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刺明-第4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褪前⒚粽庋娜恕V灰遣豢贤督档镊沧樱抛妓盗耍扛裆蔽鹇邸
看着阿敏的尸体,皇太极等人,都是一脸的伤感。无论以前阿敏和他们有多么的不合,他毕竟是大金国有名的高层。他们本来还以为,凭借阿敏的本事,可以逃出去的,没想到,他却率先丧生在了虎贲军的枪下。唉,虎贲军,当真是可怕啊。
第949章 从沈阳步行到辽阳
杨致远横扫所有的大金国高层一眼,朗声说道:“根据都督大人授予的权力,我现在正式宣布,接受大金国的投降。你们立刻将所有的部队,都全部开到城外,我们虎贲军要入城。”
对于虎贲军的这个要求,皇太极当然不可能有异议。他当即下令,城内的前锋营,全部撤退到城外,接受虎贲军的处置。这是意料中的事情,无论是皇太极,又或者是前锋营的官兵,都没有感觉到意外。他们最大的感觉,大概就是沮丧了。
前锋营一直都是皇太极的亲兵,对于皇太极的命令,自然是无条件执行的。何况,这里面还关系到满族人的未来生存问题,容不得他们丝毫的马虎。张准开出的条件,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大金国上层人的性命,来换取底层人的生存。
这对于大金国的高层来说,的确是很难受的。但是,再难受,他们都必须执行。因为,他们不想给张准灭绝满族人的借口。没有人会怀疑,虎贲军想要灭绝满族人。只要张准不干预,不插手,根本不需要虎贲军动手,满族人就会被彻底的灭绝。
很快,鞑子的前锋营,就在没有武器,没有盔甲,没有战马的情况下,两手空空,耷拉着脑袋,从城里面出现。他们到达城外以后,来到虎贲军指定的地点,就被虎贲军进行甄别。军官被单独关押,一般的士兵,则被集中关押。
一旦张准答应,让残余的满族人前往美洲大陆,皇太极麾下仅存的前锋营普通士兵,就是满族人迁徙的主力。没有这些前锋营的士兵护送,参与的满族人,根本不可能到达美洲大陆的。相信皇太极已经给他们做过思想工作,因此,前锋营的士兵,暂时情绪还算稳定。至于军官,对不起,凡是大箭以上的,只怕都没有幸免的可能了。
在前锋营撤出沈阳城以后,胡义方、孙彧等人,带着虎贲军青龙军团的士兵,列队入城。很快,在所有城门的城楼上,都更换上了虎贲军的军旗。同时,城内的标兵,也开始全部撤走。
清宁宫等重要的楼堂会所,都被虎贲军全部封存。里面的财物什么的,都已经被搬运到赫图阿拉,沈阳城里面没有多少财物了。但是,值钱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比如说,鹿皮、鹿茸之类的,在满族人眼里,不太值钱的东西,在汉人的眼里,就非常的值钱了。
虎贲军入城以后,很快就张贴了安民告示。新任沈阳府知府陈展,也带着自己的幕僚,正式开始工作。陈展原来是安东卫的城管司管事,在安东卫改为安东县以后,担任县令。他在安东卫做的相当不错,成绩有目共睹。这次被越级提拔为沈阳府的知府,也算是张准对他的器重。陈展当然要努力的报答张准的信任了。
在陈展和幕僚们的努力下,沈阳很快就开始了新生。首先要做的,自然是进行全城的大清洁,让沈阳城看起来焕然一新。在大清扫过后,沈阳的店铺、客栈、酒楼、青楼什么的,都纷纷重新开业了。街道上的小贩,也积极的活跃起来了。
作为大金国的首府,清宁宫的所在地,沈阳经过大金国十几年的统治,建筑方面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人气方面倒是累积了不少。鞑子每次南略,抢掠回来的人口,主要都被安置在沈阳城内,特别是有技术的手工匠人,全部都在沈阳城的里面。
按照虎贲军的一贯做法,这些手工匠人,自然是要最先关注的。一般的工匠,都被虎贲军送到了有关的部门接收,唯独留下了一群的葡萄牙工匠和技师,总共是三十多人。这些人,是要张准亲自安排的。张准一早就想好这些人的去向了。
这些葡萄牙技师和工匠,都是当年山东巡抚孙元化,花费了重金雇请而来的。他们帮助孙元化,铸造了相当多的大威力火炮。只可惜,刚好遇到孔有德叛乱,他们都被挟持到了大金国,成了皇太极的打手。大金国很多的火炮,都出出自他们之手。现在,这批人,终于是被重新的夺取回来了。
……
在城外,皇太极等人,完成受降仪式以后,情绪一直都很低落。他们都耷拉着脑袋,不愿意吱声。作为曾经高高在上的人,一朝失去了所有的权力,失去了所有的一切,甚至连自己的未来,完全掌握在别人的手中。这样的滋味,当然不好受。可是,他们能说什么?失败者是没有资格说话的。
张准会怎么处置他们,没有人知道。估计,他们会死在辽东汉人的手里,而不是死在张准的手里。到了张准眼下的地位,正是需要建立形象的关键环节,估计他不会亲自动手杀人了。
不过,将他们交给辽东的汉人处置,和亲自动手,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更愿意痛痛快快的死在张准的手里,而不要被辽东的汉人报复和折磨。但是,这不是他们可以决定的事情。眼下的他们,只是任人宰割的小绵羊而已。
“为了表示你们的诚意,请步行到辽阳,都督大人会在那里等你们的。现在,请往辽阳的方向,走吧”
杨致远面无表情的说道。
“步行……”
济尔哈朗的内心,微微锁紧。
张准的这个要求,对皇太极的身体,简直是致命的伤害。皇太极的身体,本来就非常的虚弱,只要稍微用力,就有昏厥的可能。在清宁宫的时候,皇太极只要活动的范围大一点,都有可能昏厥的。何况,就算是身体健康,皇太极也不可能走这么远的路啊
沈阳到辽阳,哪怕是骑马,都需要大半天的时间。要是步行的话,健康的人,没有半个月的时间,是肯定无法到达的。摊上皇太极这样的身体,从沈阳步行到辽阳,只怕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吧。难道说,张准是故意要皇太极累死在半路上吗?
身体上的摧残,还是其次,心理上的摧残,才是最主要的。可想而知,皇太极步行从沈阳前往辽阳,这一路上,会有多少人前来参观。沿途都是辽东汉人奴隶的居住区,他们肯定会疯狂的前来围观的。这样的好事,他们怎么会放过?
从高高在上的大汗,变为卑微的阶下囚。从操纵别人生死的权威,变成被别人操纵生死的垃圾,这中间的差别,的确是太大了。以皇太极的个性,要不是为了族人的血脉,他是肯定承受不住的。或许,张准这样故意刁难皇太极,就是为了要毁诺?要是这样的话,皇太极无论如何,都要支撑到辽阳去。
济尔哈朗想要说些什么,却始终没有说出来。他能说什么呢?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作为失败者,他们没有资格,提出任何的条件。张准既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他们也只有执行的份。
“走吧”
皇太极苦涩的说道。
说着,他就迈开脚步,一步一步的走向辽阳。
……
“那个就是皇太极吗?”
“就是他。”
“啊真的是皇太极啊”
“上去揍他”
当皇太极迈开步伐,向辽阳一步一步走来的时候,沈阳周围的民众,马上就包围上来了。他们都将眼珠子睁的圆圆的,大大的,仿佛要死死的记住眼前的这一幕。他们敢肯定,这是他们几十年来,看到的最令人吃惊,最令人难忘,也最令人兴奋的一幕。
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太极,在虎贲军的押送下,迈着蹒跚的脚步,一步一步的向辽阳走去。以前那个发号施令,不可一世的大金国大汗,现在就好像是一条狗,甚至是连狗都不如。现在的他,随便一个半大的孩子,都能将他击倒。
要皇太极从沈阳步行到辽阳,明显是要辽东的百姓,都有充分的时间,看到皇太极眼前这一幕啊不得不说,张准的确是够狠毒的。他虽然放过了部分的满族人,给了他们生存的机会,可是皇太极却要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对于辽东的百姓来说,能看到皇太极的这个样子,相信心头的怒气,也会消散不少。无论怎么说,汉人的心胸,还是比较宽广的。当他们看到皇太极好像一条狗一样,没有了丝毫的锋芒,不少人的内心,都已经没有那么愤怒了。
一路上,不断的有人在大呼小叫的。随着皇太极距离沈阳越来越远,道路两边的人群,是越来越多了。沈阳到辽阳的地域,本来就是汉人奴隶最集中的地方,他们到来围观,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这些人,多半都是辽东的汉人奴隶。他们中的部分人,是辽东本地人,从努尔哈赤的时候开始,就被迫接受大金国的统治。更多的汉人,却是从内地被皇太极掳掠而来的。要说他们对皇太极的仇恨,那真是用罄竹难书,都无法形容。
皇太极的身边,有虎贲军战士押解,禁止旁边的群众,冲上去对皇太极拳打脚踢,警戒的距离,也足够将民众的唾沫挡在外面。否则,这个时候,皇太极的身上,肯定早就是唾沫了。甚至,极有可能被愤怒的民众,当场就撕碎了。
当然,汉人总是聪明的。很多人立刻想到了给亲人报仇雪恨的法子。这时候,正是辽东的萝卜收获的季节,道路附近的田地,都种满了白萝卜。大量被拔出来的萝卜,就摆放在低头上暴晒。很多人跑过去田地里,抱着一堆的白萝卜,就向皇太极冲过来了。
“啪”
突然间,有一个白萝卜飞过来,落在皇太极的身边。
皇太极没有反应,倒是他身边的济尔哈朗,急忙挡在皇太极的身前。那个胡萝卜并没有打到目标,遗憾的落在地上,滚动了几下,就不动了。
“呼”
“呼”
“呼”
这个萝卜,就好像是开了民众发泄怒火的口子,在此之后,大量的白萝卜,夹杂着蔬菜、花生壳、果皮之类的,不断的撒过来。有的百姓,为了凑热闹,甚至抓起地上的干草,就纷纷扬扬的撒过来了。一时间,皇太极的身边,可谓是杂物横飞。其中,不少的杂物,都落在了皇太极的身上。至于代善、济尔哈朗、范文程的身上,同样落了不少。所有的奴酋,都十分的狼狈。
幸好,那时候还没有西红柿,鸡蛋又相当的宝贵,不舍得扔,否则,场面不知道还得多么的壮观。辽东的白萝卜,一般体型都很大,除非是力气很大的人,否则,投掷不了多远。
可是,这开了一个很坏的口子,周围的民众,纷纷去找可以投掷的东西。这一片地区,石头没有,沙土也不给力,只有大片大片的干草。想要找点趁手的东西,还真是不好搞。
扔来扔去,最多的还是萝卜。大个头的白萝卜不好扔,大伙儿就去找个头小的。又或者是,用随身带的腰刀,将白萝卜切碎了,再一块块的扔过来。辽东人人出门都带刀,切萝卜这样的小事,自然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一番萝卜雨下来,当真是热闹非凡。范文程的身上,被萝卜块打中了好几次,有的萝卜块,都钻到他的衣服里面去了。济尔哈朗的身上,也被萝卜打中了,眼圈都被打青了。代善的额头,更是直接被萝卜给打出了血。甚至,愤怒的人群扔着扔着,居然出现了两个大石头,差点儿打中皇太极。
“大家不要乱扔东西”
没办法,胡义方只好派人维持秩序。
要是民众们用萝卜将皇太极给砸死了,那就无法完成张准赋予的任务了。如果皇太极半路就被砸死了,张准在辽阳的受降仪式,就要缺少一个主角。皇太极都没有了,还搞什么受降仪式?
可是,愤怒的人群,还是不断的投掷杂物。有人甚至找来了更多的石头。这石头可是要命的家伙,比白萝卜厉害多了,要是给砸中了,皇太极必然一命呜呼了。
“砰”
胡义方不得不对天鸣枪。
熙熙攘攘的人群,这才暂时安静下来。
胡义方随即派出虎贲军,在道路两侧五十米的范围内,进行警戒。人群参观可以,想要靠近一点也可以,但是,必须保证身上没有要命的武器。你拿几根蔬菜倒是可以。砖头、石块、萝卜什么的,就肯定不行了。
有了一番这样的措施,总算是保住了皇太极的小命。愤怒的人群,没有了发泄的机会,就进行全程的围观。皇太极走多远,他们就跟到多远。不过,皇太极的身体的确很差,一路上走走停停的,速度也是非常慢。走了半天的时间,才走了不到三里地。到了晚上,胡义方就地宿营。
营地的周围,也有很多前来看热闹的民众。他们兴奋得甚至不想睡觉,只想看一看皇太极的熊样。可惜,为了保证受降仪式的顺利进行,胡义方下令封闭了营地,不许外人参观。
不过,这没有关系。等第二天赶路的时候,他们还是可以看到皇太极的。随着皇太极距离沈阳越来越远,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他每天上路,在道路的两边,都聚集了大量的人群。感觉好像是全辽东的汉人,都全部跑到这里来了。
胡义方最大的感觉,就是忘记收门票了。这么多人前来围观,要是收参观票的话,一人一个铜板,相信也是一笔小小的横财。一人一个铜板的价格,相信大伙儿还是愿意支付的。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皇太极距离辽阳,也是越来越近。此时,辽东的其他地区,受降的步骤,也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在青龙军团控制了沈阳以后,虎贲军的骑兵部队,开始向四面八方出击。
皇太极走到路上的第四天,虎贲军骑兵,正式进入赫图阿拉,控制了建州女真的老巢,将大金国所有的财物,都全部封存起来。所有大箭以上的满族人,都被集中起来,准备押送到辽阳,参加受降仪式。到此为止,大金国算是彻彻底底的灭亡了。
大金国的上层,将面临辽东人民的审判。而一般的满族人,则被通知,要在明年的夏天,向美洲大陆迁徙。没有哪个满人知道,美洲大陆在哪里。但是,那是他们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为此,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提前做好准备。
得知张准要在辽阳接受皇太极的投降,来自各方势力的代表,也纷纷快马加鞭的来到了辽阳。朝鲜方面的代表,乃是王子李昊。他带来了丰富的礼物。蒙古方面的代表,则是阿日斯兰和哈丹巴特尔。这两个家伙,都带来了五千匹的战马,以表诚意。
朝廷方面,居然也有代表到来,竟然是张准的老熟人,史可法。史可法是两袖清风的到来的。嗯,准确的来说,他也带来了一份礼物,那就是崇祯皇帝的嘉奖。崇祯皇帝给张准一份嘉奖诏书,肯定了虎贲军消灭鞑子的功绩。所有人看到这份诏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崇祯皇帝要跑路了。
第950章 萨尔浒,古战场,鸣枪为先烈送行!
在皇太极离开沈阳的同时,作为张准全权委托的代表,钟无影带着麾下的骑兵部队,前往赫图阿拉,直入鞑子的老巢。
从沈阳出发,前往赫图阿拉,距离还是相当遥远的。主要是因为地势上的关系。从赫图阿拉到沈阳,基本上是下坡。相反的,从沈阳到赫图阿拉,却是上坡。当年的萨尔浒大战失败,也有地形上的原因。鞑子在高处,明军在低处。鞑子骑兵从高处向下冲,威势很大,明军当然阻挡不住。
一路上,钟无影率领的骑兵,并没有遇到什么战斗。除了零星的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马贼之外,鞑子基本上都消失不见了。那些马贼看到虎贲军骑兵大部队到来,也不敢过分靠近,悄悄的退走了。
辽东地区的马贼,成分很复杂。里面有部分的汉人,有部分的异族,更多的,却是连自己是什么族都搞不清楚的流民。无论是大金国,还是蒙古人,都有很多人生存不下去,不得不逃亡。按照两族的法律,要是抓到这些人的话,是要被处死的。无奈之下,这些人只好铤而走险,成为马贼了。
此外,两族也有很多的囚犯。这些囚犯,大部分都是奴隶转化而来的。除了汉人的奴隶之外,还有其他族的。奴隶们不满自己的待遇,将自己的主人杀了,就成了不可饶恕的囚犯。这些囚犯为了活命,纷纷落草为寇,构成了辽东马贼的主力。
对于辽东地区的马贼,虎贲军的方针,是暂时和平共处,大家互不侵犯。因为,虎贲军的主要打击目标,还是鞑子的主力。在完成这个目标之前,张准不希望横生枝节。要是皇太极将那些马贼都拉拢过去,拼死顽抗的话,对虎贲军骑兵,没有任何好处。
当然,现在,鞑子的主力,已经被完全歼灭,皇太极也宣布投降了,虎贲军骑兵的尖刀,准备落在这些马贼的身上。大概是这些马贼也感觉到了危险,纷纷跑到了距离沈阳和辽阳比较远的地方,以避开虎贲军骑兵的锋芒。
事实上,辽东的战事,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结束了。虎贲军统治辽东区域,已经没有任何的悬念。连成建制的鞑子,都无法对付虎贲军,更不要说零星的马贼了。即使日后虎贲军和马贼发生战斗,战斗的规模,估计也不会很大。
所有的鞑子,愿意打仗的,都已经被关押在了沈阳。不愿意打仗的,都聚集在赫图阿拉,等待虎贲军的处置。因此,钟无影的手下,尽管只有三千骑兵不到,依然敢孤军直入。相信没有多少鞑子,在这个时候,还会做出让自己灭族的蠢事来。
一路上,虎贲军骑兵先后经过抚顺、萨尔浒等地。这两个地方,都是当年的古战场。抚顺这个地方,名字好听,其实在明国上下来说,简直是一种耻辱。因为,李永芳这个第一代的汉奸,就是在这里投降鞑子的。如果不是因为李永芳的投降,明国在辽东的局势,也不会迅速的恶化的。
“毁掉”
“统统毁掉”
钟无影断然下令。
他要将有关李永芳这个汉奸的一切,都全部摧毁。在李永芳投降以后,鞑子对他还真是不薄,不但修建了雕像之类的,还专门给他弄了一座祠堂。现在,都在虎贲军的铁锤下,全部化为乌有了。
摧毁了有关李永芳的一切以后,钟无影继续率军前进。从抚顺出发,顺着浑河岸边一直向东走,数天之后,就到达了萨尔浒古战场。对于所有的明国人来说,萨尔浒这个名字,都是有特殊含义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曾经在辽东服役的明军官兵来说,萨尔浒这三个字,深深的刺痛了他们。因为,萨尔浒,是一切噩梦的开始。
如果没有萨尔浒的战败,辽东的局势,就不会如此迅速的恶化,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明军官兵,最终丧生在鞑子的手中。从萨尔浒开始,到沈阳,到辽阳,到广宁,到大凌河堡,到鞑子的入寇,这一切,都是互相连接在一起的。起点,就是萨尔浒。
以前,钟无影感觉,萨尔浒古战场,应该是一片萧杀,寂寞空旷的所在。这里,应该积聚了无数的冤魂。所有战死的明军官兵,他们的冤魂,应该是没有机会得到释放的。他们的死亡,的确是太憋屈了。他们的戾气,足可以将萨尔浒都完全笼罩起来。
但是,到了这里以后,钟无影才发现,萨尔浒古战场的景色,其实非常的美丽。表面上看起来,萨尔浒周围的一切,简直就像是风景胜地。队伍行走在其中,就好像是游山玩水一样。这里,有山,有水,有湖泊,有满山的红叶,有萧瑟的秋风……
甚至,连文化不多的钟无影,都能想起宋人范仲淹的一句诗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再也没有什么词语,可以比这一句词更加形象的描述眼前看到的一切了。
钟无影不免有点感慨,要是没有十七年前的那场战斗,这个地方,或许还没有被人发现。或许,以后应该多多宣传,让更多的人,到这里来游玩,顺便缅怀十七年前的那场战事。
随着队伍渐渐的深入萨尔浒,美丽的景色,终于是逐渐的减少。天地间,渐渐的变得阴暗起来。四周的花草树木,也从美丽多姿,变成了恐怖狰狞。萧瑟的秋风,发出的怪声,也令人内心一紧。古战场毕竟是古战场,终于慢慢的显露出本来的面目了。
慢慢的,大片大片的空地,出现在钟无影等人的面前。这广袤的空地,十分的奇怪,地上居然没有什么植物,好像是什么植物都长不出来的样子。土地的表面,只有一层的黑色。这一切,都和之前看到的,形成强烈的反差。
骑兵的战马从这里经过,时不时的,还可以踩到一些古怪的东西。时不时的,会发出咔嚓一声的轻响。要是有人下马仔细查看的话,就会发现,被踩断的,乃是人的骨头。如果用匕首继续向下挖掘的话,很容易就能挖出一个骷髅头来。
“轻点。”
“不要惊醒他们。”
钟无影低声的提醒自己的部下。
萨尔浒大战,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年头,战场的遗址,被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几乎无法辨认了。可是,地底下的一切,却还在诉说着当年的惨状。足足五万人的明军,就这样倒在了鞑子的手里。他们的鲜血,将这片土地,都完全染红了。
正是因为大量鲜血的浸泡,这里的土壤结构,已经发生了质变,再也无法生长植物了。这一大片发黑的土地,下面埋藏的,全部都是当年战死者的尸骨。他们在这里,已经沉睡了足足十几年。
“呼”
忽然间,有怪风在空地上形成。
在怪风的冲击下,天地间逐渐的暗淡下来。原本可以看到的阳光,现在,都全部看不到了。四周的树木,在怪风的吹袭下,不断的摇摆,就好像是一个个挥舞着兵器,正在和敌人厮杀的勇士。
空气中,隐约还能闻到一丝丝的血腥味。要是仔细聆听的话,还能听到金戈铁马的撞击和厮杀,人员的惨叫,战马的嘶鸣,指挥官声嘶力竭的怒吼,伤员的呻吟,互相混杂在一起。
天色,越来越黑,伸手不见五指。怪风,越来越大,不断的吹袭着每个虎贲军战士。在怪风的吹袭下,想要点燃火把,都已经不可能了。空气中,各种各样的嘶鸣和惨叫,似乎越来越凌厉了。
“列队”
钟无影忽然福至心灵,沉声喝道。
虎骑营的战士们,立刻勒停战马,然后整齐的列队。
“敬礼”
钟无影再次大声叫道。
虎骑营的战士,齐刷刷的举起右手,庄严行礼。
他们瞬间就明白了钟无影的意思。牺牲在这里的明军,无论他们是怎么牺牲的,他们都是保家卫国的勇士。上头的决策错误,是上头的责任。下层的官兵,是没有错的。他们理应得到这样的敬礼。
相信,在萨尔浒大战的十几年之后,还是第一次有汉人的军队到达这里。这一阵阵的怪风,这一阵阵的阴影,相信都是地下的那些冤魂弄出来的。相信,那些长眠在地下的英灵,也希望得到后人的安慰。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应该得到后人的尊重。牺牲在辽东的超过五十万的明军将士,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举枪”
钟无影再次沉声断喝。
虎骑营的战士,齐刷刷的举起手中的火枪。
“放”
钟无影喝道。
“砰”
整齐划一的枪声,震响了旷野的宁静。
随着枪声的响起,黑暗中,似乎传来一丝丝的光亮,就如同是晨曦撕裂了大地的黑暗。原本肆虐的怪风,悄悄的退缩了。似乎越来越凌厉的惨叫,也慢慢的脆弱下去。
第951章 赫图阿拉,封存鞑子的老巢!
“装弹”
“放”
钟无影继续下令。
“砰”
“砰”
“砰”
连续十七声枪响,在空旷的原野上久久的回荡。
天色,慢慢的恢复光明,太阳重新出来了,继续照耀着这片土地。耳边回响的惨叫和嘶鸣,也慢慢的消失。四周,继续是寂静的一片。忽然间,从空地的中间,卷起一阵狂风,向天空的深处直奔而去。风在呜咽,就好像是无数的英灵,从地下腾空而起,最终,消散在遥远的天边。
“安息吧,前辈们”
钟无影默默的喃喃自语。
他再次举起自己的右手,庄严的敬礼。
……
过了马儿墩寨以后,道路就不是很好走了。这里是典型的山地,地势起伏不平,过了一座山,又是一座山。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林,几乎看不到什么空地,视线感觉非常的压抑。
放眼四周,树林的颜色,感觉都是暗黑色的。显然,这是纯粹的深山老林。长白山的深山老林到底有多大,估计除了张准之外,谁也说不上哪怕是大概的数字。反正,就是很大很大,大得没有边际,从来没有人知道,长白山的边际,到底是在哪里。
虎骑兵走在深山老林的小路上,感觉相当的诡异。如果不是鞑子投降了,钟无影是绝对不敢这样行军的。他一定会要所有的骑兵下马步行,然后派出大量的尖兵,侦察四周的动静,以防止有埋伏。
在这样的地形上,一旦被鞑子伏击,进入近距离肉搏状态的话,虎贲军是要吃大亏的。不过,话说回来,在这样的地形上,使用骑兵,本身就是天大的错误。只有傻瓜,才会动用骑兵在这里和鞑子交战。鞑子之所以在这里肆虐,很大的原因,是鞑子本身是渔猎民族,骑射功夫是后来才学会的。
钟无影估计,都督大人之所以要接受皇太极的投降,最终放过了鞑子的残部,估计也是考虑到地形上的原因。要是鞑子鱼死网破,一直隐藏在深山老林里,和虎贲军捉迷藏的话,估计虎贲军也要花费一番周折,才能将他们彻底的消灭掉。
说真的,这些深山老林,的确是太广袤了。站在高处,举着千里镜,看着茫茫的林海,一眼根本看不到头。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彻底消灭鞑子,钟无影感觉不太可能。要是鞑子一路向北逃窜的话,想要追击他们,就更加的困难了。
虎贲军骑兵,从来没有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作战过。如果这时候有突发*况,只怕是很难想象的。这个时候,钟无影的手下,只有不足三千人的骑兵而已。
幸好,中原王朝,从来不缺汉奸,蒙古人里面,也从来不缺带路党。这不,带领虎贲军骑兵前行的,就是蒙古人的骑兵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正是阿日斯兰的心腹嘎尔迪。阿日斯兰这家伙,一直惦记着皇太极的几个女人呢。
说来也是好笑。眼前这一切,似乎都是大金国自己造成的。当初,皇太极征服蒙古大草原,觉得无上的荣耀,除了邀请蒙古人到沈阳作客之外,还觉得不够,又还邀请阿日斯兰和嘎尔迪等人,前往赫图阿拉作客,顺便参观大金国的发源地。
结果,嘎尔迪很留心,对赫图阿拉周围的地形,都进行了秘密的考察。结果,现在的他,光荣的成为了带路党。要是没有之前的秘密考察,嘎尔迪根本无法完成这个任务。或许,这也算是大金国自己搬石头砸自己脚了。
“将军,过了前面的山岭,就能看到鞑子了。”
嘎尔迪恭敬的说道。
在虎贲军的面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