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瘟仙(黑山)-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在老儒生与宝盆熬的草药里,孟宣却将自己库存的一些灵药都放了进去,如此一来,这一锅药汤,实际上已经是灵气四溢的宝汤了,虽然治瘟还是有些不对症,但看起来却灵光氤氲,药香扑鼻,说能治百病也会有人信。

对老儒生和宝盆盯嘱了一番,孟宣便教这两人推着药汤上了街,沿途分发。

城里百姓等死之际,见有人出来分发药汤,即便已经绝望了,也会撑着身子来讨一碗喝。

宝盆推车,老儒生盛汤,孟宣分发。

每一个从他手里接过了药汤的人,都被他隐蔽的拍了拍掌背。

不经意的接触里,病者身上的病气,便已经被他引入了体内。

除非是有修为的人,对自己体内的变化无比敏感,否则根本不会发觉,只有等他们喝了药汤,回去沉沉睡上一觉,才会发现自己的身体轻松了许多,然后再将养几天,等到元气恢复了,就会发现病气已经远离了自己了,到时候,他们最多会想到老儒生分的汤药。

等到一桶汤汁分完,孟宣已经脸色疲惫,眉宇之间阴气萦绕。

“小先生……你没事吧?”

老儒生与宝盆都担忧的看着孟宣,孟宣只是摆了摆手,似乎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回到书院之后,孟宣让老儒生与宝盆再去熬药汤,自己却寻了一间静室闭关了。

大病仙诀,炼邪为正,却要代人受过。

孟宣这一路过去,不知为多少拔除了病气,但那些病气,其实都到了他体内。

因为可以将病气贮存在斩逆剑里,所以他不必每次拔除了病气之后,都直接炼化,可是病气毕竟是先到了他体内,再贮存到斩逆剑里的,而斩逆剑与他是一体相连的,斩逆剑中贮存的病气多了,也会对他造成影响,这些普通人的病气虽然弱小,但积少成多,也非常恐怖。

与斩逆剑连为一体内后,孟宣承受病气的上限大大增加了,但并非没有上限。

这一桶药汤,差不多分给了三百多个病患,孟宣体内也就有了三百多病患的病气。

当然,这些病气,也可以说是灵药,虽然暂时会对他的身体造成负担,但在他炼化了之后,对他的修行却是是有好处的。不过更重要的,却是孟宣心里感觉到了一种愉悦的感觉,那种感觉有些怪,很难去形容,却是发自内心的欣喜,身体负担再重,心却轻飘飘的。

“莫非这就是师傅说的自在境?”

孟宣忽然想到了曾经病老头跟他说过的话,心头产生了一丝明悟。

关于突破真灵境时的表现,病老头曾经对他说过,突破真灵境时,会进入自在境。

那是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只觉有一种所有束缚都解开的感觉。

若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飞升”。

飞升,不是真的飞了起来,而是一种感觉,自在境里的感觉。

修界传说,身心大自在,一点破真灵。

意思就是:达到了自在境,人就可以滋养真灵了,一步跨出,飞天遁地,立成仙身。

当然,孟宣此时只是有了一丝明悟,对自在境的理解,并不是真的达到了那种境界。

但无论如何,产生了这一丝感觉,还是让他心情非常开心的。

能够如此轻易的找到这么一丝自在境的感觉,可以说孟宣非常幸运。

病老头说过,每个人的自在境都不同,所以要靠自悟。

寻找自己的自在境,很难。

有些人,天资绝佳,但终其一生,也未找到自己心里的自在境。

也曾有人,天资普通,但苦苦修炼了近百年,终于在突破了真气九重的时候,却忽然间一朝顿悟,立地成仙。那就是因为,那个人修炼了一辈子,达到真气九重的那一刻,便是他的自在境,在他突破了真气九重的同时,也就达到了自己的自在境,直接破境真灵。

而病老头,则是在云游四海的时候,偶有一天,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忽然被一只蜜蜂蛰了一下,病老头本来随手就要将它捏死,但他两只手指捏着蜜蜂,感受着它在自己指间的微微挣扎,忽然间愣了一下,然后将它放开了,望着它在夕阳的光芒里越飞越远。

那一刻,病老头脸露微笑,进入了自在境。

自在境,无法寻,无法找,与功法无关,与武法无关,甚至与资质无关,只凭机缘与悟性。

当然了,这一系列的想法,只是孟宣的猜测。

事实上,他甚至无法确定,自己刚才产生的,是不是真正的自在境的感觉。

当然了,即便孟宣是真的因为救人而进入了自在境,他也不会选择突破真灵。

他之前在四象城里,与冷大师等人闲谈时,曾经听他们说过,突破真灵境时,自身的积累愈浑厚,获得的好处便愈高,实力提升的也越强。

那个因为突破了真气九重后直接就破了真灵境而被前贤记入了典藉的人,除了让人赞叹他的运气之外,也有一个笑话,据说他是有史以来最弱的真灵境修者,原因就是他刚刚到了真灵境,便直接突破了,积累远远不够,即便比起真气九重里的佼佼者,也强不到哪去。

孟宣身上,是背负着病老头的血恨的,发了誓要斩杀秦红丸,为病老头复仇,所以这一步,一定要走的稳稳当当。

再者,他也没想到自己会如此轻松的感悟到自己的自在境,毕竟他刚突破了真气九重不久,所以还没有详细的去了解过突破真灵时需要做的准备,因此了解不深,若是冒然破境,倒有可能陷自身于危险之中,因为不是每个人进入了自在境后都可以突破的。

典藉上有明确记载,有很多人在进入了自在境后,不但没有破境,反而坐化了。

安静坐了一会,确定那种感觉不会再出现了,孟宣才叹了口气,盘坐了起来,运转了大病仙诀,开始炼化那些贮在斩逆剑中的病气。约过了一个时辰左右,三百多道普通人的病气,已经被他炼化成了一大把二等丹,然后又凝炼出食邪之龙,将病丹全部吞了下去,徐徐化开。

“吁……”

孟宣长长吐出了一口气,脸上病气皆消,再次变得神采翌翌。

这一大把二等丹,虽然不足以他的修为有大幅的涨进,但也抵得上一个月的修行了。

“小先生,请受老朽一拜……”

孟宣刚出了门,便见老儒生激动的站在门口,一头磕了下来。

“你这是做什么?”

孟宣吃了一惊,急忙将他扶住了。

老儒生激动的满脸涕泪,道:“老夫刚才看到了你的脸色,才知道你为人治病,竟然是把别人的病转到自己身上……这等行径,老朽实在是……”

“额……这些话就别说了,还有那么多人呢……”

孟宣无语,强把老儒生拉了起来。

老儒生叹了口气,又长长向孟宣一揖,这才起来,推起药车,一起出门了。

从城西到城东,从城北到城南,一趟趟的出门,一趟趟的熬药汤,一次次的炼化……

整整两天一夜,孟宣与老儒生,还有宝盆,根本没有阖眼,才把全城人都治好了。

“休息一夜,明天我们去另一个城池……”

如今这座城池里的人,已经有许多人发现自己病情减轻了,开始组织起人手,将病死之人的尸首火化,然后掩埋,防止瘟疫再次传播。原本死气沉沉的城池渐渐有了几丝生气,眼看就要好转了,但孟宣心里有些沉重,救病一城病患,耗废的时间太久了些。

一想到两天一夜不阖眼的救治,也只才治好了一座城池,他心里便有些发愁。

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大夫,真正的大夫可以将药方分发旁人,然后大量收购药材,到各城去派送,这样才能快速的除瘟,可他只能靠自己的双手,一个一个的救治。

也许到他治到了第四座,第五座城池的时候,便不必再治了。

因为其他几个城市的人已经死光了。

昭阳郡这地方,哪怕再地广人稀,也足有十座城池啊!

这还不算那些簇拥在各大城池周边的村落与镇子!(感谢兄弟们的打赏,本书即将进入精彩的段落里,请大力支持老鬼吧,我一定定努力更新的,这是今天的第三章,如约送到,诸位慢品!)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八十九章买粮与劫粮(求支持)

“罢了,罢了,我也只能尽自己仅有的一份力……”

孟宣叹了口气,自言自语。

于他来说,治这场瘟,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尽一份力,求个问心无愧罢了。

这样想着,孟宣出了门,却见不远处,宝盆正抱着一群小娃,给他们讲解课业。

现在宝盆是这群小娃娃心目中的英雄,每个人都叫他“大将军”,宝盆自己也很爱听。

也不知道如此这群小娃娃知道了他尸魔的身份,会不会吓哭了……

“小先生,尝尝老朽珍藏的好茶吧……”

老儒生煮了一壶茶,拿了两个洗净的茶杯走了过来。

“小子不懂茶,惟恐糟蹋了老先生的珍品……”

孟宣与他一起坐到了树院的台阶上,客气的向老儒生说道。

“嘿嘿,懂茶的人多了,老朽还不给他们喝呢……”

老儒生冷笑了一声,也自有一股傲气,孟宣听他这么说,便不再推托了。

老儒生倒了两杯茶,又看着宝盆,微一犹豫,道:“那位将军……”

孟宣笑了笑,道:“你想必也看出来了,他不饮烟火的!”

老儒生点了点头,也不再问,便将茶杯双手端起,放进了孟宣手中。

孟宣浅啜了一口,确实清香淡雅,回味无穷。

“唉,小先生,老朽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其实老朽也并非本地人氏,而是多年以前从外地逃来的此处的,已经躲了很多年了,在我手里,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东西,只怕放到了你们仙门之中,也是人人争夺的对向,老朽本似让它随我入土,但现在……”

老儒生喝了半杯茶,似是鼓足了勇气,郑重的向孟宣说道。

“老先生不必讲了,我没兴趣,也不想沾这因果!”

还不等他说完,孟宣便挥了挥手,轻声说道。

老儒生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自嘲的摇了摇头,道:“老朽唐突了!”

孟宣笑了笑,端起茶杯向他示意,饮了一口。

他其实在初见老儒生的时候,就知道他也是有秘密的人,从他当时对自己的态度来看,就知道他藏起来的那东西定然价值不菲,或许真如他所说,一旦抛出来,便会引得四方云动,万人争夺,甚至引发滔天杀机,但孟宣对这个,却真是一点兴趣也没有。

如今的自己,有法剑,有功诀,也有修典,就这些还没有吃透,再去琢磨别的干什么?

世间好东西多了,自己能够全部拿到吗?

作为修行之人,他若是不懂得“止欲”二字,那真是白瞎了病老头一番教诲。

瞧瞧夜幕已经降临了,孟宣伸了个懒腰,站了起来。

离开这座城之前,他还有事情要做,正好在今夜完成。

“公子,你要出去?”

宝盆看到了,便要起身。

孟宣却止住了他,笑道:“这件事你不用参与了,不合适!”

说着话,他便摸了摸龙儿的小脑袋,快步出了门。

城里虽然瘟气消除了很多,还是显得破败潦落,孟宣慢慢从城中走过,直出城去了。

出城之后,他便取出了一个面具,正是当初他去青丘岭时戴过的。

一直到了离城十几里的地方,孟宣在官道旁的一棵歪脖子柳树下坐了下来,闭目养神。

“驾驾……”

过了约摸一个时辰左右,有隐隐的马车声传了过来,却见在官道上,正有六七辆马车驶了过来,车上沉甸甸的,堆着一个又一个的包裹,在马车周围,还有十几个劲装的汉子,骑在骏马上,目光鹰隼般四下逡巡,他们身上都配着刀枪,显然都是习武之人。

见他们离得近了,孟宣便释放了一道气机出去。

“停下……”

忽然间,那些劲装汉子的首领顿时察觉,大手一挥,喝令马车停止前行。

“正风镖局杨正风在此,赶问前面的朋友是哪位?”

那名首领纵马上前了几步,微一拱手,沉声喝问。

“这一车粮食我买了,开个价吧!”

孟宣从树下走了出来,淡淡说道。

“买粮?”

杨正风一怔,冷笑了一声,道:“朋友,这粮是不卖的,而且我们只负责押送,也没有权力卖!”

孟宣点了点头,道:“若是不卖,那我就劫了!”

“劫道?”

杨正风微惊,立刻按住了腰间的刀柄,寒声道:“朋友,看你真气不弱,不像是缺这一口吃的的人,为何要劫我们粮车?你若缺钱,我这里还有些银子……”

孟宣摆了摆手,道:“便直说了吧,我不缺银子,要的就是这些粮食,你若卖,我便把银子给你,你把粮食留下,若是不卖,我这银子就不给了,粮食你也得留下!”

杨正风脸色变了:“朋友,职责所在,恕难从命!”

孟宣叹了口气,道:“你有你的职责,便要看这一城人饿死么?”

杨正风微微一怔,旋及便冷静了下来,沉声道:“人各有命,粮食不够吃的!”

孟宣听了他的回答,便不再说话,直接向前走来。

随着他越来越近,身上的气机也完全释放了出来,笼罩一方。

那镖头杨正风却只有真气三重的修为,只吓的脸色都变白了,按着刀的手根本就不敢将刀拔出来,但他却也不想放弃,见孟宣似乎不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便要杀人的人,便大着胆子说道:“朋……前辈,你夺走了粮食,王家一百口子人,也活不下去了……”

“人多的一方,与人少的一方,我救人多的,眼前的人与远处的人,我救眼前的……”

孟宣轻轻叹了口气,道:“况且七车粮食,我只取六车,留一车给他们,足够了!”

说着话,他又抛出了一袋银子给劲装汉子,道:“如果算是我买的,这银子就是买粮食的,如果算是我抢的,那就算是补偿你们镖局的!”

杨正风看着手里的银子,苦笑不已。

这一袋银子,约百两重,搁在平时,买这几车粮自然是够了,还有富裕。

但在如今的昭阳郡,银子再多,只怕也无人肯卖粮。

却原来,孟宣在治瘟的过程中,发现这城里比瘟灾更严重的,却是饥灾。

昭阳郡本来就是贫脊之地,平时就不够吃的,更何况起了瘟灾?

瘟灾来之前,先是来了蝗灾,田里的庄家便被毁了一半,而另一半,也因为瘟灾来的突兀,劳动力缺失,致使多半粮食都没有收上来,粮食的紧缺便显得尤为紧要了。楚王庭虽然在瘟灾刚刚开始时,派了一批粮过来,但无异于杯水车薪,有等于没有,说起来好听罢了。

偏偏在这时候,那些底蕴较为厚重的人家,为了躲瘟,都往郡外迁了去,临行之前,也不知道这昭阳郡的瘟灾会持续多久,便恨不得将家里的所有东西都带着,最初要紧的,当然是家中细软,粮食只带了够用的便是,可没想到,昭阳郡边缘,却已经被法阵封住了。

所有想迁出去的人家,都被困在了法阵之内,无法出去,没奈何之下,他们便只能在法阵边皆驻扎了下来,宁可风餐露宿,也不肯回到瘟情更严重的城里,但也正因如此,粮食便成了最为珍贵的东西,就急忙请镖局的请镖局,派家丁的派家丁,回来运粮。

而孟宣发觉了此事之后,便决定要来劫一次道儿了。

不然的话,这城里仅剩的粮食被运走,哪怕瘟治好了,城里人也得饿死。

他既救了这一城人,便要解决他们的饥荒问题,不然救了与没救,有什么分别?

不过杨正风说的也不错,他劫了所有的粮,那大户人家也难免会饿死,因此孟宣便有了救眼前人的话,而且留下了一车粮食,好歹够那一家人暂时撑住了。

做这些事,左右都是错,几乎没有圆满之法,孟宣能做的,也只有选择。

人多的与人少的,救人多的,眼前的与远处的,救眼前的。

杨正风并不笨,知道自己阻止不了孟宣,也只好苦笑着看这一夜发生了。

孟宣便令赶车的马夫,将粮车回城里,也不需入城,便只停在城门口即可。

这一晚上,他截下了四五队粮车,有些还动起了手来,但这些红尘里都只能算低阶的武者,自然也无人是他的对手,便是再不甘愿,也只能听他的。

如此一夜过去,孟宣感觉自己能为这一城百姓做的事都做到了,这才轻叹一声,回了书院,第二日起来,便准备离开这里,去下一座城池了。

可是他刚刚走出了书院之门,却忽然怔住了,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怎么会这样?”(新书关键时候,请兄弟们多多支持老鬼吧!老鬼一定好好码字,努力更新,回报大家!)

第九十章瘟魔滋生

孟宣吃惊的发现,他辛辛苦苦才治好的一城病患,竟然又回来了。

就在昨夜天黑之前,他观望整座城池,还能看到此城气机一片清朗,瘟气全无,可只用了一夜时间,那一城清气之中,再次晕染了丝丝黑气。孟宣知道,这就是那瘟气,代表着城里有很多人已经再次染上了瘟病,虽然现在还弱小,但很快就会再次壮大起来。

“公子,出了什么事?”

正在与书院幼童依依不舍的告别的宝盆,看到了孟宣的脸色,立刻知道出事了。

“带孩子们回去!”

孟宣再次回到了书院,眉头紧皱,在院子踱起步来。

“全无道理啊,我拔除的瘟气,没有再次复发的道理……”

孟宣紧皱着眉头,虽然之前听项乘归说了瘟气会重复感染,但却没想到自己治好了的人也会如此,世间治病之法无数,大概没有哪种方法,比大病仙诀更彻底了,他是直接将病气从体内拔出来,干干净净,没有残余,若非情况极其特殊,不然根本没有复发的道理。

可是瘟情既然再次起来了,那自己这两天两夜,岂不是白忙活了?

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孟宣祭起了三十三剑,身形顿时化作一道流光飞上了高天。

一众小童见了,顿时都惊呆了,半晌之后大叫:“哇,神仙……”

“不爱笑的哥哥是神仙……”

“大将军,你是神仙哥哥的护法神将吗?”

宝盆一呆,苦笑道:“不是护法神将,不过我是神仙的师爷……”

孟宣飞在空中,展开急速,绕诸城而飞,自高空观察下面的病气浓淡走向,渐渐的,一个猜测从他心里升了起来,直到差不多确定了此事,他才完全放下心来,御剑回到了书院,适才的一脸沉重却是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却是一脸的喜色与高昂的战意。

“小先生,情况如何?”

老儒生紧张的问道。

孟宣笑道:“没错,我很确定,不管我们怎么治,瘟气都会回来的……”

“那……你还笑?”

老儒生胡子哆嗦,也不知是气的还是吓的。

孟宣笑道:“正因为这样我才笑,因为可以除根了!”

“嗯?”

老儒生与宝盆都一脸疑惑的看向了他,孟宣也不卖关子,直接道:“我适才在高空观察地面,发现有八成可能,昭阳郡瘟气太盛,已经滋生了一只瘟神,正因为有这瘟神存在,所以瘟疫才越发的厉害,治好了都没用,只要人在此地,病气便会反复发作……”

“瘟神……传说中的病魔?”

老儒生吓坏了,表情都有些扭曲。

“不错!”

孟宣点了点头,道:“天地玄奇,灵气之中会蕴含神性生灵,而邪气滋生之地,也会诞生邪魔,这昭阳郡地界,阴气滋养,便已经诞生了一只瘟神,只是现在它还没有成气候,只是本能的散播瘟气,也幸亏是现在发现了它,不然等它长成,便会游走人间,为祸一方了……”

“这等妖邪,乃是大乱之世才会出现的啊,这可如何是好?”

老儒生急的开始转圈子。

孟宣却微笑道:“不必担心,我会去斩了他!本来我还担心,以我治病的手法,速度实在太慢,救不得这一郡百姓,但现在却放心了些,斩杀瘟神之后,瘟气自散,这些病患,用普通药材也能治得好了,到时候我们也不必这么辛苦,请些凡医来也就是了……”

“斩瘟神?”

老儒生眼睛瞪圆了,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孟宣笑了笑,不再与他说什么,直接祭起飞剑,便带了宝盆冲天飞起了。

“公子,就算你发现了瘟神,也不必这么开心吧?”

飞在空中,宝盆有些不解的问道。

孟宣则哈哈一笑,道:“你说一个修者,忽然看到了一株宝药,会不会激动?”

宝盆呆了一呆,不知道说什么了。

在仙门呆了这么久,翻阅了无数典藉,他自然也涨了见识,对仙门常识非常了解。

世间灵药,虽是禀天地灵气而生,却都是年岁不过千年的。

千年之下的,才称灵药,而过了一千岁的,便称宝药了。

至于过了万岁的,便是神药了。

宝药与灵药,同是草木之质,但药效却不可同日而语。

一株一千岁的宝药,抵得上十株九百九十九岁的灵药。

一千岁是个槛,就跟真气九重的修者与真灵境的修者差别一样大。

对孟宣来说,病气是为灵药,这滋生出来的瘟神,便是宝药。

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一只瘟神,能炼出几等丹来。

最关键的就是,这只瘟神明显刚刚成形不久,甚至还不懂得隐藏自身的气机。

若是仙门之中有人发现了一株宝药,会出现什么情景?

只怕整个圣地,所有有实力的真传弟子都会前去争夺,打破头颅,血流成河。

而孟宣发现了这只瘟魔,心情也差不多,只是不用担心有人跟他抢。

“运道,真是运道,我现在有些相信好心有好报这句话了……”

孟宣忍不住长笑,换来了宝盆的一个大白眼。

“便在此处了……”

孟宣绕天飞了两圈,却见一郡之地,所有的瘟气,都呈漩涡形状,隐隐指向了一处所在,若是仔细盯着瘟气看,便能发现,每过一段时间,那瘟气都会向漩涡中心收缩,再过一会,又会扩散出来,就像是有人在吞吐瘟气,一吸一吐,吸纳天地,气象惊人,幽森可怖。

孟宣便是通过这种现象,猜测此地有瘟神滋生的。

“走吧,斩瘟神,救黎民……”

孟宣吁了口气,冷笑一声,开始向下落去。

二人向着瘟气形成的漩涡中心飞去,刚刚靠近,孟宣忽然心里一凛,没有直接落下,而是向远处滑翔,在漩涡中心十里左右的地方落了下来,他皱着眉头,自语道:“竟然有法阵守护,此魔尚未长成,想来不是它布下的,没准是个天生的法阵……”

他运起观气术,开始自滔天瘟气里,观察法阵的运行轨迹。

“没错,果然是个天生法阵……”

孟宣心里有了数,法阵这东西,不一定是修者布下来的。

实际上,世间最初的法阵,就是天地生成的,当年大禹皇治水之时,观测天地走向,破解了天生法阵运行的轨迹,这才给世间修者留下了一门传承。

天地生成的法阵,往往便有灵物滋生,而瘟神,其实也是一种灵物。

天地没有正邪之分,由它滋生出来的,都是灵物。

天地生成的法阵有个特点,要么极复杂,要么极简单,对宝盆来说,破解开来不算难事。

其实这等程度的法阵孟宣自己也能破,只不过有了宝盆之后,他却是懒的再钻研了,法阵是世间最大的传承之一,玄奥艰涩,不花大功夫是学不好的。

宝盆大感兴奋,对于他来说,有法阵可破,可以说是人生最大乐趣之一了。

随破随进,二人很快便深入了法阵之中。

感觉周围瘟气愈来愈重,孟宣也将三十三剑祭了起来。

渐渐的,他们靠近了一片土壤黑红的荒山,乱石堆弃,寸草不生,种种刮骨一般的阴风平地而生,陡乎出现,袭卷一方,却又寂然散去,归于无形。

“原来如此,这里就是那传说中的古战场中心了吧?当年的杀伐之气,侵蚀地面,已经在地下形成了一道阴脉,平时还不算什么,随着这一次昭阳郡瘟疫大起,便在此地滋生了一只瘟神,幸亏我来得早,不然待它成了气候,一定比普通的瘟神更难对付……”

孟宣心里叹着,向宝盆使了个眼色,两人便一起向天生法阵阵眼走去了。

阵眼所在之处,一定就是这瘟神藏身之处。

“宝盆,呆会见着那瘟神之后,你就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孟宣低声与宝盆说着,宝盆听了郑重的点头。

它虽然胆小怕事,但也懂得分什么时候。

像这等斩妖除魔,为百姓谋平安的事情,即便孟宣不许他动手,他也要主动掺与的。

而且他虽然不修武法,不修术法,但一身蛮力,尸魔之躯,还真不容小觑。

(老鬼还能说啥呢?求兄弟们支持!)

第九十一章剑斩瘟魔

荒山之中,看起来周围环境平常,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孟宣以望气术看去,却发现此地黑气弥漫,幽森恐怖,无数残魂时隐时现,实乃一处邪地。此处已经靠近了这天生法阵的中央,禁制森严,普通人来到这里之后,便会被阴气所染,轻则大病一场,三魂失焦,重则被此地浓重的阴气勾走了魂魄,便是醒来,也成了白痴一个了。

荒山上面,生着一个巨洞,约十丈方圆,黑黝黝地,仿佛通往幽冥。

孟宣来到了洞前,向下张了一眼,便知道这里是自己要找的地方了。

向宝盆使了眼色,宝盆便走向了另一个方向,而孟宣则吸了口气,从洞口跳了下去。

“嗖……”

他足足下降了数十丈,寒气逼来,急忙运功护本。

跳入洞中,便似初春时节,跳进了湖里,越往下越觉得冰冷蚀骨。

脚下碰着地面之后,他立刻四下一望。此地漆黑一片,但以他的修为,夜中视物自然不成问题。却见此地乃是一方地下岩洞,一个天生的平台,约数十丈方圆,在周围,则是深不可测的地底深渊,幽幽寒气隐隐升了上来,想必是恐怖之极的地底阴脉。

地底阴脉中,无数的黑色藤蔓顺着石壁爬了上来,在平台正中汇聚,正对着上方洞口,生出了一朵大如磨盘的黑色妖花,此时花瓣已经半开,隐约可见,花瓣之中,蜷着一个黑色的小人,一呼一吸,便有滔天的瘟气被他吸入洞中,又吐出洞外,情景恐怖。

那黑色小人,看起来有半个成年人大小,模样却似个婴儿,与其说是小人,倒不如说是“巨婴”二字恰当,浑身焦黑如碳,布满了稀奇古怪的天生符文。此时它似乎在深睡之中,对于孟宣的到来并无感应,身上不自主散发出来的魔气,滔天覆海,比宝盆强十倍。

“这便是瘟魔了吧?”

孟宣立起了身体,三十三剑悄无声息的悬浮了起来。

“虽然你也是一只生灵,但只可惜,你活着就要死很多人,所以你死吧……”

孟宣心里暗暗说道,而后并起剑指,陡然一挥。

“嗖”的一声,三十三剑去如闪电,径直向魔藤斩去。

孟宣知道,那魔藤连接地底阴脉,乃是瘟魔力量来源,毁掉了它,瘟魔便死了一半。

现在的瘟魔,尚是婴儿状态,而那魔藤,便是连系它与母胎的脐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