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高天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孙蒙正身子已飞到亭前,不等双足着地,右掌又闪电般拍向那个手拿扫帚的老婆婆的顶门!老婆婆正惊愕孙蒙正为何突然攻击亭中“情侣”,没回过神来,头顶百会穴便被一掌拍中,哼也没哼一声,也倒地死去。
蒋平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看碑石的书生、算卜的瞎子、以及那个走得很轻很慢的“游客”,忽然全都动了起来!扑扑扑,三道寒星分从三个方向电射向身在半空的孙蒙正!
那三名杀手显然都是暗器高手,算准了孙蒙正的落脚点,所发暗器流星赶月般全部射向他的落脚必经“路线”!孙蒙正人在半空,根本不可能改变自己降落的轨迹,看来已经死定!
但奇迹还是发生了,孙蒙正的右掌击中老婆婆头顶之后,竟然借着反弹力道改变了自己身子的飞落方向,倒飞出去,落到了那个瞎子的左侧。
原来孙蒙正临战经验十分丰富,当他看出前面几名杀手所占方位正是一个张开的“口袋”后,虽惊不乱,趁敌人“口袋”还没收紧之前,先下手为强,首先向处在“袋底”位置的亭中“情侣”发动攻击!而在攻击之前的一刹那,脑子里心念电转,就象一个高明的棋手与人博弈一样,不但算出了自己这步棋该如何走,而且还算出了后面的几着变化。
果然,接下来的“棋路”和他预想的完全一样:当自己闪电般飞射出去后,那对“情侣”立即乱了阵脚,分向亭外飞出,于是他们就象两个活靶子一样,中了他的飞镖!同时他已飞到自己“下一步棋”的“落子点”――那个老婆婆的头上,并趁对方没回过神来之际,一掌拍碎她的天灵盖!然后借着这一拍之反弹力道,身子飞向“第三步棋”的“落棋点”――那个瞎子的左边草地。
这几步“棋”看似行险和碰运气,其实却是他毕身经验与武功所聚!而能否成功走完这三步“棋”,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他能否在射杀那对情侣后,身子恰好飞到“第二步棋”的位置,即那老婆婆的头顶上。如果这一时刻拿捏不当,那就很难让后面的“棋局”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棋路”走下去。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自己也变成活靶子,让人射杀于半空中!
但他终于抓住了机会,时机拿捏得非常地精确。就象现代台球高手一样,一杆发出,不但要让白球成功射中目标,而且还要让白球借着反弹的力道,准确地落到下一个计划好的“落球点”上。
那瞎子虽然是个高手,杀人经验非常丰富,但到底棋差一着,当他发现自己本来绝不会失手的暗器竟然落空,敌人又不可思议地落到了他的身旁时,想要逃避已经迟了一步。身子刚欲向右边乱草中滚出,孙蒙正的“观音掌”便斩到了他的左边太阳穴上!
观音掌又名斩魔剑,乃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中之一种,属于练腕侧一部之功夫,与拳法中的斫手相同。练到高处,掌可代刃,中人无幸免者。孙蒙正在少林寺苦练十年武功,最精通的正是观音掌法,以他此时功力,就算面前是一块石碑也能斩断,更别说是一个人最不经打的部位太阳穴!呯地一声,那瞎子也跟前面三名杀手一样,立即倒地死去。
这一来“口袋”已经完全被“撕破”,六名杀手只剩下了年轻书生和那个落足轻捷的“游客”两人。两名杀手见对方眨眼工夫便消灭了与他们武功相差无几的搭档,彼此对视一眼,虽未说话,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祥的预兆。
但两人并没有因此而退却,反而冷静下来。年轻书生缓缓地摸出了藏在袖里的短剑,中年“游客”则取出藏在腰际的三截棍,两人成犄角之势将孙蒙正重新包围。
孙蒙正也知对方是高手,不敢大意。左掌在前,右掌在后,一步一步小心后退。一时敌我双方都不敢贸然先发招。
这时已经有十余名游客看见了他们,见两人拿着兵器,正在步步逼迫一个赤手空拳的中年人,而地上躺着四具尸首,都吓得不敢上前,只远远地站着做壁上观。
蒋平虽然自知武功低微,不是两名杀手的对手,但眼见自己同伴形势凶险,也不多想,立即抢到路旁疏林中,用力板断一根小树,拿着半截树枝要上前助孙蒙正一臂之力。
孙蒙正见状大惊,知他一旦参战,必死无疑,急忙喝道:“不要过来!你不是他们对手!你过来反而……”
那名中年“游客”脑子也快,立即看出蒋平是孙蒙正的“死穴”,忽然左足跨出,攻向蒋平!蒋平一惊,挥棒乱打,但那人武功比他强了也不知有几十倍,他的手刚一动,三截棍已似毒蛇一样,闪电般在他的虎口穴上“咬”了一下!蒋平只觉虎口剧痛,手中树枝登时飞出去。
孙蒙正大吃一惊,不顾那青年书生鹰伺一侧,喝声“看招!”右掌对着那名中年“游客”后颈下大椎穴虚空遥拍一掌,正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阳光手”!
须知这“阳光手”为软功内壮,属阴柔之劲。其威力虽不及一指禅、硃砂掌之凶猛,但亦只是稍(W//RS/HU)逊。最奇的是这阳光手有“隔山打牛”之能!距五六步挥拳击物,拳不及身,被击者便倒。
那名中年“游客”攻击蒋平这一招本来可实可虚,如孙蒙正被自己同伴青年书生挡住,他就真的将蒋平摛拿,以制孙蒙正。如果青年书生不能成功阻敌,孙蒙正攻向自己,则他攻击蒋平这一招就变虚招,立即用自己绝招“借尸还魂”反打孙蒙正。
可惜他算盘虽打得精,但却算错了一步:那就是孙蒙正除了精通少林观音掌法外,还会使七十二绝技中另一种神秘而威力奇大的阳光手!
那夜孙蒙正为救蒋平,与崆峒掌门丘莫信交手时,最后几招也使出了阳光手绝技,以丘莫信之能,也被逼退数步。这名中年“游客”武功虽强,但比丘莫信却差了大截,只听波地一声响,要害大椎穴已被阳光手掌风拍中,登时仆倒下地,一命呜呼。
青年书生见状心惊胆战,虽然自知不敌,却不肯逃跑,使一招“神龙夭矫”,短剑狠刺向孙蒙正心口!孙蒙正大喝一声,也不招架,以攻代守,又变阳光手为观音掌,右掌猛地斩向对方握剑的右腕。
这青年书生在这六名杀手里面武功最好,一手“阴阳剑”在当世使剑高手中就是按最保守的估计,也能名列前三十名以内。如当真与孙蒙正放对,虽然不敌,却未必不能全身而退。可惜他此时胆裂魂飞,步法错乱,出手已不似平日那样稳狠,被孙蒙正一掌斩断右腕!青年书生痛彻心肺,惨叫一声,短剑失手落下。孙蒙正手腕一翻,抢剑到手,飞起一腿,将他踢倒下地。
孙蒙正用短剑指住他心口,喝问道:“是谁雇你们来行刺的?”
青年书生虽然痛得额头上沁出冷汗,但并不回答,将眼闭上,沮丧说道:“我不是一个好杀手,但我绝不做一个没有行业道德的杀手。你杀了我吧!”
孙蒙正听了叹息一声,道:“看你还有几分骨气份上,我不逼你!”将剑扔到他身旁草地中,对蒋平说道:“我们走。”两人也不去取栓在大门外的马匹了,沿着旁边一条林荫小路,向碑林后门方向奔去。
刚跑出七八步远,忽听背后一声惨叫,两人回头看时,只见那青年书生双手握住短剑剑柄,已将全部剑身刺入了自己胸膛里去!孙蒙正摇了摇头,说声“快走!”牵了蒋平的手,快步离去。
第二十五章 少林寺
两人使出轻身功夫,越过碑林后院墙头后,孙蒙正说道:“你到前面那座大树林里等我,我一个人去取行李匹。”说完快步离去。蒋平忐忑不安地小跑进那边密林,等不多会,孙蒙正便带了行李马匹赶来。两人不敢耽搁,翻身上马,疾驰而去,不到两袋烟工夫便出了东门。
向东驰出二十余里路后,孙蒙正忽道:“官府的人这时多半已经追来,我虽然不惧,但也不想多惹麻烦。我们改走小路。”于是两人离开官道,驱马投入右边一条乡间小路,行有三五里路程后,忽见前面有一座高山,嵯峨险峻,大势峥嵘。山脚下有一片茂林,嘉树葱笼,十分幽深。孙蒙正道:“我们将马匹抛弃了取山道而行。”蒋平虽未杀人,但也害怕被官兵追上,听了自无异议。于是两人将马弃于林中,背着行李上了那峻岭之间。
翻过两道山梁后,孙蒙正见蒋平气喘吁吁,满头大汗,道:“歇会脚吧。”两人于是就在乱草丛中坐下来。蒋平牛喘一会后,呼吸才渐渐平定,问道:“孙先生,你看那些杀手会是丘莫信雇佣的么?”孙蒙正道:“除了他外更有何人?他自己不能来,又不敢让崆峒弟子知道,所以只好雇请杀手。”
蒋平点点头,又问道:“我刚才一直在心里想一个问题,先生是怎么看出那些人是杀手的呢?”孙蒙正道:“你先猜一猜。”蒋平道:“我反复回想了见到那六名杀手的情形,觉得似乎只有两个地方可疑。一是那六个人所占方位,看似无心,其实却十分凶险,就象一个张开的口袋,在等我们往里面钻一样!幸好你及时识破阴谋,并先发制人,否则后果真不敢想象!”
孙蒙正点点头,道:“这的确是一个疑点,但这并非常最重要的一点。”
蒋平道:“还有一点就是他们谁也没朝我们看上一眼。”
孙蒙正微愕道:“他们并不认识我们,为什么要看我们?”
蒋平道:“我只是以已之心度人而已。假若是我站在那里,突然有新的游客过来,我多半会看一眼,但那些人却全部没朝我们看一眼!我觉得这不太正常。”
孙蒙正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这一点确实有些反常。但说句实话,我没注意到这个疑点。”
蒋平道:“那先生发现的是哪几个疑点呢?”
“第一点当然是他们所占方位。第二点是:我发现那对假扮情人的杀手以及那个假装扫地的老婆婆动作和神色间有种说不出的紧张之意。而他们这种紧张让我感到了杀气!第三点便是我们背后那个使三截棍的家伙的脚步声,我听他落足轻捷,明显练过轻功,于是我就完全肯定了自己的看法!不过,当时情势亦不容我细想,更主要的是凭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也只有临敌经验非常丰富后才会有。”
蒋平似懂非懂地道:“哦!”
两人休息一会后,辨明方向,又即上路。行了半日,并不见个人烟村舍,眼见夕照沉西,天光渐晚,两人于是就在深山野林里歇息。此后几日,他们一直行走在崇山峻岭中,因不识路,便只管朝太阳落山的相反方向行走。餐风宿水,戴月披星,直到进入河南境内后,才敢找客栈打尖。但两人既要防备官府的追踪,更要防备杀手的再次出现,所以仍然十分谨慎小心。每晚同住一个房间,且轮流睡觉,一个睡上半夜,一个睡下半夜。
每次轮到蒋平守夜时,他都会点起油灯阅读那本《捕快三篇》。多年孤独的生活,使他早已养成了爱胡思乱想的习惯,这也许正是他有捕快天分的真正原因。每次阅读该书,他心里都会将新学到的一些知识与那两件悬案加以应证,所以学起来一点也不枯躁乏味,反而因为学习时有所针对,进益更快。有时轮到孙蒙正守夜时,他亦不休息,与他通宵夜话,谈论一些捕快学问以及当年那件悬案。这时蒋平已对陆白雪中毒前后情况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并对案情产生了很多新的猜想,虽然这些猜想目下还无法求证,但孙蒙正还是很重视他的一些猜想,常有茅塞顿开之感。
如此两人朝行夜宿,虽然提心吊胆,但总算一路平安。行了半个月后,这日夕阳衔山时分,终于到了嵩山脚下。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五岳中的中岳。群峰挺拔,林木葱郁,崖深岫险,颇多奇景。少室山主峰连天峰为嵩山最高峰。有莲花寺、安阳宫、清凉寺、大仙峡、水帘洞、骆驼石等自然景观四十余处,闻名天下的少林寺就座落于少室山下。
“海内灵岳,莫如嵩山。山中道场,少林为胜。”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笃信佛教,天竺高僧跋陀来洛阳传法,孝文帝很尊崇他,敕令在少室山北簏为他修建寺院。因寺院座落于中岳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故取名为少林寺。山下少林河与颖河象两个多情的少女一样,含情脉脉,温柔缠绕。潺潺流水声,终日不息,仿佛在向世人讲述少林寺的千年传说。
梁武帝时,天竺高僧达摩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后山五乳峰山洞中面壁九年,而创立了中国佛教禅宗。故后人尊称达摩为禅宗初祖,少林寺也被称为禅宗祖庭。
据清代《少林寺志》记载,禅宗初祖达摩本无心于钻研拳术,但因长期盘膝静坐,肢体麻困,而不得不经常起身活动四肢,舒展筋骨。传说他将鸟兽虫鱼的飞腾、跳跃、游弋、滑翔等姿势加以糅合、变化,便形成了一套健身养性的少林拳法的雏形。后经历代高僧不断补充和演化,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武术后,终于形成了刚柔沉实、吞吐抑扬、强劲雄武、内容丰富的少林武术。因此少林寺成为我国佛教禅宗和武术的发祥地,有“禅宗祖庭,武林胜地”之称。
蒋平今日上午刚到登封县城时,还因终于要到达前途未知的少林寺而莫明地有些忐忑不安,现在真的到了嵩山脚下时,见到这里山高水秀,景物天成,气势磅礴,林海荡漾,不禁心怀大畅,一种肃然激越之情油然生起。心中暗自想道:“蒋平呀蒋平,你要是果真成了一名少林派弟子,一定要用功练武,否则不但对不起死去的爹爹,也有负这‘少林寺’三字了!”
两人在山下一户人家叨搅了一顿晚饭后,乘坐一条摆渡船过了少林河。然后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山道向山上少林寺行去。这时已是暮色苍茫,瞑烟四合,沿途景物影影绰绰,辨认不清。幸好孙蒙正向那家农户借了一盏马灯照明,否则他们今晚没法登山了。
蒋平这段时日以来,本来还因思念方嘉,以及本身不甚热衷武功缘故,而暗盼到少林寺后无法找到那位神秘的海山大师,但此时却突然有了一种强烈想要拜入少林门墙的心意。一路边走边想:“爹爹你若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我找到那位曾今答应过你的海山大师!否则不但你的心愿难成,我也将进退无路!”“娘呀,你当年若真的并未抛弃我们,而是因为被人谋害才与我们从此分别,就请你在天之灵保佑你的儿子能成一名少林弟子。否则不但你的儿子永远没有出息,你的失踪真相也恐没有浮出水面之日!”……
两人踩着青石板山路,在陡峭崎岖的山中也不知行了多长时间,才终于到了少林寺山门。孙蒙正上前扣了几下门环后,等了一会,才听耳房中传来一名小沙弥颇不耐烦的声音:“夜色已深,檀越请下山回去吧!我们已经跟你们解释多遍了:是你们自己上了别人的当,可与我们少林寺不相干。请你们不要再来纠缠不清了!”
孙蒙正闻言一惊,心想:“也不知是什么人惹得这位小师弟如此大的火气?”清了清嗓子,说道:“请问门内是哪位小师弟?我是少林派俗家弟子孙蒙正,麻烦你为我们开门。”
那名小沙弥听了将信将疑地披着衣裳来下了门闩,但害怕门外人是撒谎,所以只将大门开了一半,挡在门口,提着一只灯笼对着孙蒙正照了照,疑惑地问道:“你真是我少林寺弟子?请问你师父是谁?”原来这名小沙弥刚入少林寺不久,并不认识孙蒙正。
孙蒙正正要回答,那名小沙弥忽然脸色一变,手指他背后的蒋平道:“你们又来骗人!”孙蒙正吃了一惊,还没会过意来,那名小沙弥便砰地一声将大门重重关上,又上了门闩!
孙蒙正蒋平惊讶互视一眼,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山门院墙只有两丈来高,以孙蒙正轻功,要飞越原非难事,但他却不敢无礼,只得好言相求:“小师弟,我带来的这位小兄弟又不是坏人,你何故这样怕他?快请开门放我们进去。”
那名小沙弥道:“我知道他不是坏人,但却是一个麻烦的檀越!对不住,我要睡觉了。请两位快下山去,不要在此纠人清梦!”只听咿呀一声,耳房门也已关上。
孙蒙正道:“小师弟定是认错人了。这位小兄弟是头一回来到少林寺,你们彼此素不相识。”
第二十六章 误会
那小沙弥想是认定蒋平是个麻烦讨厌的主,索性不加理睬。孙蒙正虽然明白对方必是有什么误会,但还是禁不住有些生气,说道:“小师弟,到底是什么人将你弄得这么大的火气?出家人戒嗔戒燥,你这样可不好了!”
那小沙弥怒道:“就是你们这种死缠烂缠蛮不讲理的檀越把我气得这样大火气的!一晚来拍门几次,还叫人睡不睡呀?” ≮更多好书请访问:。。≯
孙蒙正忍住气道:“到底是什么人在纠缠不清,我们可是半点也不明白。小师弟,你不开门也罢,烦你去跟我师父通报一声,让他另派弟子来给我开门。我师父法号名讳上苦下椴,你对他说我是孙蒙正!”
小沙弥道:“管你冒充谁的弟子,也休想进得这门!”
孙蒙正见对方既不相信也不愿去通报师父,勃然大怒,正欲飞越山门,硬闯入寺。忽听后面林中脚步声响,有三条黑影走了过来。其中一个形容尚小,似乎是个小孩子。孙蒙正与蒋平无言对视一眼,均在心里猜想:“莫非小沙弥说的那几个‘麻烦的檀越’便是他们?”
那三人走近后,孙蒙正两人才看清楚他们样貌,只见两个大人都是四十岁上下,一男一女,看样子是一对夫妻。而那个孩子只有八九岁大小,估计是他们的儿子。孙蒙正因疑他们是“死缠烂缠蛮不讲理的檀越”,故心下没有好感,冷眼打量对方,并不说话。
那脸形长瘦、颚下长着山羊胡须的中年人朝孙蒙正拱了拱手,问道:“兄台也是带孩子来少林寺拜师的么?”孙蒙正微微一惊,道:“请问你们是什么人?如何知道我有此意?”
山羊胡子的中年人不答反问道:“你们也是那位自称‘海山大师’的和尚叫你们来投少林寺的吧?”孙蒙正蒋平二人闻言更加吃惊,蒋平看着那孩子问道:“难道你也是海山大师答应要收的徒弟?”
那中年人苦笑道:“小兄弟原来还不知道:我们大家都被那个假冒少林寺和尚的骗子骗了!他谎称是少林寺弟子,到江湖中到处招摇撞骗。说什么只要给他二百两银子,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名少林派俗家弟子。结果我们将银子给了他后,按照他约定的日期将孩子带到少林寺来拜师,却哪有此事?少林寺方丈已经亲口对我们讲了,少林寺绝无什么海山大师,也没有要招收俗家弟子一事。”
他的妻子插话道:“这几日里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三十几拔人,都是带着自己孩子,巴巴地来少林寺投师的!哎,那个混帐的海山骗子,也不知到底骗了多少人家的银子?”
孙蒋二人越听越奇,孙蒙正道:“竟有这种事情?”
中年人叹息一声,问道:“你们被他骗了多少银子?”
孙蒙正蒋平对视一眼,蒋平道:“我爹爹没说给过银子呀,他……”本想说那位海山大师是个好人,不但救了父亲的命,而且还给了他三粒少林寺灵丹妙药,但话到嘴边,却又打住。只在心里暗想:“这是怎么回事?听他们说的情况,那位海山大师是个假冒少林和尚的骗子,可是他对我爹爹的行为,却不象是个坏人呀!难道爹爹对我隐瞒了真情?人家不是因为同情他才答应要收我做弟子,而是因为收了我爹爹的银子?可是……我爹爹又哪里拿得出二百两银子?”
那中年人一脸怀疑神色地说道:“没给银子,这不可能吧?被那海山骗来少林寺的人家,据我所知,每家都给他骗去了若干银子,最多的有一千两银子,最少的也有一百两银子。如今这些被骗的人都还没离开呢!你到登封县城里去看一看,那些人都住在客栈里,等着少林寺拿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
他的妻子也说道:“看样子明后天还会新来一些上当受骗的人。哎,只因我们这个孩子从小喜欢武艺,所以我们才舍得花二百两银子!真人面前不说假话,那二百两银子其中大半是向亲朋好友借来的!”
那中年人叹道:“嗨!被骗几个银子倒是小事,只要能让我们孩子进入少林寺学习武功,叫我们再去告借二百两银子我们也认了,可是我们好话说尽,少林寺方丈就是不答应。弄得我们留也不是,走又不是,进退两难!”
孙蒙正正想问那“海山大师”的相貌和年纪,忽听背后山门格地一声打开,一个青年和尚走出门来,说道:“果然是孙师兄!”孙蒙正看了对方一眼,欢喜道:“是你!”
原来这个青年和尚法号智清,今晚是他负责在寺里各处巡夜,刚才那个小沙弥大声与孙蒙正对话的声音惊动了他,故来查问。听小沙弥说门外之人自称名叫孙蒙正后,吃了一惊,忙开门来看。
那小沙弥见孙蒙正与智清果然认识,顿时明白自己确实误会了人家,讪讪地站在门后不吭声。
孙蒙正与智清说了几句亲热话后,介绍蒋平道:“这个孩子是同我一路来的,看样子他的爹爹也上了那个海山和尚的当!”智清看了一眼蒋平,为难道:“那就麻烦了。方丈和首座、监院、维那他们正为此事伤脑筋呢!”
孙蒙正道:“这件事明日再说,我们现在有事要进寺去见我姑父。”他姑父虽然早已出家,但孙蒙正仍习惯按俗家时的称谓叫他姑父。智清道:“请进寺吧。”
孙蒙正朝那对中年夫妇拱了拱手,牵了蒋平衣袖,随智清进了山门。
第二十七章 圆寂
智清陪着二人走到寺院第二进殿宇天王殿门前后,停步说道:“师兄,小弟还要到其它地方巡视,不能多陪你们了。”孙蒙正道:“师弟不用客气,我又不是客人,哪需你带路。你自己忙去吧。”智清说声“失陪”便独自向右边一片树林行去。孙蒙正目送他走远后,回头见蒋平正在好奇打量天王殿及四周环境,说道:“这天王殿与大雄宝殿、藏经阁并称少林寺三大殿,殿堂内塑有四大天王神像。明日如方便,我带你来好好看看。”
蒋平道:“好。”两人快步绕过天王殿,继续前行。此时已近子时,寺中各处都已熄了灯烛,到处寂静一片,除了他们自己轻快的脚步声外,并无别样声音。也不知是不敢喧哗,还是别的原因,孙蒙正一路不再说话,只是疾行。蒋平默默跟着他穿殿过堂,也不知经过了多少殿阁多少廊房多少空坝和树林,见孙蒙正仍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经过一个广场时蒋平忍不住打破沉默,说道:“孙先生,这少林寺好大呀,怕不止一二百间厢房吧?”
孙蒙正道:“何止一二百间厢房!少林寺乃是天下第一名刹,早在隋朝之际,朝廷便赐给少林寺柏谷坞屯田一百顷,使少林寺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唐朝时,少林寺又因十三棍僧曾救秦王李世民之功,被尊为佛门宝地,并不断赐给少林寺财物,那时少林寺就已经拥有庙产一万四千余亩,寺基五百四十余亩,寺院建筑多达五千四百多间,僧人也超过二千名,一派辉煌,可称天下第一!后来各朝代庙产均有新增,本朝亦不例外,朝廷不但对少林寺重要殿阁常加以整修,且还下旨免除粮差。”
蒋平听了不禁暗暗咋舌。心道:“我还道崆峒问道宫已经很大了,哪知比起少林寺竟然小了许多!”
两人又快行了好一会后,孙蒙正才终于在一座小院门前停下来。伸手拍了三下门环,等了一会,才听门房里面一个睡意朦胧的声音说道:“是哪院的师兄?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情么?”孙蒙正道:“是智勇师弟么?我是孙蒙正!不好意思,搅你清梦了。”“原来是孙师兄!”只听一阵悉悉索索的穿衣服的声音响过后,大门才格地一声开了,一个高大的中年和尚站在门内说道:“孙师兄是来找九师叔的么?九师叔从五天前就一直住在面壁洞后的草堂里,没有回来过。”
孙蒙正微吃一惊,“姑父又住进草堂里做什么?”
智勇道:“这还用问?你前几天不是托那个青年公子带回一只黑木箱子么,九师叔接了那个箱子后,便象以前那样,独自搬进草堂里去了。开始两日智玉师弟为他送去饭菜时,他还肯吃。但从前天开始,就不用饭菜了,唤他也不答应,想是已到了关键时刻。”
原来孙蒙正的姑父即现在的苦明和尚每次研究骷髅和毒药时,都会独自住进面壁洞后面的一间草堂里去闭门工作。一日三餐均由小徒弟智玉为他送去,因怕吓着智玉,每次饭送到时他都不开门。只叫智玉将饭菜放到门口地上。待智玉去后,他才出来用饭,吃后又将碗筷放到门外地上,关起门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最开始有几次苦明和尚因为种种原因,顾不上吃饭,甚至有几次还一连数日不吃饭!智玉见到所送饭菜没有动过,还会站在门外劝说几句,但这种事情发生几次后,智玉也见怪不怪了。知道师父练过劈谷之法,十天半月不吃饭也不会饿死,故不如何担心。但仍然照送不怠。
这些事情孙蒙正自然清楚,所以听说姑父已经有三天没有开门吃饭,并不奇怪。但让他奇怪甚至有些恐怖的是:自己的那只专门用来装骷髅的黑木箱子此时就在他手里提着,并没有托付什么青年公子带回寺给姑父!那个公子为何要撒谎欺骗姑父?他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行此怪事?
孙蒙正问道:“那青年公子是什么模样?说没说他是从哪儿来的?”智勇道:“他身材有些矮小,皮肤很白净,人很年轻,似乎还不到二十岁。自称姓徐,说是你的朋友,受你托付送那只箱子来少林寺的。”
孙蒙正纳闷道:“姓徐?不到二十岁?”不敢多想,对蒋平说道:“走,我们去看看!”使开轻功,神色惊惶地朝后山方向奔去。蒋平忙展开身法追去,虽然没问,但他心里也已经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半柱香的工夫,他们便到了面壁洞后。月光下只见前面疏林中有一间破旧低矮的草房,孤独地伏在林子里,宛若一个被儿女遗弃的老人。
看见屋里没有掌灯,二人无言对视一眼,孙蒙正大声呼唤道:“姑父,你睡了么?”语音微颤,显然心里已大有惊恐之意。
无人应答。
寂静中忽然一阵凉风吹过,吹得木叶哗啦啦地响,听来仿佛鬼魅的笑声。
两人心里都更加不安,孙蒙正一口吹灭手里的马灯,轻步向那草房行去。布鞋踩在干燥的落叶上面,沙沙直响,在深夜里听来格外清淅惊心。
蒋平虽然心里有些发毛,但还是壮着胆子跟在孙蒙正身后,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向那间神秘而不祥的草屋。
孙蒙正走到门外窗边,又唤了两声“姑父”,见屋里仍然寂无声息,更加担心,突然一脚踹开两扇板门!同时闪身躲到一边,以防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