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00年9月7日,MIT出版社出版扬克·约翰逊博士的最新专著《无线通信系统概述》。随即《Science》杂志发表书评,认为全书“用精湛的理论和超前的眼光,集中讨论了蜂窝的概念、移动无线电传播、调制技术、多址技术及无线系统与标准,并结合理论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预言,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堪称无线通信领域的‘圣经’,该领域的所有从业人员必须也必然要通读该书。”

1900年10月23日,MIT电子学实验室宣布,根据扬克·约翰逊博士的方案,制成充气双线圈钨丝灯泡,平均寿命在600小时以上,是原来竹丝灯泡的5~10倍。

1900年11月11日,MIT电子学实验室将新取得的充气双线圈钨丝灯泡专利授权给爱迪生电灯公司使用。为此,爱迪生电灯公司将向MIT支付一笔不菲的专利使用费,其中包括一项别人认为是鸡肋的专利“爱迪生效应”,即热电子发射效应。与此同时,爱迪生电灯公司在MIT电子学实验室设立“爱迪生电子学讲座教授”席位,首任教授由扬克·约翰逊博士出任。

1900年12月25日,扬克·约翰逊博士领导下的耶鲁大学元素实验室宣布发现一种新元素,并被命名为“氡”。该元素为放射性铀、镭和钍的衰变产物,是一种惰性气体。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元素衰变学说和“同位素”的概念,并认为元素衰变为自然发生的核反应。

1901年1月1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丁教授与扬克·约翰逊博士联合署名,在《Science》上发表一篇实验报告,称在此前的人工核反应中发现一种新粒子,即质子。它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带正电,所带电量和电子相等,各种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不同,质量为电子的千倍以上。

1901年2月14日,MIT电子学实验室利用爱迪生效应,发明了热电子真空二极管,用来检测无线电信号,具有灵敏的检波整流作用。

1901年3月12日,麦吉尔大学卢瑟福教授与扬克·约翰逊博士联合署名,在《Nature》上发表长篇论文《原子的核外电子组态:从光谱、能级到不相容原理》,从实验入手证明《化学原理》中所提出的核外电子分布模式;同时提出“跃迁假设”,把量子理论开创性地应用到原子理论中去,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核式结构和氢光谱的规律。量子论又一次取得了成功。

1901年4月25日,MIT电子学实验室制成了真空三极管,具有放大与控制作用,并可用于发生高频振荡信号,从而可以替代电火花发生器和高频交流发电机,成为无线电技术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电真空器件,并为无线电技术由长波向短波发展提供了条件。

……

卷二、人在楼上

二十六、林峦欲暮鸟知还

这是1901年5月的一天。作为海滨城市,此时的上海还是清爽宜人。尤其是在早上的时候,甚至有些寒意。端的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就着这晨光,在沪上第一名园——豫园的点春堂里,有两个青年正在低声讨论什么问题。谈到兴头上,两人声音渐高,直如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浑忘了一侧还有人在静静读书。

“执中、厚臣,你们又在吵什么?且来看看报纸,有大新闻呢!”这时候,堂外匆匆走进一个更年轻的小伙子,手里还高举着一份报纸。

顿时,两人搁置了讨论。其中一人问道:“什么大消息,君衡?难道是中堂大人与洋人的条约细目已经议定啦?”

“哪有那么容易?估计还要些日子,祖父为此殚精竭虑,已经消瘦不堪了……”提到这个问题,刚进来的小伙子有些神情黯然。

“那还是什么大新闻?”另一人奇道。

听到有人问起,小伙子才略略好转,剑眉一轩:“子实兄,你们都还记得京师大学堂那位年青的孙百熙先生么?”

“如何可以忘的?”最里面静静看书的那位放下手中的书卷,微微一笑,“且不说他是我们的老师,就是如今整个江南,又谁人不知孙百熙呢?商务印书馆将他编写的教科书印行发售,从初等小学堂到高等中学堂,国文、数学、物理、化学,简直一应俱全,有哪家不是用他的?就算有学生不知道孔孟程朱,也是知道有位‘孙元起百熙先生’的。怎么,有孙先生的消息?”

“以前,我们不是还怀疑这位孙先生,是不是那位扬克·约翰逊么?”那位叫君衡的小伙子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报纸:“今天的《字林西报》说,‘著名科学家约翰逊教授即将回华’。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当面验证了!”

1850年创刊的《北华捷报》,是英国人创办的一种周报,主要刊载时事新闻、商情、司法和领事公报。后因商情新闻日增,1864年增出日报《字林西报》(NorthChinaDailyNews),作为《北华捷报》的副刊。随着《字林西报》发行量的扩大,《北华捷报》反而成为《字林西报》的星期日增刊。《字林西报》成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喉舌,也是上海滩发行量颇大的一份权威报纸。

“给我看看!”年青人说着,一把夺过他手中的报纸。

“执中!你——”君衡明显对他这种行为有些不满。

执中却是不管,反而招呼其他两个一起过来看:“子实、厚臣,一起过来看看!”

厚臣应声走到他身边,那位叫子实的却说:“执中,你且读来,让我们听听。”

“好的!”执中应声答道:

“本报消息据纽约5月14日电,本世纪最杰出的青年科学家扬克·约翰逊教授于今日从纽约出发,踏上返回中国的旅程。

“扬克·约翰逊教授来自遥远的远东,近年来在化学、物理等领域作出了开创性工作,是国际科学界公认的杰出科学家。在去年6月,应美国化学会、耶鲁大学、MIT等单位的邀请,到美国进行访学,先后被耶鲁大学、MIT授予哲学博士、讲座教授等学位职称。

“在访学期间,约翰逊教授与美国学者合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研发出新型白炽灯,使得灯泡寿命延长了5~10倍。

“对于约翰逊教授的归国,很多学者表示惋惜和不可理解,认为是学界的一大损失。包括耶鲁大学、MIT、加大伯克利分校在内的各大学也纷纷不惜高薪,愿意提供相应的教授席位,加以挽留,但约翰逊教授均婉言谢绝。

“约翰逊教授谈到回国事宜时表示,与美国同仁合作非常愉快,即便回国以后,每年也会定期到美国访学;此次回国,旨在建立一所全新的、‘现代化’的大学,为中国的教育和科技发展作出一份努力……”

“好!”听到这里,旁听的三位同时击掌,叫了一声好。

“不愧是我们的先生!”君衡赞了一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孙先生不愧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哪像京师大学堂里面那些蝇营狗苟的酸腐!”

“君衡,尊师重教,懂么?”子实斥责了一句,然后才说道:“如此胸怀,孙先生果然不愧为天下读书人的师者。”

“只可惜,孙先生的大学建好时,恐怕我们都垂垂老矣!”功先放下报纸,有些喟叹,“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恨不共君生,日日与君好!”

“哈哈,那有什么!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怕什么老的?即便老了,我也要去看看。况且,”说到这里,君衡朝子实他们挤挤眼,“你们年龄是大了,我还年青呢!”

一直不说话的厚臣突然插话道:“如果孙先生本月底从三藩市出发的话,那定是搭坐‘杰拉尔德号’邮轮,也就是6月16日抵达上海。那天,我们到码头上看看去!”

孙元起是6月1日在旧金山登上了“杰拉尔德号”邮轮。

虽然耶鲁、MIT、伯克利等牛校都向自己伸出了橄榄枝,以高新、全职教授席位相邀,孙元起一边心动不已,在后世这可是功成名就的重要标志啊,一边还得狠下心肠加以拒绝。

因为要建联合实验室,耶鲁、MIT都打算排除相应人员,陪同孙元起回国处理合作事宜。但孙元起这边的“物理传习所”,还不知在义和团的兵燹中有没有被焚毁,就怕那些合作者见到所谓的“IPRT”只是几间破屋子,断了合作的诚意。只好说:“现在大清与诸国的和约还没有达成,外国人到北京恐多有不便。不如待合约签订之后,再行商量来华事宜吧。”

在国外的一年中,经常是美国、加拿大两边跑。幸好自己是“知名人士”,不需要频繁去签证,否则光是这种事情就能麻烦死。只要是在MIT,随时可能遇到“美国少女四人组”的突然拜访。有时候,孙元起都不知道她们还要不要上学,怎么就那么多空闲时间呢?

听说孙元起要回国,艾琳娜和莉莉丝哭成了泪人。孙元起觉得很奇怪:你们哭什么,难不成你们还能喜欢上我么?

与来时的落魄相比,现在的孙元起更像青年才俊。姑且不说功成名就,就说身上的金额也足以证明这一点:来的时候,只有用银票兑换的几千美金;如今回国,不仅没少一分,还多出不少倍!这一年时间里,平日吃饭都是工作餐,出门都算差旅费,住的是学校提供的公寓……除了给国内寄送东西、购买资料外,就没有用钱的地方。此外,耶鲁、MIT、麦基尔大学三家单位发工资,加上演讲的出场费,以及爱迪生电灯公司支付的专利费,林林总总,兜里有存了八万多美金。

在孙元起心中,这八万多美金已经有了明确的用途,那就是要在北京建一所心目中的大学!当然,这八万美金自然是不够的,还得加上耶鲁和MIT建设联合实验室的费用。根据之前的商议,耶鲁首批支付8万元,MIT则答应给10万。如此一来,短时期应该是足够啦!

登上轮船,孙元起才愈发担心北京家里的情况,不知道老佟、老赵、老郑这三家人好不好?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闹北京有没有波及呢?学生们有没有好好学习?……或许,这就是“近乡情更怯”吧。

义和团运动期间,天津遭受了极大的破坏,而且因为时常有拳民出没,已经被认为是不安全的港口。故而“杰拉尔德号”邮轮将停靠在上海,而不是孙元起出国时的天津了。

在中国北方各省兴起的义和团运动,在1900年夏天进入高潮。英、美等国害怕义和团运动向南方发展,危及它们在南方的既得利益。6月中旬,英国驻上海代理总领事霍必澜经本国政府同意后,向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分别提出保证:如果他们决心维持秩序,将会得到英国在华海军的支持。刘坤一、张之洞向来主张严厉镇压义和团,并拒不执行清廷向列强宣战的命令,他们经过几度密商以后,同意霍必澜的建议。26日,他们向上海各国领事提出所谓《中外互保章程》,主要内容是:“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双方“两不相扰”。(《官方文电》,《义和团》,第3册,第338页)各国领事十分赞赏,表示原则上同意他们提出的办法,但认为必须得到各国政府批准才能正式签字订约。张之洞等人到处张贴告示:“禁谣拿匪,敢有生事,立即正法。所有洋商教士,力任保护。”后来李鸿章、袁世凯等东南沿海督抚也陆续参加“互保”。这样,“东南互保”的地区,就从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进而扩大到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省,几乎占全国半数的省份。《中外互保章程》最后虽没有签字,但有关条款实际上是实行了。在“东南互保”的情况下,即便京津唐一带战火四起,上海滩还是依然繁华如昔,歌舞升平。

孙元起站在甲板上,看着渐渐清晰地上海外滩,心中想起的就是书上最常用的俩词儿:十里洋场,纸醉金迷。在这个时候,应该“恢复”大清臣民的打扮了。喝了一年的牛奶、穿了一年的西服,如今看到行李中的假辫子、长衫,恍若隔世。

行李主要是在美国买的书籍,船靠岸后,雇了两个力夫扛着,准备先找个客栈住下,明日便买票回天津。越是离家近,越是希望早些到家。

这是孙元起来到清朝之后第一次到上海,出了码头,正思忖着要不要找个人问问路。猛然间,却见一群人围绕着一个大横幅:“热烈欢迎孙元起博士归国。”这字可比初到美国时卢瑟福所举牌子上的字儿好多了。孙元起却是疑虑:我在大清也没认识几个人呀!

但人家既然知道自己的名儿,那定然是认识了。迟疑间,便抬步走过去。走得近了,看见其中有好几个人冲着自己挥手。嗯,看上去有些眼熟,貌似以前在哪儿见过。

“百熙先生——!”有个小伙儿按捺不住,跑了过来,接过孙元起手中的行李,冲孙元起嘿嘿直笑。

孙元起在清朝就认识那么几个人,仔细一想,记起来了:“你是——京师大学堂的学生吧?”

“是,是,我是李国秉,字君衡的。”那小伙儿挠挠头,“呵呵,我就知道,名声大噪的扬克·约翰逊教授就是我们的孙先生。”

“嗯,”孙元起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看着后面跟着过来的几个人,“你们都是京师大学堂的吧?怎么到了上海?”

“先生不知道么?去年闹拳匪的时候,大学堂管学大臣许大人因为进谏被赐死,教习刘可毅先生也死了。京师大学堂生徒四散,校舍封闭,藏书损失殆尽。皇太后便下令停办大学堂。没办法,我们就转到了上海的南洋公学。”那几个人还在向自己鞠躬敬礼,李国秉啪嗒啪嗒几句话,就大致把事情说清了。

孙元起点点头:“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国家多难,大学堂也难免池鱼之殃!你们能继续读书,好事儿,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李国秉还想说什么,后面的几十个人围了上来,这回却是都不太认识了。其中的几个,倒像是记者打扮。

好在有人跑上来,充当了临时傧相:“百熙先生,您还记得我么?在下是商务印书馆的石韬玉,去年曾在京城拜访过您!”

“哦,记起来了,那还是去年四五月间的事!”孙元起记得确实有那么一个人,在美国的时候,自己还把写好的教科书手稿寄给他来着。只是时间久了,知道名儿,和人对不上号。

“百熙先生好记性!”石韬玉随口捧了一句,“那请允许在下向您大致介绍一下在场的诸位贤达!”

一阵抱拳见礼之后,才知道到场的有南洋公学总理张元济、东吴大学校长葛赍恩、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夏瑞芳等各界名人,此外还有各个学堂的学生,以及《字林西报》、《文汇报》、《中外日报》、《国闻报》等报社的记者。

这些人里面,除了商务印书馆的诸位,都知道“扬克·约翰逊博士”,也知道“孙元起百熙先生”,却不知道两者是一人。等到了码头,便见着举着横幅的商务印书馆,两下一交谈,才知道“著名的青年科学家”扬克·约翰逊博士,就是编写中小学各科教材的孙元起百熙先生。大家不禁相对嗟叹。

寒暄已毕,见缝插针的记者们开始发问:

“百熙先生,请问您的贵庚是?”

“百熙先生,请问府上是哪里的?”

“百熙先生,据传孙寿州中堂是您的叔祖,是这样么?”

“百熙先生,您年未及而立,已然是世界闻名之格致学家,亦是扬誉九州之教育家,可有秘诀?”

……

层出不穷的八卦问题,让孙元起一头汗水:确信这些人不是花边小报的记者?看来,无论哪个年代、哪个种群,不分性别、不分老少,八卦是所有人的爱好啊!

不仅记者们问得兴趣满满,便是边上的听众也觉得兴致勃勃。就在孙元起有些穷于应付的时候,终于有人不耐烦了,见缝插针,扬声问道:

“孙先生,据闻您回国后,将创办一所新式的大学堂,您能大致介绍一下情况么?”

这个问题是左功先问的。

听到这个问题,孙元起才精神一震,整理一下思路,正要作答。却见南洋公学总理张元济走到诸人面前:“诸位,诸位!孙先生旅途劳顿,归尘未洗,想来疲惫已甚,我们就不要再加以叨扰了。南洋公学将邀请孙先生,于后日在校内举行公开演讲会,畅谈教育、科学诸问题,如何?”

这才把记者们拦下。

“百熙先生,我们商务印书馆已经在绿波廊定下房间,替先生接风洗尘,这边请——”作为商务印书馆的CEO,夏瑞芳走上前来邀请道。

“夏公,某等四人是孙先生在京师大学堂的学生,如今这接风宴,自当由弟子们做东的!”说话的是最老成的胡勋胡子实。

“诶,子实,这样不对吧?我们南洋公学邀请孙先生作演讲,自然使我们宴请。况且,这南洋公学如今也是你们的母校,我也忝为你们的师长,难道你还想和老师争么?”张元济教训胡勋道。

孙元起又开始头痛了。

二十七、一腔生意盎如春

“今天能站在这里演讲,首先要感谢菊生先生……”

孙元起站在南洋公学风雨操场的讲台上,看了看周围。自己身边坐着的是上海各界的名人,除了退休致仕的官员,还有某某科进士、某某科举人。孙元起很怀疑这些人是不是冲着自己是“孙寿州中堂侄孙”这个名头来的。

下面是密密麻麻的人头。前面坐着南洋公学的老师,后面除了南洋公学一百余名学生外,还有来自其他学堂的,以及部分好事者。

“在座的诸位,有年高德劭的前辈,也有学识渊博的学长,以及来自各所学堂的年青才俊。元起作为后学末进,站在这里给大家演讲,心中着实惭愧得紧。”

顿了顿,孙元起开始步入演讲的主题:“敝人自幼在美国读书,归国后,有幸先后任教于崇实中学、京师大学堂,并创办了物理传习所。去年,应邀往美国访学,先后到旧金山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麦吉尔大学等著名高校参观。对于教育,不敢言通,只是有些拙见。且有感于中华科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欧美诸国,所以想在回国后,结合中西所长,创办一所新式的大学。现在,想把敝人心中设想的大学的大致情况,向在座的贤达作一个汇报,请方家予以指正。”

孙元起在原先的世界里,从本科到研究生,在大学校园里呆了七年,对于其中的情况虽然不能说了如指掌,但个中窾要还是略知一二的,比如学科设置的情况、大学扩招的危害、教授聘任的利弊等。来到清朝,先后在京师大学堂、耶鲁、MIT、麦吉尔等中外高等学校任教,也大致知道学校的发展状况。总体说来,二十一世纪大学的设置是科学的、合理的,只要纠正一些过火的东西,就可以移植到清末。当然,其中也要加入孙元起自己的一些东西,勾勒出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大学校园:

“新成立的大学,将以强国利民,推进科研为宗旨,以培养学术科研人才、及其他学堂教学师资、企事业技术力量为中心。从教育体制、培养层次、学科设置、学科体系、教学方式各个方面着手,努力达到世界同类学校的水平。

“在教育体制上,将是一所从普通教育到高等教育相对完整的学校。其中,普通教育将作为大学的附属学校,保证高等教育的入学水准。普通教育中,除了暂时不设幼稚园,要包括三年制初等小学堂、三年制高等小学堂、三年制初等中学堂、三年制高等中学堂。高等教育,又分四年制本科教育、三年制硕士教育和三年制博士教育。

“本科毕业,即酌情授予学士学位;硕士毕业,授予硕士学位;博士毕业,授予博士毕业。

“小学阶段,学科分国文、数学、科学、思想品德教育、体育五门。中学阶段,分国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外语、体育九门。进入大学,开始分专业学习,除了国文、数学、外语、体育为必修外,专业科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修满足够学科,予以毕业。

“按照国际惯例,学科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农林、医药、军事、管理、艺术等十三大门类。除了部分学科不开设外,新建立的大学在本科阶段,将设立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文学院分中国语言与文学系、外国语言与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教育系等专业;理学院分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地理学系、生物学系等;工学院分电子学系、化学工程系、核工程系、地质学系、机械工程系等;医学院分中医系、西医系、药物系等。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设立研究院和国学院。如果说本科阶段是负责学生的教育教学,那么研究生阶段将是负责学生的科研创新。其中研究院,主要包括理、工、医、药等学科。国学院则是专门负责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经学、史学、文学等。

“除了博士教育采用推选方式外,包括普通教育在内的其他教育门类录取,均采用全国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

“学校对所有学生免除学费,并根据成绩优秀程度,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学校接受社会捐赠,并且捐助可以指定具体学堂、具体学科专业,乃至建立相应的学校设施,包括大楼、图书、道路、实验设备等。学校向捐赠人公示费用使用情况,但捐赠人不得影响学校所作出的任何决定。

“为学校捐助有力人士,及为学校建设做出杰出贡献者,可以出任学校校董,校董对于学校发展和建设有建议权。

“普通教育,每年每级招收3个班,每班标准为15人,根据前一年的捐赠情况,可适当增加录取名额,最高上额为25人。如果不足10人,则减少相应班级数。本科教育,每个专业每年录取5人,同样可以根据前一年的捐赠情况,适当增加录取名额,限额是15人。如果不到3人,则转至下一年入学。硕士教育,每个专业每年录取2到3名,原则上不因捐助情况而增加名额。

“学校在高等教育阶段,欢迎外来学生的旁听、借读。旁听学生亦可以参加课程的考试,考试合格者给予相应的合格证明,该专业主干学科全部合格者给予学校肄业证明,但不授予毕业证书及学位。

“学校教师,按照学术水平高低,分为讲师、副教授、教授席位。每个专业标准为1名教授,4名副教授,讲师数目不限。教授、副教授席位可以根据该专业捐赠情况、学生数量等情况增设。但限额为5名教授、10名副教授。

“因为学校初创,加以与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在即,所以在今年八月首先开设理学院、工学院、研究院。理学院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工学院电子学系,研究院相应学科的研究专业,同时面向全国招生。

“争取在明年七月,小学、中学、国学院可以正式招生,理学院、工学院、研究院再次招生,在校学生在100人左右。

“希望学校在10年内,达到文学、理学、工学、医学、国学、研究六院同时招生,建成专业20个以上、在校学生600人以上,部分学科的学术水平达到世界领先的综合性大学。”

……

这是一幅宏伟的蓝图。这里面不仅有青少年实现“科学救国”的理工医药诸学科,也有安慰尊经守旧牌的国学院。这幅蓝图在孙元起的描绘下,徐徐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当然,各人对于画卷的态度,那就值得琢磨了。台上坐着的老爷们,似乎对这个构想嗤之以鼻,以为不过是空中楼阁。台下的学生则激动万分,对孙元起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恨不得现在就能入读这所大学。在最后的自由提问阶段,看着台下举起的如林手臂,更是能感受到这份热情:

“您……您好,百……百……百熙先生,”看到孙元起点自己的名,一个青年男子站起来,不知是紧张还是激动,满脸通红,说话结结巴巴的,“我是南洋公学上院的学生,请问,能报考今年八月份的研究院么?”

“首先,谢谢你的支持!”孙元起酝酿了一下,回答道:“就我在京师大学堂任教的经历,感觉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只相当于欧美国家的高级中学。所以,在八月份招生的时候将不分研究院和理、工学院,统一招生,成绩特别优秀的选入研究院学习。这样回答,你满意么?”

“好的,谢谢百熙先生。”那个男孩子激动地点点头,然后坐下来。

孙元起看见李国秉从一开始手便举得老高,恨不得站在椅子上举手,好吸引孙元起点他的名儿。孙元起便点了他。

“您好,孙先生!”李国秉看孙元起点自己,喜不自禁,“请问,八月份入学考试将考哪些科目?又限定什么教科书?”

听到这个问题,下面的学生都竖起耳朵,机灵的已经掏出纸笔准备记录。

入学考试?高等学校入学考试?这不就是万恶的高考么!孙元起心想。那就当成是高考吧!“考国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六门,其中生物、外语两门的成绩作为参考,不计入总分。至于课本,敝人在商务印书馆印行了一套高等中学教科书,便以该书为准。——不是我敝帚自珍,实在是我只读过这一套教科书,并且知道它的知识层次。”

—》文—下面一片轻笑。

—》人—李国秉还不坐下,继续问:“那在哪儿考试?”

—》书—“还没有定,”孙元起考虑了一下,“应该是在上海、北京同时开考。”

—》屋—“那用钢笔作答,还是毛笔作答?”

“都可以吧……?”孙元起没有想到这个家伙居然问得那么详细。

李国秉还想问什么,被身边的胡勋一把拉得坐下了,还想起来,看着周围人都瞅着自己,才恹恹地在座位上扭几下作罢。

“请问,百熙先生,理学院、工学院招生,为什么还考国文呢?我们又不是考文学院!”这个小伙子貌似对考“国文”有些愤慨,大概是重理轻文吧。

孙元起还没有回答,就听到自己身边的那群老爷中一阵骚动,不时蹦出“数典忘祖”“斯文败类”“亡国亡种”之类的词儿来。当下,连忙解释道:“即便是理工科学生,在写实验报告、学术论文的时候,也要用国文表达清楚不是?再说,我们作为中国人,如果不学好国语,如何自处呢?所以,国语还是要学的,也必然是要考的。”

这话才让那些老爷们安稳下来。

又回答了几个问题,孙元起看见台下一角有几个女孩子,怯生生的,一副想举手又不敢举的样子。孙元起便想把最后提问的一个机会给她们。

“百……百熙先生,我们是上海经正女校的。”小女孩声如蚊蚋,说了几遍,台上的孙元起才迷迷糊糊地听出她说什么,“请问,请问,学校招收女生么?”

孙元起这才意识到,自己一时的好奇和好心给自己带来了一个麻烦。男女同校?这就是在民国初年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