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夜(猫腻)-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某些人只好把我关起来。”

他带着悲悯的情绪缓声说道:“桃山,唐国,整个世界都腐朽了。”

“不是我要与整个世界为敌,而是整个世界都在与黑夜为伴,与光明为敌。”

“我是光明大神官。”

“我叫卫光明。”

“那么这整个世界都是我的敌人。”

…………

第十四章将军府外有天罗

(前面几章里把明字卷和日字卷搞混了,实在是脑子问题,待回家后再来修改,抱歉,谢谢大家提醒。)…………某些人是哪些人?谁不相信冥王之子的传说?谁能令神殿态度急转?谁能令唐国制怒静待?谁能一言便把光明大神官打落尘埃?

李青山脑海中浮现出一座静山旧观的画面,身体骤然僵硬。多年前,西陵神殿授他大神官虚秩时,他曾经去过那处旧观,此生仅此一次,却是终生难忘。一念生处,他仿佛又看到悬崖边那个衣飘飘的瘦小身影,通体微寒。

光明大神官说道:“我不知道当年观主究竟在想些什么,我发自内心的尊敬他,但我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想法。”

李青山沉默看着他苍老的脸颊,这才知道原来当年他以光明大神官之尊被囚禁,竟是青衣道人亲自出手。旋即他又想到光明大神官,在青衣道人身前居然还能坚持自己的想法,不禁又生出极大的敬佩之意。

“因为坚持,所以不会放弃。”

光明大神官眼眸里的光泽宁静而深邃,悠悠说道:“被囚禁在桃山后麓的这些年里,我一直没有停止用这双眼睛看这世界,某一年,还曾经做过一次尝试。”

李青山皱眉说道:“燕境血案?”

光明大神官没有正面回答,淡漠说道:“只可惜依然没能杀死那个人,我清楚地看到,那抹黑夜的影子还在世间飘浮,时浓时淡,时而消失时而出现,但这两年间,这抹影子变得越来越凝固,代表着那个人越来越强大。”

李青山神情凝重问道:“你双眼看到的那人究竟是谁?他在长安城里?”

光明大神官说了一句很艰深晦涩的回答:“眼睛只能看见他存在,不能看见他的存在,某日我看到他出现在长安城里,所以我很焦虑,所以我要来长安。”

虽然说的是焦虑,但老人脸上的神情依旧平静,没有半分焦虑感。

李青山沉默了很长时间,似乎在内心深处不停思忖判断这番话,最终他缓慢却坚定地摇了摇头,说道:“传说只是传说,由古至今从来没有人发现过冥界,夫子周游天下多年,听闻观主也在南方一带飘行,想必他们也是在寻找冥界,这么多年连他们二位都没能发现冥界,那么冥界必然不可能是真实的存在。如果没有冥界,自然没有冥王,如果没有冥王,自然不会有冥王之子。”

光明大神官说道:“当然有冥界,自然便有冥王。”

李青山隔着巷中的冬风盯着他的眼睛,问道:“那冥界在哪里。”

光明大神官神态宁静说道:“我不知道。”

李青山说道:“那你凭什么断定有冥界?”

光明大神官回答道:“因为有,所以有。”

李青山忽然觉得自己像是回到很多年前的香坊外,碰见那个比自己还赖皮无耻的太子殿下,除了把对方痛揍一顿,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正常一点的对话。

光明大神官看他神情,笑了笑,说道:“关于冥界入侵和不动冥王的存在,在明字卷里都有记载,只是千年之前明字卷被那位先人带入荒原,就此失落,再也没有人看过,所以也就渐渐被人淡忘,甚至变成了一种虚无的传说。”

李青山皱眉说道:“然而你也未曾看过明字卷。”

“我确实没有机缘一睹明字卷真迹,但你不要忘记,那位先人和我都是光明大神官,对于某些记述的传承,总会以一种难以言喻的方式存续下来。”

李青山看着他摇了摇头,叹息说道:“神座,你有没有想过,你只是因为自己的幻觉和一个虚无的传说就放弃了所有,与整个世界为敌?”

光明大神官摇头说道:“道心通明,你看的便是你所相信的,那么你自然要相信你所看到的,只要你相信,那么幻觉往往便是真实的。”

李青山沉默片刻后向前踏了一步,草鞋落处,一道极淡的气流喷溅而起,如石子落入静湖,荡起圈圈涟漪。

“一眼能见世间所有,一眼能见所有真实,只有昊天才能做到。你虽然坐在神座之上,天穹之下,但你是人而不是神,更不是天。”

光明大神官的目光落在他向前踏出的右脚之上,声音里没有一丝情绪波动,淡然道:“因为我不是神不是昊天,所以你不信我?”

“不错。”

李青山露在袖外的右手非常秀气,中空而握微微颤抖,仿佛正扼着一条正在不停挣扎弹动的龙身,而他身后鞘中的长剑嗡然而鸣,如龙身将出。

“就算你是神,长安城还有一座惊神阵。”

光明大神官摇头说道:“惊神大阵想来不会对我这个老头感兴趣。”

李青山向前再踏一步,鞘中长剑龙鸣愈厉,右手扼龙之势愈坚。

他看着光明大神官苍老的面容,沉声说道:“我知道你一定会来这里看看,所以我让南门在四周布了一个天罗阵,我想试试能不能留下你。”

“不能。”光明大神官说道:“裁决的樊笼都困不住我,更何况是天罗。”

李青山道:“天罗乃昊天所授神阵,难道还比不上裁决神座一人的樊笼?”

光明大神官应道:“樊笼困的是心,天罗困的是身,心脱困自然要难过身脱困。”

李青山稍一沉默,对这个判断表示认同,转而说道:“惊神阵不会因你而起,但你要脱困,势必要施出全数境界气息,到那时大阵自有办法镇伏你。”

光明大神官平静说道:“我在长安城里只是一个普通老头。”

李青山说道:“因为有我,你不可能一直伪装成一个普通老头。”

光明大神官看着缓步靠近自己的大唐国师微微一笑,说道:“青山,你是一个有大机缘的人,幼年结识唐帝于微时,在俗世内备受尊崇,又被观中游方长辈道人看中根骨,轻轻松松便入了知命,备受宠位,然而也正是因为你机缘太好,所以你这一生从未经历过生死之间的大恐惧,如此的你又怎能威胁到我?”

李青山被如此轻视,脸上却是毫无愠意,微笑说道:“先前就说过,如果我不是你的对手,那也是理所当然之事,所以我从未指望靠自己一人便把你留下来。”

光明大神官深陷的眼窝里眸子颜色越来越深,渐要变成一双纯然漆黑的宝石,他看着街巷里天地元气最细微的变化,感知着四周越来越密集的呼吸声,漠然说道:

“我先前也说过,你机缘太好,权势太盛,经历太少,当年你初登国师之位时,柳白决意挑战你,却被颜瑟拦了下来,你这一生竟是从未与世间的至高强者对战过,所以你无法理解,对于你我这样的人来说,敌人的数量其实没有太大意义,除非那个数量巨大到可以让尘世地面下陷的地步。”

话音落处,街巷上空的枯叶再次飘舞,数十名弩手出现在街头巷尾,他们手中锋利的弩箭锋芒反射着噬人的寒意,紧绷的弩机清晰地传出暗含的强大劲道,身着褚色官服的天枢处修行强者们,也渐渐围了过来,在更远的坊市某些房间里,负责天罗阵发动的大唐阵师正在向阵眼里不停灌注念力。

蹄声如雷响起,大唐帝国横行天下的重甲玄骑,开始高速向这边集结,巨大的重量让长街地面剧烈颤动起来,仿佛随时都可能下陷。

李青山把目光从斑驳的将军府院墙上收回,看着光明神官面无表情说道:“虽是神座,但肉身依然是凡人,脆弱不堪一击,今日就在将军府前让你死去,也算是替当年将军府内那些无辜的冤死者寻回一些迟到的光明。”

光明大神官说道:“我就是光明。”

李青山微讽说道:“没想到被囚十四年,谨守教律的你居然变得如此自负。”

光明大神官平静应道:“你说的有道理,骄傲有违教律,我表述的更准确一些,应该说,既然夫子不在长安,那我就是光明。”

李青山沉默无语。

以龙虎之势踏入街巷,他这位大唐国师和光明大神官之间言语互问,过往对印,内容惊人却语气平和,仿佛就像是斗茶一般,将那些杀伐争执意,全数隐在拈腕挑匙间,勘看的是道心,较量的是还是道心。这一番交谈下来,看似没有胜负,却也可以说光明大神官全胜,所以那便无须再谈。

强劲的机簧声响起,锋利的弩箭像密集的暴雨般射出,箭矢撕破空气的声音尖锐的令人耳痛,从四面八方笼向光明大神官的身躯,没有留下任何的空隙。

几乎同时,隐藏在远处坊市里的大唐阵师启动了天罗阵,将军府外的街巷上,天地元气一阵急剧的变幻,无数的元气湍流,化作了一道道无解的元气锁,强行锁死了光明大神官身周的所有空间。

一声清亮龙吟,李青山身后负着的长剑嗡鸣振荡剑鞘,若闪电一般飞出,在空中化作一道青龙,须臾间横渡半条街巷,龙嘶阵阵撞向光明大神身的苍老脸颊。

这是大唐帝国筹划已久的一次狙杀,因为目标是恐怖的光明大神官,所以他们的准备很充分,除了街巷间这些强大的攻击,还有很多后续的布置。

而对方的应对非常简单。

面对漫天弩雨、锁住天地的天罗阵,还有那道化作青龙的飞剑,老人幽深的眼眸里散出一道笔直的光线,然后是第二道,第三道,千道万道,无数道。

光明大神官,大放光明。

…………

第十五章后事

长安城上空厚厚的冬云,将日头遮在后方,南城将军府外的街巷间,却陡然生出一轮太阳,炽烈的光线迸发于光明大神官的双眸,瞬间将周遭阴暗的天地照耀成比白昼还要白昼的白昼,枯叶斑墙残石狮旧台阶都蒙上了一层刺眼的光晕,完全失去了原初的模样,变得圣洁无比。

数十名以精神坚毅著称的精锐弩手扔掉手中的劲弩,捂着自己的眼睛,惨呼着向地面倒去,凄厉飞舞的弩箭鸣叫的更加凄惨,在炽光之中早已失去了方向,隐约可以见到树上墙上到处都是微颤的弩尾。

大街上集结的大唐玄甲重甲一片混乱,那些训练有素的负甲战马,似乎感应到了巷中那蓬炽白光幕里蕴藏着的无上神威,嘶鸣着恭顺地屈下了前蹄,惊惧地跪到地面,不知掀落了多少骑士。

隐藏在远处坊市里的昊天道南门阵师更是脸色苍白,有数人身前衣襟被鲜血涂满,他们并没有受到什么天地元气的反噬,只是因为识海里的极大惘然震动和惊惧,精神冲击直接伤到腑脏——传承自西陵神殿的精妙神阵天罗阵,竟是根本没有办法定位目标。

他们修的是昊天道,向天罗阵里灌注的是光明力量,而光明大神官从身到心皆是光明,没有一丝杂质,等若要用晶莹剔透的湖水去锁死一团清水,根本无法做到!

更远处朱雀大街上,无由刮起一场清风,深刻在石板里的朱雀绘像上的碎石砾被这阵风卷的到处都是,来自帝国各郡的游客,被风沙迷了眼,被碎砾扑了面,下意识里低头避开,或是以手揉眼。

即便他们没有低头没有遮眼,大约也看不到,一道极清极淡近乎肉眼不可见的朱雀魅影,自石刻地面间招摇而起,双翅一挥,卷落叶碎石,以难以想像的恐怖速度,刹那之间在长安城上空疾掠了一周。

可惜朱雀未能在长安城里发现任何敌人,九霄冬云之上隐隐传来一道怒鸣。

李青山沉默站在将军府外的巷街前端,听着云上那道隐怒燥鸣,缓缓睁开紧闭的双眼,看着已经空无一人的巷中,表情变得愈发凝重。

游走于巷间的那道青龙,发出一声不甘心的低吟,缓缓敛了气息,化剑归鞘。

朱雀没能发现那个人的踪迹,散布在长安城里的所有眼线也没能发现那个人的踪迹,大唐帝国布置的无数后手,竟就这样被迫戛然而止。

长安城上方的厚厚冬云忽然渐渐散开,露出久违的日头,并不炽烈的阳光轻轻柔柔地洒了下来,洒向人间千万府邸寒宅,到处都是。

那个人没有出手,没有展露丝毫敌意与战意,只是将自身的光明意散发出来,便像太阳洒下的光线一般悄然逝去,难觅其踪。

人间到处都是光明,你如何能够寻找到光明?

李青山抬头望向冬云间漏下的光线,喃喃说道:“神座之上,天穹之下……”

“师兄,我终于明白你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红袖招楼后的小院内。

颜瑟大师盯着桌上不停摇晃的烛台,满是细小皱纹的眼角微微颤抖,似乎在思考某个极为重要的决定。

水珠儿姑娘斜倚在他的怀中,细长的睫毛微微颤抖,满脸困惑不解,但看着老道的凝重神情却不敢发问。

为什么大白天的却要把烛台点亮?莫非……这位包括简大家在内整个帝国都没谁敢得罪的神符大家,在这些日子始终不肯真的饮水得趣之后,竟生出了某些奇怪的心思兴趣?

看着烛台上渐渐积起的烛泪,水珠儿的身体有些僵硬,心想这等情趣自己倒是听过不少,但却是从未亲自做过,也不知烛泪落到身上会荡的痛,还是真的别有意趣,她有心想要拒绝,但又哪里敢说出来。

忽然间,桌上的烛火骤然间大放光明,把房间照耀的纤毫毕现,水珠儿被吓了一跳,险些从颜瑟腿上跌了下来。

颜瑟大师盯着暴燃复敛的烛火,眯着眼睛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宠溺地在水珠儿丰盈肥嫩的臀上揉了一把,声音微哑说道:“过后这些日子,我有些事情要做,大概不会常来,若……今后有什么事情,是你家简姑娘也解决不了的,你去南门找我师弟。”

现如今水珠儿早就知道这位老道的真实身份,自然也知道他口中说的师弟便是大唐国师李青山,骤听此语,明白今后等若另觅了一座极厚实的大山,不免有些惊喜,但紧接着便生出无限惶恐,心想这话听着怎么有几分交代后事的感觉?

欢场之上无真情,更何况颜瑟与水珠儿之间年龄、身份地位相差太大,然而不知为何,水珠儿看着老道猥琐的脸,竟看出了几分酸楚与不舍,下意识里伸手抓紧老道的道袍领口,浑然忘了平日自己最厌憎这件道袍上的油渍与污垢。

…………穿着一件满是污垢的厚棉袄的老人,负手于佝偻的身子后,慢条斯理地走在东城的街巷中,棉袄上还散发着极淡的酸辣面片汤味道。

正如先前在将军府外与李青山的对话里所说,只要夫子不在长安,他就是光明,唯一所忌便是长安城这座大阵,然而他不是邪祟,他心存善念,他道心纯净光明,纵使所行所施在全世界看来都十恶不赦,但他依然坚信自己光明。只要长安城这座大阵没有全面发动,起于光明的朱雀神符又如何能发现他?

然而修行到他们这种境界的人,即便不能明悟世间天地元气流动的最深规律,却已经开始有某种天人之间的感应,能够隐隐明晰时间河流的前方会出现什么。

老人感觉到自己会死在长安城,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他仿佛已经看到冥界的使者开始在长安城里替自己挖掘坟墓,只是不知道墓碑上会写些什么。

生命结束并不见得都是悲哀的事情,但正像颜瑟对人世间有所留恋,他对人世间也有所遗憾——当年他曾经一只脚跨过门槛,看到那边神妙的世界,却被某些存在无情地收了回去,他不甘心,所以他想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收一个传人,留下自己的衣钵,让自己的传人日后代替自己去清楚地看看那个世界。

神符师拥有真正传人很难,光明大神官想有个真正传人也很难,颜瑟现在有了宁缺,所以他没有遗憾,而他还没有,他甚至以为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也不会有,直到他来到长安城,来到临四十七巷,看到桑桑。

老人站在老笔斋门槛外,看着铺内忙碌的小侍女,心中不尽赞叹喜悦满足,甚至感动地快要流下泪来,觉得自己此生虽然屡次违背昊天意旨,但至少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昊天还是仁慈地赐予了自己最珍贵的礼物。

世间再没有比这个小姑娘更适合做光明大神官传人的对象了,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第二个比她更干净、没有一丝杂质的人。

老人跨过门槛,走进老笔斋,对着忙碌的小姑娘躬身一礼,说道:“你好。”

桑桑转过身来,把手中的大抹布放到桌上,回答道:“你好。”

这些天她早就注意到这个看着很可怜的孤苦老头时常出现在巷子里,齐三爷那边的手下甚至曾经问过她要不要把这个老头儿赶走,但她以为对方只是一个普通的怪老头,所以拒绝了这个提议,甚至懒得再加以更多的注意。

老人问道:“你知道人和禽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桑桑没有思考,直接摇头答道:“不知道。”

然后她抓起抹布,准备继续抹桌子。

老人诚恳说道:“能不能试着想想?”

桑桑这次想了会儿,说道:“人比禽兽更禽兽,所以我们比禽兽更强大,所以我们可以吃禽兽。”

听到这个回答,老人明显没有任何心理准备,讶异问道:“为什么你会这样认为?”

桑桑摇头说道:“我说过我不知道,这是小时候少爷告诉我的。”

老人感慨说道:“你家少爷想来也是个妙人,不是大恶人便是大善人。”

桑桑想了会儿,说道:“少爷就是少爷。”

话没有说完,她也没有把话说完的习惯,对方能理解便理解,不能理解也不关她的事情,她的意思其实很清楚——儿子就是儿子,母亲就是母亲,哥哥就是哥哥,相公就是相公,少爷就是少爷——宁缺对她来说,是不同于恶人善人男人女人富人穷人这些定义概念之外的单独存在。

老人沉默片刻后说道:“在我看来人与禽兽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承,禽兽不惜生死也要传承的是自己的精血,而人类想要传承的是精神,相同点在于这种传承都蕴含着极强烈的渴望,都是想让自己留在人世间的痕迹更久远一些。”

稍一停顿后,老人看着小姑娘微黑的脸颊,神情凝重说道:“如果传承里的承载代表是世家的根骨或是道统,那么这种强烈渴望甚至会变成某种沉重的责任。”

最后老人总结道:“这就是所谓后事。”

桑桑睁着明亮的柳叶眼,看着身前这个古怪的老头儿,想了很长时间以为自己想明白了,认真问道:“你是不是想找个老婆生孩子?”

她上下打量了一番老人的模样,判断对方的年龄,说道:“如果你确认自己还能生的话,东城人牙子那里有卖燕女的,价钱不贵,而且好生养。”

老人一阵恍惚,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桑桑愣了会儿,微羞摇头说道:“我不行,我不能……给别人生孩子。”

……

第十六章机缘

过了会儿,桑桑看着老人认真说道:“如果你只喜欢本国女子,不喜欢燕女,我也认识一些青楼姑娘,但想要她们替你生孩子,花费估计是个大数目。”

老人又是一阵恍惚,沉默很长时间才艰难地清醒过来,神情严肃说道:“我不是想找老婆生孩子,我是想找一个徒弟继承我的衣钵。”

这下轮到桑桑恍惚了,她心想找徒弟这种事情和我能有什么关系?我的骨骼并不清奇,身世也绝不离奇,而且虽然您身上的棉袄确实挺脏,但这些天似乎也未曾乞讨过,怎么看也不像是小时候听宁缺讲过的那些故事里的世外高人模样。

“你想收我做徒弟,还是想请我帮你找个徒弟?”她认真问道。

老人认真回答道:“我想收你做徒弟。”

桑桑决定不再理他,蹲下身子开始擦拭桌腿。

老人看着光亮可鉴,绝对找不到一处污渍的桌腿,沉默不语。

老人没有离开老笔斋,而是沉默地跟着桑桑,看桑桑。他看桑桑擦拭桌椅,打扫不存在的浮尘,重新修理早就修好了的铺门,看桑桑关铺门,看桑桑汲井水,看桑桑淘米择菜煮饭切蒜,看桑桑坐到桌旁开始一个人吃饭。

桑桑没有请他一起吃饭的意思,很奇妙的是,也没有请他离开的意思。

隔着窗户,老人看着沉默吃饭的她,同情说道:“你是不是很无聊?”

桑桑捧着饭碗的手微微一僵,她看着白米饭上的三根青菜,点了点头,然后继续用力咀嚼口中的菜根,微黑的小脸腮处微微鼓起。

吃完晚饭,桑桑洗碗,洗脸,洗脚,准备睡觉。

临睡前,她抱出一床被褥,递给一直守在天井小院里的老人,说道:“如果没有地方睡觉,你在前面把桌子拼一拼,将就一夜。”

老人感受到被褥的重量,心意愈发坚定,看着小姑娘认真问道:“你信机缘吗?”

桑桑摇了摇头,然后她想到很多年前的相遇,以及这些年来和某人相依为命的生活,柳叶眼明亮些许,又点了点头。

“我相信机缘。”老人说道:“我相信每个人注定遇到一些人,做一些事情,这些由昊天安排好的事情,就是机缘。”

老人浑浊的眼眸里明亮渐盛,他望向小院外的长安夜景,沉默片刻后说道:“很多年前,我看到黑夜的影子落在这座城中,一朝看到,便是遇见。”

“既然遇见,那便再也无法分离,只是看到的并不真切,遇见的并不具体,我只知道他存在,却不知道他究竟存在在哪里。”

“然后我在长安城里看到一个生而知之的人,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事情,因为世上不应该有生而知之的人,所以我与他的机缘就此开始。”

“我与他之间机缘便是看到他,然后杀死他。”

“在看到他的九个月之后,我开始试图杀死他,但我知道我并没有杀死他,因为他还活着,我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清晰感觉到他还活着的人。”

“只是自那之后,机缘淡了,除了偶尔一次之外,我再也未能看到他在哪里。直至最近,我再次看到他,所以我过来找他,重续机缘。”

老人像坐在高高门槛上的虔诚愚妇那般碎碎念着过往的事情,桑桑沉默听了很长时间,柳叶眼偶有明亮然后敛没,然后她问道:“找到他……你会做什么?”

老人说道:“杀死他。”

桑桑问道:“如果你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为什么当年你没能杀死他?”

“因为我们之间的机缘没有绝对相厚……不是谁都能轻易进这座城来杀人的,尤其是我,所以当年只能由这座城里的人来做,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整个世界对我眼睛所看到的画面都将信将疑,根本上他们并不相信我。”

老人继续说道:“我并不清楚找到他之后会发生什么,昊天的安排永远不可能是我们这样的凡人所能忖度的,但我始终坚信一点,他是与我有大机缘的人,我以为自己来到长安,便是要了解这段机缘,直到……遇见了你。”

老人看着桑桑微黑的脸颊,明亮的柳叶眼,沉默了很长时间,默然想到,那么多忠诚于自己的部属牺牲、令整座桃山和唐国感到不安、冥冥之中吸引自己前来长安城的真实原因,究竟是那抹黑夜的影子,还是身前的你?

桑桑睫毛微垂,声音平静问道:“我跟着你能学到什么?”

老人看着她微眨的眼睫毛,平常无奇的容颜,说道:“神术。”

桑桑问道:“神术很厉害吗?”

老人点点头,说道:“很厉害。”

桑桑把头压得更低了些,从而显得睫毛更长了些,低声说道:“我家少爷很厉害,我学会神术之后,能帮着他去打人吗?”

老人微微一笑,说道:“肯定能。”

桑桑抬起头,仰着微黑的小脸专注看着老人,勇敢问道:“能……打赢你吗?”

老人看着小姑娘的小脸蛋儿,看着那些微黑如山石间那两汪像清泉般的眸子,直似要看到清透泉水的最深处,还是没有看到一丝杂质,只是透明透明绝对的透明,忍不住在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叹息,以一种预言般的庄严口吻说道:“一定能。”

桑桑问道:“神术是什么术?”

老人应道:“修行讲究是感知然后操控天地之间的气息,神术便是感知了解操控昊天的神辉,所谓神辉,你自生时便见过,清晨醒来时你见过,暮时闭门时你见过,夏日时你见过,冬雪飘时你同样见过,无时无刻你不曾见过。”

桑桑微微蹙眉,问道:“那是什么?”

长安城的深夜一片幽静,天穹之上繁星似锦,但终究不及白昼清明,老人站在逼仄的庭院之间,缓缓摊开双臂,似要承受世间所有的光芒。

“昊天神辉,就是阳光。”

话音落处,老人探出脏肮棉袄袖口的右手最前端、也就是中指尖处骤然变得明亮一片,不知从何处来的莹光汇聚于此,由内而外缓缓释放绽发,便似一朵光明之花,掩去指腹上的所有纹路,圣洁乳白,令人心生敬意。

老人看着身前的小姑娘,平静说道:“要感知昊天神辉,便是用上十年时间也不嫌多,所以最开始需要的便是绝大的隐忍和耐心。”

听着这话,桑桑若有所思。她抬起右手竖起食指,把纤细的指头伸进黑暗的冬夜之中,微暗的指头在风中轻轻摇晃,然后生出一抹黯淡微弱的光线,就仿佛是风中的一盏残烛,随时可能熄灭,然而终究是亮着的,终究未曾熄灭。

老人痴痴看着她纤细食指前端的光明,沉醉的仿佛酣醉,不愿醒来。

天启十四年冬,逃离西陵神殿的光明大神官,因为冥冥中的感应来到长安城,他没有找到那抹黑夜的影子,却寻找到了自己的传人,这大概也是某种天启。

…………大唐帝国西北边陲,距离渭城不远的草原某处。

在某棵将要尽衰的冬树之下,一个穿着棉袄的书生正在做饭。

他平静而专注地看看左手握着的那卷书,忽然想起某事,取下腰畔的水瓢盛一瓢水,注入已经尽数化为乳白色的汤锅之中,把锅中的沸意稍压。趁着争取来的时间,他开始慢条斯理地切肉,冻至分寸完美的羊肉在锋利的刀下片片飞舞,仿佛下起一场雪花,然而他的动作太慢,肉未切完,汤锅又沸。

又一瓢清水注入汤锅之中,书生继续切肉。身材高大的夫子端着早已调好料的碗筷,眼巴巴地站在汤锅旁等着,不时发出一声恼火焦虑的叹息。

“要说命运机缘这种事情……谁都不知道自己会看到什么,遇到什么,谁也不知道看到遇到的对于自己又意味着什么。想法和现实常常是相反的两个世界,比如前些天我们在渭城里看到的将军和那位大婶,也许他们会永生不老,也许明年他们就回撤回中原,但无论怎样发展,他们都不见得如表面那般欢喜。”

夫子用筷子轻敲空空的碗,摇头叹息说道:“不欢喜,并不代表便会一定黯淡,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悲伤,反而觉得充满一种戏剧喜感,就比如明明汤在这里,羊肉也在这里,但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我还没能吃到,这并不代表我会一直这样失落悲伤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