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限战役-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一门这样的武器,而我们还有百万大军!大兵们,为了自由世界,进攻!——”
就在GDI进攻的同时,前线的中国部队却接到了撤退的命令,士兵们毫不迟疑,遵照命令撤了下来,收缩部队。就连战场上横冲直撞的剑齿虎机甲部队也掉转头向基地退去。
“长官,他们撤退了,他们挡不住我们的进攻,撤退了!”GDI士兵顿时欢呼起来。
“撤退?这个时候撤退?他们的劣势似乎没有这么严重,为什么要撤退?”此时,GDI指挥官犹豫着要不要追击,刚才他还在鼓励士兵进攻呢。
GDI士兵并未收到追击命令,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士兵撤走,不过他们觉得,这些中国人已经是瓮中之鳖,跑不了的。
十分钟后,异变陡生!
“将军,快看!”
GDI将军依言望去,只见远处山峰上的那座巨炮的炮口忽然亮了起来,炮口斜30度朝天,突然,一道粗大的光束从炮口向天空射出,光束与空气撞击,发出耀眼的蓝紫光!这就是离子炮,刘云研制的最新型的陆基离子炮!
巨量的正离子和电子直冲云霄,离子束在与空气的碰撞中发散,直径从炮口处的两米,扩展到高空中的数百米。
与此同时,强大的离子束流产生强烈的电磁脉冲,犹如核弹爆炸产生的EMP脉冲一样,就在这一瞬间,方圆数十公里的GDI部队大部分的电子仪器顿时失效!而中国的临时基地里的设备大多都有超导电磁屏蔽层,各种仪表的示数指针只是一阵波动而已,随即恢复正常。
此时,GDI士兵们惊呼道:“什么?!新型EMP武器?!这下糟了!”不错,他们确实要糟了,但不是EMP武器,而是杀死人的离子武器!现在离子炮是向天射击,只是测试工作状态,以免误伤友军而已。
巨大而致命的光束射向天空,就连五百公里高的高空都闪着辉光,整个美洲都看到了这一奇景,可惜,这奇景是致命的。一分钟之后,这道巨大的离子光束开始下移,角度慢慢降低,直逼地平线!
狂暴的带电粒子充斥在空中,从落基山脉起,一直到洛杉矶,天空中出现一道巨大的雷云带,到处都是电闪雷鸣,天空一片灰暗,仿佛世界末日降临。同时,离子束巨大的动能带动了空气,有史以来最大的人造风暴开始产生!
天空中罡风呼啸,距离最近的GDI部队首当其冲,被风暴吹得东倒西歪,就连数百公里外的居民也收到影响。“What?!他们制造了气象武器?!!”GDI士兵又对这种武器产生了误解。
“角度继续降低……5度……1度……0度!水平面以下,-1度!……”
当陆基离子炮的角度降低到负数之时,GDI的噩梦才真正开始!这台陆基离子炮,持续工作的功率高达10万亿瓦,相当于每秒引爆两千吨级的小型核弹!
强大的离子流,携带着巨大的动能,惊人的电荷,产生着摧毁一切的破坏力!首当其冲的是数百公里外的美国城市,不过在这个距离上离子炮的威力已经下降许多,但仍是一场巨大的自然灾害。
“哗啦!——”一声,塞勒姆市的一座摩天大楼所有的玻璃瞬间碎裂!这是离子炮带来的冲击波的破坏力,即使在数百公里外,仍有如此威力!城市之中,一阵阵冲击波弄得遍地狼籍,车辆被吹翻,门窗损坏,路灯倒塌……好在这种灾难只持续了一秒钟,随即转移到其他城市去了,因为离子炮在水平转动角度。
同时,离子炮也在向下调节角度,离子流的落点渐渐靠近,威力也逐渐加大,到达GDI部队之时,已经成了毁灭一切的光束!
“轰!——轰!——”基地车、猛犸坦克、战车工厂、指挥所,GDI的一切建筑,在强大的离子束面前就像纸糊的一般,一瞬间被离子风暴吹成碎片!这种场景,好像核弹爆炸时房屋在冲击波之下瞬间垮塌,只是这种离子炮单个离子能量不足以引发核反应,不会留下核辐射污染,“干净安全环保”,这是GDI以前宣传离子炮的好处时的广告词,如今他们自己也尝到“环保”的离子炮的威力!
“No!——”五角大楼的高官们惊呼起来,他们看见屏幕上的建筑物被迅速摧毁,随即屏幕一片花白,看不到了,显然他们的基地和部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GDI的百万大军分为N个部分,而五角大楼看到一块块屏幕上的景象变成花白,每一块代表他们的一个部分被毁灭,此时他们想哭的心情都有了。
落基山某山峰顶部,谢旭心情既沉重又舒畅,舒畅是因为百万大军在超级武器之下灰飞烟灭,只剩下一百公里外的残兵败将,沉重则是因为动用了如此强大的大杀器,国家将会受到全世界的谴责。“不管他!强者为王,我们自己也有媒体,怕他个鸟!GDI也玩了无数次离子炮,怎么没见有人谴责他们?”谢旭自言自语道。
离子炮攻击之时,己方部队为了防止误伤,都开动了磁场护盾。基地的各种建筑,以及剑齿虎机甲、基地车等重型车辆都开动了磁场护盾。这磁场护盾十分简单,就是模仿地球磁场原理,给自己加一个磁场,这磁场能使乱飞的离子偏转,以免打中自己。所以,防范离子炮攻击的方法很简单,加一个磁场即可。这种威力强大的武器也有自己的弱点,只是现在GDI根本没有防备,他们根本没想过离子炮会攻击自己。
就在GDI损失了数十万大军,元气大伤之时,Nod头子凯恩不知用什么方法(外星科技?)探测到战场的情况,自言自语道:“报应!GDI曾经用离子炮大肆屠杀,如今他们自己也遭到离子炮的屠杀!不过,中国人可真够‘朋友’,他们已经为我们提供了防范离子炮攻击的好方法,哼哈哈哈……”
第五十二章 华盛顿条约
北美落基山脉西南的方圆四百公里范围内,这片被陆基离子炮轰击过的土地,现在是满目疮痍。离子炮的威力真不是盖的,比任何风暴都要强得多,所过之处,不论是房屋还是树木,人类还是动物,统统被离子流夷平了。到处都是残垣断壁,GDI部队的破铜烂铁散落在原野上,落基山脉的森林也被削去一片。至于人员伤亡,初步估计有上百万!一炮之威,乃至于此!
战争进行到这里,也应该结束了,谢旭并未发动什么进攻,而是有点意兴阑珊。拥有这样的大杀器,还真有种独孤求败的感觉。另外,他也接到上面的命令,让他等待GDI的反应。
而GDI的人们,从领导人到民众,得知这一惨案后先是震撼,然后是惊恐,天知道中国人什么时候会拿这种离子炮来夷平“帝国主义的堡垒”。
“停战!——”麦肯锡尖叫一声,随即晕倒过去,似乎心脏病发作了。根据小道消息,纽约华尔街的某些大财团已经对麦肯锡这个代理人不满了,看来这个狐假虎威而且经常干政甚至阻碍执政官行使权力的政客很快就要下台了,GDI首席执政官麦克尼尔重新获得了权力,而那些大财团们也准备躲藏起来一段时间,暂时不会干政了。
“战败了……求和吧,早就应该这样了!”麦克尼尔苦笑一声,他这个军方上来的领导人,鹰派总统竟然也无可奈何地做下这个决定。当他知道军队和民众伤亡上百万,无数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之时,已经明白这场战争不可能获胜,也没有必要继续下去,而应该停下来重建并恢复元气了。
“GDI承认战败!——”当这个消息传遍全世界之时,所有西方人都垂头丧气,而全体华人则欢欣鼓舞。虽然大多数人看来这场战争很无厘头,中国本没有理由发动战争,但胜利者始终是胜利者,没有中国人会谴责中国自己“非正义”,如果有的话,那他不是叛徒就是脑残。就像当年的鸦片战争,虽然所有中国人都说这是非正义的,但英国人肯定认为这战争正当得很,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嘛。只有弱者才会用“谴责”、“愤慨”等词汇。所以,西方媒体立即炸翻天了,谴责谩骂之声不断。
“惨无人道!——中国违反国际法使用大杀器,屠杀数百万无辜民众!”这是CNN的头条。
“中国人释放了地狱的恶魔!他们使用了一种叫做‘死光’的武器,危害更甚于核弹,世界有灭亡的危险!”这是路透社的评论。
“自由世界不会屈服于暴力,任何邪恶帝国终将失败!”这是BBC的宣传口号。
总之,西方世界的媒体已经把中国看成堪比苏联的邪恶帝国,罪恶的根源,使用大杀器就是中国的罪证。不过,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媒体却不这样看,他们的新闻标题甚是有趣。
委内瑞拉电视台报道:“恶有恶报!GDI曾经用离子炮残忍杀害数百万黄区民众,如今中国人反过来用离子炮对付他们,可谓因果报应。虽然大杀器的手段略显残忍,但残忍的手段来对付同样残忍的帝国主义,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至于中国官方的报道,又是另一种口气。外交部发言人秦铁解释道:“这场战争完全是由GDI引起的,中国军队只不过去美国取回失物(塔西图斯曾经在中国公开出现,所以中国宣称塔西图斯的所有权,但并未向公众说明这是什么物件,只说是一份神秘资料),而GDI悍然发动攻击,甚至使用离子炮与核武器来对付我军。迫不得已,我军奋起反击,最后建造了离子炮来还击。用我们中国的话,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我们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GDI用离子炮攻击我们,那我们也用离子炮回报他们,结果的不同,只是因为他们的离子炮攻击失败,而我们成功了而已,我认为从道义来讲完全是正义的……”
不管中外媒体如何打口水战,中国和GDI的高层已经开始停战谈判,中国外长唐谦提出五个条件:
一、割地,GDI割让阿拉斯加给中国,这样的话阿拉斯加就和西伯利亚领土连成一片,整个白令海峡都将属于中国。阿拉斯加虽然是一块贫瘠之地,而且其拥有的石油、矿产等资源在泰伯利亚泛滥的今天也没那么重要了,但这片土地的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依然很重要。如果阿拉斯加属于中国,那么中国的两百万陆军就可以直接攻击北美本土,不受海军投送能力的制约。而且割让领土的端子一开,GDI将颜面扫地。
二、赔款,GDI赔偿中国的战争费用5000亿华元。
三、废除贸易限制,中国商人可以在GDI任何一处港口自由交易,允许中资自由进入GDI投资和收购。之前GDI制造了一系列中国产品的“丑闻”,虽然最后证实是谎言,中国产品并无任何质量问题,但GDI已经封锁了贸易,这一次终于能够全面打开贸易之门,中国产品将在GDI市场上倾销,严重打击GDI的制造业。
四、GDI的关税应与中国商定。
五、中国公民在GDI领土内拥有治外法权。
接到这一纸条文之时,GDI女外交官凯特差点暴跳起来,丧失所谓“淑女”风度,尖叫道:“我抗议!这是赤裸裸的不平等条约!GDI不会接受这样荒谬的条约……”
唐谦一脸冷笑地看着失态的女外交官,心道:“形势比人强,你这个疯婆子在这大吵大闹有什么用?不平等条约?哼,这不过是两百年前西方人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报应罢了!”
此时,一名女副官轻轻扯了扯凯特的衣角,小声道:“女士,执政官有新的指示,请您先去查看……”
凯特这才醒悟过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这不应该是外交官的表现,于是她迅速恢复了平静,道:“唐谦阁下,我去处理一些紧急事务,请恕我失陪……”说罢便和女副官匆匆退下了。
原来,麦克尼尔的指示是:“中国人提出的条件,只要不涉及领土,都可以谈判。”没办法,在战争中,GDI在几分钟内丧失数十万大军,这个打击已经够大的了,由不得他们在外交上再摆架子。
经过激烈的谈判交锋,GDI外交人员勉强同意了除割地之外的一切条件,但在割地这一条上面丝毫不肯松动,而中国方面也不肯放低价码,谈判就此僵持下来。不过两天之后的另一个军事行动让GDI迅速同意了这一点:谢旭的两万部队转移阵地了,他们拥有了足够多的凤凰飞船,于是就把陆基离子炮、激光防御系统之类的关键装备拆了,把整个临时基地打包起来,部队开始向东转移,然后在华盛顿空降。此时华盛顿附近仅有三万多GDI军队,根本不是谢旭这支“杀神部队”的对手,他们不敢动手,只得任由中国军队占领华盛顿的各处战略地点,双方军队对峙起来。但是,GDI的中枢、首都就是华盛顿,敌人的大军竟然直接进入首都!这是何等奇耻大辱,GDI高层几乎吓破了胆,最后同意了中国提出的所有条件。
在中国外长唐谦的提议下,这个条约将在华盛顿签订,称为“华盛顿条约”。这个条约,宛如近两百年前的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翻版,真是风水轮流转,西方人终于尝到了报应。
“鸦片战争中,西方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近两百年后,中国人来复仇了,同样用空天的坚船利炮逼迫西方世界弯下高傲的头颅。从此,世界不再属于西方人,而属于中国……”这是麦克尼尔回忆录中的原话。
于是,战争结束,谢旭及其部队得胜回朝。
GDI战败之后气焰收敛了许多,再也没有以前那种不可一世的态度,再也不以世界的领导、救世主、文明的希望而自居了,而是低下头来慢慢舔舐伤口,重新建造,以恢复实力。这次惨败,也刺激他们投入更多的金钱和人力到科研中去,试图追赶与中国的科技差距,虽然不可能追上,但也加速了他们的进步。
至于Nod,则利用中国和GDI交战,GDI军队转移,中东和北非空虚之际,率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最终到达东欧,开始传播他们的宗教,聚集信徒,重建东欧。因此,东欧渐渐成为Nod的政治核心和军工基地(在《命令与征服3》中,有一关名叫“阿尔巴尼亚”,可以看到Nod在那里堆积了成千上万的坦克,可惜被指挥官摧毁了。)同时,Nod行事也低调了许多,恐怖活动渐渐减少,尤其是美洲、西欧等地用以恐吓GDI民众的“例行恐怖袭击”渐渐消失了,这更让GDI产生了“Nod渐渐衰落,直至消亡”的感觉。凯恩就是利用这个时机为Nod积蓄力量,为第三次泰伯利亚战争做准备。
正因为这两大势力的沉寂,中国也不是爱惹事的国家,所以,世界渐渐平静起来,这个时空的地球人渡过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光,为期十年,直至2046年,凯恩开始谋划第三次泰伯利亚战争。
中国这边则注重于国内建设,国内的建设才刚刚开始几年,还有许多开发的空间,特别是山区、农村,这些地方的建设可谓任重而道远。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也常常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像广西、湖南、江西、贵州、云南等西部地区,都有许多很偏僻的山区,发展进度仍远远落后于全国。至于黄土高原,以前因为缺水而限制了经济发展,现在有了海水淡化工程,情况好转了许多,交通方面,黄土高原至少也比桂西北、湘西、云贵高原这些地方好得多。所以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
对此,刘云认为发展交通是关键,但是,要在崇山峻岭之间修路,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就算有纳米核心工厂和众多大型工程机械,这些地方的修路成本也比一般公路、铁路高得多,但并非不可承受。所以,刘云决定不惜成本为这些地区修建一种公路——管道高速公路。
管道高速公路并不新鲜,因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随处可见,大城市里摩天大楼林立,大楼的人口密度很高,光靠地面那一层公路实在有点难办,所以就修建了架设在空中的管道公路,用于沟通高层建筑。这种管道在各种科幻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而今在大城市里变成现实。这样一来,城市交通就完全没问题了。交通压力大?那好,再建一层公路,就是如此简单。
如今山区的公路也用管道高速公路,这是何意?其实很简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碰到高山阻隔,直接挖隧道穿过去,绝不绕道搞盘山公路,虽然打洞成本较高,但节省了日后的交通成本。这种管道就是为了保护隧道内的公路,万一有地震也不用怕,合金管道抗震强度极高,不会出现隧道坍塌、道路堵塞等现象。另外,管道也隔绝了公路和外界环境,除了抽风机的空气交换,就没有别的物质交换,防止垃圾泛滥,破坏公路附近的生态环境。
南昆管道高速公路,这是沟通多山地区管道高速公路的代表。从南宁至昆明,这一路上多是崇山峻岭,所过之地的经济也不太发达,尽管之前已经修建了从南宁经过一小段贵州最后到昆明的超导磁悬浮铁路,但这仍然不够,因为这种高等级的铁路中途停站很少,仅在广西百色和贵州兴义各停一站,铁路线辐射的地区仅是四个城市及其周边,广西和云南这里仍然需要一条自由度更高的交通要道——高速公路。有了管道高速公路,这种情况大为改善,这时的辐射地区不止几个点了,而是一整条线。
2036年底,GDI举行执政官选举,这是一次政治大洗牌的时机。现任执政官麦克尼尔于四年前因为对Nod的战争胜利而赢得选举,这一次却因为遭遇中国,屡屡失败,还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所以麦克尼尔毫无悬念地败选了,而且他的军职也无法恢复,只得“卸甲归田”了。下一任执政官名叫杜根(《红警2》的美国总统就叫杜根,当时我还以为是“杜鲁门+里根”呢,没想到西方人确实有这个名字),但在CNC中并未提到过。杜根运气比较好,将会连任两届,在其任期之内,GDI经济得到极大的恢复,军事实力也恢复起来,广受赞誉。另外,GDI的新型离子炮卫星也在他任期内战战兢兢地发射上天,中国方面只警告了一次,让GDI的离子炮卫星不得经过中国领土上空,因此GDI把它们做成同步卫星。杜根的任期直至2044年,他比较幸运,避过了第三次泰伯利亚战争,他的继任者罗伯特就惨了,上任到第三年(2047),罗伯特登上费城太空站召开年度会议,在新年之际一枚Nod核弹冲天而起,将太空站炸得灰飞烟灭。罗伯特和其他GDI高层的死,揭开了第三次泰伯利亚战争的序幕,这些都是后话。
第五十三章 鲲鹏浮动基地(上)
时间回到2039年12月,这时,距离上一次战争——中国和西方世界之战,已经过了三年。这时候,刘云等人的科技获得了极大的突破,量子计算机早已在军中广泛使用,息壤计划已在五个月前成功,依靠息壤的帮助,鲲鹏基地的制造工作进展十分迅速,年底之时已经顺利完成!长达12公里,最宽之处达到3千米,拥有一千米的惊人高度,这是一个超过两百亿吨的超级庞然大物!
鲲鹏基地的海底,从舟山以东海域直至太平洋深海区,八百多公里长的海底,已经挖出一条近千米深的“海底超级运河”,这都是为了鲲鹏基地能顺利驶入深海,否则只能搁浅在大陆架当一个人工岛了。
说实话,如果说鲲鹏浮动基地是一条大鱼,那么地球的海洋只是一个小水塘——太小,也太浅了。对别的舰只来说波涛万顷、烟波浩渺的汪洋大海,对鲲鹏来说真是一种束缚。你看,深度200米的大陆架地区,什么百万吨**都能轻松畅游,但对鲲鹏来说就直接搁浅了,非得挖一条超级运河才能进入深海。就算是深海,也不过是鲲鹏几倍的深度而已。如果想让鲲鹏真正摆脱束缚,只有一条途径——飞起来,飞到天空中,甚至飞入太空。只有进入太空,才是真正的自由,这时候,鲲鹏这样的“巨舰”就显得十分渺小了。不过,鲲鹏想要飞起来,需要一种一种关键技术——反重力技术,这一点刘云还没有任何头绪,只得暂时作罢。不过,鲲鹏本身已经做好了除反重力技术以外的一切准备——在太空中航行用的离子发动机,以及在离子发动机后面加装一级可关闭的空气驱动器,用于行星大气层内飞行。在大气层内启动空气驱动器,进入太空则关闭,空气驱动器会给巨大的离子流让出一条道。这种空天两用的技术早已成熟,凤凰飞船就是一个例子。
下面介绍鲲鹏浮动基地的结构:
鲲鹏的外形,呃……这个比较难描述,它虽然现在是海上的巨舰,但它的设计初衷是要进入太空,而不是滞留地球海域,所以外形不是船型。鲲鹏的整体框架接近于长方体,但整个船身分为三段:前中后,中部略窄,里面有可供海军舰只停泊的内港,直通内部的船坞,而后部最粗最宽,因为是主要动力所在。鲲鹏的头部比较流线型,这种形状是太空飞船的设计,而不是水面舰船的设计。水面舰船的满载吃水线以下有突出的水滴形船头,而鲲鹏虽然在海面行驶,却没有这种船头,也没有吃水线。如有必要,鲲鹏还可以全船密闭,然后下潜当潜艇,只是鲲鹏本身就一千米高,就算潜入五千米深的深海底也无法隐藏行踪,只要一游动,巨大的水流就会引起巨浪,就算狗眼都能发现踪迹,何况卫星了。鲲鹏当潜艇的唯一用途是海底开发,没有军事用途。
动力来源:超巨型暗物质核聚变反应堆。说起来有些吓人,鲲鹏上面的四台反应堆,每一台都有一亿吨重,总计四亿吨!至于总功率更是吓人,竟然高达4E21瓦,也就是四十万亿亿瓦!这是反应堆全速运转的功率,平时只需一台反应堆以很低的速度运行即可。这个功率有多大,光是数据不够直观,不如和其他东西相比较。鲲鹏的反应堆的总功率,竟然达到太阳总辐射功率的十万分之一!其每秒钟产生的能量,相当于一千亿吨级核弹爆炸的能量,如果全部释放到地球表面,可以直接毁灭地球!
有人可能要问,如此巨大的能量,为什么不会瞬间毁灭鲲鹏本身?实际上,这些能量并非直接释放到鲲鹏基地身上,而是主要有两条途径:储存和离子推进。前者就是把能量用高能核的形式储存起来,相当于直接储存核燃料,不释放出来就没问题了。离子推进,也就是将大量的物质电离成离子,然后通过八个巨大的离子发动机向后喷射出去,高能离子携带的能量很多,释放出去的话也不会伤及自身,但是,如果在地球上释放这么多能量……那就世界末日了,这相当于八台庞大无比的离子炮在轰击地球!地球是无法承受这么高能量的,只有在太空中,将离子向虚空中抛射才没事。
实际上,离子发动机这种推进方式的推进效率是很低的。离子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包括普通的火箭发动机,都属于喷射式动量推进,这种推进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喷射物质携带的动能太高,致使推进效率低下。如果鲲鹏能离开地球,在太空中行进,其速度最好不要超过100公里每秒,否则离子发动机喷射的离子动能过大,在太阳系内容易毁坏其他行星或小行星,成为恒星系的“生态毁灭者”。
喷射推进有这么大的缺点,但刘云仍为找到更好的办法,地球人都没找到更好的办法。事实上,更好的推进方式应该是“静力推进”,这是一种人类普遍使用的推进方式,只是现在无法找到太空中的静力推进方式。静力推进的例子很多,例如走路,人的腿推动地球,地球给人以反作用力,这种力基本上是静力。汽车行驶,轮船开动,甚至是螺旋桨飞机,都是采用静力推进的方式。轮船的螺旋桨与水的作用,虽然有相对运动,但也可以看成螺旋桨在“推”这个海面,利用反作用力前进。螺旋桨飞机则是推动空气,虽然速度比轮船快得多,但也属于静力推进。静力推进的特点是运动物体与一个质量大得多的介质作用,获得动力,在地球上可以普遍使用,但在太空中“空无一物”,哪里找来这种推进的介质?所以只能采用效率低的喷射推进了。
实际上,更高等级的科技文明自然有省力的宇宙航行方法,只是刘云他们还不知道。这种推进方法可以叫做“空间推进”,就是利用宇宙中的“空间波”,像鱼儿在水中游动一样,通过空间波动而前进。这种推进方式所依靠的介质是整个宇宙,自然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宇宙的质量远远大于宇宙内任何一个舰船的质量,所以舰船移动的同时宇宙几乎不动。至于这种“空间波”是什么,只能说它和暗能量有关,暗能量充斥在现在这个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宇宙的加速膨胀就是暗能量在作用,只是人类对其了解甚微。
重新回到鲲鹏基地的动力布局:
首先是舰船动力,没办法,虽然鲲鹏的设计初衷是要在太空中航行,但目前显然不现实,还得呆在地球的海上。前面提到过,鲲鹏的水中动力是后下部的水涡轮组,推进原理和螺旋桨类似,只是形状结构更适用于巨型舰船的推进。总共有128个巨型水涡轮组,均有导流槽保护并且整流。导流槽的末端是一组巨舵,是控制方向所不可缺少的部件。除了128个主水涡轮组,,鲲鹏的两侧各有两组小型水涡轮组,位置分别在前部的中下侧,以及后部的前下侧,是辅助动力。巨大的水涡轮组给鲲鹏浮动基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作为200亿吨的超级巨舰,水面航速最高可达40节!
不过,若鲲鹏在海中高速前进,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的巨舰高速开动起来,就能掀起滔天巨浪!鲲鹏附近的一百公里海域内就会产生大海啸!舰首的艏波可以高达百米(数据未估算过)!这样的话,鲲鹏若高速经过一些岛国,那这些岛国可就惨了。
除了水涡轮组,鲲鹏的动力来源还有离子发动机,这是将来升入太空的推进动力。鲲鹏的尾部共有四个巨大的主发动机,这些主发动机的喷口直径高达400米!这就是刘云他们制造的能量最强的高能离子发生器,如果全速工作,喷出的能量足以毁灭地球表面!离子发动机都加装了一级空气驱动器,如果鲲鹏能浮在空中,那么这些空气驱动器可以轻松推动鲲鹏以飞机的速度运动。现在还只能呆在海面,这时候空气驱动器也可以工作,喷气起来就能形成一场风暴!大风吹动海面,产生风暴的同时也产生了海啸!
刘云乘坐着大鹏炮艇机,在空中俯瞰着鲲鹏这头洪荒巨兽,笑道:“看来我们已经研制出各种气象武器了,我们只需让鲲鹏对着小日本放一个屁,就能直接把小日本吹上天!”
“噗哧!——”梅青忍不住笑了出来,嗔道:“放……什么放的,干嘛说得这么难听。”
刘云一本正经地道:“哪里难听了?以前我们只是吹牛,现在梦想成真了,我们应当高兴才是。如果我们真拿鲲鹏的屁股给小日本放……呃,吹个风,那他们是有苦说不出,哈哈,真想看到小日本吃瘪的那一天。”
这些离子发动机和鲲鹏的主武器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