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张三丰-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行知天下

【由文下载网(。。)整理提供,版权归作者和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第一章 庄周梦蝶 一朝梦醒为三丰

=========================================

君宝从模模糊糊中醒来;直觉得全身发冷;头脑说不出的难受,他想摇摇头清醒一下,却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

“哎呀!怎么搞的,难道生病了?!”君宝郁闷的想,“还是太困了,那就再睡一会!”。恍惚中一只温暖的大手放到君宝的头上;接着便感觉好像泡在温泉中一样;全身细胞都觉得舒适和放松,连意识也慢慢放松;以后便又什么都不知道了。

再次醒来;首先映入君宝眼帘的是一个少年的和尚;细长的眉眼;眼睛倒是黑漆漆的透着伶俐。正坐在床边不知在想什么;然后便是朴素的一房间;屋里摆设极其简单;仅一桌;上面供着一尊释迦摩尼像;佛像前面还燃着檀香,房间里面弥漫着幽幽的檀香味道;再加上他现在躺着的禅床;便别无他物了。

此情此景让君宝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记得他是在家中午休啊,这是那里啊?他张张口想向那小和尚说话;却令他更惊讶的事情出现了;他发出仅仅是咿咿呀呀的童声。不提震惊中的君宝,这声音已经打断了小和尚的沉思;他“呀”的一声站起身来;带着惊喜的双目紧紧盯着君宝;嘴里惊喜的嘟囔着;〃醒了;醒了〃;然后便飞奔出去;边跑边叫道;〃师傅;师傅;那个小宝儿醒来了!师傅……〃

此时君宝也从震惊中醒来,了解了一下自己的状况;不由的一阵苦笑。此时的他已不再是二十几岁的青年;而是变成了一个几月大小的小婴儿。

“见鬼了,莫非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奇异事件,还是我正在做一个逼真的梦”,一时间,君宝又呆呆的陷入了恍惚中。

不多时,小和尚便又回来了;不过还带来了一个面目清古,长得慈眉善目的中年和尚;应该就是他方才喊的师傅了;还有另外两个和尚,一个二十多岁、方面大眼的青年和尚,一个是身材瘦削、大约十几岁的小和尚。这时大和尚已满脸惊喜的走到君宝床前;用一双充满慈爱的双眼看着他;见君宝正双目呆呆看着前方;便向他笑了笑;笑容中透着无比的怜爱,使本来慈祥的面孔更生光彩,仿佛一尊佛了。

他伸手放到君宝的额上检查他的情况。片刻;他收回手,点头微笑着道:〃还好;已经不烫了;以后应该没有危险了。〃

接着便听得周围几声重重的呼气声,却是周围几个和尚长出了一口气,脸上严肃的神情都放松了;一个一个都眉开眼笑起来。那个青年和尚还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佛祖保佑!〃

接着那慈眉善目的中年和尚吩咐那个青年和尚去膳食院取一碗热粥来;并细心的叮嘱别忘了带个汤匙。说完他又将手放到君宝的头顶;接着君宝又感到一道熟悉的暖流从头顶开始,往全身流走;直到四肢;然后又回到头顶,如此反复。他又一次体会到了那种泡温泉的感觉,只觉得全身说不出的舒畅,不觉又有了困意。可惜旁边那两个年少和尚可恶的不断捏弄他的脸;让他不能够欣然去和周公话家常,对此,他所有的反抗也仅仅是口里的咿咿呀呀和手脚无力的舞动罢了,不过这些更增加了二位的兴致了。

〃师傅;你瞧小宝儿他一点也不认生;也不哭闹呢。〃瘦削的小和尚闪动着异常灵动的眼睛说道。

〃师傅;等小宝的病好了以后,我们是把它送给山下的人家养着呢;还是就在我们这里阿----〃细眉细眼问道;眼睛里却是充满了期待。

〃佛度有缘人;既然佛祖将它送到我们这里;并能奇迹般将它救回来,这就是和我们有缘;以后不妨就把它养在这里吧;不过以后你们几个可要照顾好他了!〃老和尚微笑着确定了君宝以后的生活。

两个小和尚异口同声:〃师傅放心。我们一定照顾好小宝师弟!〃

不久;青年和尚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羹汤回来了;慈祥的大和尚又亲手给君宝喂汤;一旁的两个小和尚还忍不住热心的帮忙;

〃阿--小宝儿,张开嘴;对对!〃

〃好;就这样;小宝儿真乖啊。〃

君宝心中不禁对他们的言语无奈的讪笑。

但此情此景;却又让他真的仿佛回到了幼儿时候;承欢于父母的膝下,撒娇于妈妈的怀抱,恍然间眼睛朦胧了。大和尚还以为是羹汤太热烫着他的缘故呢;于是连连吹着汤匙里的热汤。

吃完饭不久,困倦袭来;君宝又不觉睡着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君宝终于了解到;现在正值南宋时期,而他正身处少林寺中。原来自己原为山中一弃婴;寒冬季节;北风萧萧,正值生命垂危之际;幸运的被师傅捡了回来;设法救下小命。身边的小包裹里有父母留下的名字:张君宝;生辰:腊月初三辰时。

师傅法号觉远;负责寺院藏经阁的一些事务。其他三位师兄自然是帮着师傅在藏经阁做事。细眉细眼的的是三师兄灵松;瘦削大眼的是二师兄灵石;青年和尚是大师兄灵虚。

刚刚知道自己穿越古代;并且还是张君宝时候;着实令他吃了一惊,

“我不会就是一代大师张三丰吧?!”

不过不久之后,他也就释然了。毕竟自己如今还太小,以后有足够的时间安排自己的人生。但不管怎样;再世为人;不能再象上辈子那样;浑浑噩噩度日,为三餐忙碌,做生活的奴隶,虽不一定要像历史上的张三丰那样,创出流传后世的太极神功,并创立武当派,但至少要做敢作敢为的血性男儿,坦坦荡荡的度过每一天。应该坦然面对人生;做到任何事情问心无愧。不过现在说这些都还太早;他自己还是一个连说话走路都不会的婴儿呢;除了尽可能多的了解这个时代的信息外,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吃;好好睡觉;好好享受生活;健康的成长,享受被无微不至的照顾的生活。体会这种被幸福包围的感觉。

山中无岁月;忽忽已两年;其间君宝学会了说话走路;更在师兄们的带领下看遍了少林风光。。君宝盘膝在达摩洞面壁;并向大众发下大愿:只有大家支持我,我一定要创一番可比达摩的业绩,太极,武当,统统搞定。

这正是:庄周梦蝶悟大道,一朝梦醒为三丰

------------------------------------------

下面是本书中少林寺的一些简单说明:

少林方丈:玄法大师

戒律院首座玄肃大师

达摩院首座玄寂大师

菩提院首座玄空大师

少林自方丈往下分为三大内部分院;各分院各司其职。具体如下:

戒律院负责寺里僧人日常工作,主掌赏罚;

达摩院负责寺里众僧人的武术修习,还有江湖上的一应事务;

菩提院负责寺里僧人的佛法修习和其他佛法寺院的交流。

觉远师徒便隶属菩提院之下。

-----------------------------------

特此说明:

本小说纯粹是使用借鸡下蛋或移花接木的写法。里面的任务名称设置,可能和金庸小说有冲突,象少林僧人辈分的问题(幸好是小说)。希望大家不要太计较啊。写作的目的一是完自己的一个武侠梦想,二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吧。里面当然有很多情景会借鉴金老侠,所谓站在巨人肩膀要看的远一点。好了,不多罗嗦了。第一次发东西,写得不好,大家不要板砖待之即感谢了。

下面部分是凑字数的啊!

金庸武侠小说中出现过的少林辈分如下:

玄(109X年)、慧、虚、空、(止)、……、苦、……、天(126X年)、无……渡、空(135X年)、圆、……、方(1500年左右)、国……、妙、普(163X年)、晦、澄(168X年)、净、华、天(175X年)、大(176X年)、元

其中“天”、“空”两个字都重复使用过。

像觉远、缘根等都是属于没有地位一类的下等僧侣,不在诸辈当中

因此上面的人名都是我随便取的,可和少林的长老什么的辈分没有关系。

----------------------

马上新年了,祝大家新年愉快!生活顺利。马上新年了,祝大家新年愉快!生活顺利。

第二章 悠悠童年逝 楞伽现九阳

寺庙的生活是美好而悠然的。

檀香弥漫的少林显得宁静而肃穆,晨钟暮鼓中,君宝或看师兄们习武,或看山间烟岚,或静对佛像,或听师傅讲禅。时光就这样如流水匆匆逝去。

闲暇时间,他也常常运转体内的真气;自头顶百汇而下,沿着经脉一路到达四肢末端,而后又回到百汇。这是师傅以前为他检查身体的时候留下的真气运行路线。君宝虽不明其意,却也知道是好东西,并且运行之时,全身说不出的舒服,如沐春风,所以也就一直坚持修炼下来,最后形成了习惯了。

这种修炼也确实得到了回报;两年来他再没生过什么病,且身手也相当的灵动,小小年纪,爬树登山轻松自如。

三位师兄好像都没有学习高明的武功。他们除了要照顾君宝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打扫藏经阁和管理藏经阁图书。大师兄明显受师傅的影响;喜欢读书;不好武功。而二师兄和三师兄就由于年纪轻正值好动的时候,相对的喜爱运动,每天都要练习一阵拳脚。

此时正值春夏之交。这日早上起来,君宝跟着三师兄,先活动了一番,练了一阵拳脚,身上微微出汗方才停下,迎着飒爽的山风,望着满山青翠,不由得神清气爽。之后和三师兄一起往膳食堂走去,刚到食堂外面,就听到里面相当吵闹,两人好奇的走过去,却原来是食堂的和尚在打架,几个人围着一个圈,正拳打脚踢一个的和尚,那和尚躺在地上,双手抱着头,蜷曲双腿,佝着身子,任凭拳脚加身,竟然也不怎么喊叫一声。

君宝拉拉师兄的衣服,灵松会意,喊道:“慧明师兄,早饭好了没有?”

看到有外人来了,他们也都停下手来。从中走出一个胖胖的和尚,便是那慧明了。

他嘿嘿笑道:“灵松师弟啊,早饭都好了。呵呵!”

又向我道:“小宝师弟也来了,是不是肚子饿了,走跟我来,师兄给你弄点好吃的去。”

接着向旁边的几个和尚打个招呼后,便将我们引向房中。君宝不由得又向那被打的和尚望去,个子应该很是矮小,最多十多岁吧。正好此时他也看过来,那是一双怎样复杂的眼神阿,不屈,无奈,无助。

饭后,君宝两人出来时,院子里已经没有人了,只有几只在地上寻食物的家雀,不停的在庭院中跳动着。

君宝便问:“三师兄,刚才那个被打的和尚是谁啊?以前好像没有见过的。”

“新来的吧!”师兄接着略带无奈的说,“慧明这些家伙,太过分了,总是喜欢欺负新来的人,每次都是这样。那些人以前刚来时也曾经被欺负,不过现在他们却也学会欺负新人了。哎,怎么会这样?”

君宝不觉摇头叹息,也许这就是人性的丑恶吧!想着他们,看着旁边的三师兄,君宝心中一阵温暖,自己的几个师兄可要和睦多了,对自己这个小师弟也格外的照顾,并且自己还有一个和蔼可亲的师傅呢。

由于那一眼复杂的眼神,君宝去吃饭的时候便不自觉的多注意了一下那个新来的小和尚。他法号慧安,长的很瘦小,看起来才十一二岁,后来才知道当时已经十六了。他仿佛时时刻刻都比较忙碌,或洗刷碗筷,或整理蔬菜,或劈材烧火,不知他何时可以休息,也许那只有等到晚上了吧。

农历六月,天气已是极热。这天傍晚,没有一丝山风,天气有点闷,便睡不着,君宝于是拉着三师兄出去走走,却望见不远处的一道山崖上站立着一道瘦小的身影,模糊中便是慧安了,他就站在一块临崖的危石上,俯瞰着脚下的山谷,静静的不知在想着什么。

当时君宝心一颤:“他不会想不开,准备跳崖寻死吧。”

不及细想便向山石方向奔跑过去。

慧安听到脚步声,回过头来看了看跑来的小孩,又转过头去。

君宝上前拉了拉他的僧袍,道:“师兄,月亮还没有出来,现在天正黑的时候,你站的这么靠近山谷,可要小心掉下去啊!”

“哼,没什么!”他的声音却也是冷冷的,片刻又低声道:“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去日苦多!如果这样跳下去,未免不是一种解脱。一了百了,没什么不好的。你是不会懂得的。”

这时候三师兄已经追了上来,拉着君宝责备道:“跑那么快干什么,天这么黑了,小心绊倒摔了。”

又向慧安打招呼道:“慧安师弟也在啊!”

他们一个活泼开朗,一个寂寞无朋,又都是少年心性。虽然开始时慧安还是冷冷的,不大说话,片刻之后,却已经剖开心扉,不多时,二人就已经像认识多年的好朋友了。

君宝这才了解到慧安的身世,他原本家住河北通州,父亲是一位秀才,为他取名李长风,取“长风破浪会有时”之意。蒙古和大金打仗的时候,他们的村子被战火烧掉了,更不幸的是父亲也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和妹妹出来,一路乞讨到此。嵩山附近因为有着少林寺护佑的原因,还相对的安全平静了许多,他们于是便在山下安了家。他母亲一个又不能维持三人的生计,便将他送来做和尚了,至少可以不愁吃穿,也期望着他可以学点本事,以后还俗了也有一技之长,不为生计发愁。

三师兄羡慕的道:“原来你还有母亲和妹妹两位亲人哪,真幸福!”眼睛里充满了憧憬,“我们几个师兄弟,都是没有爹娘的孩子”,又拉拉君宝的手说,“就说小宝吧,都没有见过父母的样子呢!”沉默片刻,灵松又高兴了起来,“不过,我们还有个好师傅。并且师兄对我们也都很好的。哎!慧明他们也太不像话了,对了,他们欺负你的时候,你们上面的大师傅不管吗?”

说到这里,慧安的脸色就不好看了,低着头不说话。看气氛有点不对,灵松道:“不要难过,过了一段时间就好了。不过你也可惜抽时间练习一下功夫的,那样他们就不敢欺负你了。”

君宝也点头应和道:“是啊,并且武功好的话,还有可能入寺里的戒律院哪。就是以后还俗出去的话,也可以进镖局,也算是有一技之长吧。听说很多镖局都是师兄们开得呢!”

这时候慧安的眼睛也明亮了起来,月光下的脸上泛着向往的神色。灵松也是望着空谷发呆。一时间三人都陷入了各自自己的思绪中,梦想着自己的未来,浑不觉黑暗已退,明月当空。

在以后的日子里,慧安变的积极了许多,眼神中也有了希望的光彩。每次遇到他君宝等人的时候,也会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他对君宝也自然特别照顾了,会不时留些好吃的东西给他。

几个月后的一天,君宝便发现慧安的脸色很不好看,脸上也有被打的痕迹,嘴角也破了。原来因为和慧明有点冲突,他自觉武功上有了很大的长进,便和慧明他们动起手来,结果自然是吃了大亏。这使拼命练习了几个月武功的慧安很是郁闷,神情很是沮丧。

灵松道:“可惜我们学习的都是一些粗浅的拳脚功夫,那些真正的少林绝学,高深内功,只有内院的弟子才能够学习的到。”

君宝道:“藏经阁中不也是有很多武功秘籍么?虽然楼上不许进入,不过下面也许可以找到一本很厉害的武功秘籍呢。那也不一定啊!”

藏经阁上下分九层,下面四层收藏的一般都是佛经、医药著作和诗词歌赋方面的文章。寺里的僧人都是可以登记借阅的,而四层以上的才是寺里的武功秘籍所在,不过这里的书籍一般要专门的武僧或戒律院和达摩院的人才可以借阅的。象慧安这样的小和尚,一般是很难借阅到的。

传说中楞伽经隐藏有九阳真经,其他的经书中未必没有藏有玄机,于是我才劝他最好在佛经里好好找找,说不定运气好就可以在哪部高僧留下的经书里面找到武功秘籍呢。

不久之后的一个秋风肃肃的天气,慧安无意中兴奋的向君宝透漏,他机缘之下得到了一本大力金刚指的武功秘籍,据说那可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等他以后练习好了武功,就再也没有人可以欺负他了。当时他的连上泛着兴奋的红光。

慧安已经得到自己的机遇了。君宝也马上要四岁了,他无忧的美好童年就要结束了,真正的人生即将开始了。

在一个飘着雪花的冬日,君宝度过了四岁的生日。在飞舞的雪花中,童年向他挥手再见了。之后的半年君宝跟着三师兄启蒙,当然这些是很容易的,毕竟古今的字变化还是有一定规律的。他的认字之快让师傅和师兄们惊为不已,不过因为没有同龄人比较,他们也仅仅认为君宝就是聪明一些而已。当然在句读方面他还是要学习很多。然后跟随师傅学习佛经,梵文还有医药知识。

在学习梵文的时候,楞伽经很当然的就变成君宝的梵文教科书了,那本楞伽经君宝也曾经研究过不止一次了,不过却没有发现任何的秘密,那只是一本梵文书罢了。结果师傅无意间的一番话向他揭开了一个楞伽经的秘密。

“这部楞伽经是达摩祖师当年留下的,当年同时留下的还有洗髓经和易筋经,而洗髓经和易筋经是由掌门亲自保管的,那都是绝世的武功秘籍。而这本楞伽经是梵语所书,因为讲的是修身养性的道理,便被放在这藏经阁了。不过这经文里的法门,对于强身健体还是很有用的,师傅几十年来都没生过病了。你学习好梵文以后,可以体会修炼一下,你小时候身体弱,对你应该有很大帮助的。”

师傅说的时候风轻云淡,好像在说今天天气很不错一样轻松。但君宝的心里面已经翻开了锅,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梵文学精通,将九阳真经参悟透彻。

接下来的日子里,君宝的生活很充实丰富的。晨钟暮鼓中,诵经礼佛,学习梵文,向师傅学习九阳真经,当然还有医学方面的书,并且每天还会花半个时辰抄写经文,练习书法。这样平时的日子像河流一样向前无声前进。

第三章 参九阳 初悟十三式

冬去春来,又是春夏之交,巍巍嵩山之上,少林寺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红墙碧瓦依稀可见。皓月渐隐,启明大光,幽幽钟鸣在山间荡漾,九数而止,静谧的寺院开始人影闪动,渐渐朗朗诵经声响起,这是寺僧们每天必备早课修行,一时间,整个寺庙仿佛西天极乐般,有些虚无缥缈的味道。

旭日东升,阳光破开云雾,照射下来,世界顿时大放光明。

少林后山,在苍翠林木掩映下,有一处清幽的院落,旁边是一方圆几十米的小广场。一个十岁左右,面目清瘦,身着灰白宽松僧服的小和尚,正面东而立于广场。但见他微合双目,沉渊而立,不动如山。

随着旭日破云而出的那一刹那,童子缓缓抬腿出拳,其转身、踏步、出拳、后撤,莫不随心自然,干净利落,动作转换自如,仿佛每一个动作之后的下一个动作,都是理所应当然的,不如此就不合情理了,让人看得赏心悦目。如是变换十三式后,收拳于胸而止,略微深呼吸,又出拳,不过动作相比上一次要稍快,同样是相同的十三式,只不过顺序似乎有些不同,且连接的转换也千变万化。如此九遍,动作有快有慢,且节奏天成,仿佛跳舞一般,缓慢之时,其动作舒展柔和,如微风拂弱柳,又若炊烟袅袅而升;动作快捷起来,又仿佛夏日疾风骤雨,方圆之内皆是他的拳脚身影。

这练拳的小和尚不是旁人,正式张君宝。

几年前,君宝便在觉远师傅的指导下,将梵文学了个通透,更是将楞伽经反复的参悟,最后将梵文(即九阳真经,以后一概使用九阳真经)译成了汉文,此举得到了师傅的大力称赞,君宝也由此开始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整的修习九阳真经。

难怪觉远师傅曾说这是一部强身健体的法门呢。九阳真经和其他的修炼后天真气的内功心法截然不同,修炼的是人体的先天真气,可要知道,只有那些功力绝顶的高手方才可以将全身的内力转换为先天真气。可以说是起点比较高,开始修炼时,是激发人体内残余的先天真气,并运转全身,使其滋润全身,可使人生机勃发,修炼日久当有延年益寿之效,不过这一步往往要数年才见其效,且修炼之人比之常人不过身体更康健,精神更好罢了;以后全身经脉日渐稳固柔韧,先天真气进一步凝练,当真气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可贯通任督二脉,打破生死玄关,行功大周天;真气再进一步精炼,当可凝气成液,即所谓的真元;再往后还有什么修出神识,功达先天之境,摄天地精华于己身什么的,反正都是一些飘渺的神仙之说,真假尚未可知,不足信也。

婴儿位于母体之时,全靠充沛的先天元气滋养,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八九月而长成人形;出生之后,由内呼吸改为口鼻呼吸,日渐吸入大量后天元气,随着人体先天元气逐渐流失,人体生命力慢慢就衰退了,继而有了人的生老病死。一般儿童长到五六岁,后天元气就占据经脉的主流了。随着人长成年,体内的先天元气也就微不可计了。所以修习九阳真经,可以说越早越好,不然以后便很难凝聚体内的先天真气。幸好君宝在婴儿时候得师傅相救,并在体内留下了一丝先天真气和九阳真经的一套运行线路,君宝当时虽不解其用,却也一直修习了下来,可以说他还未曾正式修习九阳真经时,体内的先天真气便已经如鲜活的溪流般在体内流动了,这为他以后修习大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六年来,他的生活可以说极有规律。每天随晨钟而起,然后做半个时辰的早课(诵经),之后师兄们或在院子旁边的小广场里练习拳脚,或去山下十里外打水,君宝便在小广场上练习高中时候曾学习过的一套太极拳。

一时起意,他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运起九阳真经,开始颇为难受,随着先天真气的运行,经脉隐隐作痛,幸好那套太极拳法动作缓慢,不然便有可能岔气的危险,更有甚者可能有走火入魔之虞,并且动作和真气的运行常常难以相合,不得已便尝试着修正太极拳的动作,结果令人欣喜,修改后的拳法动作更加自然和谐,连观看的师兄们都说,君宝练拳好像跳舞一样,令观者赏心悦目。

如此花了大概半年的时间,做了千百次尝试,多次请教师傅和众师兄,太极拳最后简化成了如今的十三式。不过这十三式的施展顺序不定,真气的运行也不同,又花了半年的时光,形成了现在的九套太极十三式。九阳真经的修炼方法上也是大有进展,除了每天早课和晚上晚课的打坐,还有早上的练拳外,君宝还尝试着在日常的生活中修习,也就是在行走的过程中,写字的过程中,甚至于睡觉中,都尽量刻意的运行先天真气,并调整真气的运行路径和动作相合,最后由有意变无意,成为下意识的动作和习惯,这大概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慢慢将九阳真经的修习融入自己的生活。不得不说的是,这里面除了有君宝的个人坚持努力外,觉远师傅的指点也功不可没,若没有他这位九阳真经大成者的尽心指导,君宝也不可能如此容易的完成这种尝试。

如是修习了几年,君宝体内的先天真气运行起来更加的温润自如了,而且随着每天的练拳和打坐,真气也由原来的汩汩溪流变成了现在的浩浩江河了。

江湖中人,内功修习到一定程度,修习之人身上往往会表现出一些特别之处,像西藏的密宗的功法,修习到高深的地步,在头顶会出现凹陷,寺里修炼硬功的师兄们往往肌肉特别发达,前生看武侠小说的时候,书上也常常看到,修习高深内功的人,太阳穴会高高突起,双目如电之类的表象。

九阳真经却不然,君宝和觉远师傅修炼九阳真经之后,除了身体健康不生病之外,表面上几乎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怪不得这些年来方丈他们发现不了九阳真经的秘密,而且师傅也常常认为自己修炼仅仅是健体之术,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是举世可数的大高手了。想来也许是因为九阳真经修习的是先天真气的原因了,先天带有返璞归真的特点吧。今天大师兄在院子里陪着师傅礼佛,二师兄和三师兄都下山打水去了,所以广场上只有君宝一个在练拳了。练功完毕,他望了望还没有人影的山路,知道还要半个时辰两位师兄才能回来,于是他便习惯的静站在广场上微阂双目一边默运玄功一边感受着朝阳的气息,随着先天真气的运行,仿佛阳光也深入皮肤进而化为先天真气,便如蒙蒙烟雨落入河流一样,微不可查,犹如幻觉。真气运行三个周天之后归于丹田,才慢慢睁开眼睛。然后面带微笑沿着崎岖的山路往下走,举步间,脚不生尘,流云般的脚步随阶而下,行走速度颇快。

片刻后,便见两位师兄依次而行。他们都肩挑着两个大竹桶,在不宽的山路上侧身而行,速度竟也不慢。五六年过去,两位师兄已由幼稚的少年长成现在生机勃发的青年了。前面走的一位身量颇高,体形依然有点单薄,便是二师兄灵石,后面一位中等身材,面目清秀且细眉细眼的便是而三师兄灵松了。

“二师兄!三师兄!辛苦了!我来帮你们!”离了老远,君宝就向他们喊道。

“哎呀,小宝,快过来,帮帮师兄,我的肩膀都快被压断了啦!”三师兄听见声音,马上停下来,一边向君宝喊着,一边装模做样的在头上摸汗。

君宝笑着向他们跑去,走过二师兄的时候,二师兄摇头对他说:“小宝,不用管他,十里地的路都走了,还差这一段路!”

君宝嘿嘿笑道:“别走那么快,等等我们啊,二师兄。”

说完,君宝飞快的跑到灵松师兄身前,想挑水自然不太现实了,毕竟他还小,身量刚刚高过竹桶不多,扁担还挑不起来。他很自觉的分了一个木桶,随后和三师兄一起快步的向二师兄追去。

一边走三师兄一边向君宝说:“小宝,过段时间寺里马上就有热闹了!”见君宝好奇的望着他,继续道,“刚刚打水时候,听达摩院的天风师兄说,本月中旬寺里的比武大赛要开始了,成绩好的还可以进入达摩院学习呢。哎呀,可惜我的功夫不行啊。不然就可以参加了。”一边羡慕一边摇头惋惜。

“哦,真的!那可要好好去看一看!”君宝听了心一动,这可是一个观摩武功提高武功的好机会。上一次的大会君宝依然记忆犹新,特别是最后达摩院的长老讲解的一套罗汉拳法,让他颇有收获。

说话间,便已经到了院落门口。君宝很默契的将竹桶教与灵松挑着,完毕,二人不由得灰心一笑。自然是想起了一年前,第一次君宝帮他提水的事情,被师傅看到,结果把灵松大责了一顿的情景。

消息传递的真快,君宝等人吃饭的路上,几乎所有的僧人,都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