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商嫁侯门之三夫人-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咱们进屋吧。”眼看落雪飘飞,簇在发尖肩头,白了一片,忍不住出声劝。项詅回神,嗯一声便抬脚上台阶,众人跟着一同进去,一时恍然若梦行走间的人,再回首已不是当初。
新年便这样欢畅的来了又走,正月里来往的亲戚里面多了魏家这门亲,魏夫人来得勤,有一层是项绍云要成为魏家女婿的关系,有一部分因着徐三爷与魏大人的关系,反正不管来由,老太君总是喜欢热闹的,魏夫人来自然也引来其他夫人、少夫人一同来走动,年节下的,家家串门访亲,热闹得很,从正月初二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徐三爷便是一醉了之,夜夜都有宴席,东家开宴,西家请客,总是夜幕下来便出了门子,侯夫人问了几次让项詅劝着,可她也明白这也劝不了,就是世子与徐二爷,也没少了徐三爷一样的不落家,侯夫人干脆在外院摆了三天酒席,硬是把侯爷父子并着徐淳熙、徐淳璋、徐淳疆几个喝得伤了,吃过元宵节的元宵,便都在家养起身来。
正月二十皇帝开玉玺,百官才用上朝,在家连着躺了两天,日日喝着周妈妈炖的养生汤总算回过神来的徐三爷,此时看着项詅伸出两根手指在眼前晃,“这是几?”啼笑皆非,轻拍开,“莫要这样调笑,幼稚得很。”
项詅哼一声,“三爷若是嫌幼稚了,怎酒醉时不忍着一睡了之,倒是折腾出花儿来,看人能看出几个,连挨上几巴掌,还说叫人不要乱晃,这可不是旁人替你的。”
一时囧然,哄她,“那不是醉酒了吗,可还疼,过来我瞧瞧。”伸手要拉她过去细看,项詅甩开回身便离他远远的,“这会子可看不出来了,若是还有日后,可不得三爷要丢大人了。”
小心看她不像是生气的样子,这喝醉酒的人,哪里理会得来,出糗也也是不知的,反正已经过去了,放过便好了,“不会不会,日后戒了。”项詅睨他一眼,忙改口,“大醉不喝,小醉怡情。”
谁会信了他这话,只是这酒醉伤身,确实不能过饮,这几日膳食都是粥品或养胃的汤,到点了两人去花厅用膳,两个孩子一个在老太君处,一个在外院与几位哥哥一处,见天也不见影子,倒落得他们夫妻不用操心,端了易软化的流食,项詅也跟着喝粥,年节才过,整日大鱼大肉的实在腻得慌,倒是这清淡的吃得舒坦。
过完正月,项家便开始操办项绍云的婚事,二月十九的婚期,二月初十便开始有客人上门,项詅就住在原先她的临湘园,安排家中的大小事,只等新人迎进来,人来客往中熙熙攘攘,派去新河接族亲的人早就出发了,能赶在十五之前来到京都,想到还能见到郭氏和几位项家的婶娘,几位祖母怕是年岁大了不能来,项詅心里十分高兴,早将家里的空院子腾出来,住下几十号人绰绰有余,这是项家迎娶主母,自然排场十分大,又是商家,钱财不缺,现在项家转为管家,除了礼制之外的,能大方的地方那是足足的摆足了面子,十四这天,项家在新河的族人到了,人到门外,项詅去接,除了几位辈分高的婶娘,其他的人哪里敢让她行礼,郭氏与她本就相熟,笑着打岔,“你可别这般我们几个为难,莫不是要我们行礼才行?”项詅笑着瞪她一眼,“我这是给婶娘问安,哪里都有你的事。”两人只恨不得多说话才好,当年项詅离了新河,没想到还有这再见的一天,项詅引着女眷们进院子,项绍云与项义、项维带着男子进外院安置。
郭氏看着项詅忙里忙外的,忍不住要帮她,项詅自然巴不得有人帮她搭把手,这十来天,姜氏与闫氏天天过来帮忙,可毕竟是成亲,大事小事须得理得清楚,已是累了她们好几天了,现在有郭氏帮忙,果然减轻了许多,只帮着招待项家的族人和亲戚,便是帮项詅一个大忙了,晚些徐三爷来,新河三年,就是嫃儿的周岁礼还是郭氏帮着操持的,人人与徐三爷相熟,几位婶娘可是带着十万分的满意看徐三爷的,如今项家在新河那也算是名门了,因着项詅与项绍云,一个个向着项绍云这个新科状元郎,又是圣上钦点的从四品朝廷命官,在新河项家可是出尽了风头,面上光彩无限,见着徐三爷原有十分的客气都成了十二分,弄得徐三爷都不敢往前凑,侯夫人来看过几次,项家的女眷出来陪客,原先认为不过是商户,谁想都是谈吐不凡的,该说的说,不该说一句也不露,对侯夫人尊敬万分,却不是凑在跟前阿谀奉承的人,不由得,侯夫人满意得很,心想着,日后新河项家该是当成一门正经亲戚来走动才好,回去与老太君一番说,老太君笑她,“你看老三这样的性子,当年都舍得让新河的舅母来操持嫃儿的周岁礼,自然是那可信可任的人,不可小瞧呢。”侯夫人笑着应是。
十七,女方嫁妆抬进门,十八,女方来铺床,十九这天一大早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便出门去往魏府,恰好这几日已见春光,老太君也来项府观礼,因为项绍云没有正经长辈在,项詅又是自小养大他的,所以人人推他们夫妻受新人的礼,也不知这样好不好,就是老太君也是含笑让他们去做,推不过了,两人便坐高堂,外面传来鞭炮声,看来是迎亲的回来了,外面看热闹的人嘻嘻哈哈的声音传来,项詅转头看着徐三爷,从她眼中看出了紧张,一笑朝她安慰,还没等得新人进来,却等来了圣旨,屋里原先要看拜堂的人呼啦全跟着老太君出门去,却是皇帝身边的黄公公,此时黄公公领着两个内侍站在一对新人面前,待屋里的人出来了,黄公公笑着给老太君与侯夫人等贺喜,再一敛神色,‘圣旨到,徐太君免跪’,众人都跪在门前,原先该是奉上香炉请黄公公进去,只黄公公说,圣意只看新人贺喜,便在此处宣旨不用入门了,其实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皇帝要为项家撑门楣呢,黄公公开口宣读圣旨,原来是赏赐项绍云新婚之礼和魏氏的诰封,再这大喜之日赐下诰封,可谓喜上加喜,魏家有魏大人和魏将军,项家现在门楣也不差,两家都是圣上看重的人,得之幸事,黄公公收了圣旨捧给项绍云接着,自然要谢过黄公公跑着一趟,要引他去喝一杯酒水,只是黄公公是皇帝身边御用的人,不能在外耽搁,所以交了差事便告辞回去了,待内侍们去得远了看不见人,现场再次热烈起来,将圣旨送进项家祠堂里供着,这边礼还没行完,自然继续,喜婆扶着魏氏跨过火盆,新人进得中堂,高堂上坐的是项詅夫妻,此时项詅早已是泪眼迷糊,因为项绍云不是她的亲儿,却胜似亲儿,一去十来年,姑侄两个实在不易,项绍云看着堂上坐着的姑姑与姑父,伸手先去牵了新娘子的手,屋里观礼的人一时没了反应,这不合规矩呢,新娘子先是定了一下,从喜帕下面看见项绍云右手撩衣便跪,喜婆反应得快,忙扶着新娘子也跪下来,春风几度,合了人的心意,几缕清风归来,吹得嫁衣喜袍翻飞,新人如玉,却也吹乱了堂上的人的心,吹觉了观礼的人,项詅再也忍不住用帕子捂住口鼻,强忍着不出声,心里确实又酸又甜,礼官不敢出声打扰,人人都瞧着项绍云一人,只听他郎朗出声,“姑姑、姑父待我如亲儿,邵云待姑姑、姑父如父母,如今高堂在上,不论着新婚礼制,还请姑姑、姑父先受我俩三拜”。跪在他身旁的魏氏依言与他一同叩拜堂上的两人,待三拜磕头礼过之后,侯爷朝一旁的礼官示意,礼官这才反应过来,他一时被项绍云这一出闹得心里软软的酸酸的,再开口中气十足,念了一篇祝词之后拜高堂,天地,夫妻对拜,直到这时观礼的人气氛又开始热闹,先前个个被项绍云说得感动了一塌糊涂,人人称赞不已,待新人入新房,郭氏去照看,闹新人的一同去挤满了整个福寿院,姜氏扶着老太君去入席,项詅与闫氏去照看,女眷们除了项家这边的人之外,还有项绍云同僚的家眷,徐家的亲眷,内院足足摆了上百桌,外院更不必说,徐家兄弟呼朋唤友的来了许多小将,项家的男客,西大营的将军们,原先预定下要摆两百桌,一位是多了的,谁知吃到后来,又添许多宴席,两百桌根本就不够,徐三爷受了项绍云的大礼,自然人人都是来恭贺他的,他也受着,也是实在为项绍云高兴的。
新房那边闹完了,看新人的人簇拥着项绍云到外院敬酒,酒宴直到夜半三更,项义、项维两兄弟加上徐家兄弟得了徐三爷的嘱托,忙着帮项绍云挡酒,杯来盏去,热闹的声音传了几条街都能听着。
待安静下来早已过了子时了,客人们告辞,徐三爷领着几个小爷来送,项绍云早就被送进新房了,原先徐家兄弟是要去听房的,可这会子也赶不上了,徐淳熙心里不平,自己新婚时听房的人无数,项绍云这回却没听着,正懊悔,项詅听管事的来回客人们都散了,派人来请他们就在项府安歇,明日再回去,外院许多客房都是备着的,待徐家兄弟去睡了,徐三爷此时酒已经醒了一大半,抬眼看时,正站在项家外书房门外,夜空繁星明亮,四处有鸡鸣声传来,不知怎地,他心里竟有了当年夜寻项詅的那般心急与悸动来,打发文尚与文清去睡,自己沿着当年常走的路径去临湘园,丫头婆子们都候着,突然一时兴起,竟绕过院门往卧房后面的小花园而去,寻着项詅住的有灯的那间屋子,走到窗前,檐下竟然有一株白玉兰,开得正盛,正是当年项詅住了许多年的屋子,脸上带了笑,十分熟悉的自己开了窗户。
给外院叔侄几个传话之后,项詅已是洗漱了正坐着歇息,让心兰几个下去,却听见窗户有声响,一时心思动了一下,起身走到窗台前面,眼睁睁看着窗户被从外面打开,徐三爷笑意盎然立于窗外,此情此景让窗里窗外的两个人触动良多,项詅嗔怪他,“还不快进来,外边多冷。”伸手要去牵他,却被他牵住,“你看这株白玉兰,竟似多年没有变过,只是枝叶繁多了些许。”项詅探出窗外去看,果见一株白玉兰,生长得正好,也不知几时栽上的,“三爷认得它?你们是相熟的?”
徐三爷笑开,“当然,若不然怎叫你来看。”项詅让开一些让他进来,这其中一跳,项詅的眼睛闪了几许,当年,无数次这样的夜晚,两人结成良缘,没想到如今有这般结果。
伺候他洗漱了换衣,一时情动,这对夫妻你来我往恰似当年却又似今年。
一大早便是新人要认亲,院子里面仆妇们早早起来打理,待项詅夫妻到中堂时,项家的族人已经是到了里面等候,没多会儿周妈妈与贺妈妈去新房一趟,回来手里多了个匣子,两人朝项詅笑着点头示意,项詅脸上带笑了然,新人进门来,个个盯着他们看,项绍云倒是装着镇定,魏氏已是脸红耳赤,不过行为举止十分端庄,没有因害羞而露了窘迫,这个新媳妇是项詅选的,自然知道秉性,此时要敬茶,徐三爷与项詅再不肯坐主位,而是空了主位出来,两人坐了下首,其他宗亲长辈依次而坐,新人奉茶还是从他们夫妻开始,喝了新人茶,接了新人奉上的鞋袜衣裳,项詅示意心兰送上新婚贺礼,一对赤金头面,一对水头极好的白玉头面,一对玉如意,一对一式分男女的腰佩,还有一匣子东珠,一匣子的簪子各式金银玉琢镶嵌,光是这新人礼就如此丰厚,原先项家去往魏府的聘礼已是让许多人艳羡,徐三爷照旧赏了新人礼,不亚于项詅给的,待新人再去拜见其他长辈,徐三爷朝项詅挑眉,‘看,你现在可不是项家最有钱的姑奶奶吗?’,项詅也挑眉,‘夫君真是极有先见之明的。’徐三爷嘴角微翘,一副那是当然的样子。
项家是世代经商,每家每户都小有钱财,所以这一圈见礼下来,新人收获满满,跟着魏氏身边的妈妈,一时都有些受惊过度,虽举止上没表现出来,可项家人这样尊重魏氏,她怎能不高兴。
见了宗亲之后本该要去祠堂入族谱,可项家的族谱在新河,所以只有去了新河才进行这一仪式,项绍云本来就已经与他的上司请好了假期要回新河祭祖,与来参加他婚宴的族人一同回去,这便收拾好了去宫中谢恩,待他们小夫妻出门去,郭氏带着项家嫂嫂、婶娘回去闲话或打叶子牌打发时间,项詅也去玩了几手,因为惦记家里还有些事没有交代清楚,这便回去临湘园去,早间认亲时徐家兄弟便去接了昨儿回项府歇息的嫃儿与睿哥儿,此时睿哥儿还在外院,嫃儿在临湘园里小花园里看花,项詅在门口看她玩得高兴也不去教她,回身去了小书房与心兰、蔷儿将项家内务的对牌和各处钥匙清理出来,这些是在魏氏回来之后就要交接的,一个早上过去,总算归置清楚了,账册早先都清理了清楚,这些不过是从去年下聘开始直到婚宴结束的开支和收着的礼金礼品,都清清楚楚的写着,将这些交给魏氏就好了,项绍云的婚事从下聘到婚宴,一个花销了五万多两银子,这实在是一笔极大的开支,一般人家怕是负担不起,项詅操办时便是自己拿了三万两,从项家账上支了两万两,本来项詅是要自己揽下这所以的,可项绍云死都不愿,所以便项詅出了三万两,其余的项绍云自己出,现在事情圆满完成了,再想着准备项绍云小两口要去新河的东西,便叫来贺妈妈来交代,直到家里的人都用过午膳了,才见项绍云并于魏氏回来,两人来给项詅请安,眼看着魏氏早就累得不行了,项詅有些责怪项绍云,新媳妇最是累人的,让她们赶紧去吃饭了去歇着,晚膳时再来。两人这便告辞了回福寿院。
近晚膳时魏氏来帮着项詅置办招待家中客人的宴席,项詅自然疼她,且怎么看都是喜欢的,姑侄两个置办下宴席,分内外院请客人上桌,有没有正经公婆,所以也不用立什么规矩之类的,几位婶娘笑着让魏氏坐下来吃,用过晚膳之后客人们都去歇下,屋里只余了项詅和项绍云、魏氏三人,项詅让心兰将今日早前准备好的东西端来,项绍云一看托盘里的钥匙账册便知项詅这是要魏氏接项家的掌家之权了,有些欲言又止,项詅扭头看他,终究是没出声,项詅唤魏氏上前来,“如今你已是项家主母,自然是要管家的,这些都是家里的日常出支和门房钥匙,田庄商铺账册,现在交给你了,定要好好持家,与云儿好生过日子。”早先项詅与魏夫人常来常往中便已经交代清楚,新媳一过门便是要管家的,所以魏大夫人应该早先便教了魏氏许多管家之道,魏氏恭敬接下,给项詅行礼,“姑姑教诲,侄媳妇记在心头,只管家之事侄媳妇还有许多需请教姑姑,还请姑姑不要嫌侄媳妇笨拙,带着侄媳妇一些时日。”
魏大夫人将她教得很好,项詅十分满意,就是项绍云在一旁听着也满意,项詅笑开,“你母亲教你很好,姑姑怕是没什么可以交给你的,就在一旁给你把关,待你上手了便可。”魏氏谢过,退至位置上坐好,项詅一直看着项绍云的眼睛都没离了魏氏的人,心下好笑,“你们也累了快去歇下吧,明儿也不用起太早。”
夫妻俩退下回福寿院去,项詅看着他们离开,转头对心兰说,“我怎么有种自家儿子成亲了当上婆婆的感觉。”心兰笑着回,“您可不就是当着婆婆吗,新人的礼都是您受的,您也是该得的。”项詅摇头,“这些本该是大哥大嫂该得的,却让我捡了便宜。”
说到项大奶奶,心兰也不知怎么安慰了,项詅转开话题,“可惜我的睿哥儿才四岁,我也不知几时才当上人家的正经婆婆呢。”心兰听她这样说也顺着她的话头说下去,“六少爷可早呢,您可以好好帮着相看。”
一想到帮睿哥儿相看媳妇,项詅心里开怀许多,点头应是,“定要好好寻一寻,不过老太君与母亲是要把关的。”可说远了呢,徐三爷进来听了全部,笑着回她,“怎么,做人婆婆上瘾了吧,这就帮睿哥儿打算上了?”
项詅接过他接下的外袍,心兰去准备了热水便出去了,待徐三爷从里面出来,项詅回他,“若不然,咱们也给睿哥儿定一门娃娃亲,也好给你早些摆足老公公的排场?”徐三爷伸手刮她琼鼻,“不要,小小的能看出什么性情,待睿哥儿大了再看,定要找一个孝顺你的,你爱之说话的儿媳,难道你想睿哥儿想熙哥儿那样自小便埋怨他的亲事?”
“煕哥儿现在不是喜欢得紧,他哪里不满意了?”故意忽略去西北前徐淳熙为着亲事不虞不算,从西北回来之后知道成亲如今喻可馨都怀孕两个多月了,小两口好得跟一个人似得。
徐三爷寻了本书往床榻上一趟,好笑的看项詅一眼,随即便盯着书看,“不与你计较。”
项詅无言,自己解了外衣便也躺上去,这几日两个孩子都是跟着侯夫人一同睡,早上便接过来玩,晚上又送回去,所以此时就他们夫妻,就床头柜上留了一盏灯,徐三爷就着等慢慢看起书来,转头见项詅像是睡了,伸手帮她掩了被角,见她又睁了眼睛,奇道,“还不困吗?这几日累着你了,快睡吧,竟像拍着嫃儿与睿哥儿一般拍着让她睡去。”
这样项詅更没了睡意,伸手抓了他的手,翻身将脸靠在他手心,“累是累,却睡不着。”
徐三爷将手里的书放回去,回身放下床帷,也侧身躺下,将妻子揽过来,轻拍她,“为什么睡不着,你有心思?”
脸上对着他的手心,有剑茧硬硬的有些粗糙,却让她异常安心,“想大嫂了,如今云儿娶亲成家,她本该受着这样的孝敬,欢欢喜喜的坐在高堂上受着新人的礼,新人敬茶再赏下新媳妇的见面礼,再端一端婆婆的架子,这样好的事她却没法享受到。”
徐三爷也无从安慰,只轻轻的拍她,“待云儿带着新媳妇去新河给她敬茶也是一样的,她同样知晓的。”
也只能这样想了,在他的轻轻安抚下,渐渐迷上睡意,安静的睡过去,想来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吧,梦中果然再见到项大奶奶,还是那样温和的样子,此时见着竟然不是当年久病缠榻的模样,却是她最好时候的最好的样子,一如当年项詅第一次见她,充满爱怜和心疼,项詅见着她欢喜的上去,两个说起话来,项詅说得认真细致,项大奶奶听得也认真细致,姑嫂两人相偎在一处,仿似当年一如既往的情义般,说了好久好久,项詅只记得自己好久没有说这么多的话,许多藏在心里不敢说、不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项大奶奶就想她的母亲一样,宽慰安抚,十分之愉快,临了了项大奶奶说要走了,起身给项詅行一礼,项詅忙避开不敢受,却被她强按住,项大奶奶满脸是感激,“小姑你定要受这一拜,是我这个做嫂嫂的感激你这些年对云儿的费心竭力,如今他已成人,你劳苦功高,定是要受这一礼的。”随后不管项詅不依,好生生的行了大礼,之后便微笑着说要走了,让项詅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定要开心愉快,项詅挽留她,却无能为力,只看着眼前的人慢慢消失不见。
徐三爷听着项詅有低声抽泣,吓了一跳,醒神了低头去看,怀里抱着的简直成了泪人,忙推醒她,“詅儿,詅儿醒来。”好容易梦醒了看见徐三爷在眼前,才知竟然是个梦,再看他面前的衣襟都被自己哭湿了,尴尬的起身要去寻了衣裳给他换,却被他拉住,“别去了,继续睡吧。”说完解了上衣,就这样睡下,项詅在梦里哭一场之后,心里却宽慰了许多,偎依着他没多会儿又进了梦乡。
第二日项詅便带着魏氏管家,其实魏氏真的做得很好,项詅只是在一旁帮着镇一镇场面而已,第三日置办了回门礼给小两口带去魏家回门,待再回来之后便开始准备去新河的东西了,项詅千叮万嘱一定要给项大奶奶多烧香烧纸,说自己挂念她,项绍云都一一应下,这样行程便定在二月二十五,这之前项绍云又回了趟翰林院,原先只打算去新河,后来与项詅商议了想转去常州顺便祭祀华家的外祖,这样假期必是要拉长的,所以多请了几日假期,二月二十五这天一早项家的族人与项绍云两口子便驱车骑马的出了门,项詅领着两个孩子看她们离开,回身吩咐好贺妈妈照看院子,关好门房,看好宅院,便与两个孩子回侯府而去。
项绍云一行一去四十多天,项詅还等着他们早些回来或是会来信说一声,却一直没等着信也没见着人,直到这日,项詅带着嫃儿学着拿绣花针,嫃儿正春寒料峭却冒了一脑门的细汗,项詅却一旁安逸的端着茶看她慢慢学会,心兰一边帮着添置茶水点心,一边也在观摩,小孩子学着拿针线,一开始实在难挨,况且嫃儿还这样小,此时芍药进来,手里拿了一封信,项詅眼看着她走进来,行了礼,“少夫人,云少爷给您的信。”项詅接过,用剪子开了信封,拿出信来看,看完之后项詅似喜又似不信,嫃儿伸手摇她,“母亲,哥哥说什么?”
项詅笑着回她,“来信说好呢,过几日便回来了。”嫃儿哦,也高兴,可却比不过项詅的高兴,项绍云信里说,寻着华家的族人了。
正文 第八十四章、华家
项绍云回信说寻着华家的族人,便是在项绍云带着新婚妻子去常州祭祀时。
与族亲们回新河之后,族长和几位太公当日便开了项家祠堂,将魏氏的名字写入族谱,没有到京都喝喜酒的族人还有许多,后来干脆在脆香酒楼定了宴席又宴了一回,都是族亲,也有新河的地方官员,当年徐三爷与项詅还在的时候,有走动过的来恭贺,项绍云照旧欢喜的迎进去,人人看这个年轻却前途无量的京官言语是多有客气,这便好生热闹了一番,他们两口子在新河待了有六天,与长辈们告辞之后转往常州而去,从新河到常州车马要走*天,这个时段正是好行路的时候,雨季没来,官道十分好走,无形中行路又快了些,家人中有先去就去过常州的项二和像四几个,此次项詅特意让项绍云带上项二也是想让项绍云多看看项二的意思在里面,李大管事年岁实在大了,管着家中的外院事务,就是项绍云新婚期间,项詅看着他一趟一趟的内外院的跑心里实在不忍,再说项二,跟在项詅姑侄面前服侍已有多年,且行事妥当,若是此番差事当得好,外院这个大管事的差事自然落在他头上,从出门到现在,项绍云对他都是满意的,早年他便十分仪仗项二,项詅又有心抬举他,所以回去便让他与李大管事把差事交割吧,李大管事从项家老太爷开始便做了项家的外院管事,历经项大爷,项大奶奶,之后是项詅,也该着荣养的时候了,他的子孙都在项家的柜上有差事,就是看在他自己与家中主子的面上,项家也是要好生善待的,这一路项二都安排得妥当,且常州当年项二几趟办差,几处打尖,几处歇马全在点上,一点也没有错。
魏氏身边从娘家带了自己的妈妈,原先贺妈妈是当年项大奶奶陪嫁来的人,与项绍云又是自小服侍的情分,她与项绍云院子里的事自然要分出两位妈妈的差事,这一趟贺妈妈没有跟着来,他们夫妻也商议过,贺妈妈管着项家内宅的事务有许多年了,又是家里的老人,两人说定了,回去之后还让贺妈妈管着内院的事务,只是他们夫妻自己院子里安排便给魏氏从娘家带来的江妈妈,其实也无需分那么清楚,府里只他们夫妻是正经主子,他们院子就是内院,只是这样一来,两位管事妈妈不至于生嫌隙,一个是魏氏身边得力的,一个是项绍云自小服侍在旁的,两人是新婚,和和气气的看得身边的人都要笑,项绍云自小就是和善性子,看他与徐家兄弟相处就知道了,但凡有他看不惯的,却也是要说出来,当年在新河与张家小子打架便是这样,也是有性子的,同样倔得不行,项詅在他们来新河之前的几天有空了便会与魏氏多说话,讲讲项绍云的性子,什么是他喜欢的,什么是他不乐意的,项詅不是他们的正经婆婆,说这些正正好,她是希望他们两口子和睦顺意的,离常州还有半天的路程,一路就当新婚了出来游山玩。
一路上项绍云骑马,魏氏乘马车,不是正经赶路,没有紧着时间来,前头有家人安排好住处,待他们进常州城之后直接往客栈而去,项二与守着华家祖祠的华翁相熟,这几年每年管事的经过常州都会来瞧上一眼,项二得了项绍云的点头便先去寻了华翁一家子,此时已是三月间,南边就是比京都更繁茂,处处都是绿荫丛林,魏氏出生在京都,回来魏大人外任去荆州也没带上她,她便自小就在京都,此次随着项绍云先去新河,现在有转回常州,回去了直接从荆州回去,倒是一路见识了不少风光。
华翁一听说项家大少爷与新奶奶来常州祭祀,高兴得跟什么似得,领着一家子欢欢喜喜的来客栈请安,见着魏氏,魏氏是当家主母,日后项家要给华家祭祀或是照看香火,全在魏氏的身上了,见着华翁领着家人来磕头,魏氏不敢托大,忙让人扶起来,项绍云先前就与华翁长处过,知道他们一家子都是忠厚人,问了家中的情况,说着今儿歇一天,明日再与华翁带去华家祖祠上香,再去祭祀祖坟,华翁直应下,回自家准备明日的事宜不提。
虽则路上行来也是就当游玩,可毕竟旅途不比在家待着安逸,此时也是累得很,早早歇下养足精神,明日上山还要有一番折腾。
第二日早早的,项绍云夫妻两个才起,华翁领着他两个儿子一个孙子已经等候在门外了,待收拾妥当了出门去,直往华家祖祠,到了地方,丫头放了绣凳,扶着魏氏下马车,项绍云翻身下马,等魏氏跟上了这才进去,因为有华翁一家子日日照看,所以香烛每日不断的,里面的陈设也是干净整齐,魏氏没有进去,这里是华家的祖祠,不说她这个姑奶奶家的孙媳,就是华家本家的女眷也是不能进的,项绍云进去上香添烛,之后出来,这才骑马驱车去城外的华家祖坟。
出城时遇着常州知府巡外回来,看着项绍云这一行十分眼生,正想打发家人来问,项绍云原先是不想多牵扯的,当年由徐三爷支持华家那场法事轰动了整个常州,若是此时自己再去打眼,就当时这些官员应酬都要烦死人,眼角看着从知府一行队伍中出来几个家人,正是要往这边来的,项绍云一心想快点出城,所以不多看,华翁眼看着项绍云不予多理会,自然也明白表少爷不想多排场,所以也催着两个儿子打马快些,哪知才要避过知府的家人,却有一位青年男子也是驱车进城来,远远看见项绍云,原先不确定,待看到项绍云身边的华翁时便认出项绍云,回身与马车里的人说了几句话,马车由家人护着继续进城,他自己却驱马过来,华翁看到他也露了笑脸,对前面的项绍云说,“表少爷,前面是尹家大少爷来了。”
项绍云原先没瞧清楚,毕竟他们两个有好几年没见了,听着华翁说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