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命运的抉择 作者:黑色柳丁-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的说道:“义父,那女人现在虽然能只手遮天。只要让皇上见识了那女人的真面目,不再被佞臣所左右。”
  “咳,傻孩子。你当皇上不知那女人的面目吗。可皇上虽为一国之君却时时刻刻都在一个臣子的掌控之下。”钱谦益苦笑着说道。
  钱谦益说的当然都是事实,可芝兰听后却丝毫没有退却的打算。只听她激动的说道:“那我也不会离开京城的。如今女儿已经顺利博得了那女人的信任。女儿愿舍身学那红线、聂隐。只要一有机会我就…”
  “你就再象上次那样刺杀她是吧。”未等芝兰说完钱谦益立刻打断道:“你认为刺杀那女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吗?就算是让你大仇得报,她的那些爪牙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你或许是报了大仇死而无憾。可那样一来天下就会大乱。那些个武夫和商贾们就会趁机逼迫朝廷,甚至逼宫皇上。死了一个首相并不代表不会出现另一个首相。别忘了害死你父亲的不止是那女人一个。她和她的爪牙心腹们都有份。”
  “可是义父你也说了就连皇上都动不了那女人啊。如若不用此法又如何能除贼!”芝兰不禁提高了嗓门急道。原本以为钱谦益是想利用自己除去孙露。可谁知他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自己放弃报仇。有些心急火燎的芝兰说话也越来越激动起来。
  “谁说皇上不能对付那女人了。历来挟天子以令诸侯者虽能逞一时之淫威,但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钱谦益突然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话倒并不是钱谦益的做作之词,而是他一直以来就有的想法。钱谦益虽是隆武内阁的元老但他对孙露的执政的前途却并不怎么看好。因为上千年的历史教训告诉他权臣都是没有好下场的。而孙露比起历朝历带的权臣来又多了一项劣势,那就是她的性别。在钱谦益看来孙露由于是女性的原因缺少对权利的欲望,对皇室也太过谦让。而她的丈夫和夫家则太过弱势,孔有钱财却没有相应庞大而有力的宗室。种种迹象表明孙露虽能掌控隆武一朝,却不可能使杨氏家族成为“影子皇室”,更不可能登基称帝。
  另一方面孙露的声威以及她对军队的控制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隆武朝的外敌——满清。正因为孙露和她的义勇军替南方小朝廷抵挡了北方的军事威胁。因此当初隆武朝上下才会接受让一个女子来执掌大权。可南北总有一天是要统一的。以目前明军的实力作为兵部尚书的孙露是不可能放任军队同清军一直对峙下去的。因为这样做不但是在抽她自己的耳光,更会使她在军队中的声望受损。那女人是决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的。可一但没了北方蛮族的威胁朝野上下还会接受孙露这个女首相继续当政吗?“狡兔死,走狗烹。”历史上被秋后算帐的权臣数不胜数。光是万历朝的张居正便已是前车之鉴了。钱谦益又怎能不担心自己的家族日后不会被拉清单呢。况且如今隆武帝同孙露的关系也开始变得日趋微妙起来。
  其实这不单单是钱谦益一人的想法。不少大臣心里也有着同样的想法和顾虑。这些人虽然心照不宣,也不象张、夏等人那般张扬,但他们心中的算盘打得比谁都响亮。却见钱谦益向芝兰开口道:“女儿啊,若想扳倒孙露这棵大树,并将她的党羽一网打尽这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忍力和技巧的。如今老夫就有一妙计可以实施。就不知道女儿你愿不愿意舍身了。”
  “义父尽管开口,女儿赴汤蹈火再所不辞。”芝兰口气坚定的说道。
  “女儿啊,义父可不是要你去做红线、聂隐之流。而是要你学那西施和貂禅。”钱谦益意味深长的说道。他的话音刚落,芝兰便惊讶的说道:“义父您不是在开玩笑吧!学西施和貂禅?那孙露是一女子,又怎么可能施那美人计。”
  “不错,老夫用的就是美人计。但不是用在孙露身上,而是希望你能入宫为妃。”此时的钱谦益终于说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计划。
  入宫为妃?芝兰的心不禁咯噔了一下,再也没了刚才慷慨激昂的气势。入宫为妃就意味着自己嫁给皇帝。她清楚的知道当今皇帝已经四十多岁了,年纪足够做她的父亲。要嫁给一个比自己大近30岁的男人对一个17岁的少女来说简直就是个灾难。况且在她心中还有着另一份爱恋。芝兰可以不顾自己的生死,但在面对钱谦益的计划时她沉默了。而在另一边象是看穿了芝兰的心思般钱谦益立刻又换了一副嘴脸试探着问道:“女儿啊,你是放不下那杨公子吧?”
  芝兰听罢猛地一抬头以复杂的目光看了看钱谦益,转而又再次低下了头,脸上也就此泛起了红晕。看着芝兰一副小女儿的犹豫模样钱谦益的笑意更深了。只听他语重心长的开导芝兰道:“其实你对杨公子的心思老夫也是略有耳闻。不错,那杨公子确实是个才貌双全的谦谦君子。可惜他是孙露那女人的夫君。而那女人又是有名的妒妇,故杨公子至今未娶过偏房。咳,也真是难为了杨公子。”
  “哼,那女人根本配不上杨公子。”芝兰羞涩的嘟囔了一句,那声音虽轻得象蚊子但却充满着怨恨与嫉妒。
  “何止啊。若是那女人日后一但失势整个杨家都会遭受灭顶之灾。当然也包括杨公子。”钱谦益进一步凑上前道:“女儿啊,为父知道为父的要求过分了些。可是这是为了皇室的未来,大明的未来。如今能解救皇上和大明的人只有你了。只要你能博得皇上的宠信并为皇上诞下龙子。那我等就会乘机将你的子嗣推上太子之位。一但太子日后即位那你就是大明的太后。到时候想要报仇或是得到什么还不是易如反掌。”
  不错,钱谦益正是将宝押在了未来皇子的身上。他清楚的知道以目前的情势若想从正面向首相挑战无疑是以卵击石。于是他便想到了这招暗渡陈仓的美人计。中国千年的宫廷历史告诉钱谦益绝不能小看后宫的力量。历史上多少政绩斐然,军功盖世的勋臣将相都不是栽在了后宫的阴谋之中。况且他现在手中还有一杀手锏可力保自己的计划万无一失。
  钱谦益的话果然是起了作用芝兰脸色更矛盾了。一想到杨绍清芝兰那最后的一丝理智也被激烈的情感扫去了。而钱谦益更是趁热打铁地朝芝兰一跪道:“芝兰小姐,大明的兴亡就看此举了。还请芝兰小姐以天下大义为重啊。”
  随着钱谦益的一叩首芝兰终于咬了咬嘴唇道:“义父,快快请起。芝兰一切谨尊义父安排。”


第七章 第三十四节 百舸争流
  隆武四年农历五月初五的早晨,天似乎亮得特别早,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艾草雄黄的熏香味。南京城里家家户户按照习俗包粽子、煮黄鱼、挂艾叶、喝雄黄酒、戴五毒灵符。但与往年的端午节不同,由于今年端午多加了迎水神的庆典,使得整个南京城顿时热闹了不少。“迎水神”本是闽粤地区在端午节的习俗。如今被搬到了江南,又有一场彩头1000银圆的龙舟赛可看。老百姓自是各个摩拳擦掌着想要凑凑这热闹。而这几日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大街上彩衣飘飘的大姑娘小媳妇了。只见她们穿着光鲜亮丽的彩裙,腰挂五彩香囊,头戴如火一般的石榴花,真是尽态极妍。
  “孙兄,真没想到中原的端午竟是如此香艳。你瞧那些妇人们打扮得真是花枝招展啊。”秦淮河畔的酒楼之上李淏看着底下往来着的美女感叹道。
  “李兄,你这就有所不知了吧。按照中原的习俗五月初一至五月初五,乃是女儿节。”孙克咸听罢笑着解释道。
  “女儿节?没想到中原还有如此风俗啊!”李淏立刻便身边的崔真明面面相窥着惊叹道。向来他们只知五月初五乃是端午节,可从未听说过同时还有一个女儿节啊。此时却听一旁一个面容秀丽的妇人好奇的问道:“哦?李公子你们朝鲜没有此女儿节吗?”
  “啊,回葛夫人。朝鲜五月也会过端午,不过主要是萨满教五月祭山神。后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才开始纪念起屈原大夫来。不知这女儿节又是出自何故?”李淏极有风度的回答道。
  坐在李淏面前的这位娇美少妇正是孙克咸的妻妾葛嫩娘。此女出生行伍世家,不但精通十八般武艺,才诗出众,更是吹得一手绝妙的洞萧。葛嫩娘虽因战乱流落至秦淮河成为歌妓,却能坚持卖艺不卖身。由此也成了秦淮河畔名躁一时的诗妓。她虽流落风尘却依然包有爱国之心。凡是胸怀爱国之心,言谈中表露出慷慨壮志者,她都热情相待,交往甚欢;而对那些脑满肠肥,浑浑噩噩,不知亡国之恨的富商显贵,她则冷面以对,视如蛆虫。而孙克咸在与其接触后便深深地为其才貌与气节倾倒,为她赎了身,并取其为妾。葛嫩娘虽已为人妇却仍然保持着原有的豪爽之气。常与自己的夫君一起与几个知己好友把酒言欢。今日恰逢端午龙舟赛便随孙克咸一同前来观看了。
  听得李淏这么一问葛嫩娘不禁嫣然一笑回答道:“汉和帝时,上虞有一巫者,名叫曹盱。有一年五月初五,他醉舞舟中,不幸坠江而死。其女年方十四岁,绕江啼哭七日七夜后跳入了江中。五日后,负其父之尸浮于江面。乡人将其葬于江边,上虞令度尚更将此事奏闻朝廷,表为孝女。汉名士邯郸淳还作文镌碑以记其事。为纪念此烈女便有了如今的五月女儿节。”
  “原来如此,没想到还有如此的典故。葛夫人真是博古通今啊。”李淏听罢连忙鼓掌奉承道。
  “那里,李公子过奖了。此事烈女传中早有记载算不得什么新鲜事。正如我夫君所言自五月初一至初五,家家户户都会将自己的闺女打扮得漂漂亮亮并戴上鲜艳的石榴花。至于已出嫁的妇人在这几日也会除去发钗改戴石榴花,还可以回娘家探亲。”葛嫩娘说道这儿不禁羞涩的摸了摸自己发髻上的石榴花。李淏等人这才发现周围的女子确实都配戴了石榴花。
  “不过中原的端午还是以纪念屈原大夫为主吧。”在一旁一直没开口的崔真明探身问道。
  “那是当然。为纪念屈原唐时宫廷就有端午之庆,君臣赋诗,颁赐衣物,民间有官方组织的歌舞。北宋时更加隆重,不仅颁赐朝服,而且学士院端午前一月撰皇帝、皇后、夫人阁门贴子,送后苑作院用罗帛制造,及期进入。欧阳修有《端午贴子》云:‘楚国因谗逐屈原,终身无复入君门。愿因角黍询遗俗,可鉴前王惑巧言。’每当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屈原的精神便是我等士人的楷模啊。”符晓勤点头称是道。
  众人听罢也连连称赞起来。并开始学着古人吟诗做对缅怀先烈。可就在此时大街上穿来了一阵锣鼓声。却听不知谁叫了一声道:“水神来了!水神来了!”酒楼里的客人们立刻就从楼阁探出头张望起来。只见远远的有一群人正张灯结彩着朝这边走来。两旁的街道上满是看热闹的百姓。更有不少姑娘从楼阁中探出身来挥舞着绢帕或是朝楼下撒花瓣。更有不少百姓也自发的加入了游行队伍之中。整条长街顿时热闹非凡。
  随着锣鼓丝竹声越来越响,游行队伍也越来越近了。为首的是一个由八名大汉抬着的,四周装饰有百花,供奉着水神娘娘象的神龛。在神龛的后头还跟着十三艘同样装饰一新的龙舟,也各由八名大汉抬着。一旁还有巫师僧人向四周撒法水,送灵符以驱逐邪魅。那些大汉喊着有节奏的号子大摇大摆着穿过了长街,来到了秦淮河边早已准备好的祭坛前。由于秦淮河水势较缓又处在城内。于是主办方便选择了这么一段较为平直的河道作为赛道。只见在一番焚香祷告后,祭祀一边念念有词一边陆续的将祭品丢入河中。周围的百姓亦现得虔诚异常。
  李淏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盛大的民间祭祀,他与崔真明等朝鲜人都好奇地探身张望着。不一回儿从河边突然发出了一阵剧烈的欢呼声。却见七八个大汉走到了龙舟前迅速将上面的饰物扒了个精光,露出了龙舟本来的面目。身处楼阁上的葛嫩娘不由惊呼了一声道:“怎么把彩饰都给去除了呢!”
  原来以前南京也有赛龙舟。但一般都在都会选在晚上举行,在龙舟四面会悬上小彩灯等饰物,且比赛时还会有箫鼓歌声相和。因此与其说是在比赛,不如说是在游戏。于是一旁的朱震麟起劲地回答道:“嫂子,不把那些碍事的东西去掉怎么比赛啊。这可是龙舟赛,不是龙舟游行。是比谁的船划得又快又稳。”
  “那也不会有丝竹歌女伴奏了咯?”周子衡有些失望的问道。
  “那是当然。赛龙舟不仅是考验选手的体力,更是考验选手之间配合的默契。这是一项既要体力又要技术的活。比赛时船上的选手就是靠船首击鼓人的鼓点指挥有规律的划桨。所以鼓击得好不好也是比赛的关键啊。周围敲锣打鼓,歌舞伴奏的会影响选手发挥的。再说真的比起来,周围看的人都会被龙舟所吸引才不会去看什么歌舞呢。”朱震麟以专业的口吻教育道。
  “哦?看来朱兄好象很好此道。”李淏打趣的问道。
  “恩,在下以前在广州时看过几次龙舟赛。不过那里比赛是在珠江上,江面比这里宽阔,水流也比这里急。参赛的龙舟还被要求要逆流行舟。参赛的选手可都是一些优秀的水手啊。逆流而上,百舸争流,那场面可真是激动人心!”一谈起赛龙舟朱震麟不由的越说越激动起来。
  “好了震麟兄,就让我们看看这场龙舟赛是否象你所见的那样激动人心吧。”符晓勤指着楼外河面说道。
  果然此时十三艘龙舟已经在河面上一字排开了,就象朱震麟所言都是逆流而向。秦淮河两岸此时早已围满了看比赛的百姓。另一边主办龙舟赛的商行老板们也陆续登台。在一番冠冕堂皇的发言后作为商会代表的王霖生亲手点燃了发令的响炮。
  却见“嗽”的一声第一颗响炮直窜天空,在天空中炸出了一朵白色的烟花。刚才还熙熙攘攘的秦淮两岸刹时变得鸦雀无声起来。随着响炮一个个的窜起人们心情也更着紧张了起来。当最后一枚响炮在空中消散后,河面上响起了一阵沉闷的鼓声。那鼓声虽不及刚才的响炮响亮却有着一种憾人心魄的魔力。顿时河面上的龙舟在这股力量的驱使下象离弦的弓箭一般直窜而出。远远望去就象十三条蛟龙破江而出划破了原本平静的秦淮河。而那鼓声也随着船桨击起的浪花越来越高昂起来。
  雄壮的鼓声,激烈的竞赛,使得岸上观看的百姓也忍不住激动起来。人们疯狂地朝着龙舟叫喊着加油鼓劲,不时的还有人朝河面的龙舟吹着口哨。更有甚者还自发的敲锣打鼓起来。但无论岸边的鼓劲声如何的响亮却始终也不能盖过河面上的鼓声。那鼓声沉稳而又激昂,由远而进,犹如万马奔腾一般。就连原本坐在楼阁上那些悠闲的看客都忍不住纷纷站起了身。
  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李淏等人。此时身临其境的李淏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这个民族暗藏在谦逊外表下的爆发力。并由衷的感叹这样一片土地确实是会培育出象屈原这般的人物。而一旁的符晓勤等人更是惊讶于原本脂粉气十足的秦淮河竟也有如此雄壮时刻。或许是吴门烟雨太过滋润,让人忘记了这里的先民曾经是那样的轻视生死,追求生命中最后一刹那的光彩。而在这一刻震撼的鼓声似乎更象是来自于远古的楚歌。激起了在场众人血管流动的,原始的、犷野的热血。
  和符晓勤等人一样此时陪伴在皇帝身旁的孙露同样也感受到了自己血管里那剧烈涌动着的快意。其实包括皇帝朱聿键在内在场的王公大臣们也都陷入了亢奋的状态。他们瞪大着眼睛,涨红着脸颊,象底下普通百姓一般专注于这场水上的竞赛。而这正是孙露想要的效果。一个国家的尚武精神除了宣传外。更需要用体育竞技来培养。体育比赛是唯一可以不流血,而又能培养出英雄主义、团队协作和尚武精神的措施。
  可孙露到明朝后才切身的发现这个时代的中国太缺少体育精神了。虽然民间也有零散的体育竞技项目但毕竟同孙露在后世接触体育比赛相差甚远。且大多都是单项的个人运动。无论是摔交、武术、提毽子、舞龙舞狮、蹴鞠之类的运动,不是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就是娱乐性大于竞技性。最主要的是缺乏有效的引导与组织。因此体育竞技规模大不起来。一直以来孙露都想改变这一现状。她曾经想过引进一些后世的项目象是足球、篮球、棒球、橄榄球之类的集体运动。可惜孙露以前虽然推销过体育用品但对许多体育项目的规则却不怎么熟悉。而她唯一还能记起点皮毛的篮球。却因为没有橡胶做球只能暂时作罢。谁叫那橡胶还是南洋的橡胶种植园中的树苗呢。
  于是孙露便只好在传统运动项目上做文章了。就目前来看如今开发得还算成熟的体育项目有长跑、跳高等田径类项目。另有划艇(划龙舟)、游泳等水上项目。至于球类运动由于明太祖朱元璋曾经下令禁止踢球。因此蹴鞠运动在明朝已经衰落了。如今重拾这项运动孙露希望蹴鞠不再是个人球技表演,至少也要接近于她影象中的足球。因此孙露一方面利用政府的力量推行全民体育运动。另一方面则积极同商会行会合作将大型的体育项目推广开来。以孙露在广东的经验来看商会加传统节日加刺激的竞技项目,是推广体育运动最有效的方式。商贾们往往愿意在重大节日出资举办运动会来给自己商号制造声威。而老百姓也愿意在节日里观看或参加各类体育项目。
  虽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不可否认运动会上巨额的奖金才是人们争相参与的动力。也是体育比赛最初吸引百姓的一大噱头,就象这次的龙舟赛一般。另有不少人还借着比赛在外开盘设立赌局。可见金钱名利无论在那种年代都是与体育比赛如影随行的。当然孙露并不会介意这些东西。商会要的是广告与声威,孙露需要的是推广体育运动,老百姓需要的娱乐和刺激。各取所需,无可厚非,这个时代本来就缺少娱乐活动。在孙露看来就算是赌博,那赌马至少也比赌色子推牌九来得好。
  当第一艘龙舟穿越终点的红绸时,整个南京城都为之沸腾了。人们自发的象是迎接英雄一般将胜利者抬向了领奖台。感谢他们以不懈的精神带给了众人一次精彩的比赛。孙露虽不是今天的英雄但她同样也感受着胜利的喜悦。百舸争流,永不言败的精神便在这点点滴滴中渗入到了平民百姓的心中。


第七章 第三十五节 仲夏之夜
  “精彩,精彩,简直太精彩了。说实话朕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激动人心的龙舟赛呢。”楼阁之上隆武皇帝朱聿键在看完龙舟赛后连连鼓掌赞叹道。眼看着底下热闹的颁奖仪式这位皇帝陛下也忍不住跃跃欲试起来。只见他心血来潮的命令道:“来人啊,传朕旨意,赏赐冠军团队每人黄金十两。另封那队长为伏波都尉。”
  朱聿键的话音刚落众文武百官便开始纷纷奉承着附和起来。然而此时坐在一旁的孙露心中却很不已为然。赢一次龙舟赛就得到一个校级军衔也太过儿戏了些吧。怪不得当年高俅能因为陪侍宋徽宗踢球而被提拔为殿前都指挥使。这样的风气绝不能开启,想到这儿孙露立刻出列冷静的劝阻道:“皇上,请三思。”
  “哦?孙卿家觉得朕的赏赐有何不妥吗?”朱聿键眉头一皱略带不解的问道。这次的龙舟赛也算是孙露一手促成的。如今自己厚赏比赛的冠军怎么又有什么对了吗。
  “回皇上,恕臣直言,这伏波都尉乃是武职,因为一场龙舟赛就轻易的许人似乎有所不妥。既然皇上如此赏识这次的冠军队伍,臣倒有个建议。不如就此请皇上亲笔提书一块金匾额,上书‘天下第一舟’每次龙舟赛后便由得胜者保管。这对优胜者来说既是一种无上的荣誉,又是一个新的动力。也可使每年的龙舟赛更加精彩啊。如此这般还请皇上定夺。”孙露恭敬的进言道。
  “是啊,久闻皇上极善书法。民间今日能得皇上的真迹墨宝,他日亦为一段佳话啊。”底下坐着的钱歉益也跟着眉飞色舞地进言附和道。一旁的其他大臣见此情形也跟着吹捧起来。一时间歌功颂德之词不绝与耳。就连原本谦逊的朱聿键也有些得意洋洋了。却见他摆了摆手故做低调的说道:“诶,朕的字哪儿是什么墨宝啊。”
  可还未等朱聿键继续谦虚完毕,立刻就有大臣更为献媚开口道:“皇上,臣等对皇上的才学早就仰慕已久了。”
  “是啊,能得到皇上的墨迹更是平民百姓几世休来的福气。”
  人道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朱聿键被底下众臣如此一吹捧当即心动道:“恩,那好就依众卿家所言。来人啊,笔墨伺候,朕这就亲自提书这‘天下第一舟’。”
  一旁的太监赶忙端上了笔墨纸砚。于是朱聿键在心中酝酿了半晌后,终于运作一气挥毫写下了“天下第一舟”五个大字。众臣见状又是一通的喝彩。今日朱聿键的心情本就不错,现在又在臣下面前表现了一番,心中自是欢喜异常。却见他将笔一搁,满意的说道:“今日得以观看如此惊心动魄的龙舟赛,想必各位爱卿现在也同朕一样意尤味尽吧。那好,今晚的御前诗会就以龙舟赛为题。到场的每一位爱卿至少都要赋诗一首。孙爱卿,你也不能例外。”
  “皇上就饶了臣这次吧。臣的水平众位同僚都清楚,连写首打油诗都困难,还是别拿出来献丑了。”孙露一听要写诗连忙苦笑着求饶道。
  “这可不行,说好每人一首的。”朱聿键得理不饶人道。在他看来眼前这位孙首相虽然精通军务政务。可是要她舞文弄墨,吟诗做赋简直比登天还难。既然如此我们的皇帝陛下当然也乐得见一次首相大人犯难。
  “那臣愿意代替妻子做诗。”眼见孙露有些左右为难之时杨绍清挺身出列解围道。
  “哦?杨爱卿要代替孙卿家做诗吗?”朱聿键坏坏的笑道:“这可不行,你又不是孙卿家。”
  “回皇上,臣与爱妻情同一人,臣当然能爱妻赋诗。”杨绍清语气坚定的说道。
  “好个情同一人啊。早就听闻两位伉俪情深意浓,今日得见果不一般啊。”朱聿键看了孙露与杨绍清一眼抚须大笑道:“那好,朕就依了你。若是做得不好朕可要加倍惩罚的哦。”
  “臣遵旨。”杨绍清毫不犹豫的令命道。
  此时一旁的孙露两颊早已有些微微泛红了。而在场的众臣见状顿时也跟皇帝着轰笑起来。可正当众人调笑之时却听远处又传来了一阵悦耳的丝竹之声。朱聿键与众臣连忙寻声望去,却见河岸边又来了一支敲敲打打的花车。这队花车虽然没有刚才龙舟队来得华丽热闹。但他们很快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原来这游行队伍中不但有丝竹伴奏更有几名身段姣好的舞姬随车伴舞。
  眼见着车队离皇帝下榻的酒楼越来越近,底下的卫队立刻就想上前拦阻。然而这一举动却被楼上站着的皇帝给阻止了。朱聿键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这车队感兴趣。他只觉得那乐曲声特别的耳熟,甚至还让他想起了自己遥远的记忆。
  于是在皇帝的准许下花车很快就行进到了酒楼底下。象是要特地给皇帝献舞似的花车在最适宜观看的位置听了下来。紧接着丝竹声也开始变得欢快起来,其中还夹杂起了点点轻快的鼓声。然而乐队中更本就没有任何的锣鼓啊。就在人们纳闷之时,花车突然被打开了,露出了一面硕大的花鼓。绘有金莲图案的鼓面上一名身着湖蓝色纱裙的舞姬正翩翩起舞。那双纤足被裹成了新月状,每舞一下舞步都会带起一声清脆的鼓点声。那婀娜的身姿,轻盈的舞步,深深吸引了在场的众人。
  而此刻的朱聿键更是被这神秘的舞者给迷住。太象了,太象了,简直太象。那音乐、那舞姿、那服饰特别是那双犹如新月般的金莲让他回忆起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此刻的朱聿键便象是着了魔似的径自走到了栏杆前。正当他想要喊出声时,乐曲嘎然而止了。花鼓上的舞者也停止了自己的舞步,只见她恭敬的向皇帝行叩拜之礼,并摘下了自己脸上的面纱。让朱聿键失望的是那并不是自己期盼的那张熟悉的脸。但那张年轻而又甜美的笑容却已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象。于是他不由向身边的大臣问道:“此女是何人啊?”
  “回皇上,此乃臣之小女芝兰。这次端午庆典不巧还缺一个舞者,便让她前来献丑了。”钱歉益连忙恭敬的接口道。
  “哦,原来是钱爱卿的闺女啊。朕怎么从未听说过?”朱聿键一边抚着胡须一边不经意的问道。而他的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过芝兰。
  “回皇上,芝兰是臣新收的义女,此事孙首相也见证了。”
  “是吗,孙爱卿有这回事?”朱聿键好奇的向孙露问道。
  此时的孙露虽然觉得芝兰的出现有些唐突,但她仍然老实的回答道:“回皇上,确有其事。这芝兰本是护士队的一名队员,在战场上也救护过士兵。” 
  “哦?还有这事?这么说来钱爱卿的义女还真是德艺双馨啊。恩,今晚的御前诗会也让这位芝兰姑娘一起参加吧。”朱聿键不假思索的点头命令道。
  “臣代表小女谢主龙恩。”激动不已的钱歉益立刻高声谢恩道。却见一旁的孙露正冷冷地盯着自己,他当下就谦卑的低下了头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
  *******************************************************************************
  但无论是朱聿键的惊艳也好,钱歉益的幸喜也好,还是孙露的狐疑也好。这些都没有影响到在傍晚举行的御前诗会上众人的兴致。仲夏夜的晚风轻轻地拂过御花园碧绿的荷塘,在花灯的照耀下泛起了点点星光,就象人们杯中的酒浆一般令人沉醉。荷塘之中更是不时飘来悠扬清丽的宫廷音乐中,还夹杂着几缕若有若无的荷花清香。如此雅乐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恍惚间还真有了那么一种瑶池仙境的感觉。
  虽然这样的御前宴会孙露已经参加多次。但她仍不得不感叹这个时代人们生活的奢华。这种奢华并不单单表现在物质享受上,更反映在精神享受上。看着众大臣一边举着玻璃杯高声咏颂着词歌赋,一边则同衣着鲜亮的美丽贵妇谈笑风生的模样。孙露不禁怀疑究竟是自己的努力带来了开放的风气。还是这个时代的风气本来就是这么奢靡,自己只不过是给了这些人更为宽松的环境。
  很早以前明朝的士大夫在私人聚会时便开始流行邀请一些风尘女子参加。柳如是、李香君等名妓都是这个时代儒林集会的常客。另一方面随着与欧洲商人接触的日益增多。许多商贾们也开始效仿欧洲商人开始举办舞会酒会以促进商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