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阁下为何做出如此限定?难道是歧视我们大日本帝国么?”
众所周知,日本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最主要的敌人,也是中国民众最痛恨的国家,没有之一!尽管孙元起的历史没有学好,但并不意味着他对日本的狼子野心一无所知。相反,从小到大无数的抗日题材影视剧早已塑就了他对日本的强烈仇恨。二十年前打断清廷脊骨的甲午战争、十年前争夺中国东三省权益的日俄战争不说,十多年后阻扰中国统一的济南惨案、二十年后导致中国军民伤亡3600万人的侵华战争也不说,冲着两年后的日德青岛争夺战,孙元起就不能把武器卖给小日本!
真实历史中,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然后就爆发了日德青岛争夺战。交战双方分别是日本和英国军队组成的协约国联军,和主要为德国军队的同盟国军队。战役由日英联军发起,目标是攻占德国控制的青岛。战役于1914年9月2日开始,至11月7日结束,历时68天。日英联军于这场战役中获胜,占领青岛,进而控制了胶济铁路全线和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
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一战末期,中国也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成为了所谓的“战胜国”。战争结束,中国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希望能够索回对山东,尤其是青岛的控制权。但这个要求被无情地拒绝了,随后便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所以五四运动中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抵制日货”之类的标语。
在这种情况下,孙元起怎么可能向他们出售武器?
孙元起笑吟吟地答道:“之所以做出如此限定,并非歧视贵国,而是因为日本与我中华为睦邻友邦,才不得不如此。”
“纳尼?”伊集院彦吉一脸大惑不解。
孙元起解释道:“我出售专利使用权的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兴办教育,按照道理应该对所有有购买意向的客户来者不拒,为什么把目标限定为欧美各国呢?那是因为我觉得亚、非、拉地区的国家要么不需要武器,要么不需要那么先进的武器。而贵国,就在不需要武器的范围内!”
伊集院彦吉胡子直翘:“谁说我们大日本帝国不需要武器?”
孙元起掰着指头数道:“与日本毗邻的国家有三个,一个是我们中国。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贵国先发制人,致使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迫于压力清政府与贵国签订了《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赔偿军费白银两亿两。
“一个是朝鲜。在甲午之后,贵国已经对朝鲜实际控制,并将之改名为‘大韩帝国’,与之前清政府支持的‘朝鲜王朝’划清界限。当然,贵国野心并不止此,又于1904、1905、1907年先后签署三次日韩协约,相继剥夺了韩国的外交权、司法权等,使得大韩帝国名存实亡,逐步沦为贵国事实上的殖民地。到了1910年,贵国直接与韩国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使得朝鲜半岛的主权永久让与日本,标志着朝鲜彻底灭亡。
“最后一个是俄罗斯,也就是贵国所说的‘露西亚’。1904年贵国与俄罗斯在我国东北领土上大打出手,尽管伤亡惨重,最终还是迫使俄国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获得库页岛及其附近一切岛屿的主权,并攫取了俄罗斯在中国东北的权益。
“三个邻国,一个被吞并,两个被迫签署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这种情况下,贵国还需要武器干什么?难道是准备越过太平洋去攻打美利坚,以报‘黑船事件’之仇?还是准备武装军队,继续脔割中国领土?如果是攻打美国,凭贵国现在的实力难有胜算,我国作为睦邻友邦自然不能出售武器,免得贵国误入歧途错上加错。如果是觊觎中国领土,那在下就更不能卖了。”
伊集院彦吉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半晌才说道:“尽管如此,但并不代表我们大日本帝国没有敌人威胁!当初日露战争期间,两国都死伤近三十万人,而我大日本帝国勇士玉碎的更多达到8万6千多人。只因为我国将士抱着一所悬命的态度,才迫使露西亚与我国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但他们心里一直愤愤不平,渴望与我们再次决一死战,我们不得不加紧战备,时刻提防!”
孙元起道:“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不向贵国出售军工产品的专利使用权,也不会向俄罗斯出售,免得双方再起战火,造成生灵涂炭。”
伊集院彦吉继续说道:“而且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军队战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能迅速吸收先进的武器,只怕‘黑船事件’会再次发生。所以鄙人恳请阁下能够不计过往,以中日友善、提携共进为出发点,向我国出售军工产品的专利使用权!”说完起身,对孙元起深深地鞠了一躬。
黑船事件,是指1853年美国以坚船利炮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情。19世纪上半期,日本和中国一样奉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然而此时工业革命正渐入佳境,需要丰富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闭关锁国政策无疑会使得欧美列强大为光火。
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将军率领四艘军舰开到江户湾口,以武力威胁幕府开国。因为舰队中的近代铁甲军舰外表为黑色,故称为“黑船”。1854年2月,培里再次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这次共有七艘军舰,而且舰队一直深入到江户湾内,到达横滨附近才停船。
面对佩里的强硬姿势,幕府只好接受开国要求,双方在横滨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这也是日本与西方列强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他西方列强跟随著美国,纷纷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签订亲善条约。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幕藩体制也随之瓦解。
既然小日本愿意当冤大头,孙元起也不好阻拦,只好答道:“伊集院先生,既然贵国一心想购买专利使用权,在下也不好峻拒。只是不知贵国准备购买哪些专利?”
“所有!”伊集院彦吉斩钉截铁回答道。
“所有?”孙元起眉毛蹙成一团,“购买所有的专利使用权,花费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你应该知道,购买专利的方式有三种:对于有强大工业基础的国家,可以用技术、装备、专利等来换取专利;对于工业技术水平相对一般的国家,在连续两年购买一定数量的武器装备后,可以通过收取适量的专利转让费方式把技术全套转让;对于工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议用现金、贵金属、矿产等来换取武器。不知贵国打算用何种方式?”
三一八、贾生年少阮生狂
尽管日本在二十世纪初在东北亚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它的工业化水平却非常落后。相关资料表明,在1910年左右,日本主要是出口生丝、茶叶、棉纺织品等初级轻工业产品,然后进口机器、器械、钢铁等近代重工业产品,像日本国内首屈一指的八幡制铁所、吴造具工厂都是引进德国全套设备和技术加以改造的。日本重工业是乘着一战的东风,才得以发家致富。所以,此时日本根本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技术、装备、专利等。
伊集院彦吉躬身答道:“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工业基础虽然不能与英、法、德、米诸国相比,但也不容小觑,至少在世界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所以我们准备在连续两年购买一定数量武器装备后,通过缴纳适量的专利转让费方式获取全套技术。还请孙大人俯允!”
孙元起思忖道:两年之后恰值一战爆发,说不准那时候就要和小日本刀兵相见,只怕那时候就算想收专利转让费,小日本也不会给。而且小日本的“山寨”精神丝毫不逊于中国,很可能买回产品之后仔细琢磨,再改头换面绕开专利,最后吃干抹尽不认账!
孙元起当下问道:“那贵国准备购买哪些武器装备?每样又准备买多少?”
伊集院彦吉答道:“我们的初步意向是购买1000支中工1911式步枪、4架苍穹09式侦察飞机、4架碧落10式轰炸飞机、以及100门各种口径的迫击炮。”
只购买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每种产品又只购买这么一点,明显是用于仿制,而非投入使用。小日本果然用心不纯!
孙元起冷冷地说道:“按照惯例,购买的数量越少,支付的专利转让费也就越高。尤其像贵国只购买这么一丁点儿,专利转让费就更高了,并且必须在首次购买时就得支付!”
“那每种的专利转让费大概需要多少?”伊集院彦吉试探着问。
“为了防止货币贬值造成的纠纷,专利转让费将以白银来定价,支付时也需要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支付。其中,中工1911式步枪专利转让费为400万两白银,苍穹09式侦察机为800万两白银,碧落10式轰炸机为1000万两白银,迫击炮为300万两白银。”说出这些天价,孙元起眼睛都不眨一下。
如果这些天价能够吓住小日本,那自然最好,反正孙元起从一开始就不想卖这么先进的武器给日本人。如果吓不住,也可以讹些钱来兴办教育,算是收回《马关条约》赔款的部分利息。
刀刀见血的价格,让伊集院彦吉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孙大人,这些产品的专利转让费如此昂贵,未免有些太离谱了吧?”
孙元起神色不动:“大使阁下,这些产品的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昂贵一些也在情理之中。正因为价格昂贵,在下为了贵国经济和人民福祉考虑,曾把出售范围限定为欧美各国。可是大使阁下固执己见,在下也不便阻拦,只好如实告知。如果贵国觉得难以接受,完全可以不买嘛!在下也诚挚建议贵国在购买时慎重考虑!”
伊集院彦吉又是连连鞠躬:“孙大人,日中之间同根同源,情同手足,理应互通有无、守望互助,让远东成为远东人之远东,让亚洲成为黄种人之亚洲。在这种情况下,大人居然把专利转让费定价如此昂贵,只怕会令亲者痛、仇者快,而且也会影响日中之间的友好邦交!”
孙元起冷笑道:“当初中日甲午战争时,李文忠公(李鸿章)与贵国全权办理大臣伊藤博文、陆奥宗光谈判,贵国索取军费赔偿二亿两白银。李文忠公先是恳请减少五千万两,贵国一口回绝;见不能达到目的,李文忠公又请求二千万两,依然遭到拒绝;最后李文忠公哀求贵国随意减少一些,作为他回国的差旅费,仍然没有任何回应。在那个时候,贵国怎么就不怕会令亲者痛、仇者快?怎么就没有考虑会不会影响中日之间的友好邦交?
“现在购买部分武器的专利使用费,纯粹属于商业行为;而且金额才两千五百万两,不过是《马关条约》赔款的十分之一,(中国先是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后来日本以退归占领的辽东半岛为由,又索取了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还费。)怎么就会令亲者痛、仇者快,影响中日之间的友好邦交了呢?公使阁下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
伊集院彦吉像被迎面揍了一拳,顿时脸色青红不定。
不过所谓外交家,就是随时可以把脸皮撕下来扔在地上任人践踏,然后再捡起来戴到脸上的那类人,个人的颜面、自尊早在出任外交官的时候就被阉割了,其中又以日本人为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二战中日本外交官向美国递送最后通牒的事。
偷袭珍珠港之前,为了进一步迷惑美国,日本外交部派遣前驻德大使来栖三郎作为“和平特使”赴美,协助野村吉三郎大使与美进行和平会谈。在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约两小时后,日本“和平特使”来栖三郎和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才前往美国国务院,向美国国务卿赫尔递交日本政府的最后通牒。赫尔抑制不住地说道:“在我50年的公职生活中,从未见过这样厚颜无耻、充满虚伪与狡辩的文件。”
伊集院彦吉很快就恢复了常态,再次深深鞠躬:“实在对不起,孙大人,刚才是鄙人失态了!不过鄙人的用意,是真心希望大人能从日中友好邦交的角度出发,降低这四种军工产品的专利使用费,促进日中商贸往来和交流合作!想来无论是袁项城总理、梁崧生大臣(袁世凯内阁外务大臣梁敦彦),还是孙逸仙总统、王亮畴总长(南京民国政府外交总长王宠惠),都会一力促成此事的。”
“那依照大使阁下的意思,这四种军工产品的专利使用费应该降到什么程度?”孙元起反问道。
伊集院彦吉眼中掠过一丝喜色,以为找到了克制孙元起的招数,急忙答道:“依鄙人之见,所有的专利转让费以日元形式支付,其中中工1911式步枪可以定为50万日元,苍穹09式侦察飞机为100万日元,碧落10式轰炸飞机为120万日元,迫击炮为30万日元,合计200万日元,将于两年之后支付。如果到时候我方觉得这四种军工产品不适合军队使用,可以单方面取消购货协议,并且不支付任何违约费用。”
孙元起怒极反笑:“这是大使阁下个人的意思,还是贵国政府的底线?”
伊集院彦吉有些自傲地答道:“鄙人是大日本帝国驻华特命全权公使,我个人的意思自然也代表着大日本帝国政府。既然我如此表态,即便最终价格有所浮动,变化幅度也不会很大了!”
孙元起轻轻冷哼一声:“既然如此,在下就代表中华工业机械公司和私立经世大学作出如下声明:如果日本国购买专利转让费,无论购买产品数量多少,中工1911式步枪都定价为450万两白银,苍穹09式侦察机为1000万两白银,碧落10式轰炸机为1200万两白银,迫击炮为350万两白银。所有费用必须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形式在签订协议时支付完成,否则视为自动弃权。”
伊集院彦吉大怒:“孙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要与我们大日本帝国为敌么?”
孙元起摇了摇指头:“大使阁下,你又言过其实了!我说过,购买专利使用费是纯粹的商业行为,跟政治没有丝毫关联。而且买卖本身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如果你觉得价格过高,你不买就是,反正我也没有强迫你们购买,对不对?怎么能扯上与你们大日本帝国为敌呢?”
伊集院彦吉怒气冲冲地说道:“孙大人,我认为你所制定的价格对大日本帝国存在巨大歧视,我会就此向袁项城总理提出严正抗议,希望贵国政府能够尽快纠正这一错误,以免影响两国之间商贸往来乃至友好邦交!”
孙元起丝毫不以为意:“那孙某就敬候佳音了!”
伊集院彦吉只好拂袖而去。
临出门的时候,孙元起又说道:“大使阁下,你最好希望袁项城能够生产步枪、飞机、迫击炮,否则保不住你我下次再见的时候专利转让费又会往上涨!”
伊集院彦吉闻言一趔趄,差点没摔倒在地。
本来孙元起以为小日本的公使已经是眼睛长在脑门上了,没想到世界上还有比伊集院彦吉更狂傲的存在,那就是稍后来访的英国驻华特命全权公使朱尔典。
三一九、且暂低头织草篮
六十岁的朱尔典更像是一只青春期的公鹅,趾高气扬地迈进孙元起的办公室,下巴刻意抬得比额头还高,眼帘微微睁开,仿佛在蔑视他所看到的一切事物。
刚刚落座,他便用带着爱尔兰口音的伦敦腔傲然说道:“约翰逊先生,一直以来你们经世大学在教育方面与大英帝国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英联邦的留学生在此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细心的照顾,我们对此非常赞赏,并因此认为你是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但是,我们注意到你近期的某些言论和举动正在远东地区的稳定局面,也威胁到了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完全可以视为一种严重的挑衅。我希望约翰逊先生能够恪守相关国际条约,以英中关系的大局为重,为保持远东地区的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孙元起不动声色地用汉语说道:“我知道,朱尔典先生自前清光绪二年(1876)来华,至今已有36年。在这三四十年的时间里,你不仅对中国官场相当了解,而且对中文也非常精通。既然如此,你我之间为什么不用中文交谈呢?”
朱尔典一愣,马上反驳道:“约翰逊先生也在美国留学多年,英语同样娴熟,为什么我们要用中文,不用英语?”
孙元起道:“很简单,因为我们现在是在中国!”
失去了装逼利器的朱尔典好比是剪了毛的松狮,顿时塌了脊梁骨,吭哧半天才用中文说道:“孙大人,近日传闻阁下在南北游说,希望贵国中央政府能够拒绝土登嘉措恢复十三世达赖喇嘛名号的请求,并反对他返回拉萨居住。不知是否属实?”
孙元起也不掩饰,点点头答道:“确有此事。不过大使阁下,这干卿何事?”
朱尔典顿时立起眉毛,大声斥责说道:“孙大人,你的这些言论和举动已经严重影响远东地区的稳定局面,并威胁到了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在下希望孙大人能够恪守相关条约,以英中友好邦交大局为重,不要做出损害远东和平的事情来!”
孙元起伸出一根指头:“大使阁下,首先,西藏是中国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的一部分,主权不容置疑;达赖问题是中国的内政,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某些人假借自由、民主,企图否定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利用达赖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才是影响远东地区安全稳定局面的罪魁祸首!”
孙元起又伸出第二根指头:“其次,所谓‘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不过是通过一次次威逼利诱窃取而来。如果你说的‘远东’包括西藏地区,那么纵观前清光绪十六年(1890)《中英藏印条约》、光绪十九年(1893)《中英藏印续约》、光绪三十二年(1906)《中英续订藏印条约》等文件,英国的利益仅仅是通商贸易、要求中方削平山寨撤去武备、禁止其他列强进入而已,绝不包括干涉内政。相反,《中英续订藏印条约》明文规定英国不准占并藏境、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
孙元起接着伸出第三根指头:“第三,如果阁下真的能够以中英友好邦交大局为重,恪守相关条约,不要做出损害远东和平的事情,那么西藏问题才会有和平解决的契机,西藏局面才会有安全稳定可言!”
朱尔典强自按捺住怒火,嘶声说道:“我们大英帝国一向认为贵国对西藏只有宗主权,西藏的内政怎么能等同于中国的内政呢?再者,土登嘉措是藏传佛教的最高宗教领袖,不仅在藏区具有崇高声望,还对尼泊尔、不丹、哲孟雄(即后来被印度吞并的锡金)及印度等地区广大信众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他的出走不仅是西藏的内政,更是远东地区的大事,由不得我们不关注!”
孙元起答道:“土登嘉措是藏传佛教的最高宗教领袖之一,而不是唯一。据我所知,前藏的达赖喇嘛、后藏的班禅额尔德尼、内蒙古的章嘉呼图克图、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是藏传佛教齐名的四大活佛,都可以享用五层坐垫和明黄伞盖依仗。在藏区,除了达赖、班禅,还有四层坐垫的萨迦法王、三层半坐垫的噶玛巴活佛等,地位都十分崇高。
“如果非要说达赖比别的活佛高一级,那不过是因为他为清世祖章皇帝所册封,而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为清圣祖仁皇帝所册封罢了。土登嘉措既然已被清廷革去达赖喇嘛名号,而且明确指出以后无论逃往何处、是否回藏,均视与齐民无异,则他现在既非达赖喇嘛,又非宗教领袖。所谓崇高声望、巨大影响力,不过是普通信众一时未察。
“对于一介叛逃的平民,回国之后自当由中国政府依法处理,让不让他会拉萨居住也会综合权衡,似乎不必大使阁下出面干涉吧?至于中国到底对西藏拥有什么样的主权,我想事实胜于雄辩。如果你真想找人辩论的话,我觉得梁崧生、王亮畴都是不错的选择!”
朱尔典胡子直抖,神色俱厉地说道:“孙大人,难道你不怕你的言论和举动会引来大英帝国的军事干预么?”
当然,孙元起并不想现在和朱尔典背后的大英帝国闹僵。
尽管此刻的大英帝国和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美国有些类似,已经有了日薄西山的气象。而且随着美国和德国的崛起,英国已经注意到了自己的衰败与虚弱,所以此刻比以往更加敏感、更加狂躁,好像三十多岁的剩女容不得任何人在面前提及“老”字。任何一点的挑衅都会被视为对大英帝国权威的质疑,它会用最强烈的武力镇压加以报复,以此掩盖自己的衰弱。只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侵袭,掏去它数百年剽掠的财富,英国才会彻底的穷途末路。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时的英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存在,对付积贫积弱的中国完全是手到擒来。尤其是在西南边境,英国更是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压力,仅在印度就驻军六万五千人,还不包括在当地征召的仆从兵。前车之鉴就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底至三十年初英国发动的第二次侵略西藏战争。当时,英军上校荣赫鹏率领近万人的武装使团,从印度经哲孟雄由亚东进入西藏,一路进攻,相继攻陷帕里、江孜,于1904年8月占领拉萨,最终迫使西藏甘丹寺长罗桑坚赞签订了《拉萨条约》。
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市场广阔的中国是二十世纪初少数几个未被瓜分的殖民地,列强们早就垂涎三尺。大英帝国也不例外,甚至它比其他国家更加觊觎,因为它想汲取中华帝国的丰富营养让自己摆脱萎靡不振,甚至期望借此返老还童、焕发第二春!
它需要借口,但孙元起不能给他借口。
虽然在四川、陕西已经有两个协的军队在秣马厉兵,准备在今年夏天入藏,但在入藏之前激怒朱尔典显然并非明智之举。而且从印度经由亚东、江孜抵达拉萨,远比从四川、陕西更为便利,如果要让驻印英军抢得先机,孙元起两路入藏的谋算很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两协军队也将陷入困境。
孙元起当下笑道:“大使阁下,你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吧?在下只是游说中央政府能够拒绝土登嘉措恢复十三世达赖喇嘛名号的请求,并且不允许他返回拉萨居住,你便恫吓会招致大英帝国的军事干预。什么时候大英帝国的神经变得这么脆弱了?如果消息传出去,国际舆论会如何评价?”
朱尔典这才意识到和自己谈话的不是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传统中国官僚,而是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的科学家。或许西方社会不知道英国有个驻华公使叫朱尔典,也不知道中国西藏有个流亡宗教领袖叫土登嘉措,但一定会知道这位改变现代科学基础的著名学者。如果争论内容传出去,国际舆论未必会偏袒自己。
于是他的态度也稍稍软化:“在下之所以这么说,是注意到阁下的言论中带有浓浓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味道。这是种很危险的倾向,尤其是由一位拥有广泛影响的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政党首领说出来,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严重影响远东地区的稳定局面,并威胁到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所以在下觉得必须加以纠正。”
孙元起眉毛一挑:“哦?难道大使阁下就没有注意到自己思想里的大国沙文主义倾向?”
朱尔典却不顾孙元起的嘲讽,径自说道:“总之,我觉得达赖喇嘛作为藏传佛教中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的活佛转世系统,不应该就此断绝;而土登嘉措作为藏传佛教的最高宗教领袖之一,也不应该长期流亡在外,应该尽快返回拉萨的大昭寺!”
孙元起皱眉想了片刻,然后答道:“既然大使阁下觉得此事甚为重大,又和在下意见分歧,而且此事不可能由你我二人一言而决,不如就暂时搁置。等南北和谈达成、各省选出国会代表后,在正式国会上由全体议员投票表决。你看如何?”
三二〇、今日不论腰下组
孙元起使的这是缓兵之计。
尽管南北和议达成在即,但等各省选出国会代表,然后再召开正式国会,没有一年半载的时间是不会出结果的。
在真实历史中,1912年8月27日,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员选举法》和《众议院议员选举法》,并成立一个办事临时机构“筹备国会事务局”,负责筹备选举国会事宜。1912年12月至1913年3月,全国各地根据选举法选出参、众两院国会议员。
直到1913年4月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才在北京正式召开。但国会召开并不等于就可以正式议事,必须先要依法进行议会议长选举、中华民国大总统选举、副总统选举。等大总统正式宣誓就职之后,才能有空讨论其他事项。要等在正式国会上由全体议员投票表决土登嘉措的命运,至少也得一年以后。
事实上,随着事态的发展,孙元起和朱尔典都不可能等到票决的那一刻。
孙元起麾下的第四十八、第四十九混成协正在整兵操练,今年夏天就会相机入藏。此事一旦为英方获悉,双方必然撕破脸皮,票决之事自然会无果而终。现在孙元起就是一个“拖”字诀,以此掩饰派兵入藏的企图,并占据入藏的先机。
要知道西藏山高路险,从四川、青海入藏固然困难重重,由哲孟雄入藏也并非坦途。当初英军上校荣赫鹏率军从印度出发,历时十三个月才抵达拉萨!只要孙元起所部出其不意提前入藏,占据各处险隘,英国就会面临两难选择:如果不进军,就会白白丢弃以前在西藏辛苦攫取的各种成果;如果进军,很有可能群军覆没片甲不归!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当初荣赫鹏率军入侵西藏的时候,江孜军民便以劣势武器在宗山城堡固守,阻碍英军前进达三月之久。孙部近万名将士凭借着精锐武器,怎么也不会比江孜军民更差吧?何况西藏峰峦险峻,遍地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山口;而且青藏高原地势高寒,一年中有七八个月大雪封山隔断后勤补给,剧烈的高原反应可以让进攻一方吃足苦头。
如果英军真要敢在孙元起所部之后入藏,甚至不用孙部主动出击,只要据险死守,耗到英军弹尽粮绝,便可不战自胜!
等到孙部进入拉萨,土登嘉措会自己主动跑回拉萨大昭寺求虐么?如果他真的敢回来,别说他是宗教领袖,就是天王老子,也得任凭孙元起搓圆捏扁!
朱尔典权衡片刻,觉得国会票决也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更关键的是,孙元起已经做出让步,交出了处理西藏问题的主动权,他朱尔典也不能欺人太甚。于是他点点头:“也好,就依孙大人的高见。不过在国会投票表决之前,任何人不得单方面改变西藏现有局势。”
孙元起笑道:“大使阁下,我觉得你的这个建议应该去和袁项城或梁崧生商议,而不是你我在这里私下约定。对了,大使阁下今天到访还有什么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