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幻想世界大穿越-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棺材的秘密,没有人比我知道的更多了!”
“你不妨把你家道法源流脉络跟我一一说清楚,其中关窍讲来,我把你家的传承道法重新推导出来,然后你得失传的道法,也再不需要这传承之物……你不会还想跟我这主人抢把!”王辰貌似开玩笑的反问道。
“不敢,不敢!”师长宫下拜道:“公子肯容我们参悟宝棺,就是对我们的大恩大德了。小道岂敢在不知退让,贪图公子之宝!”
但师长宫到底是老奸巨猾,他顺势提出一个请求道:“我下茅山法脉,实则传承至公子之宝。公子对我等有半师之恩。小道想来,公子既无门派之见,若不嫌弃我下茅山,不如入我下茅山一脉,我等尊奉公子为祖师,与九公祖师同列,岂不美哉?”
“这……”王辰没想到,居然有人如此不要脸,这就打蛇随棍上,攀附起来了!
不过想一想,这还真是两全其美之事,反正王辰也不在乎一个名头,而且拜入下茅山,自己的辈分远高于那老道士,见识下茅山的道法,也就理所当然了!
对道法这种东西,王辰实在是好奇的像是有小猫在肚子里一样,若是做个辈分大的祖师——完全合乎他的心意。这样一来即名正言顺的收服了这两个知道他最大秘密的道士,又能有一个名号,去试探那个传承道法的世界。
看见王辰没有意见,师长宫又拜道:“公子若肯入我下茅山,这宗主之位,自然由公子担当,下茅山虽然落魄,也有许多法脉流传在外,与这东南数省几多旁门,数十位左道,都有香火情,若是公子能重兴我下茅山十三尸道,六鬼道,以及二十九杂道传承道法,使流落在外的法脉归附,那时公子振臂一呼,必然从者云集,重立我下茅山统领东南三省旁门左道,大明左道第一宗的道统!”
“那时候,少祖师对我下茅山1之德,比天高地厚。师长宫以死拜之!”
听他这么说,王辰才为之动容,虽然旁门左道似乎不那么好听,但下茅山居然曾经是大明第一旁门,想来祖上还是阔过的,对他多有助力。
事实上师长宫真是以此来打动王辰的——神仙怎么了?神仙也是需要徒子徒孙效力的,神仙就不用供奉了吗?
王辰正襟危坐道:“这倒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若是你们真心奉我为祖师,我自然真心待你们,但若你只是想找个幌子,把我做傀儡……趁早收了这个主意!”
“自是真心向请!”师长宫推到王辰座位下面,当即下跪叩首道:“徒孙这就请祖师法相,恭迎少祖师入我下茅山法脉。请少祖师尊我九公祖师为师兄!”
王辰知道,自己和九公谁是师兄这就是下茅山的正朔之争了,虽然他不在意,但还是要争取一番,当即板着脸道:“九公得我之宝,方悟道法,开下茅山一脉,论之我与他有半师之恩,如今我折节下交,反让他位我之上,如何可以?”
师长宫叩首道:“少祖师有传法之恩,但我下茅山一脉,法度规矩都自九公祖师出,九公开脉,其德最盛,少祖师之前为收九公祖师为徒,如吕祖和钟离权仙人一般,乃是道友,如今我等请少祖师入下茅山,有九公祖师在前,岂敢尊为师伯祖?”
“还请少祖师酌情,尊我九公祖师为师兄!”
王辰本就不在意这些,但他知道,想要下茅山的人把他放在真正祖师的前面,不说没有可能,但也极其困难,强求,必然使得人心相悖。何必如此?
所以他不咸不淡的提了两句,就顺势答应了下来。
师长宫得他许可,当即请了九公祖师的法像,开了宗堂,禀告祖师之后,拿红笔在下茅山的宗薄上,九公祖师的名谓后面,添了王辰的法号,唤作;维生真人。
“徒孙长宫,参拜少祖师!”师长宫携着徒弟恭恭敬敬的向王辰叩首,至此之后,21世纪的中国公民,硕士学位的基层公务员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王辰,王维生,成为了大明朝左道第一宗下茅山的少祖师,掌下茅山一脉。
目前门下,大猫小猫两只,老道小道两个。
神鬼大明4
“宗主,这就是我们下茅山一脉仅存的法术了!”师长宫捧着一本泛黄的旧书,恭恭敬敬的放在王辰面前的桌子上,王辰拿起来翻了几页,是一本手写的笔记,毛笔写的繁体字如苍蝇头一样堆在一起,夹杂着简写的草书和密文,还没有标点符号。
纵然王辰中文系出身,也看的非常吃力,上面充斥着大量铅汞、龙虎、丹砂这样的指代词和大量的道教专有名词,让他看的头皮发麻,脑仁疼。
王辰匆匆合上这本秘籍,心里暗骂道:“以后谁再跟我说,秘籍这种东西是穿越者能看懂的。我就跟他急!没有标点符号,现代人——只要不是学那一科的,只怕连论语都看不懂,更何况这种文化圈相对封闭,充斥着大量代指和密文的道教书籍——除了那些一脉相承的徒子徒孙,其他人能看懂个鬼啊!”
他把这本秘籍放了下来,对师长宫笑道:“不必了,这秘籍给我我也看不懂,还是你直接演示就好。”
师长宫拜道:“徒孙遵旨!”
师长宫恭恭敬敬的带着王辰来到义庄的明堂,那里停放着几口新老不一的棺材,小徒弟在他们后面跟着,忙前忙后的打下手,师长宫来到一口老棺材前,对王辰解释道:“少祖师,下茅山一脉,道法全由人之尸骸一处着手,多有不净,阴晦之处……”
王辰点头道:“我晓得,你开馆吧!”
师长宫告了罪,双手在棺材板上运气一推,拉开了半拉子棺材盖,露出一个脸色铁青,面目栩栩如生的大汉尸体来,棺材盖有些腐朽了,一打开来一股朽木的味道直冲王辰的鼻子,但仔细分辨,里面还夹杂着一股中药膏油的味道,反而没有尸臭味。
王辰仔细分辨了许久,发现确实没有腐烂的臭味,这才凑上去旁观。
师长宫解释道:“我下茅山一脉,有尸道法术十三种,鬼道法术六种,其余杂学有二十九种,如今已经大半失落,留下的——也就这几手连法术都说不上的秘技了!其一,就是这保存尸体的法门。”
“九公祖师得自少祖师所留的奇棺中,有一膏油秘药,能保存少祖师的身体数十年,如生人一般,不老不腐——九公祖师推断,少祖师所涂抹的膏油,必是上界长生不老的秘药。九公祖师天纵奇才,以法力从少祖师棺中……”
说到这里师长宫小心翼翼的抬眼看了一眼王辰,发现他确实没有不虞的表情后,才继续道:“窃得少许长生不老药,从中悟出许多尸道奇药。能存死人,养尸体,使三伏天而尸体不腐,九寒夜里,尸体血脉不冻,面色红润,发肤具全。”
“还有这种操作?”王辰不知该怎么表述自己内心的槽点:“营养液都能被你们开发出这种功能,那位九公祖师中医技能点满了吗?居然能用中药模仿出维生仓营养液的功能!这种黑科技,放到二十一世纪也是数十亿美元公关,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的尖端医疗科技,你家祖师用中医就能山寨出来——我是该说中医果然不科学吗?这是点开修真技能树的前置技能吧!”
师长宫还在那里感叹道:“原以为九公祖师不说复原了七成,也应该摸到铁棺中仙药的五成秘密,论起保存尸体来,只是效果略差一些而已。后来更是由此药悟出使得尸体质变的许多秘药,比如这具铁尸上涂抹的铁尸药,能使渗入尸体筋骨之中,锻炼如同钢铁,刀枪不入,在我下茅山驱尸道法还未失传之前,一具铁尸如披重甲,力大无穷,一具便能敌百人,端是厉害无穷。”
“没想到,保存尸体不过是铁棺中仙药的皮毛,这仙药……竟然,竟然真能长生不老。”师长宫朝王辰拱手道:“羞愧啊!少祖师!下茅山秘药,比起少祖师所用驻世数十年容颜不改,不老不死之药来说……”师长宫掩面不语。
王辰大着胆子捏了捏那具‘铁尸’的身躯,果然触碰之处,犹如橡胶一样,带着一种皮质的凝胶感,师长宫对自家的秘药效果有些羞愧,但殊不知王辰也很震惊,他暗自想到:“虽然没能解刨看看,但这触感……简直和橡胶一样。据说那些练硬气功的,能通过长久的打击训练,在皮肤下面锻炼出一层抗打击的皮膜来,和人家这炼尸秘药比起来,简直是渣渣啊!”
“这药,都快比得上橡胶果实了!”
“难怪说刀枪不入,就古代这冷兵器质量,砍杀这具尸体,搞不好还真是皮肤这一层都难砍破啊!而这具‘铁尸’皮肤下面,那层脂肪不知道被这些下茅山道士练成了什么东西。多半是什么非牛顿流体——打击的力量和速度越快,越是坚硬。”
师长宫告诉王辰,下茅山秘药遗失的也很严重,当年金银铜铁还有传说中的飞天夜叉,五种奇尸中,就只留下炼铁尸的秘药了。而且最重要的驱尸秘法都遗失了!即便还有几具以前遗留的铜甲尸,也没法驱使,这具铁尸还是因为意外得到了一具资质特别好的尸体,老道士自己忍不住,才偷偷炼出来的,现在也只能干看着。
“惭愧啊!我们师徒俩,就靠着九公祖师留下的那张使得尸体不腐的方子,还能赚些银钱。”
“哦?那你们是怎么赚钱的?”说道赚钱,王辰顿时打起了精神。
“我们师徒俩,就靠以秘药给死人入殓为生,九公祖师留下几种秘药,收敛刀口的,若是有刀枪戮杀的尸体,家属若想要全尸入葬,就要请我们师徒去,摸了膏油,尸体的刀口就都收起来,略作遮掩,便都看不见了。”
“这本是我们下茅山医治炼尸的药方,那时候我们驱赶尸迎敌人,多有伤毁,只是有些金创的,就用这秘药修复……”
“还有保存尸体的,这十里八乡,做白事的时候,都要请我们师徒过去,为尸体涂上秘药,数十日都不会腐朽,停灵的时候,摆出来好看,没有味道。”
“还有些大户人家,老太爷,老太太做喜丧事,为了显得好看,要花大价钱,用最好的秘药,使得尸体面色红润栩栩如生,才显得孝顺。还有淹死的,烧死的,上吊的,无论这么样的尸体,凭着祖师留下的这份本事,我都能给他拾导干净。”
“自古红白喜事花费甚巨,中国百姓颗粒归仓,勤俭节约,也唯有在这两件大事上,最舍得花钱,你这营生虽然说起来不好听,但收敛钱财,只怕也不菲。”王辰感慨道。
别看这师徒俩做的事情下九流,但只怕也是一个大户,之所以看上去颇为穷苦,应该也是为了低调。
毕竟靠殡葬发大财,不是正道,他们师徒孤寡两个若是引得别人眼红,怕是麻烦有无数,说不得还要吃官司,这般收敛一些,也显出师长宫处事的智慧来。
王辰这般想着,忽然一拍脑袋,问师长宫道:“你这秘药能用在尸体上,应该也能用在活人身上吧!那收刀口的药——就是最好的金疮药啊!炮制铁尸的秘药,若是用来练外家功夫,岂不是能轻易速成?能使得尸体面色红润,年轻的药,若是给小娘子美容,岂不是美颜神药?”
王辰说着说着,悚然大惊,难怪下茅山曾是大明左道第一,这般指甲缝里漏下的东西,在他那个时代也是能创造数百亿美元产值的宝贝啊!
师长宫凑到王辰面前,小声道:“回少祖师的话,那收刀口的秘药,确实也是一种上好的金疮药,唤作‘金玉散’,给活人用,效果更胜一筹。那铁尸秘药,也是一门‘僵尸拳’外家功夫的秘制膏油,但若是没有辰州言家的僵尸拳内法,用这药练功的人,纵然能炼成一身刀枪不入的横练功夫,也会失去痛觉,三五年后渐渐全身麻木,有如活尸,等到连呼吸都麻木了。那就把自己练成一具铁尸了!”
“而那让死人面色红润,年轻的红颜散——却没人想到还能用在活人身上,这死人用的晦气东西,谁会往自己婆娘脸上涂啊!而且咱们下茅山名声着实不好听,门下弟子也——老道今年五十有三了!还没讨着婆娘。老道入门的时候,还是咱们下茅山鼎盛之时……”
“敢情你们一门都是单身狗啊!”王辰瞪大眼睛,指着师长宫道:“你让我做你们的少祖师……那不是害我吗?我跟你什么仇什么冤……算了!”王辰摆摆手,也不看一脸迷茫的师长宫,叹气道:“说正事吧!”
“我大致也猜到了你们为什么不卖药的原因……这些秘药太珍贵,透露出一丝,你们都有无数的麻烦,哪有吃死人饭简单轻松……赚的又多,在这个世界,卖美容护肤品还真未必有赚死人的钱,赚的多,那些大户人家,为了图一个孝顺名声,金山银海都能眼睛不眨的泼出去。”
“女人的钱比男人的好赚,小孩的钱比女人好赚……但最好赚的,还是死人的钱啊!”
师长宫陪笑道:“少祖师说的是,我们师徒俩修行的资粮,都是由死人赚来的……人家嫌弃我们晦气,也少来找麻烦,不然我们师徒早不知道埋在哪座荒坟里面了。”
神鬼大明5
王辰看过下茅山一脉留下的秘药之后,虽然晓得这些不起眼的东西,才是一个宗派最重要的底蕴,但还是免不了有些失望,他真正想看的,其实是师长宫口中的那些‘道法’和‘法力’,这对于一个成长在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又喜欢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来说,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他一边随口应付着师长宫,一边思考着,怎么才能了无痕迹的将话题引到这方面。
“你刚刚提到辰州言家……这个言家家传的武艺——僵尸拳,居然需要我们茅山的炼尸秘药的辅助才能练成。可见这言家跟我们茅山关系不一般啊!”
师长宫答道:“确实不一般,这言家本就是我们下茅山的外门势力,九公祖师在的时候,每年都有言家子弟来我们茅山学艺,他们的拳法也只有得到我们茅山的金银尸秘药才能大成,祖师更是赐他们炼制铁尸和铜尸的秘药,让他们在言家就能将拳法练至小成。”
“后来,下茅山遭逢大难,长老弟子被屠戮一空,金银铜铁,飞天夜叉的炼尸秘药只遗留铁尸药,道法也大部分失传,言家拜入茅山的弟子死伤大半,这才慢慢断了联系……不说言家,就是闽南温家、也不是我们下茅山外门走?”
“左道四姓,唐,雷,温,言,有两家属于我们下茅山的势力,下茅山全盛之时,整个东南三省,闽南的巫师,广东的拳南拳门派、地师,广西的巫蛊,乃至湘西的水师,赶尸匠,湘西、闽南、两广、云贵,这些地方的三教九流之辈,那个敢不接九公的符召法旨?自称茅山道士,三茅真君,九公祖师门下走!”
“也就是现在,下茅山落魄了。当时团结在下茅山外门的左道势力四散……少祖师!虽然下茅山嫡传一脉,只剩我们三人,但下茅山门下,依然遍布云贵,两广,湘西,闽南,只等祖师重现茅山道法,振臂一呼,即刻门徒云集,重立下茅山道统!”
王辰未曾想到,这个只在香港老电影和鬼怪故事中出现的茅山道士,居然有如此势力,若真如师长宫所说,这个门派一定藏着许多的秘密啊!其中最神秘的,应该就是那个开创茅山道统的九公祖师,茅山一脉的道法,似乎全部源于自己乘坐的维生仓,那位九公祖师天纵奇才,不知道从维生仓中发现了多少秘密,王辰隐隐觉得,自己和下茅山一派,似乎有解不开的联系。
他沉吟片刻,问道:“既然下茅山一脉曾经如此辉煌,那为什么会如今落得嫡脉只剩下你们孤寡两个的下场?”
师长宫想到那一幕,不由得泪流满面,悲痛欲绝,他跪拜道:“少祖师,我们下茅山落得如此下场,是有血海深仇的啊!想九公祖师,不过茅山上清宫一扫洒道士,得少祖师之棺而修成真人,威压东南,开宗立派,那上清宫瞧不起祖师,却拿不出一个可与祖师相提并论之辈,彼时,道法显圣,龙蛇陆起,乃大争之世,诸多上古法宝纷纷出世,大部分为全真派所得。”
“我正一派,唯有龙虎山得了一件上古法宝,另有一人,便是我九公祖师,也得少祖师所牺之棺。只因我九公祖师不是受箓道士出身,上清宫之辈,竟斥我祖师为小辈。九公祖师无量真人,岂能受此辱?”
“当时一场斗法,我下茅山一脉七位道人,随祖师一并闯山,败上清宫道士七十六人,让彼辈羞于见人,不得不答应九公祖师开山立派,统摄东南旁门,世间左道,九公祖师念上清宫传道之德,尊其为上茅山,自甘将自己所创立的宗门,退为下茅山。”
“这是何等大德大量?”
“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我正一派符箓三山,只因祖师与上清宫之争,便斥我下茅山为旁门左道,不能于其并立,蜀中青羊宫、江西龙虎山,都有真人鼎镇,就是没有真人的阁皂山之辈,也敢瞧不起我们!祖师将东南数省的宫观拱手相让于上清宫,以数省左道,天下旁门为立教之基,立我下茅山旁门第一宗,从此,天下皆称九公为旁门祖师!”
“我下茅山……即是旁门祖庭!”
“天下妓、丐、法师,地师、流巫、大神、出马、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高台、吹、马戏、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打狗、卖油、修脚、剃头、抬食合、裁缝……之辈,凡有法力道术者,皆属我下茅山统领,我下茅山,执掌天下下九流修行之辈法度,凡有伤天害理之辈,我下茅山击之!”
“如今朝廷尊全真一脉为正统,南京朝天宫,北京白云观,武当山真武观,终南山重阳宫、纯阳万寿宫、还有遇仙派、南无派、随山派、龙门派、仑山派、华山派、清静派等七真派,都有真人镇压一派。如今北方大地,具以全真为正统。”
“正一三山龟缩一省,数省之地,竟无胆与之争锋!”
“如此,全真南下之际,唯有我九公祖师一力阻挡,与全真派斗法三次,将其牢牢阻挡在南京城下。乃到十九年前,第四次斗法之际,祖师内伤复发,竟……竟不幸归天!”师长宫呜咽道:“值此危难之际,本因是正一派共拒全真之时,上清宫……上清宫却暗算我下茅山!”
“引全真派真人进我下茅山祖庭……诸位师兄,师叔奋力抵抗,大火焚烧三日,东南泣血啊!”
“后来,茅山外门,受九公祖师之恩的苗疆三位大巫,东北大萨满,湘西尸王,闽南两位旁门真人,两广地师赶到之时,下茅山已是废墟一片。唯有我一批最小,刚刚入道的弟子,被师兄们护送前往密道,以存下茅山道统。”
“当时一起入地道的师兄弟十九人,被那群畜生所放的大火,三天三夜,窒息而死了十八人,只有我一人在尸体堆中活了下来啊!在祖师归天之后,茅山诸位长老就已经预料到这种恶劣的情况,秘密送祖师法宝下山,藏于此义庄之中,后来我得长老遗嘱,秘密回到这里,收了这个不成器的徒弟,隐姓埋名十八年。”
“杀我下茅山门人者——南京朝天宫是也,暗算我旁门祖庭者——上清宫是也。此大仇,下茅山弟子永世不忘!”
神鬼大明6
听完师长宫杜绝啼血一般的控诉,王辰却没多少感同身受,而是思索起这些话里面海量的信息量,关键词有三个——‘道法显圣’‘上古法宝’还有‘全真正一’。道法显圣,说明法术和法力的复苏,似乎是不久之前才发生的事情,以师长宫口述来看,估计就是这几十年内。
“九公祖师十九年前才内伤发作而死。按照他得宝,修炼,开山立派来看,估计也就是三十多年的事,也就是说,道法显圣的时间,最多发生在嘉靖皇帝在位之时。”
“嘉靖皇帝又称道君皇帝——若是他在位的时候,发生上古法宝出世这件事,道教由此得到大半,倒也不稀奇。根据师长宫口述,似乎道法显圣的时候,佛教没什么影响力啊!”王辰有些狐疑,跳大神的萨满都有法力了,其他宗教反而那么平静——这不科学啊!
其中的细节,他还要慢慢询问。
“师长宫!”王辰问道:“我听你数次提到真人,真人是个什么境界?”
师长宫道:“回禀少祖师,全真派金丹自足,正一派道基自成,即为真人。一成真人,本命法力便在体内凝结为一个道基,从此法力源源不绝,神通自足。永无法力溃绝之虞!”
“那么法力又是什么?”王辰不解道。
师长宫凝神思考了一会,皱眉道:“少祖师,当日下茅山遭逢大难之时,长宫方才受箓,体内只有师父赐予的一点法力,师父传下一点练气功法后,便出去拒敌,随着那一场大火,本门修成法力的师兄尽数遭难——已然失去了法力的传承。”
“所以祖师问我,徒孙实在不知啊!”
“受箓?”王辰皱眉道:“你们的法力,是由人赐予的?不是自己练气修成的?”
“练气修成的?”师长宫有些惊讶:“若是练气能修成法力,何苦天下修行同道在法宝出世之前,都是一副肉体凡胎,装神弄鬼来骗人?”
“不是要灵气复苏什么的……算了!”王辰无奈道:“你们这个道法显圣,它不按套路来啊!”
师长宫解释道:“天下但凡有道全真,皆要靠前辈真人赐予法力,全真称之为开光,正一称之为受箓,只有开光受箓,才算道士,不然就算是有度牒的道士,也只是伪道士。朝廷承认他们,但我们修行同道可不承认。”
“这开光受箓,不可轻动,即便是法力高强之辈,只要未成真人,为门下开光也要大伤元气,等闲三五年恢复不过来,也只有神通自足,法力圆融,成就道基的真人之辈,法力开源,只要根本法力不失,源源不绝,才能轻易为门下开光受箓。”
“因此,若是没有一位真人坐镇,宗派传承便有断绝之威,只能靠道人用自己辛辛苦苦修炼的法力为门下受箓开光,如何能增长法力?除非……”
王辰皱眉问:“除非什么?”
师长宫挣扎了一会,才咬着牙说:“除非门派里传承了一件上古法宝——就如少祖师所栖之棺,这般的神妙法宝。少祖师,这天下道法绝迹以久,数百年来没有出半个真人,乃至有法力的道士,如何才有如今这道法显圣的大争之世?”
“徒孙听九公祖师提过一回——这天下所有的法力,都源于上古法宝。法力一开始出现,就是诸位真人从上古法宝上汲取而来。有一件上古法宝,就相当于一个真人,更有无穷妙用……这也是下茅山至今没有除名的原因!”
“上古法宝?”王辰愣了,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维生仓——没见它上古到哪里去啊!而且怎么看,这也不像能汲取法力的东西吧!莫非……这维生仓还有什么自己没发现的黑科技,或者说要‘祭炼’才能发挥作用?
“那你怎么不借助这件‘上古法宝’修炼成真人呢?难道下茅山没有留下从法宝中汲取法力的方法?”王辰奇怪的问道。
师长宫瞬间羞红了脸,他艰涩道:“是长宫没用……辜负了诸位祖师,长老的期望。”他将额头磕的砰砰作响,痛苦道:“从上古法宝上汲取法力的办法,不说人人皆知,但也流传甚广……徒孙如何不知?只是……”
师长宫咬牙道:“这法门需要一位道人祭炼法宝,即可得到法力的反馈……老道修炼十九年,如今连道人境的门槛都没摸到……愧对泉下祖师啊!”师长宫痛哭流涕。
“还真需要祭炼啊!”王辰无语道。
“道人境界又是什么?”王辰感慨道:“你先给我介绍一下修行人的各种境界吧!你传承下茅山法统,总不至于十九年了,连一个道人都无法修成吧!”
师长宫解释道:“道人只在真人之下,法有真灵,开启智慧,法力运用能力入微入境,胜过道人之下无数倍,智慧通灵,启发脑中之神,正一派于脑中结一脑神之符,如我下茅山的‘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穹高灵台真符’,龙虎山的‘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太清真符’,把握自然,智慧无量,成为道人。不成道人,无望真人境。全真要成道人,则要修成阴神。”
“而道人之下,是法师。法有元灵,法力可以离体三尺之外,即为法师境。要成法师,就要先修成神识……”
“刚刚受箓,得到一缕法力的,可称为道士,或道徒。”师长宫羞愧道:“徒孙修炼十九年,如今还是道途,法力仅在中游……只因我茅山道法失传,修炼神识的‘灵动妙有,大圣至哉,两界元磁真符’失传,就连修炼法力的金丹外药也大为不足,所以才……”
“若是我下茅山极盛之时,有上师神念穿法,帮助凝结真符,外有各个矿场出产外药,由丹堂炼成外丹,辅助我凝结法力,成为法师,只如反掌一般!就是道人境,这十九年也应该修成了!”
“虽然你说的很清楚……”王辰叹息道:“但我为什么感觉那么怪呢?”
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对着维生仓吞吐的道士形象,王辰就感觉浑身都不对劲,他心想道:“除了上古法宝很诡异之外,其他都很符合修真的习惯啊!服丹药,修神识,皆金丹……很修真嘛!到底还有什么不对劲呢?”
“把你们的金丹外药拿给我看一下。”王辰丰富道,却看见师长宫一脸为难,他皱了皱眉头,才听见师长宫小声道:“启禀少祖师,金丹至少需要精修丹道,炼过火法的法师才能炼制的……小道隐姓埋名十几年,以前留下的那几颗金丹,早就用完了。现在,只有靠一些粗制的外药……”
“没事,你也拿来就对了!”王辰不在意道。
师长宫得令,很快就从后面他住的厢房里,拿出来一些黄字抱着的东西,打开给王辰看:“这是朱砂……想当初茅山还在的时候,我们用的都是言家进贡的上好辰砂,现在这些都是我在药店买的。这是云母,这是鍮石,还有禹余粮、阳起石、硇砂、赤石脂……”
好家伙,锡、铅、铁、铝、硫,铜、汞、银、铂、金都快全了!
王辰目瞪口呆,惊骇道:“就这些东西?灵芝呢?人参呢?黄精呢?……吃这些,那些真人道人还没有重金属中毒死光光?”
师长宫不解道:“灵芝?黄精?少祖师有所不知,这些都是凡夫俗子的妄言,这些东西炼秘药还可以,想要炼成能助益法力的不朽金丹,容易枯朽的草木药材怎么能用?自古以来,服食炼丹,都要用金石啊!”
师长宫叹息道:“不过古人却没把关键之处留下来,这些金丹之物,对于没有法力的人来说,都是剧毒之物啊!在道法不曾显圣之前,不知道害死了多少同道……后来真人们才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