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手回春+1番外 作者:梨花白(起点vip2013-12-31正文完结)-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儿没有掺合,只是将道理破给了嫂子听,临走的时候儿,嫂子说想明白了。本就是如此,即便她害死含玉,难道大哥哥就不会再找别人?嫂子子嗣上怕是艰难的,她拦得了一时,拦不了一世,只怕到最后,她还是这样儿做,就连大伯娘和大哥哥都容不下她了。”

    余氏点头道:“可不就是这么说的?唉!你大嫂那个人,素日里和善,怎么今日这般狠毒起来……”说到底,余氏也是很喜欢耿氏的,因心里沉甸甸的就是这么句话,不由得反复说起来。

    “再和善的女人,一旦嫉妒了,也就没了理智,何况是性情?”宁纤碧微嘲的道,说完,她看向自己母亲,沉声道:“母亲和兰姨娘就算是交好的,但你扪心自问,有时候爹爹去姨娘房里,你心里就不嫉妒?”

    余氏面色一下子惨白,连忙低叱道:“胡说什么?嫉妒是七出之条,最要不得,你这孩子怎能如此说话……”

    宁纤碧叹气道:“是啊,不是没有,是不敢有,因为一旦有了,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嫉妒是七出之条?因为一旦嫉妒起来,争吵扰的家宅不安尚在其次,即便是阴私害命的手段也不是没有。只是母亲,即便如此,这大宅门中那些不能说破的阴私狠毒事还少了?”

    余氏被女儿问住,好半晌才叹气道:“又能如何?一代代的,不都是这么过来的?谁让咱们是女人。”

    宁纤碧微扬起下巴,定定看着母亲,一字一字道:“女儿就不想过这样的日子,所以女儿若找不到一个一心一意之人,宁可不嫁。”

    余氏默然不语,只是摇头,宁纤碧急了,挽着她的胳膊伤心道:“母亲为什么摇头?难道母亲还没有吃够这样的苦?难道母亲希望女儿将来变成一个妒妇,再由妒妇变成毒妇?或是被那些心肠狠毒的妾侍所害?母亲就忍心看女儿在那大宅门中苦挨过这一生吗?”

    “哪里……哪里有这样严重?你嫂子今日不过是一时想不开,咱们府里还算是不错的……”余氏叹了口气,看着宁纤碧道:“芍药啊,老话说,看破红尘惊破胆,无非便是如此,这凡事糊涂一些,自己好过,别人也好过,人不就是这样稀里糊涂的一辈子么?”

    宁纤碧坚定摇头,低声道:“可女儿偏就是个眼里不能揉沙子的主儿……”不等说完,忽见余氏的脚步停顿了一下,她抬起头,只见远处月洞门有人影一闪而过,看身材像是蒋经。

    “咦?是表哥吗?他过来做什么?”宁纤碧的眼睛亮起来,暗道该不会是来找我的吧?难道药铺要开张了?我的天,不会这样快吧?

    正想着,忽然就听余氏幽幽问了一句:“芍药,你觉着你表哥这孩子如何?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么?”

    宁纤碧差点儿被自己的口水呛死,怎么也没想到,这匆匆一瞥,竟然让母亲得了时机问这种问题。她心中焦急,面上忍不住就泛了红,跺脚道:“母亲胡说什么?什么托付终身?这种话也能当着女儿的面说?”

    余氏脸上满是笑容,看着女儿道:“如今就咱们娘儿俩在这里,怕什么?芍药你也不是三两岁的小孩儿,听你刚刚那番话,不是懂得很多么?这会儿倒是害羞起来。”

    宁纤碧叹气,只是摇头,对余氏道:“好了母亲,咱们别说这个话题了好不好?表哥也许已经有意中人了呢,咱们可不能棒打鸳鸯。”

    一边说着,生怕被蒋经看见自己,这种敏感时候,还是不要让母亲看到表哥的好,不然万一流露出了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的眼神,她以后可没脸再和蒋经来往了,这显然十分不利于她“把药铺开遍天下”的大计。

    母女两个重新迈步,逐渐远去,直到她们走的看不见影子,小径旁的一棵大树上忽然一阵抖动,接着一个人轻轻跃了下来,落地无声,那动作竟是比一只狸猫还要轻灵,正是沈千山。

    ps:

    求月票推荐票嗷呜!

正文第一百一十章 宁愿许心

    “一心一意的人么?”

    沈千山看着宁纤碧远去的方向,嘴角边忽然露出一丝笑容,轻声自语道:“六姑娘,沈某愿意一生只许你一人,你……愿不愿意?”

    话音未落,就听一个大嗓门叫道:“让我们好找,原来三公子在这里。”

    这声音不用提,自然就是宁彻宝,这家伙也不知是怎么发育的,都快定亲的人了,嗓子还是有点变声期公鸭嗓的味道,幸亏不严重,听惯了也就不觉得十分难听。

    宁彻宝是和蒋经一起寻过来的,沈千山疾走几步,到了他们面前,微微一笑道:“刚刚看见这里的风景不错,所以走进来看看,却没料到已经进了二门,幸而没惊扰到姑娘们,不然沈某真是罪该万死了。”

    宁彻宝古怪的看着他,呐呐道:“三公子你没发烧吧?不过是进了二门而已,怎么就扯到罪该万死上了?虽说这后院外男要避嫌疑,但你什么时候和咱们这样生分过?”

    他说到这里,便撇撇嘴,小声道:“不是我说话不好听,我那些姐姐妹妹,真要见了三公子,怕是要扑上来呢……”不等说完,就听蒋经咳了一声,他便回头笑道:“表哥放心,我说的人里自然不包括六妹妹,六妹妹那个人最冷清了,别说三公子,听说她当日去见皇上时,也沉稳着呢,给太后耳朵里灌油,别人都吓得哆哆嗦嗦,只有她,手都不曾颤抖一丝,不然的话……”

    沈千山知道自己是因为心神太乱的关系,所以刚才那句话表面沉稳,事实上却是逻辑不通,就如同宁彻宝说的。什么时候他进二门还至于用罪该万死这种请罪的形容了?

    只是此时心中实在雀跃,他听到了宁纤碧和母亲暗地里说的话,心中知道那女孩子要求的条件。放眼这天下,他不敢说只有自己愿意为她放弃那些三妻四妾,但是他敢肯定这样的男人不多,而自己却是最先知道宁纤碧心中秘密的人,这样看来,还是占了非常大胜算的。

    他了解宁彻宝的性子就是大大咧咧,有些冲动莽撞的,因此听了对方的话。也不以为意,只不过蒋经咳了一声,让他将目光转过去。看着这个俊秀逼人风华无双的少年,沈千山心中忽然就极度的不舒服起来。

    肯为宁纤碧一生钟情的男人的确不会多,但面前这位商家子,算不算是其中一个呢?如果他也抱着和自己一样的念头,自己还会有胜算吗?

    一念及此。沈千山的目光就有些阴沉,越看蒋经越不顺眼:不过是个商户之子罢了,非要摆出这么一副贵公子闲适温柔的派头,哼!是为了给谁看?还不是为了给宁纤碧看?

    蒋经是什么人?虽然年岁不大,但这么多年也是经历出来的,察觉到沈千山对自己的敌意。他只觉着莫名其妙,暗道怎么回事?难道三公子特意派两位弟弟来找我,就是为了告诉我。他恨我?奇怪,我哪里招惹他了?

    但沈千山的这股敌视很快就消失了,他看着蒋经,微笑道:“没别的事,四哥哥要找你。约了明天下午未时初在老地方见,至于什么老地方。我也不知道,他说你知道。”

    蒋经笑道:“原来是四……公子有事相召,多谢三公子了,您今日来找在下,就是为了这件事?”他心里奇怪,暗道这种通风报信的事情,就算周鑫在宫中不方便派人过来,托付给沈千山,他找个小厮长随过来说一声也就是了,何至于亲自纡尊降贵大驾光临?

    沈千山当然不是特意为了蒋经过来的,只不过是好不容易有个理由能来宁家。他当日一时冲动退了学,但这些日子过去,心中又有些思念,恰巧周鑫传话出来,这倒是个正大光明的理由,自然要利用的。

    不过表面上当然不能这样说,于是点点头笑道:“是,就为了这件事,本不必我亲自过来,只是我恰巧无事,想着有日子也没过来了,所以就溜溜达达来传这个话。”

    几个人一边说,一边就走出了二门,无意间就说起宁彻宝的亲事,接着沈千山话锋一转,状似不在意的问蒋经道:“是了,蒋兄年少有为,又俊美不凡,不知如今有没有什么中意的姑娘和人家,要不要我来替你做个大媒?”

    蒋经笑道:“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我妄自议论的道理?何况如今我还年轻,并没有这个念头。看家母的意思,也是盼着我先管好铺子的事。”

    沈千山目光微微一凝,知道这是蒋经的拒绝,只是他心中那个念头却是越发坚定:若说自己和宁纤碧之间还有一个必须逾越的障碍,那就是蒋经无疑,自己必须将这个障碍给一脚踢开。

    ******************************

    转眼间就是夏至,再过几天,姜老太君的寿辰就要到了。

    宁纤碧这些日子出奇的没有再摆弄药材,只是仍躲在百草阁里,也不知鼓捣些什么。

    “姑娘,这是最后一筐桃子了。”

    山茶和芦花抬了一个大篮子走进来,将篮子放在桌上,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不由得笑道:“足足几十斤的桃子,却一个不吃,只榨桃汁儿,姑娘这到底是要做什么?别说奴婢们好奇,就连太太和兰姨娘也好奇着呢。”

    宁纤碧微笑道:“到时候就知道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说完她抬起头道:“你说太太也好奇?太太知道我在百草阁里收桃子?”

    山茶忍不住笑道:“我的好姑娘,这么大的动静儿,还能瞒过谁去不成?何况又不是什么机密事,奴婢们也没背着人啊。今儿早上太太还叫奴婢过去问,兰姨娘和肖姨娘也在场呢。”

    说到这里,她忽然像是想起什么,凑近了宁纤碧,悄声道:“是了姑娘,肖姨娘好像哭过,奴婢去的时候,见她脸上敷着厚粉,她向来是注重妆扮的,这样暴发户似得抹粉,实在不寻常,所以奴婢就仔细看了看,她眼睛好像微微肿着,姑娘说,这可不是哭过呢?”

    宁纤碧微微一笑,暗道哭又算得了什么?她中了我的圈套,定是向爹爹告状了,爹爹和上一世不同,哪里还能由着她的性子来,也难怪她要哭了。哭吧哭吧,多哭几回,若还是不知道收敛,一味藏着不可告人的心思,总有一天,我让你哭都哭不出来。

    想到此处,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寒光,这一世的她,活得比上一世惬意潇洒多了,既敢挺身而出为含玉说话,也一点儿不惧怕心机深沉的肖姨娘,对好人好,对坏人,就要比她更坏,这是她在重生之后才明白的道理。

    **************************

    “这么说,当日是六姑娘替你解了围?”

    白芍院的厢房中,兰姨娘轻轻喝着茶,一边听宛儿说那天的经过。末了问了一句,见宛儿点头。她便笑道:“我说是谁这么厉害,能让那女人吃这样的亏。老爷虽不是耳根子软的人,只是那样一个软玉温香,她又比我和太太会逢迎,温柔狐媚手段只怕也有不少,若非犯了忌讳,老爷哪里就舍得真给她难堪,却原来竟是六姑娘出的手。”

    她说到这里,便伸了伸懒腰,轻声道:“有靠山就是舒服,到此倒不用担心那狐狸精还能生出什么波澜了。”说完看着宛儿道:“你也是,从来冒冒失失,这回尝到厉害了吧?若不是六姑娘,我也护不住你,还不知道要遭多大罪呢。”

    宛儿连连称是,兰姨娘这里想了想,又不禁摇头笑道:“也不知那么个女孩子,才十三岁,怎么就能将你们管的服服帖帖,她不让你们说,你们竟连我也瞒着,若不是今天问起,我还不知要被瞒在鼓里多长时间呢。”

    宛儿生怕兰姨娘怪罪自己,连忙道:“姨娘您是没看见,那天姑娘就在台阶上随随便便那么一站,声音也不高,一个字一个字儿却像是带着个碾砣似得,就砸在人的心里,奴婢们实在是不敢违命。”

    绿枝也在一旁笑道:“姨娘,依奴婢看,不仅仅是姨娘被瞒得死死的,就连太太也不知道呢。奴婢只是奇怪,既然瞒的这样紧,怎的今天姨娘想起问来了?”

    兰姨娘喝了一口茶,冷笑道:“今早看着那狐狸精就不对,只是怎也猜不透原因。这些日子针线房那边和裁缝铺子出了些问题,我和太太一直忙着,我就想着是不是错过了什么。果然……哼!要怪只怪那狐狸精打错了算盘,看错了老爷,以为老爷这些日子让她那狐媚手段哄住了,才敢搬弄是非,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她说到这里,心中越发感叹宁纤碧的手段,刚刚宛儿已经巨细无遗将当日的细节说了一遍,如今看来,之所以肖姨娘会这样莽撞大胆,自然是六姑娘最后那句话设下了圈套,那么点时间,就能看透人心,于言语间设下陷阱,这六姑娘当真是不简单。

    ps:

    嗷嗷嗷,敲锣打鼓再求粉红月票和推荐票啦啦啦……

正文第一百一十一章 寿辰

    正想着,就见桃红从外面走进来,笑道:“姨娘,太太喊您过去,说是姨太太带了些料子来。太太说如今天气热了,怕宣哥儿晚上蹬被子,让姨娘过去选两块布料给哥儿做几个兜子。”

    兰姨娘“嗯”了一声,将杯里茶水一饮而尽,方款款站起身,对屋里几个人道:“你们日后记着,这院里添了人,还是个厉害角色,行事该越发谨慎小心才是,不然,若是六姑娘和太太不在,你们就是被人整治死了,我位卑言轻,也是没办法的。”

    几个丫鬟都应下了,兰姨娘这才缓缓出去,她心里是恼怒的,肖姨娘才来几天?便瞅准了要敲打自己。只是她地位实在太低,对方却是威远侯府远亲,这确实没办法,也只好抱着余氏和老爷的大腿更紧一些,为自己和宣哥儿求个平安罢了。

    因这件事也就没告诉余氏,倒显得自己搬弄口舌,过来挑了几块料子后,余氏就让她坐下说话,一边道:“你就没问问宣哥儿,芍药成天往百草阁里运那么多桃子是干什么呢?”

    兰姨娘笑道:“婢妾问过,究竟宣哥儿也不知道,只说他姐姐说过,要给他做吃的。”

    蒋姨妈笑道:“桃子还能怎么吃?无非是酿酒罢了,难道芍药如今又不喜欢药材,想学着酿酒?”

    一句话把众人都说的笑了,心中对宁纤碧要做的事情越发好奇。

    接下来的几日,宁纤碧也不肯让人进百草阁,只是宁世泊和余氏暗中去探了两次,发觉从那三间房里传出的都是浓郁的桃香,夫妻两个床第之间也时常研究猜测,却是都猜不出来,不过是以为宁纤碧或许想酿一些桃子酒给姜老太君祝寿。虽是普通的紧,好歹忙活了这么些天,倒也能显出诚意。

    很快便到了姜老太君的寿辰日,从一大早起,伯爵府的门前便是车水马龙,真可以说是贵客盈门。

    也难怪这样热闹,稍微有些政治嗅觉的人都发现:这伯爵府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只是一个闲散的勋贵了。宁世澜的官职是个闲职,且不去说。只这三子宁世泊,在吏部任职不说,前些日子去出差。也算是立了些功劳,他们家又和睿亲王府亲厚,看沈阁老的态度。是要提拔此人的。

    因此但凡能沾点边儿的人都赶来伯爵府祝寿,送上的礼物自然也是价值不菲。就是那些没机会沾边儿的,制造机会也要过来露一面。

    沈千山和薛夫人是在将近晌午时到的,因为两家亲厚,所以也没避嫌疑。沈千山就和宁彻宣一起在姜老太君的屋里坐着,和那些女孩子们闲谈。

    虽然是在说闲话,只是他的心思早不在屋里,原本以为能碰上宁纤碧,却不料她竟不在姐妹们当中。因此沈千山满心疑惑,只是碍于众目睽睽之下。这话却不好问,只好不住拿眼向门外瞟着。

    众人正说的热闹,就见宁纤碧终于姗姗来迟。一进门便向姜老太君行礼问安,微笑道:“在百草阁忙着就忘了时辰,孙女儿祝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耿氏笑道:“听说六妹妹一早上就进了百草阁去忙,但不知预备了什么,这个时候儿才过来。”

    沈千山坐在薛夫人身旁。虽然目光微垂,并没有往宁纤碧的方向看一眼。但耳朵却早已竖直了起来。

    宁纤碧笑道:“嫂子,没预备什么,还真不是在百草阁里,这一上午都在厨房里忙着呢。”

    兰姨娘笑道:“婢妾和太太一早儿就来了老太太这里,若是早知道姑娘后面要转移到厨房去,说什么也要和太太请了假,多磨蹭一会儿,也好知道知道姑娘究竟做了什么寿礼,这样的神秘。”

    话音刚落,就听姜老太君也笑道:“这几天就听大家都在叨叨着,说你酿了桃儿酒给我祝寿,我就奇怪,你什么时候还学会酿酒了?我只以为是跟你三爷爷学的,结果问了他,他也纳闷着,说这本事他自己还不会,哪里能教你?”

    宁纤碧笑道:“不是桃儿酒,祖母寿辰上多少佳酿,哪里用得着我来现眼?何况桃儿酒祝寿,也没什么讲究。”说完却听宁纤月笑道:“敢情六妹妹这一次是用了心,做的东西竟然还要应景,真真是难得。”

    宁纤碧微微一笑,听出她话里的酸意,也不肯接言。这时候姜老太君方笑道:“是了,一进来就说话,还不快过来见过夫人们。”

    彼时福寿堂里已经坐了不少勋贵家的女眷,睿亲王妃因为病了,所以没来,这些夫人有许多都是一品诰命。宁纤碧连忙上前拜见了,这种场合下,少不得也要和沈千山打声招呼,只见他盯着自己笑道:“刚刚听着说话,连我也好奇起来,素闻六姑娘于药材上有专长,可见是冰雪聪明的,倒真是期待等下会拿出什么样的寿礼。”

    宁纤碧看着他热烈的眼神儿,只觉着身上鸡皮疙瘩都要掉下来了,连忙笑道:“真没什么可拿出手的,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应景东西罢了。”说完,却听薛夫人笑道:“吊了这半天胃口,倒不如六姑娘赶紧将寿礼拿出来,让我们也看看,不然这胃口吊得太高,难受。”

    众人都笑起来,姜老太君便笑着让宁纤碧拿寿礼出来,却听她笑道:“老祖宗,孙女那寿礼还要等一刻钟,倒不如先把妹妹们预备的寿礼看一看如何?听说白妹妹这些日子在家里很是用心的准备了一份绣品,孙女儿实在是忍不住要先睹为快。”

    白采芝面上微微一红,看了宁纤碧一眼,目光有些复杂,听见众人都要瞧她的绣品,她便起身笑道:“我的只是微末手段,哪里有六妹妹的用心?听说五姐姐准备的寿礼也是十分精巧,不如先看五姐姐的,也好博个头彩。”

    因为是姜老太君的六十六岁寿辰,大家都知道会十分热闹,肯定有许多勋贵女眷过来,若是能在这样的场合博得一个满堂彩,岂不是风光的紧?所以这一次,女孩儿们的寿礼都跟着宁纤碧学习,一直保密着,就连父母都不知道。

    当下见女孩子们的寿礼引起了宾客的兴趣,曲夫人和元氏等心中也十分骄傲得意,元氏忙对宁纤月道:“行了,总得有个先出头的吧?六姑娘的寿礼既然还没好,就先把你的拿出来。”

    宁纤月答应了一声,回头从小丫头手里接过一个长方形的檀木盒子,走到姜老太君面前,含笑道:“祖母是知道的,孙女儿拙笨,又没有姐妹们聪慧,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东西,想着祖母信佛,所以用手头攒的压岁钱和月钱,请人打造了这尊白玉观音,又请白云寺的住持师父亲自开了光,特意敬献给祖母贺寿,祝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一边说着,就将那檀木盒子打开,只见里面是一尊温润的白玉观音,约有一尺高,玉质细腻,反射着淡淡的柔光。

    “哎呀,五姑娘这份寿礼真真是贵重。”灵国公夫人率先叫出声来。的确,这寿礼若是宾客们送的也就罢了,比这个贵重的也有好些。然而出自内院一个女孩儿的手笔,可见是把手上所有的钱都花光了,才能买这样一尊价值不菲的玉观音。

    锦衣侯夫人笑道:“果然是个孝顺孩子,只怕是把手头上攒的那点儿钱一遭儿都搭进去了吧?”

    宁纤月面色微红道:“还不够呢,跟娘亲借了些银钱,还想着今儿怎么跟老祖宗开口,让她帮我说说情,让娘亲免了我的债才好。”

    一句话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元氏见女儿博得了头彩,心中十分高兴。接着宁纤语也走过来,却是献上了自己亲手缝制的一套衣衫,针脚细密,选用的料子也合适,众人少不得又夸赞了一番。

    宁纤巧送的是一柄翡翠如意,价值也和白玉观音差不多,虽然不是投了姜老太君信佛的喜好,却是取了“万事如意”的吉祥寓意,也是获得了不少喝彩。宁纤萝还小,预备的不过是一副绣品,大家怜她年小,也是夸了一通,到最后,只剩下白采芝和宁纤碧了。

    白采芝便看向宁纤碧,抿嘴笑道:“可过了一刻钟,六姐姐的东西还没好么?妹妹着实有些迫不及待想看看姐姐的寿礼。”

    一边说着,她心中就忍不住冷笑,暗道你倒是好巧的心思,用这种办法把自己的寿礼变成压轴,只不过也别把我当成傻子。

    宁纤碧哭笑不得,知道白采芝是误会了自己。苍天可鉴啊,她真的没有坏心,一切能让白采芝在沈千山面前大放光彩的机会,她都想成全对方。只是她怕自己的寿礼太过新奇,让白采芝的东西在后面落了尴尬,才好心的想要让她先声夺人,谁知对方小人之心,竟将自己一片赤诚当了驴肝肺,倒是让宁纤月博了个头彩,如今还想着压轴,这能怪她吗?

    因只好叹了口气,对身后的玉儿道:“去问问海棠,都装好了吗?装好了就带过来吧。”说完玉儿答应着去了,不一会儿便和海棠山茶芦花捧了一个大食盒进来。

    ps:

    不会换着花样求票,但还是壮着胆子求粉红月票和推荐票,嗷呜嗷呜!

正文第一百一十二章 寿礼

    众人一见,心中都有些疑惑,暗道六姑娘的寿礼竟是装在食盒里?是吃的东西?这也太普通了吧?让她的姐妹们一比,更显得寒酸。心里想着,却是都伸长了脖子往食盒上看。

    只见宁纤碧上前亲自揭开食盒盖子,里面将隔层已经去了,此时就是摆了一堆蒸熟的面寿桃。

    这面寿桃倒是十分可爱,都带着红尖儿,像是真正的桃子一般。只是再如何可爱鲜活,终究也只是面寿桃,别说比不上什么翡翠如意和白玉菩萨,就是连宁纤语的那套衣裳都比不上啊。

    余氏只觉着脸上发红,她知道自己女儿的性子,还以为宁纤碧是一味低调,心中不禁暗暗埋怨,暗道你就是不愿意出风头,也不该弄这么几个东西来糊弄人,这连老太太和我都下不来台啊。

    因这样想着,就狠狠瞪了宁纤碧一眼,却见她在众多异样眼光中,神色仍是不变,只是微微笑着捧起最上面那个只有巴掌大的小寿桃,放在海棠手中的白碟子里,笑着道:“好不好?这是孙女儿的一片心,好歹请老祖宗赏脸尝一口。”

    姜老太君心中也是诧异,面上却一点儿也不显。有几个女眷和女孩儿已经在小声议论着了,自然是有些看不上这份寿礼。

    便在这个时候,只见沈千山站起来笑道:“这寿桃莫不是六姑娘亲手蒸的?看起来真是鲜亮可爱,就是最好的点心师傅,手艺也不过如此了。”

    可怜三公子为了替宁纤碧说话,那真是绞尽脑汁,可对着这么一食盒寿桃,哪里能找得出什么溢美之词?但这是自己的心上人送的寿礼。哪能让其他人取笑了去,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站起来,搜肠刮肚的找了一句夸奖来说。

    他这话一出口,立刻就有几个女孩儿抿紧了唇。宁纤月也在一旁笑道:“是啊。三公子说的没错。六妹妹整日里和药材打交道,蒸出的馒头还能有这样漂亮的外表。着实是难得了。”

    余氏在一旁听了,又气又怒,这话已经是赤裸裸的讽刺了。她看了宁纤月一眼,心说就算别人瞧不起。你身为伯爵府中人,也好在这个时候儿来落井下石吗?她哪知道宁纤月是因为沈千山出言夸奖宁纤碧,一时间嫉妒欲狂,这才忍不住讽刺的。

    宁纤碧表情不变,端着碟子将寿桃送上,众目睽睽之下,姜老太君哪能真让这个素日里喜欢的孙女儿下不来台。因接过寿桃笑道:“民以食为天,这寿桃果然精巧。”

    宁纤月和宁纤巧宁纤语等听见姜老太君的话,都忍不住在下面撇嘴,心想祖母就是偏心。什么民以食为天,做的精巧?今日厨房里别的也就罢了,这寿桃怎么也蒸了几百个,用得着她拿这种东西来做寿礼?

    沈千山的目光全都在宁纤碧身上,生怕她因为屋中众人小声的谈论尴尬,待见到对方落落大方站在姜老太君面前,面上始终带着那一丝浅笑,他只觉着心中似是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暗道自己的眼光真是太棒,看上的这个女人无论在何种场合,都是这样的宠辱不惊端庄安宁。

    这样灼热的赤裸裸的视线,就算是宁纤碧将精神全都集中在姜老太君吃了寿桃后的反应上,也仍然能够察觉到。她不禁怀疑的扭头看了一眼,心中还想着是不是老娘觉得我给她把人丢到姥姥家去,所以才拿眼刀来凌迟我呢?

    谁知一扭头,看到的却是沈千山那毫不掩饰的热烈目光,饶是宁纤碧稳稳当当站在那里,也差点一个腚墩儿坐下去。但表面上也只是轻蹙了一下眉尖,接着便平静的转过头去,事实上心里已经开始跳脚大骂了:这个混蛋,是存心要火上浇油吧?这么看着我干什么?白采芝在那边在那边啊混蛋。

    那轻轻浅浅的回眸一望,虽没有什么媚态横生的笑容,却已经将沈千山的魂魄都摄了去,他痴痴凝望着宁纤碧的背影,心情好像春风吹过的湖水,涟漪一圈儿一圈儿荡了出来:她看见我了,她的眼里有我,她看见我了……

    正在这种神思不属的当口,忽然就听一声“咦?”这个疑问句因为包含了太多的惊喜,所以声音极大,一时间,厅中议论的众人全都忍不住看向姜老太君,不知道她吃一口馒头怎么也能吃出这样的语气?

    但是看到姜老太君的惊喜神情,众人也都回过神来,暗道是了,六姑娘又不是傻子,这寿桃若是没有一点玄机,她哪好意思就送上来?一时间,人人心里都存了好奇,抻着头望过来。

    原本大家猜测寿桃中应该是藏着东西的,却不料看来看去,也没看见什么,就在这个时候,便听姜老太君惊喜道:“六丫头,这寿桃你是用什么法子蒸出来的?怎的这样好吃?倒真有些桃子味儿,但比桃子还甜。”

    宁纤碧微微笑道:“老祖宗觉得好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