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刺明-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知蝶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见面就向张准说道:“我考虑过了,还是要问清楚,你到底要做什么生意。要不然,我不会答应你的要求的。”
张准示意刘宝玉先去忙自己的事情,将薛知蝶带到旁边的偏厅,坐下来,皱眉说道:“我前天说得不清楚吗?”
薛知蝶说道:“我不能害了她。我要你说得更加清楚一些。”
张准凝视她片刻,深沉的说道:“坐下来说吧。”
薛知蝶坐下来,将腰肢挺得笔直的,神情显得非常的严肃。
张准有条不紊的说道:“你的闺中好友,既然是做海上贸易的,那么,你对海上贸易,应该也有所了解吧?你先给我说说,江南的海上贸易,什么货物的利润最大?”
薛知蝶不假思索的说道:“当然是生丝!江南的生丝,运到南洋的马尼拉,转手就是三到五倍的利润。商人们都说,一船的生丝,能够换回来半船的银子。除此之外,就是丝绸、茶叶、瓷器、药材、棉布、砂糖、纸张、果品等,也都有比较大的利润。”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慢悠悠的说道:“那从海外贩卖到江南的货品呢?”
薛知蝶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狐疑的说道:“你是要……买货?”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你简单的介绍一下就是了。”
薛知蝶对海上贸易,还真是熟悉得很,张口说道:“从海外输入的货品,主要有香料、珍宝、番米、椰子、绿豆、番被、番藤席、草席、番纸、番泥瓶、番镜、火炬、粗丝布、西洋布、漆、皮货、矿货等。来自南洋的货物,要便宜一些。来自西洋的货物,就要昂贵一些。”
张准从容不迫的说道:“所谓的番镜,应该就是玻璃吧?”
薛知蝶点头说道:“没错,就是玻璃,又叫水琉璃。”
张准淡淡的说道:“玻璃的利润大不大?”
薛知蝶目光闪动,飞快的说道:“巴掌大的玻璃,从西洋商人那里买来,每块大约五两银子。运到金陵、扬州、苏州、杭州等地,一转手,每块就能卖二三十两银子,你说利润大不大?”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默默的盘算着,也不知道盘算什么。
薛知蝶继续说道:“遗憾的是,玻璃是从遥远的西洋运来的,货量很少,货源也不稳定。一年最多只能到两次货。每次到货,也不过是几十箱,一箱里面只有十几片,就算全部买下来,利润也就几万两银子。如果有大块的玻璃到货,利润倒是可以更多一些。玻璃越大,价值越高,如果有一尺见方,价格就更加昂贵了。”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薛知蝶继续说道:“有些大户人家,最喜欢大块的玻璃,用来镶嵌窗户的话,可要比窗纸好看多了,光线也好。傍晚时分,使用窗纸的人家都要掌灯了,使用玻璃的人家,房屋里面还是很明亮的。因此,只要有大块的玻璃到货,肯定会争相抢购的。江南的有钱人太多,随便一块比较大的玻璃,都能卖上百两银子。”
张准忽然说道:“如果玻璃有桌面这么大呢?”
薛知蝶匪夷所思的看着他,不知道他的脑海里到底在想些什么,狐疑的说道:“桌面这么大的玻璃?你在做梦吗?要是真的有这么大的玻璃,就算卖几百两银子,都是有可能的。不过,我劝你还是不要胡思乱想了,以免想的太多,自己得了失心疯。”
张准点点头,似乎赞同薛知蝶的说法。但是后来又摇摇头,好像有些不以为然。谁也不知道他点头摇头到底是什么意思。沉默片刻,他又说道:“香料的利润有多大?如果有比香料更加好用的东西,利润会不会更大?”
薛知蝶狐疑的看着他,有些不悦的说道:“你什么意思?什么叫比香料更好用的东西?香料的利润大得很,转手就能赚几倍。不过,所有南洋来的香料,都掌握在郑芝龙、颜思齐、杨天生等少数几个大海商的手中,别人是分不到一杯羹的。你想也不要想了,除非你有跟他们对抗的能力。就算是刘香都做不到。”
张准没有解释,收回了神游的目光,缓缓的说道:“香料的问题,我们以后再说。或许,我能够为你的闺中好友,提供一批玻璃。”
话音未落,薛知蝶已经低低的惊叫一声,愕然说道:“你说什么?”
张准侧头看着她,不解的说道:“我说得不清楚吗?”
薛知蝶呼吸有些急促,显然有些激动,满脸狐疑的说道:“我听到你说,你可以提供玻璃……你从哪里提供玻璃?”
张准不紧不慢的说道:“这是我的事情,你只要这样告诉她就行了。如果她不来,我就将玻璃卖给别人了。”
薛知蝶明显对此事有些动心了,牙痒痒的说道:“你不要骗我。”
张准懒得多说。
薛知蝶深深的凝视着他,威胁说道:“你如果能够提供玻璃,她的确可以马上到来……如果你骗了我,我一定不会放过你。”
张准歪头看着她,不以为然的说道:“你准备怎么不放过我?”
薛知蝶狠狠的说道:“这是我的事,你只要知道就行了。”
张准哈哈的干笑两下,心想,她倒是活学活用,将自己说话的口气学了个十足。闲极无聊的时候,和她斗斗嘴,倒也能够缓解一下紧张的神经。生活的调剂,五颜六色,缺一不可。张准干笑过后,随口说道:“你最多打打我的孩子罢了。”
薛知蝶茫然的说道:“我打你的孩子做什么?”
张准继续干笑,却没有说话。
你打我的孩子做什么?
我怎么知道你打我的孩子做什么?
孩子不听妈妈的话,打一下很奇怪吗?
第117章 鹰眼铳
六月二十二这天,张准带着马轶和其他几个人,来到了鹧鸪湾。
浮山所西面的麻湾,就是后世的胶州湾,是天然的避风港。鹧鸪湾和黑龙湾,都是天然的港口,距离浮山城只有不到二十里的路程。这样的距离,跑步半个时辰就能到达,可谓是近在咫尺。
眼下,杨国华带领的水兵小队,就驻扎在鹧鸪湾。原来的海盗船,现在就停泊在鹧鸪湾里面。因为没有武器,海盗船就算出海,也没有办法作战。暂时只能停泊在港口,等待有朝一日重新出海。
杨国华带着水兵分队,欢迎张准的到来。
在分到了田地以后,杨国华和手下的海盗们,还是比较安居乐业的。他们以前在刘香的手下混日子,都是无家无业之人,没有什么牵挂。事实上,每个海盗的梦想,几乎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积累一笔钱财,回到自己的家乡,买几亩地,娶一个漂亮点的娘子,然后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现在,他们的梦想,已经在浮山所实现了一半:田地已经有了。这让他们不得不对浮山所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闲聊中,张准随口说道:“老杨,想不想江南?”
杨国华犹豫片刻,有些言不由衷的说道:“不想。”
张准目光熠熠的看着对方,摇头说道:“那你就是忘本了。你连自己的家乡都不想,我可信你不过。”
杨国华无言。
说不想自己的家乡,那是假的。有谁不想自己的家乡啊?尤其是在节日的时候,思想的情绪更是强烈。要不然,古人怎么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呢。比如说,刚刚过去的端午节,他们就挺想自己的家人的。只是,他们现在这个样子,也没有脸回去自己的家乡。就和很多人的想法一样,在混出人头地之前,都是不愿意回去的。感觉没脸回去啊。
张准肯定的说道:“放心,五年之内,我一定让你带领强大的舰队,风风光光的回到江南的故乡。”
杨国华顿时大喜。
张准说话斩钉截铁,可没有怀疑的理由。
对于张准的能力,杨国华是充分敬佩的,看看虎贲铳的厉害就知道了。谁能想象得到,张准居然能够发明出如此厉害的火铳?就威力而言,那简直不是火铳,火炮还差不多!
杨国华语调激昂的说道:“如果是五年的话,从现在开始,就要练兵了。”
张准有意无意的说道:“郑芝龙他们不好对付吧?”
杨国华老老实实的说道:“的确不好对付。郑芝龙的手下,有一百多艘战舰,大的装备有三四十门火炮,小的也准备有十几门。还有几百艘半武装的商船,船上同样装备有火炮。南洋和日本的贸易,基本上都被郑芝龙垄断了。就算是颜思齐和杨天生,也无法插手日本的贸易。”
张准饶有兴趣的问道:“郑芝龙,颜思齐,杨天生……三个人的关系很好吗?”
杨国华摇头说道:“当然不好。尤其是颜思齐,他觊觎日本的生意很久了,可是郑芝龙就是不给他插手。因此,他对郑芝龙是很有怨念的。杨天生其实也想插手日本的生意,最终也被郑芝龙拒之门外。他同样对郑芝龙有怨念。但是,他们两个加起来,都打不过郑芝龙,只好作罢。”
他简单的介绍说,三个人当中,颜思齐和杨天生的关系最亲密,经常一起抗衡郑芝龙,试图尽可能的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但是,三个人又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别的海盗头子,维护三个人的利益。三个人拥有的大大小小的战船加起来,有六七百艘,还有上千艘的武装商船,别的海盗头子,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哪怕是西洋来的红毛鬼(荷兰人)战舰,也不敢正面挑战的。
张准点点头,说道:“我正是要告诉你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按照规程练兵。我每个月都会来检查一次。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来找我。”
杨国华有些为难的说道:“但是没有炮,我们怎么练?”
张准缓缓的说道:“炮暂时没有。”
两门佛郎机火炮,要安放在浮山城城头。它的主要目的,乃是稳定人心。发挥多少作用还在其次,关键是每个军户看到城头上架着大炮,心里比较踏实。这完全是心理作用,但是不能不重视。
至于自己铸造大炮……太遥远了……
铸造大炮需要大量的铜,偏偏整个山东地区,都是严重缺铜的。不要说附近的崂山没有铜矿,就是更远的登州府、青州府、济南府、兖州府,都没有铜矿。事实上,整个中国,都是严重缺铜的。所以,铜钱才会成为货币。
如果没有铜,单纯依靠钢铁,铸造出来的火炮,刚性有余,韧度不足,很容易炸膛的。这年头的钢铁,无论冶炼方法如何改进,整体质量依然不能令人满意。大炮的膛压,和虎贲铳的膛压,那是完全两回事。只要一个薄弱位置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历史实践证明,最耐用的火炮还是青铜炮。
再说,铸炮的成本张准也承受不了。百炼钢好是好,可是成本太高了。用来做虎贲铳的枪管还勉强可以咬牙承受,但是,如果用来铸造炮管,张准就承受不了了。用百炼钢铸造出来的大炮,恐怕光原材料的成本,就要上千两银子。一门炮上千两银子,还不如杀了张准算了,哪里来那么多的银子?
杨国华期待的说道:“能不能给我们配备虎贲铳?”
白沙河作战,杨国华等人也参加了,不过没有携带火炮,是实实在在的微观群众。虎贲铳的杀伤力,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杨国华深信,即使是在海上,虎贲铳超远距离的射程,也是非常有用的。
这年头的海战,炮战虽然越来越流行,战船尚未靠近,就不断的开炮射击对方,但是决死的战斗,还是接舷战、跳帮作战。从一艘船跳到另外一艘船的上面,采取肉搏又或者是火枪射击的办法,将对方的船员全部搞定。这样的战斗方式,一直到十九世纪才基本消失。如果有虎贲铳的话,无疑是如虎添翼,极大的增强搏杀能力。
张准摇头说道:“眼下的虎贲铳,还是太长,不适合海船漂浮作战,还要改善。”
这也是实话。目前的虎贲铳,实在是太长,只能在陆地上使用。在摇摇摆摆的战船上,船员本身要稳定就不容易,何况双手握着这么长的虎贲铳。况且,装弹也是个巨大的问题。说不定一个海浪打来,手一抖,火药就不知道撒到哪里去了。再说,瞄准也是麻烦事。如果不瞄准,集中火力打排枪,船上又没有这样的空间。就算甲板全部挤满人,那也是几十人而已。
杨国华想了想,委婉的说道:“如果是短火铳呢?”
张准眼前微微一亮,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火铳,并不是只有虎贲铳一种样式的,短火铳也是其中的一种,并且是后世广泛使用的。将虎贲铳改造成短火铳,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反而短火铳因为枪管只有几寸长,更加容易保证质量,加工起来的难度更小。
到时候,每个水兵配备两到三只的短火铳,将极大的增强接舷战的能力。在短兵相接的时候,短火铳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看后世的大片《加勒比海盗》就知道。几乎每个海员,都是至少配备两支短火铳的。
而且,现在的短火铳,都是滑膛枪,射程只有二三十米。虎贲铳要是改装成短火铳,同样有膛线,射程怎么都要有五十米左右。威力要比一般的滑膛短火铳厉害多了。大明朝其实也有自己的短火铳,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鹰嘴铳,可惜性能实在是不怎么样,还是火绳发射的。
姬玉情的护卫,就配备有短火铳。按照技术推测,应该是滑膛枪,射程和杀伤力都不如有膛线的短火铳。如果自己能够将鹰嘴铳改成线膛枪管,使用米尼弹,同时采用燧石发射,性能应该可以提升不少。
沉吟片刻之后,张准沉声说道:“这个可以考虑。”
杨国华顿时大喜过望。
有短火铳帮忙,他们以后的战斗,获胜的几率,将大大的增加。战斗力的增强,意味着杀死的敌人越来越多,获得军田奖励越来越多。未来,真的是越来越光明了。
第118章 这里是我的地盘!
张准在鹧鸪湾周围转了一圈,对鹧鸪湾的地形,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这里的确是天然军港,只要稍加修葺,就能够停泊超过二十艘的大型船只。同时,在鹧鸪湾旁边的空地,还可以修建造船厂和维修厂。空地的面积非常大,同时建造十二个船坞,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根本不用看,就知道这里必然是天然军港。后世的青岛军港,就是在这里发展起来的,地形地貌怎么可能差得了。当然,投资肯定是不会少的,没有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两的白银砸进去,军港建设不起来。而且,要建设军港,还必须涉及到一项物资,那就是水泥。
没有水泥,所有的水下建筑,坚固程度都是令人堪忧的。石灰这东西,并不适合用来修建军港。如果自己真的要将鹧鸪湾修建成大明朝的第一大军港,就要在这里投进去无数的水泥。问题是,水泥这东西,目前还没有人手去搞啊!
在没有机械化的时代,水泥生产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一个最原始的水泥窑,没有上百名工人,是根本不可能开工的。想到到处都要人,张准还真是有些头痛。浮山所的人口基数,还是太少了,还得想办法尽可能的增加这里的人口才行。
“对岸的情况怎么样?”张准忽然问道。
“每天都有几十个军户拖家带口的跑过来的。”杨国华回答。
麻湾的对面,就是灵山卫的辖区。当地的军户,除了将私盐送到浮山所这边来以外,还有人不惜犯险,拖家带口的越过麻湾水面,投奔到浮山所来。杨国华他们每天在麻湾东岸,都能够接收到几十户的军户。
“但是这些天人少了。”杨国华补充说道。
“过一段时间,应该会重新多起来的。”张准自信的说道。
人数减少的原因,是因为官兵准备对浮山城发动进攻,所以各个卫所加强了戒备,当地的军户没有那么容易跑过来了。同时,军户们也有观望一下的意思,免得跑到浮山所这边来白白的送死。但是,随着白沙河战斗消息的传开,逃奔浮山所的军户,必然会出现一个高潮。
“别跑!”
“别跑!”
“再跑!剁了你狗日的!”
正说着,张准的思绪,被连串的吼叫声打断了。
张准抬头一看,发现鹧鸪湾的西面,居然来了四艘舢板,一艘在前面,三艘在后面。前面的舢板,只有两三个人,后面的舢板,却都有六七个人。看情况,应该是前面的被后面的追杀。
在大明朝的末年,全国各地都动荡不安,灵山卫当然不能置身之外。那边的军户闹饷,动作也是此起彼伏的,和鳌山卫这边差不多。就像鳌山卫之前的闹饷一样,灵山卫的闹饷动作,同样没有什么效果,反而死了不少人。灵山卫下层的军户,心底肯定是憋了一肚子的冤屈的。说的直白一点,灵山卫目前也是一堆干柴,只要有人点火,很快就能熊熊燃烧起来。
张准凝神一看,发现前面的舢板上,似乎带头的是个书生。后面的舢板,却是舞枪弄棒的,似乎是某些大户人家的家丁护院之类的。几个大汉光着膀子站在舢板的前面,不断的大呼小叫,要前面的人停下来。
“拦住后面的人!”
“鹧鸪湾是我们的地盘,外人不得乱闯!”
张准冷冷的说道。
杨国华等人立刻吆喝起来,发出警告。
但是,后面追赶的三艘舢板,却是充耳不闻,继续追赶。
“马轶!”张准叫道。
“到!”马轶急忙答应。
“打掉他们几个!”张准面无表情的说道。
“好咧!”马轶立刻兴冲冲的去了。
这次张准前来鹧鸪湾,带来了六支虎贲铳。马轶一支,杨伟国一支,钟无影一支,刘吉祥一支,还有其他两个战士各一支,弹药都是充足的。他们都是跟着张准学习狙击要领的。张准实在是太忙,没有专门的时间来指导,只能见缝插针的对他们进行培训,于是,他们就临时成了张准的保镖,每天都跟随在张准的身边。本来正无聊的他们,听说有打仗打,自然是最乐意不过了。接到命令,他们六个人,立刻顺着鹧鸪湾两边的山地,迅速向海边靠近。
前面的舢板,只有两个人划船,速度显然没有后面的追兵快。眼看后面的三艘舢板越来越近,相互间的距离不过二三十丈。后面的追兵,显得异常的嚣张,明明看到这边有人想要干预,丝毫没有收手的意思。
“我们是灵山卫指挥使王健王大人的手下!”
“你们不要多管闲事!”
追兵不但不停止追赶,反而摆出了身份,气势汹汹,来者不善。
灵山卫指挥使,那是和鳌山卫指挥使一个级别的高官,正三品,也难怪这些人嚣张。
“打!”
张准根本不吃这一套。
在白沙河,他刚刚才揍了一个鳌山卫指挥使一顿,再揍一个灵山卫指挥使,又算得了什么?尊严都是打出来的,不狠狠的教训一下对方,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三艘舢板继续向马轶等人冲来,距离越来越近。
马轶等人早就举枪瞄准了各自的目标。
五十丈……
四十丈……
三十丈……
“砰砰砰!”
六支火铳先后开火了。
“噗通!”
左边舢板上的一个追兵,一头载入水中,显然是被打中了。
其他的追兵,都是微微一愣,一时间有些木然。他们没想到,在他们亮出了身份以后,这边的人,还敢继续开火。更要命的是,他们竟然有人被打中了。在三十丈的距离上被打中,简直是不可思议。回头看掉下水的同伴,只能看到隐约的血色,根本看不到人了。
“砰砰砰!”
没有等他们反应过来,马轶等人已经重新装填好,又开火了。
这一次,双方的距离更近,几乎不到二十丈。舢板在水上是不可能急刹车的,那不是陆地。明知道对方的火铳向着自己发射,想要掉头,却已经来不及了,只好慌乱的蹲下去,躲避攻击。
“噗通!”
“噗通!”
在沉闷的枪声中,舢板上又有两个追兵被打中,一头载入了水中,溅起高高的水花。涟漪不断的荡漾开去,海面只留下一片的血红,落水的人却是不知道哪里去了。
马轶等人之所以会被选中成为第一批的狙击手,就是他们在射击方面,的确具有一定的天赋。经过张准的指点,他们的点杀水平的确有所提高。因此,只射击了两轮,就干掉了对方三个人。在这样的距离上,也算是勉强过关了。当然,和后世的狙击手相比,根本是两回事。
其他的追兵见机不妙,急忙掉转舢板,远远的躲避开去。
“砰砰砰!”
马轶等人继续射击。
追兵们都吓得趴在了舢板上,拼命的向外划船。
没有打中。
既然将对方吓跑了,马轶他们也就没有必要浪费弹药,重新回到张准的身边。
那三艘舢板,已经远远的跑掉了,连掉入水中的三个同伴都不要了,看来是被吓得不轻。
“一群怂货。”
马轶不屑的骂道。
对方算是跑得快,虎贲铳又不能连发,他们才有机会跑掉。要是虎贲铳可以连续发射的话,三艘舢板上的人,一个都别想跑掉。灵山卫指挥使,那是什么东西?居然敢跑到浮山所的地面上来撒野?
那个被追的书生模样的人,和他的两个同伴,狼狈不堪的上岸来了。这时候,大家才看清楚,这书生应该是冒牌货。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虽然穿着书生服,却实在是没有书生的气质。他的气质,更像是浮山城中无所事事的流氓地痞。
书生的目光有些漂浮,很快就看出张准是一伙人当中的领导,急忙向张准拜谢:“谢谢诸位大人救命之恩,小生无以为报!”
张准也看出他不是本分人,眉头悄悄的皱了皱,缓缓的说道:“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
冒牌书生急忙回答:“小生墨煜,灵山卫人士。”
第119章 和墨煜的交易
张准上下细细的打量墨煜一番。
墨煜开始的时候有点不安,后来慢慢的就能坦然处之了。看得出,他经历过的场面应该不少,见识过的人物应该也很多。刚刚才从鬼门关被人拽回来,一点慌乱的样子都没有,这样的应变能力,一般人还真是无法做到。
张准缓缓的问道:“你在灵山卫,平常都做些什么?”
墨煜坦白的回答:“不做什么,无所事事。”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说道:“为什么被人追杀?”
墨煜开始的时候有些犹豫,似乎要编造一个谎言来搪塞,后来想了想,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我调戏了王健的女儿。”
周围的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颇为有趣。
一个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家伙,居然敢去调戏卫指挥使大人的女儿,这不是找死是什么?难怪要被王健的家丁追杀。要不是遇到他们,这个墨煜,一定会被抓回去,好好的教训一番。被打死还算是好的,说不定还会被硬生生的阉割成太监。
张准也对墨煜的话颇感兴趣,好奇的说道:“哦?说来听听。”
墨煜说道:“大人是想听真话?还是想听假话?”
张准说道:“哦?还有这样的说法?”
墨煜说道:“当然。”
张准点点头,说道:“先说假话。”
墨煜说道:“假话是我和王小姐芝麻对绿豆,互相看上了,你情我愿的,私定终身,结果被王健阻拦,棒打鸳鸯。我想要带她私奔,结果她不敢。于是,王健就派人来抓我。”
张准想了片刻,慢慢的问道:“那真话呢?”
墨煜低着头,苦着脸,无奈的说道:“真话是我觊觎王小姐的风采,喜欢上她了,于是想尽办法的接近她。但是她对我不理不睬的,我没有办法,只好半夜翻墙闯入她家,想要去见她。没想到,被王家的守卫给发现了。我一路跑出来,被他们一直追到了这里。”
周围的人都哭笑不得,又有些鄙视。
他们敢情是救了一个采花贼。
半夜翻墙进去,擅闯闺房,那不是采花贼是什么?
这样的事情,要是换了在浮山所,肯定是人人得而诛之。这个墨煜,不被人打死,也要被人扔海边浸猪笼。
果然,张准深沉的说道:“墨煜,你半夜翻一个女孩子的墙?”
墨煜立刻感觉到张准语调的不善,急忙说道:“大人,不要误会,不要误会,我只是想翻墙见见她,绝对没有歹念啊!绝对没有歹念啊!再说,我根本不可能对她动粗的!”
张准冷峻的说道:“你有什么理由让我相信?”
墨煜急忙解开身上的衣衫,将脊背对着张准,说道:“大人请看。”
众人转到他的后面,只看到他的脊背上,居然有好几道鞭痕,不知道是被谁打的。最长的一道,从左边肩膀到右边肋下,几乎有半个手臂长。看到这深深的鞭痕,大家原来对他的厌恶,也就消解了一些,都是可怜人啊!
张准说道:“这是谁打的?”
墨煜的神色有些怪异,好像有些不愿意说,片刻才扭扭捏捏的说道:“是王小姐打的。”
众人都是一怔。
王小姐打的?
张准也微微愕然,好奇的问道:“她……打你?”
墨煜的脸色,越发的精彩,一阵红一阵白的,又是难堪,又是无奈,又是扭捏,完全没有了刚才的风采。在众人的逼问下,他最后还是吞吞吐吐的说了个大概经过。
原来,他喜欢上的这个王小姐,可不是简单人物。她是卫指挥使王健的小女儿,深得家人的溺爱,从小就刁蛮得很。她的功夫也相当的不错,尤其是使得一手好鞭子。在灵山卫城,她比父亲王健还要出名多了。寻常的七八个大汉,根本不敢靠近她,也没有能力靠近她。在灵山卫城,是人都知道王小姐的厉害。
墨煜是吃了豹子胆,居然敢主动挑衅,后果自然可想而知。王小姐几鞭子下来,就有了这些鞭痕。总算是王小姐觉得他手无抓鸡之力,按照她的话来说,就是两个人不是一条道上的,才饶了他的狗命。墨煜后来每次去找她,王小姐什么都不说,抬手就是一鞭子。墨煜痛不过,只好乖乖的滚蛋。于是,见多少次,打多少回,数数脊背的鞭痕数量就清楚了。
张准忍不住说道:“你有受虐的爱好是不是?”
墨煜无奈的说道:“我痴迷上她了。”
张准就不在诘问王小姐的事情。既然是他自找的,被虐也好,受虐也好,都是别人的爱好,自己没有必要多管闲事。他想了想,说道:“所以,你还是想回去灵山卫的?”
墨煜不假思索的说道:“当然。我现在就回去。”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看看墨煜身边的两个帮闲,都是小混混的模样。大概是跟着墨煜的时间长了,倒也不怎么怕事。
其实,大明朝的军户子弟当中,游手好闲的实在不少。大部分的军户都没有田地,没有稳定的收入,根本养不活这么多的孩子。因此,好多军户的孩子,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在外面混世界,独立谋生了。勤快些的,找点儿活干,那些不勤快的,就只能做小混混,靠走偏门混饭吃,勉强活下去的。
浮山所这些游手好闲的人,大部分都聚集在黑豹的身边,上次被张准一窝端了。结果,现在的浮山所,已经看不到多少游手好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