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妻主-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妤卉在下边看得心惊胆战,她就算自己不会高明武学,但是自从见识过天剑门的那些高手之后眼界大开,现在可以肯定那斯文女子是不折不扣的高手,而且至今为止都好像没有出全力和狠招。

妤卉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高手要抢着当她的亲兵,就私下里问杜泽:“那斯文女子是何来历?她武功这么棒,上阵杀敌立大功绰绰有余,何苦要委屈自己埋没才华当本帅的亲兵?”

……………………作者的话…………………

昨晚上在群里,受到许多启发呢,也许会影响到我自以为是的大纲,不过进度上不出大问题的话应该能在3月底完结全本。所以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本书,用粉红票狠狠砸过来吧。

第七卷 铁衣冷 16良将之资

那斯文女子是主动投到杜泽的别动队之下,之前几次小范围切磋,估计是隐藏了实力,直到现在才展露出相对真实水平。杜泽也有点疑惑,答道:“元帅,她叫孙羽仙,中州定县人士,头年全国征兵时从地方上入伍。末将见她枪法出众,又能识文断字,才调她进入别动队。”

“长枪更适合战场厮杀,她又是识文断字习练上乘武功的,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妤卉知道参军的许多寒门女儿,都是没钱读书才入伍的,认字的不多,像孙羽仙这等文武双全的实属罕见。因此她故作踌躇道:“就算她能胜出,本帅也要劝劝她,给她寻个更适合的职位,否则太屈才了。杜将军,你说呢?”

杜泽还没说话,梁爽就感叹道:“是啊,杜将军,孙羽仙具备很好的素质,应该在战场上多多磨练,将来或许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听梁爽都如此说,杜泽更是犹豫不舍,觉得让孙羽仙只当元帅亲兵似乎真是委屈了。这样的人才如果是世家官宦小姐,入伍那至少是个官,统领几千人的。便是一步步从最底层做起,战场上以她的身手也很容易积累军功,三五年当上副将都不成问题。杜泽如果能为孙羽仙创造更好的晋升途径,将来孙羽仙有了成就,也必定会感谢杜泽的提拔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阿黎,皆因阿黎是男子而轻视他,现在大家见识了阿黎的真功夫,以一敌二对付军中出类拔萃的高手都不成问题,当元帅亲兵能力上是绰绰有余的。虽然或许营中女子有个别卧虎藏龙的能够胜过阿黎,可那样的女子谁肯屈才为亲兵呢?

此时杜泽算是体会出了妤卉的一片苦心,杜泽能想明白地事情。梁爽自然也是一清二楚了。两人互递眼色,不管这场比试胜负如何,像孙羽仙这等人才是绝对不能委屈的。

妤卉看梁爽和杜泽的表情,已经猜到这两人必然是赞同了她的观点。那么阿黎在这场比试中的胜负与否就不是十分重要了。妤卉最初的打算是想让阿黎力争高调胜出,可是转念细一琢磨,决定还是不要让阿黎太出风头。既然把阿黎留在自己身边的观点得到高层将领的认同,目前已经不成问题,那还不如趁机再试试孙羽仙地心性。

大家都能看出孙羽仙有成为良将的潜质。就是不知道她心里地志向是什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孙羽仙一心只想当个亲兵。一种情况是她死心眼,一种情况就是她别有所图。

于是妤卉暗中打好了腹稿,准备比武结束后试探孙羽仙的意图。接着她又朗声说道:“阿黎,孙姑娘文武全才有良将之资,你敌不过她是很正常的,不必硬撑了。”

阿黎耳力一向很好。在场中比武,也能断断续续听到妤卉与身旁将领们的谈论。再加上妤卉这句明显的暗示,阿黎立刻会意,妤卉是想让他保存实力,假装败给孙羽仙。而孙羽仙这样地人才,就算她自己肯屈就当妤卉的护卫亲兵,众将领们也不会放过她的。看来他留在妤卉身边已经得到认可。他也就无需太张扬,能隐藏一部分实力对将来保护妤卉其实是更有利的。

交手这么久,阿黎已经可以确定如果自己出全力,不顾及对方死伤,那一定是能胜过孙羽仙。这让他信心倍增。现在胜负不重要了,他本性也不是张扬的人,更乐意给对方留下余地。妤卉让他“不必硬撑”,他便逐渐收起几成内力,变攻为守,又拆了几招。故意卖了个破绽。详装气力不支,手中宝剑被长枪磕飞。败北认输。

阿黎输得漂亮,变招撤力是循序渐进,除了孙羽仙本人稍有些疑惑,觉得阿黎可能是故意隐藏了实力,旁人看来却觉得合情合理。毕竟阿黎是年轻男子,同样修炼内力,孙羽仙是女子又明显比阿黎岁数大一些,肯定会支撑更久。而且两人拼斗多时,一开始阿黎又是以一敌二,到现在他力气不济也很正常。

不过即使阿黎没能战胜孙羽仙,可他打败了那个魁梧女子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已经可以证明他有足够的能力担当元帅护卫。若说孙羽仙地武艺论单打独斗在营内排第一,阿黎怎么也能称第二。连元帅都说孙羽仙有良将之资,这样的人才当亲兵的确委屈了。

所以不等孙羽仙自己说什么,众将领中就有人上前表态,希望元帅能慎重考虑,将孙羽仙委任更适合的职位。至于阿黎留任护卫亲兵,大家反而不再计较,基本是能够让步认同了。

妤卉很满意这样的结果,她将孙羽仙叫到面前,微笑问道:“孙姑娘,你也看到了,这场比试虽然你得到了最终胜利,可众将领都舍不得让你屈就当本帅地护卫亲兵。你自己有什么打算么?”

孙羽仙先是上前对众将领施礼,而后正色道:“元帅,小人本是乡野草民,地方摊派征兵,小人无奈替母亲参军入伍,是顺应国之所需,并不求立功受赏,只求平安保命。小人以为留在元帅身边该是相对最安全的,才力争成为护卫亲兵。小人已经在比试中胜出,还望元帅和各位大人能成全小人心愿。”

妤卉没想到孙羽仙居然会这么说,这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迫不得已参军,贪生怕死没有大志。

杜泽诧异道:“孙羽仙,你既然是不得已参军,只想混日子的,为何还主动要求加入别动队呢?”

孙羽仙苦笑道:“杜将军,小人对军务并不清楚,一开始听同乡说别动队待遇不错,也不用同大部队一起操练,还以为是类似后勤保障之类的不必冲杀到前线的差事,自然是乐意来。进来之后发现大家都是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将来也是为了执行特别任务组建地队伍,这才觉得与小人想象中不太一样。今日听闻元帅选拔亲兵,比试前元帅讲得明明白白,正是小人理想中地优差。为什么众位大人认为不适合小人呢?”

妤卉是哭笑不得外加后悔。早知道孙羽仙是入伍混日子的,就不该让阿黎认输,现在孙羽仙胜出占了理,她想打发孙羽仙另谋高就貌似不太容易呢。不过无论如何妤卉是不打算将孙羽仙留在身边当亲兵地,除了屈才那种理由,她还有更多一重顾虑。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未必一样。孙羽仙能习成如此高强的武功,外表看起来又不像愚钝之人,说话条理清晰,应该是不傻。她是真的因为贪生怕死,才不惜被人蔑视,当着众位将领的面,讲出只想找安全差事的念头么?妤卉怀疑孙羽仙是故意装傻,目的只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留在元帅身边,每天就可以接触到更多核心机密。假设孙羽仙是敌国密探,又或者国内某党派眼线,她放弃高就,只愿当护卫亲兵,相对而言是更容易完成隐秘任务的明智选择。

想到这些问题,妤卉试探道:“孙姑娘,其实本帅经常遭人暗杀袭击,这才选武功高强的护卫陪伴不离左右,为的是应付突发状况,阿黎也是因此几经生死才积攒了不凡的实战经验。你既然是想求安稳,留在本帅身边似乎也不太合适呢。”

孙羽仙愣了一下,恍然大悟,红着脸说道:“多谢元帅提醒,小人刚才怎么没想到这个道理呢。唉,那小人还望元帅另赏个稳妥安全的差事吧。”

妤卉心想孙羽仙要么是脑子缺根筋,要么就是应变迅速。如果孙羽仙真是经验老道的密探间谍,那么很可能听出几分端倪,此时若还一味坚持当元帅亲兵,说不定就暴露了身份,所以她顺坡下驴,暂时退一步,将来或许再次伺机而动。

妤卉总觉得孙羽仙的表现有些古怪,她不能容许军中有这等隐患存在,决定与核心高层将领商量个稳妥办法安置孙羽仙。所以现在她不能马上答复,就皱眉说道:“孙姑娘,本帅初次领兵,军中都有怎样的空缺现在还不甚清楚。要不然这样吧,等本帅与众人商议,寻个更合适的差事,即不浪费你的才能又可以解决你的忧虑,你看如何?”

第七卷 铁衣冷 17因材施用

比武这段小插曲告一段落后,众将就随着妤卉回到帐内继续议事。

关于打通金治关的事情,梁爽曾经提出了一个大思路,前几轮商议基本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妤卉现在是把这块工作全权交给梁爽负责的。大思路已定,今日是最后一轮讨论,选择打头阵的将领。

杜泽举荐了几名擅长水战的副将,梁爽提出还要配合一些步兵骑兵,在沿岸阻击敌军。接着梁爽就举荐自己的嫡女梁莹为陆上先锋官。

妤卉记得三年前在官学认识的世家小姐中有一位就叫梁莹,当时她为了打探周将军的情况,还向梁莹咨询过天牢的相关问题。那会儿梁莹说她有个庶出的姐姐在天牢做事,而梁莹本人看起来像是嫡出小姐的气派。妤蔚对妤卉介绍的时候,只说梁莹的母亲是个将军,原来梁莹居然是梁爽的嫡女。

妤卉在营帐内仔细看了看,没有发现那个熟悉的面孔,疑惑道:“梁副帅,你的女儿当年与本帅在官学是相识,今日怎么没见她在帐内议事?”

梁爽面露不好意思的神色,杜泽赶紧帮忙解释道:“元帅,梁莹入伍还有一翻波折呢。”

妤卉猜测梁莹没在帐内议事,极有可能是品级不够,可堂堂梁副帅的女儿参军,怎么也该是个体面的官吧?她不禁好奇道:“梁副帅,此事可否说来听听?”

梁爽叹了一口气,理了理思路说道:“这事儿说出来让大家见笑了。我就梁莹这一个嫡出的女儿,自小将她宠上了天,生怕她有什么闪失,就打算让她读书科举或走官学保荐的路子,将来授个文职留在京城当官。可惜那孩子不是踏实读书的料,小时候她看着几个庶出姐妹们整日舞刀弄枪骑马射箭。她偏偏要读书写字不能习武,就总是哭闹。我那时哄着她,只要她先堂堂正正考得了功名,随后的事情就都由她。

世家女儿读过官学不用参加科举就能入朝为官,我以为只要莹儿乖乖读满了年头,我凭着关系荐她去兵部当文职还不容易么?她读书那种半吊子的水平参加正规科举基本上是无望的。就算侥幸能考上了功名,她势必还是要从文职入仕,想来前线地机会更小了。

谁知她看破了我的心思。晓得我设了那么多限制就是为了防止她入伍,于是表面上装作顺从的样子。其实暗地里加紧练武。在官学她选修了所有关于军事的课程,兵法骑射那几项是最用心的,但每逢考试她故意隐瞒了实力成绩平平,怕我察觉她热衷于此。平素她还装作胸无大志的模样,与一众纨绔小姐们厮混,有事没事去花街柳巷转悠几圈。我完全被她迷惑了。以为她沉迷声色追求安逸生活,那更是不会参军吃苦的。

两年前恰逢科举大考,她故布烟雾,让我以为她是打算拼命一考搏个功名。但考试结束后,她说发挥不理想,面上很消沉,于是她的那些狐朋狗友们约她外出游玩散心。我也没拦着。反正科举走不通,她还能以出身谋个缺,若她不想当官,闲散在家也无妨。”

妤卉听到这里隐约猜到了后面地故事,插口道:“梁副帅。是不是梁莹随着朋友们外出游玩,就再没回过家呢?”

梁爽无奈地点点头:“元帅猜得不错。。这事情她谋划了五六年,几乎是从一入官学就开始一步步推进实行。她有目的地结朋交友,还提前好几年就找到了一户平民替身,科举大考结束后她借外出游玩为名,匆匆奔去假托地户籍所在地顶替那平民应征入伍。她运气不错。作为提前囤积到边关的兵源。早早就来到北疆训练驻防。前一段时间宣国小股军队屡次进犯,北疆这边打了几场仗。她积累军功一点点晋升到了副尉。

她的上司有心提拔她,去年年关带她进京拜访兵部元老,这才被人识破她的身份。在此之前我一直当她是在国内山清水秀的地方玩耍散心呢。唉,她那位真正外出游学的朋友口风紧地很,三五不时将她提前写好的书信并礼物从外地送回京中,把我蒙在鼓里。

我知道真相后自然是非常生气的,本想着强行将她绑回来关在家里,后来同僚相劝,说她既然跑过一次,关得住她的人关不住她的心,还不如让她留在军中。我权衡了一下觉得也对,便让她在我麾下,我就近看着她。于是我以权谋私把她从前线撤到身边,当了主管后勤采办的小军官,同样是副尉,她负责的差事想冲杀在战场前线地机会就小得多了。

那孩子自然是不愿意的,我便威胁她再敢罗嗦抱怨,就调她去内地找个清闲太平的地方当守将窝着一辈子不打仗,她便只得先老实听话。至少现在她能跟我出来到北疆,有机会参与北伐这场大战。

她刚安分没几天,就听说要选拔先锋官的事情,于是每天软磨硬泡死缠烂打,对我加强了攻势,使尽了手段,弄得我焦头烂额。我渐渐也想开了,她天生不是个安生人,既然她想冲锋陷阵,我硬是拴她在后边整天数数粮食口袋,她必然心有不甘。

元帅的话启发了我,以前是我强求了女儿,更不该因私废公。她愿意为国驰骋沙场,我就不该浪费她一身所学,阻挠了她地志向。内举不避亲,我这才推荐莹儿出任先锋。论武艺经验,论心性智谋,她都能胜任此职。”

妤卉听完点点头深以为是,不过还是关切道:“梁副帅不仅一心为国,还是一位好母亲啊。打通金治关北上一路,颇多凶险,出任先锋之人冲杀在前难免受伤有性命之忧,梁副帅你可舍得?”

梁爽朗声笑道:“营中将士有多少都是家中独女,倘若只为亲情不舍,只顾小家传嗣,怎会有我大华国如今之盛世?一日从军,好女儿就该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生死何惧?”

众人被梁爽的豪迈之气感染,纷纷附和赞叹。

由梁莹出任陆上先锋官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杜泽则感伤道:“想那孙羽仙也是一身高超武艺,为何她如此贪生怕死,竟只愿找安全的差事,默默无闻地混日子?看来还是将门出虎女,梁莹自小有梁副帅熏陶,才能树立高远志向,旁人比不了啊。”

妤卉本来也是要与众人商议如何安置孙羽仙的问题,便顺着话茬接口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孙羽仙出身寒门,估计父母都是隐居看破红尘地高人,她才没有为官地念头。但本帅看她资质不凡,说不定稍加引导,她就愿意贡献己之所长,真正为国效力。本帅刚才想了个主意,说出来与大家商议,看看是否稳妥。”杜泽急切道:“元帅别卖关子了,有什么好主意且说出来。正值用人之际,孙羽仙这等奇才光摆着不用实在浪费呢。”

妤卉清清嗓子说道:“之前咱们不是提过一旦证实镜湖那边确实有机关,就要派人突袭争取夺下机关控制权,解救齐王么?李将军那边沙场老兵不少,可万一黎卫也派了武功高手设防,普通士兵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抢占控制权。本帅打算将孙羽仙单独调派到李将军那边备用。”

杜泽摇头不解道:“孙羽仙若是真怕死地,怎肯去做那么危险的任务?”

梁爽却猜出妤卉这样安排背后更深一层意思,多半是想试探一下孙羽仙的立场和品性。梁爽领兵多年,出于职业敏感,对孙羽仙这样的奇人摸不清底细之前是不可能放心的,也不会任由她窝在安全的地方混日子。她最怕孙羽仙是敌国的奸细,来到军中别有所图,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等隐患不提前弄清楚,今后定然会吃亏的。

于是梁爽附和道:“元帅的安排不错,我赞同。具体怎么做请杜将军留下来,咱们与元帅一起仔细商议一下。旁人无事就都可以退下了。”

……………………作者的话…………………

我刚才看了一下书页那里的调查,发现更多人希望我能多更正文,那么好吧,春节期间我尽量努力,多写多更,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第七卷 铁衣冷 18试探之法

众将官散去后,帅帐内就剩下妤卉、阿黎、梁爽和杜泽四人。

妤卉使人传唤,叫了程渊入帐煮茶,打算开个小范围茶话会。

梁爽、杜泽都是认得程渊的,虽然不知程渊姓名来历,却明白他一直是在宫里白虎暖阁伺候的皇帝亲信的侍人,如今核心会议的时候,小范围内就这么几个人,他留在帐内煮茶服侍并无不妥。

杜泽开门见山问道:“元帅有何妙计,能让那孙羽仙乖乖上前线呢?”

妤卉微笑道:“这事情咱们要集思广益,你我都出身名门想法与庶民多少还是有差距的吧?”

梁爽沉吟道:“要不然找个怕死的平民问问,她们究竟肯为了什么变得勇敢呢?像孙羽仙这种为了保命没有激情不受名利诱惑的兵丁比较少见,她若非敌国奸细别有所图的,那也许是脑子少根筋。我等该用什么法子来驱策她呢?”

妤卉大大方方问道:“阿黎说说你的看法?你与孙羽仙交手的过程中,可曾发现她在武功和性情上有否隐藏?”

梁爽和杜泽没有想到妤卉会让阿黎说话,不过听说比武切磋也能了解一个人的性情,妤卉这么问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阿黎有点紧张,以前都是妤卉私下里与他交流意见看法,从未让他当着外人发表见解。刚才妤卉给了他展现武艺的机会,那么现在就是刻意让旁人能够了解到他也会思考问题也能提出有用见解的吧?这就说明妤卉对他是十分信任的,因为这份信任,让阿黎信心倍增。。。其实妤卉每次召集将领开会之后,都会让阿黎讲他的感受,鼓励他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以阿黎一直在思考。妤卉现在问他的问题。他地确是有想法的。

阿黎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从容不迫对众人行礼后有条不紊地说道:“属下认为孙羽仙在武功招式上灵巧机变,不似愚钝之辈,定受过高人指点。属下与她交手的时候,当她发现属下不敢用凶狠伤人的招数后,立刻放开了手脚,几次设计以身为饵诱属下攻击落入她的圈套。正如梁副帅所言,她有可能是故意伪装别有所图的奸细。也有可能是经历过什么事情有了什么顾虑才贪生怕死不想出头。”

梁爽与杜泽纷纷皱眉思量法子,妤卉却继续问道:“阿黎。如果是你,有什么办法试探一下孙羽仙,同时还能不浪费她的那一身本事呢?”

其实梁爽和杜泽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方案,不过她们听妤卉如此问,都很好奇想听听阿黎会有什么建议,当然她们也没指望阿黎能有理有据分析到位提出什么完善地方案。这两人无非是打算卖给妤卉一个面子,顺便喘口气喝喝茶休息放松一下。

阿黎见梁爽和杜泽都没有反对,一个喝茶一个吃点心姿态放松,立刻猜到了她们的心态,他心里就少了许多负担。在外人眼中他是妤卉地护卫侍从,又是男子,不懂军务很正常的。他若说得不好旁人也不会受到指责。可是阿黎自己不想浪费妤卉为他创造的这个机会。倘若能趁机在梁爽和杜泽面前留下比较良好的印象,以后他就能循序渐进获得更多的人认可,这才能更快地实现妤卉的期望吧?

阿黎梳理了一下思路,正色说道:“孙羽仙既然想谋安全地差事,咱们不妨以此为饵。。;

第七卷 铁衣冷 19营造温馨

时近正午,梁爽和杜泽告辞出帐,回各自营地与下属用餐。妤卉带着阿黎回了自己的寝帐,让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拉着阿黎和程渊围坐在一起吃饭。

妤卉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程渊惶恐推辞。妤卉就撒娇耍赖声称没人作陪就吃不下饭,程渊无奈只得从了。不过程渊惊讶的发现席间阿黎行止自然,妤卉还关切地为阿黎添菜布饭,并非他想象中如风月场所那样,男子上桌不过是另一道美味供人淫乐。妤卉与他们两人同桌用餐,完全将他们当作平等的女性亲属那样对待尊敬,这让程渊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家庭温暖和谐融洽。

依照礼法,家中只有正夫和小姐们才有资格与家主同桌吃饭。正夫因身体原因或外出不能来的,侧夫可以临时充场面,却是只能坐在全桌最末位,为家主和各位小姐张罗布菜,往往一顿饭下来没有几口是真正能吃到自己嘴里的。而小侍、房里人这些上不得台面的男子,在家主面前永远是没有坐席的,就算一屋子都是男眷聚拢聊天,只要房内有正夫身份的人,侧夫就需请示了才能坐下,小侍和房里人则只能站着与侍儿们一样跑腿伺候。

程渊的生父是侧夫身份,嫁入程家后一直是谨言慎行,除了认真服侍好妻主之外,对正夫相当恭顺,在正夫和嫡出的小姐公子面前,完全以奴仆自居,唯恐礼数有失让人挑了错处,被冷落休弃扫地出门。因为爹爹牺牲尊严地忍让讨好,程渊相比其他庶出的公子们更受到母亲的宠爱。一路看文学网十岁前除了学习了男人该学的那些体面的技艺,还有机会陪伴着嫡出小姐公子们读书识字。

程渊十二岁的时候,恰逢皇太女挑选一侍。皇家女儿选一侍比寻常人家严格许多。必须从官宦贵族的子弟中选年轻貌美温顺驯良地处子。然而官宦贵族家嫡出的公子随便找个人也能嫁为正夫的,或者参加选秀正式进入后宫,顶上君侍有脸面的身份,自然不肯受这等委屈,所以一般被送来候选的都是庶出的公子。

程渊因为出身低微就算不应选皇太女的一侍,将来嫁人若想攀高枝,也只能是为人侧夫,否则就是下嫁给寻常人家或者升斗小吏。才有可能为填房或正夫。程渊的父亲认为与其下嫁吃苦不如到皇太女身边服侍,将来皇太女继承大统。不给一侍名分也会赏赐可观地钱财,若是运气好能得宠又生下女儿的,比在寻常人家为正夫都要体面风光。

话说也巧,皇太女挑选一侍地心思与常人不同,她那时身边没有得力亲信的人,就打算挑个识字的男子。能帮她整理一些机密文件。就算大富大贵的人家,也很少让庶出的公子读书识字,男子无才便是德,送来候选的几位公子里像程渊这等能连贯读写地十分少见。而且程渊的容貌也是出类拔萃,家世清白。皇太女几乎是毫不犹豫就选择了程渊,当然对外的理由说的是看重程渊的美貌。

程渊还记得暖席礼那一晚,他的妻主对讲明了选他的真正原因。。与他想象地完全不同。那之后他的妻主亲自引领他进入另一个世界,他们两人身体相融思想相通,他的思想和眼界站上普通男子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他被妻主带在身边,整日形影不离,连听课的时候也不用回避。妻主允许他看书房里任何一本书。有不懂地问题他们一起探讨,从军事到政务,治国用人的方方面面,他们其实更像是同学。可惜在外人眼中,他只是妻主身边一个卑微的服侍人。

尽管妻主爱他极深,为了掩人耳目。为了遵循礼法。他从来都是坚守着自己的本分,就算后来晋升为西贵君。他也不曾与皇帝同席而餐。皇帝身旁的座位,只有正君才有资格使用。嫡庶有别,他的儿女必须尊正君为父亲,私下里最多称呼他为爹爹不能叫父亲。婚嫁之时,儿女只用对母亲和嫡父行礼。公开场合,他甚至还要对自己亲生地骨肉行礼,因为他们是皇女皇子,金枝玉叶,而皇室之内除了正君,其余人都不过是皇帝地服侍人,与奴仆无异。

不仅皇家贵族如此,平民百姓家中也大都遵循这样的规矩。所以许多男子为求尊严,宁为穷人正夫,也不为富户小侍。

程渊本来没有指望自己这辈子能与儿子和儿子地妻主坐在一起吃饭的。阿黎是小侍,妤卉是世家女儿,皇子妻。以阿黎和程渊现在的身份,妤卉用餐,他们就只能是站在旁边服侍的人。可现在几乎是每天中午晚上,妤卉都会邀他和阿黎同坐,她亲热地为他们添饭布菜,与他们探讨军务,没有丝毫轻视。他们提的建议,只要是有道理有帮助的,她都会接受,她也很乐意向他请教问题,不会为了女人的面子就不懂装懂,反而如同对师长一样谦恭有礼。这是男子能享受的最高尊重吧?程渊每每思虑至此,都会感觉骄傲欣慰。

阿黎能嫁给妤卉这样的好女人,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只可惜阿黎在遇到妤卉之前就已经没了清白,就算阿黎恢复了皇子的身份,妤卉也不可能尊他为正夫,更何况现在妤卉已经娶了鸾鸣和妫氏。皇帝为了国之大局很长时间都不会承认阿黎的存在,鸾鸣一直闹别扭,这么看阿黎连脱去奴籍都是问题。就算妤卉对阿黎宠爱万分,在旁人眼中阿黎仍然只是上不得台面的小侍。这对阿黎何其不公?

刚才阿黎施展武功丝毫不输于营内精英兵将,帐内那番对答更是条理清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让梁爽和杜泽这样的老将都挑不出错,足见才华高超。阿黎若是女子,说不定能当将军元帅。可是现在因为阿黎是男子,就连护卫侍从这样的差事,阿黎想要做,都必须经过重重考验才能得到那些女人们的认同。

如果没有妤卉制造的机会,阿黎永远没有展现才华的可能吧?如果没有妤卉,阿黎或许一直是任人欺凌的可怜奴隶,在折磨虐待中死去。妤卉改变了阿黎的命运。

程渊不知不觉记起阿黎出生那日高僧留下的预言:阿黎是天降福星,若得贵人相助领兵为帅,日后定能护佑华国长盛不衰。妤卉就是阿黎命中的那个贵人吧?看妤卉目前对阿黎做的所有事情,都像是想要让阿黎在军中发展,施展才华。这正应了预言里的意思。

程渊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对阿黎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同时也产生了更大的担忧。因为阿黎的身体状况。他曾听皇帝粗略提起,阿黎屡受重创,身体伤病无数,恐怕阳寿不长。阿黎自己话里话外也透着命将早夭的意味。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不愿见阿黎受了这么多苦之后,没有等到幸福就离开。他要为阿黎多多谋划,让阿黎在有生之年享受到更多的照顾,体会到家人的关爱。

妤卉应该也是这样想的吧?所以每餐饭她都尽量和阿黎一起吃,他们经常围坐在一起,不聊军情,也会聊些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甚至生活琐事。妤卉在努力营造和睦家庭的氛围吧?他身为阿黎的生父,应该是主动积极地配合才不会辜负妤卉的一片苦

程渊领悟了这层道理之后,就不再推辞妤卉的任何安排,在只有他们三人一起的场合,他放开顾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