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剧同人)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作者:时镜(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1-25正文完结)-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深宅大户里,哪个少奶奶又是省油的灯?瞧瞧人大少奶奶,进门这么多年,肚子没半点动静,也没被休,不是什么简单的人。
    更何况,二少奶奶想得出这么光明正大的一招来,后头能没本事?
    这么一琢磨,厨房里不少被小陈姑娘折腾过的厨子,都撸起了袖子赶紧干活,一会儿等着竖起耳朵来听好戏呢。
    至于小石方自己这里,却是愣愣地点点头,他放下刀,扬起脸,朝多欢一笑:“我知道了,你去回二少奶奶,说我一定好好做。”
    “哎。”
    多欢红着脸从门外退走了,一路顺着走廊回去,又将小石方的话报给了顾怀袖。
    顾怀袖坐在屋里,端着茶,一副悠闲模样。
    她挥挥手,让多欢站在多喜后头去,“你俩腿脚都是伶俐的,往后还有用得着你们的时候,现在是凡事都多长个心眼,耳朵竖起来一些,眼睛擦亮了走路。青黛,去问问阿德,最好叫爷晌午别回来吃饭,我一会叫人送过去就成。”
    府里的爷们,都是要读书的。
    这时候读书,基本都不回屋,近的在书房,远的往学塾走,一应吃食用度都有人操心。
    有媳妇儿的,自家媳妇儿安排;没媳妇儿的,有头上老母亲安排;再不济,丫鬟婆子小厮老奴,总有个照顾着的,饿不死。
    顾怀袖是一点都不担心张廷玉,她现在还没厘清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这么分开,暂时少一些接触,对她来说却是恰恰好。
    可青黛不知道顾怀袖的想法,她有些担心:“小……不,二少奶奶,这……二爷不会生气?”
    顾怀袖威胁一般地瞪她一眼,末了放下茶杯,“哒”地一声轻响。
    对张二公子,顾怀袖也就俩字儿:放养。
    她不耐烦地摆摆手:“都说了他饿不死,你们下头紧着点心,我中午招待大嫂呢。大嫂那边怎么说,多安?”
    多安没回来,旁边多福说话倒是爽脆,嘴皮子上下一碰,便说开了:“回二少奶奶的话,多安还没回来呢。”
    可话音刚落,多安就回来了,往顾怀袖跟前儿一蹲:“二少奶奶,大少奶奶说过半个时辰就来,还说多谢您了。奴婢看,像是在给您备礼物。”
    哦,看样子这一位果然不是什么简单的。
    顾怀袖敬过公婆茶这半日,也从丫鬟嘴里听说了不少的事情。譬如这一位大房的少奶奶,嫁进来差不多得有十年了,肚子里没个动静,大爷张廷瓒倒也耐得住,为着这一位病歪歪的主儿,不肯纳妾。
    她估摸着,这吴氏怕是不怎么待见自己那大儿媳。
    上午回来的时候,陈氏说大夫叫她别去见吴氏,怕过了病气给别人,这就是不受宠的表现了。
    又听说,半个月之前,老夫人塞了几个年轻貌美的通房丫鬟给张廷瓒。
    倒还不知,陈氏是什么反应。
    想着想着,时间也过得快。
    没半个时辰,陈氏还真来了。
    因着顾怀袖请的是她跟小陈姑娘,所以这一次,那红衣少女还在后面跟着走。
    一进来,妯娌两个就见了礼,顾怀袖请陈氏坐下,正要让人给陈玉颜搬个座儿,没料想她已经很熟稔地坐在了陈氏的身边。
    陈氏脸色还是不大好,开口便笑道:“难为弟妹有这个心,方进门就这么忙活。”
    顾怀袖不动声色地收回了打量陈玉颜的目光,亲手给陈氏斟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都是张家的人了,这会儿跟大嫂熟悉熟悉也是该的。要不是小陈姑娘恰好找我的厨子,说想吃佛跳墙,我怕还没想到这一茬儿上。左右啊,都是小陈姑娘点醒了的。”
    这原本是句恭维话,可陈氏听着不对味儿。
    顾怀袖进门,出了名的除了皇帝那一句夸赞,便是倾国倾城的容貌,顾贞观女儿的身份也算是一点,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那陪嫁的厨子。没人规定厨子不能陪嫁,所以即便有人表示了不满,也没有人敢当面说她不好。
    这会儿说小陈姑娘提醒了她,还有那什么“佛跳墙”……
    陈氏这么多年,没因为膝下无子的原因被休,还真不是表面上看着那么简单。
    顾怀袖话里的意思,并没有她表现出来的那么友善。可这弟妹没把话揭开了说,也算是给她面子。
    心电急转,陈氏不咸不淡地看了毫无所觉的堂妹一眼,笑容淡了几分:“弟妹真是个有心的,心思比我这堂妹细多了。”
    陈玉颜不乐意了,扭着陈氏的手臂,便嘟着嘴,哼声道:“堂姐就知道夸别人,来贬损我,我不高兴!”
    陈氏细细的手指头一指,便叫顾怀袖看:“你瞧,她就这德性,永远也养不大的小孩子一样。”
    顾怀袖掩唇,似乎也觉得有趣儿,她忽然一瞥青黛:“青黛,傻愣着干什么?还不给小陈姑娘倒茶?”
    青黛方才看顾怀袖是亲手给大少奶奶倒的茶,还以为她要给小陈姑娘倒,没想到她说了两句话儿,就搁下了茶壶,跟忘记了一样。
    现在话都说了一会儿了,才叫青黛倒茶。
    青黛心头一凛,却是很快明白了意思,立刻端起茶壶来,给陈玉颜倒茶。
    陈玉颜面色微变,有些露怯地看了顾怀袖一眼,却发现这一位二少奶奶似乎根本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感觉,招呼婢女给她倒茶也不过是顺嘴一样。
    顾怀袖哪儿能叫一个小丫头片子看出了深浅?
    她做戏做得全活儿,一面拉着陈氏聊天,间或照顾一下小陈姑娘。
    陈玉颜老想插话,可插了几次,老插不进去。她也不知是怎么了,这会儿堂姐对她似乎也爱理不理的,索性她就闭上嘴打量二房这屋子,看哪里都觉得好,一时不慎,等到桌上都摆了满桌的菜了,才回过神来。
    “小陈姑娘,小陈姑娘?”青黛上去提醒了一下。
    陈玉颜这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我方才想事情出了神,还望堂姐跟嫂嫂见谅。”
    嫂嫂?
    顾怀袖差点没把嘴里一口茶给喷出来,这都是把自己当做张家人了啊。
    也对,吴氏内定的。
    顾怀袖没表现出什么来,看着已经上菜,便招呼着她们吃。
    倒是陈氏觉得丢脸,狠狠地给陈玉颜使了个颜色,她才明白过来自己说了什么,羞得满面通红。
    至于丫鬟们,却都跟没听见一样,该捧盘碗的捧盘碗,端茶杯的端茶杯。
    顾怀袖很热心地布菜,一副很喜欢陈氏堂姐妹的模样。
    陈玉颜一尝那菜,就满脸的惊讶和欣喜。
    “天呢,二少奶奶带来的厨子就是不一样,我还叫他帮我做佛跳墙呢,不知道到时候出来是个什么样的味道!”
    顾怀袖屋子里的丫鬟们,都是齐齐色变。
    顾怀袖唇边笑意浅了一些,不过很快又加深回去,她和煦极了:“小陈姑娘喜欢就好,喜欢就好。我这厨子,是京城酒楼里出来的,见过大世面,手艺也不一般,也难怪小陈姑娘喜欢,我自个儿也喜欢他这手艺得紧,平日里都省着用,免得他闹脾气。不过小陈姑娘喜欢就好。”
    陈氏却觉得脸上挂不住了,往日都只觉得玉颜天真可爱。
    可不知怎地,在这弟妹面前一坐,竟觉得人都跟着矮了一截,更别说这上不得台面的堂妹了。
    想到一些事儿,陈氏心里就堵了起来,原本可口的饭菜进了嘴,都跟嚼蜡一样。
    陈氏轻轻地放下了筷子,时间差不多,她轻声道:“我身子不大好,还要回屋料理些事情。多谢弟妹这一番款待了,回头我寻着机会,也请你来我屋里坐。我跟玉颜,这就告辞了。”
    顾怀袖起身,送这姐俩到门外,又让多喜跑着去送了一程,瞧着陈氏回了院子,这才回来。
    青黛见着人走了,便捂着嘴偷笑起来:“少奶奶,您瞧方才那小陈姑娘的样子,真是……”
    活像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哪里有端庄大小姐的样子?
    陈氏父亲是县令,至于县令兄弟,不过是个教书先生,蠢蠹而已。
    顾怀袖早年辗转于京城江南两地,所见所知不同于一般闺秀,又曾大着胆子跟着顾贞观南来北往地走过一趟,更别说顾贞观早年做官也比个县令厉害。
    陈氏即便也算是有那么一点门第,底蕴上却还难以与顾怀袖比,至于那小陈姑娘,只能是个笑话了。
    顾怀袖倚着门,笑了一声,回头却摸着自己透着粉色的圆润指甲,走了回来,“把这席面撤了吧,叫人去问问二爷那边的情况,饭菜合不合口味什么的。”
    “是。”
    张廷玉还在学塾读书呢,今儿吃饭的时候其实也没怎么走心,还想着张廷瓒的事情,结果那汤一入口,就皱紧眉头。
    他方想要问这汤的事情,却忽然想到今日这饭菜是由他新娶回来的美娇娘让人备下的。
    那陪嫁厨子的事情,张廷玉也是清楚的。
    他嘀咕了一句:“难怪今日早晨吃个粥都把一张脸给皱起来……阿德——”
    阿德听见他唤,便打走廊上进来:“二爷,您叫小的?”
    张廷玉道:“我老觉得府里肯定出了点事儿,你去打听打听。”
    阿德心说这府里能有什么事儿,风平浪静地啊。不过二爷这么说,必定有自己的道理。
    他应了一声,一头雾水地去了,留下张廷玉在屋里端着一碗汤,心里老大不高兴。
    罢了,待今晚回去了再说,而今,却是功课要紧的。
    还别说,阿德是去打听事儿了,一问才知道今日厨房里的笑话。
    不过有的事情,却是阿德打听不到的。
    这是发生在大房屋里的事情。
    陈氏一路带着陈玉颜回去,刚刚进屋,便挥了挥手叫人出去,留下陈玉颜一个。
    陈玉颜还眯着眼睛回忆在顾怀袖那儿吃到的美味,“堂姐,你说二少奶奶的厨子真是京城大酒楼里出来的吗?我看着年纪还没我大——啊!”
    “啪!”
    人一走,陈氏走过去便甩了陈玉颜一巴掌。
    陈玉颜整个人都懵了,她捂着自己的脸,瞧着自己堂姐,像是看着鬼怪一般:“堂姐,你莫不是魔怔了?”
    “我魔怔?我瞧着魔怔的是你!今儿早晨你说去厨房找人做个好吃的,我还当你只是找普通的厨子呢,结果你竟然去找了二少奶奶的陪嫁厨子!”
    陈氏一拍桌面,气得咳嗽。
    天知道她在顾怀袖那里坐着听见这一句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受。
    这一个堂妹,若不是父亲跟二叔强行塞过来,让她给找个好归宿,或者说得明白一点:让堂妹嫁给张廷璐,好巴结稳张家。她是断断不会理会这没机心的蠢货的。
    陈氏心里憋屈,平日里是看不出来的,她在府里的处境,并没有娘家人以为的那么风光,可个中心酸又怎么敢跟家里人说?
    父亲娶了续弦,满脑子想着的都是官位,都是巴结。眼瞧着她这肚子不争气,兴许巴结不稳了,才巴巴送了堂妹过来,要搭稳张家这大树。
    原以为事情顺顺利利。因着父亲跟她公公婆婆当年还有几分交情,玉颜又是天真可爱的性子,跟廷璐一样能逗老夫人开心,陈氏都以为这事没波折了。可今日她才知道,自己这堂妹到底蠢到什么境地!
    人家二少奶奶把话都说那么白了,她还跟没听见一样,这不是丢陈家的脸面吗?
    幸得那顾怀袖是刚刚进门,似乎也不想撕破脸,给她几分薄面,不然今儿这事儿闹大,她还想顺利嫁给廷璐?
    甭想!
    可陈氏心里这一番打算,陈玉颜当真不清楚。
    她见着一向待自己亲厚的姐姐竟然对自己动了手,真觉得天都要塌下来。
    “堂姐,你是未来张家三少奶奶,使唤个厨子有什么了不得?虽是她陪嫁厨子,可她进了张家们,就是张家人,连她自己都是张家的,一个厨子能翻出什么浪来?!堂姐,你以后才是这府里的当家主母,怎么像是怕她?!”
    不说这还好,一说就戳到陈氏痛楚。
    前一阵吴氏才往张廷瓒的屋里塞了人,明显已经对她很不满,她这大少奶奶的位置,可谓是朝不保夕,指不定哪一天公公婆婆就要叫卣臣休了她。
    陈氏真是哭的力气都没了,“你眼瞧着就要嫁给廷璐了,两家已然在说亲,你安分着一些——”
    这是陈氏的忠告,可陈玉颜满脑子想着的都是自己姐姐含怒的一巴掌,也不听她说,一赌气,再一跺脚,就委屈地捂着脸,闹着要跑出去:“我去找廷璐哥哥说,你们都嫌弃我!都嫌弃我!”
    对陈玉颜来说,这真真是平白来的祸端。
    她小门小户出来,可打小都是富养的,心高气傲。又知道吴氏喜欢自己,还知道自己是要嫁进来当三少奶奶的,所以骄纵轻浮一些,在所难免。
    可这跟顾怀袖是不能比的,她早年受过顾瑶芳那么多气都忍过来了,性子沉着呢,若没什么犯着她底线的事情,面皮动都不动就能把事儿给揭过。
    陈玉颜藏不住事,陈氏生怕她跑出去坏事,一拍桌便道:“文心,书韵,把姑娘给架回来,不许她出门!”
    声色俱厉的陈氏,多年不曾见了。
    文心书韵两个丫鬟,是她心腹,赶紧上去使唤婆子,把人给架了回来,锁进屋里了。
    没一会儿,两个丫鬟回来,都有些担心陈氏。
    陈氏只苦笑了一声,想到父亲信上说的话,便恨得牙痒。
    父亲说,若是不能嫁给张家三公子,退而求其次,给张廷瓒做妾,她二叔也是舍得的。
    陈氏如何能不尽心操持她堂妹的事情?一个不好,这火就烧到自己身上来了。
    她只觉得眼前一阵发花,险险就要晕倒。
    文心书韵两个都要急哭了,“玉颜姑娘真是个不懂事儿的,凡事都要少奶奶给操持,早晚是个不中用的,您何苦累坏自己身子?”
    她们还敢哭,可陈氏是不敢的。
    她颓然坐下来,只笑道:“亏得二房那个心还不差,只盼玉颜莫再惹事……”
    今儿用了她的厨子,就能把她姐妹请去吃饭,明儿用了她什么,还不知道使什么手段呢。
    谁又是省油的灯呢?
    顾怀袖拿着剪子,一剪刀减没了架上兰花的叶子。
    她看着,问青黛:“你觉得我这一剪子下去,丑了还是美了?”
    青黛摇头:“奴婢不懂……”
    顾怀袖觉得没趣儿,把那剪子一扔,又道:“大房那边之后就没动静了?”
    “也就是小陈姑娘闹腾了一阵,又不知怎地没声儿了。”
    青黛之前听了顾怀袖的,去打听过了,不过她们刚来,也不敢打探得太深,听了一耳朵就回来了。
    “这大嫂,还算是个少见的明白人……”顾怀袖拍拍手,道,“去跟小石方说一声,可以放心了。另外,我想吃鸽子玻璃糕,你叫小石方做一个来……”
    青黛前面还听得好好的,后面脸都绿了,顿时垮下来:“少奶奶……”
    顾怀袖把眼睛一瞪,“去!”
    青黛缩了缩脖子,委屈地去了。
    顾怀袖揉了揉自己手腕,就往里屋走了。
    下午时候,张廷玉回来,正巧从窗台外面过,瞧见摆在外面的一盆兰花,顿时皱眉。
    怎么老觉得前儿才修剪好的枝叶,就被人剪坏了呢?
    他停下脚步,拾起放在一边剪子,又对着剪了两片叶子,叨咕了两句道:“虽是见着叶片稀疏不少,倒也有个萧瑟的风骨出来,差不多了……”
    放下剪子,张廷玉就进屋了。
    此刻的他,还不会料想到,这一盆兰花的命运。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第三更应该在十点或者十一点了= =看着妹纸们等得急,写了这么多就发了,下章见=3=

☆、第三十六章 剪秃了

顾怀袖抬眼就瞧见张廷玉进屋来;她还抓着话本在看呢,一见到人就立刻收了话本。
    “二爷回来了啊,怎么瞧着脸色不大好?”
    她起身走过去;青黛赶紧跟在后面收了不务正业的话本。
    张廷玉见了,表情淡淡:“要没外人看着,那些个东西不必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顾怀袖顿时讪讪;她回头瞅了青黛一眼;又怀疑地看向张廷玉:“你……唔;瞧得见?”
    她对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有一种奇异的在乎。
    张廷玉笑笑;“差不多。”
    差不多是差多少?
    顾怀袖老觉得张廷玉说话跟自己是对不上的,这人最喜欢说的就是那些个模棱两可的话,乍一听觉得怎么想都对,可是细一想又觉得这话怎么也对劲不了。
    说白了,张二公子的大部分话说了等于没说,可你真要说他一个字也没说,那也不对。
    说了,但是用处不大,形同鸡肋。
    顾怀袖琢磨了一阵,还是觉得这一位说话的艺术已经上升到一个自己难以企及的层次了。
    想不明白,干脆不想。
    她走过去,看张廷玉坐下了,便主动给他倒了杯茶,递到他手里。
    有些话很想问,可也不知能不能问,顾怀袖索性坐下来,等着张廷玉说话。
    张廷玉却暂时没说话,他也在琢磨怎么开口呢。
    一个等着人开口,不知该怎么说;一个天生闷葫芦,沉得住气。
    屋里一片安静,丫鬟们垂首而立,都有些心惊胆战。
    但凡二爷跟二少奶奶都在的时候,这情况就有些奇怪。
    过了大约一刻钟,张廷玉道:“你们都出去吧。”
    屋里就只剩下了他跟顾怀袖,张廷玉终于看向了她,问道:“你那陪嫁厨子……”
    “噗……”
    顾怀袖差点一口茶给他喷在身上,她老觉得这件事知道的人应该不多啊。
    心念一转,顾怀袖忽然皱眉,看他:“你知道些什么?”
    张廷玉道:“我只听说小陈姑娘使唤了你的厨子,不过因着你请大嫂那边吃了顿午饭,所以不了了之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张廷玉是肯定不知道大房那边是发生了什么的。
    顾怀袖心底莫名地安定了一点,她看着左右无人,忽然觉得自己跟张廷玉之间也该好好谈谈。
    有的话,敞开了说兴许比较好。
    顾怀袖现在对整个府里的情况,只有个大致的了解,可毕竟都跟雾里看花一样不分明。
    她现在需要,从某些人这里,得到更深层的认知。
    这个人,比如张廷玉。
    张廷玉仔细地考虑了一下,也觉得自己应该说。
    他跟顾怀袖,即便是没有什么所谓的“情”字,现在也应当是捆绑在一起的夫妻一体。
    张廷玉让她坐近了一些,慢慢地说起这府里的情况来。
    张家书香世家,往上追溯几代,到明朝都是做官的。
    那些都是远话,但说近的,现在张英就很厉害,当着太子的老师,也是四阿哥的老师,康熙肯把大清未来的皇帝给张英教,那就代表着康熙对张英的信任。
    可张廷玉这时候说了很要紧的一句话:“父亲虽是太子的老师,可未必得太子喜欢,况自打我父亲成了太子的老师之后,太子便日渐不学好。我父亲当太子的老师,却并非太子一党。”
    为什么,顾怀袖觉得张廷玉给自己讲的不是这府里的事情?
    她有些发怔,没料想张廷玉又继续讲了下去。
    “参与党派之争终究有危险,不如跟紧万岁爷来得妥当。所以不管多艰难,别人怎么说,我父亲也也坚持了下来,中立着。你很聪明,应该早就看出来了,大阿哥一党的明珠将我父亲视为至交,太子一党的索额图也将我父亲划入他的势力范围。你说我父亲,到底是哪一党的呢?”
    顾怀袖心头一凛,她缓缓抬起头来,看着张廷玉,却没勇气将这件事给说破。
    正常男人,谁会对自己的女人说这些?
    她有些不大好的预感。
    张廷玉抬手帮她理顺鬓边的一缕发,嘴唇微微弯着:“小心方能使得万年船。又有一言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张家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可最危险的也就是这聪明人。我只盼着你别这么聪明,当个蠢笨的,可好?”
    他笑意盈然地看着顾怀袖,顾怀袖指尖却微微泛着凉意。
    她抬眼注视着张廷玉,张廷玉则毫不避讳地回视。
    两个人的目光撞在一起,彼此无话。
    顾怀袖沉默了许久,“你……”
    想想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顾怀袖捏了捏自己的眉心。
    “我记得了。”
    她终究还是没说。
    张廷玉抬手捏了捏她的脸蛋,然后道:“我只盼着你是真知道了……”
    可顾怀袖却知道,那泥潭没那么简单。
    张廷玉这一番话,旁敲侧击的,不知道是不是暗示着什么。
    除了四阿哥之外,顾怀袖没跟别人接触过,若张廷玉这一番话真的意有所指,也只能是指顾怀袖跟四阿哥这一点联系了。
    他说得隐晦,顾怀袖也听得隐晦,模模糊糊感觉到他想要说的,似乎要抓住了,可张廷玉又不说透,留着给她自己揣摩。
    顾怀袖真恨不得把他头颅给揭开,看看里头藏了些什么。
    “我们家的情况,别的倒都很简单。内宅之中的事,多半都是小事,要出什么事,也都从外面来。你紧着点心,也不必太担心宅院之中,总归都不会……”
    不会怎么?
    张廷玉陡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他也不遮掩,闭上嘴,便道:“大嫂跟大哥是伉俪情深,我爹没纳过妾,这日子你愿意怎么过就怎么过,但凡屋里的事情都由你做主,我这边的丫鬟和小厮,除了阿德,你都可以随意。”
    阿德,这一个顾怀袖记住了。
    她想起张家这情况,有时候觉得复杂,可想想也真就是妯娌婆媳间的那一点事,跟她当时在四阿哥那里经历过的生死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张廷玉这一句话,是又说到了点子上。
    她听着他说,又慢慢点着头,眼看着天将黑,才唤了丫鬟们来布菜。
    夫妻两个食不言寝不语,吃了饭,一个坐在书案后面看了会儿书,一个半躺在床上玩儿了一会儿买来的鲁班锁。
    等书房里的烛火吹熄了,顾怀袖还没知觉,兀自瞪着一双大眼睛,摆弄手中的东西。
    一大堆的木头,不用任何的楔子,就能这么拼卡在一起,可拆散了就拼不回去,也真是奇怪了。
    她盯得认真,没注意张廷玉已经脱了外袍走过来。
    “哎……”
    手上一空,同时一道黑影覆盖过来,顾怀袖抬眼一看,张廷玉已经将那东西握在他手中了。
    是个笼中取宝的锁,这东西叫鲁班锁,也有人叫孔明锁,到底是谁发明的,众说纷纭。
    不过看看这样式,倒是极为精致。
    他顺势就坐了下来,捏着这横纵木条拼起来的鲁班锁,道:“你喜欢玩这些吗?”
    顾怀袖靠着床柱,摇摇头:“无聊打发个时间,别的倒还好,费脑筋了一些。”
    “脑子太久不用会生锈,你可以装得蠢一些,不过内里还是聪明些的好。”
    张廷玉笑出声来,却伸出手指,轻轻地将那锁的几根横木推拉了一下。
    顾怀袖一下凑过来看。
    也不知张廷玉是怎么回事,他动作不紧不慢,却像是在做出这一个动作的时候,已经想好了下一个动作。
    将一块木条推过去,就能露出里面装着的“宝”,一枚不小的珍珠。
    很有规律,也很有节奏,慢慢地推开,露出来的缝隙越来越大,等到这缝隙大到一定的程度,就能取出珍珠了。
    “嗒”地一声轻响,张廷玉轻轻一晃手,已经将那珍珠取出。
    他把它递给顾怀袖,而后手指却飞快地动起来,将那一个拳头大小的鲁班锁给还原,扔到顾怀袖枕边。
    见她还捏着珍珠发愣,张廷玉便莫名地笑了一声,一下将她按进锦被里,道:“这些个东西玩着费神费脑,白天玩玩,晚上就别一直盯着了,晚上还是该早日歇息。”
    他又慢慢用被子把她裹起来,自己去吹熄了蜡烛,也躺进床上去。
    两个人钻到一起去,彼此静默无声。
    完事儿了,她打了个呵欠,却又睡不着,只一手支着头,看张廷玉也没睡,便问道:“那小陈姑娘,定然是未来的弟媳了?”
    张廷玉见她一条雪白胳膊露出来,便拾了锦被给她盖上,道:“爹娘跟当初的陈县令都是认识的,算是故交。小陈姑娘是当初父母说好了,要嫁进张家来的,若没什么意外,过两天把事儿说成了,她也就回去了。”
    好歹是个没出阁的姑娘,如今是以照顾堂姐的名义住在顾家,可等着要谈亲事,就有些不对了。
    顾怀袖听着就皱了眉,她轻哼了一声:“那可得心疼你三弟了。”
    “你心疼他?”张廷玉眉头微微拧起来。
    夜里顾怀袖也看不见他表情,懒洋洋地缩进被子里,感觉到自己身边这一具身体比自己烫得多,她就更懒了,大抵旁人说的什么饱暖思淫i欲和人肉炉鼎,就是这感觉吧?飘飘欲i仙的……
    “小陈姑娘不是个好相与的,我瞧着不像是个懂事的。罢了,嫁进来也是他们三房的事情。”
    兄弟们总有一天是要关起门来过日子的,他房是非,顾怀袖还是少参与,免得触怒了头顶那一位婆婆吴氏,才是吃不了兜着走。
    张廷玉听着,也跟顾怀袖是一样的想法。
    琢磨这些没意思,还不如早睡了。
    次日天没亮,张廷玉就起来了。
    顾怀袖起身的时候,只瞧见他已经穿戴整齐,不由有些泄气。
    两个人去吴氏那边晨省回来,才坐在一起吃饭。
    今儿早上的吃食是小石方做的,很对顾怀袖的胃口,她吃高兴了,就没怎么顾着张廷玉。
    张廷玉眉头皱起来,盯了一眼碗里的粥,不声不响地喝了,跟顾怀袖有一句没一句地掰扯。
    心里想着的,却还是顾怀袖那陪嫁的厨子,老觉得这心里不大舒服……
    唉,总归是个厨子,他堵什么心呢?
    现在跟顾三是夫妻,可情这一个字上,还八字儿缺一撇呢,暂且忍着吧。
    用完早饭,张廷玉跟她说了一声,便要上学去,临走时候他瞧了一眼放在窗台上的兰花,还是他昨日剪过的模样,便放心了不少。
    可没想到,顾怀袖上午无聊,又转到窗前,瞧见这兰花左右对称的叶子,指着问青黛:“我怎么瞧着比昨日要少了几片叶子呢?这哪个丫鬟剪过的,规规矩矩地对称着,多难看……”
    青黛再次冷汗:“二少奶奶……奴婢不懂……”
    顾怀袖翻了她个白眼,拾起剪子来,咔嚓咔嚓地剪了两片叶子,嘴里却道:“梅以欹斜为美,兰花也要个不羁的姿态才美……”
    听不懂的青黛只能装作什么也没听见,索性忽略过去了。
    顾怀袖将剪子一扔,便叫了张廷玉身边那个叫芯蕊的丫鬟,领着去园子里逛一圈,熟悉熟悉环境了。
    张廷玉中午回书房转了一趟,一眼就瞧见那稀疏了许多的兰花,顿时无言。
    这时候又找不到个掌事的丫鬟,问问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