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再世为后-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逗人,这不,又来了。
苡兰是怕小孩子觉得额娘有了小弟弟忽略他,再哭闹或是不喜小弟弟,自打赫舍里氏有孕就陪在罗孔阿身边更加细心地照顾,这样也能替额娘分忧,自然也没少叨念着要罗孔阿做好哥哥照顾弟弟的话,罗孔阿早就熟悉了,倒是盼着早点见着小弟弟,这样他就能像姐姐照看他一样照顾弟弟,是个好哥哥了,额娘阿玛也会夸他孝顺、乖巧。不得不说这孩子已经被苡兰补得、教导得心智成长地快了许多。
小娃娃洗三,拿回儿子取名权的佟国维为小儿子取名隆科多,等到苡兰看着小娃娃渐渐长开的和前世九分想象、只是多了一分秀气的模样,终于确定这个就是前世她唯一的嫡亲弟弟隆科多了,只是这一世从新来过,弟弟的命运也能改变了吧,“圈禁至死”绝不会是她佟佳苡兰弟弟这一生的结局。
过了隆科多满月,康熙元年很快结束。一场大雪,腊梅花开,康熙二年如期而至,苡兰盼来了她的六岁生活。宫里的佟太后身体已经完全没有问题,朝堂的形势越发多变,四大辅臣斗争日益激烈,佟家亦是难免卷进斗争,只是这些还都能在平和的面具之下,苡兰的生活也会在这一年更加充实,一切的改变都在慢慢积累,等着汇集成河、成海的一日,再不可逆转。
作者有话要说:快写到六万字了,为自己加油!
25、微服拜寿
苡兰六岁了,佟家正式请了专门的师傅教导苡兰满、蒙、汉三语,新的西席姓吴,三十五六岁,是汉军旗下包衣,原居关外,三语是精通的,顺治年间中了举人,但之后几次科举都未考中进士再进一步,无奈之下托人寻着西席的差事,佟家是看重他精通三语、学问不错、又是在旗的,这才请了人来,吴先生见是佟府这样的显赫门第自是愿意,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出了正月,择了吉日,苡兰正式拜师,也搬出原本的书房到专门为自己准备的小院。鄂伦岱、叶克书和德克新大了,已经到佟家族学里去读书,所幸罗孔阿和夸岱也到了启蒙的年纪,原先的西席刘先生就留在佟家继续教导罗孔阿和夸岱。
随着西席的事定下来,教养嬷嬷也定了下来,本来觉罗氏和赫舍里氏打算从今年这一批的宫女嬷嬷中请人,但佟太后那边传出话来,她已经为苡兰寻好了人选,是她宫里的韩嬷嬷,韩嬷嬷内务府正黄旗汉姓包衣,自佟太后入宫就被分派去服侍佟太后,亦是佟太后信得过的宫人,家中父母兄长已亡,韩嬷嬷不想跟着没见过面的族侄子儿过活,佟太后和她说了苡兰情况,想请她出宫后当苡兰的教养嬷嬷,以后也就留在佟府养老。
韩嬷嬷在宫里呆了数年也是累了,想着去佟府教导大格格也不错,自己是太后身边的人,佟家自是不会亏待她,她好生教导佟家格格,以后晚年也算有了依靠,这就同意了,等着今年恩旨被放出宫,就到了佟家做了苡兰教养嬷嬷,教导苡兰最正统的规矩礼仪,而且韩嬷嬷很懂香料、又在宫中浸淫多年,苡兰平日里又叫凌锦和她多多请教研习香料,让凌云跟着府上觉罗氏身边懂的药膳药理的老嬷嬷学着药理药膳,当然都是苡兰求过觉罗氏和赫舍里氏准许的,这样苡兰身边凌锦主学香精香料,凌云学药理厨艺,玲珑、玲乐习女红针线,等着苡兰学管家后再打算让她们跟着学管家。
苡兰的生活每天规律地进行着,读书习字针线、偶尔学些厨艺,时间安排的满满,日子不紧不慢,三月十八,又是皇帝的万寿节。这次的万寿节,皇帝已经满了二十七个月孝期,按制大办,苡兰依旧只能在空间里看着宫里和民间的盛况,看着文武百官为表哥拜贺、进礼,再绣一个扇套留做表哥的生辰礼物。
四月初三是佟图赖六十岁寿辰,佟家大摆宴席为老爷子庆贺。这一天佟府张灯结彩,主子下人俱是一身新衣,喜气洋洋,佟府门前人流络绎不绝,亲朋好友、官员同僚、门生故吏收到请帖的自是要来道贺,以佟家如今的显赫,没收到请帖前来拜寿的也是大有人在,佟家自然也是要和气相迎,好在佟府的管事们都是经过大场面的,待人接物、安排事宜端的落落大方、丝毫不错。
前院里佟图赖带着两个儿子招待男宾,后院觉罗氏坐在正厅陪着来贺寿的女眷夫人们吃茶聊天,瓜尓佳氏和赫舍里氏招待女眷、吩咐下人伺候、又是奴仆回禀、还要顾着孩子,一时忙的少有空闲能停下喝水。苡兰和弟弟们(除了还小的隆科多)是陪在觉罗氏的旁边的,苡兰无心听这些夫人们话家常,她现在满心想着“怎么还没来?难道有变化?”,不过很快大管家媳妇匆忙进来,在瓜尓佳氏旁边耳语几句,瓜尓佳氏脸色微变,定了定神儿,稳步走到觉罗氏边上耳语,觉罗氏愣了一下马上正常,和众夫人告罪下去安排事宜,让两个儿媳好生招待,走了几步,想了想又带上了苡兰。
快步走在路上,觉罗氏心下想着,那个尊贵的外孙也是个任性的主儿,这就微服出宫了?太皇太后怎么同意的呢?在看看手上牵着的苡兰,小孙女得皇上的眼,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希望只是还小,大了就淡了,只是看太后的意思……
苡兰不知道自己的玛嬷想的那么长远,她现在心里正乐呵呢,可以见到表哥了,她在空间看到表哥可是求了太皇太后半个时辰,才让太皇太后同意表哥多带些侍卫微服出宫到佟府的,表哥求人的模样倒是和罗孔阿平时求自己玛嬷那样子很像呢,撒娇卖乖都出来了,能看到一本正经的表哥这个样子,苡兰可是在空间里笑了半天呢。
玄烨好不容易求了太皇太后微服出宫,准许他多带着侍卫来佟家,不预惹人注意,正门人太多,见过他的官员也不少,带着护卫和随侍走了佟家侧门,好在他在佟家住过三个月,佟家的下人自有认出他身份的,马上报了大总管,请他到花园里的暖阁安置,这里这个时候人少,暖阁又修的精致,大总管又报了佟图赖和觉罗氏,二人不敢耽搁,几乎一起到了暖阁。
行完跪拜大礼,玄烨拱手向佟图赖拜寿,佟图赖不敢受,又是一番推辞谦让,玄烨给觉罗氏道了安,拿出自己和佟太后亲手备的贺礼,当然按例赐下的贺礼宫里早已来人搬旨赐下,只是那是皇帝和太后的贺礼,这些是外孙和女儿的寿礼,自是不一样。佟图赖和觉罗氏本就没想到皇帝外孙能亲自来佟府,更没想到还能有这些心意,看着外孙亲手写的百寿图和女儿绣的长靴,老眼微润,女儿不能来自己的大寿,这样也算全了一份团圆的期盼。
玄烨安慰完二老,叫过一旁安静垂手而立的苡兰,“兰儿身子可还好?书读的怎样?听着已经在学规矩了,朕看着学的倒是不错。”
“奴婢谢皇上惦念,奴婢身子还好,已经跟着先生学《四书》了,韩嬷嬷一直用心教导奴婢规矩”苡兰恭敬地答着,不错一点规矩,觉罗氏心里满意地点头,玄烨好笑,还真是记得自己的话,人前不错规矩啊,哎,到底是不能多呆,也不能逗这小表妹了,趁人不注意,悄悄的冲着苡兰眨眨眼睛,看着苡兰明显一愣,心情大好,满足了。苡兰无语,她实在是无法把上一世那个规矩的冷清帝王和眼前的顽皮大男孩相提并论啊!
其实,这个时候的玄烨远没有长成那个冷心冷肺的康熙大帝,对自己真心好的人还是有份真心相待,佟府三个月相处,让他知道佟图赖和觉罗氏是真的让他当外孙疼爱,苡兰是他自小看顾的唯一小妹妹,这些都在他心底那份温暖地界存着,只是他毕竟生在皇家,毕竟是位帝王,这地界很小,除了他的额娘、玛嬷也就能再放下这几个人,爱新觉罗家的传统,自己看重的那自是真心相待,其他的就真的是冷情无情了。
半个时辰,玄烨不能再多留,佟图赖夫妇带着苡兰跪送,玄烨走出去又回头,仿佛感应到一般,苡兰跪着抬头,对着玄烨微笑然后也眨眨眼睛,又马上低下头,玄烨嘴角上扬,很满意小表妹没和他生分,乐呵呵地回宫了,晚上在寝宫里还挂着笑容,想着白玉娃娃般小表妹调皮眨眼的样子美美入梦,表兄妹之间又多了个无人知晓的小秘密。
这边佟图赖夫妇各自回去招待宾客,晚上正式开宴,众人举杯祝寿,气氛热闹,佟图赖今天最是高兴,爽朗地饮了不少酒,和一帮一起从龙入关的老部下们聊的热闹喝的畅快,最后都是被扶着下去休息。佟国纲佟国维兄弟明白阿玛真正开心的是什么,没有再劝阿玛,他们也也很诧异,然而也是感激那位尊贵的外甥能让阿玛这般高兴,他们谁不明白宫中的太后娘娘是自己阿玛的心病呢。
苡兰看着佟家现在的繁华热闹,回首紫禁城的方向,她需要做的还有更多。
作者有话要说:留言尊心少啊!
26、两年成长
“阿玛,阿玛,兰儿这样可对?”
佟府练武场上,骑着小马慢跑走了一圈的小姑娘在马背上笑盈盈地问着马下二十多岁、温文尔雅正微笑着看着她的男子,小姑娘一身红色的小骑装、红缎的小靴子,骑在枣红色的小马上,笑的时候脸上露出两个可爱的小梨涡,小小身影在落日的余晖下镀上一层金黄。
“不错,兰儿又有进步,手这样抓着,放松身体,再跑一圈看看”男子细心地教导着,指出女儿不足之处。
这对父女正是苡兰和佟国维,苡兰生辰时,佟国维精心挑选了一匹温顺的小母马送给苡兰做礼物,再配上赫舍里氏缝制的骑装小靴子,苡兰终于得偿所愿可以学骑马了。佟图赖和佟国维不放心把苡兰交给摔倒惯了的武师傅教导,女孩子精细着呢,伤着碰着小丫头可怎么办,就在闲暇和沐休时候亲自来教苡兰骑马,三个多月,苡兰已经可以熟练地骑着小马慢跑。苡兰还磨着佟图赖和佟国维要学功夫,这下两人都不同意了,就算是满洲姑奶奶也没个姑娘家学这个的,苡兰撒娇、赌气,最后二人无法,佟图赖教了两套强身健体的拳法、佟国维答应着叫苡兰弓箭这才算罢。
这个时辰的练武场上武师傅和男孩子们已经完成训练回去,父女两个无人打扰,一教一学俱是认真。半个多时辰过后,佟国维看看天色,“兰儿,今儿就到这,不然你玛嬷又要派人来寻了。”从马上抱下女儿,叫过小厮牵马下去,牵着女儿的小手一路走回。
“阿玛,兰儿叫厨房炖了沙参玉竹蚬鸭汤,等会儿您一定尝尝可合胃口”
“又是你从藏书阁找到的那本古书上得的方子做的?”
“是啊,阿玛,那书上写了很多食谱羹汤的方子,女儿跳着合适的让厨房做了,阿玛觉得这些天的汤品用着可好?”
苡兰心里偷笑,空间里有古今未来各式的书籍,记载了太多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食谱只是其中之一,苡兰早就想找法子把这些书中不起眼些的拿到大面上来用,直到一天陪着佟图赖去家里的藏书阁才让苡兰灵机一动,找到法子。佟家祖上虽是满洲出身,但先祖几代人久居汉地,受汉化影响极重,苡兰的乌库玛法、玛法更是满洲早期重臣中及时难得的满汉皆通、文武双全之人,这也是苡兰家支持先帝改革接受汉文化的重要原因,佟家几代人积攒下来也有了不少藏书,佟图赖学着那有学问的汉人样子,在家专门修了藏书阁收藏古今书籍,只是他早年征战、佟国纲又是重武的,家里这藏书阁反倒是佟国维来的最多了,可也是只看了藏书的一少部分,定是不会注意苡兰那出那些种类的书籍的。
苡兰求了佟图赖答应进藏书阁看书,佟图赖这两年也看出来了,这小孙女自小早慧、读书是极好的,孙子辈难有能比上她的聪慧程度的,罗孔阿倒是也是极聪明的,脾气好了可是整人的点子一个接一个让人头疼,不过好生教导必是能成才的,孙女喜欢读书、喜欢骑马也好,他才不信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他要把这唯一的孙女教好,教的什么都学些,教的心胸开阔,教的适合在那个宫里生存,不会再像女儿一样十年一梦才清醒,看当前形势,这孙女恐怕早晚得入宫,既然没办法剁掉,那他就要为孙女铺平道路,去争那最高的位置,让她的路能好走一些。这也是佟图赖为什么下力气培养苡兰的原因,这也只是初步,等着苡兰慢慢长大,要教导她的还会更多。
苡兰如愿进了藏书阁,“凑巧”找着本儿古书,上面有各式食谱,菜类、汤品、点心应有尽有,又找了本儿美容养颜的后世的书籍弄成古书的样子也“凑巧”找着,于是苡兰有了借口让厨房按着书做各种吃食,只是苡兰把大部分食材换成空间里自己种好得,今年春天的时候她就叫人找了蔬菜瓜果的种子种在了空家里,随时都能取出来,又让丫头们按着书中的法子做了胭脂膏子、香精脂粉,苡兰也换成了自己在空间里制好的,毕竟那些是她加了灵泉水用的空间里的鲜花,效果自是不一样,家里人对吃食很是满意,瓜尓佳氏和赫舍里氏对苡兰做出的胭脂什么的更是赞不绝口,到没人质疑那些书的出处,毕竟是苡兰当着大家面从藏书阁里拿出的,只当书籍太多,平日里没人注意这些书罢了。
“上次那个凉栗子乌鸡汤你玛嬷最是喜欢的,你玛法赞过那道粉葛赤小豆鲮鱼汤,阿玛倒是觉得那麻鸭时蔬汤不错,润肺益气”
“阿玛喜欢,明儿让兰儿的小厨房专门给阿玛做,只是书上说那几道汤都是夏天最适合食用的,现在入秋了,兰儿又找了几道秋天合适的,阿玛肯定也会喜欢的”
“还是阿玛的闺女贴心,我闺女专门找人做的,什么汤阿玛都喜欢”佟国维乐呵了,谁家女儿六岁就能处处想着家人,还是他有福气,抱起女儿,高兴地往二房正院去了。
日子继续前行着,过了佟太后生辰,冬至之前,苡兰又得了一次恩典和觉罗氏、瓜尓佳氏、赫舍里氏一起进宫,又见过了玄烨,苡兰觉得表哥又长高了,倒是更爱逗她了。玄烨看到正在换牙的苡兰缺了一颗门牙,一时没忍住笑了出了,惹得苡兰眼泪汪汪不理他,私下里可是说了半天好话,又拿出专门给苡兰准备的白玉雕兰花才算把人哄好了。
宫里太皇太后接了几位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贵女养在身边,大家当然知道什么意思,只是朝堂局势却不是太皇太后能左右的了,四大辅臣甚至满洲大臣都不会让大清再出一位蒙古皇后,只是这皇后人选也不是他们说定就能定下的,好在皇帝才十岁,离大婚还有段时间,暗里争斗只是难免的。
康熙二年就这样结束,康熙三年到来。朝堂上四大辅臣争斗日趋激烈,索尼年老多病,苏克萨哈和鳌拜斗得已经搬到明面,遏必隆还在观望,佟家居中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四人倒是谁也不敢招惹佟家。
“额娘,兰儿刚去看过阿牟了,阿牟很好,书上找的那几道孕妇补汤大夫和嬷嬷们都看过了,道是好的,兰儿已经着人去做了,今儿是淮山黑枣鸡脚汤,书上说它滋补,又能润肤最适合怀孕初期喝了。”
苡兰刚去探望了怀着不到两月身孕的瓜尓佳氏,又亲自去小厨房吩咐煮汤,回来和赫舍里氏报备。苡兰过了七岁生辰,在佟图赖的要求下,已经跟着瓜尓佳氏和赫舍里氏学管家,只是现在瓜尔佳氏有孕,家里中馈都交给赫舍里氏处理,苡兰就在自己额娘身边跟着学习管家,赫舍里氏得了佟图赖和觉罗氏吩咐,要锻炼女儿,就把一些家事交给她处理,自己从旁教导,看女儿处理地井井有条,很是满意。苡兰好歹是当过皇贵妃,以副后身份主持过后宫的,赫舍里氏交给的对她来说只是些小事罢了,她是高兴能更多参与到家里事情,不用再当小孩子了。
赫舍里氏看女儿进度很快,决定教导女儿更多的事情,把管家婆子叫了来,拿了佟家所有下人名单,交给苡兰,指着告诉苡兰这些人的家世背景、在府里任职和亲戚情况,让苡兰明白何人处在何处位置最合适,那些亲属关系又该怎么利用和管制,说完了让苡兰带回去想想,苡兰乖乖地听完,哄了会儿隆科多告退回自己小院。
苡兰到自己的书房,回想着在空家里看到的后世的书籍,那些书有些她能看懂,有些却是不明白,比如她看着类似术数一类的书籍就是难懂的(毕竟苡兰重生了也是古人嘛),也只能放弃,等着以后有机会交给她儿子,那些类似兵书的她改装改装,已经交给罗孔阿和鄂伦岱,说是在藏书阁找到的,倒是没瞒着佟图赖,佟图赖很是诧异扼腕,他后悔没多到藏书阁看看了,老祖宗留下这么些宝贝,要不是小孙女发现,还不知被埋没到何时呢,广济大师当年说小孙女是偏帮家族的运势,可不就是嘛。那些能看懂的,多是医书药书、食谱养人、心理之类的,但她记得有一类书写的倒是对管家之事有用,那个把每个人出生、经历、差事都写到一张纸上、一人一份,对了还要用那书里说的“表格”列出来的方法,到真是不错,要不她自己也在自家试试?那要和额娘怎么说呢?说是自己想出来的,应该可以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再让自己显得更聪慧一些而已,苡兰决定就这么做了,只是把它又改装了一番。
等到苡兰把做好的满府下人的别样详细的名册拿到赫舍里氏面前,着实让赫舍里氏吃惊了一把,她没见过啊,听着苡兰介绍确实这法子是简单明了,感叹自己生了一个太聪慧的女儿,拿着去觉罗氏面前了。觉罗氏表情和赫舍里氏一样,接受了,但是却多了一分担心,晚上和佟图赖说起,佟图赖拿着小孙女制成别样名册,想着人说“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也是担心,让觉罗氏挑个日子带着苡兰去进进香,大师说过孙女是有福之人,她应该是能得神佛庇佑吧。又嘱咐觉罗氏敲打管好下人,不得透露半字出府,他不想孙女这么小就活在别人关注的视线里,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一年苡兰学着管家,继续读书,学习骑马射箭,琴棋书画都开始涉猎,偶尔跟着觉罗氏和赫舍里氏到亲戚好友家参加个宴席,两个月进宫看望一下太后姑姑和皇帝表哥,就这么到了康熙四年。
作者有话要说:怎么又进不了后台了
27、重大逆转
康熙四年二月 ,御史董文骥上疏言辅政大臣任意更易先皇制度不合天意人心,理应改正,朝堂之上掀起轩然大波。后宏文院侍读熊赐履上疏,指出当朝满汉矛盾尖锐,制度废弛。以鳌拜为首的一班子满洲保守派大臣,以顺治帝临终“罪己诏”为由,直指先帝改革失误,要求进一步维护满洲族人利益,打压汉臣汉人。首辅大臣索尼称病不朝,朝堂几日沉默之后,以领侍卫内大臣佟图赖为首,兵部尚书朱昌祚、国史院大学士苏纳海、礼部右侍郎黄锡衮等复议熊赐履之言,支持先帝满汉和睦的政策,佟图赖又授意一些改革派满汉大臣御史弹劾辅政大臣鳌拜专横跋扈、有违先帝辅政遗命,双方激烈辩解、僵持不下。
两年来,鳌拜与苏克萨哈争斗日趋激烈,且苏克萨哈已经略处下风,索尼坐视不理,任由鳌拜势大,鳌拜为人蛮横,势大后更是欺压不服于他的满汉大臣、皇室宗亲,在索尼称病期间甚至出现御前呵斥部员大臣、拦截奏章之事,康熙和孝庄为此都十分恼火。遏必隆左右观望,亦使鳌拜越发得意。佟家军中势力大为扩张,暗里制衡鳌拜,这次更是从暗到明,双方针锋相对,今日你驳我一道奏章,明日我就把除你在军中亲信,依然僵持。
太皇太后看鳌拜日渐放肆,本欲拉拢索尼制衡,奈何索尼三日五日称病,遇事就躲,这次事件又是称病不朝,让孝庄也极为恼火,之前派人转出话欲选皇后,索尼依然抻着没有立即回话,另外三辅臣对皇后人选也是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一时间朝堂之事更加错综复杂。
遏必隆府上,佟图赖没理会遏必隆的顾左右而言他,直接问遏必隆:“鳌拜比之昔日摄政王多尔衮如何?你比之当年的英亲王阿济格如何?”
遏必隆闻言一愣,放下招牌的假笑,认真地看着佟图赖,心里补足他没问出的那句“当今圣上比之先帝如何?”,多尔衮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权倾朝野,最后落得挖坟掘墓的下场,阿济格为太祖爱子,亦是有功与于社稷,结果是赐死夺爵,归根都是染指皇权、和皇帝作对的原因,他和鳌拜不过是辅政大臣,怎比得过那二位的功劳与权势!再说今上自小聪慧,现在虽然只有十二岁,亦是不乏帝王与成人的刚毅果断,有朝一日必定能有太祖、太宗的功勋,鳌拜这样独断欺主,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那他倒是该如何自处?他还是明哲保身些离鳌拜那群人远一些吧。
佟图赖达到目的,又派人联系一些受鳌拜欺压和支持顺治帝政策的宗室皇亲们,这帮宗室皇亲们多是不满鳌拜的傲慢、专权,大有相当摄政王第二之势,好歹多尔衮还是正经的太祖之子、亲王贵胄,他鳌拜算什么东西,把他们这些爱新觉罗家的子孙放在哪里?以前是没人出头,他们也不敢平白得罪四大辅臣,这次看佟家出面和鳌拜对着,等到佟图赖示好很快加入佟家这方。而苏克萨哈势弱,更明白等鳌拜独大时等着他的就是死路一条,早已经不用佟图赖示意就站在佟家阵营。
宫中,康熙陪着太皇太后等在慈宁宫中,去索尼府上的太监回禀,索尼依然没有回话,孝庄大怒,直接摔了手上杯子,“喂不熟的白眼狼,顺治五年,索尼与图赖密谋里肃亲王豪格为帝,本应处死,先帝念其功免其罪责,临终任命其为首辅以大清江山、新帝相托,这等恩宠换来的就是他放任鳌拜横行、和天家讨价还价还如此拿大,真当哀家除了他就没人可选不成?”孝庄是真气啊,笼络索尼本是她的主意,这奴才至今如此拿大,难不成还让她学刘备三顾茅庐不成?
苏麻拉姑见自家格格从董鄂氏那女人死后就没生过这么大气,赶紧上来安抚,康熙也是过来安慰,只是同样脸色铁青,觉得他这皇帝当得实在够窝囊,昨日还在汗阿玛灵前发誓效忠的四大辅臣,今日就是内斗不断、无视君威、各自为私了,他忍了鳌拜御前放肆,忍了遏必隆墙头观望,忍了苏克萨哈不是大体,如今还要忍他汗阿玛最信任的索尼拿大?那他这皇帝还当得什么意思,还好,他还有外家可以依赖,想想佟家现在拼劲全力和鳌拜死磕,再看看四大辅臣的所作所为,康熙不仅想,如果没有佟家如今他又是何等艰难的境地?
“皇玛嬷,别为一起子奴才动气伤了身子,是孙儿无能,让皇玛嬷受气了”劝着孝庄,又道:“既然索尼不识抬举,今日敢如此拿大,明儿指不定又敢要求什么呢,他既是要病着就一直病着吧,前儿佟图赖进宫禀告孙儿,安郡王那边已经联络着几位亲王郡王,还说佟家拼了全力也不会让鳌拜如愿,既这样,孙儿看索尼那边就放下吧,皇玛嬷看如何?”
“既这样,皇后只是暂罢,你汗阿玛不就是先亲政后大婚的?对外就称依先例办”太皇太后看着既有佟家在前,佟家军中势力她也是清楚的,她实在没必要豁出身份和一个无利不起早、不识好歹的奴才妥协了,但是让她松口确立佟家大格格后位她还是想能拖就拖的,一是佟佳苡兰年纪还小,二是佟家已经有一位太后再出一位皇后,她也怕将来外戚势力过大,现在佟家是衷心的,保不齐以后啊,这四大辅臣不就是现成的例子嘛,三是看皇帝对苡兰的态度,她还是担心,这孙儿过于在意这佟家大格格了。
“皇玛嬷,这事儿到如今僵持不下,孙儿又未亲政,还要看您的态度的”
十二岁的康熙已经能明白孝庄的顾虑,作为帝王他也有同样的顾虑,但是私心上他在一开始太皇太后提及以立后拉拢索尼时,心里就既是抵触,他不是小孩子了,每次对那个要陪他一生一世妻子的模糊幻影到最后都会变成那个对他笑的极是温柔信任、露出小小梨涡的小姑娘,可她还是个小孩子,玄烨也挣扎过,但事情真的摆在眼前他才发现他很难接受别的任何女子做他的妻子,只是他是帝王,他必须选择与他最为有利的皇后,他甚至想,他既然不能给他的表妹皇后的地位,那他心中妻子的位子也是以后要留给她的,他会等他长大,让她进宫宠着她一辈子。现在好了,索尼不识抬举,而佟家又是尽了最大力气,连皇玛嬷也不能再说什么,那他就该给她的小表妹争取她该得到的,,以佟家势力作为佟家唯一嫡出女儿,苡兰是一定得进宫的,难道事到如今还让他眼睁睁看着他的小表妹有一天还要向他别的女人跪下行礼?那怎么行。
“皇上说的有理,也要让那帮子奴才看看,皇家不是他们可以任意左右的,安公公,给寿康宫太后传话,令佟府大格格择日进宫陪伴太后”,孝庄还是不松开,选了这个折中的法子,她这个法子好啊,看似承诺实在什么都未明说,看以后情形而定。
康熙按下心中异样,面上不显,知道这是自己皇玛嬷在打太极,只是皇玛嬷似乎也忘了他才是大清的皇帝,他连自己的皇后是谁都做不了主,康熙越来越明白他汗阿玛当年为何执意废后、为何会把多尔衮挖坟掘墓了。
苡兰在空间紧张地关注着,上一世佟家没有如今的势力,太皇太后和皇帝只能选择依靠索尼,哪怕他倚老卖老、拿大做作,到最后太皇太后没办法,亲自登门看望“病重”的索尼,定下其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才让索尼“病愈”出手,只是那时鳌拜已经势大,索尼能做的也有限了,如今这一世太皇太后除了索尼还有佟家可选,与索尼拿大相比,佟家拼劲全力为皇帝挡驾,谁有多少诚心衷心立见分章,太皇太后犯不着再选个给脸不要、还有前科的索尼不是?苡兰再看索尼府上情况,忍不住发笑,这也是那只老狐狸想不到的吧?
索尼确实没想到佟家会很鳌拜拼命相抗,这才敢托大称病,等着能为自家谋取最大的好处,等到他看到佟图赖说服遏必隆、说服安郡王岳乐,他就知道他这步棋走错了,本来是三分病七分装,这下一着急真病了,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等到太皇太后最后一次派人去他府上,他根本无从知道,索额图力主马上答应太皇太后所说,可是他现在还不是“权相”,生母又是个卑微的,家中兄弟根本不屑听他的,主张等索尼醒后再做决定,索额图无奈,等索尼醒后知道一切都已是定局,来不及骂子孙无能又晕了过去。
佟家接到太皇太后旨意,忙着为苡兰收拾东西准备进宫,佟图赖暗叹太皇太后老狐狸,只是这不过是开始,以后的朝堂局势会更复杂,佟家还要做的更多啊。佟家女眷不理会朝堂之事,她们现在关心苡兰小小年纪在宫中如何才能过的好些,觉罗氏、赫舍里氏甚至快到日子临盆的瓜尓佳氏都是忙着向苡兰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