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归园田居+番外 作者:录仙(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2-18正文完结)-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好的衣裳我都不得穿了。”姜小莲摸了摸,似想将衣服给收藏起来。
“再舍不得也要穿。输人不输阵,这门面一时半会儿是修缮不了了,咱们只能将自己穿的好些,不然连铺子带人都被柳家给比下去,那乐子就大了。”
第二天,夏君妍便是一身锦衣华服的坐镇周记,连身后的“丫鬟”姜小莲也是穿着不俗。州府里的周记掌柜们一早都在铺子里候着二东家检阅。
经过云安县里的几番折腾,夏君妍的能耐在周记里算得上是众人皆知了,此刻她已经颇有威信。
“我来这里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了,我也不多说废话。”夏君妍道,“三天前我让你们核实铺中所有布料的价格,今天我来这里也就是为了这件事,你们办得怎么样?”
掌柜赶紧将誊录好的册子拿了出来,年前众人都已经去过云安镇接受了夏君妍的一些简单现代商业知识培训,这本册子写的颇为清爽——成本,利润,最终定价,一清二楚。
“好!”夏君妍对这册子十分满意,“这就是咱们周记的各类布料的价格,以后就按照这上面的最终定价标在每一匹的布料上面。”
“这……”一小掌柜为难道,“咱们要是老实的标了,遇到那讨价还价的怎么办?这一还,咱们不就亏了吗?”
“是啊。买东西向来讲究的就是货比三家,咱们这价格定死了,生意不好做啊。”
“还有各府的采买们,咱们把价标了出来,还怎么给他加‘回手’?他拿不到好处,自然也就去了别处的布庄。”
桌旁的掌柜们你一言我一语,皆觉得这个标价的方法颇为不妥。只是讨论着讨论着,发现夏君妍正微笑的看着他们,渐渐地逼了上嘴巴,但脸上依旧是不赞成的表情。
见众人安静了,夏君妍不紧不慢的开口,却是一个问题:“你们刚才说了那么多,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你们所说的那种情况发生?”
“就是因为价格不明,所以才会让人货比三家!讨价还价也是一样,因为别人知道你这价格有水分!不能因为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们也这么做。做生意的手段很多,但根本却是要守规矩!旁人没这个规矩,那么就让周记来定,让周记来守!正所谓‘真不二价’,明天就把这匾额挂到大堂里去!”
夏君妍态度十分强硬,虽少不人心中依旧不赞成,但谁让她是东家呢。散会后,夏君妍还要去在州府里的属于云安商会名下的其他铺子。姜小莲跟着她上了马车,神色却没有之前那样轻松了。
车夫一声轻呵,扬起马鞭。
车厢微微摇晃,夏君妍靠在一旁不知在想些什么。突然扭头看了一眼姜小莲:“你是不是也不赞成我这样做?”
“是!”姜小莲装着胆子点了头,夏君妍这样做简直就像是在破釜沉舟!
“万事开头难。”夏君妍微微闭目,似乎不想再多做解释。
一个行业要有一个行业的规矩,没有规矩的行业会死的很早。能够流传百年的企业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或许会有一些出其不意的好点子和投机的手段在里面,但归其根本永远都只有两个字——诚信。
“她真那么做了?”柳明修不可置信的看着回来的大管事,“她……”他实在不好说夏君妍是不是受刺激过大而脑子进水了?
“可不是。那牌子一挂出来,啧啧……”大管事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口吻道,“还别说,倒还是有两三个老顾客去了周记布庄,呵呵。”
柳明修有些坐不住了,他实在是有些好奇,只带了个书童便往周记而去。
虽然柳家到来让余华各布庄的生意都受了影响,但好歹也能支撑下去。周记倒好,被夏君妍这一番折腾,柳明修在对面茶楼坐了快半个时辰了,硬是没见着周记谈成一笔买卖。
“这个夏掌柜是不是有些傻啊。”连书童语气里都带了不屑,“还以为是多么厉害的女掌柜,没想到竟然出了这么个昏招,还不如什么都不做呢。这样过几天,这周记啊就等着关门大吉吧。”
柳明修也不明白夏君妍为何要这样做。从他知道的资料来看,夏君妍不至于这么昏头成这样啊。正是一肚子的疑问,就看见一辆马车停在周记门口,车夫拿了凳子,过了会儿,一位锦衣女子施施然的走出。
夏君妍?!!
柳明修不由瞪着看了一眼,这女人和昨天的相比变化太大了!一个掌柜模样的人从里面匆匆走出来,眉头紧缩,柳明修他应该是在说今天的生意,夏君妍倒是一派淡然的模样,好像还笑了两声。随后几人便一起进了店中。
“公子?”书童见他都发呆了,不由小心道;“咱们过去吗?”
“去!”
柳明修立刻起了身,他来这一趟可不就是为了闹明白夏君妍到底在做什么吗。
刚一步入周记,柳明修就发现好几道眼光朝自己这边看来,尤其是账台后的小掌柜们,一个个如临大敌的模样,这种目光令他十分享受。
“原来姑娘是周记的人。”柳明修见到夏君妍就坐在大堂一侧的太师椅里,竟躲都不躲,明明前几天她还扮成无辜路人的模样去了柳记布庄。
夏君妍笑了笑,表情中也没有什么歉意:“我是周记的东家。”
“姑娘可把小生骗的好惨啊。”柳明修带着一丝埋怨又带了一丝的可怜的语气。
“柳公子太会说笑了,我还花了二两银子买了两匹布回来放着呢。”说着,将周记布庄环顾了一圈,那潜台词是我家这么多布,二两银子完全就是花的冤枉钱,她才是受委屈的那个。便顺势问道:“柳公子也想来周记买布吗?”
“我?”柳明修笑着点点头,“行啊。”
两个人虚情假意的聊了半天,相互间一句干货都没说。而柳明修越发对夏君妍那个看起来无比愚蠢的决定感到困惑了,毕竟言谈举止来看,这女人没疯啊。
接下来几天,周记的生意就惨淡。而那“真不二价”的匾额也成了众布庄之间的笑谈。
“您是不知道,周记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柳家管事笑道,“他们都在铺子门前摆了桌椅板凳,上面还放着当季的香茗,只要想去坐一坐的那茶都随便喝,桌上还摆着一些小吃。他们也不想想,就凭这种小恩小惠的,别人就算喝了茶难道还会跑他们家去买布不成?只要有一个人进了周记,那伙计笑的,跟见着自己亲爷爷似得。”
而柳明修并没有作声,夏君妍的做法他一时半会儿间还真有些看不透。
又过了几天,余华府上各布庄皆有些躁动起来。原因无它,余华府下的云安镇上的大部分布庄竟然都在店内挂上了“真不二价”的匾额!
“周记到底要做什么,难道以为多拉一些布庄就能行?”柳明修难得将带来的掌柜喊道书房来问话。
一掌柜道:“小人听说这周记是云安镇起家,在云安镇上颇有几分威信。那匾额明显就是个蠢招,估计是担心非议,便拉上其他布庄一起下水。”
另一人不由笑道:“这些乡野货郎也不想想,哪怕是十个周记捆在一起,也不是柳家的对手啊。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几人正说着话,守在门外的心腹走来低声道:“莫大人来了。”
柳明修见铺子里的掌柜都胸有成竹的模样,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微微嘱咐了几句便让他们走了。
莫成这次来气压明显好不少,脚步都透着轻快。
“不愧是皇商,真有你的。”显然他也知道了夏君妍的这次蠢招,“那个女人有几分狡猾,可对上皇商就不够看了。”
柳明修很想说他还什么都没做,只是见着莫成难得心情愉快,他还是别提了。
“等这女人的铺子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大方些。”莫成笑道,“女人嘛,不就是喜欢那英雄救命的桥段么。”
柳明修没接话。他总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太对劲,可就是捕捉不到,只好问道:“京城里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没有啊。”
莫成果断摇头。现在是初春,刚过完年圣上的心情正好,京城里就没有人会心情不好。其实柳明修也是听个安心,虽然来到西南余华,但与京中本家的书信是没断过的。
莫成拍拍他的肩:“到时候你就把夏君妍约到我说给你的茶楼去,照着之前说的做,旁的就不必管了,今年宫里的贡缎依旧是你们柳家的。”
“你知道莫如深在哪儿了?”柳明修突然问道。
自从莫成一封信将他去帮西南总督标营剿前朝余…党后,没过几天,莫如深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遍布思南各处的内卫竟没有一个知道他的行踪。
“呵。”莫成冷笑。他大约猜到莫如深的想法了,这家伙似乎是在无声的抗议。不过……只要他透出一点点夏君妍有危险的风声出去,就不信他还能继续藏!
柳明修默默打了个冷颤,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买卖吧。
众所周知,春天是个好时节,后院中的夫人喜欢在这样的季节里办个花宴啊,茶会什么的。男人们也喜欢聚在一起饮酒作乐,更别提向来以风雅著称的读书人,不呼朋唤友去踏青简直对不起老天爷给的好天气。
余华府上的周记布庄依旧艰难营生,但府上的老百姓们很快发现,虽然周记不让讲价,但上到掌柜下到伙计那态度皆都和蔼无比,哪怕不买东西,进去转一圈也觉得舒心。
相较之下,云安镇上的布庄在挂上真不二价的匾额后,虽也受到了冲击,但影响没有余华府上那么大,毕竟这里有商会在支撑,大部分的布庄都入了商会,由商会统一挂的牌子,算得上的是一种“垄断”。镇上一开始也有反弹,也有去别的镇买布的,可来去了几次后还是发现其实在云安镇上买最划算。
而就在春天这样的好时节里,陈夫子带了一众学生去了山中踏春。一圈谈天说地后,让众学生以“诚”为题作诗,又让他们以镇上最近的事做出讨论。
学子们是做学问的,他们思考问题自然会比普通小民看的更深。有一学子便道:“所谓真不二价,反过来便是‘二价不真’。一样东西,两种价格,熟真?熟假?这样的东西能买么?荀子曾言,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不少人顿时醒悟!
安家大郎坐回原处,却见陈夫子微微点头,一时间将背脊挺的更直了。
然后这群学子们似乎讨论上瘾了,要知道凡是有些志向的读书人,心中多少抱着经世治国之念,尤其是还在书院中的热血学子们。陈夫子将现在镇中布庄里出现的现象为题让学子们相互辩论。
要知道古代书院素来信仰“理越辩越明”一家书院不仅有内部辩论,还可以邀请友校打个友谊联赛。陈夫子的青云书院就接到了余华府上的白鹭书院的帖子。
州府里的布庄还都处于互相试探的阶段,这群书院里的学生们却已经争的不可开交了。有人说周记不过是做做样子,沽名钓誉,因为自古以来便是无…奸不商。
另一群学子反驳:难道春秋的陶朱公,白圭先生,战国时期的卓氏,吕不韦也是奸…商不成?想说周记奸…商就拿出实例,人家现在明摆着就是“真不二价”,有本事你就去让他变个价,或是去证明他家的布料不值那个价啊!
双方辩的不亦乐乎,还真有不少学子命家中下人去周记试探。
柳明修看着这西南最繁华的州府,也是学子最多的州府余华,竟然为了一个布庄的生意手段而吵成了这样,实在不知该如何形容。
该说他们太闲了吗?
但这场辩论让周记名声大噪,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周记“真不二价”的牌子算是彻底响了!夏君妍以无比强硬的姿态让周记全部掌柜和伙计按下了担保手印,如今所有的目光都在周记,周记的布庄质量绝对不能出任何岔子!
真不二价,一旦这块牌子真的让周记做成了,周记的地位哪怕是十个皇商前来都不会动摇!同样反过来,一旦无法确定这块牌子的布庄,多多少少都会受到质疑,因为——二价不真!
望着周记门前的喧哗,柳明修心中涌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之感。他本以为西南布庄会用降价的方式或者是联合染坊切断柳家的供布渠道来与柳家竞争。而这几乎是生意场上打压对手的所有手段,夏君妍竟然……
她竟然鼓动了书院!!
读书人和商人,这两种本该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阶层,却因为一个“诚”字扯在一起了。
书院的作用除了教育学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责任——教化民众。这也是古之君子所倡导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达”与“穷”不仅是金钱,也有精神上的意思。
一场因普通布庄而起的争议让书院参与了进来。而当书院几番讨论后,夫子们也让学子将所收获的心得整理再向普通小民传授。
云安镇因有商会之便,立刻组织了众掌柜去听了青云书院的讲学。
“士大夫们不相信商人真的会以诚待人,因为追求利益永远都是商人们的天性。哪怕是真不二价的理念是由当时的大商人夏君妍女士首次提出并带入了布庄行业,士大夫们也没有放下他们的怀疑。所以他们选择了监督,由士大夫阶层监督商人们是否真的遵守了他们的承诺。而正是这样的举措,让两个阶层意外的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以至于后来余华府出身的士大夫可以骄傲的说‘全天下都说无…奸不商,唯余华商人并非如此!’”
后世将这次书院的“大辩论”称作古典商业变…革的前奏曲。而煽动了这场变革的夏蝴蝶正坐在书院的末席,津津有味的听着各路学子的演说。
“你从一开始就料到了?”姜小莲到现在都觉得自己好像在做梦。
夏君妍诚实的摇摇头:“没有。我只是制造了契机,尽可能的去创造机会和运气,能走到这一步我也没想到。”
“不过这下柳家该不好过了。”姜小莲听了这么多场的辩论下来,也琢磨出了一些心得。这些读书人认为只要余华的商人能够做到以诚为本,让名声好起来,说不定他们余华也能出一两个皇商呢。
这就是本土情怀了,是柳家这个外来户所没有的优势。
柳明修也来到了书院,却频频回望。那个坐在最远处那个角落里的人,脸上露出舒心的笑意,无比专注的听着学子之间的辩论。
这次是他输了……
输得心服口服!这样的女人娶到柳家来,到真不错。
“掌柜的,你看——”姜小莲敏锐的发现了柳明修的目光向她们这边看来,不由轻轻扯了扯夏君妍的衣袖,“他想做什么?”笑的那么……那么好看。
夏君妍回了一个微笑过去,轻轻动着嘴皮:“管他想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章节目录 第一二九章 偷听
回到府后,柳明修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这书院会突然搀和到布庄生意里来。读书人都清高,哪怕见着奸商,通常也都是说一两句,如此大规模的辩论实在不是书院的风格。比起商人,他们更喜欢关心一下普通小民,村中老农这样的人群。
“这事是云安县上的青云书院挑起来的。”回话的管事道,“那里的山长姓陈,是当地的世家大姓。这位陈山长以前做过州府督学,按理说是个十成十的清流,小的也想不透他为什么会和布庄搅合在一起。”
一掌柜道:“据说陈山长的夫人与夏君妍有几分交情。陈夫人办了个女学,还让夏君妍去当了先生。估计是念着几分香火情,帮了她一个忙。只是咱们现在有些棘手了……”
二人互相看了一眼,又一起望着柳明修等着他拿主意。柳明修自己还蒙着呢,摆了摆手,让他们先下去了。
而夏君妍则第一次发自内心的感谢古代交通不便所带来的一次“优势”。
“我将之前咱们商量的那番话与陈夫子说了。”周大老爷也终于风尘仆仆的从云安回到州府,此刻道,“陈夫子虽没说什么,不过当时屋里还有一位书院讲学,那位老先生说话倒有几分意思。”
因柳家是皇商,所以夏君妍对柳家的警惕值一向都是拉到了最满格,凡是都以最坏的打算来应对。
“江南那边都自诩为正统的读书人,而京里的那些个京官也素来将咱们西南的读书人称作蛮夷之后。以前也就算了,如今不过只是一皇商都敢打上门来,咱们若不还击,以后还不是得让他们蹬鼻子上脸了?!”那位老先生如是道。
如果柳明修选修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他大约就能明白为何最近书院的学子们像打了鸡血一样。——当外部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候,内部矛盾就转成次要矛盾。他柳明修就是那个外部矛盾……
而又由于通信不便,余华的士大夫也无法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京城与江南二处,于是本土情怀上升,先把这个外来户赶出去再说!他们西南余华官场可不是软柿子!
一位布庄的小蝴蝶煽动了一下翅膀,接下来的连锁反应让人始料不及。有时候当人的位置越高,得到的消息的时间也许会越晚。莫成原本一直等着柳明修胜利的好消息,可如今却等到了几封告急密信,而下面的各处商人还有学子们早都吵成一锅粥了。
“两江的瓷器素来走漕运,今年运往西南那边的却说要定个价,说什么布庄都能定价,为什么瓷器不行……”
莫成听着内卫的报告,脑袋里嗡嗡作响。
“眼下闹得并不大,大家也都只是暂时听了风声便多问了几句。只是属下觉得,防微杜渐。万一这布庄真的把价都订下来了……”那内卫也不是个商人,对其中的弯弯绕绕并不是十分明白,毕竟他纯属是为了替朝廷盯着漕运那帮人才注意到的这些事,“也有人说小本小利的讲个价倒是正常,那些个大铺子的面上一个价暗中一个价的,是不是有些……不厚道?这些商人扯皮,弄得今年漕运也有些困难。”
设想一下,一艘在两江装满了瓷器的漕运货船运到西南码头准备卸货,结果西南这边的人说:我们买了这么一大宗的货物您是不是给定个实价给我们呢?现在定不下来,以后定一个成不?
两江的商人就不干啦,凭什么啊,我们这儿可没这规矩!这船货你们已经买了,定金都付了,难道想反悔?
于是双方扯皮,这货就占着一艘或者好几艘漕运货船。那漕运的人和船老大肯定不干了:你们二位能快些卸货么,咱们漕运还有其他货要装船运走啊……
如果只是商人们之间打嘴皮官司,莫成并不会放在心上。但书院的愣头青们也搀和了进来,说什么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商人也要有规矩才行!只收他们商税是远远不够的,朝廷说小货郎们不好管,行,这一头咱们先放着,能把各路皇商们先管管么?
几乎历朝的当权者都没有真正的去正视商人这个群体,因为他们认为商人不过是一个存储罐,暂时将国家的银钱存起来罢了,大家看到的是商人的货物都在朝廷的管辖范围之内,等朝廷需要用的时候将罐子打碎或者倒一倒就能拿到钱。
而他们却不知道,商人创造的价值并不是在所谓的“贩卖货品”上,而是在“流通”这样一个无形的动作中。因为商人们南来北往,将一地方的货运到另一个地方,而真正的价值,便在他们行走的路上渐渐产生了。
现在,这样的轻视已经让不少人吃了个暗亏。
莫成揉着额头,眼下事情虽不大但牵扯到了书院,就必须写折子给皇上。
夏君妍没想到初春的西南竟然会如此热闹,西南商人自己吵就算了,竟然连两江和漕运都牵扯了进来。
“真没想到……”看着商会内送来的资料,不由叹道,“漕运的人就是狠!”因为商人扯皮,漕运仗着自己背后是官府撑腰,偷偷将一部分货给扔江里去了。
我看你们还卸不卸货!还吵吗?再吵老子都给你们扔江里去!想来打官司?来呀,你打的赢么,我说我这船是被江贼水鬼给凿的,您要这些个匪徒去要货吧。想要官府出兵,麻烦先您乐捐一下给兄弟们买刀买皮甲吧!
这些夏君妍也只是暂时了解罢了,她的重心还是在布庄之上。如今余华府的局势有些微妙,柳家皇商招牌,有钱有布,打的是价格战。西南布庄则在缓缓的建立一种本土诚信招牌,他们打的是本土情怀,不少西南士大夫以穿西南布庄的衣裳为豪。
云安布庄商会的布庄掌柜和东家集体到了余华的周记,以商会的名义,做了一个茶话会,这是公开性质的,州府想要来参加的掌柜们都能来。
茶话会上,夏君妍无比热心的帮柳家算了一笔账。他们远途奔袭西南,想要以低价抢占西南市场,他们的两个优势,一是价低,一是京城皇商招牌。后者的优势已经被本土情怀冲击的差不多了,而价低这一点更是值得玩味,柳家从京城运布,从江南调绣娘,成本巨大,更别提余华本身就是以刺绣闻名,不出一年半,柳家必定亏的血本无归!除非他们打算拿其他铺子的盈利来补布庄的亏空,但如果对方在亏成这样还不撤,那就更加印证了皇商柳家来余华府不仅仅是卖布,更是来恶心西南众人,恶心西南士大夫们的!
“如果我们再不走,这误会就大发了。”
柳明修没有去那个茶话会,但架不住夏君妍直接剑指柳家,那番话自然也就传了出去。他可不想因为帮老友一个忙,最后把柳家给搭了进去。
另一方面,莫成神色复杂的看着眼前之人。神隐了近一个多月的莫如深就坐在他的书房里大摇大摆的喝茶,手里还拿着一本他刚写好要呈给皇上的折子。
“你倒是舍得冒头了。”莫成毫不客气将折子抽回,“规矩呢?这是密折!”
“让你去总督标营,你跑哪儿去了?”
莫如深放下茶杯,简单道:“前朝余党难道会傻得待在一个地方不动吗?我自然是去追剿了。”
“就你一个人了?”
莫如深淡淡点了个头。
“你倒是越来越能耐了,难道整个标营就没有一个人能帮你?就没一个能入你的眼?”
莫如深再次淡淡点了个头。——这臭不要脸的自信!
“好吧,只要把差事办好就行。”莫成难得挂上了笑脸,“你我兄弟也好久没见了,明日一起喝两杯。也犒劳你这段时间的辛苦。”
莫如深:“我不饮酒。”喝酒会让人手抖,反应下降,所以他从不饮酒。
莫成气的一噎,恼羞成怒的吼道:“我喝行了吧!”
莫如深:“这可以。”
余华府最豪华酒楼的雅间里,夏君妍有些好奇的看着眼前之人。
“柳公子倒是好兴致。”
布庄之间的竞争都白热化了,他竟然还有心思请她出来吃饭。
“我想夏姑娘可能有些误会在下了。做买卖的时候柳家和夏姑娘您可能会有些矛盾,但公是公私是私,说实话,其实在下一直都很佩服夏姑娘,姑娘的才学和胆识均不输男子。”
“公子过奖了。”夏君妍笑道,“比起您来,我还差得太远。三年前柳公子独自将盐队从漠北安然带回中原,这才是胆识过人!”
“哦?夏君妍连柳某这些小事也知道?”
“在您眼里是小事,可我看来却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不说后无来者,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隔壁传来柳明修的笑声。莫成好像没听到似得,自顾倒了一杯酒,还给莫如深夹了一筷子菜。见莫如深脸上带着一丝怒气的看着自己,莫成无声笑了笑。
两个其实雅间是相通的,为了掩人耳目中间只是放了一排书架,又拿了屏风做挡。细小的声音听不到,但对面交谈的话却是一字不落的传了过来。
那边酒过三巡,生意人之间说话的时候嘴上像是抹了蜜一样的甜。莫成看着自家弟弟手中那可怜的筷子,好心的替他换了一双。
“难道夏姑娘要这样做一辈子的买卖?”柳明修没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会和一个女人聊得这么开心,虽然一开始他是不怀好意,但现在只感觉和夏君妍聊天越聊越舒心。
“难道不可以吗?”
“夏姑娘有听过诗经里的一句话吗?”柳明修认真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隔壁的莫成立刻拉住了快要暴走的莫如深。
而柳明修见到夏君妍那诧异的表情,不由笑道:“我知道这样说是有些唐突,但我想若现在我不说出来的话,以后定会后悔。我是真心倾慕夏姑娘。”
夏君妍脑中转得飞快。
——这是阴谋还是阴谋还是阴谋?
为何早不说晚不说,非要在柳记布庄大势已去的时候说,这想要色…诱她么!不要脸的狐狸精!
“所以呢?”夏君妍试探道,“你喜欢我,你打算怎么做呢?”
饶是柳明修经过这段日子对夏君妍有了些了解,还是没想到她竟然就这样问了。这种时候女人难道不应该低头娇羞一下吗?
“自然迎娶夏姑娘了。”柳明修道,“我想夏姑娘无拘无束的惯了,正好我们柳家是皇商出身,不会像那些官宦人家般对内宅女子有着极严的约束。而且柳家四十无子方能纳妾,夏姑娘若愿意,我定是以正妻相待。”
“然后呢?”
“然后自然是许你富贵一世,安乐生活。”
“听起来不错。”夏君妍笑了笑,“可我还想做买卖怎么办?”
“你既嫁于我,就是柳家少奶奶,柳家下面各商号都归你管。”
“但他们主要还是听你的,对么?”夏君妍问道。
柳明修一愣,这种问题需要问题,这是肯定的啊。却在他失神的一瞬间,夏君妍给自己倒了一杯水酒,微举起了酒杯,“我想,柳公子可能还不太了解我。”
她脸上还带着笑,却意外的认真了起来。
“我现在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小有积蓄,想要找个上门女婿易如反掌,根本就不需要担心小妾的问题。而我现在本就是东家,身为一把手直接掌握着商铺生死,为何非要成为少奶奶,把自己降成二把手通过丈夫的许可才去执掌生意呢?”
“而且我以为,姻亲自古乃大事,若可以比着条件来一一比对,这世间又何来缘分一说?我夏君妍一生要强,喜欢做许多出格的事。我的夫君,并非是一个包容我的人迁就我的人,一个男人或许能够包容女人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或许也能在她年轻的怜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