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文听罢,抬起头问道:“那你的方针纲领是什么?”
孙元起却是话锋一转:“当日,梁任公和我见面时,提出‘开明专制’,我是很赞同的。不过,我和他还有些差异,他说的是开明君主专制,我说的却是开明政党专制。关于推陈出新、开天辟地,中山先生您是行家里手,我一窍不通,不敢多说;对于新国初生、嫩芽初萌,我倒能给出几个建议,希望中山先生能多加斟酌考虑。”
八十五、绣出相思寄与君
孙文连忙道:“孙某洗耳恭听!”
为了辛亥革命后国家能迅速稳定下来,从而避免重蹈覆辙,孙元起也顾不上是否剧透了,把历史上的重要教训都告诉了这位未来的大总统:“在君主立宪过程中,各省必然成立相应的宪政机构,体现本省的士绅利益和政治诉求。从立宪到革命的转变时,各省以宪政机构为核心,开始出现独立化倾向。
“民主革命虽然需要依靠武装起义来推翻,但归根到底是瓜熟蒂落的结果。到时候,只要有一个地方起义成功,南方那些风气较为开放的省份必然蜂起响应。而北方由于地近畿辅,为清王朝腹心之地,风气较为守旧,更倾向于清皇室。即便以后出现迫使皇室退位的情况,北方也会拥立自己的利益代言人。这样就会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而且南方宣布共和的省份也会不相统属、各自为政。
“虽然表面上看,这时候民主革命已经取得成功,实际上这只是迈出了万里长跑的第一步而已,以后的政局将因为没有集权的中央政权而变得更加波谲云诡、纷纭复杂。所以,我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在民主革命爆发之后,您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军队指挥权,尤其是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编成的新军。记住两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孙文若有所思:“首先是掌控军权?”
“没错!只有手里掌握强有力的军队,才能击退满清朝廷的凶恶反扑,巩固民主革命的胜利果实。”孙元起答道,接着又说,“个人能力有时而穷,团队力量则战无不胜。中山先生在推翻满清政府的过程中,必然已经组建了一个团体,但是这个团体的成员都是拥护暴力革命、矢志推翻皇权的。在民主革命成功后,您必须要对这个团体进行改造和重组,因为他们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就是一个激进思潮不断代替保守思潮的过程。最先是洋务派战胜守旧派,接着君主立宪派战胜洋务派,未来将是民主革命派战胜君主立宪派。激进的思潮,好比倾泄而下的汹涌洪水,把旧体制冲得溃不成军。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他的危害,如果放任他、乃至纵容他,那么中国就会有更激进的思潮出现,直到把中华传统文明无论好坏、不辨善恶全部毁灭殆尽为止!
“所以,我的第二条建议就是在革命取得成功以后,适当压制激进分子,综合中国实际国情,成立一个由各阶层精英人士组成的政党。这个政党不仅有革命派、新知识分子、军队人士,还要有来自工人、农民、妇女、各民族、各地区的代表,甚至可以包括立宪派、大地主、买办、企业家等,务必要尽量体现全国各阶层的意志。而且这个政党必须组织严密、控制有效、严格服从上级领导!”
孙文道:“其次是掌控党权?”
孙元起又道:“至于革命成功后中国应该采用何种政体,我认为,三权分立可以搞、民主共和也可以提,但必须要以‘开明政党专制’为核心。皇权专制在中国统治了两千年,突然之间想变成西方国家那样的民主选举制度,不可能,也不现实。民主是好东西不假,但从来都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更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制度。人参是好东西吧?可不是人人都能吃的。真要搞民主,必然全国各地军阀林立,遍地都是列强的代言人!
“专制的特点,就是好的领导能使国家在十五年之内由贫穷走向富强,坏的领导也可以在十五年之内把国家由富强变成贫穷。民主的特点,则是好的领导不会让国家迅速好起来,坏的领导也不会让国家迅速坏下去。中国现在积贫积弱,又刚刚脱离皇权专制,客观、主观都需要一个强人政治,来领导国家迅速统一认识,走向富强之路。
“以您的威望,在革命成功后重组政党,肯定居党魁之职。我的第三个建议就是在保障基本人权、允许其他政党参政议政的前提下,实行政党专制,使得全国上下一个声音,把精力迅速转移到军队建设和经济发展上,争取国家早日富强。”
孙文掰着三个手指说道:“这是通过军权来掌握党权,又通过党权来掌控政权?”
孙元起点点头,又正色地说出了第四点:“我还有个建议——与其说是个建议,不如说是要求。我知道中山先生为推翻帝制,在海外奔波许多年,备尝各种艰辛。为了革命早日成功,接受了不少外国友人的帮助,也会答应一些国家的要求。投桃报李,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在我个人看来,在开放通商口岸、给予最惠国待遇、修建铁路、开采矿山等方面,都可以做出适当地让步。唯一不能丝毫退让的,就是领土!有土斯有民,有民斯有国,所以国家不容分裂,国土不容割让。我的要求,就是革命成功后,清朝签订关于割让领土的所有条约,民国概不承认!民国以后,寸土不能割让!”
在这一方面,中山先生是有污点的,所以孙元起郑重地提了出来。
辞别孙文后,孙元起对未来多了几分信心,旋又有些自失:这位吃嫩草的伟人,真的会听自己的建议么?他向来是以长于言而短于行的“大炮”著称,真的能抓起党、政、军来么?
要知道,他1890年致函郑藻如、1894年上书李鸿章,后来创办兴中会、兴汉会、同盟会,要说革命宣传,他确实是高手;可是他搞的历次反清起义、二次革命、护法运动,无不以失败告终。他的“辉煌战绩”,不免让孙元起有些胆战心惊。
但这件事并没有烦恼孙元起多久,因为耶鲁大学传来了好消息。
当孙元起乘坐轮船往美国航行的时候,耶鲁大学同事经过八个月的辛勤努力,终于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磁极直径达20厘米。这是轰动一时的大新闻,一时间各国的重要实验室都在翻找《私立经世大学》上那篇有关粒子加速器的论文,开始照葫芦画瓢,构建起自己的加速器来。
待孙元起抵达耶鲁之后,同事们就迫不及待地向他演示起粒子加速器。亲自上前验证加速器的运行后,孙元起毫不吝啬地给予了高度评价。同事们也兴奋不已:这可是自己的工作,得到当今世界上最著名青年科学家的肯定和赞许!
稍后,应实验室同事的要求,孙元起在实验室的一张便签纸上写下了近期工作:用氘轰击钼,然后分析轰击过的钼靶。
在这貌似随手的一写中,其实蕴含着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原子序数为43的元素是锝,自然界中只有极少量的锝存在。早在门捷列夫在建立元素周期系的时候,就曾经预言它的存在,并把它命名为“类锰”。
1846年,俄罗斯盖尔曼声称自己从黑色钛铁矿中发现了这个元素,并以这个矿石的名称命名它为ilmenium,同时测定它的原子量约104。6,叙述的一些性质与锰非常相似。
接着,1877年,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化学工程师克恩也宣布发现了一种占据钼和钌之间的新元素报告,其原子量经测定等于100。但它立马被另一些化学家证明不过是铱、铑和铁的混合物。
亚洲的化学家们也不甘落后,在1908年,日本化学家小川声称从方钍石中发现这一元素,并用日本国名来命名它:nipponium。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个笑话!
到1924年,又有化学家报告,利用X射线光谱分析从锰矿中发现了这一元素,命名为moseleyum。迟至1925年,德国科学家也宣布,在铌铁矿中发现了这一元素。
但这些发现都没有被证实和承认。于是43号元素被认为是“失踪了”的元素。
1936年底,意大利年轻的物理学家佩列尔到美国加大伯克利分校进修。他利用那里一台先进的回旋加速器,用氘核照射钼,并把照射过的钼带回意大利帕勒莫大学。在化学教授彼利埃协助下,佩列尔经过近半年时间,最终分离出这种新元素。这也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新元素。之后,人工合成元素开始大量涌现。
现在,孙元起用这张便签纸,开始了自己的“人造元素”计划,也开启了一个时代。这张不大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便签纸,被实验室某位有心的同事收藏,在百余年后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天价。这是后话不提。
元素实验室的同事接到孙元起的指示,迅速开工,很快便发现轰击过的钼靶存在一种未知的物质。这个发现让全体同仁精神一振,对孙元起更加万分佩服:果然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
在这个发现的鼓舞下,实验室同事分成三个批次,夜以继日地轰击钼靶、分离新物质、对新物质进行分析。经过两个月的奋战,终于确定这种新物质就是世界科学家一直梦寐以求的第43号元素。
为此,耶鲁大学校方召开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公布这一重大发现。随后,学校组织其他院系的科研力量,进一步对新元素物理、化学特性开展后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比如发现的过锝酸盐,是钢铁的良好缓蚀剂,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五年之内发现4种新元素,科学界彻底记住了耶鲁大学元素实验室,也知道了耶鲁大学不仅仅以文、法、商学著称,其理工科也是可圈可点。
从这个方面来说,耶鲁大学的初衷终算达成。
八十六、前辈诱惑许再攀
耶鲁大学在发现新物质的第一时间,就给远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孙元起发了电报。这种发现早在孙元起的意料之中,并没有太兴奋,只是给同事们发了一封庆祝的电报。
邮递员再一次把电报送到手上的时候,实验室同事已经确认这种新物质是传说中“失踪了”的元素,孙元起还是一如既往的淡然,回电在嘉奖祝贺之外,希望他们能够一方面加大对新元素的研究力度,另一方面也要继续建造更大规模的回旋粒子加速器,比如直径60厘米以上。
蒙特利尔市的记者获知发行新元素的科学家就暂住在麦吉尔大学,连忙赶往校园采访,最终在卢瑟福的办公室中见到了被称为“二十世纪初最伟大的青年科学家”的孙元起。
当记者道明来意,卢瑟福才知道孙元起又发现了一种新元素,连声祝贺。
闲谈之中,记者问出了让卢瑟福同样很感兴趣的问题:“约翰逊教授,我们知道你领导元素实验室的同事,先后在1900年发现氡,1901年发现镥,1902年发现镤,如今又发现了锝。请问,你有什么发现新元素的巧妙方法么?”
“巧妙方法?不,不,新元素不用刻意发现,”说到这里,孙元起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根据我已有的知识和理论,新元素应该在那里,于是它就在了那里。”
孙元起的意思是,自己知道完整版的元素周期表。至于卢瑟福和那位记者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送走了记者,重新回到办公室坐定。卢瑟福突然说道:“扬克,或许你会获得今年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孙元起一愣,在印象中诺贝尔向来是大小牛头人的专利,在自己那个世纪,多少国人梦寐以求,结果却等来了几个不期而来的,着实让政府灰头土脸。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曾憧憬过,但被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所压倒,很快遗忘。
卢瑟福以为孙元起没有听说诺贝尔奖,连忙加以解释:“诺贝尔奖是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诺贝尔创立的。诺贝尔先生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积累了巨额财富。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据此,1900年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首次颁发。自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如今已经颁发了3届。”卢瑟福说得滔滔不绝,貌似对这个奖项很熟悉。
“那,诺贝尔奖奖金有多少?”孙元起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卢瑟福答道,“而奖金的金额数视基金会的收入而定,目前来看,大概是11000英镑,折合31000美元。”
“哦,才3万美金啊……”比起前世的一百多万美金,三万美金确实少了点,所以孙元起有些失望。
“约翰逊,您不应该太关心奖金金额,”卢瑟福很不满:“更重要的是世界上科学家对于你学术成果的认同,这是一位研究者的莫大荣誉。”
一个追名,一个逐利,有区别么?孙元起腹诽道。不过他对卢瑟福向来以良师益友视之,所以口中还是恭敬地回答:“那不是学校建设要需要大笔的资金么?呵呵。话说回来,这些年都有哪些科学家得过诺贝尔奖?”
“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这三个奖项我没有太关心,所以不了解。”卢瑟福顿了顿,“至于剩下的,则都有耳闻。三届物理奖分别颁给了发现X射线的伦琴先生,发现磁力对光塞曼效应的塞曼先生,创立电子理论的洛伦兹先生,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居里夫妇,以及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的贝克勒尔。化学奖则是颁给了创立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的范托霍夫,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的费雪,和建立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的阿伦尼乌斯。”
“伦琴、塞曼、洛伦兹、居里夫妇、贝克勒尔、阿伦尼乌斯……啊,都是些名人哪,注定会出现在以后的大学教材中。”孙元起不禁地感喟道,当然也是实话实说。
“哈哈,那么你呢?要知道,现在很多学者把你视为是牛顿之后的第一人!”卢瑟福开玩笑地望着他,“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一位获奖者伦琴,在他获奖演说中就曾提及你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之后洛伦兹教授、居里夫妇都曾表示你的理论对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然,你对化学反应的重新认识,阿伦尼乌斯也是赞不绝口,曾公开表示自己的理论没有你那么全面、那么系统。正因为如此,以至于去年他获得化学奖的时候,学界还很有些非议,大部分学者认为他的电离解理论,只是你在《化学原理》中所阐述的一部分,却没有你解释得鞭辟入里。如果他能获奖,那么你也应该获奖,不能因为他是瑞典人就厚此薄彼……”
对此,孙元起只能报之一笑。
一般说来,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故而在评奖、撰写科学史等方面难免存在着意气之争。
仅举阿伦尼乌斯为例,美国科学史教授弗里德曼在2005年出版的《权谋:诺贝尔科学奖的幕后》中写道,1906年诺贝尔奖化学委员会通过对门捷列夫的提名,但身为物理委员会委员的阿伦尼乌斯,却在皇家科学院带头批评、贬低门捷列夫的工作,结果,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的门捷列夫最终没能获得诺贝尔奖。
通过对1950年以前诺贝尔奖档案的调查,弗里德曼还发现,同是物理化学的奠基人,德国物理学家能斯特从1901年起就连续被诺贝尔奖评委会提名,直到1921年才获奖。据说因他的一个学生曾对阿伦尼乌斯提出挑战,阿伦尼乌斯便在评选过程中进行刁难。能斯特获得当年55个提名中的22个,委员会才同意将1920年没有颁出的化学奖授予他。而物理化学创始人之一的奥斯特瓦尔德,则在阿伦尼乌斯的大力支持下,在1909年就已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当然,不能这样就说阿伦尼乌斯小心眼,毕竟大公无私的人本来就很少。
“……所以,在今年的诺贝尔奖评选时,英国皇家学会、德国物理学会乃至美国、法国、加拿大的许多教授都提名扬克你,所以你是最有希望获奖的。”卢瑟福得意地望着孙元起。
“这么说,你也是我的提名人咯?”孙元起盯着卢瑟福。
“你说呢?”两人同时大笑起来。
笑了一回,孙元起试探问道:“那你推荐我获得物理学奖,还是化学奖?”
这个问题可是有的放矢。
要知道,在诺贝尔奖设立之初,瑞典王室是想只颁给自己国家的研究人员,只是方案被否决。于是便派出了瑞典最有名的科学家阿伦尼乌斯参赛,希望能为自己的国家争光。1901年,开始首届评选诺贝尔奖的时候,阿伦尼乌斯是物理奖的11个候选人之一,可惜落选了。1902年他又被提名诺贝尔化学奖,他也没有被选上。
1903年,阿伦尼乌斯卷土重来。前两次评选,瑞典居然颗粒无收,这让国家颜面无关,这次是志在必得。评奖委员会已经内定了阿伦尼乌斯,但是,对于他应获得物理奖还是化学奖发生了分歧。电离学说在物理学和化学两个学科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人们一时很难确定他应该获得哪一个奖项。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提出给他一半物理奖,一半化学奖,这一方案过于奇特,被否定了。又提出他获奖问题延期至第二年,自然更是被无情否决。最后,阿伦尼乌斯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
同样,眼前这位物理学巨擘,也是因为“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而获得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哦,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卢瑟福点点头,“根据你发表的论文来看,你的关注点主要是在辐射强度与光波长之间的函数关系、质量与能量的关系,还有量子力学、无线电技术等物理学方面。但是这些成果目前还没有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也需要时间和实验的检验。相比之下,你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原理的认识就更广为人知,并且发现一种新的反应模式——核反应。这些都直接地改变了现在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你先后发现了氡、镥、镤3种元素——哦,对了,还有锝。所以,我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提名你的是化学奖。”
“化学奖啊……”孙元起不禁一阵苦笑。物理系的研究生要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了吧!
八十七、十里栽花算种田
至于获奖,于孙元起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事。
自己借鉴发表的成果,绝大多数都是诺贝尔奖的获奖项目,获奖那是理所应当。如果没能获奖,对于自己现在偌大的名声也没有任何损碍。要知道,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都没有出现在诺贝尔奖的获奖名单上呢!这不但无损门捷列夫和爱因斯坦的伟大,只会给后人诋毁诺贝尔奖增添口实。
况且,得诺贝尔奖对于国家、学校又能有多少益处?除了三万美金的奖金能够缓解学校的经费问题,似乎之外更无一点帮助。若说诺贝尔奖能振奋人心,印度在二战前就有泰戈尔、拉曼两人得过诺贝尔奖,可国家依然颓败如斯,先后被英国和日本殖民,没见有任何一点起色。
故而卢瑟福这么一说,孙元起也就这么一听。说完、听完,大家继续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鉴于回旋粒子加速器对于科学研究,尤其是原子核物理的重要作用,孙元起建议卢瑟福研究放射性衰变模式的同时,注意在实验室中使用回旋粒子加速器来研究原子核。这个建议,为卢瑟福获得后来诺贝尔奖的一系列工作指明了研究方向。
回到美国后,孙元起再次前往长岛,拜访和慰问教主大人。要知道在过去的一年中,教主可是混得相当不得意!
去年与孙元起见面之后没多久,特斯拉便带着初步成果,兴致冲冲地向大金主摩根先生汇报了自己的宏伟构想:如何利用地球的电离层,来给地球上的所有人提供免费电力。
摩根先生表面上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实际上他在马可尼取得无线电传送专利的时候,已经失去了资助特斯拉的兴趣。只是资助出去的美金,好比嫁出去的女儿,所有权已经不归自己,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现在倒好,人家居然用自己捐出的美金,来挖自己的墙角,是可忍孰不可忍?
教主设计的沃登克里弗塔,在1903年的时候只是大致完工。按照教主设计,187英尺高的铁塔顶部,还应该再建造一个直径为68英尺的半球型圆顶。为了避免这个“天才的疯子”把他伟大构想变成现实,摩根几乎是立即停止了对特斯拉的资助,并表示不会再提供任何额外的后继资金。暗地里,摩根还煽动其他资助人撤资。几乎所有的资助人都不希望有免费电力出现,于是在很短时间内,教主实验室就出现了严重的资金短缺。
尽管教主眼下还有交流电机和输变电等方法的专利使用费,但这远远不足以支撑庞大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在此情况下,除了工程停工外,实验室也开始裁员。如今,教主已经不能安坐于实验室开展自己的研究了,他要外出寻找其他的替代资金——甚至试图利用沃登克里弗塔来提供广告服务——可在摩根的施压下,没有什么人愿意、敢于出这笔钱。
孙元起如今看到的,就是勉强支撑的特斯拉先生。相对于一年前,教主有些落魄,皱纹明显增加许多,见面之后还强笑道:“约翰逊先生,听说你又搞出一个新玩意,还用它发明了一种新元素?真是可喜可贺!”
“谢谢!那个小玩意确实还有点用。”孙元起旋即表示了关心,“特斯拉先生,你还好么?”
教主招呼孙元起坐下,又端来一杯咖啡:“除了资金上有些问题,其他的一切都好。”
“研究出成果啦?”孙元起也很关心这个问题:如果这位大牛真的能研究出使用免费电力的方法,即便美国搞不下去,还可以去中国搞嘛!中国不仅需要电力、没有财阀,还可以有老大人罩着,相信不会有人整出什么幺蛾子。
“哦,好像遇到那么一点问题。可现在又没有充足的资金让我研究下去,来把这些问题解决。”特斯拉有些烦恼,“大家似乎对天上掉下的馅饼,天生有一种排斥感,都不愿意赞助这个项目!”
“那你这个项目还需要多少资金,才能研究出最终成果?”孙元起试探着问。
“十万美金?当然,如果是二十万美金或者更多,就最好不过了!”教主大人忽然盯着孙元起,满脸希冀地问道,“约翰逊,你能找到资助人么?我知道,你在美国学界认识不少人,而且你也明白这个项目的重大意义!”
孙元起哑然:要是三五万美金,哥们为了挖你这个牛人,拼下一条心搜刮搜刮,还能给你凑凑!你张嘴就是十万起,这可是学校一年的办学经费啊。何况根据历史记载,你这项目完全是没影儿的事儿!纵然你是因为缺钱没搞出来,难道后世那些科学家就都傻么?
听到孙元起否定的答案,本来以为捞到一根救命稻草的特斯拉更显颓败:“现在实验室已经陷入困境,全靠我的一些专利使用费来勉强维持。可是,这些专利在明年将全部到期,如果那时候再找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而那些问题又没有解决的话,项目只能就此终止了!”
看着教主一脸惋惜的样子,孙元起劝慰道:“您现在的愿望不是研究电子计算机么?我们经世大学利用MIT支持经费搭建好的电子学实验室,已经开始了初步的探索。如果项目终止,您不如加入我们实验室一起研究吧?”
特斯拉有些纠结,半晌才道:“那到明年再看看吧!如果真的不行,我会考虑你这个建议的。”
得了这个承诺,孙元起不胜喜悦,回到MIT专心参与图像信号传输的研究。闲暇时间,去两个岳父岳母家逗弄儿子,日子过得风轻云淡。
话说和莉莉丝结婚的事儿,孙元起在当初回国之后,就主动向薇拉坦白了。最初,薇拉还是颇为介怀,毕竟没有哪个女人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回念再想才渐渐释怀:这事本来就狗血,发展到这一步,木已成舟,介怀又能如何?不如平静接受。
这次来美国,两姐妹再次相见,各自别有一番滋味,想来会互诉衷肠吧?至于她们躲在屋里说什么悄悄话,门外的孙元起自然无从知道。初秋阳光下,看着两岁的怀祖和念祖在草地上玩耍,幸福和疼爱满溢心头,一时间家国、物理全都抛诸九霄云外。
薇拉此次回国,除了探望父母亲戚,更多时间是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去化工厂实地调研。相比中国,这里的科研环境确实非常优渥。难得回来一次,自然要好好利用。
听闻薇拉在帮孙元起的助,莉莉丝这个小妮子也坐不住了。作为犹太人,经商头脑似乎天生而来,目标迅速就瞄准了父亲手中的“伯格曼(美国)调味品有限公司”。
按照先前约定,公司除去生产成本,在欧、美的利润70%归伯格曼先生,30%归莉莉丝支配;在亚洲——包括日本——的利润,80%归孙元起,20%归伯格曼先生。在过去的一年中,公司盈利近二十万,归莉莉丝的那部分,经哥哥托尼一忽悠,全被她作为股本投入那个远东广播集团了。那个位于远东的广播集团,莉莉丝自然鞭长莫及,只能把目光投向老爸手中的调味品公司。
翻了几天账本,小妮子神神秘秘地找到孙元起:“扬克,我觉得伯格曼先生在经营上有些问题,我们必须做出一定调整!”
看着莉莉丝一本正经的模样,孙元起不由想起那个笑话:
某女因父欠钱,只好嫁与债主。新婚之夜,女曰:“我嫁与你,乃因吾父欠钱,汝勿得意!”次日凌晨,女方睁眼,便摇醒新郎:“吾父欠钱几何?岂能如此作罢!”
见孙元起笑而不语,莉莉丝翻开手中的账本,对孙元起介绍道:“你看,在过去的十个月里,味精在美国销售保持平稳,增长较为缓慢,意味着美国市场已经进入暂时饱和状态。再看出口方面,公司主要面向的是欧洲地区,增长也较为迅速。可是对于人口众多的亚洲地区,公司并没有积极开拓,只是应日本客户的要求,达成了几笔订单而已。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在日本、中国销路不好?”
莉莉丝的铅笔在纸上戳了几下,自己给出答案:“不是!经过询问托尼,发现味精在日本、中国都大受好评。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你和伯格曼先生达成的那个协议,导致他在亚洲获得的利益太少,所以不愿意开拓这个市场。”
孙元起点点头:当时协议这样签署,主要是因为对莉莉丝心怀歉疚,想做一些补偿。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