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思美人 作者:海青拿天鹅(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7-28正文完结)-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庖人和寺人们看着灶旁忙碌的二人,都很无奈,想去帮忙,却被楚王勒令走开。他们只得从命,另起炉灶,但过没多久,那边诱人的香味传来,众人又忍不住被勾了回去。阡陌回头一看,只见楚王严令不得踏入的五步之外,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有寺人有将官有士卒,都讨好地望着她。

    阡陌愣了愣,楚王当即拉下脸,正要发作,阡陌将他拉住。

    “尔等也想尝一尝么?”阡陌和气地说,“可野物和酱料都用光了。”

    “有有!都有!”子由立刻出来,冒着楚王杀气凌厉的眼神,笑道,“夫人,猎物和酱料,我等还有许多!”

    阡陌看了看那些材料,觉得还不错,便让侍婢缚起袖子,另外再做。

    众人一阵欢呼,纷纷打下手,烧火的烧火,洗剥的洗剥。

    “他们亦辛苦,我为他们做一做饭又何妨?”阡陌小声地楚王劝道,笑笑,走开去。

    楚王看着这些热火朝天的人,嘴角抽了抽。寺人渠见状,过来小心地问,“大王,方才那些菜……”


 ☆、第85章

    阡陌拿着刀子;正想把一只洗剥好的野鸡去皮;忽然手上一空。

    楚王一脸不耐烦:“你削木头都不会;使甚刀子!”说罢;将野鸡拿在手里,三下五除二地剥了皮。阡陌愣住;看他呼喝这个呼喝那个;宛如指挥一场战斗。士卒们热情高涨,左右配合;井井有条。

    在郢都的时候,阡陌特别请工匠用铜料打制了锅和锅铲;还有木盖,如今也带了出来;煎炸烹炒,十分方便。众人围在旁边,好奇地看着那口半圆的铜器里,各种食材混合翻滚,随着佐料添入,变了颜色,滋滋冒着香气,都露出惊叹之色。

    待得几盘炒野味出锅,众人欢呼,有人忍不住拈起一块放入口中,被周围人喊打。

    看着他们吃得赞不绝口的样子,阡陌笑眯眯的。

    一名年轻的士卒啃完了抢来的半截野鸡腿,满面陶醉,专门跑过来对阡陌道谢,又激动地说,“多谢夫人赐食!夫人日后若有差遣,小人万死不辞!”

    话才出口,后面有人笑骂,“养由基!你本就是宫卫,卖什么乖!”

    年轻人红了脸,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阡陌听到这个名字,却是一怔。

    “养由基?”她看着他,“你叫养由基?”

    “正是!”养由基欣喜地问,“夫人知道我?”

    “知道你什么!”子由过来,笑着说,“左司马叫你去收拾箭簇!”

    养由基咧嘴一笑,向阡陌一礼,转身跑开。

    阡陌看着他的背影,仍有些回不过神来,问子由,“这位养由基,很会射箭么?”

    “呃?”子由诧异,随即夸道,“正是!他射箭尤为出色,环列之尹特地将他拔入宫中卫队!”

    阡陌颔首,心中有些激动。

    养由基……一代名将,名垂青史的神箭手,他吃了她做的炒野鸡肉……

    正神游,旁边忽而递来一块巾帕,她转头,却是楚王。

    “想什么,满面傻笑?”楚王瞅着她,“不是烟灰便是汗,别人看了还以为你是庖妇。”

    阡陌接过巾帕,看着楚王,忽而狡黠一笑,“我若是庖妇,你就是庖妇家里的丈夫。”

    楚王目光闪起,又好气又好笑,伸手来抓她。阡陌却早有防备,灵活地躲开那爪子,笑着跑开。

    那边传来嬉笑的声音,有人讶然望去,寺人渠忙道,“用膳用膳,莫乱看!”

    落日的光辉下,霞光漫天。宿营地挨着一条小河,这个时间,没什么人。阡陌跑不过楚王,终于被逮住。楚王将她按在草地上咯吱一阵,阡陌笑得求饶,他才松手。二人都喘着气躺在草地上,阡陌被楚王搂在怀里,头枕在他的肩膀上。

    远处传来些人声,阡陌抬头望了望,被楚王按回来。

    “莫理他们。”他声音有些不满,“总来打扰……”

    阡陌无奈,调整一下姿势,继续躺着。

    草地被太阳晒了整日,干而柔软,她却有些不放心,看看四周的高草。

    “如今是春时,会不会有长虫?”

    “长虫?”楚王抽出一根洁白鲜嫩的草茎,在嘴角叼着,“有毒还是无毒?我爱吃有毒的,肉香些。”

    阡陌笑起来,安心地不再多动,望着头顶的天空。

    耳边尽是流水悠悠的声音,风掠过草叶,窸窸窣窣的细微声音,晚归的鸟儿叽叽喳喳,一切,喧闹又静谧,加上身旁这个人,让她觉得惬意非常。

    时间在天地间一点一点流逝,天空的霞光慢慢变了颜色,光照慢慢暗下来。阡陌望着渐渐变幻的天空,有些出神。

    过去,她虽然也常参加户外活动,却不曾像这样无拘无束地躺在野地里,也从来没有兴趣这么干。有些事,果真可归为机缘,如果遇不到合适的人一起,便连尝试也不会有。

    她忍不住又想起养由基,感到奇妙之余,又觉得其实最奇妙的事已经发生过了。在楚王向她示爱的时候,在她决定跟他一起生活的时候。如果有那么一日,她再度错入时空,遇到爷爷奶奶,该怎么跟他们说?

    爷爷奶奶,我给你们找了个孙女婿,你们也认得的,还夸过他,他是楚庄王……

    阡陌忍不住笑了笑。

    “又傻笑。”楚王察觉,立刻道,“在想什么?”

    “在想我祖父祖母。”阡陌拿开那只乱摸的手。

    楚王愣了一下:“又想家了?”

    “不是。”阡陌道,“我在想,若是他们二人还在世,该如何将你我之事告知他们。”

    楚王眉头展开。

    “这有何难。”他豪气地说,“我将聘礼送去,玉帛牙角,要什么给什么。我看你祖父和父亲也无多少封地,再大不了赐他们一邑,子孙永享,他们当不会推拒。”

    阡陌听着这话,想想父母各自家庭住处的房价和面积,再想想想在一邑的概念,不由地又笑起来。

    她没答话,往楚王的怀里窝了窝,轻声道,“要是我祖父能见到你就好了,他应当会与你说许多话。”

    楚王知道她祖父已经不在世,吻吻她的头发,唇角一弯,“我也想见见他,看究竟是何等人物,会教出这般孙女。”

    阡陌露出笑容,手指轻轻抚在他的胸口上。

    二人正说着话,忽然,不远处传来寺人渠的声音,“大王!樊国使者已至!”

    楚王笑意凝住,旋即有些不耐烦。

    “来得倒是时候。”他应一声,哼哼道。

    阡陌连忙起来,整理着衣服,讶然问道,“樊国使者?”

    “你如今算得樊人,又要去樊国,那边自当要有人接应。”楚王淡淡道,整理好衣服,带着她往大帐那边而去。

    *****

    营地里已经点起了火把,大帐前,一行人正在等候,为首者,是一个面目和善的中年人,见到楚王,即刻行礼。

    “小人游贡,奉寡大夫之命,来迎樊姬。”他恭敬地说。

    楚王颔首。

    阡陌站在楚王旁边,才与游贡见礼,忽而被楚王拉住。

    他从她的头发上摘下一根草叶,似笑非笑,片刻,扔掉,动作优雅而自然。

    阡陌赧然,再瞅向周围,毫不意外地在众人脸上看到了颇有意味的神色。这时,她忽而发现游贡的身后立着一名女子,亭亭玉立,十分美貌。她看着阡陌,目光静静,四目相对,忙低头收起。

    “这位是寡大夫遣来侍奉樊姬的宗女,听候樊姬差遣。”游贡微笑着对阡陌说。

    阡陌了然,看着那女子,亦笑了笑。

    “如此,未知宗女名氏。”她说。

    “樊女惠容,拜见樊姬。”女子向阡陌一礼,声音从容而好听。

    *****

    这位名叫惠容的游氏宗女,年纪不过十六上下,通晓礼仪。阡陌虽然顶着樊姬的名号,对樊国却是全然陌生,惠容的职责,就是引她熟悉樊国诸事。

    她十分称职,一路上,阡陌与她同车,知晓了许多樊国的事。

    樊国是个小国,樊君嬴姓,夹在诸国之间无足轻重,靠着楚国的庇护留存至今。樊君体弱,国中事务大多交与游聃父处理,游氏在樊国也算得权倾朝野。

    这些,其实阡陌大致都知晓,也曾经分析过游聃父帮助自己的原因。游聃父再手握重权,也不过是个卿大夫。这样的人物,安全感说强也强,说弱也弱,各国中都有不少权臣被国君采集,最后被收拾得家破人亡的例子。而游聃父显然想找一个更有保障的纽带,所以,当他瞅准了楚王需要给阡陌安排一个身份,便不遗余力地自荐。当了楚王的岳父,尽管是名义上的,却是一层非常硬实的关系,樊君将来就算想反目,也要掂量掂量楚国的反应。

    阡陌不喜欢成为别人的棋子,但这件事上,算得互惠共赢,所以她一直持的是顺其自然的态度。

    “听闻樊君体弱,未知现下如何?”阡陌问惠容。

    惠容答道:“国君身体已经好转。去年冬时,司徒从楚国带来了扁鹊子良,为国君诊治。”

    阡陌颔首。随着话题深入,发现这个叫惠容的女子,年纪虽不大,在一些事的观点上与她很不同。

    比如,说到妇德之时,她很有几分激情。对于妇德的理解,很类似后世那种贤良规范,认为身为女子,当以丈夫的需要为首,而为国君之妇,更应该宽和,以为辅佐。

    她十分认真地对阡陌说,“我以为,大王在娶妇之事上,对樊姬的声名有所不利。”

    阡陌问:“有何不利?”

    “听闻大王推拒媵女,诸国皆诧异,传说是樊姬善妒之故,贤名有损。”

    阡陌讪笑。

    这话并不意外,寺人渠也曾暗示过她。

    “如何为贤惠?”阡陌话头一转,“你说投丈夫所好,譬如丈夫好色荒淫,为妇者要博那贤名,便去替丈夫寻来美人么?”

    不料惠容更头头是道:“未尝不可。美色亦有良劣之分,寻识礼忠顺者而事之,丈夫便不致荒淫,为妇者用心贤良,亦可彰显。”

    阡陌笑笑,觉得这种观念上的分歧,辩驳起来实在没意思,索性也不多言。

    到了傍晚歇息的时候,在一处小邑落脚。邑尹和邑人皆是欢喜,设宴款待。

    席上,邑尹来敬酒,楚王见杯子空了,正要让身旁寺人斟上。忽然,一只洁白的手伸来,将他的就被拿起。

    在阡陌身后服侍的惠容,亲自替楚王斟了酒,捧到他面前。

    “大王请。”她低眉,轻声道。

    楚王有几分诧异,目光在她脸上停了停,无多表示,接过来,与邑尹共饮。

    惠容坐回阡陌身后,见她看着自己,笑笑,神色自如。

    阡陌亦笑笑,拿起酒杯缓缓喝一口。心中却多了些深长的意味。

    这个女子,是游聃父派来的。妙龄女子,又美貌又会伺候人,还有满脑子贤惠理论,说他没打算,傻子也不信。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文的感情线快到头了,鹅打算这个月就完结。后面的事会在番外交代,下个月也不会开新文,主要是补充各个文的番外。

 ☆、第86章

    此地是个边鄙小邑;楚王驾临乃是大事;全邑的人都凑到了楚王落脚的院子外头;翘首张望。

    邑尹闻得楚王突然驾到的时候;本是发愁,因为此地物产不多;来不及准备许多佳肴。不过寺人渠很快来传令;说楚王路过此地,膳食不必铺张;寻常即可。邑尹不敢违逆,却还有些惴惴。但到了宴上;他发现楚王吃着那些寻常饭食,似乎津津有味;心中这才放下来。

    更出乎他意料的是,楚王虽是国君,待人却是和气。膳后,他亲自与邑宰等人交谈,说起本地去年的粮食产量和今年的春耕准备。

    阡陌在一旁,听到楚王还问起了一些具体的数据,比如,庶人几户,公田几亩,私田几亩,每年每户庶人上缴田赋之后,大约可余多少粮食。

    她有些诧异,唇边却不禁露出微微的笑意。

    这个问题,阡陌不久前才跟他讨论过。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在即,开春的第一个月,楚王便召集了大臣商讨春耕之事。春耕是为了秋收,讨论的目的自然离不开如何能在秋天得到更多的粮食。而去年楚国曾遭受天灾,各地粮库空虚,更加需要恢复元气。楚王去年令司会府清查历年的粮仓出入之数,也是为了能够得到一个清晰的判断。

    而当各种数据摆出来的时候,楚王很不满意。

    楚人身处山泽包围之中,开拓荒地一向不遗余力。以近十年为例,各地开拓的公田之数增长了近乎十分之一,但是每年上缴的粮食产量却没有什么增加,有那么一两年,风调雨顺,还居然减产。

    阡陌亲手核算过这些数据,知晓一二。听楚王抱怨,她仔细想了想,对楚王说,“这些粮食,都来自公田,确否?”

    “正是。”楚王道。

    阡陌笑笑:“如此,却是合理。”

    楚王讶然:“怎合理?”

    阡陌说:“当今楚国田制,乃承古法。民人耕作公田与私田,公田税什一,而私田不税。侣,你若是那些私田所有之人,公田私田一般出力,公田却还要缴赋。你愿在公田多出力,还是私田多出力?”

    楚王目光一闪。

    “你是说,公田当下田赋太低?”他问。

    阡陌摇头。

    “公田私田税赋不等,无论你如何定,他们都不会愿意耕公田。”阡陌认真道,“侣,当今农人耕作之法,比古时早已改进。你看这十年间,因开荒所得的公田之数便达到了十分之一,比先君乃至先王数代,乃是强了数倍。你亦可想,公田开拓,私田岂有不开拓之理?私田不必纳赋,则必然私田开荒更多,而人力有限,你说那些各地的封君和民人,会先顾私田还是先顾公田?”

    一席话,楚王忽而觉得敞亮。

    他看着阡陌,目光炯炯,“你有何法?”

    阡陌道:“开拓田土,无论公私,都是好事,只是如今之势,古法已不可行。侣,我以为,既然耕作者都是这些人,便也不必再分公田私田。你以王令清查全国耕地,每亩皆征以田赋。如此,便不惧民间私自开荒避赋,亦不惧厚私薄公。”

    她的这个主意,其实就是鲁国的初税亩改革。这是个著名的变法,在历史课本和爷爷的书里都有提及,但也许时间没到,她在这个时代还未曾听说。这个方法产生的背景和适用对象,与楚国现在的境况差不多,阡陌觉得可行,所以对楚王提一提。

    楚王听完之后,十分感兴趣,又问了她一些细节的问题,阡陌也尽自己所能跟他讨论。那时,二人是散步闲聊说的,楚王满面思考,没有表态。不过如今看他向邑尹问起了这些事,阡陌知道他是听进去了。

    “这邑中,近年开拓的私田,有多少?”楚王忽而问。

    邑尹犹豫了一下,道,“自去年以来,有数十亩。”

    阡陌心中了然,去年以来就有数十亩,那么过去十年间新开的私田当不是小数,里面的收获,楚王可是一颗米都拿不到的。

    她看向楚王,只见他神色平和,微微颔首,并不多言。

    *****

    “寡人当真吃了大亏!”待得二人独处,楚王长叹一口气,将宽下的带钩往榻上一掷,自嘲,“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楚国田土所获,我连什一都拿不到,还要养那么多的官吏,还有楚师的几十万张口。”

    阡陌笑笑,走过去替他宽衣。

    “天下田制都一般,吃亏的国君也不独你一个。”她眨眨眼,安慰道,“说不定晋侯齐侯周王也都在怄着气。”

    楚王想想也对,心中倒是平衡了些。

    “还是爱姬好,”他一笑,搂着阡陌,“为寡人省了一个后宫,比起别的国君还要另供着上百口人吃穿,寡人赚了。”

    可屋外可有一个等着往后宫补缺然后给你物色回上百口人的贤女子呢。阡陌在心里说,想到方才惠容献酒的情景,心里颇有几分不是滋味。看着楚王,她忽然觉得自己大概真的是很能吃飞醋的。客观地说,楚王年轻,相貌身材都不差,就算没有国君的光环,也具备了靠脸刷卡的素质。不管惠容是不是真的有所企图,阡陌都知道将来有心跟她抢男人的不会少。

    “哦?”她弯弯唇角,道,“可别的国君都有后宫,独你不见,可会说是我不贤?”

    “不贤?谁说的?”楚王讶然,目光忽而一敛,“可是有人与你说了什么?”

    阡陌没想到他会这样敏感,忙道,“我不过说说,侣,这也是常情。”

    “有人敢这么说你便告知我。”楚王沉着脸,哼一声,“贤,何为贤?面上恭恭顺顺便是贤还是在宫中摆架织机便是贤?我喜欢谁便要谁,与他人何干。”

    阡陌结舌,片刻,小声反问,“侣,可是有人与你说了什么?”

    “看谁敢!”楚王道,说罢,神色软下,苦笑搂着她,“我只是想起前两年,自己曾如何落魄。那时人人都骂我,苏从最狠,差点说我无颜面对先祖。”

    阡陌也知道这些,抿抿唇,“他们都是为了你好。”

    楚王颔首,目光炯炯,“故而就算有人说你,你也不必在意。陌,你的贤才与别人不同,在我目中,你无人可及。”

    阡陌看着他,只觉这话如同春风,暖暖的,将心里的不快都化了去。她点点头,抱着他,把脸埋在他的胸膛上,露出甜甜地笑容。

    *****

    婚期在即,又有樊国的人在,楚王也不逾越,没有与阡陌同室歇息。

    惠容与阡陌的侍婢们等候在外面,门虽掩着,却能隐约听到些声音,男子的低沉,还有女子的清澈,似乎在说着什么高兴的事,能感觉到带笑。

    没多久,门打开半边,她看到阡陌的身影。

    正要迎上去,惠容忽而见她止步,似乎被拉住。

    “就这么走了?”楚王瘪瘪嘴,有些不满。

    阡陌无奈,却笑笑,对他勾勾手指。

    楚王目光灼灼,凑过来。

    阡陌踮起脚,烛光摇曳,在门外投下淡淡地相叠的身影。

    惠容愣了愣,面上忽而发起热来,怔忡片刻,看向周围。却见那些侍婢们神色自若,仍自顾说着小话,似乎司空见惯。惠容只觉心咚咚跳着,少顷,转开目光。

    她心中有些惴惴,却说不清到底因何惴惴。

    惠容在宗女中一向优秀,她出生时,曾经得卜示,说她命中大贵。父母皆是振奋,将她悉心教导,而待长成之后,她的佳名远播,来问者无数。但惠容的父母一向觉得她的大贵当在更高之处,所以,当去年,游聃父出使楚国的时候,带上了她。

    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楚王的时候,那时,她乘着车走在郢都的街上,才到街口,忽而听得人声喧哗,路人说,楚王来了。她忙从车窗望去,只见楚王立在王车之上,高冠长剑,那面容和身姿,惠容过目难忘。

    那一日,她整天都很高兴,夜里,楚王数度造访梦中。惠容打心底希望,游聃父能够快快将她带到楚王的面前去,想到能够再见到他,她就欢欣不已……但是事与愿违,她被告知,楚王的后宫不收人。

    当时的游聃父亦是诧异,忙去打听,这才得知楚王迷上了一个女子,为了她谁也不要,连后宫都不再临幸。

    游聃父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当惠容失落地回到了樊国之后,郢都就传来消息,说游聃父将那个女子归入了宗族之中。

    对于这件事,游氏宗室中的议论喧闹一时,但与楚国联姻的好处是看得到的,无人反对。而当听说楚王为了她不但遣散了后宫,连媵妾也不要,惠容更是惊诧。

    “什么樊姬,论貌论德,谁能比得上你。”母亲曾颇为遗憾地对她说。

    游聃父也心思通透,他希望这个关系更牢固一些,便让惠容来到了樊姬的身旁。这一次,她再度见到了楚王,亦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女子。

    她很诧异,因为她以为这个女子必然是美艳无敌,可出乎所料,她当然也是个美人,却远不到惠容以为的那样。

    “依我看,你更胜于她。”昨日,游贡意有所指地对她说。

    可楚王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她,她每日与随从待在一起,能与楚王相处的,只有樊姬。惠容并不甘心,于是,终于在那宴上,她大胆地来到了楚王的面前……

    想到那情景,惠容心中五味杂陈。

    楚王只扫了她一眼,应了一声。虽然那一眼,已经教她新潮澎湃,但是惠容知道,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他没有再多看她一眼,在他面前,她与那些侍婢寺人无异……

    而想到那日的傍晚,楚王亲手为樊姬摘下发间的草梗。

    路上行进时,他曾有许多回来找樊姬,就为问她渴么?累么?

    还有,如今看到的那交叠的身影……

    他不是你的。心里一个声音道。

    惠容怔怔然,望着天上朦胧的月光,唇边浮起一抹苦笑。

    *****

    阡陌没有去跟惠容计较那宴上的事,不过这以后,她没有再邀惠容同车。对于这个人,不知道为什么,就算她没有做出那日的举动,阡陌也无法喜欢她。况且,阡陌也没有闲心去来假装贤惠大度。

    她觉得,惠容是知道她的想法的。因为她明显感觉得到变化,却并未表示诧异。

    惠容也没有再做什么逾越之事,二人在沉默中,达成某种心照不宣。

    她们说得比较多得一次,是终于到达樊国的时候。

    她被樊人以宗女之礼迎进宗庙,惠容来向她告辞。

    “惠容事已达成,特来告辞。”她行礼道。

    阡陌有些诧异,她还以为惠容会一直留在这里。

    “我要在此留些时日,宗女何言告辞。”阡陌客气道。

    惠容微笑:“我父亲采邑在数十里之外。”

    阡陌了然,与她寒暄几句,惠容告辞,深深看她一眼,转身而去。

    午后的风带着温度,阳光通透。阡陌看着惠容慢慢走下阶去,身姿款款,风带起她的衣袂,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位难得的佳人。

    “你知晓她是何人么?”寺人渠在旁边忽然道。

    阡陌看看他:“游氏的宗女。”

    寺人渠不以为然,神秘的说,“可不止。你可记得去年游聃父使楚时,我曾与你说,他带了美人要献给大王,被大王拒了?你可知那位美人是谁?就是她。”

    阡陌诧异非常,再望望惠容的背影,忽而明白她总觉得这人看她目光怪怪的,到底是因为什么。

    去年游聃父使楚的时候,她正与楚王闹着别扭,如果不是她,惠容应该已经在后宫里地吧?

    阡陌哂了哂,电光石火间,忽而又想到另一件事。

    “寺人渠,”她迟疑了一下,“你说,如果这位宗女入了后宫,便也会与诸姬一般名号,可对?”

    寺人渠点头:“对。”

    “那她如何称呼?”

    “樊姬。” 寺人渠理所当然道,“自然叫樊姬。”

    阡陌的目光倏尔定住。

    “怎么了?”寺人渠狐疑地看她。

    “没……没什么。”阡陌摇摇头,再看向惠容离去的方向,仍是怔怔,孰虚孰实,只觉仿若梦幻。

 ☆、第87章

    楚王亲自送阡陌来到樊国;不仅对于游聃父;对樊君都是重大之事。

    樊君亲自接待;将一处别宫作为楚王的下榻之所。阡陌则住进了游聃父的家中;预备婚事。亲迎所需之物,楚王已经直接从楚国来了来;日子也早已卜定;接下来的事,就是等待吉日;行亲迎之礼。

    此事算得轰动。诸侯娶妇亲迎,一般都是派卿大夫到娶妇之国;代国君行此礼,而楚王竟亲自而来;让樊人受宠若惊之余,对这位神秘的樊姬更是好奇。

    一连几日,借故来游聃父府上拜访阡陌的人络绎不绝。阡陌却甚少露面,游聃父以忙于准备行礼之事为由,一一回绝。

    面对阡陌,游聃父其实有些心虚。自从惠容一声不吭地离去,再面对阡陌略有些疏离的神色,他就知道此事必是办得不讨喜。想起来,游聃父亦是后悔,不该听家中妇人之言一时迷了心窍。樊君那边来人问他,要不要往楚王住得别宫里送些女侍过去,游聃父把那人骂了一顿,“楚王是来结亲的,送什么女侍,净添乱!”来人听得这话,唯唯退下。

    阡陌并没有跟他提过惠容的事,也没有说过任何不高兴的话。

    事实上,阡陌的确有心事,但不是对游聃父有意见,而是她一直在想着樊姬这个人。

    自从楚王为她选定了樊国,她一直以为,自己顶了这个樊姬的名字,说不定那位樊姬就是自己。

    爷爷曾说过,路是人走出来的,历史是人活出来的。来到这个时代,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可思议,那么她是樊姬,又有什么不合理?可如今她发现,这个樊姬也许另有其人。于是,她陷入了困惑。

    如果是这样,那么,于历史而言,她就是个外人。

    但楚王选择了她。

    那么,她就很有可能会让这历史变得不一样。

    历史上,楚王可能从来没有遣散过后宫,并且有惠容那样又漂亮又顺从的人陪着他……联想楚王的性格,阡陌觉得这相当有可能。

    而更加重要的问题是,还有别的事会因为她而改变吗?比如,他的霸业,他的寿命,还有楚国的未来……

    阡陌忽然很想见楚王,想亲口把她知道的一切告诉他,然后问他,你确定要娶我么?

    寺人渠发现她有心事的样子,吃不香睡不好,问她,阡陌却苦笑不语。他一头雾水,却不好去找楚王,苦恼之下,只能向仓谡倒倒苦水。

    “夫人不愿嫁楚王了么?”仓谡直截了当,上来就这么问。

    阡陌懵然。

    “何出此言?”她问。

    “夫人将成婚,却愁眉不展,岂非不愿?”仓谡道。

    阡陌啼笑皆非。

    “并非如此,你多虑了。”她说。

    仓谡却似不太相信,看了她一会,也不多问,只道,“夫人无论欲行何事,仓谡皆遵从,追随左右。”

    阡陌心情稍解,颔首,“我知晓。”

    仓谡行礼告退,阡陌看着他走开,没多久,忽而道,“仓谡。”

    仓谡转头。

    阡陌看着他,目光却有些复杂。如果仓谡当初也没有遇到过自己,他会怎样?

    “仓谡,”她轻声道,“如果有朝一日,你能重新回到大王攻打庸国之前,你会如何?”

    仓谡讶然,阡陌却看着他,神色认真,“你仍会去杀大王么?”

    “会。”仓谡平静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