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夜(猫腻)-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觉到那柄飞剑意图离开,他抬起头来,手指一弹,一张微黄的符纸翩然飞起,落在剑身上一翻,便裹了起来。

柳亦青的诡剑锋利无比,此时在他的念力操控下强行后退,只听得嗤的一声,微黄符纸上出现一道裂口,符意还没有来得及尽释。

但二者相持,总有个暂时静止的时间段。

便在这时,一个铁夹从旁边的空中伸过来。

铁夹开合,夹住那道飞剑,搁到熊熊燃烧的火炉上。

幽蓝的高温火焰瞬间把剑身上裹着的符纸烧化。

一把沉重的铁锤高高抡起,然后重重砸下。

砰的一声脆响。

那道黯淡细秀却坚韧无比的诡剑,被砸的跳了起来,就像是吃痛不住一般。

这是六师兄在打铁。

这是六师兄在炼剑。

这是他重复了一辈子的动作。

哪怕是世间最刻苦的剑师,也不可能比他的动作更纯熟更自然。

所以那把诡剑,根本没有任何拒绝的机会。

便被砸成了废铁。

…………噗的一声。

柳亦青脸色苍白,胸襟前全部是吐出的血水。

他的身体摇摇欲晃,险些摔倒。

这时候他才明白,为什么自已的诡剑,能够瞒过二师兄的眼睛。

那是因为这些书院弟子,根本不在乎自已的诡剑。

…………“你这道诡剑不错。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晋入知命境,你也很不错,但真正不错的,还是先前那柄大剑。”

二师兄说道:“柳白的想法很好,老师的人间之剑,只需要撷其剑意一缕,便能横扫人间,遗憾的是,你们这些人的修为境界稍弱了些,如果是六个知命境的剑师,我要应付起来会困难很多。”

柳亦青在同门的搀扶下,艰难地站了起来,擦掉唇上的鲜血,听着声音的方向,诚挚地行礼说道:“多谢二先生指点。”

“回去告诉柳白,既然最终总是要出手的,那不如现在便出手,何必让你们这些人来送死,趁我现在正在巅峰状态,也好战个痛快。”

二师兄望着南方某处,面无表情说道。

…………南方西陵神殿联军营中。

那辆安静的马车还是很安静。

半晌后,车厢里传来一道有些寂寥的声音。

“愈战愈强,这才是君陌,既然要战个痛快,自然要先等你战出兴致,不然岂不是辜负了你我之间这一战?”

第一百二十六章重音

无数箭枝横七竖八搁在金属篷布上,厚厚积了一层,看上去就像是深色的干稻草,掩住了金属篷布的本体,就像是座草庐。

微凉的秋风,吹着薄薄的金属篷布边缘,发出哗哗的声响,就像是在掀动着某座府邸闺房里的纸张,不知何时便会把那些纸翻破。

书院弟子们没有担心头顶的篷布会被秋风所破,他们很相信六师兄在材料学方面的天赋,所以安静地做着自已的事情。

柳亦青的诡剑,在炉上已经变成焦黑无锋的细铁棒,六师兄还在举着铁锤不停地敲击,不知道他想把这把剑最终炼成什么东西。

北宫未央调好琴弦,在十指上仔细地缠了一层软棉布,西门不惑贴的膜也已经干了,在指腹上形成一道保护层,正逐个箫孔摁着试手感。

四师兄眉头紧锁,盯着沙盘里那些自行变化的线条,沉稳平静的眼眸里不时闪过几抹智慧的神识,不知道他此时在算着什么,是众人的生死还是此战的结局。

只有七师姐的情绪有些异样。

她是青峡出口处唯一的女子,她拿着绣架,提着手腕,拈着绣花针,低头看着绣布上的鸳鸯,余光实际上一直落在远处的田野上。

二师兄站在那里,如青山一般。

她的眉宇间有忧色,忧的不是当前的局势,不是篷下同门的安危,而是二师兄的安全,先前柳亦青的诡剑被阵法所缚时,只有她注意到,二师兄身上的盔甲表面,出现了一道极淡的白色湍流。

那是剑意与符意接触的结果。

青峡出口处的篷是一座阵,由四师兄和她负责设计,然后由她和六师兄共同布置完成,展示了三人在书院学习多年的最高水准。

这座看似不起眼的篷阵,能蔽秋雨,能遮烈阳,能不为秋风所破……最关键的是,这座篷阵,能够庇护篷阵下的所有人,能够将篷阵无法承受的攻击,篷下诸弟子所受的攻击,全部转移到……二师兄的身上。

青峡垮塌,大唐积蓄千年的刺客暴然出手,杀死三名西陵神殿的神符师,二师兄曾言,如果神殿联军要过青峡,便需要击败他。

不是他没有把书院同门放在眼里,而是一句实话。

二师兄代替所有师弟师妹承受西陵神殿方面的所有攻击,所以在他倒下这前,书院弟子便一定能把青峡守住。

然而这也意味着,他要承受更多。

…………南晋剑阁出手,虽说没有人奢望,就凭那几个剑阁二代弟子,便能击败书院诸人,但最终落得如此惨淡无言的结局,依然令人感到震撼无言。

西陵神殿联军营里一片死寂。

“明明只有洞玄境……都知道那些书院弟子只是洞玄境……怎么却能布置出来如此绝妙的阵法?”

西陵神殿一名造诣极深的阵师,看着青峡出口处那座简陋的篷阵,脸上难以自抑流露出叹服的神情。

这名阵师的声音传入神辇里。

叶红鱼微微蹙眉,裁决神袍上如血般的颜色变得越来越重。

她在长安城里生活过一段时间,与书院打过很多交道,然而直到此刻,她才发现书院的潜力原来比所有人想象的还要更高。

在轲浩然与宁缺这两代书院入世之人中间的数十年里,书院一直表现的很低调,甚至修行界没有多少人知道书院后山里究竟有些什么人。

西陵神殿和南晋剑阁自然要知道的更多一些,但他们的注意力始终放在大先生、二先生以及最后入门的陈皮皮和宁缺身上,因为书院后山确认只有这四个人晋入了知命境界,其他人都停留在洞玄境很多年。

今日在青峡口相遇,这种推测得到了确认,那些书院后山弟子确实只是洞玄境,如果放在修行界里也算是高手,但在当前人间之战的背景下,知命境强者层出不穷,这些洞玄境的弟子便显得很不起眼。

就算那些书院后山弟子,旧年在某些领域里都是最天才的人物,但这么多年过去,谁还记得他们的名字?而且再如何天才对修行又能有何帮助?

所以没有人在意他们。

西陵神殿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像明月出青山一般走到原野间的二师兄身上。

直到重骑兵开始冲锋,直到柳亦青的诡剑被砸成废铁,他们才发现自已错了。

同样都是二代弟子,但书院不是剑阁。

书院不是任何地方。

没有任何地方能与书院相提并论。

书院的洞玄境,不是普通的洞玄境。

书院后山弟子,只凭一张古琴,一枝洞箫,便能抵挡千军万马。

更令联军里的大人物们感到震惊的是,书院后山弟子每个人都有自已最擅长的领域,而这些组合在一起人,便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

这便是有教无类。

所以书院会收魔宗中人,会收道门天才,会出了轲浩然和宁缺这种人物。

这便是因材施教。

所以无论是下棋的还是嚼花的,经过在书院的学习后,都会找到自已的世界。

“难道夫子多年前收徒,便已经想到了如今的局势?”

叶红鱼沉默想着,心中对夫子的敬畏仰慕之情愈发浓厚。

…………“我们不能被堵在青峡之外。”

天谕大神官抬起头来,目光透过神辇的顶帷,落在万里无云的碧空上,说道:“昊天与夫子战,不知胜负,于是人间之战的胜负便显得格外紧要,而长安城便是这场人间之战的关键。”

程立雪跪在身旁,端上一杯清茶。

天谕大神官喝了口茶,润了润有些干哑的喉咙,说:“如今惊神阵已经被掌教命人暂时破坏,长安城的关键,便是观主与大先生之间的胜负,只要大先生无法拖住观主,观主便可以打开长安城的城门。”

程立雪的手指有些微微颤抖,直到此时,他才知道道门的全盘计划,才知道原来长安城现在正处于这样的危局之中。

“六日之后,长安城便会开启,但即便是观主也无法完全破去惊神阵,谁也不知道那座雄城什么时候能够自行修复,所以大军必须抓紧时间赶过去。”

天谕大神官望向北方那座横亘在原野间的青山,看着那道狭窄的青峡出口,面无表情说道:“继续吧,只要是人,那便总有累的时候。”

…………联军主帅营里竖起帅旗。

无数道军令,从主帅白海昕处向各处军营里传去。

片刻后,密集甚至显得有些暴烈的蹄声再次响声。

两千余重骑兵,伴着战鼓的声音,行出队列,然后分成数十群骑兵,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就像无数团乌云般,向着青峡处冲去。

青峡出口处,还躺着三百匹重伤难起的战马,还有些骑兵正互相搀扶着往回走,这些画面,都证明了冲锋对于青峡是无效的。

但西陵神殿联军没有别的办法。

如果弃马步战,或者用重装步兵碾压,那么只可能成为二师兄铁剑不停收割的尸体,他们唯一能与那柄宽直铁剑抗衡的便是冲击力。

要正面撼动突破书院的防御,这是唯一的方法,那便是最好的办法。

正如天谕大神官说的那样,只要是有人,总会累的。

西陵神殿联军有二十余万人,轮换上前,他们不会累。

…………密集的蹄声一朝响起,便再也没有断绝。

两千余名骑兵,保持着最有效率的阵势,分批向青峡处发起冲锋,每次投入的力量不多,但确保需要书院弟子全力应付。

最重要的是,在严峻军令的逼迫下,这些骑兵要保证自已的冲击连绵不断,中间没有一刻间隔,不给书院弟子任何休息的机会。

黑压压的铁骑构成的波涛,不停地拍打着青峡出口处,那里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有一道看不见的礁石。

一团乌云飘过去,撞到青峡上,碎成云絮,颓然散散。一道黑浪压过去,撞到青峡上,碎成水沫,无声落下。

战马的惨嘶声,骨骼的折断声,清晰地在所有人的耳朵里响起,甚至要比密集如雷的蹄声更加响亮。

但无论前面的情况如何的凄惨,后面的骑兵依然面无表情地发起着冲锋,他们今天的任务就是送死,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用自已的死亡让书院弟子感到累。

…………北宫未央没觉得累,或者说他这时候根本不知道累是什么感觉。

他的注意力全部在自已身前的古琴上,他低着头,专注地看着琴弦最细微的颤动,散发的黑发在眼前不停地摆荡。

他身上的衣裳早已经被汗水全部打湿,甚至就连头发都已经变得湿漉无比,随着他的弹奏,有颗汗珠自发丝间垂落。

嗤的一声轻响,那颗汗珠落在琴弦上,瞬间被烧灼成一道青烟。

但他根本没有注意这一点,他仍然在不停地弹着琴。

他的指头在琴弦上不停地挑拔捻摁,移动的有如闪电,奏着无声的乐曲,裹着指头上的棉布早已经碎裂,隐隐可以看到血迹。

西门不惑也没有觉得累,他只是觉得有些痛。

他的手很痛。

先前贴在指腹上的那些胶膜,早已经随着无数声摁孔的动作,被撕裂,剥落干涸成粉状的物事,在箫管旁飞舞,如雾如烟。

光滑莹润的箫管上,早已出现了斑驳的血迹。

和箫管本身的隐朱色融在一起,很是美丽。

这对最擅音律的师兄弟,本是书院后山性情最跳脱、开最朗、最爱说笑话的人,一旦浸淫入音律世界后,却另有高山流水的清雅风姿。

然而此时,他们毫无风姿可言,更没有什么心情说笑话,脸色苍白,双唇枯稿,头发潦乱,憔悴的有如街头卖艺的那些老琴师。

他们此时的神情很凝重,很沉重,很庄重。

这种重,让他们的身上另外展现出一种令人心折的气息。

…………

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日

青峡之战第一日。

天气晴。

宜行丧,余事勿取。

…………相对于原野间不时响起的惨呼和堕落声,青峡出口前一直很安静,琴弦颤,箫管鸣,始终都没有发出声音。

就在这时,安静的篷下,忽然响起一声呜咽。

那是箫声。

四师兄霍然抬首,望向西门不惑,看着他苍白的脸色,看着他额上黄豆般的汗珠,握着木笔的右手微颤,神情渐趋凝重。

铮的一声。

又有琴声响起。

七师姐抬起头来,拈着绣花针的手指开始颤抖,看着北宫未央,看着他身前已经被血染红的琴弦,脸上流露出担忧的神情。

渐渐的,琴箫之声偶尔会再次响起。

这代表着北宫与西门真的累了,再没有办法像先前那样,精神饱满地从头到尾奏出大音希声的乐曲,控制无法再精确,而越是如此,他们想要应对那些冲锋而至的战马,便需要消耗更多的念力与精神。

篷下的人们都抬起头来,沉默看着弹琴吹箫的北宫与西门,脸上写满了担心。

站在篷外原野间的二师兄没有回头,他的右手伸向铁剑的剑柄。

北宫与西门并不知道同门的目光正落在自已身上,他们的精神与注意力,甚至是全部的灵魂都在琴与箫之间。

他们自已最先发现了问题。

他们不愿意撤出这场战斗。

篷下的书院弟子们都清楚,西陵神殿联军不顾死伤惨重,也要不间断发起自杀式的攻击,为的便是要拖垮自已这些人,更准确来说是要拖垮二师兄。

因为守青峡,最终还是要看二师兄。

所以他们这些师弟师妹要做的,便是尽可能地替师兄多撑一段时间,让师兄能够多休息一段时间,去应对马上可能便要到来的真正的攻击。

北宫和西门确实已经累了,他们的身体很累,手指很累,自指间流出的血,涂染在琴弦与箫管上,便是琴与箫的声音都开始变得嘶哑起来。

但他们的心不累。

至少在这一刻,他们的心还足够坚定与坚强。

北宫未央抚琴的手指忽然停住。

他抬起头来,望向原野间正源源不断冲来的联军骑兵,洒然一笑。

然后他一声清啸,手腕一挥。

流血的手指,在琴弦上自后而前拂出,动作极为潇洒。

一道清冽的琴声,如泉水般响起。

西门不惑听到了真实的琴声,脸上露出一丝毅然的笑容,箫管顿时迸出一道真实的明亮有如牧童吹叶的箫声!

琴箫此时,不再奏无声之乐,而出了真音。

泉水叮咚,渐成金击!

牧童吹叶,渐成凄啸!

琴箫声带着一往无前的壮烈气息,向原野间传出。

那是金戈,那是铁马!

…………暴烈的琴箫声,让那些冲锋而至的战马都暴烈起来,而对于那些骑在战马上的神殿或南晋骑兵来说,这些乐声就像是无数把锋利的刀子,直接刺进他们的脑海!

数名冲在最前方的骑兵惨呼着摔下马去,脚被马蹬拖住,身体被拖着在原野间不停前行,片刻后便浑身鲜血,不知断了多少根骨头。

他们的双手明明空着,却没有去解开自已的脚,只是死死捂着自已的耳朵。对他们来说,那道琴箫声带来的痛苦,要比此时被战马拖着在地面前行,断骨挫肉的痛苦大无数倍!

更多的骑兵在听到琴箫声的那一刻,脸色骤然苍白,本能里把绝对不应该脱手的兵器全部扔了出去,然后死死地捂住自已的耳朵。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无法阻止琴音箫声,像冥王的呢喃般钻进自已的耳朵里,钻进自已深深地脑海里,把自已的意识割成了无数痛苦地碎片。

痛嚎声,痛呼声,痛哭声,在原野间不停响起。本来极具纪律性的骑兵,此时全部变成了疯子,他们捂着耳朵,痛苦地面容扭曲。

在这种情况下,骑兵自然无法当起什么冲锋,失去指挥的战马们,不安地停下脚跳,在原野间来回踱步,显得格外惶恐茫然。

…………琴箫先前无声,对的是马。

此时北宫未央和西门不惑终于动了真火,于是琴箫之声渐现,开始对人。

就在琴箫声响起的那一刻,篷下的书院诸弟子,脸色骤然一变。

因为他们很清楚,对于北宫和西门来说,这种乐声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四师兄伸手,想要阻止北宫奏琴,但看着他不停挥舞的湿漉黑发,看着他如癫如狂,潇洒快意的模样,竟是不忍阻止。

…………青峡外有一片百丈的半圆区域。

二师兄站在里面。

在半圆之外,倒着无数西陵神殿联军的骑兵,黑压压一片,就像是宋国风暴海畔著名的防浪堤,只是这座黑堤里不停响着惨嚎与痛呼。

不知道有多少匹战马堕地而死,不知有多少骑兵被沉重的战马压死,不知道有多少战马和骑兵还活着,却骨折肉离生不如死。

隐约可以看到有些战马和骑兵的耳中塞着棉团,但很明显,这些棉团没有起到意想中的效果,染着红色的血渍,大概竟是耳膜都被震碎了。

这真是一幕惨烈至极的画面。

过往无数年来,这个世界上不知发生过多少惨烈的战争,但都很少会出现这样的画面,而这些竟然只是因为一方古琴,一把洞箫。

即便是篷下的书院弟子,看着这幕画面,都有些不忍。

站在最前方,距离这些重骑兵尸骸最近的二师兄,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他的神情依然是那般平静,他的双眉依然是那般挺。

西陵神殿联军的骑兵还在试图向青峡发起冲锋,然而此时的地势,已经被同伴和战马的尸体填满,很难找到空隙。

便在这时,那些惨嚎不断的尸体堆里,忽然响起一声闷响!

一名身材魁梧的南晋军方将领,暴喝一声,推开压在身上的几具尸体,双手持着铁枪,向二师兄冲了过去。

在后方,还有几名没有被琴箫声击倒的军中武道强者,听着那声暴喝,一踩马鞍便掠至空中,像飞石一般攻击二师兄。

那名南晋将领的实力最强,到的最快,手中的铁枪暴烈刺出,在空中贯通一条笔直的直线,把里面所有的空气都逼了出去,枪头暴出雷般的巨响!

二师兄面无表情伸手,握住铁剑的剑柄。

然后他对着那名南晋将领便砸了下去。

不是砍,不是劈,不是切,也不是削。

是砸。

铁剑方正宽直,看上去就像是一块很厚的铁块,被二师兄握在手中,向前一砸,便有大风起兮,地面的石砾畏惧乱滚而避。

铁剑砸到了铁枪的枪头上。

铁枪枪头被砸扁。

铁剑继续下砸。

铁枪的枪身被砸弯。

铁剑下砸之势未衰,似乎永远不衰。

铁剑砸到了那名南晋将领的身上。

这名南晋将领身上的盔甲,顿时变成了无数碎片。

二师兄不再理他,抬头望向破空而至的那几名武道强者。

他右臂一振,手中的铁剑从左向右挥出。

这一次不再是砸,而是拍。

拍苍蝇的拍。

那几名像飞石般破空而至的武道强者,被铁剑的剑风触及,便变成了真正的石头,远远地飞向原野四处,然后重重落在地面上。

片刻后。

那几名武道强者,坚强地以剑撑地,站起身来。

那名南晋将领重新握住了手中弯曲变形的铁枪。

二师兄面无表情看了他一眼。

那名南晋将领的眼睛里流露出绝望与不可思议的神情。

噗的一声,他把胸腹里所有的血全部喷了出来。

然后就像被倒完后的水囊一般软软瘫倒。

倒在地上,瘫成一片。

南晋将领身上的所有骨头,都被铁剑砸碎了。

远处那几名武道强者,也先后倒下,他们也碎了。

…………二师兄浑身是血。

全部是敌人的血。

血水顺着盔甲的边缘向下滴着,渐渐汇成一条血流,流到插在原野间的那五柄剑处,然后顺着剑刺的地方,缓缓下渗。

那几把剑是他的战利品。

那些血也是他的战利品。

不知道这一场青峡之战,他要在身前种几把剑,又要用多少敌人的鲜血来浇灌。

他没有理会身上的血,只是静静看着前方的原野。

因为西陵神殿联军的攻击还在持续。

这真是一场无趣的战斗。

杀人,然后还是杀人。

战马的蹄声是那样的单调,联军骑兵的惨呼是那样的单调,不再美妙的箫声与琴声也是那般单调,所谓单调,就是重复。

天空上的日头渐渐西移,渐渐变得红润起来。

洒向原野间的光线,也变得红暖了很多,青峡外的原野上,堆积着不知多少具尸体,尸堆里的惨呼渐渐敛没,四周死寂一片。

暮色中的原野,如涂满了血。

事实上,也涂满了血。

从正午到暮时,西陵神殿联军至少填了一千多名骑兵进去。

琴箫声一直没有断绝过。

因为北宫和西门很清楚,只要琴箫之声不停,二师兄便可以不动。

二师兄确实没有动。

他一动不动。

他始终站在原地。

没有向后退一步。

因为他的身后就是青峡。

青峡后面便是大唐。

原野南方,忽然响起鸣金的声音。

西陵神殿联军终于召唤骑兵停止冲锋。

不是他们承受不起这种损失。

而是西陵神殿联军里的将士们觉得很累。

书院弟子们很累,累在指间。

神殿联军很累,累在心里。

这种累,叫做畏惧。

但也有人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畏惧。

宁缺一直认为她很适合进书院学习。

一抹血色衣影,出现在暮色中的原野间。

原野间响起叶红鱼的声音。

“君陌,与本座一战。”

二师兄看着南方那抹在暮色里仿佛要燃烧起来的血袍。

“你不是我的对手。”

说完这句话,他提着铁剑向青峡出口处走去。

青峡出口处,篷上残箭如草。

篷下炉上的锅里烧着水。

水快开了。

要吃晚饭了。

第一百二十八平静的来源(上)

叶红鱼站在原野上,看着走进篷内那个背影,沉默了很长时间,眼眸里流露出有些复杂的情绪,然后她转身走回神辇。

夕阳西下,骑兵归营,青峡处的琴箫声也渐渐敛去。

北宫未央与西门不惑停了演奏,情绪却依然沉浸在先前的氛围中,亢奋快意与疲惫的感觉揉杂在一处,直到被重重拍醒。

四师兄看了一眼王持,用示意他做好准备,然后伸出手掌重重地击打到北宫和西门的后背上,出手极重。

北宫与西门只觉一阵剧痛,胸口受震,噗的一声吐出血来,正自惘然,还没有来得及恼怒质问师兄何意,便被王持塞了两颗丸药进嘴里。

一道清新的药意,瞬间在他们的胸腹间弥漫开来,先前那些烦闷躁狂的感受一扫而空,二人觉得舒服了很多,这才明白师兄为什么要打自已。

“像你们这样拼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四师兄说道:“夜里好生休息一下。”

北宫未央说道:“多谢师兄出手相助。”

四师兄说道:“我那一掌不是关键,十一的药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王持自幼爱思辩、爱花草、爱医人,医术不敢称天下无双,但所研制的药物,却绝对是世上最珍稀少见的品种。

听着师兄们的赞赏,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便在这时,二师兄走进了篷里。

众人赶紧上前,帮助六师兄一道把他身上沉重的盔甲卸下。

众人想着先前叶红鱼在阵前邀战,师兄只淡淡回了句你不是我的对手,便让对方退下,纷纷赞叹师兄气度潇洒。

二师兄平静说道:“那小姑娘厉害,要打赢她也要费些力气,能说句话便不打,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众人这才明白,师兄看似潇洒转身,实际上存的是这个念头,不由无语。

七师姐微嘲想着,原来你不像平时表现的那般二啊。

药丸在体内迅速散化,北宫未央觉得精神与念力恢复了不少,豪情壮志复生,说道:“待好好睡一夜,明日再与他们打过。”

西门不惑此时亦是逸兴未消,说道:“正是如此。”

没有人回答他们的话。

北宫未央此时容颜憔悴,十指尽伤,西门不惑在身前挥舞的双手,还保持着吹箫的姿式,看着就像鸡爪般可笑又可怜。

谁也看的出来,如果再让他们拼命,只怕真的就要把命拼掉。

“今日你们辛苦了,明天换我来吧。”

二师兄伸手在北宫与西门的肩头拍了拍。

北宫的身体骤然僵硬。

西门张大了嘴,眼角微湿。

二师兄微微皱眉,问道:“怎么了?”

北宫叹息一声,没有说什么,西门不惑擦掉泪水,感动说道:“师兄,入门这么多年,今天还是你第一次表扬我。”

二师兄沉默片刻,然后认真说道:“以后我会多表扬你们。”

七师姐看着西门不惑像鸡爪般的双手,打趣说道:“晚上燉鸡爪子给你吃。”

西门不惑疑惑问道:“为什么要吃燉鸡爪?”

七师姐忍着笑,认真说道:“以形补形。”

西门不惑苦笑说道:“那岂不是越补越糟糕?”

青峡出口处响起一阵欢愉的笑声。

水已烧开,米已淘好,七师姐开始做晚饭。

书院后山诸人,此番前来青峡,做了些准备,带足了米食和咸菜,而且有现成的火炉,她和王持一道动手,做起来并不复杂。

南方原野间,西陵神殿联军也开始收营垒灶做饭,看样子今日的战斗真的是暂时告一段落,炊烟处处升起,气氛终于变得平静了些。

青峡出口处的气氛却反而变得凝重起来,二师兄为首,诸弟子站在他身后,看着南方那些源源不绝的粮车,脸上的神情变得非常难看。

给西陵神殿联军输送粮食的是清河郡诸阀的民夫,那些粮食想必也是清河郡的存粮,而就在不久之前,那些都是大唐的粮食。

北宫未央厉声说道:“总有一日,要把这些叛贼统统杀干净!”

西门不惑沉声说道:“诸阀子弟必须死光。”

他们二人来自极南海岛,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唐人,但在书院生活了这么多年,早以唐人自居,甚至表现的要比四师兄等人更为愤怒。

四师兄举着沙盘计算了片刻,说道:“如果将来要收复清河郡,至少要杀二十万人,才能把诸阀势力清除干净,才能真正把这口气出掉。”

听着要杀死二十万人……北宫与西门脸上的神情骤然一僵。

他们是把生命奉献给音律的雅士,这辈子便是连鸡都没有杀过,虽说今天有千余重骑死在他们的琴箫之声下,但实在无法想象自已要做去血洗屠杀的事情。

篷下一片安静。

书院弟子守青峡,为的是长安城,是大唐,便是杀再多人,他们也无所谓,然而如果将来真有一日,需要他们举起屠刀……北宫忽然笑了起来,说道:“不是还有小师弟嘛。”

西门不惑恍然,连声说道:“不错不错,小师弟最擅长做这种事情。”

四师兄和六师兄也纷纷点头,心想书院若要杀遍天下,舍小师弟其谁?

二师兄没有说话。

王持在菜板旁说道:“凉菜拌好了,有没有带芝麻?”

二师兄说道:“吃饭吧。”

这时候众人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糊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