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明-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不调查也行,只要派大军过来镇压就是了。只要能够使用武力将张准碾平,什么样的扯皮都不存在。要是朝廷有足够的能力,直接派遣大军,将张准从安东卫驱逐出去,甚至是直接将张准抓起来,一刀剁了,悬首示众,一了百了,什么样扯皮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问题是,朝廷不是没有这个能力吗?要是朝廷能够动用武力将张准解决,还需要他史可法到这里来做什么?想到这里,史可法不免觉得一阵深深的悲哀。什么时候朝廷居然软弱到这样的地步了?明知道对方是狼子野心,却不得不虚以委蛇。悲哀啊,真的是太悲哀了。堂堂天朝上国,居然沦丧到如此的地步了。

好大一会儿以后,史可法才勉强镇定心神,将自己的思绪从悲哀中拉回来,外强中干却又态度强硬的说道:“我会向朝廷申报,要求彻查此事。在搞清楚事情的真相之前,我代表朝廷要求虎贲军撤出安东卫。”

张准笑眯眯的说道:“史郎中,其实,我实话告诉你,安东卫是宋德钢请我进驻的,我有合法的手续和程序。”

史可法顿时大皱眉头,随即断然说道:“宋德钢?不可能”

张准变戏法的掏出一份公文,随手扔到史可法的面前。

史可法迫不及待的拿过来一看,可不,这份公文的确是宋德钢发来的,大意是安东卫的盗贼猖獗,他力有不逮,请求东江镇派兵支援。公文的最后,还明确的表示,为了防止五莲山的盗贼死灰复燃,请求张准长期在安东卫驻军云云。

看完这份公文,史可法觉得自己的胸膛都要炸开了。这个张准,当真狡猾。在鲁王府的借口之外,还多了一个宋德钢的借口。鲁王府的借口,还有些破绽,这个宋德钢的借口,却是无懈可击。从明面上来说,这一切都是合乎要求的。从暗面上来说……暗面上谁是张准的对手?

张准长长地叹息一声,感慨的说道:“其实,我的兵力也很紧张,哪里有时间管安东卫的事情?只是老朋友有难,我不得不出兵。你看,我还没有要求朝廷的补贴呢,朝廷就派人来问我是不是居心不良了。唉,这年头,好人真是做不得。朝廷也不知道是怎么做事的,连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没有搞清楚,就随便派人来兴师问罪……”

史可法本来已经将自己的怒气压下去了。这件事牵涉到宋德钢,他不得不慎重,否则,胡乱指责,会得罪另外一个总兵官。这年头,总兵官都是实权人物,哪怕是总理、总督、巡抚、督师之类的,都不敢轻易得罪。可是,张准这样说话,史可法就忍不住了。

张准故意这么说,简直是在直接扇他史可法的脸,将朝廷上下都狠狠的讽刺了一番。史可法对朝廷忠心耿耿,自然要积极维护朝廷的尊严。因此,明知道张准可能立刻翻脸,他还是怒声说道:“公文是真是假,尚未可知你擅自派兵进驻安东卫,却是事实”

张准潇洒的耸耸肩,两手一摊,随意的说道:“既然如此,史郎中不妨去青州城找宋德钢对质啊宋德钢是老实人,不会说谎的”

史可法只觉得一口气憋在喉咙上,一口气接不上来,差点儿没昏死过去。幸好,他迅速的用力的咽了咽口水,才避免让自己昏迷过去。他的确是被张准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找不到反驳的言辞。可能在派兵进驻安东卫的那一刻开始,张准就准备好所有的说辞了。

公文是真是假,他一眼就能判断出来。事实上,这份公文的确是真的,的确是宋德钢发出来的。宋德钢驻军在青州城,对莱州府和登州府的动作,自然是最关心了。他越来越觉得,跟着朝廷是没有什么前途了,还是早点投靠张准是王道。尤其是黄县大战以后,亲眼目睹那么多的鞑子首级,宋德钢就下定决心了。

其实,在之前,宋德钢的家眷,都已经在即墨县安居乐业了。他本人完全是裸官。要是有危险,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但是,张准要求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继续驻守青州城。于是,宋德钢就继续在青州城担任总兵官。否则,张准也不会在作战计划里,那么淡定的将青州城化作自己是自己的领地了。

发一份公文请张准驻守安东卫,在程序上,绝对是合理合法的。张准是东江镇的总兵官,同时又是后军都督府大都督,同样属于明军的战斗序列。宋德钢同样是总兵官,遇到难题,向他求援,谁也不能说有什么不对。至于张准是反贼一事,宋德钢完全可以装傻。既然诏书已经招抚了张准,而张准又接受了招抚,那张准就不是反贼了。难道皇帝还能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

因此,宋德钢也完全不怕上头来找自己的麻烦,一道诏书就能够顶回去。事实上,可能来找他麻烦的,只有山东巡抚朱大典。但是,朱大典会来找张准的麻烦吗?当然不会。朱大典和张准当初是有协议的,谁也不能派遣其他的兵力进入青州府。如果一方违反,另外一方有权做出适当的反应。

安东卫的事情,是他朱大典控制不住自己的手下,结果官军首先有人进去了,张准后来才派人到达的。这件事要是曝光,对他朱大典一点好处都没有。因此,朱大典唯一的选择,同样是装傻,故作不知。反正,兖州府知府李懋芳和他不对路,就任凭李懋芳折腾去吧。

张准又抽出一份资料,随手扔给史可法。

史可法扫了一眼,条件反射的说道:“假的,都是假的……咦?”

他忽然觉得不对,急忙睁大眼睛,仔细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审阅起来。随即,他好像是抓到一个烧红的烙铁一样,下意识的松开资料,结结巴巴的说道:“什么?东虏又要入寇?”

张准淡然自若的说道:“史郎中,慢慢看,后面还有两页呢。”

史可法急忙镇定心神,重新将资料拿起来,拿掉第一页,然后继续看。看了片刻,发现资料拿倒了,又急忙纠正过来。结果,他越看越是慌乱,越看脸色越是苍白。甚至,张准能够明显的看到他的手在发抖。可以想象得到,史可法的内心,是多么的震惊。

史可法是不得不震惊。鞑子去年才刚刚入寇完毕,惨状还历历在目,现在又要入寇了?而且,根据资料上面的描述,这次鞑子的入寇,兵力要比之前的两次入寇还要多得多。换言之,就是鞑子这次的入寇,危害程度要比前两次更深。现在的明国北部,很多地方还是一片的废墟,明军也是一团散沙。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阻挡鞑子的第三次入寇?

张准慢慢的说道:“这是我安插在沈阳的细作送回来的,属于最高机密,史郎中还是第一个看到这份情报的外人。”

史可法艰难的咽了咽口水,一点都没有觉得荣幸的意思,反而有点期待的说道:“或许,只是虚惊一场?”

张准傲然说道:“信与不信,不在我,而在于史郎中。”

史可法眼神漂移,有点心虚的说道:“或许,鞑子厉兵秣马,并不是要入寇……”

张准点点头,轻描淡写的说道:“我估计也是。可能是皇太极觉得沈阳的冬天有点冷,要迁移到归化城去过冬。听说蒙古人对鞑子的招待,是非常热情的。有几十万匹的战马,还有大量的美丽女人。蒙古人也要变成八旗了。林丹汗有两个遗孀,现在都成了皇太极的女人。”

史可法下意识的说道:“也许是。”

张准站起来,惬意的伸伸懒腰,笑眯眯的说道:“既然如此,就此别过。最近天色还不错,我准备到海边钓鱼去。不知道史郎中有没有这样的雅致,陪我一起去钓鱼?”

史可法下意识的说道:“你去钓鱼?不行……”

张准不以为然的说道:“有啥不行的?皇太极既然都去归化城郊游了,我们也乐得轻松轻松。”

史可法无奈的说道:“对不起,我的心很乱……”

张准漫不经意的说道:“史郎中累了,不如先休息一下如何?”

史可法晦涩的说道:“好,好,好。”

他连说三个好字,却是没有丝毫的笑容,甚至语调也有点发僵的感觉。事实上,自始至终,他都一致捏着张准给他的情报资料,一直都没有放下。哪怕是要回去休息了,他也没有放下资料。

张准拍拍手,就有人进来,将史可法领走了。

在出门的时候,史可法不小心踢到了门槛,差点儿摔倒。但是,他根本不在意,稳定一下自己的身体,紧紧的捏着手里的情报资料,好像行尸走肉的去了。

“这个史可法……”

张准轻轻的摇摇头。

这个史可法,当真是顽固得很。直到现在,还对朝廷如此的愚忠。不过,要是随随便便就改变自己的立场,那就不是史可法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史可法要比张慎言更加的让人尊敬。

“小陆备马准备出发”

张准扬声叫道。

他不是要真的去钓鱼,而是要去芙蓉岛实地察看察看。如果虎贲军真的在沧州附近和鞑子骑兵野战,那么,芙蓉岛这个后勤运输码头,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他要亲自实地考察过,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第539章 抗击鞑子,带点私活

莱州城(掖县)的北面,大约二十里,就是绵延的海岸线。

张准过了莱州城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疾行,目标是王徐寨前所。之前他说在芙蓉岛钓鱼,其实是不对的,纯粹是撩拨史可法来着。准确来说,张准需要的港口位置,在王徐寨前所。

王徐寨前所距离莱州城大约六十里,以前属于大明水师的战斗序列,后来荒废了。码头、栈桥、仓库、营房、泊位等设备设施,都全部荒废了。不过,由于基本的构造还在,港口也没有被泥沙堵塞,因此,整修起来,也不会特别的费事。如果要将其扩建成军用港口,可能有点难度,要改建成一般的民用码头,却是不怎么费事。

不要看莱州府的北面,海岸线很长,可能有很多的港口存在。其实,这种认识完全是错误的。在莱州湾的沿岸地区,港口的数量非常稀少。因为大部分的海岸都是滩涂,根本是不能用来做港口的。这里是著名的莱州湾盐场所在地,每年出产的粗盐,高达数千万斤。如果开足马力生产的话,不会比北方的长芦盐场和南方的江淮盐场差太多。

虎贲军控制莱州府以后,很重要的一个经济发展方向,就是收编和改造这些盐场,让其开足马力生产,然后将粗盐大部分都转化为精盐,运送到各地贩卖,然后赚取巨额的利润。眼下,精盐的利润,已经基本达到最大化,每个月张准都有接近十五万两白银的进账。加上玻璃的利润,张准每个月至少有二十五万两银子的收入。这就是张准的底气所在——有钱,想怎么砸就怎么砸。

话说回来,对于目前的收入,张准还是不满意的。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来钱总是太慢。精盐的产量上去了,就意味着要开拓更多的市场。虎贲军目前销售的精盐,基本上已经达到上限了。毕竟,人口和市场都是有限的。山东和淮安府、归德府等地的市场,都完全饱和了。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就要向北直隶、南直隶和更深的中原挺进。甚至,张准一度考虑过要开辟海外市场。

其实,张准准备在北直隶大动干戈,还有个不能公开说出口的原因,就是要将长芦盐场破坏掉。长芦盐场的地理条件,要比莱州湾盐场要好,粗盐的产量和质量,都要比莱州湾盐场高。长芦盐场每年出产的粗盐,基本上垄断了北直隶和山西的市场。

张准的精盐,想要进入北直隶,非常不容易。一涉及到钱袋子的问题,所有的大明官员,都好像猫头鹰一样的警惕。哪怕是最细微的瞒天过海的伎俩,都瞒不过当地的官员。只要是有可能危害到他们利益的,他们都会一口回绝。孙维娜、黄四郎、郭明泰等人,在北直隶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始终没有什么起色。

北直隶和南直隶之所以叫直隶,就是没有自己的布政使、按察使、都司系统,政务直接由六部管辖。换言之,北直隶和南直隶的知府,直接面对的都是六部的高官。说的更白一点,就是这些地方官员,都是六部高官的亲信。长芦盐场本来就是各位高官的提款机,张准现在准备砸别人的钱袋子,六部高官怎么可能同意?

既然软的不行,只有来硬的。要是能够将长芦盐场破坏掉,断绝掉北直隶的食盐来源,莱州湾盐场出产的粗盐和精盐,就可以渗透整个北方的市场,将北直隶这个大市场抢夺过来。长芦盐场要是被破坏掉,六部高官也只能是干着急。

长芦盐场南起黄骅,北到山海关,都处于沿海地区。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们是接受天津水师的保护。按照张准的计划,本来是要用海军冒充海盗,先将天津水师打败,然后直接炮轰这些盐场的。但是现在看来,没有必要进行得这么直接,这么粗暴,这么授人把柄。鞑子不是要发动第三次入寇吗?鞑子只要南下,长芦盐场肯定要受到冲击。虎贲军只要披上抗击鞑子的外衣,很多事情,都可以光明正大的进行。

“大人,你的速度太快了,我有点跟不上。”

王铭宇在后面气喘吁吁的说道。

张准经过莱州城的时候,将王铭宇也叫上了。一旦虎贲军真的在沧州和鞑子骑兵周旋,王铭宇这个知府,就要亲自抓后勤供应。于是,这位年轻的莱州府知府,才刚刚学会骑马不久,就被张准抓到了马背上。一路上颠簸过来,他就有点跟不上了。

“嘿嘿。”

张准干笑一下,放慢了速度。

幸好王铭宇是军户出身,身体还是比较壮实的,尽管被马背颠簸得厉害,还能够忍受。要是一般的文官,好像周一鸣等,还真是有点麻烦。卢象升这样能文能武,还能骑马飞驰的文官,的确是不多的。高弘图、张慎言等人,出入要么是坐马车,要么是坐轿子的。

“大人,你胯下的可是千里良驹,动一动,就能抛下我好远。”

王铭宇无奈的埋怨着说道。

“呵呵”

张准又是一阵微笑。

他今天骑来的,乃是白龙驹,速度是相当的快。王铭宇骑的只是普通的战马,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还是那种最温顺的战马。没脾气的战马,自然不会跑太快。单纯就速度而言,白龙驹的确可以抛下王铭宇的坐骑好几条街。

“这边的道路要修一修。”

张准缓缓的说道。

“好我知道了。”

王铭宇当即记录在案。

莱州府北部的道路,还算是可以的,从昌邑、潍县到掖县的道路,都经过专门的修葺,要比以前好走多了。但是,从掖县(即莱州城)到王徐寨前所的道路,还没有来得及派人修理。以前,谁也没想到,王徐寨前所这么快就要重新投入使用的。当时的猜想,是虎贲军反攻辽东的时候,才需要涌到王徐寨前所的码头。

修好道路的目的,当然是有利于物资的输送。眼下陆地上的物资输送,主要依靠独轮车、牛车、平板车等。如果是水泥铺设的硬底路,运输的速度要快好几倍,成本也大大的降低。但是总的来说,陆运的成本,还是要比水运高得太多。只要有可能,虎贲军都优先选择水运。

“哒哒哒”

马蹄声清脆,王徐寨前所很快就到了。

“大人。”

周正宇上来迎接。

接到张准的命令,周正宇就驾驶战船,提前在王徐寨前所靠岸了。

一旦张准决定在北直隶开辟战场,肯定离不开海军的大力支持。海军可以帮助陆军在海岸边实施有效的激动,还能让鞑子望洋兴叹。更何况,在抗击鞑子的同时,张准还安排了不少的私活给海军去干。有些私活只能悄悄地私底下秘密的进行,张准就将周正宇叫过来,面授机宜了。

“走吧”

看到所有的人员都已经就位,张准点点头,跳下马来,带着一行人,直接来到王徐寨前所的码头边。

当初大明水师在这里修建水寨,其实是作为登州城的补充,满足对辽东航运的需要。在大明水师兴盛的时候,码头的规模还是很大的,足足有二十个大型的泊位。在当时,这么多的泊位,算得上是较大规模的港口了。万历年间,明军在朝鲜和日军作战,很多物资也是在这里起运,然后送到朝鲜的。

当然,现在码头已经荒废了。栈桥没有了,仓库也没有了。只要能够拆来卖掉的东西,都全部没有了。整个王徐寨前所的军户,都已经按照《户籍令》的相关规定,被解除了军户的身份,又分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老老实实的耕地种田去了。

“要每天装载二十艘商船的物资,必须加装很多设备。”

“你们海军要拟定一个基本的计划,然后和王铭宇协商,尽快的将码头的功能恢复过来。”

张准缓缓的说道。

一旦真的开战,海军的运输任务还是相当重的。如果海军的后勤供应接济不上,在沧州的虎贲军,就会陷入困境。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海军有足够的运输船,关键是如何有效的组织起来,实行最高效率的运转。

好在从王徐寨前所到黄骅港,距离真的很近,一天就能够来回。而且,这段水路,非常的平静,不会有什么风浪,哪怕是最原始的舢板,都可以来去自如。关键是,要加快货物装卸的速度。在王徐寨前所装货,在黄骅港卸货,速度一定要快。

要满足这个要求,必须安装大量的龙门吊、滑轮组,还要建造大量的仓库,用来囤积各种战略物资。还要专业培训一批装卸工。幸好,这些都是民用的设备设施,鹧鸪湾码头那边就有现货的,只要拉过来安装上去就是了。至于清理泊位,只要有人手即可。至于修建栈桥,在有了水泥以后,工期也可以大大的缩短。

张准初步的估算一下,要恢复王徐寨前所码头的使用功能,可能要三万两白银左右。对于一个纯粹的民用码头来说,这样的投入还是比较高的。既然是民用,那就应该是民间投资,虎贲军一般不投入。但是,从长远来说,这笔钱是值得的。因为,日后反攻辽东,王徐寨前所的码头,同样是能用上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莱州府的物资生产,要比登州府多得多。武器、粮食、弹药,甚至是兵源,都主要是在莱州府产生。日后反攻辽东,主要的物资供应,应该是同样来自莱州府。物资直接在王徐寨前所装船,要比在登州城装船更加的快捷。登陆辽东,和在沧州开辟战场,完全是两回事。同样的兵力投放,登陆辽东所需要的物资支持,至少是在沧州开辟战场的好几倍。

事实上,要是只有七千人的兵力,张准根本不可能登陆辽东。那里可是鞑子的地盘,鞑子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能够给张准制造非常大的压力。想要打到别人的家里去,你自身没有十二分的力量,只有被人打的份。最保守的估算,登陆辽东,没有两万精锐,基本无法立足。鞑子南下,只是为了抢掠,拼命的劲头会弱一点。但是自己的老巢受到攻击,鞑子就要豁出去了。

“十二月底完工,时间上来不来得及?”

张准脸色冷峻的问道。

周正宇和王铭宇简单的商量一下,然后肯定的回答:“来得及”

现在是十月份,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修建二十个码头泊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至于仓库,可以同时兴建。因为这里不是军港,只是纯粹的民用港口,只要有码头,有泊位,有栈桥,有仓库,有龙门吊,有滑轮组,有工人,就能高速的运转起来。更多的问题,可以在运转的过程中解决。

“硬底路……”

“二十个泊位……”

“龙门吊、滑轮组……”

王铭宇一丝不苟的将张准的要求都记录下来。

要恢复王徐寨前所的港口功能,最大的压力,还在于莱州府。所有的民夫,都要有莱州府组织。要在两个月内,恢复王徐寨前所的使用功能,至少需要三百名的工匠,两千名的民夫。不过,随着大量难民的到来,民夫的数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不知道是不是红娘子从大名府那边带来的人产生了效应,现在来自北直隶甚至是山西的难民都很多。沿途官府,听说难民要去投靠张准,都大开方便之门。有的甚至还故意的引导难民往张准的地盘上跑。在他们看来,将这些麻烦扔给张准解决,是最好不过了,他们乐得甩掉这些包袱。

他们根本没想过,这些人到了张准的地盘,一旦被组织起来,就会被转化为生产力。而生产力又会转化为战斗力。随着莱州府、登州府的人口越来越多,张准积蓄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大。最终,这股力量会像缺堤的洪水,一下子冲毁周围的所有障碍,滚滚而下。

第540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行就这样吧”

“务必争取在十二月底投入使用”

张准沉吟片刻,看了两人一眼,果断的说道。

既然王徐寨前所可以提供足够的物资供应,张准的计划,就去掉了一大半的担心。只要有充足的物资供应,虎贲军就可以在沧州附近,好好的和鞑子周旋一番。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只要能够在沧州的附近,干掉数千的鞑子,鞑子的实力,肯定又要弱上几分。鞑子在中原死得越多,以后虎贲军反攻辽东,就越是容易。

当天晚上,张准在莱州府,会见莱州府各级官员。在会见期间,张准做了一番激动人心的发言。在鞑子南下之前,给所有的官员,打一针强心剂是非常有必要的。尽管张准没有正面提到鞑子入寇的事情,这件事暂时还属于高层机密,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够敏锐的察觉到,又有大战要发生了。

在黄县大捷以后,虎贲军上下,包括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对任何的敌人,都有了充足的心理优势。这种心理优势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人心的稳定。以前,听说鞑子要来,必定会人心惶惶,流言蜚语满天飞,有人会举家搬迁,导致社会不稳定。但是现在,就算有人说,鞑子又要南下了,莱州府的民众,也不会怎么慌乱。

原因很简单,既然有一个黄县大捷,就有两个、三个乃至更多的黄县大捷。鞑子来的越多,死得越多。只要有虎贲军在这里,鞑子就休想进入莱州府半步。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按照上面的要求,努力的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是了。打仗的事,自然有别人操心。

如果来的不是鞑子,莱州府的民众,甚至可能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完全不放在心上。连鞑子都讨不了好去,还有其他谁人是虎贲军的对手?这种心理优势带来的,是民心稳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力不断的提高。这一点,对于张准积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会见结束以后,张准正要安寝,有人急匆匆的送来一份情报。看完情报以后,张准情不自禁的皱皱眉头。情报是杨致远送来的,内容是徐青鸾愿意和平解决闻香教的事务,但是前提是张准必须到场。

“必须到场……”

张准自言自语的说道,眼前慢慢的浮现出徐青鸾的身影。

毫无疑问的,她绝对是一个成熟的美丽的女人。要是没有看错的话,她还是一个有着一颗善良心的女人。外表美丽,内心善良,这在女强人里面,绝对不多见。直白的说,张准对这个女人,还是有点兴趣的。他的心理年龄,早就超过三十岁了。在年轻的小萝莉和成熟的女人之间,他更偏向后者一点。

上次和徐青鸾见面,只是匆匆一瞥,后来就没有机会再次见面。但是,徐青鸾的美丽身影,在张准的内心深处,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他必须承认,要是这个女人愿意投怀送抱的话,他一定不会做柳下惠的。徐青鸾的美艳和柔情,张准相信都不会在姬玉情之下。

不过,很显然,徐青鸾并没有投怀送抱的意思。他委托红娘子带去的善意,也被徐青鸾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显然,徐青鸾不想和张准有什么交集。说得难听一点,就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又或者是她太清高,对所有的男人都不怎么看得上眼。

或许,徐青鸾认为,拒绝张准的提议,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算虎贲军要动手,她也有全身而退的机会。闻香教最擅长的,就是销声匿迹一段时间,然后卷土重来。只要保住人,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只可惜,事与愿违,虎贲军没有给她这个机会。她和麾下所有的闻香教骨干,都被牢牢地包围在了栖霞城内。

在这样的情况下,和徐青鸾再次见面,她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呢?但愿她还是那样的美丽吧。这种男人间的游戏,的确是不适合女人参与的,无论是主动的参与还是被动的参与。

两天后,张准来到了栖霞附近的翠屏山。

虎贲军已经将栖霞牢牢的包围起来,不许任何人进出。闻香教不是不想撤走,而是没有撤走的机会。虎贲军的动作太快,从各个方向切断了闻香教的退路。当闻香教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被虎贲军牢牢的装在口袋里面了。

张准的临时住所,在栖霞附近的翠屏山。该山四峰并立,苍松翠柏,郁郁如屏,故日举屏山。每逢天云,大雾满天,烟云缀绕,似从山出,遂名“翠屏出云”。在明朝正德时期,翠屏山曾经有一座神奇的佛像,很多人曾经慕名前来参拜。不少的文人雅士,还在山上修建了庄院,作为礼佛顺便是度假之用。

翠屏山上的庄院很多,大部分还保存完好。张准眼下居住的,便是一座名叫“礼佛园”的庄院。这个庄院的最大特点,就是到处都栽种着密密麻麻的苹果树,就好像是苹果园一样。栖霞苹果是远近有名的,后世它有个更加闻名遐迩的名称叫做烟台苹果。

农历的十月份,正好是苹果飘香的季节,连空气中都洋溢着浓郁的苹果香味。张准到来这里以后的第一份礼物,就是红彤彤又甜又爽的大苹果。张准召集虎贲军的所有军官开会,招待大家的礼物,也是红彤彤的大苹果。

根据战报,虎贲军在进入栖霞以后,和闻香教的战斗,并不是很激烈。闻香教的骨干,遇到虎贲军以后,都立刻退缩,最后集中在栖霞县,准备负隅顽抗。显然,莱阳的闻香教教徒被全歼,对栖霞的闻香教教徒震慑很大。

“大人,据可靠消息,王益伦并不在城内。”

杨致远有些遗憾的报告说道。

“他没有和徐青鸾汇合?”

张准有点疑惑的问道。

“没有。”

杨致远肯定的说道。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王益伦在这个时候没有出现,说明他对徐青鸾还是有些忌惮的。这大概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他曾经对徐青鸾不利,所以担心徐青鸾同样对他不利。毕竟,这里是徐青鸾的地头。他的主力,应该在莱阳被全歼了,跑到栖霞来,肯定要受到徐青鸾的控制。

或许,徐青鸾没有软禁王益伦的心思,张准推断她的处事手段,应该是比较温和的。但是她的宝贝徒弟董淑嫣,却是心狠手辣的人物,肯定会暗中将王益伦禁锢起来的。董淑嫣做事,要比徐青鸾更加的直接,更加的讲究效果。

沉吟片刻,张准缓缓的说道:“也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