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刺明-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意回想以前的生活。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忍受了几十年的非人痛苦,现在终于看到幸福日子的门槛了。
男人尚且如此,女人就更加不用说了。听到张准亲口宣布,她们从此将不再是军户的身份,很多女人都激动的抱头痛哭。没有谁比她们更加清楚,作为一个军户的女人,需要承受多少的苦难。和普通的民户女人相比,她们甚至不能称为正常的女人,因为她们的地位,她们的待遇,她们的形象,从来都是畸形的。只有彻底的废除户籍制度,她们才能恢复为正常人。
看着下面这些神情各异,要么激动的要命,要么是痛哭流涕的军户,张准的内心,也同样充满了感触。是谁让他们的日子如此的痛苦?是谁让他们没有过上幸福日子的机会?是谁造成的这一切?无论是谁,都是不负责任的!统治者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肯定会有人取而代之。
“现在,我将各项法令的主要内容,和大家宣读一遍。如果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看贴出去的各项布告。生夏宗也会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负责解释各项法令。”
等人群逐渐的安静下来以后,张准连续宣读了一系列的命令。
张准要发布的命令,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是《均田令》。
均田令的主要内容,之前已经有所涉及,就是每个身高三尺以上的人员,无论男女,只要在黄册上登记备案,都可以分得五亩的田地。这部分田地称为民田。民田不得转卖,不得转让,不得丢荒。主人死后要拿出来重新参与分配。民田不收税。明天三年或者五年调整一次。
浮山所的人口统计工作,在攻打浮山城已经完成城外的统计,登记在册的人口总共是4829人。注意,这个数字是身高超过三尺的人口,不包括身高低于三尺的儿童。如果算上这部分儿童,应该会有6000人左右。浮山城里面,可以登记在册的人口,大约是1600人左右。换言之,整个浮山所,登记在册的人口,大约是6400人左右。
民田的前期测量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并且已经按照五亩的标准划分为一片一片,提前贴上了编号,等待大家的抽签。只要抽签完毕,大家就可以领到属于自己的田地了。王铭宇等人已经准备了大量的木牌,木牌上面有田地主人的名字。到时候,将木牌钉在田间地头,这块土地就有了新的主人了。
王世新以及其他军官的地契,都已经被搜出来,一把火烧掉了。经过统计,用来分配的土地,总共是三万亩左右,这部分田地,大概每个人可以分得四亩。其余还有六千亩土地在遥远的平度州,尽管目前浮山所还无法控制,依然进行了分配,每个人大约可以分得一亩左右。
均田令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鼓励大家垦荒。均田令里面有明确的规定,垦荒出来的田地,归垦荒人所有,同样不需要纳税。每个人名下田地的最高限额是五十亩,意味着只要你能力足够强,完全可以开垦四十五亩的荒地耕种。浮山所周围可以开垦的荒地,至少有几十万亩,足够大家折腾了。
其实,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年代,一个人仅仅依靠蓄力操作,耕种五亩地已经差不多是极限。事实上,即使是最能耐的人,如果不雇工的话,想要耕种十亩以上的田地,也是非常辛苦的。大明朝可没有后世那么先进的工具,牛、马等畜力都是非常稀缺的,好像浮山所,差不多要五十人才能分到一头牛。所以,五十亩的上限,已经足够了。
第二个,是《军田令》。
军田令的主要内容,是每个参军的战士,都可以获得五亩的军田。服役期限为五年。军田可以传给子孙,不用拿出来重新分配。军田同样不用收税。因为军田属于主人及其后裔永远所有,可以算得上是家族最宝贵的财产。相对于民田而言,军田的地位更加的特殊。当然,军田的获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张准明确表示,只要参军,只要安心服役,就可以获得五亩军田。同时,在服役期间,无论是立功受奖,又或者是牺牲负伤,都可以获得军田作为补贴。在这之前,牺牲或受伤的战士,都已经获得军田作为补偿。现在,是张准将田地亲自分到大家手中的时候了。
军田令还规定,军田的选择权优先于民田。因此,军田的质量,会比民田好一些。这当然是为了刺激大家踊跃参军,英勇杀敌,为自己的子孙后辈挣一分永久的产业。古代人的后裔观念都特别严重,只要是能够为后辈子孙谋取福利的行为,他们都会不遗余力的参与。
第三个,是《户籍令》。
户籍令的主要内容,就是废除所有的世袭户籍。
该法令发布以后,在浮山所的控制范围内,再也没有民户、军户、匠户、渔户、乐户、商户、阴阳户等的区别。所有人,都是平民,可以自由从事任何职业。他们的后代,同样不再受到户籍制度的约束。
第四个,是《经商令》。
经商令的主要内容,是废除限制商人的各项规定。明朝规定商人不得穿着稠纱等贵重衣物。尽管后来商人势力兴起,谁也不拿这个规定当一回事。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人敢光明正大的废除太祖的法令不是?张准的这个法令,算是勇敢的走出了这一步。
同时,经商令将商业税基本定为15%左右,相当于七税一。当然,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税率。大明朝的商人,基本上是免税的,以前是三十税一,后来干脆不收了。张准这次将税率定在15%左右,刘航、王铭宇、侯山平等人,都是相当担心的。商人不可能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规定,就主动的跑到浮山所来交税吧?
“玉麟,我们推举你做千户!”
张准刚刚宣布完四项法令,下面就有人激动得大喊大叫。
这样的喊声并不奇怪,军户们的情感需要发泄,奇怪的是,他叫的是张准的字,而不是张准的姓名。一般来说,只有熟人之间,才会称呼别人的字。难道是某个自己熟悉的人?可是,张准扫了一眼对方,发现自己并不认识对方。或许,是对方将他当做了熟人朋友吧。
“玉麟,我们推举你做千户!”
“玉麟,我们推举你做千户!”
“玉麟,我们推举你做千户!”
结果,那个人叫出来以后,其他的军户们立刻跟着叫起来了。
他们叫唤的,同样是玉麟两个字。没有名,没有姓,只有字。说明呐喊的军户,已经将张准完全当做是自己的兄弟一样了。在浮山所,有字的人并不多,都是有一定地位的人。
“我们推举玉麟做千户!”
“我们推举玉麟做千户!”
“我们推举玉麟做千户!”
随着大家的呐喊,加入这个队伍的人越来越多。
最后,所有人都大叫起来,声震四野,响彻云霄。
张准看看左边的刘航,有些疑惑。
刘航飞快摇摇头,表示自己绝对没有组织军户们叫喊这样的口号,完全是大家自发的。他根本不认识那个带头叫喊的军户。事实上,对于张准的受欢迎程度,刘航也是非常惊讶的。这些叫喊的军户,真的是将张准完全当做是生死与共的亲人了。
张准又看看右边的王铭宇。
王铭宇同样摇头,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呐喊,他也有点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呢。刚才带头呐喊的那个军户,他同样不认识。看得出,对方的确是发自内心的呼喊。
侯山平更是不用张准看他,就急忙解释说道:“玉麟,我绝对没有背后组织。从他们的行动来看,应该是大家自发的。乡亲们是真的将你当做是最亲的人了!你为乡亲们谋福利,乡亲们爱戴你,拥护你,才会这样叫唤你的!”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相信三个人没有说谎,应该也没有人背后操作。如果有,最多是三五个人。就好像后世著名的“小平您好”横幅一样,来的非常的突然。这充分说明,你为大家做了实事,大家是绝对不会忘记你的。咱中国的老百姓,是天底下最朴实的老百姓,只要得到一点点的好处,他们都会永远的铭记在心。
对于军户们的这个叫唤,张准当真是百感交集。军户们相信自己,爱戴自己,拥护自己,的确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说明自己所做的一切,获得了广大军户的全力支持。以后无论自己做什么,他们都会全力以赴的提供支持的。有他们的支持,大事可期。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张准才感觉到压力沉重。如果造反没有成功,这些军户们,就要遭受敌人的屠刀。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这样的惨剧出现。
第088章 玉麟!千户!玉麟!千户!
然而,世事难料,乱世当中,谁又敢说有必胜的把握?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很快就要席卷全国。关外的鞑子,更是强大的对手。相对李自成等人而言,皇太极才是真正的对手。后金同样是出于强劲的上升期,他们的制度,他们的勇敢,他们的全民皆兵,让这个民族具有极强的战斗力。要打败鞑子,可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
只看到毛三爷忽然站起来,向张准大声说道:“玉麟,你为我们大家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们都非常感激!没说的,我们都佩服你!我们大伙儿一致推举你为浮山所的千户,请你继续带领我们大家过上好日子!”
老人陈国喜也同样站起来,向大伙儿高声说道:“兄弟们,我们现在有了田地,有了身份,有了盼头!这一切,都是玉麟给我们带来的!我们做人不能忘本啊!只有让玉麟来做这个千户,我们才有更好的日子!大家说是不是?”
下面的军户本来就情绪激动,被两个老人这么一煽动,情绪就更加的高涨了,齐声叫道:“没错,只有玉麟来做这个千户,我们才有好日子过!玉麟,我们推选你为新千户!”
“玉麟!千户!”
“玉麟!千户!”
“玉麟!千户!”
……
所有人都高声呼唤起来。
有人站起来,有节奏的拍掌,掌声越来越响亮,喊声也越来越响亮。
大家不断的呐喊,又不断的拍掌,一浪高过一浪的吼叫声,和同样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相和,整个训练场,都好像沸腾了。每个军户的脸上,都泛着红光,如同是喝醉酒一样。幸好训练场没有屋顶,否则,早就被掀翻了。
刘航向张准低声说道:“玉麟,民心可用啊!看看大伙儿对你的拥护和爱戴!我也真心实意的推举你做千户!除了你,没有人能够胜任这个位置!”
王铭宇点头说道:“对!玉麟,你就做这个千户吧!只有你做这个千户,才能继续带领我们大家过上好日子!”
侯山平也说道:“正是,民心可顺不可逆啊!”
张准似笑非笑的说道:“感觉好像我造反是为了做千户?”
王铭宇就笑了,热切的说道:“扯淡!谁会这么说?没有你的带领,他们能够得到什么?他们甚至连杨昆都斗不过!还指望有田有地,指望废除军户的身份?你也知道,咱们现在控制了浮山所,总得建立一套治理机构吧?不可能什么治理机构都没有!浮山所毕竟有几千人,要是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机构,难道要大家做一盘散沙?你要是觉得原来的机构还好用,那就套用!你来做千户,先将门面撑起来!”
刘航也说道:“就是!玉麟,这个千户只能你来做!你不做这个千户,谁有资格做?别人要是做了,我刘航第一个不服!官兵肯定是要反扑的,你不将大伙儿凝聚起来,怎么抵挡官兵的反扑?”
张准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其实并不抗拒千户这个称呼。千户就千户,有什么大不了的,又没有人规定造反不能叫千户。浮山所的确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结构,否则,浮山所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数千的人口,如何运转?如何组织?如何控制?事实上,除了他自己,又有谁敢担当这个千户?又有谁有能力担当这个千户?
当断不断,反为其乱。
他的本性,就不喜欢虚伪推让的那一套。既然是属于自己的,那就大大方方的承受。
决心已定,张准便站起来,用手势示意大家冷静。等军户们恢复平静以后,张准爽快的朗声说道:“既然大家抬爱,这个千户……我当了!”
微微顿了顿,张准继续朗声说道:“相信我这个千户,一定会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
“我们支持新千户大人!”
“我们支持新千户大人!”
“我们支持新千户大人!”
……
一浪接一浪的呐喊声,再次激动的在训练场的上空回响。
张准情不自禁的内心里咕咚一声,这真的是大明朝吗?怎么感觉像红卫兵时代的火热?甚至,可能比红卫兵时代还要更加的火热?他可是不知道,现在的浮山所,的确是要比红卫兵还要火热多了。
红卫兵那时候不过是精神上的迷乱而已,现在军户们得到的,可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啊!到手的利益,这时候显得格外的宝贵,谁也不舍得丢弃。所有的军户们都明白,从别人的手中,将田地硬生生的抢了过来,别人怎们可能善罢甘休?说不定,现在官兵已经在筹谋反击浮山所了。
如果官兵重新占领浮山所,他们这些军户的下场,可想而知。刚刚拿到了土地的他们,宁愿死,也不愿意将到手的田地再重新交出来。在这个时候,张准就是他们的顶梁柱,张准就是他们的主心骨。他们相信,只要张准担任这个千户,一定可以成功的将官兵阻挡在浮山所外面的。
“玉麟,乡亲们是彻彻底底的认定你了。”
刘航笑眯眯的说道。
“深感荣幸,深感压力。”
张准老老实实的说道。
激昂的欢呼足足持续了半盏茶的时间,才逐渐的消散。
张准随即宣布散会,同时召集生夏宗的几个骨干进入千户官厅议事。
原来的千户官厅,现在自然成了张准处理政务的地方。生夏宗的几个骨干,也是在千户官厅这里处理事务。张准进入千户官厅以后的第一件要务,就是过问田地抽签的事情。经过商议,决定在明天早上,也就是崇祯七年的五月初九,就正式抽签,将田地分到大家的手中。
当天晚上,张准去看望了受伤的杨千强和其他的伤员。发现没有大碍,这才放心。牺牲战士的葬礼,还有立功战士的庆功会,暂时还没有时间举行。现在最要紧的,乃是将民田和军田都分到每个人的手中。这是最最关键的一步,一天都不能拖延。护卫队的战士,对田地也是非常关心的。张准当晚也睡在了军营里。
浮山所的军户们,当天晚上基本上都激动得睡不着。有人很早就到来了训练场,占据一个最好的位置。杨凯德、陈国喜、毛三爷等老人,因为年纪大了,觉少,更是早早的就来到了训练场,霸占了最前面的位置。三个老人家都出动了,别人更是闻风而动。结果,晨曦还没有出现,训练场已经聚集了两三千人了。
第二天,就是崇祯七年的五月初九。天还没有亮,所有的军户,都已经全部到齐了。数千人拥挤在训练场上,场面非常的壮观。护卫队的战士,全军出动,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相对于昨天的喧嚣,今天的训练场,显得格外的寂静。
张准也很早就来到了训练场。
阅兵台上面已经准备好了多个木箱,划定好的田地号码,就在木箱里面,自己抽到多少号就是多少号。王铭宇、刘航、侯山平等人都在阅兵台上面,负责主持抽签仪式。
辰时,张准上台宣布抽签仪式正式开始。
首先上台抽签的,应该是一号。
“一号上来!”
负责主持抽签仪式的王铭宇大声叫道。
下面没有反应。
军户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看到一号的影子。
王铭宇又重复了两遍,那个一号还没有出现。
张准走到台前,大声叫道:“哪个是一号?赶紧上来抽签啊!婆婆妈妈的做什么?是不是不要田地了?一号,谁是一号?马上到上面来!再不来,就要作废了啊!”
下面还是冷场。
军户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多人都在查看自己手上的标签,结果发现自己都不是一号。有人悄悄的感慨,这个一号真是神人,居然连田地都不要。大家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几亩地?
张准有些生气了,正要训斥两句,让对方不要耽误时间,忽然听到杨映菡的声音远远的传来:“玉麟,一号是你自己!”
张准一愣。
靠,一号是我?
下面的军户也是又好奇又好笑,目光齐刷刷的落在张准的身上。
一号居然是张准?这不是开玩笑吗?
张准翻看自己军装的口袋,果然,从里面掏出一张纸片,的确是一号。原来,王铭宇负责分配抽签顺序的时候,顺手给了张准一号。不过,这家伙也是顾头不顾腚的,大概是忙昏了头,连一号是谁都忘记了。不过话说回来,今天他的确是忙疯了。要不是太激动,太高兴,太兴奋,他早就昏迷在某个角落里了。
“既然我是一号,我来带头抽签!”
张准很快反应过来,将手中的纸片向大家晃了晃,朗声说道。
他来到木箱的面前,伸手从里面掏出一张纸片。
王铭宇接过来,高声宣布:“杨家屯,甲字二二三号。”
张准疑惑的问道:“这是哪里?”
王铭宇表示自己不清楚,急忙翻看账册。看过以后,神色有些怪异,低声说道:“大人,你的手气不是很好,抽到了比较远的田地。”
张准若无其事的说道:“还好。”
他抽到不好的田地,证明这个抽签的确是公平的,任何人都没有话说。要是抽到一份太好的田地,军户们说不定就要怀疑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了。
王铭宇便宣布了张准的抽签结果,随后将黄色的地契送给张准。原来的地契已经全部烧掉了,这些地契都是新拟的,上面标明了田地的位置,面积大小,户主姓名等。民田的地契是黄色的,军田的地契则是红色的。张准现在拿到的,乃是黄色的地契。
下面的部分军户,对于杨家屯甲字二二三号田地可是熟悉,听到张准抽到这个号码,都忍不住窃窃私语,颇为惋惜。这个号码的田地,大部分都在靠近崂山的地方,大部分都是旱地,农作物产量不高。又经常有老鼠出没,将庄稼咬掉,一年到头,收成实在是有点少。尽管做了一定的补偿,在军户们的眼中,还是属于比较差的一类。
现在,连张准都抽到这样的田地,大家自然而然的深信,抽签肯定是公平的。要是自己抽到张准这样的结果,只能怪自己的手气不好。不过话说回来,田地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只要自己精心耕种的话,丰收还是很有希望的。老鼠之类的,同样是有办法灭绝的,关键是自己有没有那么心思罢了。
张准扬声叫道:“乡亲们,关于抽签分地,泽林已经尽可能的做到公平公正,田地都是大家亲自测量的,划片的时候,大家也都在场。因此,每一片田地,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我张玉麟既然抽到了二二三号,那就是二二三号。以后,这块地就是我的了,大家不要跟我抢!不然我揍他!”
台下的军户们顿时哈哈大笑。
有了张准这个小小的插曲作为开端,后面的抽签仪式,非常的顺利。从二号开始,一直到六千多号,一天的时间,就全部抽签完毕。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军户们都兴奋得不行,好多人立刻跑到田间,去实地察看属于自己的田地去了。
因为之前划片的时候,军户们都是有参与的,尽可能的划得公平公正,这时候无论抽到哪一片,大家都不会有丝毫的怨言。有的,只是获得土地以后的喜悦。当然,也有人对张准的手气表示同情。比如说彭勃。彭勃抽到的绝对是上上签。同时抽到上上签的,还有负伤的杨千强,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安慰了。
三个主持人最后抽签。结果,他们抽到的田地,也不太好,旱地居多,还有野兽出没。刘航忍不住埋怨,说是张准带坏了手气。张准对着他翻白眼。最后,四个同命相怜的人,一致商量决定,下次如果再有类似的抽签,一定不能让张准先来,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差,还带坏了其他人的运气。
抽签分地足足用了一天的时间才结束,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更加细化的工作了。例如将木牌插到各地的田地,表明主人的姓名,以免有人搞错。还要分配种子和畜力,整修水利,整修道路等。这一连串的工作,都非常的繁琐,非常的复杂。显然,张准是没有时间来管这些了,全部交给王铭宇和侯山平去操作。
张准自己抽到的田地,也都扔给未来老婆杨映菡去处理了。杨映菡抽到的田地,不算好,也不算坏,一半水田,一半旱地,属正常水平。杨家人抽到的最好田地,是杨凌雪这个丫头,杨家屯最肥沃的水田被她拿到了。看着手中的号数,小丫头一直抿嘴笑个不停。杨锐锋的运气和张准一样的糟糕,都是旱地居多,周围还有野猪和黄鼠狼出没。幸好他和张准都不需要依靠田地吃饭,否则,两人光是整理田地,就要耗费无数的精力。
其实,杨映菡自己,忙着清点王世新留下的资产,根本没有什么时间来搞田地,都是家里人在操办。黄氏分到了田地,心已经不在精盐这边了,风风火火的下地干活去了。她特别喜欢种地。站在属于自己的田地上,内心感觉就是踏实。老人家虽然不明白大道理,却用实际行动说明了一个大道理:乱世,粮食比银子更加重要。
薛知蝶、薛凝影两人同样有份抽签,两女抽到的田地,和杨映菡差不多,算不上好坏。唯一比较巧合的是,两女的田地,刚好挨着杨映菡的,将来应该可以一起耕种了。不过,两女肯定是不会自己耕种的,她们哪里有哪个技术?就算有那个技术,也没有那个能力。
幸好,在当初制定规则的时候,张准等人规定田地不得买卖,不得转让,但是可以租给别人耕种。至于收取什么样的租金,才会有人接管耕种,那就是双方协商的事情了。反正,张准本人的田地,是不用操心了,一切交给杨凯德搞定。
杨国华他手下的那些海盗,同样参与了抽签。无论抽到什么样的田地,他们都已经很高兴了。这可是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他们在杨家屯没有亲人,自己又无法耕种田地,必须租给别人耕种。尽管如此,他们已经非常的高兴了。
当天晚上,张准回到军营,检查防务,顺便听取有关的战况汇报。负责汇报战况的,乃是邹明加。这次攻打浮山城,护卫队彻底的消灭了浮山所原来的高层,将朝廷在这里的统治机构,连根拔起。总旗以上的军官,基本上被肃清。
千户王世新,死。
副千户唐博德,死。
百户陈金荣、孙国民、赵彤秀、钱耐乐等……死。
总旗李青林、王大鹏、张天山、何宏伟等……死。
唯一幸存的军官,只有总旗周石文。他是匠户,属于张准要保护的技术人员行列。况且,他一早就通过耗子和护卫队取得了联系。只是没有机会离开浮山城,无法为护卫队效力而已。
第089章 让火铳上刺刀
现场清点,总共有尸体三百七十多具,其中有武装的大约三成,其他的都是非武装人员。为什么非武装人员死伤这么多?主要是王福海临死前疯狂的杀死了自己的家人,至少有五六十人之多。此外,还有部分活跃于浮山城内的无赖,试图趁火打劫,浑水摸鱼,结果被护卫队就地处死,以儆效尤。
还有部分的黑心商人,这次也遭受到了军户们镇压,愤怒的军户将怒火发泄到了他们的身上。同时,千户宅原来助纣为虐的很多人,例如管家、账房之类的,也都被镇压了。还有部分百户、总旗的家人,同样死于战乱。至于其他的,就是战争带来的无辜的伤亡了。
护卫队这边,总共有九名战士牺牲,三十多名战士负伤,其中包括乙队队正杨千强。另外,冲入城内协助战斗的军户,也有三人战死,十多人负伤。牺牲和负伤退役的战士,都获得军田奖励。但是牺牲的民户,由于不是军人的序列,只能给一些象征性的补偿。规定毕竟是规定,是不能随意删改的。
总的来说,这样的代价,是张准能够接受的。
想要打仗不出现伤亡,只能是在神话里面。
“大人,这是缴获的武器数目。”
邹明加继续报告。
缴获的各种武器清单也罗列出来了。
在这次战斗中,护卫队总共缴获各色火铳41支,腰刀237把,长矛75根,钩枪11根,合力弓25把,箭镞308支,火油35罐,檑木16根……还有一些损坏的暂时无法修复的武器,没有统计在内。
这些武器的质量,普遍不好。部分武器的质量,甚至还不如护卫队自己的,尤其是长矛,质量实在是太差了。张亚铁和彭勃用缴获的长矛做实验,两根长矛狠狠地一撞,其中一根就要断掉。甚至两根长矛同时断掉的情况都有发生,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这样的武器质量,还想战胜别人,实在是太天真了。
张准于是下令,留下部分质量较好的武器备用,其他的武器,都送给二线的护卫队、武工队之类的。在这次攻打浮山城的战斗中,他们的表现同样很突出。部分表现出色的,在战斗结束以后,就被补入了护卫队主力。同时,伤退司的人手,也继续增加。
在这些被缴获的武器里面,最先派上用场的,乃是缴获到的41支火铳。它们很快被装备到杨子轩的队伍里。这样一来,杨子轩的小队,就变成了纯火器的火枪队,极大的增强了火器的杀伤力。但是,经过反复测试,这些火铳的杀伤力,实在是不怎么样。要射程没射程,要射速没有射速,要杀伤力没有杀伤力。如果没有更好的火铳,例如鲁密铳这样的,火枪队的战斗力,还不如一个长矛队。唯一可取的地方,就是枪声非常的响亮,能够震慑部分敌人。
“先装备着吧。”
张准只能这样告诉杨子轩。
民田分配抽签告一段落以后,军田的分配又提上了日程。不过,由于军田的数量不多,都是有名有姓的,倒不是很复杂。五月初十早上,军田的发放仪式,同样是在训练场举行。
张准亲自负责给每个官兵或者家属发放军田地契。军田的地契是红色的,非常的引人瞩目,上面还有六角星的背景标志。说到这个背景标志,还是很不容易才弄上去的,为的就是表明这份地契的不同。最先发放的,乃是当初在伏击黑豹的战斗中牺牲的三个战士,张准将鲜红的地契,送到他们亲人的手中。随后,林斌等人也拄着拐杖上台来,领取属于自己的军田。
由于军田的特殊性,每个领到军田的人,内心都觉得异常的滚烫。从此以后,他们无论是受伤还是牺牲,又或者是正常退役,他们都已经给自己的子孙,挣得了一份宝贵的家业。因此,大家对于自己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