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起波斯湾-第4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就代表了一件事——华夏人的中国心!
第十一卷 实在不懂事 第150章 有一个祸患
“即便最黑暗的夜里,如果你有一直追随着自己的心,那么你就能寻找到自己的方向!”
赵伏波看着黑暗之中的大海,心中的激动是难以压抑的,他就要回向济州岛。距离“华夏故土”越近,他的心就越难以沉静下来。
“汉武…A/F”级战舰靠近船头处,有一座可升降的瞭望塔。此刻赵伏波他们都在下面甲板上,用望远镜向外远远的观察。探照灯全开,让战舰附近的海域被照得通亮。
夜间的全速航行那可不是闹着玩的,18节是32公里的时速。虽然算不上太快,但倘若遇到了礁石的话,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此刻赵伏波所在的旗舰周围,有着大量其他战舰,他们保护着一队“大鲸…F级快速运输船”。
越是向北,天气就越凉爽。当然还不到穿毛衫的时候,但也已经比热带方向的温度低得多了。站在夜间的甲板上,风吹在身上变得相当凉爽。
这样连夜的赶路,实在是不够安全。全此刻的局势,却越变越让人难以接受了。此刻已经是1251年残冬将尽即将春暖花开的时节,倘若赵旭那边的哈桑军师与贺齐传来的消息未错的话,恐怕蒙古人已经平定了内乱,此刻已经集结起来大军打算入侵大宋了。可恨大宋朝廷方面,已然不再当蒙古人是敌。甚至朝中有人又在吆喝,攘外必先安内。
“哼,蠢猪一样的东西,真的给了蒙古人土地,他们壮丁愈多,财帛愈厚,难道朝廷里的那些狗官没有一个人懂的吗?”
因为心中有事,赵伏波率领着来自加里曼丹岛的震虏军前往济州岛。原本如果需要的话,他想带骁骑军在长江以北作战,无论如何不能让蒙古人大量屠戮“华夏帝国”的百姓们。但如今大宋方面对济州岛贼心不死,倒使得赵伏波不能放手做事。
跟随在赵伏波身边的是穆克,他是“华夏军”里,与魏臻一级的军官。如今赵伏波让他独当一面,倘若说情况真的坏到要自己率军出征抵御蒙古人,那么济州岛以及益州部分的事情,就需要有一个高级军官来协调。如果战争暴发,那么济州岛方面的军事力量就要能够协调运作,才有保障整个地区的安全。
当然,除过他之外,这晚上的甲板上倒是热闹非凡。看来不喜欢睡觉,而是喜欢在夜间出来活动的人实在是不少。除过穆克之外,还有朱莉安娜以及夏琳、菲琳、安杰丽娜。她们三个倒是一直跟随在赵伏波的身边,怎奈赵伏波的心中因为局势而变得焦急,根本上顾不上那些事情。
“我说陛下,我懂得你的意思是要保境安民。但我们干什么不直接拿下临安,然后再名正言顺的保境安民呢?”
说话的是肖红妍,此刻走到哪依然不忘背她的包。见到赵伏波,依然也是要“剥剥龙鳞”的。此刻已经嫁给穆克的她,原本该守在“华夏岛”上的豪宅里,但她可是个奈不住寂寞的急性子。有这么好的机会,能“剥龙鳞”自然是一种要赶来。原因很简单,她是华夏岛诸多报纸之中,最成功一家的当家记者。
赵伏波发现很糟糕,他刚刚说了一句话就被人抓住。照旧,这样的事情只好推给穆克,谁叫他是肖虹妍的老公,老婆这么放肆一定是他没有才好的缘故。
“穆克,你回答他,这是命令!”
此刻的穆克的确要令人刮目相看了,虽然他已经不再只是四个字、四个字的向外蹦。不过好转的情况实在不大,下面是他的回答。
“拿故土,有负担,军队装备完!”
肖虹妍一看赵伏波又拿穆克来顶缸,自然不能轻易饶过他。只是此刻的赵伏波,实在是没什么话好说。根据从济州岛传来的消息,眼前的情况已经变得相当麻烦。
整个情势,就像是穆克说的那样,拿下朝廷就要立即背负上整个大宋。早已经让狗官们剥削的极度贫困的百姓,以及早已经千疮百孔的国家,都需要更多的金钱以及实力才拿得起来。
为此整个“华夏帝国”所有的企业都在开足马力生产,虽然已经屯积了大约有5年的那些压缩和罐头食品,但面对极度贫困的整个大宋,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倘若要在建设的同时还要进行战争的话,那就更不是容易的事情。
因此,锡兰明珠行省的建设有了眉目之前,以及新军训练的有了眉目之前,立即就打掉临安并获得整个大宋的控制权,对于“华夏帝国”是不利的一种局面。当然,这会让大宋的百姓们受更多的苦,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唉,还是发展的太慢,我们需要的东西还差得多呢!”
“华夏故土”的重要性,也让赵伏波来想的时候,不得不多加此小心。毕竟这是一个2亿人口的大国,不似“华夏帝国”所有的人口加在一起不过几百万而已,距离完全控制一个2亿人口的大国,那绝对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困扰着赵伏波,那就是济州岛上,有个放弃了蒙古公主身份的月烈。她给她父亲亲王忽必烈的信,此刻还没有得到回复,那么这件事该如何处理呢?
当然,只要亲王忽必烈愿意按照蒙哥一族的作法,他们去罗斯还是去钦察,赵伏波都没有意思。唯一就是入侵过大宋的人,必须被全部除掉,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在一旁的肖虹妍因为不满意而在喋喋不休的说个不停时,赵伏波的心中想到这样一个可能。
“也许他总要吃过足够的亏之后,才会明白该如何选择吧。而且要不了1~2年的时候,我就有力量把你们一次性全都清除掉!”
说起来还是孛儿只斤·班秃与赵旭,他们这些出卖了机密的人造成的麻烦。原本蒙古人只有单发火枪的时候根本不足为虚,而赵旭此刻的军队,却已经有了连射火枪,说起来他渐渐的已经成了一个不得不关注的祸患了!
第十一卷 实在不懂事 第151章 我也很无奈
“可恨几次都让他跑了,不然的话……!”
当年在勃撒罗,倘若不是阿扎姆·突兰沙苏丹的手下没有围住赵旭,倘若当时在木刺夷山的时候……总之两次没有抓住赵旭,倒让他制造火器的本领一直在发展。纵观整个情况来看,这也是件无奈的事情。
赵旭与赵伏波兄弟二人势同水火,赵旭为了求得自保,看过赵伏波的发展过程之后,自然是想要发展那些武器的。而作为敌对势力的蒙古,自然也是要与他勾结的。因为他们最终,都不得不面对“华夏帝国”完成了武装的华夏军。
结果虽然是一定的,但事情总会有一个发展过程。
如果说赵旭与蒙古人,就好像跳蚤那样令人讨厌,那么大宋朝廷,糊涂、混蛋到令人目瞪口呆。
据来自临安城中特工的消息,大宋朝廷上的以宰相谢方叔和参知政事徐清叟为主的狗官集团,正在进行着这样的讨论。他们也听到了蒙古人可能借着残冬将尽之前发动进攻,但他们商量的却不是如何抵御蒙古人的进攻。相反大宋朝廷上的许多官僚,他们的目标却是济州岛。
这件事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这些官员们将来的去向中所形成的结果。因为《华夏律》里的许多规定,尤其是关系到叛国又或者其他有巨大民愤的事情,在知道或者应当行当《华夏律》的时候,就必须停止并且自觉按照《华夏律》的规定来处理。至于说面对《华夏律》不执行的结果,那就是狗官们必须要面对那自古最艰难的事情。
——自古艰难唯一死!
恰恰是这样的消息,让他们使用包括了收缴、盗版以及悄悄通过华夏帝国的商人们采购,以及等等的其他方面的手段,把《华夏律》弄到手中。一些人都看得出来,曾经做过的某些事情,已经到了要被绞死程度。胆战心寒之余,他们当然会设法进行抵抗。因此策动大宋的朝廷,对于将要夺得皇位的人发动进攻,就成了不二的选择。
除过刚刚提到的事情之外,更多的人,也包括一些士大夫以及高级地主之类人物。他们看到在将来,没有什么刑不上大夫之类的规定。甚至他们的地位,都要与“人人生而平等”的庶民们一样时,他们反抗那是必然的选择。
因此,他们的组织起来更多的军队,目标却不是蒙古人。想要他们抵抗外族的入侵,他们却要先消灭掉济州岛。然后才会再谈抗蒙之事,至于这让多少屁民,以及那些胸怀“中华民族”的人失望,则在所不计了。甚至有又人在说,私下对蒙古称臣议和,同时割让长江以北大片土地,每年还得进贡白银20万两、绢20万匹。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一下,是什么样的人在兄弟阋墙可以打的鲜血淋淋而又尸横遍野。但在面对国家被入侵百姓受凌辱的时候,往往就会想到求和、割地、和亲、赔款?且不论这些政治手腕的意义有多大,会让国家失去比战争失败更让人难以接受的公信力,同时也会让所有人失去凝聚力。
这样的手腕,或者可以换来一时的安稳,但这样的求和伎俩用过一次、两次三四次的时候,就好比一块风雨了百年的大粪,狗都不会去吃。
那么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一直保持强有力的前提是什么?答案唯一,科技发展!无论现在、过去、未来,这都是一个明智的国家和政府,应该唯一应该追求的事物。
此刻大宋的狗官们,面对“人人平等”这一科技发展最基本的基础时,他们想到的绝对不会是这样的定义会给整个国家、民族带来什么样的发展。他们唯一感觉到的,就是将来在《华夏律》的管制下,他们不能再为所欲为,不能在欺男霸女之后,不受法律的制裁。
这应该算是大宋的,既得利益者的反抗。那么可以肯定,在不远的将来,“华夏军”完成训练与武装之后清除他们的时候,与他们谈判的唯一对象就是大炮。
生或死的选择,很简单也很残酷。虽然自古艰难唯一死,但当他们把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利益扔到一边的时候,他们还是去死的好!
“汉武…A/F”级战舰18节的速度,让女人们的发丝飘浮起来。虽然这是在夜里,但在并不黑暗的甲板上,依然能够清晰可见。
“诸位,我看我们还是回舱睡觉吧,想来明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济州岛就已经在望了!”
说到“济州岛”,来的这些人在新加坡听到的消息是,这里有着更加大宋化的建筑。虽然对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但共同效忠于“华夏帝国”的人们来说,他们知道那是他们用生命来维护与建设的东西。因为这样的想法,“济州岛”越来越近,也让赵伏波这样,流浪在外多达26年的人,有了更多的期待。
“陛下,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
当赵伏波拿下望远镜,打算回舱睡觉的时候,一直等在这儿的肖虹妍迎上来。看得出来她是一个执著而又优秀的新闻人,对此赵伏波除过佩服之外,更多的还是佩服。
“好吧,我就说两句。华夏军够犀利,但我们的数量太少。另外,如果现在占领临安,明天清晨我们面对的就是2亿贫困到极致的人,到时我们是进行全力的建设还是对蒙古人进行全面的战争呢?有的时候,大炮和黄油可不能兼得!”
赵伏波只要敢张嘴,消虹妍自然就一定敢于记录,并在随后给他发到报纸上去。看着她在海风吹拂之下,低头急书的模样。赵伏波叹息一声,摇摇头。
“唉,我也很无奈,可是天下谁知道国会里的那些混蛋们,在他们来看现在就背上2亿人口,华夏帝国很有可能会被这些人口拖垮,可他们难道不知道,那些狗官与朝廷里,到底有多少金山银山呢?”
第十一卷 实在不懂事 第152章 要尊重学者
“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2—451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平民的努力下,古罗马编订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公布于罗马广场。但他主要由贵族编制并为贵族利益服务,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面对在楼梯式座位上,坐着的大量学生。黑板前面的老师讲的是声嘶力竭。但从他讲课的神态之中看得出来,这是他最喜欢的工作。只是不知道是对于学生们,还是说对于那些他所讲述的《法治史》课程。
这里是济州岛上的大学,如同在“华夏岛”的大学,这里一向挤满了对于未来拥有着希望与憧憬的人。学分制、自由选课,通过大学的基础测试就可入学。
这些规定就让济州岛的大学立即变得人满为患,而且因为工薪阶层的加入,所以整个大学不得不适应整个社会的节奏。每天四班倒的上课,这让那些没听太懂又或者说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来上课的人,把教室里挤得满满登登。
虽然这些大家是宽进严出的方式,但管理更加严格。比方说,在课堂上虽然可以提问,但讨论却必须要得到讲课的学者们允许。而且处罚也非常严厉,比方说上课在说与内容无关的话题。那么就会被赶出教室,而该门的学分得要从零开始。对于憧憬着美好生活的人来说,这绝对是最严厉的惩罚。
因此他们在上课的时候,都非常、非常认真。而且讲课的老师,都是来自“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里院士,那绝对是最高级的学者。当然,讲课的学者与专门研究的学者,又都是不同的级别。
但倘若任何一个学生通过院士的申请,成为“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里”的院士。那么他们会立即得到那些专门配备给他们的警卫、营养师、仆人、司机与配备的马车。而且在“华夏帝国”别指望国家给任何官员配备这些人员,他们唯一能做的是自己掏钱去雇佣。
院士的来源之一,还包括一些在发明上有天赋的人。他们也许不擅于发现什么新的理论,但他们能够用已经有的理论来创造出别人创造不出来的东西。在“华夏帝国”里,这同样是要受人尊敬的,也同样会得到国家福利。
与院士们终生制不同的是,一件发明根据“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的评级,得到国家福利的时间是有限的。当然倘若他们能够不时来两件发明的话,相信一生他们都会过得轻松而又幸福、美满。甚至因为发明的数量,国家福利的等级与数量同样会大幅提升。
除过学者之外,还有个人的人群能够得到部分这样的待遇。比方说,一个士兵为国家战斗而残废之后,他们将集中生活在疗养院里,战死者家里的老人有资格申请政府配备仆人。但没有任何一个阶层,能够如同院士们那样获得全部的国家福利。而且在“华夏帝国”里,院士们是所有人必须尊重的人群。
从这一点上来说,“华夏帝国”对于科技的追求是不怕投入,也将永不停息的。毕竟那些“暴利企业”的100倍的利润给了他们足够的金钱。也正是在于“华夏帝国”皇室不遗余力的促进科技发展,大学之中作为这种生活的开始,永远是人满为患的地方。
晴虹这时奉已经与他订过婚的曼弗雷德的要求,到这儿来叫月烈。大学是她所熟悉的地方,这里也是奇装异服最多的地方。有穿着全套新宋装的人,手里还拿着把大扇子,也有穿着西装革履的新潮人士。至于姑娘们的服饰,虽然离不开桃红柳绿,但样式却已经各奇百怪了。
晴虹这时已经穿上了军装,墨绿色的军服,配备着黑色的贝雷帽,让她显得英姿飒爽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美丽来。许多男生们的眼睛离开了白发苍苍的院士,目光落在晴虹身上。
多半都在想,倘若他们获得成功的话,那么这样等级的美女,也会是他们可以得到的猎物。“华夏帝国”美女为何多不必说了吧,但那种即有学识又有事业,甚至还有不错美貌的女人,相对于男人们永远不会嫌多。
只不过在“济州岛”上的美女们多是纯正的东方人,虽然也有些西方美女来,那恐怕都是学有所成的管理者。就像是东方美女在“华夏岛”受到欢迎一样,那些来自西方的包括阿拉伯帝国、波斯的美女们,在“济州岛”上深受欢迎。
教授转过脸,看到晴虹他皱皱眉表示不欢迎。这个川妹子在课堂里最大的特点就是牙尖嘴利,据教授看这丫头迟早都会在法学上取得重大的成就,从而挤进院士的行列。
不过他并不打算替“华夏帝国”的国库担心,他只是停下了他刚刚声音洪亮而又极为内容丰富的讲授。稍稍低下头,眼睛从眼镜上方看着晴虹。
“呃,抱歉教授,打断了您的讲授。我因为一些突发的事件来找您的一位学生,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允许。”
在“华夏帝国”也许你可以和一个官吵一架,如果气急了还可以把他告到绝对不会向着他的法庭上。但在华夏帝国有一类人绝对不能得罪,那就是享受国家福利的人。尤其是院士们,与院士们发生冲突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别说暴力冲突,就算是语言上激烈一些,也很可能会被法官罚去半年的薪水。
但反过来,院士们向普通人发火,他们则只授受“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的处罚,甚至这种处罚还要得得到皇室的批准,否则不允许处罚。
晴虹今天没有辩论,显然上面讲课的教授悄悄松了口气,只是向绰号被称为“小辣椒”的晴虹歪歪头。晴虹心中松了口气,她终于算是完成了未婚夫曼弗雷德的交待。
“月烈,那个人他来了!”
第十一卷 实在不懂事 第153章 那个人来了
“那个人来了!”
对于月烈而言,那就仿佛是一个晴天霹雳。她早就知道“华夏帝国”的皇帝要来这里,虽然此刻“华夏帝国”皇帝的实际到来时刻她并不知道。但她清楚,那个“皇帝”到来的时候,她的命运也许就将被决定。
因此一听到这个消息,月烈原本常常会吸引男生们,带着一抹健康红色的脸上立即就失去了血色。
她曾经细致的想过这件事,而无论她如何想,这者件颇让人痛苦的事情。她可以放弃公主的身份,但她能够看着父亲蒙古此刻的监国——亲王忽必烈,因为入侵“华夏故土”而被砍掉脑袋吗?乞求“华夏帝国”的怜悯,这是可能的事情。倘若她的父亲能够完全投降,那么特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以自己父亲的禀性,这可能吗?
但如果不无条件投降,那么“华夏帝国”绝对不会饶过入侵“华夏故土”的任何人。就算是金已经亡国,就算是辽也没有了踪迹,但入侵过的人还在,还有些入侵过的人,成了蒙古的官。这些人,华夏帝国绝对不会手软,都会拉出去绞死。
作为“济州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她知道,“华夏帝国”对于侵略者的杀戮,那是明明白白的写进了《华夏律》的。而且他们不仅仅追究国家的责任,同样会在消灭了侵略国之外,还把他们所有的侵略过的军官、士兵,赞同侵略的所有文官,全部都杀死,并且没收他们家所有人的财产,作为对“华夏帝国”的赔偿。
这是“不姑息任何侵略华夏帝国的国家、个人”的法律原则的具体应用。在这一原则之下,相信在将来所有的人听说是要入侵“华夏帝国”的时候,甚至他们的士兵本身就可能因此而直接溃散。
至于说对抗,在“济州岛”上呆了这么久的她,早已经放弃了那样想法。因为根本不存在对抗的可能性,按这里的人所说的,那将会是人与上天的对抗。而且对抗之后,还不会取得“华夏帝国”的原谅。
当脸色苍白的月烈离开教室的时候,她隐隐的听到教室里那个白发苍苍的教授,还在为了所有心怀憧憬的人,讲着他的法学课。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脚步在安静的走廊里响起来,在这儿还能够听着讲课的声音。听着教授的声音,月烈眼睛一酸。
在她心中,她已经距离自己的希望越来越远。她的心中曾经有着朦胧的美梦,而且她一直在为了这个美梦而努力。她为此放弃了蒙古公主的身份,同时她在努力的在法学院之中学习。甚至她也期望如同身旁的晴虹那样,身上穿上军装戴上军帽,然后成为曼弗雷德的助手。
可是此刻所有的希望,都像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它禁不住冷酷的阳光照射,甚至小小的一阵微风扫过,也会让它立即破碎。此刻月烈脸上的苍白,就像是冬天雪那样,完全盖住了她脸上本来的颜色。
在她身边的晴虹,除过穿着军装之外,还穿着与礼服相配的,带有厚跟的皮鞋,这与作战服里配备的战靴完全不同。当她穿着这身军装的时候,走在“济州岛”的大街上,会吸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
“华夏军”是令人羡慕的工作,同样军队也急需大量的军人。但由于此刻整个“华夏帝国”依然是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的政策,最少国会一直讨论的是关于机械生产又或者说工人福利的问题。对于战争,那距离“华夏岛”上国会的人相当遥远。毕竟,此刻“华夏帝国”的整个疆域里,仅仅除过“华夏故土”之外,并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威胁,因此征兵工作进行的速度并不快。
“希望这次陛下到之后,能够让这件事快些吧。华夏故土的问题不解决,终究不是个办法!”
这是军人们的想法,但并不是商人们的想法。尤其他们的产品,此刻已经能够进入“华夏故土”,因此尽管商人们中也有许多汉人,国会里的宋人也占据了大约2/3多数,但为了自己的荷包,他们还是不愿意现在就进行解决大宋进行的战争。
基本上原因也能够理解,就是他们并不想在没有准备好时动手。倘若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他们就会希望迅速的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那样的结果不会或者只会较小的影响到他们的生意。
这些事情在报纸上争来争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心头。
晴虹在享受着他人羡慕的目光时,她注意到月烈的模样。她的包被抱在怀中,脸上带着苍白的颜色,甚至眼睛之中也包含着泪水。
“天哪,她怕的要死!”
看着月烈的模样,晴虹的心中充满了怜悯。这与对蒙古人的国仇家恨不同,眼前不过是一个放弃了公主身份,只想在“华夏帝国”追求自己未来的姑娘。只可惜她不得不在亲情以及忠诚方面进行选择,相信如果可以的话,她宁愿付出一切。
“月烈,你也不要太过于担心,相信陛下最早能够同意让蒲少和曼弗雷德他们来拿主意,那么这一次他一定不会为难你!也许说不定,他一高兴的话,还会替你和曼弗雷德赐婚呢!”
晴虹明白,眼前的月烈与的曼弗雷德之间的关系,甚至月烈在大学里的费用,都是曼弗雷德支付的。她刚刚所说的,无疑是最好的结局。然而事情会如何发展,却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事情。
“谢谢!”
月烈说这话的时候,只是颤抖的嘴唇发出的一点小小的声音。显然对于那个最好的结局,还未来自己父亲最糟糕的结局,月烈还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相信面对自己父亲的结局时,任何人都不会做好什么心理准备的。
低声道谢之后,月烈的眼睛看向车窗之外!
第十一卷 实在不懂事 第154章 只是件小事
月烈看着窗外的,那带着某种绝望的神情,一直持续到了他们来到海边的,那样前往军事基地的大道上。从宽阔的主干道上,难免看到不远处的军港。
那时停靠着25艘战舰,月烈分辩得出来。它们仿佛与“汉武”级战舰有些相似,但它们没有了风帆。而且最上层的甲板上,有着一个向后开口的烟囱,船的前面也有了瞭望台。在它们附近,还有着大量的像是“大鲸级快速运输船”一样的船舶,它们同样已经没有了风帆。
这是月烈吃惊并且疑惑的,“汉武”级战舰与“大鲸级快速运输船”那是最常见的船舶。尤其是“济州岛”这需要停靠船只来提供材料、输出产品的地方,自然船只的数量就更多。
但这些改变了船只,它们已经与月烈所知道的完全不一样。正当她惊讶的看着的时候,一旁坐着的晴虹也终于松了口气。因为当月烈吃惊的时候,大概把其他事情暂时放在一边。那么这就是一个改变她心情的机会,毕竟两眼含泪,面色苍白会给那个皇帝陛下留下不好的印象。
“看到了月烈,那是装备了我们第一人燃油蒸汽机的战舰。我们华夏军在将来不会再担心没有风,又或者说会担心逆流而上会受水流此次或者说没人拉纤而影响!”
晴虹并不担心,自己把这些事情说给月烈听有什么不妥。一来月烈无法离开华夏岛,就算离开恐怕也只能去“华夏帝国”其他的领土。另外,“华夏帝国”并不担心自己的科技会被泄露出去,因为掌握着“盟国”科技研究,同时又让他们成为神权至上的国家,量他们也没有能力来研究这样的机械。
同时,不断暴露出一些科技给别人看也有相当的好处。原因在于,给他们设定一个目标让他们去追,而“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的研究,肯定早已经前进了不知道多少步。就好比当年美国泄露一些关于太空研究的计划,就让苏联坠入一个被拖垮经济的圈套里。
“这些军舰会变得更加强大,我们的华夏军……!”
月烈叹息了一声,这就是她一直认为,蒙古永远也没有办法与“华夏帝国”对抗的原因。因为“华夏帝国”出现的那些“科技含量”相当的产品,它们的价格在对外的时候,往往都是天价。就像是大宋此刻开始设法禁止“济州岛”的产品入境。但当官员们走私之后,这些产品的价格暴涨,一算账算账没赔,商人们反而还赚了。
她的话没有说下去,但当她想下去的时候,除过担心之外就是更加担心。原本“华夏军”的力量就让人感觉到无望,此刻有了这些厉害的军舰,恐怕他们会变得得加厉害。如果不是此刻他们的数量还不多的话,那么别说蒙古,带同他们后面的罗斯加在一起,都不会是对手。
“是啊,月烈,咱们的华夏军会越来越强大。而且我还忘了给你说了,那个陛下不像是我们想的那样。”
这还是曾经在家里的时候说过的笑话,虽然赵伏波的形象对于蒲金书与曼弗雷德都不是什么秘密。不过这几年过去,会变成什么模样还真不一定。倒是女人们都想象,此刻的赵伏波应该有一丛威武的大胡子。而且肚子十有八九因为喝酒和胡吃海塞而比较大,最重要的是他会满面的威严,一双眼睛就能吓破别人的胆。
“陛下……他……他是什么模样!”
此刻月烈才感觉,自己真的该多问问。心中就算是害怕,那些事情却也难以逃避。也许现在多掌握些信息,对于一小会之后的会面,有所帮助也说不定。
“他呀,他没有胡子,而且看起来也没有什么架子,好年轻的模样。你知道他见到蒲少的时候,居然与蒲少牛拥抱在一起大喊大叫。听说他们已经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