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了?”莉莉丝终于明白为什么孙元起要看她一眼了,当下撇了撇嘴:“我对那个家伙,顶多就是有些厌恶和憎恨,倒不至于派人暗杀他。前些日子上海风传沪督陈英士要加害于他,如今看来传言不虚!”
孙元起道:“如果如你所言,幕后凶手应该就是陈英士了。”
陈其美在这个时候刺杀陶成章,是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还是想祸水东引?虽说之前风传陈其美要置陶成章于死地,但自己刚到上海没多久他就横尸广慈医院,而且有心人不难发现自己和他曾有过历史恩怨,肯定会有人往自己身上泼污水。
在这人心惶惶的微妙时刻,而且又身处人地生疏的上海滩,孙元起知道现在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最佳处理方案就是镇之以静,不能让陈其美抓到攻讦自己的把柄,也不能让光复会怀疑到自己头上。
熄灯之后,孙元起却困意全无,忍不住对陶成章遇刺一事思来想去,直到天色微明才迷迷瞪瞪睡去。睡了不到半个小时,卫队长冯基善又来报告:“大人,杨先生来访!”
孙元起明白,应该是杨永泰也获知陶成章遇刺的消息了,所以大清早急忙过来探听消息。便吩咐道:“焕章,你让畅卿先到客厅,我换身衣服就来。”
片刻之后,梳洗一新的孙元起来到客厅,见到杨永泰奇怪的表情,他忍不住苦笑道:“畅卿,陶焕卿遇刺的事情与我们毫无瓜葛,我猜应该是陈英士的手笔。”接着又把昨天陈其美来访时的情形复述一遍:“也不知陈英士这么做,是想给我一个下马威呢还是想祸水东引?”
杨永泰答道:“或许是兼而有之吧!等会儿中华广播公司播报新闻时,最好让他们稍稍提及前些日子的传言,暗示真凶是陈英士。如果上海滩其他报纸有污蔑大人之处,得请中华广播公司和《政经日报》猛烈批驳,予以澄清。这些都要大人提早准备!”
“这些我自然明白!”孙元起早就见识过网络水军的洗地本领,自然知道舆论战的重要。然后摇头叹息道,“昨天我们还在这里谈论是否推举陶焕卿为浙督,没成想他当晚便遇刺殒命,命归黄泉。果然是人算不如天算、计划不如变化啊!”
杨永泰连连点头:“世事难以预料啊!不过陶焕卿一死,光复会上下必然怒不可遏,对我们昨天拟定的计划倒是大有裨益。”
“哦?”
杨永泰接着说道:“陶焕卿是光复会仅次于章炳麟的第二号人物,论及实干本领,会中无人能及,是光复会实际的掌权人物。他的遇害,必然会引起光复会的强烈不满,直接造出江浙一带气氛紧张。而且光复会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陶焕卿和李铁仙在南洋的募捐筹款,李铁仙现任吴淞军政分府都督、光复军总司令,一时半会儿脱不开身,如今陶成章又遇刺身亡,南洋无人主事,很快光复会就会出现资金短缺。
“李铁仙本来就曾遭受过陈英士的暗杀,现在在激愤不满和军饷短缺的情况下,很容易走上武力对抗的道路,毕竟他手里拥有数以万计的光复军和骁勇善战的敢死队,不可能束手待毙,光复会也不会允许他退让的。此时王亚樵主动请缨,即便没有我们的暗示,他也会迅速答应。而一旦陈英士遇刺身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光复会的报复,而不是我们下的手。”
孙元起道:“既然如此,就让王亚樵和李铁仙尽快联系吧!不过你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别人看出我们参与其间的蛛丝马迹。”
“是!”杨永泰旋即又问道:“原定于今天上午九时在哈同花园涵虚楼召开的我党成立大会,现在还要如期举行么?”
“为什么不?”孙元起反问道,“当然要正常举行,否则外界还以为我们是做贼心虚呢!”
杨永泰闻言站起身:“既然如此,在下先行告退,到涵虚楼稍作准备!”
有着李燮和与陶成章的前车之鉴,加上陈其美曾出言恫吓,孙元起现在不敢丝毫大意。胡乱吃完早饭后,在卫队严密护送下来到华熙园隔壁的哈同花园。房主老哈同听说国际著名科学家、中国著名政治家孙元起大驾光临,自然欢喜不禁,一早就携带夫人罗迦陵在门外恭候。见礼之后,主动在前面给孙元起带路,并介绍各处景色风物。
哈同花园不愧被称为“海上大观园”!作为私人花园,居然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滩占据数百亩的面积,叠石成山,掘地为池,简直步步是景,令人应接不暇。建筑东西连璧,中洋融合,美轮美奂,让孙元起叹为观止。会场所在的涵虚楼,仿照江南园林的楼阁布局,飞檐斗拱,粉墙黑柱,边上长廊有漏窗、美人靠,仿佛有身在苏州之感。
孙元起是内定党首,又职位最高,自然可以准点到达。其他人则不敢托大,早早就来到会场,其中就包括张謇和汤寿潜。两人应该已经知道陶成章遇刺的消息,都面有戚色。孙元起赶紧快走几步,上前问候道:“啬翁、蛰翁,两位前辈来得好早!”
等哈同夫妇告辞后,汤寿潜才低声问道:“百熙,你应该知道陶焕卿遇刺之事吧?你对这事怎么看?”
说起来,汤寿潜和陶成章、光复会都还有些个人恩怨。
话说当初陶成章见李燮和与陈其美争夺沪军都督时落于下风,退守吴淞一带,眼看光复军在上海难以立足,便决意前往浙江发展。光复会成员大部分都是浙江人,在本省应该有先天优势,这也是他选择浙江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早在上海光复前,陈其美到杭州策划起义时,就内定汤寿潜为浙督人选。杭州光复后,在正式推举都督的会议上,同盟会便提名汤寿潜为都督,但光复会坚决反对——据说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敭捕杀光复会成员秋瑾之前,曾征询汤寿潜意见,汤寿潜明哲保身没有表示反对——结果参会者中同盟会占多数,最后还是通过以汤寿潜为都督。也就说,汤寿潜和光复会还有点龃龉。如果陶成章和光复军打算到浙江立足,首先必须摆平浙督汤寿潜。
如何摆平汤寿潜?陶成章的主意就是“倒汤”。但由于在前清时期,光复会在浙江闹得太凶残,本土士绅对他陶焕卿很不感冒,加上他与军界关系也不深,而李燮和又是谦谦君子、好好先生,为了革命全局甚至对夺他都督之位的陈其美都隐忍退让,又如何忍心对无辜的浙江同志下手?所以陶成章的“倒汤”计划,只能在浙江参议会给汤寿潜使使绊子而已。
孙元起不知道汤寿潜具体什么意思,便反问道:“蛰翁你怎么看?”
“同盟会欺人太甚!如果我们此番不替光复会讨个公道,以后难免不会成为第二个陶焕卿、第三个陶焕卿!”汤寿潜忍不住恨恨地说道。中国讲究死者为大,虽说陶成章和他有些仇隙,但陶成章已经死去,两人便再无恩仇。而且陶成章与他都是会稽同乡,又是浙江参议会参议员,现在因为争强斗胜被同盟会暗杀,他难免会些兔死狐悲。
更重要的一点,光复会虽然不地道,但同盟会也不是什么好鸟。在浙江,同盟会把持都督府各部,汤寿潜虽然身为都督,却难有作为。南京民国政府甚至想以交通总长一职,把他从浙江彻底调开!
孙元起也点点头:“同盟会确实吃相太难看!”
二九八、带雨云埋一半山(中)
张謇在边上建言道:“百熙,现在上海波谲云诡形势复杂,你要多加注意才是!”
汤寿潜也说道:“眼下同盟会和北洋系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在极力壮大自己的同时总想抹黑对方,好让自己取得更大优势,手段简直无所不用其极,李代桃僵、借刀杀人都是有的。在此混乱形势下,虽然他们之前都想把你拉拢到自己一方阵营,但也有可能走向极端,让川陕一带大乱以求混水摸鱼。而且你如今身在异乡,也给了他们可乘之机。所以百熙一定要小心谨慎为妙!”
孙元起道:“两位前辈说的极是,上海如此混乱,我也不想在此久留。等开完大会,再休息一两日,我便乘车北上。至于陶焕卿,虽然他生前有些举动失之偏颇,但毕竟为推翻前清政府在海内外奔波劳苦十余年,建立政党,团结同志,筹款举义,光复江浙,是当之无愧的革命元勋。同盟会因为争权夺利,居然派人暗杀革命元勋、政党领袖,手段之卑劣,心肠之狠毒,实在令人齿冷。
“我之前虽然和陶焕卿有些过节,但属于私怨,无关大雅。古人也说过:‘不以一眚掩大德。’何况他现在已经遇刺身亡?我建议成立大会之后,我们以新中国党的名义通电全国,对陶焕卿的遇难表示深切哀悼,并向光复会同仁及陶焕卿家属表示诚挚慰问。我们新中国党强烈谴责这一罪恶行径,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暗杀举动,并愿同包括光复会在内的国内政党一道,加强互信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议会共和制,维护国内的和平与安全。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求吴淞军政分府、江苏都督府以及南京民国政府等迅速行动起来,尽快缉拿凶手,明正典刑,以泄天下之愤。”
孙元起提到吴淞军政分府、江苏都督府,却没有说沪军都督府,已经明里暗里指出凶手就是陈其美。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如果让沪军都督府缉凶,等于是贼喊捉贼,事实真相永远没有浮出水面的那一天。
对于孙元起的提议,张謇、汤寿潜两人都大为赞同。
新中国党成立大会于1912年2月5日上午九时准时召开,会议议程包括杨永泰代表政党筹备组作筹建工作报告、审议通过《新中国党章程》、选举政党第一届组织领导机构、推选党首等。这些内容早在会议之间就已经酝酿成熟,很快便获得全体通过。其中,新中国党中央委员会组成大致如下:
委员长:孙元起(袁世凯内阁学务大臣、南京民国政府教育总长、四川都督)。
副委员长:张謇(南京民国政府实业总长),汤寿潜(南京民国政府交通总长、浙江都督),赵景行(陕西都督),张世膺(甘肃都督)。
委员:孙元起,张謇,汤寿潜,赵景行,张世膺,程潜(第四十四协协统),程子寅(第四十五协协统),蒋志清(第四十六混成协协统),张辉瓒(第四十七协副协统),徐树铮(新编第四十八协协统),吴克仁(新编第四十九协协统),朱福诜,孟昭常,赵凤昌,温宗尧(以上四位系原预备立宪公会骨干),杨度,杨永泰。
秘书长:杨永泰。
整个领导层中包括三名总长、四名都督、六名协统,足见新中国党的实力雄厚,假以时日,必然可以与同盟会并驾齐驱。而从委员构成上可以看出,孙系势力在新中国党领导层占据主要部分,其中又以军队将领为主,幕僚为辅。而出身于原预备立宪公会的委员多数系海上名士,少数为政客,手中没有多少兵力。
最后,孙元起作为第一届委员长,发表就职演说。
经历十多年的官场洗礼,孙元起早已不是当初的怯懦雏儿,而且他做过好些年老师,对于这种场合的演讲完全是信手拈来。他迈步走上台去,望着下面四十多名来自各地的党员代表,开始了演讲:
“众位同仁,感谢你们推选敝人担任新中国党第一届委员长。我现在站在这里,既为政党的成立而欢呼雀跃,因为你们的信任而心存感激,更为即将面临的重任而感到惶恐。
“早在三四十年前,李文忠公(李鸿章)因台湾事变向光绪皇帝上《筹画海防折》时就说,现在是‘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今天我要借用他的话,因为如今更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自夏商周以来,中国人头上就有个天子皇帝,每个人时时刻刻都被灌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念,一直到去年年底,突然间皇帝没了,这岂不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大变局中,我们国家、我们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应该如何自处,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我们政党成立的根本原因。
“毋庸讳言,当下是一个真正的帝国时代,世界秩序完全是由英、法、美、俄、德、日、奥、土、清等少数几个帝国所制定。大清帝国是这几个帝国中最先崩溃的,这让民众对中国的前景有些迷茫:我们是因为衰败落后跟不上世界的脚步,而被踢出帝国之列?还是我们因为统治薄弱,开风气之先,率先垂范步入新时代?我们必须要首先回答这个问题,才能确定未来国家、民族的发展方向,才能让我们的政党紧跟时代步伐,甚至引领时代潮流。
“我们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我们拥有着形态各异却一脉相承的文字,包容世界涵盖古今的文化,数千年绵延不绝的文明。所以在中华文明的陶育下,我们能够在外民族、外文化的压迫下顽强生存,并积极汲取外部带来的营养,从而变得枝繁叶茂;并能在世界潮流变化的时候,最先感受到时代先机。
“自清朝咸丰年间的鸦片战争以来,虽然欧风美雨不断侵袭,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外国列强割我领土,但中华志士在殊死抗争的同时,也在积极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都是志士们一次次的艰苦尝试。我们之所以推翻清政府,并不是因为它是满族统治,——满族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因为清政府的统治制度不能适合当前发展的需要,让广大工农士绅不满,所以要推翻它。我们中华民族脱离帝国时代,不是落伍,而是开风气之先。
“可以想见,在未来的一百年里,全世界各个地区的民族都会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陆陆续续开始觉醒,逐步摆脱现有的帝国统治。英、法、美、俄、德、日、奥、土这些称霸一时的帝国,将不得不放弃自己控制下的领地,无论是藩属、省份、殖民地,还是海外自治领。这就像是剥洋葱,一层层剥除到最终,只剩下本土核心。而在丧失了这些外部领地之后,它们也就不再成其为帝国。
“既然我们国家和民族走在世界的前沿,那我们新中国党的任务就是保护这个新中国,保护我们现在的国家主权、民族利益不受侵扰,但这是一个何等艰巨的任务!清朝的广袤领土是由皇帝个人作为纽带连结起来的:他既是满洲族长、蒙古可汗,又是汉人的皇帝、西藏的保护人。在缺乏一种‘大清人’或‘中国人’的全国认同之下,我们要想完整地继承这一份庞大的遗产,谈何容易!
“就在我们开会这一刻,英国势力已经在对云南、西藏等地虎视眈眈,俄国也对新疆、内外蒙、东三省垂涎三尺。据说在沙俄策动下,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在去年年底在库伦宣布独立,随后包围清政府库伦办事大臣衙门,解除清军武装,并将办事大臣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可以说中国边疆局势岌岌可危,假以时日势,必会酿成重大危机。
“而在国内,孙中山的南京民国政府和袁慰亭的北洋政府尔虞我诈,都想方设法压倒对方。在相互算计的同时,各自都不停地出卖国家主权、民族利益以获取外国列强的支持,丝毫不顾全国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何让民众生活幸福?如何让国内局势稳定?如何让新中国自立世界?这些就是我们政党迫切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孙某虽然年逾而立,但对于在座不少前辈来说还是后生末学。像啬翁先生,他中状元的时候,我还不懂四书五经;像蛰翁先生,他从翰林院出来任青阳知县的时候,我还没有踏入官场。后来敝人邀天之幸青云直上,十余年间从一介教书先生变成内阁大臣,现在又忝为新中国党的委员长。在汗颜无地之余,决心和诸位同仁前辈一起,共同探求建设新中国之路,不负我党‘新中国’之名!”
二九八、带雨云埋一半山(下)
孙元起演讲完毕后,成立大会就到此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新中国党已经完全成型。在接下来两三天里,张謇、汤寿潜、杨永泰等人仍然要继续开会,讨论党内机构的设立以及相关机构的领导人选。
根据孙元起的建议,新中国党的党内机构分为党务、政务、军务等三个委员会。其中,党务委员会分为纪检、办公、组织、宣传、统战、联络、法制等七个部门,由杨永泰领头组建;政务委员会分为外交、内务、财政、司法、教育、农林、工商、交通等部门,正好与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相对应,具体由汤寿潜、张謇负责;军务委员会则分为参谋、政治、后勤、装备等四部,各部部长人选将由孙元起会同程潜、程子寅、蒋志清、张辉瓒、徐树铮、吴克仁等人商量决定。
尽管党务、军务两个委员会被孙元起嫡系把持,原预备立宪公会成员在其间难以插足,不过他们在政务委员会中却可以大捞一笔,而且当政客正是他们专长,故而颇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之感。这个利益划分方案,让双方都皆大欢喜。
按照安排,成立大会之后是记者招待会。杨永泰准备得非常充分,来的记者济济一堂,足足有四五十人。孙元起、张謇等人刚一露面,各位记者顿时拥了过来,镁光灯噼里啪啦闪成一片。杨永泰在大致介绍完政党筹备情况、大会选举结果之后,招待会便进入了提问环节。
记者们都知道每人只能提一个问题,但不是每人都有机会提问,现场的气氛便开始热烈起来。上海《新闻报》的记者抢得先机:“请问孙委员长,新中国党为什么要以‘党’命名,而不用现今常见的‘会’‘社’二字?众所周知,孔子说过‘君子不党’,用‘党’字难免给人一种邪僻朋党的感觉。”
这个问题孙元起曾经认真思索过,所以回答起来从容不迫:“‘党’字本意并无善恶之分,东汉末年的党人难道都很邪僻?当然,在王权统治时期,臣子结党向来为帝王所忌,所以在史官笔下难免会有所偏颇。而且古代的党大抵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政见为中心,聚散无常,没有固定组织;常常以阴险狠戾为手段,而不采用民主的程序;以个人私利为主,却每每忽视公共利益。从这三点上来说,他们算不上正式的政党,不过是以个人为中心、以私利为纽带的一类人聚集在一起罢了。
“而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以政见为中心、以公共利益为靶向、以参选为手段、以执政为目标的团体。政党通常有自己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针对国家和社会议题会有自己的主张,并通过确立政纲来展示政党的愿景。而用‘会’‘社’字,给人感觉这是一个社会团体,而不是政治组织。所以我们新中国党以身作则,率先使用‘党’冠名,开天下风气之先。”
马上就有记者跟进提问道:“照孙委员长这么说,贵党的目标就是争取执政咯?”
孙元起点点头:“政党存在的意义就是从事政治活动,通过不同途径去取得或掌握国家政权。不以执政为目标的团体,不成其为政党。新中国党既然明确定位自己为政党,那目标就是争取执政。不过我们现在刚刚成立,还处于初生阶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以成长为主要任务,短期内不会主动寻求执政。”
《大公报》记者接着提问道:“孙委员长,贵党对于当下时局如何看待?又将如何自处?如果将来贵党执政,又打算如何经世济民?学术救国,教育救国,还是实业救国?”
孙元起觉得这位记者有些面熟,似乎在南京下关码头见过他:“虽然现在国内形势有些不太安静,南北之间有很多矛盾需要解决,但总体上来说,时局将南北方完成大总统一职交接之后趋于和缓。新中国党将积极奔走,争取南北双方早日和解,尽快实行全国共和,并建言中央迅速推行议会共和制,把政治斗争约束在议会内部,而不是诉诸武力,确保国家稳定。
“至于我党执政之后如何经世济民,这是个非常遥远而又复杂的问题,如果详细说来,只怕三两个时辰都未必说得完,想来在座各位也没那么好的耐心。不过在大体上,我们的主张是推行议会共和制的开明专制,以民主救国,以军事强国,以教育兴国,以实业富国。”
《申报》记者立即举手道:“孙委员长,如果在下没有听错的话,您刚才的回答中提到要推行‘开明专制’,这是不是与民主共和体制相违背?而且您只提到了民主,没有提到自由和平等,这是为什么?”
孙元起答道:“在回答问题之前,我觉得我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开明专制’。我所说的开明专制,是指在现行民主共和政体下,由议会占据多数的政党党魁担任国家元首,进而组建内阁,在任期内实行政党专制,从而确保从中央到地方的执行力,而并由开明君主实现专制。所以这和民主共和体制并不冲突。
“至于没有提到自由、平等,那是因为我觉得这两样东西都是伪命题。比如自由,什么样就叫自由?由自己作主,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不是这样的!自由是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底线和原则是保护每一个个体的自由。但个体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你的一举一动都必然会对周围的其他人造成影响,不是你侵害他们的自由,就是他们要妨碍你的自由。当你极力主张自己完全自由的时候,其实你正在伤害自由本身。所以法国的罗兰夫人说过:‘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那平等呢?”他追问道,“现在很多欧美国家都在推行‘人人平等’,认为这是普世价值,我觉得中国现在也该效法。”
孙元起道:“诚然,人人平等是普世价值,但你看到哪个国家真正人人平等了?就拿最具典范的美国来说,现在妇女和大部分黑人还没有选举权。这能算人人平等么?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个人,这就是不平等的根源,而这种根源是短期内不可能消除的。”
见众人面目有些呆滞,孙元起笑道:“那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好多年前,我在经世大学任教的时候,10个男生和10名女生要到野炊庆祝学期结束。最初倡议人提议道,为了确保人人平等,每人交10个铜板。在座各位,你们觉得平等么?”
“平等!”众人齐声肯定地回答道。
孙元起继续说道:“结果很快女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男生胃口大、吃得多,理应多交;女生胃口小,吃得少,理应少交。为了确保平等,倡议人拟定了新方案:男生交12个铜板,女生交8个铜板。你们觉得这样平等么?”
“平等。”回答已经变得参差不齐。
孙元起又说道:“接着又有男生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有的女生吃得比男生还多,凭什么少交?女生要是觉得不平等,完全可以平等分餐嘛!倒是同学之间贫富不均,为了确保平等,不如家境宽裕的交12个铜板,家庭拮据的交8个铜板。你们觉得这个新方案如何?”
“……”
“马上又有人提议道,应该野炊时干活多的人少交,干活少的人多交,这样才平等!”
“……”
“随后又有人提议道,应该按照每个人贡献的炊具、餐具数量来确定交款的多少,贡献多的少交,贡献少的多交。”
“……”
“还有人提议,不如根据大家的分数来确定交款数,分高的少交,分底的多交,以表明对优秀学生的鼓励。”
“……”
孙元起看着台下默默无语的记者,最后总结道:“看到没有?当我们可以追求自由、平等的时候,其实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只有当我们感觉有不自由的时候,才有真自由;承认有不平等的地方,才有真平等。我们确实应该积极追求并努力实现相对的自由、平等,但却不应该把它们挂在嘴边,成为蛊惑民众口号。”
屋内静寂良久,才有记者继续举手提问:“孙委员长,贵党中至少有川、陕、甘、浙四省都督,以及南京民国政府教育、交通、实业三位总长,可谓兼通朝野。请问你们对地方自治怎么看?”
在清末民初,由于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削弱,全国各省份或多或少都出现了背离中央的迹象,在清末的典型表现是东南互保,在民国的典型表现是地方自治。在这场沸沸扬扬的运动中,各色人物纷纷登场,但意图却各不一样,有的是想以自治反对军阀,有的是想以自治争取割据,有的是想以自治消除内战,还有的是想以自治把全中国的政治制度变成联邦制,真可谓各怀鬼胎。
而作为川、陕、甘三省的实际控制者,孙元起会如何表态呢?作为现在国内屈指可数的割据势力,他的态度无疑直接影响将来全国各省的政治走向。
二九九、温柔乡是英雄冢
孙元起思考片刻,才朗声答道:“如果能够真正实行地方自治,那自然非常不错,不过我们对地方自治的前景并不看好。前清光绪、宣统年间,由于外国列强对国家不断侵袭,导致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日渐薄弱,但中央政府依然掌握全国军政大权。在这种情况下各省逐步实行地方自治,确实可以有效对抗朝廷的专制统治,解除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各种束缚,有利于推进政治、经济、民生等事业向前发展。去年革命过程中,各省纷纷宣布独立便是自治的成果之一。
“然而经过去年的革命,地方自治开始有些变味,因为我们看到很多省份都是军人绝对控制军权,并积极插手地方政务,预谋军政合一独揽大权。他们对外宣称地方自治,对内则是窃夺民权、鱼肉百姓。就算有些省份着手建立国民议会、制定民生政策,但真正落实有几?所谓的地方自治乃至联省自治,实际上不过是披着自治外衣的军阀割据罢了。
“在现在中国实行军阀割据,不仅中央政府难以容忍,全国民众也不会答应!而且军阀不除,则政策难以制定,标准不能统一,各省纷争不断,对外屈膝求援,又如何谈及建设国家、改善民生?去军阀化、去封建化,是世界各国在向现代化国家转型过程中都必须排除的对象,中国也不会例外。真正的地方自治,只有在国家统一、军队国有、民众监督并排除军人干政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然而一旦要求排除军阀,全国还会有多少人为地方自治大力鼓吹?所以我们对地方自治的前景并不看好。”
那位记者不顾每人一问的限制,急忙追问道:“那你们四川、陕西、甘肃等地现在打算怎么办?”
孙元起道:“诸位应该都知道,新中国党要求每位党员都信奉国家主义,作为党首,孙某自然也不例外。一旦我们认为合法的民国政府正式成立,四川等地将会认真遵守议会和中央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将通过华熙银行逐月向中央解缴税款,以示尊重。”
在这番表态中,孙元起打了很多埋伏。比如“我们认为合法”的民国政府,至于民国政府是不是合法,决定权不在北京、南京,而在四川。只要他们制定的法律法规、要求解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