娣,却眼下青黑的坐在人/流熙熙攘攘的火车站中,疲惫而又无神的看着前方。
  刚下火车时,因为初次踏上首都土地的兴奋感而生出的精神气,在漫长的等待中,一点一点被连续多日的疲惫所取代。
  腰酸背痛和眼皮快要耷拉下去的困意席卷而来。
  魏红星的人,没有如约来接他们。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日万失败,╭(╯^╰)╮
  今天看到文下的新评论,有个读者评论字字珠玑,作者看的有点方,作者文笔和剧情掌控力都不是很好,九零年生,对过去很多事情都不了解,只能从爹妈口中抠,买书查资料,或许还有些遗漏和偏颇,会努力改进,轻点儿拍,怕疼,嘤~


第86章 第 86 章
  第二日早起; 白临夕就跟温家分开了。
  因为,一直将白临夕护在羽翼下的白老将军,终于决定要将自己唯一的孙子带到身边亲自教导,老人年纪大了,很多事情愈发的力不从心。
  只是出于安全考虑; 不想让外人知道温家跟白家关系亲厚如斯。只是如今温家人进了京都,两家的关系只要有心人一查; 就能查个底朝天; 白老将军便只能让外人误以为两家关系只是一般; 尽可能的少为温家带去麻烦和危险。
  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白老将军更想将孙子放到武榆县去,这些年,也不知道为什么; 好几波对手派去的人; 要么就是还没靠近孙子; 就莫名奇妙的无功而返。要么就是有去无回,连尸体都没有找到。
  虽然没有证据; 但白老将军就是觉得; 暗中有高手正在护着白临夕。
  只是可惜,没有如果。
  每个院系的开学时间不同,温暖到京大的时候,学校里还没有多少人,极目可见到人; 大多数都是一些看起来跟温暖一样到青葱小苗。
  应该是和温暖一样,刚刚考上大学到人。
  这一次进入新的学校,就没有像在市一中时那般,还能受到校长亲自安排到待遇。不过这对温家人来说也没什么差别,在学校学生会安排来的学姐指示下办好入学手续,将东西搬到寝室。
  寝室里空荡荡的,温暖是第一个来的学生。
  高中时用的是六人寝,如今是四人寝,上铺是床,下铺是书桌和衣柜。
  其余和高中寝室差不多,寝室配有阳台、洗漱柜和洗浴间。
  一家子把寝室打扫干净,铺好被子、蚊帐,将行李装进衣柜中锁上,便去了华大。
  和在京大的情况差不多,没有多少人,帮温凉办好入学手续,打扫寝室卫生,放好行李后,他们就去了附近的商业街,购买那些零碎的脸盆、暖瓶、洗漱用具等用品。
  和学校的冷清不同,商业街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店铺大多都是卖学生专用的东西,文具用品店也有不少,买东西很方便。
  五人在外面逛了许久,东西买的差不多了,中途回寝室一趟把东西放下,回来继续逛街。到了晚上,才意犹未尽的结束,顾风叫来的车子已经停在学校外,带着三人去宾馆。
  看着车子远去,温暖拍拍自家弟弟的肩膀:“行了,我们也散开吧,明天早上别忘了早起起来锻炼身体。”说着,借着门卫处的灯光,她看了看手表,“明天早上八点在我们学校门口集合。”
  温凉脚步没动,巴巴的看着自家姐姐。
  一手带大的孩子,温暖哪里能不知道这货在想什么,不就是见这校园太大,人又没多少,大晚上担心自己出事,要把她送到寝室楼下么。
  自家弟弟这么可心意,温暖觉得自己一颗老阿姨心都软化成了水。
  没有多少人都校园静谧安静,姐弟俩缓步走在校园之中,看看周围夜色灯光下的景色,又抬头看看头顶明亮如洗的星空,徐徐凉风吹来,连血液都仿佛跟着放慢了流动。
  自从三个小孩开始联手做生意后,他们已经很少有像现在这般时刻单独相处,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尽管每天都抬头不见低头见,但总觉得相处没有以前那般亲密无间了。
  大学校园很大,但温凉只觉得才走了没多久,就到了温暖寝室楼下,温暖要上楼,发现有阻力,回头,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小子悄悄扯住了温暖的衣摆。
  温暖:“……”
  温凉无辜的眨眨眼。
  “这么大个头了,还当只有两三岁呢,撒什么娇,赶紧松开。”
  温凉虽说才15岁,但身高已经达到175。
  男孩子能长到21岁,未来想必会是个超过183的大高个。
  而温暖17岁,身高165。
  女孩子长到十七八岁,几乎就停止了生长,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辈子温暖顶天了也就只能长到167。
  因为今天来学校报名的人数不多,温暖姐弟俩又长的好看,浑身上下穿着的虽然看不出是什么品牌,但一看就价值不菲的样子。
  这般被家长带着去寝室,宿舍阿姨自然还记得,从开着的门口看出来,只觉得姐弟俩的关系真好。
  都上大学了,就算不是姐弟,谈恋爱只要没有搂搂抱抱亲亲摸摸什么的,也不会有人觉得伤风败俗就是了。
  这大晚上的,就算温凉再想跟自家姐姐多待一会儿,也不能上去,这女生宿舍又不是只有温暖一个女生在。只能眼神哀怨的看着温暖接过他手上的水果和一大袋烧烤,悠哉悠哉的上楼去。
  原以为寝室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想到,远远的就看到自己寝室门开着,灯光铺洒在走廊上。和上午时整层楼只有温暖一个人的情况不同,除了温暖寝室之外,还有七八个寝室开着门,亮着灯。
  温暖寝室里有两个新同学正坐在自己的书桌前整理东西,见温暖进来,两人的说话声顿时停下来,看着温暖,不知道她是别的寝室来串门子认识新朋友的,还是自个儿寝室那第一个到到室友。
  温暖走进寝室,把东西放在自己的书桌上,才跟二人打招呼:“你们好,我是英语系一班的温暖,今天上午到的。”
  “啊,你好,我是金芬,英语系二班,今天下午到的。”
  说话的是个戴眼镜的女孩儿,似乎略有些内向,话说完都不好意思跟温暖眼神对视,只目光在温暖和另一个室友脸上流连,眼神羡慕。
  “你好,我是陶悠然,西班牙语系一班,是今天下午跟金芬一起到的,不过我们不认识,就是在学校门口碰上,知道是一个寝室,所以一起到的寝室。”
  陶悠然跟温暖差不多高,之所以金芬看温暖和陶悠然的眼神羡慕是感慨这两人不仅名字好听,连外表都如此出色。
  温暖的美,是温和如春风般的感觉,没有攻击性。笑起来的时候,嘴角的小酒窝甜的醉人。
  陶悠然的美,是热烈如夏阳,艳而不俗。因为爱笑,却不会缠人,因此能感觉到她到热情,却不会让人觉得难以招架。
  初步看来,寝室这先到的三个人,关系还算融洽。
  温暖这才知道她这个寝室是混合寝。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有点事情耽误了两天,现在恢复更新。


第87章 二合一
  温暖温和让人亲近; 陶悠然热情接地气,二人今天穿着都低调上档次,蚊帐和床品看上去都非常漂亮柔软,桌上还都放了精致漂亮的摆件,一看就知道家境不错。
  一般家里挺有钱的人; 金芬都不敢跟她们靠近,怕被看不起; 怕被奚落。
  只是温暖和陶悠然都不是看人下菜碟儿都性子; 一边整理自己的东西; 一边聊天都不会忽视自己,慢慢的,金芬就放松下来,也能笑着和二人聊天了。
  一放松下来,顿时就觉得寝室里一股子让人垂涎欲滴的烧烤香味。
  温暖似是才想起来; 连忙从柜子里取出一块柔软有光泽的布; 摊开里放在两边床的中间; 把水果和烧烤都放在了那块布料上,招呼二人:“我买了一些吃的; 一个不留神就买多了; 一个人也吃不完,悠然和阿芬过来帮帮忙,免得浪费。”
  阿芬是金芬的小名。
  金芬和陶悠然纷纷顿住。
  温暖带来的烧烤里,大多数都是肉,这一份买下来; 估计要十块钱。现在大家经济开放,土地改。革,粮食产量增加,再也不用饿肚子了,但这两年物价年年疯涨,且读书的人多了,要买的东西也又多又贵,导致富能富的流油,穷的依旧舍不得吃肉。
  别说现在这会儿,就是在后世,国内依旧有许多地区的人,穷的只能吃糠咽菜,衣服裤子破的到处打补丁,买不起一件新衣服,瘦得皮包骨。
  金芬哪里好意思去伸手拿人家买来的烧烤。
  陶悠然家里有钱,她妈妈做生意,在经济上对她和双胞胎姐姐十分大方,倒不会觉得这烧烤贵到让人不好意思伸手。
  让她惊讶的是地上那块被温暖当成野餐布的布料。
  温暖家的生意在林省已经做出了知名高端品牌,恰巧,陶悠然也是林省人,家里有钱,大多数有钱人又喜欢追求高端奢华,望云居的衣服又比别的品牌衣服漂亮质量好,陶悠然的衣柜里也有几件望云居的衣服。
  望云居,就是温家品牌‘W’,中文名为‘望云居’。
  望云居家有一个系列的服饰,布料是独家制造,别家没有,布料及其柔软顺滑,怎么拧都不会皱,最让人惊奇的是,这个系列都衣服,刮不破,用针刺穿需要很大的力气,除非特别锋利的剪刀,否则剪不坏,连火都稍不坏。
  目前为止市面上都没有见过如这般的布料,顺滑柔软的或者会皱,就算不会皱,但也很容易被抽丝或撕坏。刮不破,刺不穿,剪不坏还防火的料子很少见,但也有,但这种布料的衣服却不柔软轻便,看上去跟地摊货似的。
  而温家这个系列的服饰,二者兼具,且看起来比丝绸还要高档。
  望云居只开在林省,按照很多人崇洋媚外的思想,有钱的更看中国外的大品牌,再不济,也更看中京都或魔都的品牌。如林省这么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省份的高端品牌,之所以受有钱人欢迎,是因为由于制作工艺比较麻烦,数量有限,自己省的都限量,经常刚上货没多久,即使用了饥饿营销的策略,依旧迅速被抢空。
  这种只有我们这里有,别的地方,就算是大城市的人想买,都只能巴巴的跑到林省来买的感觉,比买到国外大品牌的东西还要让人感觉激荡。
  而这种供不应求,又贵的咋舌的布料,在温暖这里,被拿出来当成野餐布……
  如果没看错的话,这么大一块面积的布料,做出来的衣服放在望云居卖,少说也能卖个好几千块钱的。温暖这做法,不是一般的壕。
  但更让她疑惑的是,温暖这布料,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温暖穿着棉袜坐在‘野餐布’上面,招呼二人赶紧坐下:“趁热赶紧吃,不吃完浪费。”
  金芬犹豫再三,看那些烧烤的确很大的份量,估计够三个人吃的,不想让新朋友觉得自己小家子气,于是翻出了一大包什么东西,也穿着棉袜坐在了‘野餐布’上面,把手里的那包东西放在烧烤旁边:“这是我们家那边的土特产,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吃过。”
  “你们那边的土特产,我尝尝看。”温暖一点没犹豫,直接打开那袋子,掏出里面的一把豆子,抓几颗丢嘴里,眼睛一亮,“好香,我从来没吃过,很好吃。”
  金芬松了口气,露出一个笑容,吃起烧烤来,也不再那么拘谨。
  陶悠然也取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