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刺明-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张准不能完全确定,鞑子会不会真的从毛家屯登陆,袭击浮山所。但是,反常即为妖。孙之獬急巴巴的派来招抚使者,不断的给自己释放烟幕弹。显然,这是在麻痹自己。他麻痹自己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掩饰别的行动,而且是很快就要发起的行动。如果自己有被招抚的欲望,将宝都押在招抚上,极有可能上当受骗。
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田横岛的鞑子,要袭击浮山所,只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在雄崖所登陆,通过鳌山卫城。沿着崂山的西侧,向浮山城杀来,就好像是之前的官兵一样。走这条路线,难以保密,耗子的情报网,完全可以将鞑子盯得死死的。同时,张准也有足够的时间,在白沙河一线部署防务,将鞑子阻挡在前面。因此,鞑子选择这条路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一条路线,自然是走水路了。从田横岛上船,直接在毛家屯登陆。这段水路,顺风顺水的话,只要两个时辰不到。这样的路线,以前鞑子就用过。他们还在毛家屯外面的福岛上,留驻了一段时间。从海上发动袭击,保密性好,突然性强。最善于机动作战的鞑子,十有八九会选择走这一条路线。
鞑子既然选择这条路,张准自然要在鞑子登岸的时候,给予他们最难忘的回忆!有齐装满员的护卫队在手,鞑子来得再多,张准都毫无所惧!
杨致远答应着去了。
随后,张准又将杨国华和周正宇找来。
第158章 三个大礼包
如果鞑子真的从海上登陆。袭击毛家屯,进入攻击浮山城的话,那么,摧毁鞑子的两艘猪肚船,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只要将鞑子的船只摧毁,又或者是占领,上岸的鞑子,就完全没有了退路。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全军覆没的命运。
当然,这个任务非常的艰巨。没别的,水兵分队目前只有一艘没有火炮的战船,武装水手不足二十人。水手们配备的,全部都是短火铳。而鞑子的手中,却有两艘猪肚船。虽然大家的船只本身都没有武装,可是,从人数的角度来说,猪肚船还是占据了完全的优势的。
“你们有什么好建议?”
张准冷静的问道。
杨国华和周正宇都保持沉默。
他们只有一艘船,想要干掉鞑子的两艘船,难度实在是太高了。但是,如果不能全部干掉这两艘船,鞑子在岸上遭受埋伏。势必迅速撤退。护卫队就算追击,最多也只能伤及鞑子的皮毛。想要狠狠的将鞑子伸出来的手砍断,就必须干掉鞑子的战船。
但是,对于鞑子的迅速反应,绝对不可以低估。鞑子上岸的时候,战船上不可能不留人防守。鞑子的箭镞,射程和杀伤力,还有准确度,都是相当高的。水兵分队贸然靠近,未必能够全歼鞑子。要是鞑子见机不妙,重新缩回去田横岛,就达不到断其一指的目的了。
周正宇想了想,缓缓的说道:“大人,我有个提议,不知道可不可行?”
张准说道:“说。”
周正宇谨慎的说道:“大人能不能将马轶、钟无影他们暂时调给我们水兵分队?他们的枪法好,虎贲铳的射程又远,可以有效的狙杀鞑子的操帆手!只要将鞑子的操帆手干掉,让他们的船只无法迅速机动,我们的胜算,就要增大很多。”
张准转头看着杨国华。
杨国华眼前一亮,思索片刻,跟着说道:“没错!的确如此!只要干掉鞑子的操帆手,我们基本上就胜利了!鞑子的猪肚船,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帆,要么倾覆,要么搁浅,咱们可以不战而胜!”
对于风帆战船来说。如何有效的应用风力,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掌握这门高深学问的人,就是操帆手。在一艘风帆战舰上,操帆手的地位,是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基本上,除了舵手和导航员之外,就是操帆手最重要了。
在激烈的战斗中,操帆手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风向和舰长的要求,随时调整船帆的角度,从而让战船灵活的机动起来。如果没有操帆手的配合,战船的行动,就要出现大问题。不要说无法顺利的抢占上风的位置,甚至,可能会导致翻船等致命事故。
由于工作位置的特殊,操帆手在面对外来攻击的时候,又是最脆弱的一群人。他们一般都是在桅杆及其横梁上干活。在桅杆上,在横梁上,没有任何的遮挡和掩护。敌人的攻击,可以直接打到他们的身上。海战使用的链弹,经常将操帆手打成两段。
杨国华的海盗船没有大炮。无法使用链弹。周正宇于是想到了马轶、钟无影、杨伟国、刘吉祥等人。他们是狙击手,枪法好,在海船上训练几天,掌握基本的射击要素,在海战中,就可以直接射击敌人的桅杆,寻机干掉敌人的操帆手。
“当然,要是大人能够调给我们一个小队的兵力就好了。”
周正宇想了想,又委婉的说道。
护卫队的狙击手,只有几个人,火力有点弱。在飘荡的海面上,虎贲铳的命中率,要比陆地上降低一倍以上。要是有五十名以上的战士,一起射击,那威力就相当大了。五十支虎贲铳一起向对方的桅杆位置射击,肯定可以干掉几个操帆手的。没有了操帆手,鞑子的猪肚船,就是真的“猪”肚船了。
张准思索片刻,觉得周正宇的建议可行,果断的说道:“好!我将马轶他们调给你们指挥使用!另外,再将邹明加小队调给你们!他们同样听从你们的调度!”
杨国华和周正宇大为兴奋,摩拳擦掌,信心暴涨。
张准当即将马轶和邹明加叫来,当面交代任务。
马轶和邹明加自然没有任何异议。他们随即收拾各自的物品,跟在杨国华和周正宇的后面,暂时转移到海盗船上。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的摸索海上射击的基本要领。作为新晋的狙击手,独孤猎也跟着马轶他们去了。
布置好水兵分队的任务以后,张准又将侯山平、王铭宇、刘航、杨立仁、刘宝玉、毛三爷等人找来。商量如何秘密撤退毛家屯的民众。要在毛家屯布设战场,又不能提前让鞑子察觉,还是有点难度的。
将鞑子打退回去,并不是张准的目的。放鞑子上岸,至少砍掉一半的鞑子,才算是勉强取得一些战果。其实,张准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离开田横岛的鞑子,一个都回不去。
来多少,消灭多少!
有本事,你下次再来!
要在毛家屯设置足够大的战场,除了保密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涉及到战损。只要鞑子在毛家屯登岸,护卫队迎头痛击,战斗必然非常的惨烈。这一场战斗下来,毛家屯的所有房屋,还有其他固定资产,说不定都要被全部毁掉。别的不说,单是上百间的茅草屋,还有部分新建的砖瓦屋,就要遭受到灭顶之灾。
“玉麟,放心。老头子亲自主持这事,绝对不给你添乱!”
“杀鞑子,我们不讲条件!”
毛三爷拍胸脯保证。
张准的内心微微一热。
“杀鞑子,我们不讲条件!”
多么简朴却又多么豪迈的语言。
要是明朝的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鞑子岂能嚣张?
“既然如此,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希望乡亲们都能理解。”
“战斗结束以后,根据房屋损坏的具体情况,实行赔付!”
“撤退行动,在二十七那天晚上秘密进行。”
张准沉吟片刻。开始有条不紊的安排。
在研究了一些细节问题以后,毛三爷等人便离开了。
随后,张准就来到了匠作坊。
为了迎接鞑子的到来,他要给鞑子准备几个大大的礼包。
比炸药包还要更大的礼包。
“地雷?”
“大人,你说的这个地雷……”
听完张准的描述,周石文和罗大山有些不敢肯定的问道。
张准要制造的武器,的确是叫做地雷,最原始的地雷。
其实,中国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使用地雷了。公元1130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这是有记载的最早使用地雷的年份。到了明朝初年,中国出现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
据公元1413年焦玉所著《火龙经》一书所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
从这段文献可以看出,“炸炮”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地雷”一词也由此而出。可惜,这种压发式地雷的制造技术,已经失传了,一般的工匠根本不懂得如何制造。周石文和罗大山自然不懂。
到明朝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戚继光驻守蓟州时,曾制造一种“钢轮发火”地雷,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枚非人工引爆的触发式地雷。 在明代文献中,已有多种地雷的详细记载,这说明当时中国的地雷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欧洲在15世纪末的要塞防御战中才开始出现地雷。
然而,张准和工匠们研讨过以后,遗憾的发现,工匠们对于触发式地雷的制造工艺,都是一窍不通。如果张准要制造地雷,只能制造导火索式。就是说,将地雷埋好,然后将导火索拉出来,要引爆的时候,再点燃导火索。爆炸原理,其实和炸药包是一个模式。
因为时间紧急,张准也没有办法和工匠们仔细的反复试验触发式地雷的制造,只能使用这种引燃式地雷。这种地雷的制造工艺,那就简单了。没有铁制的外壳,没关系。最大的水缸,见过吗?就是那种装水的大水缸,可以装十几桶水的。
在水缸里面装满黑色火药,黑色火药的四周,装满各种各样的砖头、碎石、瓦片、铁钉之类的,增强杀伤力,然后用盖子盖好,将导火索拉出来,然后深深的埋在地下。这,就是一个超大型号的地雷。
这样的满满一缸黑色火药,足足四五十斤,如果还加入一点氧化铜的话,炸出一个半径五丈(约15米)的大坑,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它更大的杀伤力,还是强大的冲击波。这样的超大型地雷,一旦炸开,爆炸范围二十丈的人,就算不死,也要重伤。
这样的大水缸地雷,张准做了三个。
不是不想做更多,是因为备用的黑色火药不够了。
浮山所的火药局,储存的火药,本来数量还算是挺多的。节省一点用,根本不用担心会供应不上。因为,发射米尼弹,只要一丁点儿的火药,比其他的火铳节省很多。每个士兵只要携带一斤的颗粒状火药,就能够用很久了。
但是,一旦用来做地雷,火药局的存量,马上就被消耗了大半。要不是张准亲自来提取火药,火药局管事陈永信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么一整缸的黑色火药,足够整个护卫队的五百支虎贲铳坚持一天的战斗了。
败家,实在是有点败家啊!
但是为了杀鞑子,再败家也是值得的!
看着亲手做出来的三个超大型地雷,张准踌躇满志。这三个大家伙,足可以将上百的鞑子送到西天佛祖那里去。看来,是有必要重点研制一下压发式地雷了。这玩意儿,对付鞑子的骑兵,可是相当不错的杀手锏啊!就算是三颗地雷里面,只有两颗爆炸,也足够鞑子骑兵喝一壶的。鞑子的人口数量摆在那里,死一个少一个,死上十来万,鞑子自己就完蛋了。
七月二十七,孙灵锦前来辞行。
这几天的时间,墨煜从他的身上套取到了不少的情报。基本上,可以确定,孙之獬这一次,的确是想要借刀杀人,利用鞑子来消灭浮山所。至于他和鞑子之间,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目前还不知道。以他一个七品的推官,这样的核心机密,肯定是接触不到的。
孙灵锦诚恳的表示,请张准等他的好消息,他在三天后就返回。他反复强调这一点,显然,这是孙之獬的意思。孙灵锦说道:“三天以后,无论成与不成,敝人都将再次到来浮山城。”
张准同样热情的说道:“三天后,我在这里欢迎孙大人。”
孙灵锦目光轻闪,嘴角边露出一丝丝得意的冷笑,然后告辞离开。
张准向墨煜点点头,表示赞许。
当天晚上,护卫队第一协的150名战士,全部进入战斗岗位。其余的护卫队战士,则在浮山城严阵以待,随时增援。在这之前,毛家屯的民众,在天黑以后,就分散到其他各个屯了。现在的毛家屯,完全是空无一人的,所有值钱的物品,也都全部清空了。
第二天白天,浮山城一切正常,谁也察觉不到什么异常的情况。入夜以后,张准亲自来到毛家屯。根据张准的推断,鞑子的袭击,极有可能在今明两天。如果今天不来,明天也肯定会来的。守株待兔,一定会有收获。
七月二十八的晚上,月亮已经看不到了,只有依稀的星光。星光洒落在海面上,如同是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冰冷的光辉。海风不断的吹拂,海面寂静的有点诡异。数十双眼睛,密切的监视着海面上的动静。
后半夜,毛家屯东边的海面上,忽然出现了两个黑点。跟着黑点渐渐的扩大,最终变成了两艘船。船只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正是两艘样子有点怪怪的猪肚船。
鞑子!
鞑子果然出现了!
第159章 有敌自海上来
一朵朵的黑云飘过来。遮住了全部的星光。
天地间,迅速的变得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忽然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又传来了诡异的光亮,将眼前的一切景物,慢慢的浮现出来。或许,那是来自浮山城的火光。今天的浮山城,注定了通宵达旦,无人可以入睡的。
两艘猪肚船显然没有察觉到有任何的不正常,它们好像是航行在海上的幽灵一样,慢慢的靠近了毛家屯的海岸。船上看不到丝毫的灯光,黑漆漆的,不知道鞑子下一步到底怎么行动。如果之前没有接到情报的话,肯定不会引起注意的。甚至,七月份还没有过去,极有可能被愚昧的民众,当做是鬼船一样看待。
岸边水浅,大船是无法靠岸的,必须换乘到甲板上,才能到达岸边。猪肚船停下来以后。船上的鞑子,就开始忙碌起来。这时候,隐约可以听到一些叫喊声了。黑暗中,舢板慢慢的被放下来。舢板落在水面上,水花激荡,溅起轻微的水花。
张准数了数,总共是五艘舢板。按照每艘舢板装载四十人计算,五艘舢板,就是二百人。换言之,鞑子的第一波攻击,兵力不会超过二百人,应该只是一半数量的鞑子。还有一半的鞑子,要等待舢板返回去接他们,才能上岸。
这给张准带了一个考验,面对这二百人,怎么办?
打,可以基本歼灭这二百人,让他们全部趴倒在海滩上。但是,别的鞑子,就有可能逃跑了。
不打,则有可能被鞑子发现不对。鞑子不是傻蛋,如果发现毛家屯的民众都已经搬离了,他们肯定会意识到,这里面有蹊跷。要是鞑子被吓得马上退了回去,这场仗就是白准备了。
杨国华、周正宇等人带领的战船,这时候还没有到达呢。要是他们提前到达,鞑子就会更早的发现不对。要消灭这两艘鞑子的猪肚船。就必须等鞑子都上岸了,而且被护卫队给缠住了,没有办法退却了,杨国华等人才能出现。到那个时候,鞑子的猪肚船,就算想要逃走,也逃走不了了。
半渡而击?
一网打尽?
杨致远、郝林勇、杨子轩三人,都等待张准的吩咐。
打不打?
如果打,怎么打?
“第三协留下,其他人,全部撤。”
张准思索片刻,果断的说道。
杨致远和郝林勇立刻传令。
第一协和第二协的战士,迅速撤退。
只有第三协的战士们,继续留守毛家屯。
这是预先制定好的几个应对方案,执行起来,自然没有什么难度。战士们退到第二条的防线以后,静静的等在那里。负责操纵地雷的彭勃等人,也全部退到了后面的防线。
船匠划水的声音不断的传来,五艘舢板慢慢的靠岸。舢板上的鞑子,鱼贯的下船。鞑子显然没有觉察到毛家屯的异常。下船以后,他们直接分开。向毛家屯鬼鬼祟祟的摸过来。
果然是二百名鞑子左右。
黑暗中,只能看到影影绰绰的人影,无法看清楚鞑子脸上的神情。至于哪些是真正的鞑子,哪些是二鞑子,哪些是附和鞑子的汉奸,就更加没有办法辨别了。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今晚从猪肚船下来的人,无论是不是鞑子,全部都要死。
“开火!”
张准毫不犹豫的喝道。
“砰砰砰!”
杨子轩等人立刻射击起来。
黑暗中,虎贲铳的枪口,不断爆发出火光。
枪声不断,瞬间打破了午夜的沉寂。
米尼弹呼啸着向海滩射过去。
刚刚上岸的鞑子,在宽敞平坦的海滩上,没有任何的遮挡,正好是虎贲铳射击的最佳目标。
“噗噗噗!”
十几个鞑子猝不及防,当场中弹倒下。
黑暗中,看不到鲜血流淌,只能看到有人倒下。
“中埋伏了!”
枪声响起,所有的鞑子,都是大吃一惊。
毛家屯居然有人等着他们!
太出乎意料之外了!
他们本来是准备偷袭浮山城的,没想到,自己居然一头撞到了守军的口袋里!任何一个鞑子,用脚后跟都能够想得到,一头撞到敌人的口袋里,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嘎嘎!”
木各答急忙叫自己的部下小心应对。
带头的鞑子小头目名叫木各答,是后金八旗的一名牛录章京,彪悍无比,战功卓著。以前阿敏征战四方。都带着他。无论是攻打锦宁前线,还是东征朝鲜,又或者是第一次入塞,都有他的份。因此,他的战场经验非常的丰富。
这次偷袭浮山所,是木各答主动向舒布鲁要求带队的。舒布鲁尽管对浮山城有兴趣,却不会将自己的全部兵力,都投放到浮山城来。他对孙之獬他们,同样是不放心的。因此,舒布鲁派遣木各答偷袭浮山城,自己则继续坐镇田横岛,以防止发生意外。
听到枪声,木各答也是全身一震。什么叫偷袭?自然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要是自己的行动已经被敌人察觉,那还叫什么偷袭?更要命的是,他们好像是落入了守军的埋伏。
“嗖嗖嗖!”
鞑子的弓箭手,不断的向火光传来的方向射箭。
那些火光,就是火铳发射时爆发的亮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的显眼。鞑子的弓箭手,眯着眼。都可以向亮光放箭。
但是,鞑子的箭镞,才飞到距离火光一半的路程,就心有不甘的掉下去了。火光距离鞑子的距离,至少在七八十丈以上。鞑子的弓箭手,可没有这样的射程。
“这么远就开枪……”
木各答悻悻的判断战场的态势。
在刚开始的时候,他的确以为自己是落入了守军的陷阱。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守军距离他们太远,根本不像是陷阱。木各答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明军的火铳有效射程,应该在二十丈之内。而显然。二十丈之内,并没有发现明军的存在。换言之,明军极有可能是在火器的射程之外就开枪了。
说起来,这也是明军的一大特点了。每次鞑子和明军的火铳战斗,都从来不惧,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明军总是在射程之外就胡乱开枪。要是明军能够撑到鞑子进入二十丈之内再齐射的话,鞑子的伤亡,一定会很惨重的。毕竟,火铳齐射的威力,还是相当可观的,鞑子的皮甲,根本挡不住弹丸的射击。只可惜,明军从来都没有胆量做到这一点。
同时,木各答也感觉到了,守军的枪声,有些微弱。从枪声来判断,明军的数量,应该不会很多。最多也就是两百人左右。面对两百名的明军,木各答还真是从来没放过在眼里。按照他的经验,只要二三十个大金劲旅,就可以对付两百明军。他现在手下,大金劲旅的数量,可不止二三十人。
“木各答!”
“不要犹豫了!我们上吧!”
“汉狗的数量不多,我们可以一下子冲破他们的防线!”
这时候,另外一个鞑子头目丹仁丁向木各答叫道。
丹仁丁和木各答都是后金的牛录章京,在逃离辽东以后,他们失去了原来的部属和牲畜,成为流浪在外的“建虏”。对于这一点,两人其实是非常忌恨的。他们总想着,能够在其他地方积蓄到足够的力量,然后重新杀回去沈阳,将原来的主子阿敏救出来。同时恢复自己的牛录章京的身份。
至于和汉人的战斗,两人都从来没有放在眼里。原因很简单,汉人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弱。整个明军当中,唯一有胆量和鞑子野战的。只有关宁铁骑。但是,在袁崇焕死了以后,关宁铁骑的战斗力,也不如以前了。内地的明军,更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崇祯二年,鞑子入塞。木各答和丹仁丁两人,率军从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县北境)进入大明内地,除了在遵化城遭受到大明总兵赵率教的抵抗外,在其他地方,完全是如入无人之境。明军纷纷望风披靡,根本不敢和金军接战。他俩来到山东地界以后,发现山东的明军,比北直隶的还要羸弱。每次上岸抢掠,从来没有遭遇过像样的抵抗。
因此,两人觉得,眼前的浮山城,必然也是如此。
这些明军,最多放一阵火铳,就会四散逃窜。
他们要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撵鸭子。
至于杀不杀这些鸭子,就要看他们的心情了。
木各答点点头,大声叫道:“杀!杀到前面去!”
鞑子蜂拥而上。
木各答想了想,又向丹仁丁叫道:“你带几个白甲,看看汉狗有没有大炮!要是有,将他们的大炮抢过来!”
丹仁丁答应着去了。
对于明军的火器,鞑子唯一比较忌惮的,只有火炮。普通的火铳,是不怎么放在眼里的。普通的火铳,只有在二十丈之内才有杀伤力,可是明军往往在三四十丈甚至是五六十丈开外,就乒乒乓乓的放枪了。这样的射击命中率,就和射击天上的月亮差不多。至于黑暗中有人倒下,一定是意外。
“汉狗的人数不多!”
“杀上去!”
木各答冲到最前面,向自己的部下大声喝道。
丹仁丁的判断,让木各答坚信,这不是明军的伏击,而是凑巧和明军打了个遭遇战。对手应该是驻守毛家屯的明军,数量不多,火力也不强,更没有近距离作战的勇气。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就开枪了。
“我们遇到的,是汉狗的小部队!”
“杀上去,冲散他们!”
木各答再次恶狠狠的吼叫起来。
只要不是守军的伏击,木各答就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遭遇战,大金劲旅怕过谁来?
就算是和关宁铁骑遭遇,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畏缩的。
果然,在木各答的吼叫下,鞑子迅速的聚拢了队形,继续向毛家屯的深处挺进。零零星星的枪声,在鞑子看来,完全是在放礼炮欢迎他们的到来。
同时,那五艘舢板,也向猪肚船驶过去,继续转运鞑子。
听到岸上传来的枪声,猪肚船上面的鞑子,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他们纷纷拥在甲板的边沿,等着上岸加入战斗。甚至,有部分的鞑子,干脆跳入水中,向岸上游过来。他们的水性显然不怎么样,游泳的速度很慢。只能说,勇气可嘉,方法不对。
好吧,必须承认,鞑子一旦进入战斗状态,的确是相当骁勇的。如果是明军,遇到这样情况不明的环境,多半会选择撤退。但是鞑子,却会选择继续向前。如果说大部分的明军,都是一群绵羊,那大部分的鞑子,就是一群饿坏的野狼。
“砰砰砰!”
虎贲铳的枪声持续不断。
在枪声中,断断续续的有鞑子倒下。
但是,无论怎么听,枪声都是有点单调,感觉好像有点威力不足的样子。因为,这时候开枪的,只有第三协的战士们。一百五十只虎贲铳的火力,的确是有点弱。黑暗中的射击,命中率实在是比较低。加上距离也比较远,鞑子显然感受不到虎贲铳的威力。
悍不畏死的鞑子,很快就冲了上来。
双方的距离,很快缩短到不足四十丈。
“互相掩护!”
“继续后撤!”
张准冷静的说道。
护卫队的战士们,一边开枪掩护,一边继续后撤。
枪声,变得更加的稀落了。
好大一会儿,鞑子一个伤亡都没有。
“汉狗撤退了!”
木各答得意的叫道。
就像是他们以前遭遇的明军一样,每次和大金劲旅相遇,支撑不了一下,就会撤退的。要消灭这些汉狗,实在是太容易了。
其他的鞑子,同样有这样的感觉。
明军就是不经打。
他们只能依靠高大的城墙,还有大炮,阻挡大金劲旅的进攻。如果没有坚固的城墙,他们就只有不断的后退,后退,一直后退有城墙为止。比如说天聪三年(崇祯二年)大金劲旅对北京的围攻,就是如此。即使是在自己的首都面前,明军都严重缺乏野战的勇气。
在所有的明军队伍中,只有袁崇焕的关宁铁骑是鞑子唯一忌惮的野战部队。但是,袁崇焕已经被他的皇帝给亲手杀死了,关宁铁骑的战斗力,也没有以前强大了。后面继任的辽东巡抚,蓟辽总督,都是懦弱无能之辈,能守住锦州和山海关一线已经不错了,根本不可能图谋进取。
说白了,现在的明军,只能是窝在高大的城墙里面,和大金劲旅勉强对峙一下。从田横岛出发的时候,木各答的设想,也是可能会在攻打浮山城的时候,出现一些伤亡。至于在野外……野战,汉人什么时候是大金劲旅的对手?
“杀啊!”
“抢到什么就是什么!”
“谁抢到的就归谁!金钱,女人,谁抢到就归谁!”
木各答大声的吼叫起来。
其他的鞑子,也乱七八糟的叫起来,状若疯狂。
其中,有些叫声是张准等人听得懂的,尤其是那些汉奸的声音。但是,更多的叫声,却是张准他们根本听不懂的。不过,从鞑子的行动来看,他们的确是处于高度的狂热中。这时候的鞑子,战斗力往往是最强盛的。
野猪皮的战斗力,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烧杀抢掠的原始欲望之上的。偏偏明军的无能,导致他们的烧杀抢掠屡试不爽,战斗力才会越来越强。如果有人能够有效的制止他们的抢掠,鞑子内部就要自己崩溃了。可惜啊可惜,真是可惜。
疯狂的鞑子不要命的往上窜,一点都不怕米尼弹的射击。因为狙击手现在都在杨国华的船上,剩下的战士当中,神枪手之类的,其实没有几个。好些战士拿到真正的虎贲铳,还不到五天的时间呢,能够熟练的反复装弹射击,已经算不多了。对于射击精度,张准还没有来得及训练呢!
结果,鞑子的伤亡很小。这越发让鞑子相信,他们是击溃了守军。守军既然崩溃了,等待他们的,肯定就是一往无前的康庄大道了。只要拿下浮山城,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