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命运的抉择 作者:黑色柳丁-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他早知道中国人在乌拉尔山地区的意图,甚至是一点点小小的暗示,他都不至于会象现在这般落入下风。不过埋怨归埋怨,老道的波托斯基侯爵很快就有了新的打算。却见他处变不惊的跟在后头附和道:“俄国是一个开明的国家,沙皇同样尊重蒙古兄弟的选择,就像尊重哥萨克人自治一样。”

    “侯爵阁下,我们不是自治而是独立。中行帝国已经承认了卫拉特汗国,并接受我们卫帝国的藩属。”苏赫巴鲁一脸肃然地纠正道。若是换在几年前波托斯基侯爵有关“象哥萨克人那样地自治”的许诺或许还能让在场的蒙古人心动一下。但此刻在中华朝强大的实力面前,沙俄许诺地自治在苏赫巴鲁等人眼中就只剩下了沙皇沉重地税赋。

    波托斯基侯爵还是第一次被一个“野蛮人”如此抢白。气急之余,他也意识到了沙俄目前不利的处境。这也难怪,从伊凡大帝时代起沙俄与蒙古人之间的战争就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而自打沙俄掌握火器之后,斯拉夫民族对西伯利亚游牧民族的报复更是灭绝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波托斯基侯爵想要同眼前这群来自东方的“解放者”争民心显然是困难重重。而此刻波托斯基侯爵所担忧的还不止是新生的卫拉特汗国,真正让他胆寒的是其他游牧部落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土尔扈特人、吉尔吉斯人、哈萨克人。。。如果这些部落相应卫拉特汗国,或是要求象卫拉特汗国一样独立那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一股莫名的寒意直串波托斯基侯爵的脊背。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针对俄国险恶计划正逐步展开。只不过波托斯基侯爵怎么都想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要这样处心积虑地对付俄国。难道仅是因为俄国探险队曾经参与东方的叛乱。还是。。转瞬间波托斯基侯爵的脸色立刻就变得异常难看,却见他勉强控制着情绪反问道:“卫拉特汗国?这可真是令人意外啊。”

    “恐怕是侯爵阁下寡闻了吧,鄂毕河上游连同叶尼塞河流域的蒙古各部早在去年十月就已经宣布联合组成卫拉特汗国。在下苏赫巴鲁,正是卫拉特汗国的盟主。”苏赫巴鲁神态倨傲的宣布道。

    “那要恭喜可汗了。”波托斯基侯爵据理力争道:“可汗刚才说包括了鄂毕河上有, 可那里是我国鄂木斯克督军府的管辖地。贵部既然独立成国,那还是该把地界划清楚些,以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划分疆域那是应该的。我蒙古各部世代在此游牧,鄂毕河上游的草场当然应该划给草原上的牧民。这是羊娃子抖明白的道理。至于鄂木斯克督军府嘛,你们阿国人一向住在城里的,那城镇连同周围的地就归你们吧。”苏赫巴鲁“大方”地说道。
    
    “什么!你们这不是在明抢吗!沙皇是绝对不会允许俄罗斯的尊严遭受如此羞辱的!”波托斯基侯爵忍不住跳了起来道。显然如果是依照苏赫巴鲁所说的那样划分疆域,波托斯基情愿停止谈判,立即与对方在战场上对话。不过在场的蒙古人似乎比他更心急。就在他拍桌子的同时,苏赫巴鲁等人亦把手扶在了自己的佩刀上。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间隙,袁世泽适时地起身打圆场道:“诸位稍安毋躁,今天大家既然齐聚一堂那自然就为了来商讨有争议的问题,各位首领你们说是吧。”

    给袁世泽这门一劝苏赫巴鲁等人立刻就安静了下来。而波托斯基侯爵也跟着骑驴下坡地坐了下来道:“是啊,文明人就应该通过谈判来解决争端,而不是用刀剑。”

    眼见波托斯基侯爵如此唱高调,袁世泽跟着接口道:“侯爵说得有道理,其实划分疆域最理想的记号就是象河流山川的自然地形。这样说来以鄂毕河为分界线,鄂木斯克控制河西岸,卫拉特汗国控制河东岸,诸位看怎样?”

    虽然众人心头各自有各自的想法,但都清楚谁都无法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方案。此刻袁世泽地分割方案虽然算不上公平,却也算是合理。因此众人都没有表示太多的异议,仅对少数几个地点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总得来说这天新生的边界并没有超过沙皇给的底线,波托斯基侯爵回去之后自然可以有个很好的交代。而对夏完淳来说俄国人与蒙古各部之间的疆域也只是一个形式而已。让卫拉特汗国在西伯利亚立足才是他们这次的任务。而这个新生的蒙古汗国本身就是中华帝国与欧洲的一道路上缓冲。至于世代游牧的苏赫巴鲁等人就更不把疆域放在眼里了。他们比任何人都看得开,知道所谓的疆域是一种可以随着实力变化而变化的东西。

    于是众人在各怀心事的讨论完疆域问题之后,很快就将话题转到了双边贸易上来。先前入城之时,波托斯基会侯爵就已经充分领略了这座城市的经济价值。他当然清楚光凭哪些鞑靼是不可能有如此成绩的。而托木斯克的繁荣亦不会是米哈伊尔那个大草包的功绩。如果西伯利亚衙门的那些“白痴”们真有这本事,沙皇陛下也不会天天为金钱发愁了。唯一的解释就是中华帝国投资了这座城市了。

    一想到俄国竟然毗邻中华帝国,波托斯基侯爵立刻就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激动。须知在这个时代的中华帝国在欧洲人眼里几乎就是财富的代名词。在海上能接触得到中华帝国的国家几乎都跟在后头发了财。俄国若是能够通过陆上边境与中华帝国交易,将哪些东方商品转手倒卖到东欧、波罗的海,那还不是财源滚滚的事。巨大的利益诱惑让波托斯基侯爵将先前的哪些个担忧统统抛到了脑后。在他看来贫穷的俄国要是能像荷兰那样富有,去做中华帝国的藩属也未尝不是一条路子。

    有了这样的基调,双方在贸易问题上的交涉自然是比讨论疆域问题要融洽得多。通商贸易本来就是中俄两国都希望的事。相反在这个时候的蒙古人倒是成了一个让中俄双方都忌惮的不稳定因素。还在蒙古人的扈气比三百年前已经消磨了不少,而苏赫巴鲁等人也希望能从中俄双方贸易中抽头。因此这些个卫拉特汗国的首领们无一例外得都信誓旦旦地向长生天发誓他们绝对不会袭击前来贸易的商队。

    姑且不论中俄双方是否相信蒙古人的保证,相关条款还是白纸黑字地给写了下来。西历1662年(弘武十三年)6月17日,中、俄、卫拉特汗国三方签订《托木斯克协定》。该协定的内容包括中、俄双方承认卫拉特汗国主权,并认定其疆域东起叶尼塞河西岸、西抵乌拉尔山下的鄂毕河东岸,卫拉特汗国为受中华帝国保护的藩属国。起境内的托木斯克为中华帝国的军事基地,行使中华帝国主权。此外中、俄双方互相向对方开发边境口岸通商。卫拉特汗国则开放其境内所有城市通商并由中华帝国协助管理。卫拉特汗国的一切矿藏、林木,中华帝国均享有优先开发权。诸如此类的条款共二十二条。

    《托木斯克协定》是当天就签署的,但波托斯基侯爵等人并没有立即回去。他们被热情的“野蛮人”们挽留下来参加三日后的一场婚礼。而这场婚礼的主角正是已然升任中尉的多尔博与莫日根的小孙女塔娜。这是一场众人期盼已久的婚礼。谁都知道托木斯克的卫队长摘走了叶尼赛斯的红玫花。但他们两人的婚礼却远比草原上其他年轻人的婚礼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

    以私人身份恋爱,以公职身份结婚。这是夏完淳对这桩婚事的私下评价。此刻望着楼下忙着布置新房的奴隶,这位即将充当证婚人的帝国准将不无感慨地说道:“世泽,我们让多尔博与塔娜结合是否是个明智的选择?”

    “怎么,你后悔了?”袁世泽一边给自己点了根烟一边渡到窗边问道。

    “不是,只是觉得多尔博的身份有些让人不放心。”夏完淳说道这里自嘲地回头道:“你说我是不是想得太多了。那两个年轻人可是天生一对呢。”

    “你是担心多尔博地满人身份把。”袁世泽一语点穿道:“其实不仅是你,任何一个中原的汉人都会对满蒙婚姻感到忌讳。但是,完淳,这里是西伯利亚不是中原。就像阿国人为了在西伯利亚谋生把自己变成了半个鞑靼,最终成为哥萨克一样。我们这批人无论是汉人、满人还是蒙古人最终都会融为一体。”

    听完袁世泽的这番话,夏完淳陷入了沉默。他十分清楚好友说得都是事实。其实变化早已在他们的身边发生了。叶塞尼斯克战役时炮兵营的朱书恒就曾接受苏赫巴鲁的女奴。这在纪律严明的中华远征军是从来没有过的。一气之下的夏完淳差一点就要毙了朱书恒。但最终还是被袁世泽给阻止了。在这方面袁世泽远比夏完淳要能适应西伯利亚的环境。正如其所言他已经能用一个西伯利亚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而夏完淳还是在以中原人的眼光看问题。

    “完淳,这次谈判结束后,你带着《协约》回京复命吧。”袁世泽打破了沉寂道。

    “这种事让商会的人去办不就行了。”夏完淳随口说道。他心里十分清楚回京复命意味着可以回国、可以见到父母妻儿。但一想到还留在西伯利亚的战友,他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次的谈判非比寻常,更何况女皇也一定十分希望能得到这里的第一手资料。”说到这里明白夏完淳心中所想的袁世泽抽了口烟欣然劝说道:“完淳,你有父母妻儿,这里不是你该长呆的地方。”

    “那世泽你呢?你不打算回去?”夏完淳忍不住问道。在他的心底这些年来未能尽孝道还是十分在意的。

    “我嘛,就算了吧。中原已没什么值得我牵挂的东西了。反而是这儿的山山水水更让人留恋呢。”袁世泽淡然地说道。

    “世泽。。。”

    “好了。完淳,你不用觉得有什么好愧疚地。要知道我让你回中原也是为了这里地弟兄们着想。你想我们这几年历经千辛万苦才打到了乌拉尔山。克中原又有几人知道有我们这一支人马,帝国有这么一片殖民地。退一万步说就算有女皇陛下的支持,朝廷也重视经略西伯利亚。可在多数人眼里西伯利亚都是一片可有可无的不毛之地。一旦出现了什么变故保不定朝廷回迫于舆论压力放弃兄弟们的这番心血。所以完淳兄弟需要一个能在中原为我们说话地人,一个了解西伯利亚情况的人。袁世泽肃然地嘱咐道。

    面对好友推心置腹的劝说,夏完淳忽觉自己的肩上有了千斤之担。担他却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深深地向袁世泽作了个揖。



《命运的抉择》第二部 第三百零八节 阿曼湾中奥军对峙 拉克沙中英军遭遇


  当西伯利亚的袁世泽担心帝国最北端的殖民地会因士大夫的偏见而无疾而终之时,郑森正带着印度洋第三分舰队在印度洋东岸的拉克沙群岛。相比满是沙漠气候干燥而又人烟稀少的印度洋西岸,拥有卡利卡特、科钦、锡兰等重要港口的印度洋西岸才是黄金航线的所在。本着大航海时代“破坏敌国贸易,就是削弱敌国实力”的原则,位于印度洋东岸的阿拉伯海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中、英双方的争夺焦点。英国舰队更是不遗余力地发挥了其在西印度洋擅长的海盗战术,不断地在拉克沙群岛附近袭击从锡兰北上卡利卡特的中国商船。英国人的这一战术当然是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约有两百艘中国商船在此被神出鬼没的英国舰队袭击。为些施琅不得不抽调郑森的第三分舰队在此巡逻以保护途经的中国商队。

  然而此刻的拉克沙群岛却是一片风平浪静。阳光下蔚蓝色的浩沙就像卡利卡特出售的天青石一样令人着迷。不远处无人小岛的白色沙滩上碧绿的椰子树就像一个个好客的土著姑娘般向着途经的水手们打着招呼。郑森当然想象不到数百年后这里一个叫马尔代夫的小岛会成为世界闻名的度假盛地。此刻的他更关心的是躲在这些迷人小岛背后的偷袭者。

  “提督,您说英国人真会来吗?”望着周围一片祥和的水域副官韩革非略带轻松地问道。

  “不是他们什么时候会来,而是我们什么时候会遇见他们。”郑森一边打量着周围的情况一边漫不经心地纠正道。但事实上此时的他心里面并不比身旁的副官平静多少。须知目前施琅正带着舰队主力在阿曼湾同奥斯曼人对峙。一场恶战眼看将至,但自己却在这里陪英国人玩着捉迷藏。这让郑森心里多少有那么一点儿的郁闷。

  “提督,可是我们已经在这里巡逻了有一个多月了,一个多月来没有任何一支商队遭受过袭击,也没有见到过一艘英国战舰的踪影。您说英国人会不会是慑于我军的威严不敢来犯了?”韩革非随口说道。经过亚丁一战郑 在本土最遭有诸多非议,可他本人在印度洋上的名声更响。因此在多数水兵的眼里只要舰队一到拉克沙群岛,那些英国佬就绝对不会再敢来此捣乱。

  “上尉,如果说英国人害怕我军,那他们根本就不会挑起这场战争。”郑森一努嘴没好气地说道:“英国舰队在此袭击我方商船的意图其实很明显,就是为了通过扰乱我后方来分散我军的注意力。现在施将军尚未同奥斯曼人决战,我想英国人是不会那么快就收手的。很可能等我们前脚走了,他们后脚又跟进来做那无本买卖了。”

  “那提督,我们为何不先发制人地袭击英国人和奥斯曼人的航线呢?这样一来英国人势必会收手回援,而我军亦能达到牵制敌方的目的。”韩革非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其实也是郑森本人一直以来都在使用的战术。

  然而这一次郑森却放下望远镜摇了摇头否定道:“你认为海岸线平坦而又贫瘠的印度洋西岸有足够条件让我们在海上进行游击战吗?”

  年轻的副官立即明白了上司的意思。不错,印度洋西岸的港口本就不多。就连像火焰山一般的亚丁都能成为水手眼中的仙境,由此可见西岸航线的条件有多么恶劣了。相比之下拥有众多珊瑚岛做掩护的拉克沙群岛倒真可以算得上是印度洋上的“野猪林”了。不过韩革非并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计划。却听他跟着又说道:“可是提督,您在亚丁时不是……”

  “我们上次奇袭亚丁,并不代表我们现在也能。经过上次的亚丁之战,奥斯曼人已经加强了陆上各个港口的防御。”未等下属说完郑森就直截了当地打断道:“你要明白破坏一座港口与占领一座港口是两回事。我们能毁坏敌人的港口,却难以将港口占领下来。毕竟占领一座港口就意味着要与敌军在陆地上进行攻防战。你不觉得作为海军放弃自己的战舰在陆地上与人硬拼是件很愚蠢的事吗?”

  给上司这么一抢白副官算是彻底没了声响。此刻印度洋上黏黏的海风忽然有了一种令人焦躁的气息。正当两人沉默之际了望台上忽然传来了众人期盼已久的报告:“东南方向发现英军舰队!”

  就在郑森的舰队发现英国舰队的同时,布莱克也通过望远镜看见了中华军标志的龙旗。“龙”,这种神秘而又强大的动物在东西方却有着迥然不同的面目。在东方“龙”代表着权威、祖先、强大与智慧。而在西方“龙”却象征着邪恶、破坏、欲望与黑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华帝国在欧洲人眼里就是一条巨龙,一条强大得让人只能仰视的巨龙。可就算如此依旧会有人向其发起挑战。正如布莱克每次见到中华帝国的红底金龙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之情。仿佛就像自己成为了古代的屠龙骑士。

  “元帅,敌舰正掉头向我军方向逼近。”

  下属的报告将布莱克一下子拉回的现实。望着远方迅速调头整队的中华军,这位老将倒是颇为赞赏地夸奖了一句道:“反应还真快呢。”

  “元帅,我们是否要迎击?”提问的是一个有着一头栗色头发的年轻军官。

  “那是当然。毕竟人家已经找了我们一个多月了。我们可不能失礼啊。”布莱克从容地戴上了三角帽随即果断地命令道:“全体出击!”

  由于占据着风向上的优势,15艘英国战舰就像它们的指挥官一般从容不迫摆开了单线纵列的战斗队列。这15艘战舰都是拥有64门火炮以上的战列舰,为首的旗舰“海上群王”号更是这个时代少有的百炮战舰。而对面的中华舰队亦不是泛泛之辈。10艘战舰之中有6艘是同旗舰泉州号一样的74列战舰,另有4艘40门火炮的护卫舰。虽然在数量上与火力上均逊色于对方,但郑森却丝毫没有退却的意思。正如布莱克观察到的那样,中华军在第一时间调整了方向与队形,以娴熟的航海技巧弥补了风向上的劣势。

  “提督,我们好像遇到英国人的主力舰队了。您瞧那艘战舰和咱的龙舰看上去差不多大。”看清对方实力的韩革非惊愕地叫道。

  “那艘应该是布莱克的海上群王号吧。”郑森语调平静地点头道。可他此刻的手心却已经不自觉地变得湿润起来。说起来郑森这已是不止一次与布莱克对战了。两人当年还在英国有过一面之缘。而他亦曾有过把对方气得直跳的战绩。但不可否认的是郑森至今也没赢过布莱克。而布莱克也从未打败过郑森。准确地说两人还没有过一次真正的殊死。那今天会不会是个了结呢?想到这里郑森的手不由地攥得更紧了。

  海面上的风并不算强劲,因此英国军舰的速度也并不快。事实上英国人更看重的是队形而非速度。此刻眼见英军鱼贯而下,船与船的间隙几乎均等,郑森的一颗心当即沉了下来。须知为舰队的威力在于战舰都排成连贯的长队。就像一根链子,连接部分如果薄弱,整个链条的力量就不会太强。现在英国舰队就像是一条力量分布均等的链子。而自己这边却有着明显的薄弱环节。也就是那四艘护卫舰。无论是从速度上,还是在火力上护卫舰都无法企及战列舰。可己方的战力原本就不及对方。就算放弃那四艘护卫舰,在保持队列的情况下依旧无法占得上风。郑森知道自己唯一的胜算就是集中兵力攻其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局部形成较大的火力优势,将敌人的纵列队形中分割出一小部分的舰船围而歼之。因为战舰的战斗队型往往有12海里那么长,许多战舰的火炮射程一般都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内达到敌舰队。而这一时间差是郑森目前唯一的契机。

  海面上的风就像大海本身一样变化无常,就在郑森思考战术配置的同时,突然增强的海风加快了舰队航行的速度。很快双方的战舰都逐步逼近了对方的火力射程。而此刻谁都没有改变队列的意思。犹如教科书上所描写的那般,这25艘战舰鱼贯切入各自的战列线,并依各自的顺序向对方发起猛烈的炮轰。原本寂静的海岛间立刻就被滚雷一般的爆炸声所淹没。炮弹击起的巨大水柱直冲天际。

  然而就是这么一场惊心动魄的交战却并没有给双方带来什么损失。英军方面仅有两艘战舰起火。而郑森这边除了一艘护卫舰桅杆被打折、三艘战舰起火之外也没有额外损失。然而此时无论是英军,还是中华军的队列都已经变得涣散起来。特别是英军的前卫和后卫露出了一道颇为宽敞的间隙。当然郑森这边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那四艘护卫舰同样也被他甩在了后头。

  若是换在欧洲,此刻战斗就算结束了。站在郑森这一角度的欧洲将领会毫不犹豫地指挥舰队撤退。而英军方面则会停止追击以保留目前的战果。一切都井然有序,点到为止。然而这是在印度洋,指挥作战的是郑森,而不是哪儿一个欧洲贵州。却见他立即发出收拢战舰的旗号,趁着英军还未整理完队形的间隙便带队直击英国舰队的后部。

  郑森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英国人的一阵骚动。海上群王号上从未见过这种打法的年轻军官惊愕地向布莱克问道:“元帅,您看中国人这是要攻击我们的后卫吗?”

  “应该是吧。”看出对方竭力的布莱克脸上露出了一丝不经意的微笑。

  “可是他刚才不是已经保住了自己的荣誉吗?那现在就应该体面地撤退了啊。”年轻的军官不解地问道。

  “菲利克斯,因为同我们作战的是中华舰队,而他们的指挥官是郑。”布莱克回头淡然地解释道。似乎是早料到对方有这么一招,布莱克跟着便气定神闲地下令道:“前锋舰队全体调头迎击敌军!英格兰的勇士们!让那些东方人好好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海上作战艺术!”

  郑森当然听不到布莱克所发出的豪言壮语。此刻的他正一门心思地强攻英军的后卫部队。如果换做其他任何一国的舰队,此时的郑森无疑已经是胜利在握了。然而他这次面对的却是英国舰队,指挥这支后卫舰队的又偏偏是素有加勒比魔王之称的亨利·摩根。这位同样不按常理出牌的摩根船长此刻显得异常的兴奋。却见他一手拿着酒瓶一手持着火枪,朝着对面的中华军疯狂地大喊大叫道:“开火!给我把那帮中国杂碎直接轰到地狱里去!哈哈!要不大家一起下地狱!”

  无论后世的人们如何评价这场战斗,亨利·摩根的疯狂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因为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他那魔王附身一般的凶狠顽强为英军谋取了宝贵的时间。就在郑森与摩根纠缠的间隙布莱克指挥着前锋部队突然调转头来对郑森舰队的前锋实施迂回。在英军的前后夹击下第三分舰队迅速崩溃。在看着周围三艘战舰被英军击沉之后,郑森极其痛苦而又无奈地做出了全军撤退的决定。而这一道命令最终又让他付出了两艘战舰的代价后才得以实现。

  弘武十四年(西历1663年)二月十六,中华印度洋第三分舰队与英军主力遭遇激战于拉克沙群岛。战斗共持续了将近三个多小时。有五艘中华军战舰在战斗中被击沉。另有三艘战舰受重创。其中郑森的旗舰泉州号因受创严重,在勉强抵达卡尔卡特港后沉没。而英军方面此战仅损失两艘战舰,另有五艘战舰受创。面对如此悬殊的战果,英军方面自然是得意洋洋。不过身为功臣之一的亨利·摩根却对自己的上司颇有微词。在他看来布莱克当时完全不用为了所谓的教条放弃对中华舰队的追击。如果没有他那愚蠢的决定,英国舰队大可一路追杀上去,把残余的中华战舰吃得一干二净。然而布莱克本人却对此一直保持着缄默。仿佛英军这一次并没有占什么便宜一般。

  就这样的郑森在造就了中华军最佳战绩一年之后又创造了中华军有史以来的最惨的败绩。不过这一消息却并没有像之前的亚丁之战那样犹如长了翅膀一般飞回本土。因为这样的战果实在是让的殖民司官员们难以启齿。



《命运的抉择》 第二部 第三百零九节 闻败讯商会议对策 查实情书生仗直言   作者:黑色柳丁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啊。。。。。。”

  自打得知拉克沙群岛惨败的消息后身为印度商务使的杨辛荣便一直坐在太师椅上如此喃喃自语。看着他这幅热锅上的蚂蚁样一旁的赵诚志不由地皱起了眉头。郑森在拉克沙群岛的失利固然让人痛心,但还不至于到如此缟丧的地步吧。实在有些看不下去的他当即忍不住向对方宽声安慰道:“杨大人,虽说郑提督这次输了一仗。可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此战也并没有伤及我军的筋骨。毕竟郑提督是以一分舰队对阵英夷的主力啊。若是大人是在为商船日后的安全担忧。那大可修书一封向施将军禀明情况。亦或是从孟加拉湾调兵加强对过往商船的护卫。”

  然而杨辛荣却丝毫没有把这些劝说听进去,依然是一副愁眉不展的苦瓜脸。见此情形端坐在首座之上的龚紫轩不由品了一口功夫茶向赵诚志笑道:“赵督军啊,你是有所不知。杨商务使现在担心的根本不是外面停泊的商船。而是如何向中原交代。”

  “这。。。。。。”赵诚志颇为疑惑地看了一眼杨辛荣之后,不解地向龚紫轩问道:“大人,郑提督战败那是海军的事。如何向皇上交代那也应该是施将军来考虑的问题啊。”

  “你是没弄明白我这话的意思。我可不是说向女皇陛下上报战况的事。而指如何向中原公布这个消息。”龚紫轩放下茶杯意味深长地说道。

    “这又是为何?”赵诚志觉得自己还是没有拐过弯来。却见他低头想了想苦笑着摇头道:“中原离这里有千里之遥,中原对战况的反映又能影响到印度洋多少?就算国会因上次李元帅地事刁难海军。也不至于将印度洋的战事置之不理吧。”

     耳听赵诚志如此一说,对面的杨辛荣算是再也忍不住了。却见他抬头没好气地说道:“我的赵督军。这档口上提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干什么。现在要紧的是安抚中原特别是京师地民心。须知上次亚丁大捷,中原举国欢庆。京师交易所地股票交易更是节节攀升。商会还等着从咱这传更多的捷报给本土的股市添把柴呢。可现在郑提督却偏偏吃了败仗。虽说这一仗并没伤到筋骨。可传回去终究是件难听地事。若是再弄得京师的投资人人心惶惶,影响了股市。咱们可就难向上头交代了啊。”

     话儿听到这份上赵诚志总算是明白了杨辛荣刚才究竟是在为什么愁眉苦脸了。事实上有关中原股市火暴的情况赵诚志也是早有耳闻。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杨辛荣在得知郑森战败的消息后最先担忧的是中原地股市是否会遭受影响。这一点多少让赵诚志觉得有点不齿。不过从龚紫轩刚才的言语中,他也多少可以判断出香江商会与殖民司在这事上的态度。难不成他们想瞒报军情?!想到这里倒是换做赵诚志担忧了。虽说他早已从军队退役多年,这些年又一直在为香江商会服务。但军人的矜持容不得他接受瞒报军情甚至谎报军情这类大逆不道的事情。于是他当即便肃容道:“再难交代。也得交代。我等虽身处海外。但终究是中华的臣子。海军遭受如此败绩我等瞒而不报对朝廷是不忠,对百姓是不义。”

     “赵督军说得是。拉克沙群岛一败该交代的还是得交代的。”一旁的龚紫轩点头附和道。

     眼看着顶头上司都发了这话,杨辛荣只得把自己心里地那点小九九硬生生地吞回了肚子里头。转而勉强地嘟囔道:“这战报当然是要发的。就算我等不发。海军那边早晚也会发。”

    “不过怎么个发法。在什么时候发,还是很有讲究的啊。”龚紫轩悠然地接口道。

     “这个。。。大人您的意思是?”听出上司弦外之音的杨辛荣赶紧追问道。

     “王师受创与拉克沙群岛,不过是几个字而已。但这话几个字却能幻化出不同地解释,不是吗?”龚紫轩用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