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刺明-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游手好闲的人了。事实上,现在的浮山城,因为大家都忙着开垦田地,根本没有闲人出现。如果街道上有闲人,肯定会被王铭宇抓走的。浮山城最缺的是什么?人手!
“墨煜。”张准忽然叫道。
“大人有什么吩咐?”墨煜急忙回答。
“想不想捞点钱?”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
“想!谁不想!”墨煜顿时大喜,脱口而出。随即又觉得有些不太可能,目光有些犹豫不定的看着张准。
两人才见面,两人根本没有任何的交情,对方还救了自己一条命,怎么可能还指点自己一条财路?
难道说,自己居然遇到了贵人?
张准缓缓的说道:“你知道我是谁吗?”
墨煜摇头。
张准沉静的说道:“我就是张准。”
墨煜微微有些愕然,随即恢复正常,恭敬的说道:“原来你就是张玉麟!难怪手下都这么厉害!我听说,你们在白沙河和官兵打了一仗,消灭了数千的官兵,现在已经没有谁敢去浮山城闹事了。”
张准说道:“什么数千的官兵,都是以讹传讹,就消灭了几百人而已。我又没有三头六臂,哪有那么厉害?”
墨煜脸色凝重的说道:“灵山卫的人都是这样传言的。现在,灵山卫还有好多人在传播你的事迹,说是要步你的后尘,混出个人样来。有人还说,鳌山卫的指挥使赵寅英被打成了重伤,差点儿就死在了白沙河。”
张准点点头,沉静的说道:“我给你指点一条发财门路。”
墨煜凝神细听。
张准说道:“你既然巧舌如簧,想必鼓动人心的本领不错。你帮我将灵山卫的军户,都劝说到浮山所来。你跟他们说,来我这边,每个人都可以分得五亩地,还不用上税,还可以去掉军户的身份,看他们愿不愿意到浮山所来。”
墨煜仔细的听着,却没有说话。
张准继续说道:“拉来一个人,不论男女,不论大小,只要是人,我都给你二分银子,你看如何?”
墨煜飞快的盘算着。
一个人二分银子(0。02两),一百人就是二两银子。按照每个军户家庭六口人计算,只要拉上十几户人家,就有二两银子。如果能够拉上一百户的人家,收入就更多了。要是能拉一千户……
现在的灵山卫,多的是活不下去的军户。他们没有田地,没有稳定的收入,每天都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如果有更好的去处,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投奔的。事实上,在过去的日子里,灵山卫的军户,已经有三成以上的都逃亡掉了。可见,逃亡乃是常事。卫所的各级军官,其实也乐于看到这些军户逃亡。因为,他们逃亡以后的空额,好处都落在了军官的身上。
军户们缺乏的,乃是一条逃亡的门路。
这年头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甚至没有火车,没有轮船,信息的传递非常慢。尽管灵山卫就在浮山所的对面,可是隔开了一个麻湾,浮山所这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灵山卫这边的大部分军户,都是不清楚的。张准需要的,就是一个传递信息的渠道,让更多的人跑到浮山城这边来。
但是,墨煜并不急于回答。他知道这样的钱不好赚。这种煽动军户逃亡的行为,如果上头不追究,自然无事。但是如果上头追究,罪责基本上和造反差不多,是要抄家灭族的。他谨慎的说道:“这样一来,我的安全没法保证。”
张准轻描淡写的说道:“富贵险中求!你没有富贵,王小姐怎么会跟你?你要是担心自己的家人,可以将他们预先送到浮山所来嘛!每个人五亩地,绝对不会少你的!只要你在浮山所的控制范围内,我绝对保证你的安全。你沾惹了王健,相信他没有一颗宽恕的心,能够放过你的家人吧?”
墨煜皱着眉头,显然有些决断不下。
张准说中了他的软肋了。
第120章 吞掉所有的粗盐
尽管墨煜向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但是对家人还是挺关心的。如果因为自己的事情,搞得王健对自己的家人动手,那就是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兄妹了。现在,王健的手下被杀,他们回去以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迁怒于自己的家人,可能性非常大。要避免悲剧发生,只有将自己的家人,抢先送到浮山所来。
张准继续说道:“其实你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你只要给军户们宣传宣传,告诉他们我们这边有些什么好处。至于来不来,完全由他们决定。我相信有这么好的条件,他们不可能不来。我可以将我们颁布的各项法令,都给你一些。以你的本事,既然能够逃出灵山卫,相信,下次有危险的时候,你依然可以逃出来。”
“我的战船,每天分三个时段,在葫芦湾接应你们。只要你们上了船,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你来管了。你可以安排你的家人,在这三个时间段,随时登船前来浮山所。”
葫芦湾在麻湾的对面,同样是天然的港口,属于灵山卫的管辖。从葫芦湾上船,到鹧鸪湾登陆,中间只要一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可谓是简单快捷。灵山卫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战船,因此,张准完全不用担心在麻湾会遭遇袭击。
墨煜终于下定决心,坚定的说道:“行!我干了!”
张准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银锭,大概是五两重的样子,抛给墨煜,悠然说道:“这是给你的定金,免得你以为我在忽悠你。”
墨煜急忙将银锭接过来,小心的放好。
张准淡淡的说道:“拿了银子,就要给我做事,规矩就不用说了吧。”
墨煜急忙说道:“我明白,我明白,我绝对不会吞没大人的银子……”
他小心翼翼的看看四周,有些献媚的说道:“大人的这些火铳如此厉害,我一定不会自寻死路的。”
张准点点头。
这小子是明白人。
墨煜就带着两个伙伴,上了舢板,重新出海,往西面去了。
看着舢板慢慢的离开,张准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小子,有点意思!”
杨国华上来说道:“大人,我们……”
张准点点头,吩咐说道:“每天的早上、中午、晚上,你们到葫芦湾接人。在海上航行的时候,你们顺便进行训练。让那些外来的军户,见识见识我们的水师战斗力,也是好的。短火铳,过一段时间,就会装备给你们。”
杨国华连忙答应了。
从鹧鸪湾回来以后,张准便来到匠作坊,召集几个骨干的工匠,和他们商讨短火铳的制作问题。
果然,工匠们都觉得,短火铳的技术难度不高。甚至,短火铳枪管的制作,要比虎贲铳简单多了。虎贲铳的枪管,全长33寸。短火铳的枪管,全长只有6寸,还不到虎贲铳的二成。利用现有的技术,加工出来的短火铳枪管,基本不会有废品。
张准很快确定了短火铳的规格。枪管全长6寸(大约200毫米),枪管口径同样是0。36寸(大约12毫米)。米尼弹继续使用虎贲铳的,不需要更改。使用燧石击发。张准将这种短火铳,命名为“鹰眼铳”,以便和已有的鹰嘴铳区别开来。
鹰眼铳的规格确定以后,生产就被提上了日程。但是,最大的问题,还在人手方面。现在制造虎贲铳的人手都不足,哪里来人手制造鹰眼铳?说不得,鹰眼铳暂时还只能挂在墙上,等以后人手足够了再开工制造。现在的匠作坊,必须全力以赴生产虎贲铳。
从匠作坊回来,杨锐锋来找张准。
“锋哥,好久不见。”张准含笑说道。
这段日子,张准忙于军事,杨锐锋忙于精盐生意,两人见面的机会很少。因为忙于精盐的事情,杨锐锋已经两次没有参加生夏宗的会议。张准自己也没有时间到精盐加工场去,他将精盐的全部事务,都托付给杨锐锋了。事实证明,杨锐锋是有能力办好这个差事的,他没有必要操心。
白沙河大战以后,盐检司的盐丁,基本上被清空,各个关卡都几乎没有盐丁检查了。于是,所有的盐枭,一下子都活跃起来,横行各地。杨家屯的精盐生意,自然也没有了丝毫的阻力。赵老八原来积压的精盐,全部一扫而空。收到了大量银子的杨锐锋,干活的劲头,自然是更加的充足了。
“玉麟,我来求你帮忙来了。”杨锐锋开门见山的说道。
“坐下来说吧。”自己的大舅子,又是个老实巴交的人物,张准自然没有什么客套的。
杨锐锋在张准的面前,也没有什么客套,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来意。他要请张准解决的难题,其实还是之前遇到过的,就是粗盐的产量不足,他吃不饱了。原材料无法保证,产量自然无法保证。想要扩大生产,就必须有张准的强力支持。
原来浮山所各屯还出产部分的粗盐,每天大概有一千斤所有。但是现在,随着分田政策的落实,各家各户都忙于耕种自己的田地,又或者是开垦荒地,愿意煮盐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最近一些日子,杨锐锋每天从浮山所各屯收购到的粗盐,已经不到三百斤了,而且还有继续减少的趋势。
每天从灵山卫那边送来的粗盐,只有千把斤,两者加起来,只有一千三百斤左右。但是,杨锐锋目前的加工能力,却是每天三千斤以上。换言之,仅仅依靠一个灵山卫,浮山城已经吃不饱了。相当的吃不饱。必须想办法从其他地方购入大量的粗盐。
张准沉吟片刻,缓缓的说道:“即墨县那边,你有联系没有?”
杨锐锋谨慎的说道:“那边积压的粗盐倒是挺多的,盐枭也愿意低价卖给我们。但是,咱们和官兵在白沙河打了一仗,盐枭们都担心,官兵还要继续进攻浮山城,不敢公开和我们做生意……”
张准不以为然的说道:“官兵的问题,我来处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有利可图,盐枭们不会不来的。他们大量积压粗盐,一分钱都拿不到,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杨锐锋点头称是。
目前即墨县周围的粗盐,积压的确非常的严重。因为外面的战乱,山东的粗盐,还是无法运输出去。同时,来自江淮盐场的大量粗盐,开始抢占山东的市场。单纯从成本来说,莱州湾盐场的粗盐,是无法和江淮盐场的抗拒的。何况,在山东的北面,还有更大的长芦盐场。
在南北两个超大型盐场的夹击下,莱州湾盐场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生产出来的粗盐,大量的积压。现在的盐贩子,都着急想要将手上的粗盐脱手。杨锐锋在这个时候收购大量粗盐,不但可以将价格压得低低的,还可以保证货源源源不断。
杨锐锋着重强调说道:“赵老八私底下和一些盐枭接触过,了解到目前山东的粗盐,积压非常严重,莱州湾一个盐场,就积压了数十万斤的粗盐。要是能够将这些粗盐都转化为精盐,利润可大了。”
张准缓缓的说道:“你想吞掉所有的粗盐?”
杨锐锋肯定的说道:“这个需要护卫队的支持。”
他的意思,是准备将即墨县周围的粗盐,都全部吸纳过来,加工为精盐以后,再重新贩卖出去。普通的粗盐,一担也就是一两银子,一转手,就能卖十六两银子,中间的差额足足有十五两。如果精盐加工场继续扩大规模,利润还可以继续增加。
即墨县那边的粗盐产量也很大,每天吸纳个三四千斤甚至是上万斤,是丝毫不成问题的。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粗盐,大部分都是来自官办的莱州湾盐场,并不是纯正的私盐。不过,没有人会挑破此事,大家都心照不宣。
但是,这样会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浮山城将受到无数有心人的注意。将粗盐变成精盐,一转手就是几十倍的利润,别人不眼红才怪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个精盐生意,就是个会下金蛋的母鸡,肯定会引来各方的觊觎的。这年头,为了钱,为了银子,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闹出来。暴力手段是最常见的。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武力支撑,精盐生意的利润,足够有心人将杨家屯夷为平地。上次官兵前来进攻浮山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精盐的巨额利润。下次官兵再来,同样不可避免这样的原因。因此,精盐生意的前提,还是张准的护卫队。只有强大的武力,才能震慑各方的宵小。相反的,如果护卫队的能力不足,那精盐的生意,还不如保持现有的小规模,以免引来各方巨头的觊觎。
张准仔细的衡量了片刻,果断的说道:“干!”
杨锐锋精神顿时大振。
张准站起来,来回踱步,说道:“你们在白沙河的南岸,设置一个收购点,专门接收即墨县方向送来的粗盐。注意,不要让私盐贩子越过白沙河。我会让护卫队在白沙河,设置一个检查点,驻扎一个小队的兵力。如果你们的人受到攻击,护卫队会主动干涉的。”
杨锐锋一一答应了。
两人又仔细的衡量了一些其他细节,杨锐锋才离开了。
张准继续踱步,思索着此事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
第121章 大不了,大家一拍两散!
随着精盐生意的扩大,利润的增加,对各方的吸引力,肯定会同时增加,风险肯定会同步增加。杨锐锋说的没错,精盐的利润,的确令人疯狂。为了获得这个巨额的利润,潜在的敌人,什么样的手段都能涌出来。没有强大的武装,根本不可能守住精盐的利润。
风险从来都是和利益相伴的。
想安安稳稳的赚钱,怎么可能?
该死的工匠。
该死的手工生产。
没有足够的工匠,虎贲铳就无法大规模生产。
虎贲铳无法大规模生产,护卫队就没办法迅速装备。
护卫队没有办法迅速装备虎贲铳,战斗力就无法大幅度的提升。
战斗力无法大幅度的提升,护卫队在面对外来压力的时候,就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真是个要命的事情。
不知道林仁杰回来的时候,会带来什么样的答复?
张准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觉得,三百户的匠户,对自己来说,是那么的重要。
“工匠啊工匠,快点到来吧!”
张准忍不住在心底深处发出这样的呐喊。
两天后,林仁杰再次到来。
果然,赵寅英对李成栋的要求,不是非常的配合。赵寅英只答应,按照俘虏的人数,进行交换。换言之,他只愿意给张准一百一十六个人头,还包括老人、妇女、孩子在内。这样一来,张准能够利用起来的工匠,可能只有三四十人,根本不能满足需要。张准需要大量的虎贲铳,需要大量的鹰眼铳,三四十个工匠,能顶什么事?又不是三四十台大型机器!
“林大人,你说我会答应吗?”张准冷冷的说道。
林仁杰只好无奈的离开。
他其实很清楚,这次必然是白跑。张准要三百户的匠户,赵寅英这边只答应给三四十户,相差这么大,张准怎么可能答应?但是,在上头的高压下,他不得不白跑一趟。想到自己之前不过是主动参与,后来却变成了被动的谈判使者,林仁杰也觉得挺郁闷的。以后,无论什么事,自己都不会再出头了。
三天后,林仁杰再次到来。
这一次,老头子显然有些承受不住了,气喘吁吁,累得不行。鳌山卫距离浮山城尽管路途只有一百多里,老头子还有简陋的马车。但是,这样来回奔波,道路又不好走,对于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家来说,的确是有点高要求了。幸好老头子的底子还算不错,总不至于彻底的累坏。
赵寅英在孙之獬和李成栋的双重压力下,依然咬定,最多只能给予张准一百一十六户匠户。一百一十六户匠户,总人口是六百余人。赵寅英认为,用六百多人,换取一百多名俘虏,张准已经占了大便宜了。
“更多,那是绝对不可能了。”林仁杰重复赵寅英的话。
“杨伟国!”张准忽然朝外面叫道。
杨伟国端着虎贲铳进来,大声回答:“到!”
张准冷冷的说道:“将鳌山卫的家丁都拉出来!”
杨伟国立刻照办了。
很快,十六个家丁被拉到张准的面前。
因为这些天的伙食不错,又有一定活动的空间,这些家丁的脸色,看起来都不错。更难的是,他们对被赎回去,都充满了希望,看起来就没有那么颓废了。有些家丁是认识林仁杰的,看到他到来,就知道谈判是开始了,说不定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回去的希望,就更加的强烈了。
张准冷冷的扫了所有家丁一眼,不动声色的说道:“你们当中,谁和赵寅英的关系最好?”
那些家丁还以为张准要放人表示谈判的诚意了,急忙拉近自己和赵寅英之间的关系。
“我!”
“是我!”
“我是赵大人的远方外甥!”
……
张准眼前一亮,瞄准了其中一个家丁,半信半疑的问道:“你是赵大人的外甥?”
那个家丁十分欢喜,以为自己可以回去了,急忙说道:“是,是,是,小人的姑姑,是赵大人的第七房夫人……”
张准脸色一沉,冷冷的说道:“拉出去,毙了!”
“啊!”
那个家丁顿时傻眼。
其他的家丁,也是浑身一震。
糟糕!
原来不是要放人,是杀人!
一瞬间,刚才那些大叫自己是赵寅英亲戚的俘虏,一颗心变得死灰死灰的。面前发生的一切,好像都感觉不到了。剩下的,只有行尸走肉。还有脑海里的一片空白。
杨伟国将那个倒霉的家丁拉出去,两个战士将他往地上一摁,杨伟国就在背后举枪。
“砰!”
一声枪响,血花飞溅。
那个家丁一头栽倒在地上,就此了结。
所有的家丁,都倒吸一口冷气,人人脸色煞白,连呼吸都忘记了。
林仁杰也吓得浑身打颤,如同置身如冰窖当中。
他知道赵寅英的行为,肯定会激怒张准的,但是没想到,张准居然发飙到这样的程度,当着他的面杀人。嗯,准确来说,这个人不是杀来给他看的,而是杀来给赵寅英看的。
张准冷漠的盯着林仁杰,冷冷的说道:“我有谈判的诚意,但是赵大人没有。既然如此,那我从现在开始,每天都枪毙一个家丁,直到赵大人答复为止。”
林仁杰急忙说道:“别,别,别,玉麟,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张准冷冷的说道:“你将赵大人外甥的尸体带回去,跟他说,我说话算话。三百户匠户就是三百户匠户,少一户都不行!大不了,大家一拍两散!”
一挥手,让杨伟国将其他的家丁都押下去。
林仁杰无奈,只好带着被枪毙的家丁尸体返回鳌山卫。
接到消息的李成栋,顿时急了,亲自带人来到鳌山卫,和赵寅英当面协商。张准摆明是要硬来。如果张准是聪明人,反而好说话,偏偏张准有个外号,叫做二愣子。对于这个二愣子,他们还真是的有点忌惮。什么是二愣子?二愣子就是认死理的意思!既然张准提出要三百户匠户,那就是三百户匠户!要二愣子改变主意,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三百户匠户,对于李成栋来说,简直是难以想象的简单条件。三百户匠户还不值三百两银子!他接到林仁杰报告的时候,还以为张准是发疯了,居然不要钱,要人!这么好的条件,怎么能错过?万一张准到时候清醒过来,提出别的条件,那才是麻烦事!
偏偏赵寅英扣着这些匠户不肯放!
其实,谁都知道,这些匠户对赵寅英来说,根本就是巨大的负担,他想扔掉都来不及!将这些匠户交给张准,赵寅英一点损失都没有。相反的,他还可以吃这三百人的空额。赵寅英之所以这么做,还是想从李成栋这里捞点油水。反正,被扣着的主要人物,乃是李成栋的侄子。最着急的,肯定是李成栋。
但是现在,张准的一声枪响,直接将矛头对准了赵寅英。赵寅英不得不考虑了一下。如果李成栋和孙之獬都答应张准的条件,他就要独木难支了。万一以后有什么变故,张准肯定不会放过他。想到王世新全家的下场,赵寅英就有些不寒而栗。
但是,李成栋想要不给一点好处,就让他答应张准的条件,赵寅英又拉不下面子。他总想着,自己好歹是正三品的卫指挥使,怎么能让你们指挥的团团转?你李成栋急于要回自己的侄子,那给我一点好处,也是常理吧?你怎么能一毛不拔就要我放人呢?
孙之獬也有些发火了。
三百户匠户,根本不值钱。全部送给张准,也无关紧要。反而,一千多人扔到浮山城去,还可以加重张准的负担。孙之獬深信,浮山城储备的粮食,是不可能支撑到十月份田地收获的。这时候张准的人越多,粮食的负担就越重。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提供给这些军户,他们同样会起来反对张准。只要军户们对张准不满,张准就等于是死路一条了。
偏偏赵寅英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味拒绝张准的要求。他这样做,明摆着是不给他们面子,而不是不给张准面子。一个小小的卫指挥使,居然这样拿捏,明摆着是当知府大人的威严不存在似的。
“告诉赵寅英,他要是不答应,本府就一本参到御前,看看他怎么解决此事。”孙之獬也发狠了,直接让人给赵寅英带话。他的后台是首辅大人温体仁,李成栋的后台是三边总督洪承畴,联手收拾一个小小的卫指挥使,还不是小菜一碟?
果然,孙之獬拿出了狠招以后,赵寅英马上就服软了,完全答应了张准提出的条件。其实,他也就是想恶心孙之獬、李成栋人一下,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显示一下自己的品级。现在,恶心不成,反而将自己的外甥给葬送了。虽然他从来没见过这个外甥,可是也被自己的七夫人给弄得有些上火心烦。
张准这小子,居然这么狠!以前还真是没发现!
难怪王世新要栽在他的手中!
六月底,林仁杰再次来到了浮山城。
这一次,他带来了令张准满意的答案:
三百户匠户,一个不少。
双方同时商定,七月初二,在白沙河交换人员。
“林大人,辛苦了。”张准面无表情的说道。
“不辛苦,不辛苦。”林仁杰连声回答,实际上已经是身心疲惫,劳累的不行了。这种谈判的事情,真不是人干的,尤其是和张准这样的二愣子谈判。他居然没有任何让步的可能!
第122章 换人,矿产,粮食
七月初二,鳌山卫和浮山所在白沙河正式交换匠户和俘虏。
浮山所护卫队自然是全军出动,在白沙河的南岸维持秩序,防止鳌山卫趁机袭击。不过,令人觉得意外的是,在白沙河的北岸,并没有官兵出现。只有鳌山卫的一个指挥佥事出面,将俘虏带回,同时将三百户匠户的名册交给张准。
交换现场,风平浪静,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最终,交换顺利的结束。
三百户匠户,其实不算是交换,而是从其他的卫所,划到了浮山所的名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卫所里面的内部调动。当然,这样的操作,是严重违反规程的。按照规定,军户的调动,需要上报山东都司和兵部,获得批准以后才能进行。何况,张准又不是浮山所的正式千户,而是暴乱分子,赵寅英这样做,有通敌的嫌疑。不过,赵寅英是鳌山卫指挥使,张准是浮山所的实际千户,只要两人不声张,莱州守备和莱州知府,同样帮忙掩饰,这件事就算是瞒过去了。
张准在浮山城设宴欢迎三百户匠户。
三百户匠户,连同他们的家人,有差不多一千六百人,当然不可能全部到来。张准宴请的,乃是各自的家主。这些匠户被划到浮山所来,的确是内心忐忑非常,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他们之前隐约听说,张准这个千户,来路有些不正。
为了打消匠户们的顾虑,在宴会上,张准开门见山的说道:“我知道,大家现在心里都七上八下的,不知道我会怎么对待大家!大家可能也听说了,我并不是浮山所的真正千户,我是靠暴乱起家的!说得不好听一点,我就是逆贼!”
“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你们来到浮山所,日子一定可以比以前过的更加的舒服!最起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还有活干!有活干,就有收入!有收入,就不会被饿死!”
“你们每个人,都将获得一百斤的粮食,帮助你们度过眼下的这个青黄不接的七月。以后的日子,你们就可以靠自己的双手,为自己的家人挣取口粮了。”
“符合规定的,还可以获得五亩民田。你们的妻子、女儿都有田地!民田一切的收入,都属于你们自己,我不会要你们缴纳任何的税收!”
张准的这些话语,有效的缓解了匠户们的忐忑不安情绪。
随后,周石文、李奉来等人,代表浮山城的装备司和炼铁司,欢迎大家的到来。在这三百户匠户中,有些人是认识两人的,也知道两人以前的处境,现在看到两人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的样子,心里又相信了几分。相对于原来的日子,未来的确让人期待。尽管他们有帮助逆贼的嫌疑,总能吃上一顿饱饭。
看来,浮山所和其他的卫所,的确是有些不太相同。
宴会以后,张准当即让周石文、罗大山、李奉来、尹根盛、邹火鸣将这些工匠安排下去,进入生产第一线。时间紧迫,每一天都是非常宝贵的。
大量匠户的到来,让浮山所的匠作坊和炼铁炉,都有了充足的人力。精盐那边获得的大量银子,很快就投入到炼铁炉和匠作坊里面。第二个炼铁炉开始兴建,匠作坊也开始扩建。有了几百户的匠户在手,张准暂时是不用为工匠的人数发愁了。
最终,虎贲铳的产量,定在了每天二十支。同时,每天生产三支短火铳。这样的产量,基本上接近张准的财力极限了。经过详实的计算,每支新式虎贲铳的成本,接近三十两银子。护卫队要装备四百支新式虎贲铳,总价就要一万二千两银子。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张准一下子拿不出这笔钱来,只能是细水长流。
另外,原材料来源也是个头痛的问题。崂山的矿产,不算非常的丰富。尤其是铁矿,含铁量基本都在30%以下,属于典型的贫矿。要从这些贫矿当中,提取铁料,难度非常大,成本也相当高。大量的矿工,好像工蚁一样的辛苦劳作,每天也只能提炼二百斤左右的生铁。要不是精盐的利润同样很高,张准肯定已经破产很久了。
李奉来等人向张准报告,崂山的小铁矿,最多只能开采半年。换言之,半年以后,他们的铁矿石,就没有来源了。如果不从外面购买的话,就必须占领即墨、莱阳、栖霞等地。尤其是栖霞周围的山地,拥有相当数量的铁矿,可以满足较长时间的需要。
然而,要占领莱阳、栖霞等地,又谈何容易?
“矿产的问题,我来解决,你们只需要安心生产就行了。”
张准不假思索的说道。
大派定心丸,向来是他的处事风格。
莱阳、栖霞既然有必要,那就抢过来。只要有足够强大的武力,两个小小的县城,还不是手到擒来?造反就造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自身的力量要足够强大。
从七月初五开始,匠作坊和炼铁炉,都开足了马力生产。质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