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明-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宦官的主要骨干,曹化淳可没有王承恩那样的恻隐之心,他早就看刘宗周这些人不顺眼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宦官和文官集团的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文官集团每天都在弹劾宦官,而宦官也每天都在费尽心思的琢磨着,如何才能削弱文官集团的力量。

毫无疑问,刘宗周所代表的清流,是文官集团中,很重要的一个派别。他们和宦官的关系,是非常对立的。要是可以借机将刘宗周除掉,乃是大好事。至于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弹,曹化淳才不关心呢。想来几个手无抓鸡之力的文人,也奈何不了他们这些手握兵权的宦官。

“大伴,你不要说话,继续念”

崇祯冷冷的说道。

就好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崇祯一心想要听听,刘宗周到底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自己辛辛苦苦的励精图治,难道就换来臣子这样的评价?这对于崇祯的打击,的确是太大了。以前的臣子攻击皇帝,都说皇帝太懒,不务正业什么的,结果,没想到,自己这么勤奋,居然也被攻击了。冤,崇祯感觉自己比窦娥还冤。

王德化感觉自己又惹祸了,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将这什么劳什子的《痛愤时艰疏》,捅到崇祯皇帝的面前,这下可好,崇祯是真的震怒了。王德化在恨透了刘宗周的同时,又暗自责怪自己的愚蠢,这样的奏疏,居然捅到皇帝的面前,完全是自己找死啊无奈之下,他只好干巴巴的说道:“皇爷,不是什么好话……”

崇祯铁青着脸,冷冷的说道:“把奏章放下滚一边去”

王德化只好哭丧着脸,将奏章放在地上,然后乖乖的滚到一边去面壁思过。四月份的天气,他感觉自己的脊梁骨,都是凉飕飕的,一点暖意都没有,就好像是站在了地狱的边上一样。

崇祯看着王承恩,似乎要他来念,但是微微一沉吟,又不经意的摇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的目光转向外面,抬高声音喝道:“来人念”

门外进来一个有文化的小太监,接过奏章,声音尖锐的念起来:“……厂卫司掌辑察,而告讦之风日盛;诏狱遍及士绅,而官体尊严扫地。人人自危但求无过,欺蒙推诿已成风气;事事仰承天子独断,阿谀逢迎充满朝堂。司法不由刑部主持,罪犯反而更多,皇上勤于办理大小案件,每年亲自审理达数千起,慈悲之心越来越少……”

崇祯的脸色,已经由铁青变成猪肝色了。

刘宗周这根本不是奏疏,这简直是在狠狠的打皇帝的脸啊按照刘宗周这样的说法,崇祯简直是史上第一昏君了。特别是最后一段话,更是让崇祯无法下台。显然,这是在讽刺崇祯越来越喜欢杀人,丝毫没有天子应该有的仁慈之心了。

王承恩暗中观察崇祯的脸色,就知道崇祯是真的生气了。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也只能无奈的叹一口气。说起来,崇祯其实也是挺委屈的,真的。崇祯自己累死累活的,每天只睡一两个时辰,搞得人都要累坏了。结果,臣下不但不领情,还说是皇帝自己不会干活,专门做些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蠢事。你说,换了谁都要生气啊

在紫禁城里的众多太监里面,王承恩的怜悯心是最强的,一般都不愿意看到有人被崇祯问斩。但是,刘宗周这篇奏疏,的确是太尖锐了。崇祯震怒之下,王承恩根本就不敢开口。他暗暗的使眼色,希望那个小太监不要再念,免得继续刺激崇祯。

偏偏那个小太监,完全不懂王承恩的心思,继续念道:“……以钱粮收缴考核官吏,官员更贪,胥吏更狠,所欠粮饷更多。严刑催比税收,百姓全无生路,致使盗贼蜂起。用内臣为总理,户、工两部无所作为;以宦官为监军,封疆大吏不负责任。内臣掣肘,督、抚无权,造成将懦兵骄,朝廷无力约束。接连限期平贼,逼迫将士杀良冒功,天下生灵涂炭……”

“停”

突然间,崇祯怒吼一声。

那个小太监猝不及防,吓得大惊失色,手上的奏疏,也掉落在地上。他吓得急忙匍匐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额头上全部都是冷汗。旁边面壁思过的王德化,更是不敢动,额头上同样全部都是冷汗,生怕崇祯会迁怒到自己的身上。

只有地上的曹化淳,内心里暗暗高兴。刘宗周刚才的一段话,足够让崇祯杀意腾腾了。刘宗周的这段话,不但得罪了内臣,还得罪了无数的官吏。大明朝的真实情况,都被他全部勾勒出来了。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崇祯怎么能够接受?

王承恩知道刘宗周的祸事来了。这不是小祸,而是大祸。皇帝的逆鳞是轻易碰不得的,特别是崇祯的逆鳞。

果然,崇祯怒声喝道:“传旨将刘宗周下狱”

曹化淳立刻响亮的回答:“遵旨”

刚才刘宗周在奏章里面大骂宦官,曹化淳的内心,早就是一团火了。有这个整治刘宗周的机会,曹化淳当然不会放过。他决心要在圣旨的文字上做些手脚。这一道圣旨下去,一定要叫刘宗周永远都不得翻身。

王承恩毕竟有些恻隐之心,便故作关心的问道:“曹公,三大营可以派人将谕旨送到江南吗?”

曹化淳顿时一愣,欲言又止,脸色好像有些尴尬,又有些惊恐,还有些无奈。王承恩的话,正好问中他一个致命的问题,他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崇祯皱眉说道:“怎么啦?”

王承恩无奈的说道:“京师周围,鞑子活动日趋频繁,逆贼张准的骑兵也是四处活动,传旨的使者根本无法越过他们的封锁,除非是有三大营的骑兵护送。”

崇祯顿时木然。

谕旨出不了京师

这是什么情况?这是他被围困了他这个皇帝,旨意只能在京师里面传递,根本无法传递到京师的外面

崇祯的目光,顿时落在曹化淳的身上,冷冷的说道:“曹伴伴,你操持三大营,你怎么说?”

曹化淳能怎么说?在这个时候,就算是上刑场也得硬着头皮回答是,决不能回答不。否则,等待他的,必然是崇祯的又一次震怒。不假思索的,曹化淳立刻说道:“奴婢会派人将谕旨安全的送到江南的。”

崇祯脸上的神色,才慢慢的缓和下来。但是,没过多久,崇祯的脸色,又慢慢的阴沉起来。鞑子对京师的封锁,乃是一时的。鞑子不可能长期在北直隶逗留,烧杀抢掠以后,总是要满载而归的。可是张准……

这家伙乃是山东的地头蛇,在北直隶的势力,也如此的猖獗。他的骑兵封锁了京师的周围,以后自己的旨意,想要顺利的送出京师,只怕不容易啊要是自己的旨意都无法送出京师,自己这个皇帝,还有什么当头……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张准”

崇祯忍不住在内心里暗暗的诅咒这个名字。

……

“阿嚏”

张准忽然间狠狠的打了一个喷嚏。

“谁又在背后诅咒我?”

此时此刻的张准,正在德州附近的德平、陵县等地,视察春耕工作。在他的身边,除了一干的警卫人员,还有刘航、周一鸣等人。除此之外,还有个特殊的女人,就是懿安皇后张嫣。

对于张嫣的行踪,张准并没有严格限制。没有必要。一个女人,就算本事再大,在这个年代,都是没有机会发挥的。除了核心机密,张嫣想要看什么,就让她看什么好了。结果,张嫣从登州城出发,沿着黄县、招远、莱州府、青州府等地,一路看过来,刚好在德平这里遇到张准。

“皇后娘娘,到这里来做什么?”

张准见到张嫣以后,直截了当的说道。

“听说你抄了皇太极的营帐?”

张嫣关切的问道。

“是的。”

张准不动声色的回答。

“有没有发现传国玉玺?”

张嫣非常关心的问道。

张准摇摇头,缓缓的说道:“皇太极不会将此物随身携带的,必然是放在沈阳。”

张嫣有点失望的说道:“真的没有发现?”

随即,又用狐疑的眼光盯着张准,好像是张准将传国玉玺给收藏起来了似的。

张准冷冷的说道:“我不稀罕那东西。”

张嫣半信半疑的看着他,总算没有再问。

其实,对于所谓的传国玉玺,还有祥瑞什么的,张准的确是不怎么在意。对于这类东西,张准真是看得太透彻了。这类象征性的东西,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用处,它的价值,完全是和你自身的实力相挂钩的。只要你的实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搞这类东西,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是,要是你的实力没有达到,偏偏要出头,好像袁术那样,那只有死无葬身之地了。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传国玉玺对于造反者来说,都是不祥之物。在这个时候,张准还不想做出头鸟。

张嫣错开话题说道:“你什么时候跟杨映菡完婚?”

张准说道:“皇太极退出塞外的时候。”

张嫣说道:“那你就要加紧时间,将鞑子尽快的撵出塞外了。”

张准说道:“有劳皇后娘娘亲自督军。”

张嫣说道:“你最近几天,有没有时间?我想你陪我去一趟济南。”

济南?

张嫣去济南做什么?

张准皱眉想了想,很快明白过来了。

张嫣显然是想和朱大典等人会面,看看这些人还有没有继续效忠朝廷的可能。但是,朱大典等人顾忌虎贲军,顾忌张准,要是没有张准亲自陪同张嫣前往,他们根本就不敢和张嫣会面。

现在的山东地面,除了兖州府和东昌府,其他的四府,基本上已经被虎贲军牢牢的控制了。事实上,兖州府那边的官员,包括鲁王在内,都在想办法跑路了。他们如果不跑,等到虎贲军进驻,他们就没有机会跑了。

“行”

“什么时候去?”

张准爽快的说道。

“最好是现在。”

张嫣明显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

“好”

“我们去济南”

张准轻描淡写的说道。

第735章 唱黑脸,敲打敲打某些人

四月份的济南城,其实是非常美丽的,繁花似锦,景色宜人。

张准和张嫣等人,从趵突泉出来,顺着大明湖的两岸,慢悠悠的向前走。这时候的大明湖,已经非常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了。大明湖的两边,生长着很多的柳树,所有的柳树,都已经披着明显的绿色,有的枝条,已经长到了两尺多长。威风吹拂,柳枝不断的摇曳,带给人视觉上的美感。

在湖面上,有一群群的鸳鸯,在快乐的游来游去,在后面荡起长长的涟漪。透过碧绿的湖面,可以看到,在对面的山上,绿树红花,互相辉映,煞是美丽。在绿树红花之间,还有隐约露出来的亭台楼阁。远山近水和晴空融为一色,就好像是一幅巨大的美丽画卷。

今年张准一直都是在戎马倥偬中度过的,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出外游山玩水的,因此,对于眼下的悠闲,张准还是非常的享受的。他一边走,还一边哼起了外人都听不懂的小调。受到张准宽松气氛的感染,张准身边的人,也都是难得的露出了笑容。

然而,跟着张准背后的朱大典等人,却是有苦说不出。因为,他们不是陪伴张准来游玩大明湖,而是来接受张准的敲打的。所以,对于大明湖的美丽景色,他们根本就没有心思欣赏。无论眼前的景色多么的美丽,他们的内心都在煎熬着,度日如年。

张准这次到济南城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敲打一些不安分的人。通俗的说来,就是唱黑脸,震慑震慑某些人。如果这些人死不悔改,或者是对虎贲军的政策,阳奉阴违的话,张准不介意从肉体上消灭他们。朱大典他们,刚好就是张准要敲打的对象。

自从得知张准要来济南城,朱大典他们的日子,就没有好过过。谁也不知道,张准会怎么处理他们,而他们未来的出路,又到底在哪里。张嫣要来济南城,朱大典感觉更加的无奈。张准和张嫣,明显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他朱大典,准备走哪一边?

到了北极阁,张准就停下来了。

北极阁是当初蒙古人修建的,是面积很大的一个阁楼,有前后两殿,东西配房,还有一座钟楼。北极阁的里面,有完善的设备设施,可以供游人在这里休息。张准等人进入北极阁以后,就分散开来。在他们到来之前,其他的游人,自然早就被礼貌的拒绝进入北极阁了。

张嫣走累了,到一旁休息去了,随同前往的还有两位王爷。她和他们有私底下要说,这是必然的。张准也不理会。德王和衡王,都不是做大事的料,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小命,然后是他们的荣华富贵,因此,他们折腾不出什么浪花来。

张准是军人出身,当然不会感觉累,他大马金刀的坐在北极阁后殿的最里面,居高临下的盯着朱大典等人。这样一来,朱大典等人,就有麻烦了。他们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命运,就在张准的一念之间。不由自主的,整个后殿,都寂静一片,谁也不敢发出任何大的声音。

虎贲军进驻济南城以后,实行的第一个政策,就是所有的官员,都全部下岗,然后重新竞聘上岗。没有能力的官员,工作态度不好的官员,想要浑水摸鱼的官员,都被全部清理干净。一个月下来,虎贲军彻底的将整个济南府,包括济南城本身,还有下辖的所有州县的官员,都全部的更换了一遍。

济南府原来至少有三百多名有品级的官员,这就是所谓的官。而没有品级的吏员,也就是所谓的吏,人数可能超过两千人。而在吏员之外,还有所谓的帮闲、跑腿之类的,加起来,也有好几千人。这些人的存在,让济南府的财政负担,非常的繁重。民众缴纳的赋税,相当数量都被这些人消耗掉了。

甚至,为了支付这些人的钱粮,官府还要不断的向普通民众摊派,结果造成民众极大的负担。周一鸣曾经做过不完全的统计,要是在济南城开设一个小小的店铺,每个月至少要上缴三十项的各种摊派。是的,明朝的商业税是很低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其他的摊派,却要比商业税厉害多了。

虎贲军到来以后,将正常田租、商业税之外的所有摊派,都全部取消了。保守估计,至少取消了上百项的摊派。按照张准的一贯作风,周一鸣在济南城的四个城门附近,都树碑作为公告。民众对于虎贲军自然是热烈欢迎,支持到了极点。

按照张准的设想,整个济南城,全部的管理人员,加起来五六百人就足够了。济南府管辖的其他各个州县,大的有一百来人足够了,小的七八十人就能够搞定。人越多,工作效率反而越低,互相踢皮球的几率就越大,这是被后世的无数例子证明了的。

高弘图亲自来到了济南城,负责这里的官吏选拔工作。结果,包括朱大典在内的大批官员,都被全部淘汰掉。被选拔出来的,全部都是原来那些默默无名,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还有部分是那些激进的愤青。当然,还有部分是直接从民众中推选出来的,扎根基层。

济南城原来的驻军,也被全部解散,变成了平民。他们的军户身份从现在开始,彻底的解除了。原来的卫所军官,除了跑掉的,其他的都被张准全部扣押起来,开展培训班,进行洗脑。在洗脑工作完成之前,他们是不可能从培训班里面出来的。

朱大典等人,现在都已经是自由身。嗯,准确的说来,他们是被虎贲军剥夺了官职,但是朝廷那边并没有剥夺他们的官职,因此,他们到底算不算削职为民,还真是不好说。总之,他们的权力,是肯定没有了。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要是他们有别的地方可以去,可以到别的地方去。要是没有,那只有呆在济南城,乖乖的做平民了。只要不是罪大恶极的,引起民愤的,又能遵守《均田令》的规定,将名下的田产按照规定处理的,张准都放他们一马了。

今天,那些真正的官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根本没有时间来陪伴张准。原本三四千人负责的工作,现在只有三四百人在干,他们不努力都不行。陪伴张准出现在大明湖的,基本上都是下岗的官员。带着一群“仇敌”前来游玩大明湖,这样的事情,也只有张准才能想得出来。

事实上,有虎贲军在这里驻扎,张准也不担心他们在济南城搞事。这些人要是有自知之明的话,也不会搞事。否则,等待他们的,肯定是虎贲军的铁拳。要是从搜刮钱财的角度来说,张准还巴不得朱大典他们闹事呢?只要他们一闹事,马上就杀人抄家,所有的财产,都落入虎贲军的手里了。

“相信各位都很恨我张准。恨不得将我千刀万剐,恨不得将我下油锅,恨不得将我剪皮拆骨,可能还有人恨不得扒了我的祖坟。不过,没有关系,恨我张准的人很多,多你们一个不多,少你们一个不少。要是有胆量,有本事,你们可以上来,狠狠的揍我一顿。要是没胆子,又或者是没这个本事,那就算了。”

张准的开场白,也特别的有意思。

“以前,大家在山东的地面上,可谓是过惯了好日子。在场的各位,家里田产至少的,都有五百亩以上,多的甚至有三四万亩。现在,突然被我们从高台上拉下来,大部分的田产,也被充公了,肯定会非常的难受。嗯,我能理解大家的感受。”

“今天我请大家游玩大明湖,其实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跟大家说说心里话。我知道,你们恨我。但是我也知道,恨你们的人,比恨我的人更多。现在的济南府,要说恨你们的人,没有三十万也有二十九万。所以,大家就不要纠结这个问题了。恨,还是不恨,恨我,又或者是恨你们,都已经没有什么意思。关键是,我们要展望未来。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以后的日子,到底怎么过?”

“没错,大家是不能做官了。但是,以后的道路,还没有被完全堵死。我张准给你们的是生路,而不是死路。说真的,我就算下令将你们都全部清理掉,将你们的家产,都全部收归虎贲军所有,相信也没有什么人能给你们伸冤。”

“要说我张准是黄巢那种人,你们今天根本不可能站在这里。你们的尸骨,说不定都已经被野狼给啃掉了。崇祯皇帝?别指望他了。他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从我这边运送过去的。要是没有我的批准,他只能是在京师里面白白的挨饿。”

张准慢条斯理的说道。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希望大家都能够端正心态,面对现实,好好的规划未来的生活。你要是准备继续留在济南城的,就乖乖的遵守相关的法令法规。你自己不找死,我也不会主动的找你们的麻烦。但是,如果你们自己找死,那我也不会客气。”

张准面色凛然的说道。

下面的朱大典等人,自然是内心百感交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没错,张准的确是放了他们一条生活,没有像黄巢一样,将他们都全部宰杀干净。但是,张准也将他们从天堂拉入了地狱,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的官员身份没有了,权力没有了,多余的田产,也都被没收掉了。要说他们的内心,对张准没有一点点的忌恨,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然而,他们就算忌恨,那又如何呢?皇太极和崇祯都很忌恨张准啊,那又如何呢?

起来反对张准?当然可以,前提是他们不要活了。张准的实力,已经如此的庞大,他们基本上看不到可以将张准打败的希望。虎贲军甚至能够在野战中打败蒙古骑兵,这得是什么样的战斗力?假以时日,打到沈阳去,都是必然的。连最凶残的鞑子都抵挡不住虎贲军的进攻,难道还能指望朝廷军队挡住虎贲军?还是不要做梦了。

更重要的是,张准已经将济南城的民众,都发动起来了。现在的济南城,九成九以上的人,都是真心拥护张准的,拥护虎贲军的,剩下的那么一点人,也就是他们这些人,自身的利益受到严重的侵犯,才会对张准有所不满。

然而,他们就算不满,那又怎么样呢?他们都处于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的包围当中,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别人的监视。想要在背后搞点什么小动作而不被人发现,那绝对是不可能的。说得毫不夸张,他们就算悄悄的在背后骂张准两句,搞不好第二天张准就知道了。

朱大典敢断定,要是有什么事,根本不用虎贲军出手,那些被撩拨起来的民众,就会第一个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必须承认,在过去的时间里,他们在济南城,的确是不怎么受民众欢迎的。

事实上,要不是张准的相关政策,他们这些人,早就被愤怒的民众打杀掉了。用张准的话来说,这就是和谐。要是张准有和谐他们的意思,他们的确早就被和谐了。

好不容易才有一条生路,要他们重新鼓起勇气,和张准作对,的确是很难很难。现在的他们,都已经充分的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了。如果自己的人头都挂在了城楼上,说什么都是白搭啊

“都督大人的苦心,我们都知道。我们都谨记都督大人的仁慈,一定会规规矩矩的做人,绝对不会给虎贲军添麻烦的。我们可以对天发誓,一定会遵守虎贲军的所有法令法规,绝不逾越。”

朱大典不得不委婉的说道。

他原来的官职,乃是山东巡抚,是山东最高级别的官员,他要是不表态的话,张准肯定会拿他做文章的。话说,吊死一个小小的巡抚,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最起码,崇祯皇帝是没有能力追究此事的,他朱大典死了也就是白死。

“很好”

张准满意的点点头。

“都督大人,皇后娘娘想请你到旁边来一趟。”

忽然间,那个叫做楚冰雁的宫女,来到张准的身边,低声的说道。

“好”

张准点点头,站起来。

张嫣和两位王爷,私底下聊了这么一段时间,应该是得出一些结论了。请自己过去,大概是要给两位王爷一颗定心丸,免得两位王爷每天都惶惶不可终日的,连头发都快要掉光了。

实际上,张嫣来到济南城,济南城的勋臣权贵,都可谓是望眼欲穿,其中,作为代表的,自然是德王和衡王两人了。得知张嫣到来,两位王爷,当真是有无数的委屈需要申诉,可是,看到张准陪伴在张嫣的身边,两位王爷,马上又萎了。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王爷,都那么有勇气的。那种不怕死的王爷,真是很少很少。不怕死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察觉到自己会死。一旦察觉到,他们马上就会变得非常的害怕。好像明末最为人熟知的福王,原来飞扬跋扈的要死,连崇祯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结果听说李自成要攻打洛阳,马上就吓得屁滚尿流了。

青州城的衡王,济南城的德王,都已经被虎贲军吓唬了不知道多少回。他们两个的胆子,的确不大,而且,性格也明显的偏向于优柔寡断。要是换了别的人,要么是逃往江南,要么是逃往京师,肯定不会继续留在山东的。然而,他俩继续留在了山东,说明他俩的确是想不到更好的出路了。

逃亡京师,处在鞑子的包围当中,情况可能会更加的糟糕。至于逃亡江南,也要抛弃在山东的全部家业。因为漕运不通,他们能带走的东西不多。简而言之,就是他们跑路的话,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资产了。而且,这里面还有一道要命的法令,就是藩王没有旨意的话,是不能离境的,否则,就是叛逆大罪。

此时此刻的崇祯,显然不可能给他们两个旨意,让他俩离开山东。换言之,他俩就算是逃亡到了江南,可能也会被有心人抓起来,当做是叛逆大罪处理。与其落得这样的下场,还不如看看在虎贲军的刀口下,有没有转圜的余地。之前,张准对他俩的态度,并不是赶尽杀绝的,这也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了。

看到张准到来,张嫣便轻轻的说道:“两位叔叔,你们的疑惑和不解,还是请他来回答吧。”

天启皇帝的年纪,其实不是最大的。然而,他是皇帝,皇帝是最大的,因此,张嫣称呼所有的亲戚,都是叔叔,而不是伯伯。事实上,也没有人敢当得起张嫣这样的称呼。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两位王爷需要知道什么?”

德王神情有点坚硬的说道:“都督大人,我将自己名下的田产,都分给亲戚,遵守均田令的规定,为什么不可以呢?”

张准不容置疑的说道:“皇室的动产可以保存,田产和其他不动产绝无可能。”

因为德王和衡王的身份特殊,张准和高弘图等人商议以后,决心要将两个王府名下的田产和不动产,都全部充公,重新处理。他们只能保留自己的动产,也就是浮财之类的。简单的说来,就是只有金银珠宝之类的可以保存,其他的都不可能。

德王和衡王纠结的也是这一点。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将田产分给自己的亲戚,偏偏自己不行?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是王爷,是朱家皇室的人。张准既然要造反,就不可能让原来皇室的人,还保持有那么多的特权。允许他们保留部分金银,已经是十分仁慈的决定了。

其实,张准已经给了他们生路。至少,他们积累的家产,还可以保存下部分来。他们两个的金银珠宝什么的,可能不会很多,然而相对于那些被张准清理掉的大户人家,的确是很优待了。如果换了别的反贼,早就将他们杀人抄家了。

张准继续冷冷的说道:“你们要将田产分给亲戚,那也可以。只要你们公开声明,和崇祯断绝关系,并且放弃藩王的身份吗,我可以允许你们保存田产。”

德王和衡王的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起来。

公开和崇祯断绝关系?

这一招太恶毒了

这就是张准的杀手锏。

山东皇室的财产,主要都集中在鲁王的手上。鲁王是一头猪,张准希望干净彻底的将其宰掉,然后全部没收他的家产。因此,张准根本不会给鲁王任何活下来的机会。德王和衡王,则是两个另类的榜样,要是他们来可以公开反对崇祯的话,对虎贲军的形象,还是很有好处的。

如果有两个王爷公开的反对崇祯,那就可以充分的说明,崇祯的确已经完全失去了天下人的支持了。你看,连皇亲国戚都跑出来反对了,他这个皇帝,还有什么当头?当然,这对于德王和衡王来说,难度很大。在放弃不动产和公开反对崇祯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

德王无奈的说道:“没有了田地,我们可以做什么?”

张准毫不犹豫的说道:“经商”

两位王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一脸的茫然。

经商?

他们可都不是经商的料子啊

张准徐徐的说道:“现在正是经商的好时机。两位的手里,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有大把的商机在等待你们。”

微微顿了顿,张准循循善诱的说道:“要是两位觉得自己经商没有什么把握,可以将资金注入第一钱庄,每年收取一定的利息。”

第736章 竞投!价高者得!

其实,德王和衡王,手上的确没有太多的钱财。两人的财富积累,远远不如兖州府的鲁王一家。两人的私产,要是不计算不动产的话,德王最多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