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淑妃 作者:晓桥琉水(晋江金牌封推vip2013-03-10完结,架空、宫斗)-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选侍有些失望,可更多还是松了一口气,忙磕头道:”只要能保其性命,安乐候府就感激不尽,实在不敢奢求再多。”
  落发为尼,软禁在皇家寺庙,这结局说不上好,可总还是有性命在,好生让人打点一下,还是能让霍氏在寺庙中不愁一生。
  于是当晚宇文熙来长乐宫留宿时,沈茉云便借机提了一下:“皇上,霍王妃与此事并无多大干系,一并处死未免显得皇家太近人情,您看霍氏是否可以从轻发落?”
  宇文熙说道:“此事确实是与霍王妃无关,不过……从轻发落?”
  沈茉云见他并无恼怒的样子,继续道:“是啊。您看,将人送去寺庙中,为大齐念经祈福,外人看起来,也说皇家近人情、明义理,一举两得。可好?”
  宇文熙想了想,觉得不是什么大事,便应允了:“也罢,就送去感业寺中,令其出家为尼,为大齐祈福吧。”语毕,他不由得想起宁王的事,诏令过两天就会下发,神情一黯,没了说话的心情。
  沈茉云见宇文熙突然变了神情,揣测可能是联想到宁王,不敢多说,便岔开了话题,扯到别的事上了。
  数日后,诏令下发。先是宁王被赐死,贬为庶人,因其无嗣,爵位国除,而宁王妃则念其不知情,免去死罪,令其感业寺出家为尼。然后是柳家被判满门抄斩,三族全部流放至岭南。之后又是一群官员,或是要抄家的,或者贬官罢职,或是斥为庶人流放的。
  凉王被降为卢国公,贬黜到路州,并让新上任的路州司马陈延寿一起陪同上路。
  而后宫之中,柳贵妃以贵妃品级下葬,谥“恪”。
  有人下去了,自然会有人填上来。
  一夕之间,朝堂大换血,就是早就闲仕在家的闻太师,也看得有些心惊,看来皇帝是蓄谋已久啊。
  宇文琦写好了最后一个字,轻轻地吹干上面的墨迹,这才抬头对闻太师说道:“师傅,我写好了。”
  闻太师抚须一笑,走过去一观,暗自点头,嘴里却是批评道:“不错,有点样子了。不过,这一横用力过盛,在拐弯处过于强硬,折过来时就显得生硬,不够流畅,还有这一点,你应该……”
  一边看,一边点评,挑剔出了所有的问题后,他又道:“回去后,每个字再写一百遍,三天后交给我。”
  “是,师傅。”宇文琦恭敬地垂手说道。
  闻太师“呵呵”一笑,宇文琦天姿聪颖、天斌绝佳,可惜生性顽劣,太过活泼,本以为他会耐不过这枯燥的习字,没想到竟能坚持了一年,期间也不喊苦叫累,实在让他好生吃惊。
  若能坚持下去……闻太师看了看那张临摹的字贴,不由得说道:“王爷若能一心一意专于书法,日后必成大家!”
  宇文琦一听,却是仰起头,说道:“师傅这话,恕我不能苟同。男儿在世,就该在沙场上建功立业,为大齐开疆拓土,扬我天朝之威,如此方不枉世上一遭。”——

☆、113、点评

  前朝官员大换血;后宫也是难得一见的平静。遇上逼宫这档事,没哪个皇帝会开心得起来;如果领头的那个人还是他的亲儿子;就是感情不很亲密的那一个;心情还是会差到谷底的。看到皇帝在朝堂上的铁腕手段,就是没什么眼色的妃嫔也瞧得在这个时候别闹出事来,乖乖窝在自个的房间中,该做啥就做啥。
  好不容易处理好柳家的烂摊子;寿康宫又传出了一个坏消息:陈王殁了。
  沈茉云听到这个消息时,虽说有些感叹,可也不怎么意外;陈王的身体状况一直都是有数的;于是说道:“给皇上报信吧。还有;传我的话,让公主们和皇子们都换上丧服。”
  “是,娘娘。”那内侍很快就领命下去了。
  又没了一个儿子,宇文熙心里也很难过,不过可能是因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反应并不大,只是吩咐:“让礼部负责安葬丧仪,拟谥号。”
  关于陈王病重的消息,礼部一早就得到了风声,因此早早就准备了好几个谥号,如今皇帝一发话,顺手就递了上去。
  宇文熙看了看礼部侍郎递上来的疏折,拿起御笔,圈了中间的那个“思”字。
  陈思王的葬礼快就安排下来了,中规中矩,不打眼,也不失礼,因其年幼无嗣,爵位依律国除。
  而宇文熙这时又考虑起了另一件事,他面前放着三张宣纸,上面均写满了内容,分别是延王、洛王和郑王所写的功课。
  琢磨了一下,实在拿不定主意,不得不再次寻来杨沐,问道:“太傅如今是诸皇子之师傅,对他们的秉性心智皆有所了解,你觉得,他们之中,谁读书读得最好?”
  杨沐抽抽嘴角,这是要问他立储大事啊,于是低头道:“臣启皇上,论读书,自是赵王为最,其他王爷皆略有不及。”
  滑不溜手地将皮球扔了回去,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没有培养赵王为储君的心思。
  “那,除了赵王呢,还有谁?”
  杨沐略一皱眉,知道避不过了,只能一拱手,行了个揖礼:“回皇上,其他几位王爷,各有所长,延王偏于诗文,洛王好经史,郑王善策论兵法,实在很难以偏概全。”一顿,“凉王偏好乐和数,呃,至于赵王,不是臣偏心,只说读书进度和学习天份,确实在诸皇子之上。”
  宇文熙听后,轻叹道:“琦儿出生那会儿,在娘胎里受了点损伤,这些年来朕一直都让林太医悉心调理,这才让他的身体慢慢好起来。若不是……”低头想了想,却是摇头,“这孩子,心思剔透,颖惠敏伦,确实难得。只可惜,慧极必伤,需知这对上位者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杨沐做恭敬状,虽然没有说话,可心里也极赞同宇文熙的话。宇文琦确实太聪明了,聪明得过于张扬,这样的人,不屑于阴谋诡计,无视于纵横之术,眼里心中容不得一丁点瑕疵,爱憎分明,性情高傲而直爽,确实不适合那个位置。
  “说起来,中宫皇后……”宇文熙自言自语地说道,想着柳家风波才平息,贵妃刚死,儿子又去了两,这时候提册封皇后不太好。再说了,除开宇文琦,剩下的三个儿子,他瞧着都不错,若是以长的话,就是延王了。可他心底还是属于洛王宇文瑞多一点,不过郑王宇文瑶也不错……真是难以决择。
  还是先缓缓吧,宇文熙自觉他瑞在的身体健康还不错,考察个两年,相信应该可以从中选出合适的人选,然后再将人带在身边慢慢教导几年,估摸就差不多了。
  心中有了决定,宇文熙转过身子,朝静立一旁的杨沐打量了好一会儿,才微笑说道:“朕没记错的话,闻太师应该只比太傅大七八岁吧。前些天朕还听琦儿说,闻太师偶尔还会去金光寺那边寻友人谈论佛经,踏个青郊个游什么的,无比逍遥呢。”
  杨沐忙解释道:“皇上,您也知道,闻太师当年辞退下来时,确实是因为气血两亏,无法担心中书令一职,这才上书……”
  宇文熙一摆手,说道:“朕没怪他。只是,有五年了吧,太师的身子也养得差不多了。这样吧,朕并非不近人情,非得逼着太师回来给朕办事尽忠,让他熬死在任上。你去太师家中,就说是朕的意思,不用他回朝,也不用他给朕办差,只负责几个皇子的学业,就可以了。”
  杨沐怔了一下,“这个,臣怕闻太师的身体怕是受不住……”
  宇文熙似笑非笑地一扬眉,眼中带着几分揶揄,说道:“你就跟太师说,赵王正想着要去他府上长住一段时间,好潜心研究书法。他要是不同意,朕就立即下旨,让赵王待他那儿了。”
  杨沐心中抽搐不已,不知该不该为老朋友默哀,单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宇文琦无疑是个难得一见的好学生,可是日常生活中的那股调皮劲……真到闻启府上长住,估计不出一个月,闻府就得拆墙搬瓦了,偏偏皇帝还是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他只能低头回道:“臣遵旨。”
  ――――――――=
  九月初,教皇子们读书的老师又多了一个,是三朝元老闻启闻太师。沈茉云经常能从宇文琦嘴里听到这个名字,性子是迂腐了些,可是确实非常有才干,于是听了之后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这种事,她插不上手,就是能插手,她也没自信会比宇文熙做得更好,索性闭嘴不谈。
  这年代,讲的是天地君亲师,后面这个“师”字,说的就是师道尊严。太祖皇帝以武起家,对读书人却是十分优待,甚至下令师傅们见太子不用行臣礼,诸皇子则执师礼以待之。上行下效,大齐朝上至官员,下至普通读书人,对师道都十分看重。皇子们见老师都要行礼呢,你一个小小官员之子还敢拽?御史知道了,参你老爹一本“教子无方”没商量。
  所以说,开国皇帝就有这个好处,想做啥就做啥,完全没有祖宗家法在上面压着。
  咳,扯得有点远了,拉回来。
  沈茉云一晃神,赶紧收回漫天飞的思绪,她现在有兴趣的反而是明年三月份的选秀。因为今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来场选秀转移群众的注意力就很有必要了,因此礼部找上宇文熙时,后者没考虑多久就同意了。
  果然,选秀照常举行的风声出来后,从京城开始,全国各地都忙开了。
  别误会,不是忙着打点官员送女儿上京或进宫,而是忙着给亲闺女挑选好人家订下婚事,然后夫家下聘,再去官府签下婚书。
  当然,也有抱着青云之志的人家,便趁着这段时间给女儿做足功课。
  红汐看着尚宫局刚刚送过来的名单,好奇地道:“娘娘,可有哪些人家的姑娘会参加选秀?”
  沈茉云一边看,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恩,有朱家,有成国公府的,还有王家的。这些只是京城的份额,其他州县的名单还要晚几天呢。”
  青络年龄是最小的一个,也是最绷不住的,听了沈茉云的话,立即问道:“那不是又要有人进来争宠了?”
  素月笑着接口道:“傻丫头,莫非你以为没这场选秀,皇上就不会再纳美女了?”
  这倒是实话,要是皇帝出宫微服一趟,拎个美女回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青络顿时哑然。
  沈茉云捻起一瓣桔子,塞进嘴里慢慢地嚼了几下,咽下去后才道:“素月这话说得没错。”低头瞅了瞅名单,“其实这份名单,已经比我预料的少了好些人。”
  素月奇道:“您当初想着有哪几家啊?”
  沈茉云淡然道:“比如说在柳家之事中立下大功的钜鹿郡公赵家,兵部尚书林准他们那一家,还有吴胜义中书令,上面都没他们家的名单呢。”
  “或许他们家中没有合适的人选?”青络猜道。
  沈茉云屈指一弹手中的纸张,道:“据我所知,吴中书令,就有一位二八芳华、貌美如花的孙女。”有点郁闷,“怕是让吴家赶在选秀之前订下了婚事吧。”
  不由得想起她当年进宫时的情景,要不是宇文熙对沈时屿一通明示暗示,,说不定她现在早就在外面逍遥自在了,哪用得着在这宫中苦熬啊!
  “这不好吗?”青络不解,少了一个潜在敌人,这是好事啊,可为何沈茉云看着还是闷闷不乐的。
  沈茉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说道:“是啊,是好事呐。”多想无益,还是考虑一下,这选秀该如何安排吧。
  正说着,宇文瑞和宇文琦走了进来,后者一溜烟地跑过去,依在沈茉云身边,摇着她的手说道:“阿娘,我饿了。”
  沈茉云看着宇文琦满头大汗,忙让素月拿来帕子,给他拭去汗珠后才道:“看你满身大汗的,是刚从校场回来吧,先喝点汤吧,正好炖了茯苓老鸭汤。”
  招了招手,红汐送上老鸭汤,宇文琦乖乖应了一声,端起汤碗,小口小口地啜饮了起来。
  沈茉云看向坐在下首的宇文瑞,见他正在喝茶,待他放下茶杯后,便问道:“新来的老师给你们授课,可还适应?”
  宇文瑞微微点头,说道:“闻太师通古博今,经史典籍随手沾来,这两个多月来,我受益非浅。”
  “那就好……”沈茉云含笑应道,却被小儿子打断了话。
  宇文琦喝完汤,朝宇文瑞吐了吐舌头,说道:“阿娘,您别听哥哥的。师傅的脾气一点都不好,今天还罚我抄书呢。一百篇论语啊,要我十天后交给他,还说不准让别人代写。”摇着沈茉云的手臂,“阿娘,我不想抄。”
  沈茉云一挑眉,赞同地点了点头:“你做错事,受罚是应当的。你敢不听师傅的话?”
  吓?听到沈茉云这么一说,宇文琦立即垮下脸,精致的五官皱成了一团,装可怜:“我只是抓了只蜘蛛放在季子融的身上,又不是什么大事……阿娘你不能偏心。”
  宇文瑞叹了一口气,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沈茉云无语了,她不知道该不该佩服宇文琦的能耐,宫人打扫得如此勤快,他竟然还能在皇宫中翻出一只蜘蛛来。手指一点儿子的额头,道:“再顽皮,你父皇都保不了你。”转头看向宇文瑞,“待会我准备一些礼物,你明天找个时间交给闻太师,就说是谢谢太师替我管教琦儿,以后琦儿犯了错,让他该罚则罚,不用顾忌。”
  宇文瑞点头:“好。”其实没有沈茉云的话,闻启罚起皇子们来也从不手软。
  “阿娘,我不要啦……”宇文琦苦着脸喊道。
  沈茉云不理他,只对宇文瑞道:“看着你弟弟,别让他整天惹事。你是兄长,琦儿是弟弟,该管该教的,不用避讳。”
  “是啊,阿娘。”宇文瑞应了一声,对宇文琦一眨眼,示意说他以后可不会手软了。宇文琦的五官皱得更紧了,活像吃了酸梅一样惨兮兮的,看得沈茉云轻笑不已。
  帘子被撩开,“河洛公主来了。”
  “阿娘,你们在说什么呢?好热闹啊。”宝儿一进屋,好奇地问道。
  才不告诉你呢,宇文琦将头撇过一边,假装没听过胞姐的话。
  宇文瑞一摇头,解释道:“就是说起了闻太师……”——


☆、114、酸意

  大齐朝的选秀每五年一次;共分为两拨,一是官宦人家和勋贵人家的女儿另;一种就是采选来自民间的良家女;只要是家世清白、年龄适中、姿容秀美的女子皆可以入选;先是里正挑人;然后送到县上,由县衙记名,再送上州府,最后再由官差一起送护上京;以供君王阅选登御。
  但这并不是硬性规定,若你真不想你家闺女去挤那独木桥,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抓紧时间给她订下婚事;那么官府也不会强硬拉人进宫。
  于是;永旭十七年的暮春三月;皇帝开始了他在位时间的第三轮秀女大选。
  首先排在前面的,自然是士族的女子。
  沈茉云看了看手中的名单,恩,人数并不多,就是三十多名的样子,有鲁侍郎家的嫡女,还有幽州司马的孙女,这两家据说是家中儿子都不太争气,并不能从科举上出来,所以只好送女儿进宫借以一博。其他的,要么是小官小吏的女儿,要么就是国公府等勋贵出身的女子。
  真是两个极端啊!沈茉云淡淡地想着,待下面一排如花似玉的少女行完礼后,便转过头,对坐在她左边的皇帝轻声说道:“皇上,这已经是第四批了,还是没有合您心意的吗?”
  宇文熙正在可有可无地打量着下方的五名秀女,眼神波澜不兴,美丽的女人今生见得多了,虽然不能说完全对美色无感,可也不会像初识情潮的青涩少年那般一见美人就完全控制不住自已。听到沈茉云的话,他微微摇头,一挥手:“可以让她们下去了。”
  内侍先是朝宇文熙微微躬身以示恭敬,随后朝下方的一名太监打了个手势。那太监见了,便领着这五名秀女朝一旁退了下去,有人见皇帝问都不问就让她们下去,脸上的失望明显得连修饰精致的妆容都掩盖不住。
  过一会儿,又有一排秀女要被领进来。
  趁着空档,沈茉云一边捧起茶盏喝茶,一边回想着那些风情各异的美人,不知道当年萧皇后看着下方这些年轻貌美的女子,是不是也如她这般心情?想到这里,她眼眸一暗,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时间真快,当年是萧皇后坐在高座上看着她在下面表演,如今却是她坐在上方看着其他人表演。
  “爱卿怎么了?”宇文熙也看得有些无趣了,突然听到沈茉云叹气,还以为她不舒服。
  沈茉云轻笑道:“没什么事,不过是想起了妾身当年也是这样进宫,然后就陪在了皇上身边。一晃眼,就陪了这些年,如今看着这些鲜嫩嫩的美人,妾想不承认自已年老珠黄都不行了。”
  宇文熙听了,不由得一笑,倾身过去,伸手捏了捏她的下巴,调笑道:“朕可不觉得,在朕看来,卿依然是风采依旧,犹胜当年。”
  如果说当年的沈茉云只是一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那经过岁月的冼礼和雕琢,现在就是一朵怒放的优昙,一举手一投足,颦笑羞恼皆是风情,让人惊艳不已。
  闻言,沈茉云下意识地抬起右手摸了摸自已的脸颊,反射性地说道:“是吗?真的犹胜当年?”
  她脸上神情没见半分羞涩,也没有矫情地推让,反而一脸高兴地追问着。对女人来说,男人惊艳的目光和认同的话语,是最高的赞美,没有哪个女子不爱美,所以宇文熙这话,她听得十分欢喜。
  看得宇文熙闷笑不已,点头道:“真的。”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君无戏言。”
  沈茉云挑眉看向他,“皇上越来越会哄人了,这话听得怪假的。”
  宇文熙改牵起她的左手,放到自已的嘴边,然后,张开嘴轻轻一咬那细嫩的手心,惹得沈茉云“啊”地低呼一声,才松开唇齿,慢条斯理地说:“今天晚上,朕就让你知道是真是假。”
  沈茉云脸一红,忙不迭地甩开宇文熙的手,轻咳一声,尽量正常地说道:“皇上,下一批秀女快进来了。”
  宇文熙笑了一声:“好。”随即就坐正了身体,脸上的笑意淡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平日里惯常的淡然表情。
  这时,又一名内侍领着五名新秀女进来,一行人行至正殿中间,然后齐齐向皇帝屈膝行礼,口称万岁,声音婉转清脆,悦耳动听。
  沈茉云扫了一眼,忽然停在其中一人身上,那秀女肤色莹白,柳叶眉,丹凤眼,双颊嫣红,微低的头颅,茶色的交领襦群,更衬得她颈侧那一截肌肤似吹弹可破。
  前面见过的秀女中不乏姿容出众的,可都比不得这女子的一半风姿。眉眼仍有青涩,可不难看出日后的倾城之色。
  沈茉云忍不住在心底夸了一句,侧过身子小声地对宇文熙道:“那个穿茶色衣服的秀女,皇上觉得如何?”
  宇文熙一开始也甚觉惊艳,正想附和点头时,不料一偏头,一入眼就是沈茉云对那秀女毫不保留的欣赏,似乎也很喜欢那秀女的样子,心里不由得一顿。虽说女子之间的手帕交不算什么,可是看着沈茉云那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惊艳,这感觉……
  “皇上,我瞧着这姑娘挺好的,父亲是正五品中书舍人,家世也成,要不要……”沈茉云见皇帝一直没出声,以为他不方便直说,便“知情识趣”地替他问了出来。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皇帝会留牌时,宇文熙却是摇头拒绝:“不了,让她一起出去吧。”
  吓?
  沈茉云吃惊极了,一度以为自已出现了幻听,可是在看到一旁的内侍,眼中同样闪过一丝诧异时,才能肯定方才皇帝确实是拒绝了那名秀女,少一个劲敌自然是好的,于是撇开那些惊讶,对内侍说:“既然皇上不喜欢,让人领她们下去吧。”
  那秀女在听到沈茉云夸起她时,双颊就飞上了红晕,并微微抬起了头,朝上方看过去。飞快地看了一眼皇帝,复又赶紧低下头。本想着此次应该可以入选,不想听到的却是皇帝的拒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她不敢置信地抬起头,只见原本嫣红的双颊瞬间退去了血色,眸中波光点点,一双美丽的眸子似泣非泣,看得人心疼不已。
  至少连沈茉云看到了,心中都涌起了一股怜惜。当然,这只是感官上的刺激,反正是皇帝亲口说不要的,她还没圣母到冒着惹毛皇帝来不死心地为自已添敌人,而且也替那秀女感到可惜。不管她是有意还是无心,这副姿态摆出来,就更是切断了她进宫的途径。
  陪在这个男人身边十多年,沈茉云很清楚,宇文熙对这种柔弱无助的小白花兴致并不大,他更偏爱那些鲜活且富有挑战的美人。
  这样想着,偏过头朝他看过去,果然,只见皇帝的眉头不经意地一皱,然后挥了挥手,“带出去。”
  “是。”很快就带走了她们。
  下面还有十来人,召见起来也快。由于宇文熙兴致不大,或许可以说没有看对眼的人,基本上都是匆匆一眼扫过,就让人带下去了,仅仅是在最后一批时,点中了一个。
  宇文熙问道:“你是谁家女儿?”
  那秀女身穿一件海棠红的束腰襦裙,五官甜美,看上去十分娇俏可爱,她走上前,行礼道:“回皇上,家父礼部主客郎中罗幕安。”
  宇文熙“恩”了一声,对内侍道:“留牌吧。”
  “是。”立即有人应道。
  罗姑娘脸一红,对皇帝端端正正行了个礼:“谢皇上。”
  沈茉云倒是没什么反应,只是在想,礼部主客司郎中,官位是从五品,看来,这个罗姑娘,应该是这届秀女中的一枝独秀了。
  待人都退下后,沈茉云才轻挑一眉,对宇文熙笑眯眯地说道:“妾是不是该恭喜皇上,喜获佳人?”第一拨的秀女已经挑完了,下面就该是来自民间的良家女子了。她不由得想起上次送到她那儿的那一长串名单,经过检查后可以入宫呈御的秀女,至少也有一百多人,估摸着接下来几天还有得忙了。
  宇文熙好笑又好气地轻刮了一下她的鼻尖,然后将人拉起来,对一直站着静候他命令的江喜说道:“回建章宫。”抛下这句话,牵着人就往外走了。
  “是。”
  “皇上?”沈茉云不得不跟在后面,有点纳闷,宇文熙要回建章宫,拉着她做什么?
  宇文熙脚步不停,却是偏过头对她说道:“朕还有些折子未批完,忙完后再去长乐宫太晚了,爱卿今晚就留在建章宫吧。”
  沈茉云嘴角一抽,不知道该不该脸红,这话中的意思可真是,真是……
  ――――――――――
  永安宫
  朱修仪有点着急地问刚打听消息回来的宫女珠蕊:“如何?可是有了消息?”
  珠蕊低下头,恭敬地说:“回娘娘,奴婢问过了,那内侍说朱姑娘并未入选。”
  朱修仪略吃了一惊,有点不可置信地重复道:“没有入选?”看得珠蕊点头,不由得用力摇了摇头,晃走那几分出神,才自言自语地说,“不可能啊,依玉儿的容貌,没道理皇上会看不上的。”
  想了想,又问:“可是淑妃在旁挑唆?”
  这一回选秀,是由淑妃陪皇帝亲自阅选的,她仍记得,当初旨意下来时,不知咬碎了多少银牙,这可是皇后才有的荣耀啊。
  珠蕊老实地答道:“那倒没有,听说淑妃娘娘还对朱姑娘赞不绝口呢,还特地问了皇上要不要留下。是皇上亲口说不留的。”
  朱修仪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家中说要再送侄女进宫,她无法反驳,本以为依侄女玉儿的容貌,皇上怎么也不会拒绝,因此她还头疼了好久呢。结果,皇上就直接开口说不要了。
  这是怎么回事?
  虽说失宠多年,可朱修仪不会忘记,宇文熙是一个多么风流的皇帝,让他再也不寻欢恋色,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算了,这也不是她该烦恼的事,反正她跟娘家早就不怎么来往了,人落选了也好,省得看着心烦。想到这里,朱修仪便松开了一直纠结在心的郁闷,对珠蕊道:“既然是皇上的意思,那岂是我等可以做主的,相信我那大哥来了,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珠蕊点了点头,说道:“娘娘能想得通,奴婢就放心了。”
  朱修仪冷声道:“看我得势就粘上来,看我失势就缩成乌龟,我还有什么想不通的。”
  说着,她觉得有些口渴,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润过嗓子后,又问:“前些天三公主受了凉,太医不是开了药方子吗?吃了好些日子,可有好些?”
  珠蕊道:“奴婢晌午才问过,三公主已是好得七八分。明日太医还会来为公主请脉的,若是好得全了,这药就可以断了,娘娘请安心。”
  朱修仪无子无女,又失宠多年,再加上三公主送来她这里时,性子也乖巧了不少。她教养了三年,对三公主还是有了一些感情。想想自身,再想想三公主生母犯下的事,朱修仪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这么多年了,再争也是没什么意思,赶明儿,去一趟长乐宫吧——

☆、115、突如

  虽说还有一百多名秀女等着皇帝面阅;可看起来也快得很,前后不过三天时间;沈茉云手里就拿到了新鲜出炉**滚烫的入选秀女名单。
  唔;没有意外;那个姓罗的秀女列在了名单的第一位,然后从左往右看过去,就仅有八个名字,基本全是平民出身;有秀才之女,有乡绅之女,还有商户人家的。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看上去十分开朗活泼。
  沈茉云轻弹了一下名单;沉吟道;莫非是这些年对着温柔婉约、端庄守礼的大家闺秀太多了,所以宇文熙想换口味?
  正想着,宫女来报,皇帝来了。
  在宫人的行礼声中,宇文熙大步走了进来,一边拉过正要行礼的沈茉云,一边说道:“卿在这儿正好,关于秀女进宫一事,名单上再加多一人。”
  “哦?”
  宇文熙拉着沈茉云在软榻边上坐了下来,心情感觉很愉悦,他说道:“此女姓傅,名燕婉,她父亲是秘书丞,小小年纪便有才女之名。前两天朕同闻太师一起去了春望(傅爻的字)的家中,正巧看到了一篇她所写的文章,立意甚是不凡,字也写得极好。”
  沈茉云有点迷糊了,“可是,妾没记错的话,这次的待选秀女中,并无姓傅的官家女子……”
  宇文熙点了点头,道:“秀女一般是择选十四岁以上、十七岁以下的未婚女子,傅燕婉今年刚满十三,不在采选之列。”
  沈茉云嘴角一抽:“那您的意思是……”皇帝不会**到连个幼女都不放过吧?放在现代,这都不是渣,而是可以用**来形容了。
  “朕待会就下旨,以爱其才为名,让傅燕婉随同其他秀女一同进宫。”宇文熙说道,想了一下,又道,“依她的文才,位分上不好太委屈了,就封个昭媛吧。对了,春望还说她日日手不离卷,就安排她住进景福宫吧,那儿清静些,适合她专心潜读。”
  沈茉云静静地听着,等宇文熙说完后,才委婉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