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明-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炮口下,让虎贲军给大金军造成大量的杀伤。

那些“愚蠢”的牛录章京,在战后全部都被皇太极解职了,理由很简单,就是他们实在是太笨了。无论是长生岛,还是金州卫,又或者是中左城,当地的大金军头目,都实在是太笨了,一个个头脑发热,直接往虎贲军挖好的坑里面跳。要是他们稍微聪明一点,都不会上虎贲军的当。

接到阿巴泰送来的大金军的准确的伤亡数字,非但皇太极觉得非常的惊讶,其他的奴酋,同时也觉得非常的惊讶。代善、阿拜、汤古代、莽古尔泰、塔拜、巴布泰、德格类、巴布海、赖慕布等,纷纷就此事发表看法。他们一致认为,虎贲军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必须立刻加以反击。

“决不能再让虎贲军肆虐下去了”

“决不能再让张准肆虐下去了”

很多奴酋纷纷发言。

现在的明国,已经没有多少反抗的力量,突然冒出一个张准,要是大金国不倾尽全力,将这个张准镇压下去,肯定会让张准坐大。张准现在已经这么难对付,坐大以后,那还得了?

大贝勒代善在军事上不是很在行,对内部架构却很精通。他深深的忌惮,现在的明国,就是一个巨大的烂泥塘,尽管很乱,却拥有丰富的人口和资源。要是张准整合了这些人口和资源,甚至,更换一个新的王朝,大金国就麻烦了。

平心而论,现在的大金国,要比当初的蒙古帝国差得远了。当初成吉思汗横行的时候,蒙古骑兵的战斗力,达到了巅峰状态。蒙古人的骑兵兵锋,甚至出击到数万里之遥。即使如此,汉人在朱元璋等人的带领下,依然成功的将蒙古人撵出了中原。甚至,蓝玉、朱棣等人的几次追击,还将蒙古人打得是惨不忍睹,黄金家族从此坠落。

万一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大金国想要在关外立足,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汉人和满人之间,已经积聚了太多的仇恨。努尔哈赤有七大恨,明国又何尝没有七大恨?甚至,以汉人的文字功夫,就算是七十大恨,七百大恨,都能够罗列出来。

“必须从军事上消灭张准”

“必须从军事上消灭虎贲军”

这是所有奴酋达成的一致共识。

他们决定赋予皇太极更多的权力,为了消灭张准和虎贲军而努力。在这个时候,大金国的所有高层,都必须团结起来。

“命令粟尔岱,立刻带兵南下”

“命令赛弼,立刻带兵南下”

“命令罗斯汉,立刻带兵南下”

……

得到各个奴酋的支持以后,皇太极立刻发布调兵命令。

但是,皇太极还是琢磨不准,虎贲军是不是要在辽东南部沿岸登陆,为了安全起见,皇太极命令正黄旗再次出动十个牛录,前往增援阿巴泰。其余的牛录,则在沈阳坐镇。正黄旗本来是皇太极手上的最后力量,轻易是不能动用的。但是现在,皇太极决定动用正黄旗了。

得到正黄旗的精锐增援,阿巴泰内心大定。他采取了相当有效的措施,快速的撤退了沿海的大金军,以免遭受到虎贲军海军大炮的继续攻击。他将大金军的主力,都集中在内陆的得利赢城、盘古堡、栾古关之间的三角区域,严阵以待。同时派出大量的斥候,侦察虎贲军的动静。

按照阿巴泰的意思,是在准确的侦察到虎贲军的登陆位置以后,他立刻率领大金军的主力,向虎贲军猛扑过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虎贲军重新撵入大海里。豪格对于阿巴泰的部署,是完全赞成的。虎贲军要是登陆,他要亲自担当反击前锋。因此,豪格主动申请,驻守在距离海面最近的栾古关。只要虎贲军大部队出现,豪格立刻就率领正蓝旗的主力猛扑上去。

然而,奇怪的是,在阿巴泰撤退了沿岸的鞑子以后,虎贲军却不见踪影了。鞑子的斥候每天都在海岸边游荡,高度警惕的监视着海面。结果,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虎贲军都没有出现。

“张准到底要做什么?”

“虎贲军到底要做什么?”

这是奴酋们最疑惑的问题。

要说张准带着虎贲军,只是在南部沿海袭扰一番,就灰溜溜的退走,看起来又不像。大金军的损失太大了,虎贲军绝不可能是轻松的袭扰。但是,要说虎贲军准备大举登陆,斥候送来的情报显示,又没有发现虎贲军的大船队。这真是一件怪事。而且,在金州中左所遭受袭击以后,虎贲军就没有了踪影。

数天后,皇太极终于搞清楚,这只不过是虎贲军的骚扰性攻击。在丢给大金国一个烂摊子以后,张准和他的船队,都迅速的远遁了。阿巴泰和豪格之后的部署,根本没有丝毫的用处。

“混账”

“这个张准”

又气又怒的皇太极,不断的用力捏着自己的双手。

曾几何时,辽东地区,完全是大金国的天下。大金国在这里的统治地位,绝对是前所未有的稳固。谁能想到,虎贲军居然有能力袭扰了辽东的海岸线了?一时间,包括皇太极在内的奴酋,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虎贲军的这次袭击,看起来似乎有些恶作剧的成分。但是,谁也无法保证,下一次虎贲军的到来,是不是真的恶作剧。

无奈之下,皇太极只好下令阿巴泰,加紧辽东半岛的防务。为了增强阿巴泰的实力,他决定将镶黄旗的部分主力,调往复州卫和金州卫等地长期驻守。同时,加强朝鲜方向的控制。此外,他还下令征调一万名的蒙古骑兵,在辽阳集结待命。

被动的挨打,显然皇太极是不能接受的。因此,在加强辽东各地的防守力量以后,皇太极开始调集更多的兵力,准备策划大规模的报复行动。他暂时打不到张准,却能打到崇祯。皇太极决定,张准给大金国造成的损失,他要在明国的身上找回来。原本明年才发动的第三次入寇,皇太极决心提前到今年。

有过上两次入寇的经验,大金军对入寇已经非常熟悉了,各项准备工作都是轻车熟路的。前两次的入寇,抢掠的都是明国的北部。相对而言,明国的北部,人口稀少,财富也不多。经过前面两次的抢掠,这块地区已经没有太多的东西可抢了。因此,皇太极的目光,迅速的南移……黄河,山东,济南府。

黄河两岸是汉人文化的最早发源地,汉人称之为母亲河。在黄河两岸,集中大量的人口,大量的财富。只要大金军的骑兵,能够进入到这里,必然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财富和人口。情报显示,明军在黄河两岸的兵力,非常的空虚。因为中原的明军,都去追赶一群从陕西发动叛乱的反贼去了。随着冬天的到来,水流大大的减少,大金军骑兵要渡过黄河,也不是什么难事。

“就是这里”

皇太极敲着地图上济南府的位置,阴沉的说道。

第518章 刘公岛,不沉的战舰!

威海卫,刘公岛。

张准到来威海卫的第一站,就是刘公岛。

威海卫的地形,是非常特殊的,三面环山,只有东面有出口。而刘公岛正好在这个出口的中间。就好像是放倒的U字型,然后在出口的位置,还多了一点。这一点,就是地势险要的刘公岛。

刘公岛的面积大约是四平方公里左右,中间高,四周低。最高的旗顶山,海拔有一百多米,俯瞰全岛,控制着刘公岛周围的两个水道。岛上大部分区域都是茂密的树林,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不过,到来刘公岛上的人,都不会注意这里的树林,这里的空气,这里的景色。他们注意的,只是刘公岛的军事价值。

从军事地理上来说,这样的地形,是典型的易守难攻。自从明朝以后,这里一直是军事要塞。开始的时候,是明军在这里驻扎。当初倭寇肆虐的时候,曾经一度试图在刘公岛北部的贝草嘴上岸偷袭,结果被守岛的明军放火烧死。从此以后,倭寇再也不敢来犯刘公岛。

到崇祯二年,一些从辽东逃亡出来的鞑子,漂洋过海,占领了刘公岛。由于这里的地形易守难攻,明军的战斗力又比豆腐渣还差,因此,一直都没有能力将刘公岛上面的鞑子撵走。刘公岛的鞑子,也经常的上岸去洗掠,搞得附近的威海卫、成山卫都是头痛不已。

后来,多尔衮从登州城派人到这里,将全部的鞑子都召到了登州城,以加强登州城鞑子的军力。明军才重新控制了这里。阮大铖投降以后,刘公岛的明军,纷纷的散去,不知所踪。虎贲军进入威海卫以后,刘公岛自然就成了虎贲军海军的基地。

由于威海卫地势险要,又有刘公岛这样的要塞工事,因此,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日军不敢从正面进攻威海卫,而是绕行荣成湾,从陆地上发起进攻。因为清军的水陆配合太差,陆军的战斗力同样是连豆腐渣都不如,最终,威海卫陆上基地被攻克,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对于现代的中国军人来说,中日甲午战争,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耻辱柱,被牢牢的钉在近代史之上。前世的张准,在刚刚入伍的时候,就去刘公岛参加过爱国主义教育,从各个角度了解那一段屈辱的历史。这也是张准很不喜欢满清的原因。实在是太憋屈了啊北洋水师的装备和训练,都要比日本海军强得多,最后却落得如此的下场。

有过前世的经验教训,张准当然不会重蹈覆辙。以后无论是北上征伐辽东,又或者是东进朝鲜,甚至是向东南攻占日本,威海卫都是最理想的海军基地。刘公岛扼守威海卫的门户,当然要加强防御。他要将刘公岛建设成不沉的战舰。

炮台之类的肯定是要的。在刘公岛中央的旗顶山,在西部的黄岛,在东部的东弘岛,都要设置炮台。使用的大炮,当然是超远射程的红夷大炮。红夷大炮的威力和射程,都足可以封锁刘公岛两边的水道。不过暂时,这些大炮还没有搬过来。

在修筑炮台的时候,张准引入了后世的一些理念,将其建设成永久工事。在每个炮位的上面,都建造有防护顶层。顶层使用水泥钢筋结构,厚度超过一尺。当时的火炮,口径最大不过是200毫米左右。这样的防护层,足够经受得起200毫米前膛炮的直接射击。

当然,被动的防守,肯定不能保证威海卫的安全。满清就是一味的退让,一味的防御,才最终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进攻乃是最好的防御。只有主动的进攻,将任何可能发生的危险,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张准其实并不希望刘公岛的这些炮台,有需要使用的时候。他更希望,敌人的战舰,根本就没有机会靠近威海卫军港。

“进攻进攻再进攻”

张准一直在反复的强调进攻理论。

威海卫潜在的危险是什么?当然是对面不远的朝鲜水师了。

以登州水师的实力,显然无法对虎贲军构成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在罗凯等人透露想要反正的心思以后,登州水师对虎贲军的威胁,是直线下降。在长生岛的时候,张准在震慑鞑子的同时,对登州水师的其他官兵,也是极大的震慑。连驻守在长生岛的鞑子,虎贲军都敢主动进攻,更何况是叛变的登州水师?要是登州水师不识时务,可能被虎贲军海军全部送入海底去反省。

鞑子目前能够依靠的,只有一直非常神秘的朝鲜水师。之所以说神秘,是因为虎贲军目前的情报机构,还没有能力渗透到朝鲜国内,因此,张准对于朝鲜水师的实力、编制、驻地、人员构成,都是一无所知。既然什么都不知道,自然是神秘兮兮的了。

“码头的建设怎么样?”张准问道。

“有五个泊位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张海滨回答。

“太少,不够用,要加快建设的力度。”张准皱眉说道。

“明白”张海滨回答。

从六月底开始,海军就在刘公岛大力建设海军基地。一艘艘的运输船,从后方运来大量的水泥、生铁和其他的建筑材料。从威海卫附近招募的大量青壮,都加入到海军基地的建设当中来。虎贲军开出的工钱是每天三十文,每天还管两顿饭,非常受当地军户的欢迎。

对于海军基地来说,最重要的措施,当然是港口。威海卫军港规划有五十个泊位,可以同时停泊五十艘大型的战舰。到目前为止,总共有五个泊位可以投入使用了。在皇城岛周围执行任务的战船,轮流回来威海卫,卸货,休息,补充物资,暂时还勉强可以满足使用需要。

但是,从长远来看,五个泊位远远不够。现在是八月底,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就会有十二艘的剑牙舰下水。这些剑牙舰,才是虎贲军海军的主力战舰。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大部分的剑牙舰,都会被安排在威海卫军港值守。

排水量接近三百吨的剑牙舰,对港口的要求比较高。泊位要更大,更宽,更深。同时,对维修保养的要求也更高。剑牙舰每次出动,都需要补充大量的物资,为了加速补充速度,必须设置龙门吊,必须设置更多的滑轮组。因此,无论是鹧鸪湾军港,还是威海卫军港,都要加强港口的综合建设。

一说到综合建设,要做的事情就太多了。威海卫军港,原来差不多是一片白纸,现在,要将各种美好的设想都描绘出来,没有大量的银子,那是绝对不行的。张准的感觉,就是花钱如流水,白花花的银子不断的花出去,一栋一栋的建筑不断的冒出来。等到所有的建筑都全部冒出来以后,花钱的速度才会降低下来。

作为配套设施,内政司在威海卫附近直接修建了水泥窑,就地为威海卫的建设提供足够的水泥。同时,在靠近温泉镇的地方,还新建了大型的炼铁厂,利用附近的铁矿石大规模炼铁。这个炼铁厂每天的生铁产量,都在五六百斤以上。

总的来说,威海卫军港距离真正完善,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但是,一旦所有的港口、炮台、维修厂、军营、训练基地,都全部建设完毕,威海卫军港,就将成为不沉的战舰。以虎贲军的战斗力,敌人想要从陆地上进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中日甲午战争那样的耻辱,绝对不会再发生。换言之,只有虎贲军海军去欺负人,别人休想来欺负虎贲军海军。

“走吧”

看到刘公岛以后,张准随即上船,来到西面的威海卫。

刘公岛上面只有少部分的军事设施,大量的军事设施,还是在西面的威海湾沿岸地区。比如说,军营、维修厂、海军训练基地、军队的营房等,都分布在这里。威海卫本来就是军户居住地,在虎贲军来了以后,这里更是成了清一色的军人聚集地。

“大人”

海军陆战队队正朱承泰上来迎接。

按照规划,威海卫军港是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共同的军事基地。海军主要分布在刘公岛,海军陆战队则主要驻守在威海卫。在附近的福山、文登,各驻扎有虎贲军步兵的一个营,刚好从两翼拱卫威海卫军港的路上安全。

虎贲军海军陆战队在这里总共驻扎有五个小队,总共是二百五十人左右。张准每次扩军,海军陆战队都没有份。不是张准不愿意扩军,而是现在的条件,还不是很成熟。海军陆战队在这个年代,还无法独立作战。换言之,海军陆战队在很大的程度上,还得依靠海军。因此,在军队建设的优先度上,海军无疑要排在更前面。

“听说你们缴获的物资太多,仓库都放不下了?”

张准笑着问道。

“的确如此。”

“大人,请往这边来。”

朱承泰兴奋的回答,带着张准来到后面的仓库区。

张准抬头一看,在超过二十个的大仓库里面,存放的全部都是从鞑子的手上缴获的各色物资。好家伙,虎贲军这次,的确是赚大发了。

第519章 巡视登州府

“战马一千四百五十八匹……”

“粮食二千九百七十六石……”

“大小商船总共三十五艘……”

“箭矢一百三十万支……”

“丝绸四千匹……”

……

朱承泰本身不太认识字,便将记录本交给陆伊典,请他帮忙汇报。陆伊典接过记录本,一项一项的念出来。张准在旁边静静的听着,直到陆伊典全部念完,他才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最后感慨的说道:“藐山公,我们的国家,灾难深重啊”

藐山公自然就是张慎言了。他和刘航刚好在威海卫视察,安排内政生产,同时处理虎贲军分配过来的物资。张准到来以后,两人自然跟着张准一起到处走走,顺便交流一些问题。张慎言听到张准的感慨,也情不自禁的摇摇头,最后无奈的叹息一声:“唉”

陆伊典念到的这些物资,都是张慎言亲自清点过的。因为他有点担心下面的人会不会虚报数字。虚报战功在明军里面是顽症,根本不可能治愈的。将数字翻上数番乃是家常便饭。甚至,有些人过分的,竟然敢将数字增加十倍甚至是数十倍。

好像大同总兵官王朴,就是非常过分的代表之一。在鞑子第二次入寇的时候,他不过是打死了四五个鞑子,就敢上报打死鞑子五六百人。其他的人头,全部都是杀附近的百姓冒充的。偏偏朝廷居然采信了这样的数字,还下令公开表彰。

这样做的后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的军官,都虚夸成风。以后的战功,你要是不增加十倍二十倍,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按照兵部的统计数字,鞑子至少被打死了五十万不止。问题是,在打死了这么多的鞑子以后,还有那么多的鞑子,继续入寇,继续威胁京师。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是谁也不会说破。即使是张慎言,也不会贸然的挑破其中的猫腻。因为,最需要这个数字的,不是其他人,而是尊敬的皇帝陛下。既然在真正的战斗中无法消灭鞑子,那就只好在奏章上过过干瘾了。出任内阁的,出任兵部尚书的,要是不明白这一点,一定会死得非常惨。

然而,在虎贲军这里,张慎言看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缴获,实实在在的杀敌数字。仓库里的缴获物资,和账册上的数字,绝对是吻合的。正是因为如此,张慎言的内心的感触更深。要不是亲眼看到,他根本不敢相信,明国居然有人能够从鞑子的手里抢到物资。鞑子的凶残,天下皆知。要从鞑子的手上抢东西,谈何容易?

刘航冷冷的说道:“除了战马和箭矢之外,其他的东西全部都是我们的。鞑子抢了去,我们抢回来,天经地义。藐山公,我刘子豪说话比较直,我是不怕说,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军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我们可以将丢失的物资抢回来,可以将国家的尊严挽回来,但是,那些被杀死的人呢?那些被焚毁的房屋呢?那些被夷平的城镇呢?谁能弥补这样的损失?”

张慎言听到刘航的话,内心的感触更深,他再次无奈的叹息一声,苦涩的说道:“子豪,我知道这一点,我对朝廷内阁和六部也是非常失望的……只是,皇上是被蒙蔽的……唉……一言难尽啊”

刘航直言不讳的说道:“我看未必王朴报上去的数字,明明是假的,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难道皇上看不出来?难道他没有能力辨认真伪?要是他看出来其中的猫腻,却又相信这个数字的话,他分明是在胡来。要是他没有能力辨认数字的真伪,说明他这个皇帝,能力水平实在是有限。想要拯救这个国家,只有换一个人当皇帝”

在张准的利益集团里面,刘航的思想是最激进的,对朝廷、内阁、六部、皇帝,都非常的反感。他是毫不掩饰的支持张准推翻朝廷,推翻皇帝,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的。张慎言眼下还有点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意思,刘航当然要直言不讳的指出来。

张慎言很清楚刘航的意思,所以,他显得很痛苦。他的思想,还有他曾经接受的教育,都在告诉他,应该做一个忠臣,誓死效忠皇帝陛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眼前的事实,还有他的理智告诉他,当今的朝廷,已经完全不用指望了。而崇祯皇帝,好像也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灭亡的边沿。

陈奇瑜显然是没有必要下狱的。甚至,他应该得到重用。陈奇瑜绝对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提出的剿匪主张,从战略上是完全正确的。事实上,他的确是成功的将陕西乱军逼入了车箱峡。只差最后一步,他就能将这群陕西乱军完全扑灭。之所以会失败,主要是陈奇瑜太低估了陕西乱军的狡猾,没有意识到人性的复杂。

作为一个文人,陈奇瑜是有能力的,只是没有想到人性是如此的丑陋。换言之,就是他太天真了。要是崇祯皇帝能够饶恕陈奇瑜一时的过错,继续重用。那么,陈奇瑜在接受了车箱峡教训以后,必然会加倍的努力,继续围剿陕西乱军。以他的才华,再来一次车箱峡是不难的。届时,有过之前教训的陈奇瑜,肯定不会再上陕西乱军的当了。因此,剿灭陕西乱军,是完全有可能的。

只可惜,崇祯皇帝实在是太急躁,对臣子的要求太高,刻薄寡恩,丝毫不念君臣之间的情谊。他只看到了陈奇瑜在车箱峡的过错,却有意识的遗忘了陈奇瑜将陕西乱军围困在车箱峡的本领。结果,一道诏书下来,将陈奇瑜下狱。于是,其他的前线将领,顿时心寒如冰。累死累活皇帝看不到,死在前线也不过是几百两银子的抚恤金,有一点点的过错,却被揪出来问罪。跟着这样的皇帝,哪还有什么心思打仗?

有王朴的例子在,还不如大家都学王朴。反正,只要不断的上奏,说是某某某大捷,又剿灭了多少千,多少万的陕西乱军,等着上头的赏赐就是了。就算上头没有上次,自己也没有损失。总之,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要和陕西乱军硬拼。因为,拼死了你什么好处都没有,还困难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何必呢?

何苦呢?

刘航情绪上来,忍不住心情有些激动,一针见血的说道:“藐山公,你看看这些物资,要抢掠多少人,要抢掠多大的地方,才能搜集到。长城内外,可没有多少的粮食,多少的丝绸这里每一斤的物资,可能都带着一斤的鲜血”

张慎言只能默默的叹息一声,没有反驳。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反驳,也没有反驳的心情。刘航提到的全部都是事实。他要是视而不见的话,就成了温体仁一样的官员了。没有良心,麻木不仁,这就是张慎言对内阁和六部高官的总体评价。

鞑子自身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物资,尤其是粮食和丝绸,这些物资当然全部都是从关内抢掠来的。作为曾经的刑部侍郎,张慎言对崇祯二年鞑子入寇时的抢掠印象很深。明国到底损失了多少的百姓,损失了多少的物资,他知道得很清楚。这个实际损失,和朝廷公布的数字,至少相差三十倍。

明国的北方,本来就比较贫穷,粮食、丝绸的产量都很低,鞑子要抢掠到这些物资,不知道要搜刮多少地方,杀死多少人。每一斤的物资里面都浸yin着一斤的鲜血,毫不为过。作为刑部侍郎,张慎言接触到很多的内幕,其中有些内幕,有些官员的丑陋嘴脸,他连提起来都觉得羞耻。

现在,虎贲军将这些物资从鞑子的手上再抢回来,等于是让鞑子的抢掠成果,完全化为乌有。间接上,也算是为明国挽回了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还为明国挽回了丢失已久的尊严。别的什么都不说,单纯这一点,张慎言就有很深的感触。

明军和虎贲军,一个是被抢,一个是抢回来,这之间的差别,还需要什么语言来描述吗?鞑子入寇的时候,明军有几十万人,却依然无法阻止鞑子的洗掠,只敢躲在城镇里,眼睁睁的看着鞑子肆虐,满载而归。而虎贲军,满打满算,还不足两万人。兵力还不到明军的一成。

然而,虎贲军不但在黄县杀死了那么多的鞑子,还将两个奴酋和一群鞑子围困在了登州城。现在,更是通过海军,直接从鞑子的手里抢掠到大量的物资。这样的战功,需要多少的明军才能做到?一百万?三百万?张慎言无法估算。或许,就算是五百万的明军,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饶是张慎言的立场再坚定,这时候都情不自禁的动摇了。明国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军队,真的有继续效忠的必要吗?想想那些遭受鞑子荼毒的百姓,想想那些只知道争权夺利的文武百官,张慎言觉得自己好像距离朝廷是越来越远了。

“藐山公,您还有什么需要吗?”张准轻声问道。

“没有了,足够了。”张慎言温声说道。

“好,以后要是还有同类的物资,都优先划拨给你们登州府。子豪,这个事情,以后就交给你来负责了。”张准说道。

“明白”刘航简短的说道。

“老夫就代登州府的百姓,谢谢玉麟你了。”张慎言诚恳的说道。

张准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他能察觉到,张慎言的心态,正在缓慢的发生变化,虎贲军和登州府所发生的一切,正在慢慢的改变着张慎言的思想。对于张准来说,张慎言的改变,当然是一件好事。

除了战马之外,其他的物资,张准都划给了张慎言处理。反正,这些物资,虎贲军自身也用不上。至于虎贲军和张慎言都用不上的物资,如那些箭矢、弓弦、牛筋等,就交给刘航去处理了。刘航怎么处理?当然是储存起来,准备什么时候又卖垃圾。

现在莱阳的闻香教和栖霞的闻香教,局势越来越紧张,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箭矢又可以派上用场。就算闻香教暂时不要,以后地盘扩大了,和陕西乱军接触了,或许陕西乱军也会出钱购买的。说起来,虎贲军和陕西乱军还是同盟军,是乱军的第三十七营啊

当天晚上,张准召集威海卫的虎贲军各军种负责人举行会议。会议的重点,当然是威海卫军港的建设。具体的事情,张准当然是不会过问的。他只是简单的说明一个问题,要将威海卫军港建设成超大型的军港,成为虎贲军海军最强的存在。

“预计三年的时间全面建成。”

“每年投入的建设资金,大约是三十六万两白银。”

张准冷静的说道。

海军从来都是最烧钱的,建造战船需要钱,建设军港同样需要钱。要将海军堆砌起来,离开白花花的银子,绝对不行。每年三十六万两白银,摊分下来,就是每个月三万两。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须知道,这仅仅是建设军港的钱,而不是整个海军的军费。张准肯定又要想办法开辟更多的财源了。

会后两天,张准到威海卫的各个地方,亲自去查看了一遍。威海卫和天津卫、安东卫一样,在明朝初年,都是特殊的卫所。威海卫下面管辖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的编制军户,有1600人,加起来刚好是8000人,加上军户繁衍的家属,加起来有七八万人。

按照《均田令》的相关规定,威海卫已经全面推行了分田分地的政策。威海卫原来的各级军官,在各方面的沉重压力下,都不得不将手上的田地分散,以满足《均田令》的要求。否则,将会遭受虎贲军的镇压。张准随后改组了威海卫的权力架构,取消了原来的军官制度,将威海卫改为威海县,任命新的知县,组成新的权力架构。

在经过一番动作很大的变革以后,威海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