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夜(猫腻)-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缺想了想,悬在袖外的双手拢至胸前,指尖互搭做了个意桥,催动念力经由雪山气海输出,感知着山道里的天地元气波动,然后缓缓走了上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山道上再次出现宁缺的身影。

他脸上依然没有什么表情,走到桥头后,继续回头盯着那条斜斜向上的山道发呆。

先前这一次走山道,他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感知山道里的天地元气波动,试图寻找到阵法之外的一条通道,然而他发现,山道里的阵法果然很神奇,当登山者试图用念力操控天地元气,去感知阵法通道时,这些被登山者调动的天地元气,一旦接触到阵法,便会催生阵法自动发生一些极细微的变化,这些看似细微的变化,对登山者而言就如同一道道悬崖。

更神奇的是,登山者念力越强,能操控的天地元气越丰沛,一旦触及阵法,掩盖真实山道的天地元气产生的波动便会越狂暴,直接把登山者刚刚摸到的那些通道摧毁。

这也就是说,想要走过桥后山道的人念力越强大,能操控的天地元气越丰沛,便越容易发现隐藏在阵法里的真实山道,然而同时也会越快速地摧动阵法改变,把真实山道再次掩盖。

如果登山者想要通过这段被阵法掩盖的山道,只有三种方法:一,你身形速度够快,当你刚刚发现真实山道后,便化身为电,抢在阵法被触动改变之前飞过去。二,你的境界足够高,不需要调动天地元气去触摸感知,只需要用意念随意一看,便能看破阵法,看到山道间的元气流动,然后寻找到那条道路。三,你的念力足够强大,可以操控天地元气准确地感到阵法里的那些通道,但同时你还要保证这些天地元气不能让阵法所感知,从而发生变化。

比阵法触发速度更快的修行者肯定有,比如那些传说中进入无距境界的圣人,但那个人肯定不是宁缺。境界足够高能一眼看破阵法的修行者肯定有,比如此时已经进入山腰雾中的隆庆皇子,但那个人肯定依然不是宁缺。

对于宁缺来说,对于桥头这几名惘然绝望的修行者来说,事实上他们只可能选择第三种方法,但如果仔细分析,就可以知道这第三种方法,基本上不可能做到。

他们就像是一个不能视物的盲人,山道上构成阵法的元气波动,就像是一道由比奶油更加柔软的物质构成的迷宫,盲人只能用手去摸那些奶油墙,必须摸的极为仔细用心,才能找到这片奶油迷宫的通道,而同时不能让奶油墙有丝毫变形,因为一旦变形,迷宫又会变了。

要做到这一切,需要那个盲人有一双世间最温柔的手,这双温柔的手可以轻捉林风而风不知,可以脱光床上女子罗裳而女子不醒,可以拂过砚中墨汗而不沾一点黑。

对于修行者来说,这双温柔的手就是他们念力所调动的天地元气。

他们必须保证调动的天地元气足够精确,足够温柔,能控制细针去绣花,能让花朵粘住蜜蜂,能让蜜蜂在针尖上跳舞,如此方能尝试做到他们想做到的事情。

然而人世间有哪个修行者会无聊到这种地步,冥想培养出来无比强大的念力,却要强行把调动的天地元气变得微弱温柔,然后又花上无数功夫去练这对修行毫无益处的绣花功夫?

“在山道上布阵的人肯定是个老变态。”

宁缺看着眼前的弯弯山道,在心中对书院里那位阵法大家做了一个自认为最准确的评判,然后他把手伸进怀里,摸到那叠极薄微凉的物事,默然想道:“不过我好像也很变态。”

…………正如先前在桥那边山道上,他眼睛微湿望天时的感叹那样,这些年的艰难苦厄,到今天仿佛都变成了昊天老爷赐予他的礼物,正常的修行者绝对没有办法用第三种方法通过山道,但宁缺却似乎可以用一用,虽然不见得能过,但至少保有了那种美妙的可能性。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无论吃饭睡觉还是发呆还是写字,只要有时间的时候,宁缺就会不断冥想,而雪山气海诸窍不通的他,这些冥想得来的念力一直积蓄在识海之中,年月渐增不知蓄成了怎样一片浩浩大湖,直至去年终于一举通窍,变成了他最大的倚靠。

拥有如此强大的念力,只有白痴才会刻意把自己能够调动的天地元气变得微弱温柔,宁缺也不想,但他与别的普通修行者都不一样,他本来就不能够修行,只是被连番奇遇逆天改命,而最终体内气海雪山也只勉强通了十窍,他能够感知的天地元气实在是少的可怜。

因为少,所以温柔。

至于调控天地元气去做绣花功夫,这种看上去很变态很无聊的举动,事实上正是宁缺这半年来在临四十七巷夜夜所做的事情,他能够操控的天地元气太少,他知道在战斗中想要凭借这些取胜极难,所以他愈发想要把操控做的更细致一些。

夜夜烛火之下,在桑桑好奇的目光注视之下,终于踏入修行世界的少年不停冥想培念,感知房内天地元气,控树叶,控木盆,控烛台,控笔黑,控纸砚,控马桶,无所不控。

时至今日,始终停滞在不惑境界的他,还没能找到自己的本命物,他依然没有办法像那些剑师般控制飞剑嗖嗖嗖嗖乱飞,隔空杀人于无形。

但他能控制着庭院里树下的数百片落叶一片一片飞到灶台边堆成一座小山,他能控制木盆像个胖娃娃般从床的那头艰难挪到床的这头,惹来桑桑一片兴奋掌声,他能控制着毛笔缓慢落入砚台再提起在纸上像初学蒙童那样笨拙的写字。

宁缺像当年在岷山里学习杀兽杀人那般沉默刻苦修练,像无数万次挥刀那般练飞控制天地元气,满庭院乱飞的落叶,满屋里淌流的洗脚水,满书桌满白墙乱洒的墨汁,那些马桶倾倒的恶臭,还有桑桑收拾残局时的汗水,都是他的证明。

这种方法很苦,苦修便是这个意思,这种方法很笨拙,勤能补拙便是这样意思,这种方法很变态,一般人根本无法想到更无法做到。

所以才会连上天都被感动了。

…………谢承运扶着树,看着山道下的宁缺,苦涩说道:“宁缺,我不知道你一直隐藏自己实力是为什么,也许你瞧不起我,但我能看出来,你和我一样,都只是在不惑境界。”

“只有洞玄境才能掌握天地元气波动的规律,你想走过这条山道,除非发生奇迹。”

“进书院之前,简大家曾经对我说过,书院就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宁缺从怀里取出薄薄的一层银箔,用手掌揉撕成无数碎片,然后向身前洒去。山风从桥下的涧谷刮起,在山道间呼啸而过,吹的那些轻薄仿佛无重量的银箔碎片向四周飘去,纷纷扬扬犹如无数万片银色的树叶,然后悄然无声落在山道上。

“我活下来就是奇迹,所以我活着的每一天,我都会让它变成奇迹。”

说完这句话,宁缺看着识海里那条清晰的银光大道,迈步而上。

走上山道时似乎很意气干云,然后紧接着他的动作便变得怪异笨拙起来。

他低下身子,动作极缓慢地扶着树蹲下,然后小心翼翼向前挪了两步。

然后他把右手探进崖壁,身体艰难地向后一转,又向前走了一步。

…………书院里的人们,看着暮色中的斜斜山道,忽然有人发出一声惊呼:“看到了,那是宁缺!”

有人嘲讽说道:“他这是在干嘛?一会儿抬腿。一会儿趴到地上,钻狗洞吗?”

钟大俊轻摇折扇,冷笑说道:“钻狗洞逃跑这种事情,他确实很擅长。”

宁缺最后一个登山,结果居然撑了这么长时间,已经出乎了绝大多数人的意料,尤其是那些自认为熟知他的书院同窗们,更是震惊之余,难免有些羡慕隐恨。

常征明眉头微蹙,看着山道上艰难前行,动作显得异常可笑的宁缺,忽然想起去年自己在书院里与对方的谈话,喃喃自言自语道:“不知道他还能撑多久。”

“不过一莽夫罢了。”钟大俊啪的一声收回折扇,恨恨说道。

司徒依兰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然后冷冷环视表情复杂的同窗们,嘲讽说道:“他已经超过了术科六子,名正言顺的书院第一人,难道到现在你们还不服气?”

书院诸生沉默无语。

…………斜斜山道上,宁缺的念力散出体外,调动稀薄的天地元气,感知着那些散落在山道上的银箔碎片,然后借由那些银箔最温柔地寻找着阵法的通道。

宁缺一直没能确定自己的本命物,但毫无疑问,这个世界上除了桑桑以外,最能与他的念力共鸣的物事,暂时还是银子。因为兑换金子需要官府公证的缘故,他还没有试过金子。

在那些银箔的帮助下,他艰难笨拙甚至显得有些滑稽的蹲下起身斜爬,在清静的山道上艰难地前行,然而至少他没有再次被这条山道带回桥头。

谢承运站在桥头扶着树神情惘然看着山道,怎么也想不明白,宁缺究竟用了什么方法,竟然就这样超过了自己,走上了那条自己怎么走也走不通的山道。

看着山道上渐行渐远的滑稽身影,他难以自抑地想起这半年里,与无彩在湖畔漫步时,偶尔能在草甸那里看到的那个萧索孤单身影,那个被书院遗忘了整整半年的身影,他想起了那次期考后自己的骄傲,以及那个消失在掩雨走廊里的身影。

他紧紧抓着右胸口,看着山道尽头的宁缺,痛苦不甘喊道:“宁缺,你没办法超过隆庆皇子,他已经进雾很久了。”

宁缺的身影消失在山道转弯处。

谢承运怔怔望着那处。

一个声音在弯道那边响起。

“我至少超过你了。”

谢承运捂着胸口跌坐树下,一口血吐了出来。

…………山顶云雾间。

“二师兄,宁缺快进雾了。”

“柴门过了吗?”

“没有。”

“柴门的字他不好过,非洞玄上境不能记,这个事情没办法靠运气。”

“宁缺在旧书楼看了一年书了,还记不住?”

“石刻之字较纸上笔墨为深,深一度便多一世界,他能在旧书楼记书,不见得能记石。”

“啊……二师兄,柴门那儿有后门没有?”

“皮皮。”

“是,二师兄,我知道错了。”

“隆庆皇子在雾里走了多少级?”

“他已经走过四千一百零二级石阶。”

“没有休息?”

“没有。”

“居然这么快就走到了十二岁,看来西陵那些老道士果然有些门道。”

…………宁缺走过了那些弯弯的山道,从脚下拾起一片飞的最远的薄薄银箔,然后抬头望去,只见前方山道隐隐没入山腰间的浓雾之间,不见尽头。

而在云雾之前,有一道柴门。

他走到柴门之前,只见上面有一块木牌,木牌上写着三个字。

“君子不……”

宁缺微微蹙眉,看着木牌上的空白处,又看了一眼木牌下方搁着的粉石,猜到是让自己填空。

第四个字是什么?

在离柴门不远处的道旁,他看到了一块石头,石上有四个深刻的大字。

“君子不器。”

“这么简单?”

他诧异地摇了摇头,然后回头向柴门走去,然而当他拿起粉石想要写下第四个字时,却愕然发现自己忘了那个字是什么。

提笔忘言。

捏着粉石的手指微僵,他走回那块刻着字的石头前,静静看着那些字迹,在第一时间猜到这柴门这关的考核是什么,这个世界上大概再难找到比他更熟悉这种情况的人了。

入书院整整一年,他一直在与旧书楼二层里那些观之忘形的书籍战斗。

“看我伟大的永字八法。”

宁缺从道旁择了些枯枝,依着石上那个器字摆好,然后缓缓闭上眼睛,面无表情开始在识海中分解记忆。忽然间他睁开眼睛,脸上露出白痴般的傻笑。

“你真是个白痴啊。”

充满自责意味说完这句话,他的右手伸向了那块石头。

…………山顶雾中。

“二师兄,宁缺过了柴门。”

“怎么可能?那个白痴的永字八法,就想解开柴门勒石?”

“他没用那个方式。”

“那他怎么记住的那个字?”

“他先是试图直接把那块石头挖出来。”

“白痴,勒石与大山连为一体,怎么挖?”

“宁缺发现挖不出来……他直接把手掌按在石头上,把字印到了手掌上。”

“什么?”

“然后他走到柴门前,对着自己掌心上的印迹照抄了一遍。”

“……”

山雾间一片沉默,然后有人感慨说道:“这种法子实在是……别出心裁。”

“二师兄当年你走山道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

“什么别出心裁?这叫投机取巧!我看上去会有这么无耻吗?”

“宁缺会不会是书院史上第一个用这个法子开柴门的人?”

二师兄的声音沉默很久后再次响起。

“不是。”

“那是谁?”

“大师兄。”

“大师兄十三岁开悟,三十不惑,然后直接洞玄知命,其中十七年都不够境界开柴门。”

“那十七年间,大师兄每次上山下山,路过柴门时,用的都是这个法子。”

…………拾起粉石,摊开左手,看着掌心印着的那些红道,宁缺开始一丝不苟在柴门木牌上落笔,虽说石上字迹印在掌面上变成了反的,但对于精通书道的他来说,这全然不是问题。

工工整整的一个“器”字,被一笔不乱地写在了木牌上,就在字体右下方那个小口被粉石画拢的瞬间,写着君子不器四字的木牌瞬间冒起一缕青烟。

宁缺向后退了一步,看到木牌上面那四个字又变成了三个字,最后的那个器字消失不见。

吱呀一声,柴门缓缓在他身前开启。

柴门后方的山道笔直升向山腰浓雾之中,比前面的山道要变得陡峭很多,全部由一级一级的石阶组成,这要爬到山顶上,不知道要走多少级石阶。

宁缺本应直接向柴门后方走去,但他难以压抑心头的好奇,回头望向那块道旁的勒石,只见石上的字刻果然也变了,不再是君子不器四字,而变成了君子不惑。

“不知道隆庆皇子看到的是哪四个字。”

他好奇想着,走过柴门,拾阶而入,身影消失在山腰的浓雾里。

…………书院内一片安静,鸦雀无声,人亦无声。

一名书院学生面色微微苍白,看着山间,喃喃念道:“运气,这一定是运气。”

钟大俊紧紧握着折扇柄,声音有些沙哑,有些傻傻地说道:“这个家伙……这个家伙到底隐藏了多少事情……这也太阴险了些。”

没有人理会他们,包括司徒依兰在内。

书院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那座大山,投向云雾缭绕的山间。

虽然他们都已经看不到那个书院学生的身影,但他们依然看着那边。

那个书院学生是第二个走入山雾的人。

有些人甚至开始忍不住猜想,也许那个家伙真能比隆庆皇子先登上山顶?

…………

第一百五十五章杀破道

刚刚走进山腰的云雾中,宁缺便听到身后传来片骤急如雨的马蹄声!

这些年来一直深藏在他内心深处的恐惧回忆,随着这些熟悉的马蹄声骤然复苏,然后不可抑止的泛滥开来,瞬间占据了他的全部身躯,令他的身体变得无比僵硬。

他狠狠一咬舌尖,用极为强大的意志力挣脱恐惧,强行扭转身躯回头望去。

本应处于浓浓暮色中的山道消失不见,那些云雾也不知去了何处,回首时只见一座煌煌雄城屹立在天地之间,巨大的阴影截断了向北的官道。

官道上数十骑浑身着黑甲的玄骑正疾驰而来,蹄声如雷,官道表面微微震动,行人纷纷躲避。

宁缺躲在茶铺桌椅后方,瞪着惘然的眼睛,看着这些骑兵向远方驶去。忽然间他注意到,自己比那些战马,比路上的行人都要矮小很多。

他低头望去,只见自己脚上只套着一只小鞋,左脚不知何时被道上的石子扎破,正在流血。

…………离开长安城,一路向北,他茫然随着旅人行走,在被那些好奇的大唐百姓询问过两次之后,他发现了这种危险,于一个深夜悄悄离开人群。

在野外他没有遇到野兽,他可以拾起果子,他可以果腹,虽然饥饿永远陪伴着他,而当他面黄饥瘦从山林里穿出来时,已经快要抵达河北道境内,那时他再也不用担心被人识破自己的身份,因为道路两旁漫山遍野都是像他一样面黄饥瘦的孩子。

荒原大旱,河北道大旱,大唐帝国在天启元年迎来了罕见的天灾,那位新君王刚刚登基,便迎来了自己执政的第一次大考验。由大泽赶回长安城的皇帝陛下,紧急着手安排赈灾事宜,而荒原上的流民已经进入了河北道,河北道的灾民正在向南,幸运的先行一步的灾民,得到了朝廷的救济,那些还停留在河北道境内,茫茫岷山四周的灾民,则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

官道四野,帝国官员和衙役们正在清点流民数量,分发粥食,越来越多的灾民从北方向南方迁移,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北方就是人间的冥界,是最恐怖的世界。

当所有人都在向南方行走的时候,宁缺却继续向北,进入了河北道境内,顺着岷山脚下的道路艰难前行,在道路上他遇到过不怀好意的盗贼,藏身于草丛里避过,而在那些草丛里,他看到了很多具已经冰冷的尸体。

在一处树皮快要被剥干净的林子里,他被一群骨瘦如柴的饥民包围了,看服饰,这些饥民应该是来自燕北,燕国皇室无力救济,这些饥民很自然地来到了唐帝国境内。

“可惜是个小孩子,身上没有几斤肉。”

饥民看着浑身泥垢的小男孩儿,首领眼睛里泛着绿光,很像宁缺日后非常熟悉的狼,只是这匹狼自己也很瘦,而且皮毛溃烂的相当厉害。

“我们没有力气了,你自己乖乖把衣服脱了,然后跳进那个锅里吧。”

饥民首领用手指伸进嘴里,似乎想要扒拉出几根肉丝国。他看着小男孩儿有气无力说道:“跳进去的时候小心一些,不要把水溅出来太多,这年头,谁也没有多余的力气砍柴烧水。”

围着小男孩儿的七八名饥民缓慢地点头,像是一具具能够勉强行动的尸体。

宁缺看着他们,问道:“你们没有力气,但我还有力气。”

饥民首领像哭一般笑了起来,伸出枯枝般的手指,颤巍巍点着小男孩儿的脸,说道:“如果你还有力气,那你为什么不赶紧逃走?”

宁缺没有再说什么,从腰后取出那把带了整整一路的柴刀,用尽一路上用果子野草还有好心人省出的那几小捧米积累出的全部力气,跳了起来,挥动柴刀狠狠砍向饥民首领的鼻子。

他年纪太小,身材太小,力气太小,就算跳也跳不了多高,但林子里的这些饥民,被饿了太多天,早已经没有了什么力气,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挥出了柴刀。

噗的一声,小男孩儿砍偏了,本想砍断饥民首领鼻子的柴刀,狠狠戳进了对方的眼窝,因为饿至皮薄现骨的关系,饥民首领的眼窝很清晰,柴刀砍进去的画面很清晰,发出来的声音也很清晰,锈蚀的柴刀尖锋,直接贯穿了他的眼珠,然后深入大脑。

饥民首领哼都没有哼一声,像一截木头般直挺挺倒了下去。

宁缺喘息着走上前去,用小脚踩住饥民首领的脖子,用力把柴刀拔出来,随着他的动作,一道青黄色的液体飙到空中,并不是血。

他瞪着柴刀上挂着的瘪眼球瞪了很长时间,然后仰起脸看着四周像鬼一样的饥民,说道:“你们想吃人就吃自己吧,我是不会让你们吃的。”

…………书院后山腰缭绕的雾气越来越重,外界最后的那抹暮色也已经被吞没,不知从树林里何处响起一丝夜鸟的怪异鸣叫,可能是乌鸦也有可能是别的鸟。

宁缺在斜斜向上的山道上行走着,每踏上一级石阶,他的身体便会僵硬很长一段时间,入雾的时间已经很长,他已经走过了一千多级石阶,却不知离山顶还有多远。

如果隔近望去,可以看到他的眼神有些空洞失焦,似乎并没有看着自己的脚下,而是看着更远处的某些画面,看着更久以前的某些时光。

…………一路向北,沿着岷山深入河北道,十室九空,田野已经被从荒原和燕北涌过来的饥民完全占领,只是大旱持续的时间太长,易子而食,彼此换食的饥民们绝大部分已经变成了道旁的尸体,或是岷山里野兽腹中的食物,相应的宁缺可能遇到的危险要变得少了很多。

这一天,久期不至的雨水从天而降,乡村地窖里爬出了一些村民,他们哭泣着跪在雨水中,拼命磕头感谢昊天的垂怜,而更多的人则已经饿到没有力气露出任何表情。

大雨中,宁缺坐在山旁一棵小树下,神情惘然看着四周,不知道自己应该往哪里去。

这些日子里,已经有很多灾民冒险进入了茫茫岷山,虽然山中野兽众多,但至少可以找到果腹的食物。但他一直没有进山,因为他清楚现在的自己太过弱小,虽然拼起命来能杀死已经没力气的饥民,却没有力气杀死山里那些恐怖的野兽。

从怀里掏出肉干,他张开嘴咬住,用力地撕下几道肉丝,然后仰首向天接了几口雨水,混着嚼碎咽入腹中,脸上没有任何享受神情。多日来的煎熬,让将军府里白白嫩嫩的小男孩儿,变得异常肮脏干瘦,小男孩儿的嘴唇上满是翘起的枯皮,嚼肉时齿间不时有血渗出来。

雨渐渐小了些,他检查了一遍腰后的柴刀,拾起身旁的木棍,顺着山脚的道路继续向北,随时保证自己有时间逃进岷山,因为他知道,随着雨水降临生命复苏,那些活过来并且比以前更健康的成年人,随时可能成为他的敌人。

前方道旁堆着很多具尸体,那些干瘦的尸体早已经腐烂,此时浸泡在雨水中,发出一阵阵的恶臭,几只同样骨瘦如柴的野狗,正蹲在尸堆旁进食,一只野狗偏着脑袋咬着一只露出白骨的手臂,正在用力地向后拖,不时发出用力地低吼声,另一只野狗则是像人一样蹲坐着,两只前爪搭着一条干瘦腐烂的大腿,吭哧吭哧地啃着。

听到宁缺的脚步声,几只野狗停止了进食,警惕地抬起头来,盯着道路上那个小男孩儿,发出低沉恐怖的呜咽声,有两只野狗判断出小男孩儿的体形对它们应该造不成任何威胁,甚至放弃了面前难吃的腐尸,开始向宁缺逼近。

宁缺用手中的木棍跺了跺地面,然后取出腰后的柴刀,半低下身体,露出有些微肿还在渗血的牙齿,冲着那两只野狗狠狠地叫嚷了几声。

大概是嗅到这个小男孩儿身上的血腥味,察觉对方拥有与体形不一样的危险程度,那几只野狗吱唔一声退了下去,散到了尸堆四周不再进食,准备等他走后再继续。

道旁腐烂的尸堆,本应看家护院的家狗变成了逐腐而食的野狗,一路上宁缺看到了很多这种画面,早就已经麻木,根本没有任何感觉,所以他决定马上离开,不然真要和这几条野狗纠缠厮打起来,也许下一刻他便会变成这些腐尸堆里的一员。

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一个极轻微的声音。

他回头看了一眼被雨水浸泡着的腐尸堆,没有发现任何动静,他再次准备离开。

就在他准备再次离开的时候,那个极轻微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这一次那声音非常清晰。

是哭泣声。

他走回道旁被雨水浸泡的腐尸堆旁,吼叫着,挥舞着木棍与柴刀,把那些觉得食物被侵占的野狗赶走,然后用柴刀剁下一条腐烂的大腿,远远扔进积雨的涸田之中。

野狗们呜呜两声,围着那条腐烂的大腿进食,暂时不再理会他的动作。

听着腐尸堆下面传来的微弱哭泣声,宁缺开始搬动最上面的尸体,他的力气确实很小,好在这些死者死的时候已经饿到皮包骨头,此时内腑大部分也腐烂化为水气,并不是太难搬。

触手之处一片湿滑,像是在长安城过年时吃的某种油泥,宁缺把手上的腐肉甩掉,然后继续搬,到最后他终于看到了那道微弱哭泣声的主人。

一个半躬着背倒在田里的尸体,身上穿着件家丁模样的衣服,把这具尸体翻过来后,便看到了泡在雨水和尸液里的那个小婴儿。小婴儿脸色苍白,嘴唇乌青,眼睛紧闭,气若游丝,怎么也无法想像,她是怎么活下来的,而且刚才又怎么能够发出那声哭泣。

宁缺把手上的腐肉擦在裤子上,然后小心翼翼抱起那个婴儿,看着她沉默半天后说道:“你是不想我离开,所以才会哭吧?”

他抱着婴儿跳下腐尸堆,顺着道路向远方走去,那几只早已眼泛绿光盯了很久的野狗,看见他终于走了,发出一声欣喜的呜鸣,跑回腐尸堆里,片刻后响起一阵咕噜咕噜的声音。

无声无息,大雨又降落了下来。

宁缺看了一眼远处的岷山,低头看着脸色苍白的婴儿,心想如果再让你淋会儿雨,只怕你以后再也没办法哭了。他想找个东西遮雨,然后他看到道旁有一把黑伞。

那把黑伞很大很旧,而且很脏。

…………山道之上雾气依然。

宁缺微微低头,站在陡峭石阶之间,久久无法迈动一步。

…………嗖的一声,一只羽箭准确地命中一只灰兔。

宁缺脚步如电走上前去,欣喜拣起那只灰兔,两手一错,极利落地把灰兔颈骨拧断,然后扔进身后的袋子。少年身后的袋子沉甸甸的,看来已经装了不少猎物。

蹲在树下嗅了嗅,他拔开树后的那片葛藤,顺着一条陡峭的小道向崖上爬去,在崖上靠近泉窝的那片草地里,他满意地看到了三天来的最大成果。

一只岩羊倒在地上,痛苦地叫着,两只小羊正徒劳无助地看着它,时不时用头去顶顶它的口鼻,不知是想要给它增添一些力气和信心,还是想要安慰临死前的亲人。

宁缺悄无声息走上前去,手中提起草丛里的一处绳头,猛的一拉,隐藏在草丛里的捕兽绳套猛地收紧,那两只小羊惊鸣一声,重重摔落下去,蹄子被死死地捆在了一起。

被捕兽夹夹住后腿的大岩羊拼命地挣动起来,望着被束蹄的小羊,焦急乱叫。

“你们的命不错,至少还有人替你们着急。”

宁缺走到兽夹前,看着倒在草地里的两只小羊,摇了摇头,然后从腰间拔出小刀,直接捅穿了大岩羊的脖子。

…………“我回来了。”

宁缺拖着岩羊的尸体,背着沉重的袋子,牵着两只小羊,回到了树林间的破旧猎屋。

一个小女孩跑了出来迎接他,她大概四五岁年纪,身上穿着兽皮,肤色黝黑。

猎屋里很破旧,光线昏暗,坐在铜火盆边的老猎户放下烟杆,面无表情看着宁缺,向地上吐了一口浓痰,说道:“今天收获怎么样?”

“不错。”宁缺说道。

老猎户的脸上满是皱纹,但你永远不要奢望能够在他脸上看到任何慈爱之色,你能看到的只有贪婪以及冷酷。

“吃饭吧。”

老猎户抓起一块肉吃了一口,觉得味道有些不对,破口大骂道:“这个死妮子!叫你少放点盐!盐这么贵!谁给你钱!你这个败家妮子!只会吃老子的用老子的,等再把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