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命运的抉择 作者:黑色柳丁-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所能尽的最大努力。他捐出了自己的“内帑”用来救灾,下令宫廷内不得使用金银玉器以节省开支。并且亲笔写下了悼文以祭奠在洪灾中死去的百姓和将士。但他所能做的也只限于这些而已。没有首相孙露的准许他连皇城都不能离开半步更别说巡视灾区了。
  原来黄河决口的消息传来不久身为首相的孙露便匆匆离开了南京赶赴开封巡视灾情。临走时孙露以国家突逢天灾,局势动荡,保护圣驾为由对南京的皇城加大了守备力度。不但加派了部队还“劝柬”皇帝为了自身安全着想最好不要出皇城。于是身为皇帝的朱聿键如今便只能乖乖的待在皇城的高墙之内等待着内隔三差五送来的奏章。也算能得到些外界的消息。不过更多的时候朱聿键是无所事事的。登基以来朱聿键作为皇帝的一切活动内容都是经过孙露精心安排的。在什么时候,出席什么样的场合,用什么样的措辞。就象一出出完美的双簧。演绎出隆武朝独特的皇帝与权臣的关系。
  对于这样的处境朱聿键自是早有心理准备。他清楚的知道按照大明的制度作为凤阳高墙(皇家监狱)里“唐庶人”自己是绝难登上皇位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年的黄道周等人会一致拥护潞王而竭力反对自己登基。即便是在登基之后朱聿键的号召力依然不大。可以说没有孙露的支持也就没有朱聿键今天的地位。一想起那日孙露同自己签的那份契约朱聿键心中就象是打翻了无味瓶一般。就孙露来说她一直遵照着当年的契约行事。虽然职掌军政大权但在朱聿键面前始终保持着一个臣子的本分。全然没有所谓权臣勋将的嚣张跋扈。对自己的饮食起居也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可以说自己没想到的孙露都已经为他想到了。就象这皇宫、这图书馆、这政务。一切都安排得井然有序找不出半点毛病。此地是大明皇城还是另一个凤阳高墙。就取决于自己是否忤逆首相大人的意愿了。
  “皇上,皇上?墨磨好了。”李皇后温柔悦耳的声音打断了朱聿键的思绪。他不由回头一看只见李皇后那犹如葱玉般洁白的手指在墨汁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的明艳动人。朱聿键不禁在心中又感叹了一声:还有这皇后。亏得孙露花了这么大的心思啊。当下他和蔼的一笑道:“哟,朕这又走神了。道是让皇后见笑了。”
  “那里,皇上日理万机,心系国家大事。臣妾怎敢取笑呢。”李皇后说罢放下了墨接过了朱聿键手上的毛笔饱沾了墨汁后恭敬的递上道:“皇上请用。”
  朱聿键看着这乖巧的妻子看着周围严密的侍卫拿着笔的手忽然觉得有千斤之重不知如何落笔才好。正当此时一个内侍匆匆跑来禀告道:“启禀陛下,左督御史张慎言、吏部右侍郎瞿式耜在宫外求见。”
  张慎言?瞿式耜?他们来做什么?难道有什么急事吗?朱聿键皱起了眉头犹豫了一下却见一旁的李皇后起身要告退。于是朱聿键立刻示意李皇后留下然后果断的命令道:“让张大人和瞿大人回去吧。就说朕说的有什么事明天朝堂之上再说。”
  “遵命,陛下。”内侍接了口谕之后刚要离开。却见朱聿键又想了一下补充道:“听说孙首相已有身孕了。孙首相一向为国操劳朕也无以为报。这样吧着内务府置办些养生之物代朕慰劳孙首相。另外永顺侯杨绍清这次治水有功着升其为四品主事。”
  “是,陛下。”内侍见朱聿键没有补充的了这才退出了御花园。而朱聿键的目光又回到了桌上的白纸上。只见他拿着笔对着宣纸笔划了半晌终于将笔一搁道:“朕累了,想一个人歇息一下。皇后就不必随驾了。”
  “是,皇上。”皇后顺从的行了个礼便目送着皇帝离开了。眼见着皇帝走远了李皇后这才起身瞥了那桌子上的文稿一言。却见那雪白的宣纸上面并未写字只是留有两点墨迹,墨迹直透到了大理石桌子上。那两点墨迹好象什么都没写,又仿佛有千言万语要道尽一般。
  *******************************************************************************
  与此同时徐州城外则是另一副旌旗飘扬的热闹场景。只见徐州城要塞高大的城门前两队整齐划一的骑兵犹如雁翅般一字排开分列道路两旁。笔挺的军装、锃亮的军靴、黝黑的火枪、高大的马匹。随着时间的推移烈日下马儿开始焦躁起来。不时的别着蹄子、甩着尾巴、喷着响鼻。然而马上的卫兵依然个个挺胸收腹,目不斜视。这些卫兵都是徐州军校的骑兵教导团的学员。经过了一年多的训练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正式接受检阅呢。而他们今天所要迎接的不是别人正是帝国的首相兵部尚书孙露。
  卫兵们在骄阳下的表现让周围旁观的徐州老百姓唏嘘不已。虽然徐州一直都是第一军团的大本营。军队操练是家常便饭。但如此威武的卫队他们也是第一次看见,顿时觉得大开眼界。此刻面对周围百姓惊叹的目光马背上的夏完淳觉得自己正享受着荣耀。虽然豆大的汗珠正沿着他那俊秀的脸庞滑落。但他的背却挺得更直了,脖子也抬得更高了。自己如今真的能象诗中所唱“束发从军,霜角辕门”了。这一年多来的军校生活如今想来是绝对值得的。
  原来隆武初年的那次科考中年仅15夏完淳便以其骄人的才华高中了那一年的进士。如此的成就让他的父亲夏允彝欣喜若狂。但夏完淳最后却没有按照父亲的安排进入吏部也没有投靠自己的老师陈子龙进入礼部。而是自告奋勇着投考了兵部。国会上孙露的发言给了夏完淳极大的震撼。弃文从武的想法就此在这个15岁少年的心中扎下了根。在考中进士后的第三天夏完淳便和自己的几个同窗好友跑到孔庙当众烧毁了儒服。以表他们弃笔从戎的决心。夏完淳的这一偏激举动让他作为鸿儒的父亲气得七窍生烟。无奈儿子决心已下又是要进兵部。知道难以挽回的夏允彝也只好放任夏完淳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如今的夏完淳已经完全脱去了最初的书生气与骄慢气。身着戎装的他为能站在徐州城门口迎接首相大人的到来而感到自豪。现在唯一让他感到不爽大概就是队伍中骑着枣红马的教官博洛了。夏完淳到现在都搞不明白首相大人为什么要收留这么一个靼子来做他们教官。记得在徐州军校第一次训练时当得知自己的教官竟然是个靼子。据说还是个贝勒。觉得难以接受的夏完淳当场就当着博洛的面放言说自己绝不会听从一个靼子教官的命令的,并带头拒绝训练。结果义正言辞的夏完淳换来的却是关禁闭的惩罚。在小黑屋关了十天的夏完淳深刻的体会了一次“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后。无奈之下他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但在心底里依然对这位教官大人有强烈的排斥感。而博洛也在这次事件后对这个个子高高操着一口松江口音的学员给予了特殊的“优待”。
  正当夏完淳在脑中胡思乱想时远处传来了一阵嘹亮军号声。却见一身戎装的孙露在众多官员的簇拥下正向自己这边走来。夏完淳立刻铆足了精神挺直了腰板想要给首相大人留个好印象。整个卫队确实给孙露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只见她微笑着向夏完淳说道:“这么热的天让战士们站在太阳底下那么久辛苦了。”
  “回首相,不幸苦!”夏完淳干脆的回答道。
  孙露仔细的打量了他一番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何时进入军校的啊?”
  “回首相,学生夏完淳。隆武二年进入军校学习。”
  “哦?你就是那个15岁的少年进士夏完淳?还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听说你还在孔庙当众烧过儒服可有此事?”孙露早就听说过夏完淳的名号。可没想到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与这个松江有名的才子相见。
  “那时是学生一心只想弃笔从戎,结果做了些偏激的事。让首相见笑了。”夏完淳老脸一红回道。
  “诶,无论是从文还是从武都是为国效力。如今你已是大明的军人希望你能在日后的沙场上为国建勋。”孙露点头肯定道。听夏完淳气血奋涨当场就高声答道:“学生定当奋勇杀敌,不斩靼虏誓不还。”
  “不斩靼虏誓不还!”
  “不斩靼虏誓不还!”
  在夏完淳的带领下周围的卫兵也跟着高声呐喊起来。期间唯有一人始终抬着头默不作声的看着这一切。他便是博洛。却见孙露纵马来到这个特殊的军官面前招呼道:“博洛将军我们又见面了。这些年过得可好?”
  “托首相大人的福,博洛惨败之身能苟活于南朝过一日算是一日吧。”博洛略带苦涩的回道。说实话自从被俘后孙露并没有为难过博洛。非但从未从他口中探听过北方的情报还给予了他准将的军衔并将他留在军中。只是这些年博洛一直以教官的身份留在徐州的军校。虽然时常能听到前方传来清军惨败的消息却也不能离开军校半步。
  “将军这几年也不算是苟活哦。你瞧这么一支劲旅可是将军为大明培养出来的啊。”孙露没在意博洛带刺的语气而是指着面前的卫队赞赏道。可面对孙露的赞赏博洛扫了一眼夏完淳等人却轻描淡写的回道:“没什么。只是马比较好而已。”
  博洛大煞风景的回答让周围的军官们很是不满,不少人当即便面有温色。然而孙露却哈哈一笑全然没放在心上。只听她朝博洛命令道:“那博洛将军这次可真有事做了。从今天起你和你的教导团随奇遇戊戌部队一同进驻徐州城负责城中防务。”
  孙露的话音刚落立刻又传来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包括夏完淳在内的军校学员怎么都没想到过自己会有机会做首相大人的直辖部队。心中的喜悦自是难以言喻。在众人热烈的欢呼声中博洛压底着声音向孙露问道:“你就不怕我这个靼子趁机杀了你吗?”
  孙露莞尔一笑回答道:“有的时候比起某些汉人来,你这个靼子还安全些。”说罢她便在众人的簇拥下纵马走进了徐州城。
  隆武三年六月在开封完成视察的孙露将其行辕设在了徐州府。另调史可法、沈廷扬、陈子龙、罗胜、沈宸荃、张慎言等官员随她一起留守徐州处理黄淮洪灾以及黄河一线的防务问题。于是隆武三年的这个夏天起往后的数个月中徐州府俨然就成了隆武王朝的幕府。


第七章 第六节 盛宴(一)
  当明朝礼部国书送达倭国时已是七月初了。虽然连续的下了几天的雨但在江户城低矮的木制房屋内气氛依然闷热而又潮湿。并不宽阔的街道两旁堆满了原木、棉花以及稻米。来自各地的商贩在大江户寻找着各自的契机。零零总总的“木棉寄屋”和“钱庄”开遍了江户的没一个角落。德川幕府虽然一直闭关锁国但丝毫不能阻止其本国商业的发展。
  与江户城中世俗风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庄严而又奢华的德川幕府府邸。德川幕府三代将军为德川秀忠次子德川家光。家康与秀忠两代都曾以普通大名身份同列与各诸侯之列,到家光一代首次直接就任将军,因此他很体面的就继承了家康和秀忠两代的荣华和权威。百姓安康、政治清明、外无强敌。德川家光又是个风雅之人。也难怪他可以在管理政务的余暇向小掘远州学习远州流茶道。或是在闲暇之余做做画什么的。就象此刻的他正皱着眉头端详着眼前的画作。过了半晌又添加了几笔这才舒展了眉头满意的拿起画作向身后的家臣问道:“诸位,看本将军这副<;鹭图>;画得怎样啊?”
  “妙,妙,太妙了。好久都没见过如此形神兼备的画作了。恭喜将军,将军的画技又进了一步。”身为普请奉行的小掘远州一个劲的夸赞道。而他身后的那些个家臣也跟着附和起来。惹得德川家光的脸上浮现了一丝得意的微笑。只见他将画做递给了一旁的仕女命令道:“好生给我裱起来。”
  “咳咿。”仕女顺从的接过了画卷。另一个仕女则及时的递上了一块白色丝绢。德川家光接过了丝绢这才注意道身后一直跪着的和阿部忠秋。于是他将一边擦手一边问道:“阿部、酒井听说你们两个有要紧事奏报。这里没外人说吧。”
  酒井忠胜和阿部忠秋互望了一下便恭敬的将一份明黄色的册子递给了德川家光道:“这是南明礼部发来的国书。请将军过目。”
  “哦?南明来的国书?”德川家光不由将丝绢一丢接过了册子看起来。只见他的眉头随着目光的移动渐渐的越拧越紧,眼睛也瞪得越来越大。最后忍无可忍的他终于将册子狠狠的丢在地上咒骂道:“八嘎,那女人当她是谁!敢如此旨高气昂的口气对本将军说话!”
  “将军息怒。这南明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自己的国土被北方的蛮族占领。原本我日本还怜惜中原之地华变于夷之态。可他们竟还敢在将军面前枉称宗主国。日本何时成了南明的藩属国。凭什么来命令我们开国。还请将军对于南明的国书给予严厉的驳斥。”阿部忠秋立刻匍匐进言道。他的一番措辞以及刚才德川家光的表现惹得其他的家臣武士也是个个面有怒色。有人甚至还拔出武士道当即就叫嚷着要斩明使作为回复。
  然而此时的德川家光已经从最初的盛怒中冷静了下来。他阻止了手下冲动的举动,背着手思量了一番后向酒井忠胜问道:“酒井君,那上面说的荷兰人勾结我国商贾走私军火到清国的事可否属实?”
  “回将军,确有其事。那个叫永泰次郎的商贾在事发后已经上吊自杀了。南明在这件事上发怒也情有可源。”一向稳重的酒井忠胜回复道。
  “我不是严令禁止贩海经商了吗。这些个贱民真是胆大包天竟将本将军的锁国令视若无睹。闯出如此祸事真是罪该万死。”德川家光愤愤道。
  “回将军,锁国令虽然禁止红夷船只进入日本港口贸易。但特许明国和荷兰两国通商。而这些年南明在贸易与荷兰多有冲突。荷兰人想帮助国牵制南明才会走私军火去北朝。而永泰次郎等商贩抵不过利益的趋势才会牵扯进。属下建议将军可在永泰次郎的事件上给予南明以相应的答复。至于开国的要求不与理会。可派熟悉唐学的文书写份回信递与南明的隆武皇帝。解释这次的事件与幕府没有关系。以修两国之好。”酒井忠胜进一步进言道。原来在“宽永锁国令”中南明和荷兰商船的入港不在禁止之列,所以严密来讲不能算纯粹的锁国。可以说还从整体上巩固了南明和荷兰对日本的贸易独占的事实。但一山终究容不得二虎这些年日本俨然成了明、荷二国在东亚贸易争夺的焦点。
  “酒井君你那是什么话。这份国书斥责走私事件是假。逼我开国是真。那《东印度群岛贸易联合声明》是南明与红毛夷之间的协议旨在开国通商,与我日本何干。这样无理的要求怎能答应。请将军现在就将明使驱逐境。”阿部忠秋厉声驳斥道。
  “阿部君这么惟恐天下不乱。你难道想同天朝起冲突吗!”酒井忠胜回敬道。
  “什么天朝上国。一个被蛮族占去半壁江山的国家有什么资格称为天朝上国。况且中原的南人一向软弱无能。当年的‘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我大日本有神风保佑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蒙古蛮子。而那些汉军在‘弘安之役’中贪生怕死,士气低落,是标准的鱼腩部队。汉人打仗的不行,做奴隶倒合。适酒井君还怕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军队吗?酒井君你还算是一个武士吗!”阿部忠秋轻蔑的说道。
  非但是阿部忠秋就连德川家光等人也都露出了得意的神色。当年日本在两次与元朝的战争中,参战军队的数量并不多,两次都是以少胜多。日本人因这两次战争足足自豪了七、八个世纪。可以说“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所带来的“神风精神”是日本武士的精神支柱之一。当时日本人按照蒙古人的标准把俘虏分四等,那些他们认为桀骜不逊、难以驯化的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丽人和北方汉人全部被处死。只留下四等的南人(南方汉人)免死后成为贱民。在德川家光等人眼中南明就与当年的四等南人没什么区别。因此日本人对南明打心底里就有一种难以言喻藐视与不屑。
  却听那阿部忠秋继续说道:“如今朝鲜又是清国的附属,没有朝鲜那块跳板。再说中原的黄河正洪灾泛滥。那些南人只敢叫嚣两声罢了。根本不敢对大日本有何企图。据悉南明的东部沿海港口并无动静。就算他们敢兴师动众犯我国境。神风会再次保佑我大日本的武士将来犯者赶下海去。”
  对于阿部忠秋的说法酒井忠胜显得颇不以为然。都什么时候了还谈神风保佑。南明每年往来于日本的商船不下上百艘。而日本已经禁海数十年了。除某些胆大包天的贩海商人以及海盗敢出海外普通百姓最多只是划着小舢板打打渔罢了。可以说对于日本海现在的中国人比日本人还要熟悉。再说蒙古人的水师怎能与南明的舰队相比。
  正当酒井忠胜想驳斥阿部忠秋时,却听德川家光不耐烦的挥挥手道:“酒井君你去负责处理永泰次郎勾结荷兰人走私的事。给南明一个响应的答复。阿部君你起草一封回信向南明的首相就说日本不能接受开国通商这样无理要求。让她还是先管好自己的事再说吧。另外将锁国令的范围扩大到荷兰和南明的商船。禁止这两国的船只进入日本。就这样吧。我累了,这天还真热呢。”
  德川家光说罢一边扇着纸扇一边在小信的搀扶下离开了房间。对于德川家光来说海外贸易是件罪恶的事。正是因为海外贸易才会有“岛原之乱”以及现在的麻烦。唯一解决的方法就是闭关锁国。不管你是中国人还是荷兰人都别来了。就象是一只乌龟遇到的危险最先想到的就是龟缩回乌龟壳中一般。
  *******************************************************************************
  几乎在德川幕府收到明朝国书的同时,远在东南亚的巴达维亚议会也在第一时间得知了巴达维亚政府向清国走私军火被明帝国发现的事。胆小如鼠的荷兰议员们个个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明政府会因为此次事件征伐巴达维亚,会象在台湾那样将他们赶出香料群岛。连日来荷兰商人和议员更是此事到总督府门前示威以抗议巴达维亚愚蠢的选择给他们带来的生命危险。面对内外交困的情势总督迪曼一面紧急封锁港口坚固堡垒严防明军来犯,另一方面则在众多议员的压力下不得已派了三个传教士和两个东印度公司的官员出使新加坡以求同明政府和谈。
  东南亚的夏天炎热而又潮湿,有些焦头烂额的迪曼看着眼前堆积的抗议信,想着至今没有回复的使团心情不由的又烦躁起来。此时办公室的门忽然被推开了气势汹汹的凯塞尔提督径直冲到迪曼大嚷道:“迪曼你在想什么!你竟然派使团同那些黄皮肤的异教徒去谈判。据说还断绝了同清国的联系。那揆一现在怎么办?”
  “凯塞尔注意你的措辞和语气。至少我还是这里的总督。走私军火的事巴达维亚总督府并没有参与其中。揆一已经被军队除名了,也不再是东印度公司的职员。这完全是揆一的个人行为。”迪曼冷静的回答道。
  “混蛋!你这算是人话吗!难道你象议会的那些懦夫一样被东方人的几条破船吓傻了吗!不用什么和谈。立即向西非的舰队求援就能粉碎东方人的销帐气焰。”凯塞尔挥舞着拳头狠狠的呵斥。
  “我这是按照议会的意愿办事。也是为了公司的利益着想。揆一去中国前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他是自愿的所以你不用对我嚷嚷。作为提督的你更清楚西非的舰队到东印度群岛至少要花上一年的时间。难道凯塞尔提督认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仅凭这里几千个荷兰人能挡得住明帝国围攻?”迪曼面无表情的反问道。
  凯塞尔愤怒地瞪着迪曼。过了半晌他狠狠的锤了一拳桌子极不甘心的离开了办公室。看着凯塞尔的背影迪曼只是无奈的。对于凯塞尔的愤怒他表示理解但不支持。东印度公司做事一向以利益为先,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但如果一件事不符和公司利益的话他们就会立即放弃。而保持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的利益是他这个巴达维亚总督首先要做到的事。
  “看样子凯塞尔提督很生气啊。”一个幽雅的声音从迪曼的背后响起了。只见一个身着黑色道袍的中年教士出现在了迪曼面前。
  “没什么。只是廉价的骑士精神,过一会就好了。”迪曼抬头看着教士问道:“文森繆斯神甫找我有什么事吗?”
  “还能为什么事啊。当然是教区的事咯。这几年我们的教区缩小了不少啊。公司对此很不满意。”文森繆斯神甫皱着眉头说道。
  “那你该同中国人谈去。让他们能让教会在大陆上自由传教。中国人对宗教还是很开放的。” 迪曼不置可否的建议道。
  “总督大人说笑了吧。我所指的传教事宜可是同公司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文森繆斯神甫严肃的提醒起迪曼。原来来自荷兰的基督教士一直都是在总督和议会管辖下帮助治理殖民地的有效工具。他们不但从东印度公司支领薪水,并且代理殖民地的长官向原住民征收人头税、打猎执照费等苛捐杂税。有些甚至还代表东印度公司放高利贷。可以说这些传教士既是上帝的使者,也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有效代理人。
  迪曼当然知道文森繆斯神甫指的是什么。可问题是明帝国又不是那些土著国家怎会同意上传教士在他们的国土上做那些事。于是他只能爱莫能助的回应道:“那可对不起了。这点我也无能为力。这里毕竟是东印度群岛而不是西印度群岛。文森繆斯神甫,您还是做些上帝使者该做的事吧。”说罢便低下头处理起公文来。
  文森繆斯神甫失望的努了努嘴。看来刚才凯塞尔提督说得没错这位总督真是个懦夫。刚想起身离开的他又想起了什么便试探着向迪曼问道:“总督大人认为那些异教徒真的会围攻巴达维亚?”
  “不会。”迪曼头也没抬直接回答道。文森繆斯神甫听罢顿觉惊讶不由进一步问道:“那总督大人为什么还要命令整个巴达维亚戒严?”
  “为了让议员们能睡个安稳觉。他们睡得好,我才能睡得好。” 迪曼耸了耸肩依旧处理着文书。文森繆斯神甫可丝毫不领教迪曼的幽默。只见他沉思了一下又开口道:“我听说这些日子中国人的舰队开始北上了。好象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英国人的船只也跟着一起北上。他们达成什么协议了吗?”
  迪曼批注公文的手这才停了下来抬头看了一眼文森繆斯神甫后意味深长的说道:“他们并没有什么协议。只是一同去赶赴一场盛宴罢了。”


第七章 第七节 盛宴(二)
  海风乍气,白帆鼓鼓,往日江户城繁忙的码头上此刻一派锦衣怒马,旌旗飘扬的景象。在一群气势汹汹的武士簇拥下身着玄色武士服,留着大银杏髻的阿部忠秋正旨高气昂地看着对面身着青色官服头戴乌纱的明使龚紫轩。虽然他很想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藐视派头。可惜阿部忠秋那“武大郎身材”使他只能仰着头瞪着看似文弱的龚紫轩。大概是觉得这么抬着头看人实在太累,于是不再摆谱的阿部忠秋不耐烦地朝身后挥了挥手。立刻便有两个同样五短身材满脸虬髯的武士端来了两个盘子。
  只见阿部忠秋操着熟练的汉语冲着龚紫轩微微一笑道:“关于贵国所抗议的走私事件德川将军已经派人查明了此事。这是主犯永泰次郎的人头。请验收。”边说他边揭开了其中一个盘子上的布帘。果然里头摆放着一个面容委琐的人头。
  “德川将军如此申明大意。我大明颇感欣慰。”龚紫轩礼貌的回应道,并示意身后的侍从接下盘子。
  “且慢龚大使我这里还有一份礼物要送与贵国呢。”阿部忠秋突然伸手阻止道。说罢他猛地掀开了另一个盘子。里头赫然摆放着三颗人头。其面部皮肤已然被剥落,暗红色的肌肉以及青绿色的经脉清晰可见。六双惨白的眼球正直楞楞的盯着明使。在场的众人见此架势都不禁倒抽一口冷气反胃起来。却见阿部忠秋得意的扫视了一下众人后向龚紫轩傲慢的问道:“龚大使可知这是何物?”
  “阿部大人请讲。龚某愿闻其详。”龚紫轩冷冷的瞥了一眼盘子后幽雅的问道。那口气仿佛是在和人谈论一件罕见的古董。
  龚紫轩的反应让阿部忠秋原本高涨的情绪一落千丈。先前他还指望那剥了皮的人头能将这个俊美得象女人一般的明使吓得尿裤子呢。可谁知对方的表现如此的冷淡。心中不甘的他一声指着人头道:“此三人乃是永泰次郎的同谋。他们可都是明商啊。明国的汉奸真是太多了。怪不得半壁江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被人家给夺去了。这种事若是放在我大日本。对待背叛大日本的日奸我们的武士会毫不犹豫的砍下他的头颅剥下他的脸皮。顺便说一句本将军在剥下他们脸皮时他们的惨叫就象杀猪一样的响亮。”说罢便和身后的武士一起狞笑起来。
  面对倭人嚣张的气焰龚紫轩身后的卫兵无不怒火中烧,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剥了那小日本的脸皮。然而龚紫轩冷静的眼神制止了卫兵们的冲动。只见他不紧不慢的说道:“紫轩在此谢过阿部将军对大明的关心。我大明是突逢国殇才会让靼子有机可趁。如今我主隆武帝英明神武,又有孙首相等能臣辅政,可谓是政通人和。在中原我大军已然北上收复了大片国土,平定中原指日可待。而我大明乃是堂堂的礼仪之邦有着自己文明的律法。野蛮人使用的肉刑我大明已然废除。大明的百姓向来奉公守法。至于此三人是在贵国的土地上犯下重罪的。这倒是让在下想起了‘南橘北枳’典故。”
  龚紫轩的一席话说得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就连一旁随行的倭国文官也不禁纷纷点头称是。被抢驳了一番的阿部忠秋狠狠的瞪了一眼龚紫轩忍不住想要拔刀但见对方傲然的眼神又放弃了这种想法。当下哈哈一笑道:“哈哈,厉害,厉害。天朝来的使者果然玲牙利齿。让人好生佩服。”说罢又取出一份文书一鞠躬递给龚紫轩道:“这是我德川将军给贵国孙首相的回信。”
  龚紫轩接过了文书看了一眼只见上面赫然些着“复南明首相书”的字样。那个“南”字在龚紫轩眼中显得异常的扎眼。饶是一向稳重的他也不禁有些愤然。不过龚紫轩很快的就遏制住了心中的怒火当下从容回道:“在下一定会将此信转交给首相大人的。”
  阿部忠秋见龚紫轩收了回复便又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龚大使上船吧。德川将军有令请龚大使在接到回复后即可起程回中原复命。想来我等就此一别难有相间之日了吧。”
  “阿部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