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殿下骑着竹马来-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季涟听她叹气,问道:“怎么苦着脸又叹气的?我讲得不好——还是,这些故事你不爱听?”

玦儿啊了一声,忙道:“不是呢,我只是觉着那个晋献公太糊涂了一些,那个骊姬又太狠毒,申生死的也很不值。”话虽如此说,玦儿却在心里疑惑,那申生有这样的父亲,有这样的继母,怎么还会仁孝到近乎愚蠢的地步,而且——还活了这么久才被害死?

季涟笑着摇摇头道:“其实也没什么,男人喜欢哪个女子,便只看见她的好——然后爱屋及乌的喜欢那个女子生的孩子,这是自古皆然的道理,从春秋起到如今,多少这样因幼废长以及由此引起的祸乱的例子;至于骊姬,就跟人有了象牙箸想要玉杯,有了玉杯则要金碗是一样的道理,人总会想要更大的权势,更高的地位。这整桩事情里,真正不可理解的,是那个申生——至少我理解不了。”

玦儿只是笑笑,看着窗外开始飘落的雪花,轻笑道:“你看又下雪了呢……眼看着又要过年了。”

季涟侧头看了一下,笑道:“这已是今年第三场雪了呢,不知道年前还会不会下雪。”

二人的话题瞬间从申生骊姬转开来,聊了些过年的闲话,譬如齐王涵的伤势,年后各臣子府上该有的赏赐等等。

第六十二章 有使遣女东方来

过了两日,玦儿想着小年也近了,便让高嬷嬷回去多陪儿子媳妇,再到孙家的绸缎庄去给家里人做一身新衣,高嬷嬷回去儿子那里吃了年饭,才回宫里来,说是她儿媳妇的弟弟胡小光在绸缎庄做的还算稳当,订下的衣裳过几日就能做好等等。的3b8a614226a953a8cd9526fca6fe9ba5

的1728efbda81692 保护版权!尊重作者!反对盗版!@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娘娘,前几天我在绸缎庄看见好些异族人呢。”高嬷嬷极有兴致的同她讲起家常。

的c22abfa379f38b 保护版权!尊重作者!反对盗版!@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长安不是本来就有许多异族人么,以前见过一些波斯胡姬,长得比咱们白许多,眼睛大大的,在长安一些酒肆跳舞呢。”

“这次我看见的不是那种异族人,是那些长得跟咱们一样,不过不太会说咱们的话的那种,就在娘娘家的绸缎庄里,我听小光说,那些人好像是东边来的使者,好几个姑娘,穿的衣裳跟咱们差不多,不过做工和料子都不好,所以在绸缎庄里置办新衣,还要加急做出来呢,说是赶着用。”

玦儿皱了眉,这怎么听怎么像高丽派来的使者,只是先前没听说使者里还有姑娘的。玦儿稍一转念,便想明白了,那高丽战败求和,自然要送几个美女,就跟是和亲岁贡一般——想到这儿她心中便十分不快——想我肚子里还没生出个大子申生呢,这些人竟然就开始忙着送骊姬了。

宫里本来就有二十余名有封号的妃嫔了,这一两年又陆续有些州府郡县荐上来的所谓德容兼备的女子——才人宝林的,每回进来她总要暗自抑郁一阵。季涟虽平时不曾过问这些,可后宫里人一日一日的嘈杂起来,倒是让她心烦不已的,现在连这些来朝贡的属国都开始进献女子入宫,长此以往还了得……

总得想个什么法子让这些进不了宫才好,也给那些想送美人进宫的臣子们一个警示,玦儿如此想,只是现在还并未听季涟提起高丽使者觐见的事情,自己倒不好先说什么。季涟的心思她向来是拿的准的,平时喜欢看她吃些小醋,二人间耍耍花枪,倒是增进情趣,若真说到正事上,却是不喜欢后宫平白生出些事端的——堂堂天子,连家都治不了,还怎么治国?要断了外头人往宫里送人的心思,得寻个上得台面的理由才是。

高丽使者抵达长安的消息经由礼部上达之后,因临近年关,宫中连续不断的有许多宴席庆典,以及新年之后的种种祭祀,季涟便着礼部先接待高丽使者,并下旨留高丽使者在长安多住一些时间,感受中原物华风土。

上元节时,季涟携张太后、江淑瑶、玦儿及一众宫妃至肃仪门观灯,诏命高丽使者随行。高丽使者见到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一派欢腾,街上的人流戴着各式鬼兽面具嬉戏,又有无数倡优欢歌、杂技表演,彻夜狂欢,接连三日而不止,彻底钦服于上邦风华。

过了上元节之后,安东都护府又传来新的战报。符葵心在十二月初兵临百济东城下之后,修整数日,又联合新罗的五万兵马,围困百济东西二城,也不攻城,而是清闲无比的在东西二城周围驻扎下来,一副准备过年的样子。

十二万兵马在都城周围驻扎过年,对百济国君来说可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尤其是他在宫里放烟火的时候,十二万兵马也在城北燃放焰火与他遥遥相对,一副把酒言欢共庆新年的架势,让他好不心烦。

于是正月初三还没过,百济国君求和的信便送到了安东都护府随行监军的副都护手上。

符葵心领着自己的军士打扫了一下东西城周围驻扎的地方,清理了一下燃放焰火之后的残迹,带着自己带来的的七万兵马,浩浩荡荡的穿过高丽,回到安东都护府。

玦儿帮季涟除去朝服,又接过烟儿递上来的外衫帮他披上。季涟将袖子拉了拉,随意躺到暖椅上,道:“葵心估摸着也快回来了,这次回来……也该封个爵位了呢。”

玦儿一面整理着今日送过来的折子,一面问道:“上次你不是还说他年纪太小,冒然封赏不好么?”

“这次高丽百济都来入贡,再不封赏才是不好呢。柳先生他们已经议定了,先封一个伯吧,封号还没想好呢。”

“百济的使者也要来么?”

“不止百济,还有新罗国的使者,听说也会一起过来吧。”

“既说是入贡……想必带了不少宝贝来吧,不知道那些高丽棒子有些什么宝贝……”

“明天就知道了,明天在太极宫设宴,招待高丽使臣——要真有什么宝贝是你喜欢的,叫人给你送过来就是了。”

玦儿想起高嬷嬷的话,说那些人衣裳料子做工皆不算精细,便笑道:“能有什么宝贝,我才不稀罕呢。”

翌日并无内朝,季涟赖在榻上,等玦儿起身整好了衣裳,他还不肯起身,拽着她的手在锦褥里赖床:“都是先给我喝的那个什么安眠的汤,弄得我现在只想歇着,不想起身了。”

玦儿没好气道:“那安眠的汤,是让你夜里睡得熟、白日里自然精神的,可不是让你日上三竿还赖着不起的,别想赖到我身上。”

季涟只是缩在被褥里不肯动身,玦儿眼看着快到接见高丽使臣的时辰了,只好拿着衣裳来哄他起身,一面抱怨他这般大了还跟小孩子一样。

整衣裳时,玦儿挑起季涟挂在中衣里的玉玦,笑道:“都挂了两年了吧,难为你还天天戴着这个石头片子。”

季涟眼含深意的瞅着她,轻笑道:“这石头片子——可是你下在我身上的咒呢”,说着自己捏着那玉玦左右把玩,“你是不是在这石片子上施了什么妖术,自打你把这东西挂在我身上,我看见别的女人就不顺眼,也就呆在你身边才安心。”

玦儿嗤了一声“口甜舌滑,没一句正经的”,帮他套上朝靴,一面招呼波儿打水进来给他洗漱。

招待高丽使臣的宴席设在太极宫麒麟殿,正是取麒麟祥瑞,四方咸服之意。

先有礼官宣礼,奏四方歌舞,然后使者着高丽朝服,立于麒麟殿门,面东背西,然后礼官开始宣读一项一项的礼仪,随使开始递送国书,使者行宾礼,奏舒和、昭和礼乐。这样类似繁杂的仪式季涟一年也要搞十几回,使者的国书,也无非是夸赞华夏皇帝的武功文德泽被遐迩云云,他早已听得耳朵发茧,不过装装样子,正经威严的——这些仪式他早烂熟于心,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发呆,什么时候可以走神,完全无碍外邦使者“瞻仰”他的丰姿仪容。

之后是赐宴,高丽使者面对着陆续送上的上百道珍馐佳肴,琳琅满目的,颇感震惊,顺势赞叹了一番中原的文明礼仪等等,之后又有中原礼乐、歌舞等展现中原风土物华的节目。季涟端坐在御座之上,看着下面作云霓舞的舞姬,想着自己登基以来,似乎都没什么闲暇时间来看这些歌舞,所谓的太平天子,恐怕在天下太平之前,是没法子享受这些太平的了。

云霓舞之后,是教坊司专制的止戈舞,所奏之乐也由刚才的歌舞升平一路突变为金戈之声,献舞之人由宫中舞姬变成了教坊司专门训练止戈舞的卫士。八八六十四人的卫士方阵,身披银色甲胄,手持钢戟,演绎战场上的殊死搏斗,乐官奏乐所用乐器也由先前的琴、筝变成了钟、鼓,做金戈铁马之声。

伴随着卫士的钢戟相争,乐官的钟鼓齐响,隐于正殿屏风之后的歌伎齐声而歌:

大齐统历,天鉴孔昭。金人降泛,火凤来巢。

眇均虞德,干戚降苗。夙沙攻主,归我轩朝。

礼符揖让,乐契咸韶。蹈扬惟序,律度时调。

一曲之后,殿中卫士的钢戟舞又由激越转为平和,礼乐也从激昂变得浑厚,屏风后的歌伎又开始唱和:

圣代修文德,明庭举旧章。两阶陈羽籥,万舞合宫商。

剑佩森鸳鹭,箫韶下凤凰。我朝青史上,千古有辉光。

寰海干戈戢,朝廷礼乐施。白驹皆就絷,丹凤复来仪。

德备三苗格,风行万国随。小臣同百兽,率舞贺昌期。

这两首均是武德一类的礼乐,歌颂四方来朝的盛世,下首的高丽使者欣赏完卫士的这两支钢戟舞后,离席躬身向御座再拜,道:“上邦歌伎尚如此,何况勇士乎!敝国主先前为佞人所误,方才对父母之邦有不敬之举,此番朝贡,除贡上敝国特产高丽参外,国主于宗室中择有仕女,进献上邦!”

季涟听闻此言,略愣了一愣,旋即恢复波澜不惊的面容。使者向后一击掌,上来四名高丽女子,服饰与中原女子无异,行三跪九叩礼:“参见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丽、百济、新罗三国向来倾慕中土文化,宗室贵族都是修习汉文的,宗室女子亦俱修习汉仪,故此这四名高丽女子礼仪甚是得当。见礼之后,使者又言准备了高丽特色的歌舞敬献,季涟允了,于是那四名女子进呈高丽歌舞。

季涟略瞟了一下,那四名女子姿容也算是中上,不过脸上施着一些奇怪的妆,看得他兴致缺缺。不过想着人家都说了是宗室女——如今这种情况下,高丽王室应不至于像中原朝廷以前对匈奴那样,用些宫女来糊弄,好歹也要给几分薄面。再看那歌舞,虽有些新奇,那风韵神情却不合季涟的口味,好在他早已习惯看各式各样不合口味的东西,发发呆随便想点事也就过去了。

就算是姿容上上又兼舞态娇媚的人,选入宫对他来说也只是看得见摸不着,不过反正是放在宫中,看着养眼的总比看着刺眼的好。只是人家大老远的送来,也没必要驳了人家的面子,等一曲舞毕,季涟便笑道:“贵国主有心了,且报呈礼部详细审定吧。”

接着礼部宣读了此次高丽上贡后朝廷拨给高丽的赏赐,无非是丝绸、茶叶、玉石等等的东西,另外自然还有给高丽国君的加封,以及对高丽王后上封号一类的诏书。

这样折腾了约莫近两个时辰,宴席方才散了,季涟又去览竹殿去与几位重臣议事。

宫车行在路上,天色有些沉,又开始洒下雪花来,季涟看了看天色,向小王公公道:“你且先回长生殿一趟,跟娘娘说天又寒了,加些衣裳,别冻着了,晚上朕要是回得晚,让她先用了膳吧,别等着了。”

凤台阁的几位学士请示了关于开春之后农垦方面的几项便利措施,新一年的水利修筑工程等事,以及头年农商等税收的详细统计。

季涟想着先前玦儿家送报朝廷充作军饷的几百万两银子,国库是没法明着还的,便道:“本朝以来一向重农抑商,对商人课税最重。近些年江南的丝茶等业受限颇多,若是课税稍松一些,这江南的丝茶贸易,倒是可以再开阔一些,从西域到高丽、百济、新罗等地,对我朝的这些东西极是看重,凤台阁和户部看着把这事办一办。圣人常言以民为重,而民生之艰,大半因课税较重的缘故,眼下战事方罢,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前年重拟了农事的税制,今年看着办办这些吧。”

户部的官员对于江南丝茶商会在战时进献军银的事情还是颇感满意的,所谓士农工商,商人在历朝一向都不被这些士子待见的,总觉着他们奸猾狡诈,先前国难之时,这些人不计较平时朝廷的重税,反而主动献银,让朝中文武改观不少。孙璞在此事上虽尽量低调行事,但是他作为江南丝茶商会中数一数二的富户,无论如何低调,这名声还是传出去了的,连带着六部官员对陛下独宠长生殿一事,不再那么介怀。

于是季涟此议一出,户部的几位官员并未反对,毕竟战时人家出了力,如今放宽一些政策拓展一下人家的财路也算应当,户部的侍郎郑世南揣摩着季涟的意思,便想做个顺水人情,道:“江南丝茶商会前番带头捐了五六百万两银子,填住了战后重修北庭阳宁二城的空缺,按理朝廷是不是再给那些捐银的商户一些嘉奖封赏之类,以作天下商贾之楷模。”

季涟瞟了他一眼,笑道:“朕本来也有此意,只是后来朕看了一下江浙巡抚的折子,捐银最多的杭州孙家,正是贵妃家里,朕若是依此封赏,恐怕要让人说朕倚重外戚,所以有些踌躇。”他先前便向玦儿提过趁此机会封赏她爹,玦儿却坚辞不受,说先前找爹开口借银子,只是想解他一时燃眉之急,要是因此封赏,对季涟的名声颇为不利。季涟再三坚持,她只是不肯,季涟只好作罢,是以没向户部提起。这时户部的人自己开了口,季涟想起早前顾安铭的教导,要他尽量消除因他坚持立孙氏而差点逼死一个御史的消极影响,此时倒正是机会。

柳心瓴听着季涟这种打太极的话,心底直叹气,也不理会他,由得这许多人在这里唱大戏。

户部尚书章适心想满朝文武谁不知道陛下恨不得把孙氏捧到天上去,户部的上一任尚书告老归田,他得以进补尚书的缺,多多少少也有当年的廷辩中他得到顾安铭的授意,支持孙氏的原因,见季涟说了这样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便道:“所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雠,有功的自当封赏,孙家的先祖也曾有入仕的,可见孙家对朝廷一片赤诚之心,并不因入仕或是从商而有所更改。”

他这句话一说出来,马上有几个主事附和——今时不同往日,立后一事上是江氏压过了孙氏,可照如今的形势看来,江氏只怕是一辈子也没有个生儿子的指望,那孙氏就算现在做不了皇后,将来只怕也是两宫太后并尊——也不能太轻视了去。

季涟笑道:“朕也是这样想……只要事出公心,倒不该顾忌这些的。内举不避亲的话,朕也同贵妃说过,只是贵妃说当时正值国难之时,从军的在边关出力,她家里并无可上战场的男丁,只能出些银子,算是各尽其用了。朕不能遍封捐躯的将士,却去封赏贵妃的家人,贵妃恐损了朝廷的声誉,抵死不肯……所以朕也不好勉强。”

户部的几位主事又哼哈了几句,这事才算放下了,兵部的干事们开始送呈安东都护府的一些细节奏报。符葵心从百济回来后在安东都护府盘桓数日,因接连的战事,劳累过度,入冬时又在百济受了寒,回来后便病倒了。安东都护府的副都护的折子上言道,整个安东都护府对符二郎的身体都颇为关心,只是符二郎为人固执,脾气上来了甚至有些暴戾,随行军医也都被他赶走,都护府上下人等颇为焦急,却拗不过他,只好让他在都护府自行休养,是以都护府的官员和百济、新罗的使者会先行回长安,而符二郎归期未定。

季涟颇有些着恼的看着这个折子,又有些无可奈何,符葵心的性子拧,兵部的人也略有领教,脾气暴戾这一条更是深有体会——兵部去军营巡查的回奏的密报中曾提及符葵心治军酷烈,连自家大哥也不留情面,一言不合鞭子就过去了,此时看了那折子,各自无奈苦笑,卜元深只好打哈哈,说是符二郎少年心性,到底有些小孩子脾气,仗着年轻身子好,讳疾忌医也是正常的云云。

季涟心里是真有些担心的,符葵心一别年余,宫里的几个侍卫都还记挂着他。那些人一向眼高于顶,没几个真心服气的人,和符葵心相交数月,虽是动手的多,话说得少,却有那么几丝倾盖如故的味道,这般想了想,便向柳心瓴道:“他最是孝顺他娘了,让师母和符夫人说一说,写信劝他一劝吧。”

出览竹殿时,月亮竟已挂了上来,过了十五,月亮开始渐残下去。今年的天气甚寒,开年后还开下了几场雪,今日午后雪落下来,到晚间已积了寸余,宫车轧在雪上,发出一些嘎吱嘎吱的响声。

季涟歪在宫车上,向小王公公随口问道:“先前让你去看娘娘的,今日都在做些什么?”

小王公公听得他问,有些为难的答道:“咱家去的时候,好像娘娘正在看信,眼睛还红红的,听许公公说是家里来的信,也不知是什么事。”

季涟听了眉头就皱起来了:“怎么不早说?”

'注'

《武舞阶步辞》和《昭德舞歌》,都是乐府中记载的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宫廷礼乐。

另,高丽、百济、新罗修习汉文汉仪,是有记载的,朝鲜没有文字,一直到十四世纪之前,都是使用汉字。

但是只有贵族、官员会使用,平民不识字,只能以口头方式进行交流。

十四世纪朝鲜半岛的李氏王朝世宗大王组织了一个班子创造发明了训民正音,朝鲜至此才有自己的民族文字。

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文化支撑,官方语言仍然使用汉字,训民正音作为二流文字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使用,直到二十世纪后才开始广泛使用。

当然棒子喜欢说汉字是他们造的,中医原来是韩医,端午节是他们的文化遗产……

……………………………………………………………………………………………………………………………………………………………………………………………………………………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提到过的两个《左传》里的故事,第一个,大家都知道啥意思了

第二个,嗯……我是不是应该发一个骊姬乱晋的普及版?

左传、谷梁、公羊这些,一直是古代皇室教育的一些必修课程

女主希望能够在政事上对男主有所帮助而学习左传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们武则天同学的大儿子李弘,当年就因为修习春秋的时候

对里面众多兄弟手足相残的事迹感到悲愤,拒绝学习春秋大义而受到好评的o。o

除了一些伏笔之外,也是通过这个来阐述一下男女主的人生观、世界观

很多时候,史书上记载的事情,都有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很多我们看起来无比风光霁月的人,其实都是大腹黑………………o。o

第六十三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小王公公苦脸道:“咱家跟娘娘转述了陛下的话,见娘娘好像正伤心着,也想问问清楚了来回陛下的。可娘娘见陛下连天寒了都记挂着要娘娘加衣,怕咱家跟陛下说了又误了陛下的正事,还特意要咱家别嚼这些舌头让陛下费心,是以咱家两下为难……”

季涟叹了一声,只觉着宫车行的太慢。

进了长生殿,正看见烟儿拧着巾子给玦儿擦脸,季涟忙上前问道:“今儿又怎么了,晚膳用过了么?”

玦儿缓步过来,看他急切的样子,斜了小王公公一眼,笑道:“又是你这个小兔崽子说的吧,就藏不住一点事。”

烟儿见季涟回了,吩咐人摆上晚膳,玦儿这才道:“也没什么事,就是家里来了信,说我娘最近身子不大好,隐闵也不争气,头先说要学武,才学了没几个招式,又开始出去四处生事,我爹又整日里混在苏州,这一老一小就把我娘给气病了。”

季涟一听说她弟弟生事,便有些急,他自己叮嘱柳心瓴一心要寻出江淑瑶在蜀中娘家的过错——可不能这关节上孙家先出点什么事,忙叮嘱道:“给你爹写信,让他多看着你弟弟一些吧,玩归玩,可别太过头了。”

玦儿点点头,这一点上孙璞还是有分寸的,孙隐闵纵然在外头胡混,倒不曾作出什么让官府为难的事情。只是想起杜蕙玉的身子,她心里总不安心,不免埋怨孙璞有了新欢忘了旧爱。季涟见她担心家里,想着她也有两年多没回过家了,一张笑脸凑上来讨赏:“要不——我下道旨意让你回去省亲?今儿户部的人还提议说让我封赏几个江南丝茶商呢,这时你要是回去一趟,倒也不至于让人说闲话。”

玦儿想了一想,摇头道:“我回去一趟,也不知多费周张,徒然浪费人力物力,又叫人说你公器私用,我还是写信给爹让他回去多陪陪娘,或许有用些。”

季涟听她这样说,只好点点头,用过晚膳,又和她讲些今日高丽使者的闲话,玦儿听他说到高丽进献宗室女子的事,便问道:“高丽棒子的歌舞,比之咱们的如何?”

季涟颇为鄙夷的摇头道:“我以为咱们每次祭献时候的礼乐舞已经够无趣了,没想到他们的更无趣,还不如好好的听两场戏呢。”

玦儿又听他说那高丽女子虽着中原服饰,看着却觉得别扭,低头长叹了一口气。

季涟见她这样,笑道:“你叹气作甚么,那几个高丽女子,随便从宫里挑几个丫鬟长得也比她们强些,你到时看过便知了,只是大老远的送来,冒然驳回恐怕让人难堪——你切记给我挑个远点的地方搁着,免得在跟前碍眼!”

玦儿微微笑道:“我倒不是叹气这个,我是想杭州离长安,不过三千里地,平时还常有家仆往来送信,我心里尚且难过。那几个高丽女子,离家去国万里的,与父母亲人不得相见,到这里来,礼仪言语总有些隔阂,日子怕不知道要有多难熬。”

季涟听她这样一说,凑前调笑道:“你这菩萨心肠也太泛滥了些,原先说太监宫女皆有父母,打不得骂不得;现在连别人送进来跟你抢我的,你都要同情一下——我算是看出来了——你也就知道欺压我。再说了,你自己家里的事都顾不过来,还替别人担什么心?”

玦儿摇头笑道:“怎么说话的呢,那些送进宫来的,你既然都不在意,我又何必放在心上计较这许多。我虽然不能回去探父母,好歹还有你陪着呢,那几个高丽女子——哎,想起来总觉得有些不忍……再者,高丽此番战败,说是入贡,外人看起来倒跟求和一般,那几个人和入贡的礼品又有什么不同……她们……只是命薄了些……”

季涟听到求和二字,突然皱了眉,心底某些微不可查的思绪翻搅了一阵:“你一说倒提醒我了,让外头的人知道高丽送了几个女子来,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咱们征高丽就为了这些个东西呢,幸亏人还没进来,明日我就跟礼部去说,让他们退回去罢了。”

玦儿听他这样说,也不接口,抿了一口热茶后才抬眼笑道:“你刚才不是说冒然驳回让属国难堪的么?”

季涟敲着案几,颇为得意:“你不已给我找了个理由么,我朝以仁孝治国,让他们抛却父母家人来侍奉我朝,非仁君所为——也免了你替她们担这份心。”

二月初一,太极殿中朝,礼部正式向高丽使者颁了送回高丽的国书、赏赐之后,季涟便向高丽使者道:“贵国主此番送来四名宗室女子,对朝廷一片赤诚之心,朕颇为感怀。只是……色者固然为人所重,但让贵国宗室女离家去国万里,抛却父母亲人,实在有违我朝仁孝治国的本意。既然来了这一趟,礼部……便比照郡主礼仪,册封那四名宗室女,回去之后请贵国主另择婚嫁,一切用度都报呈安东都护府吧,就当是朕为几位郡主准备的嫁妆吧。”

礼部的侍郎乍一听季涟所言,皆有些讶异——之前高丽使者才报呈了四名宗室女的出生名册上来,怎地转眼就变了心思?只是季涟这话说的滴水不漏,几个干事互相递了个眼色——这两年来宫中仅贵妃孙氏一人得幸,各地报呈上来的高第淑媛,连同永昭元年册封的九嫔等人,皆搁置一旁,若再照着明光殿里那位的明示暗示往宫里送人,只怕要触怒正主——于是诸人心照不宣的定下心思,这进献美人的事,以后还是少做为妙。

高丽使者听说要带回四名宗室女,心中便有些忐忑,唯恐回去之后不好交待,后来听到季涟要比照郡主之仪册封,这样回国的话,倒是莫大的荣耀,便谢了恩。

到二月末,又有百济和新罗的使者前来,他们在途中得了高丽宗室女被送回的消息,忙向国君禀报并送回了原本准备送往长安的宗室女子。

此时天气已转暖,到三月初时,梨苑里又是桃红李白、姹紫嫣红的一片。

玦儿在屋子里闷了一个冬天,见外面一片春意盎然,又约了周昭媛一同钓鱼或是赏花,这两年来玦儿除了去明光殿和蓬莱殿那些免不了的晨昏定省外,只和周昭媛最是交好。周昭媛在永嘉也是系出名门,少时念过书,于戏曲之上也颇有几分研究,言谈中也不失烂漫,让玦儿在这深宫中的日子,又多了几分欢趣。

渐渐的季涟也得些闲暇,陪着玦儿去折柳湖游赏,回来的路上,玦儿拉着桃纹袖,比了半天,向季涟问道:“你看我近日来是不是胖了?胳膊好像都粗了一圈。”

女人爱瘦,这是自古皆然的道理,季涟摇摇头笑道:“圆润些好,不然捏着都是骨头”,忽地回头笑道:“不过你最近是胖了——不止胳膊,连腰都粗了,这个我倒摸得出来。”

玦儿略一皱眉,道:“真的么?”她心里略算了一算,这个月信期似乎迟了好久了,只是她信期向来不太准,这半年来太医详加调养,才略好了些,只是有时仍会迟个近半月——照太医的说法,信期延后,乃是气血不足之兆。每次只要迟了少许,被季涟察觉了,便要劳动太医院的人过来检视一次,以至于她现下就算迟了,也不敢说与季涟知道,免得又闹的鸡飞狗跳,还白白落人笑话。

她一面想着这个,脚步迟疑许多,季涟在前面也忽地停下来,回头凝着眉问道:“我怎么记得……你的月信似乎迟了好些日子了?”——这种影响他福利的事情,他一向记得清楚。

玦儿左右一瞧,忙上前道:“还在园子里呢,说这些让人听到了笑话。我原来也有迟的时候,哎……这开春了外面日头好了,我玩的高兴也不记得确切日子了”,自心里虽也有疑惑,可是想起这半年来几个太医被季涟折腾的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自己也极不好意思起来。

季涟想着高嬷嬷以前跟他闲聊时讲过的女人怀孕的一些事情,忙止住她的脚步,扶着她的胳膊,好像她肚子里立时有一个孩子这一走动便能走掉了一样,问道:“近日……有没有不想吃东西,或是想呕吐?”

玦儿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